沒想到許如意接著說:“還有一個人也是跟你們一個想法,就是大成螺絲廠的蘇國強廠長。他那個臭脾氣啊,你們都是知道的,直接把鍋爐運到我們廠,扔在了辦公樓前,我們去還的時候,門不開不說,還潑我一腳茶葉水!”
這還真是蘇國強能幹出的事兒!
那許如意怎麽解決的呢?
雖然知道許如意是故意吸引他們,可不得不說,她太會講故事了,他們都忍不住往下聽去。
張維也忍不住,她忍不住嘴角掛上了笑,本來還生氣呢,可現在覺得,武大成的確氣人,但許如意可真是驚喜。
同樣的事情,對不同的人,她說出來的故事完全不一樣,效果卻一樣的好,許如意反應一流,解決危機的本事也一流啊。
她不止是個技術人才,還是個銷售人才。
許如意接著說:“不開門我就得想辦法,後來就發現,他們廠也愁著呢,音響廠用了他們的螺絲,運輸途中螺絲斷了。”
這事兒大家都有耳聞,尤其是熊廣濤,蘇國強可找過他們,想讓他們幫忙看看怎麽回事,但都是鍛造,他們生產的都是大型設備,根本不一樣,也沒幫上忙。
這是……許如意解決了?
這可是熱處理啊!
果不其然就聽許如意說:“我問了細節就知道怎麽回事了,然後讓人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們的供銷科科長陳大生,然後啊,我就帶隊回燎原廠了。第二天,蘇廠長就帶人來了燎原廠求教。”
“你沒潑回去?”突然有人捧哏,許如意往那邊看了一眼,不太認識,可太謝謝他了。
“這哪裏能,耽誤工期是大事,我們質量問題在先,維修沒跟上在後,我們將蘇廠長請了進去,然後確定了計劃,隨後我帶著燎原廠維修隊過去,目前問題已經解決了。”
許如意講故事肯定是有目的的,有些人聽了後自然抓住了重點,許如意帶隊,燎原縣維修隊,不計前嫌等。
但也有沒聽出來或者不想聽的,劉福生就問:“故事挺好聽,有用嗎?”
“有用!”許如意直接回答:“我講就是告訴在場的各位廠長,我們差是真的,但改成什麽樣了,您不知道。”
“你們現在反對的,隻是記憶中的燎原廠。”
“鍋爐報是全國報紙,編輯見多識廣,連她看到文章都要來實地考察,才能下定論,甚至還要對我們進行追蹤報道。”
“蘇國強對燎原廠深惡痛絕,一封信直接讓我們差點倒閉,可是還是跟我們合作解決了螺絲問題,如今我們的鍋爐已經運回去一周了,運行良好,我們甚至還有了三月之約,如果鍋爐不出問題,他將會再次寫信給鍋爐報,為我們澄清。”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如今全國供煤質量上升,價格也上升,過去的沸騰爐熱效率低下,你們一年要浪費多少錢?”
“就拿10t/h為例,熱效率從六成五到七成五,一年可節煤900萬噸,節電十二萬度,總計7萬元。平均下來,一天就是小兩百塊錢。”
“你們在這裏吵吵的一會兒,已經浪費了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可你們吵吵出結果了嗎?你們這才是浪費!有這個時間,我們的沸騰爐已經改造好了,為什麽不去看看,就算叫個專家去,也比在這裏耍嘴皮子強!”
說什麽都抵不過細賬!
眼前各個都是把控成本的老手,本覺得自己在這裏為廠子爭論,哪裏想到許如意這麽一算,各個都心虛起來。
就這一會兒,一個人工資下去了?這……明知道不能這麽算的,可他們忍不住的,都覺得,這也太浪費了吧。
剛剛那個捧哏的,是反應最快的,直接問了句:“許同誌,隨時能去看嗎?”
張維一個當局長的,直接給許如意做起了解說:“這是肅南市老山將刀廠廠長張清江。”
許如意立刻回答:“張廠長,隨時歡迎!”
張清江心動的很了,“好,我報名。”
許如意又問:“還有嗎?”
有一個報名,顯然有帶動作用,一共來了十三位廠長,加上張清江居然有六位報了名,剩下有六位包括劉福生他們,則是堅定地不想去。
還有個牆頭草熊廣濤,他那天晚上驚醒之後就沒睡著,油壓機改壓鑄機是他們廠能否上電機轉子產品的關鍵,他已經煩了一個多月了,但都沒有眉目。
突然發現許如意說能改,他是先激動,又後悔得罪了她,隨後喝了杯涼水後覺得清醒了,認為許如意故意忽悠他呢。
這個想法最終隨著大家都燎原廠的不認可而加深確定——她就是吵架不輸陣,嘴上逞能呢。
至於蘇國強也是忽悠他,原因就是他倆脾性一向不對付!
但剛剛聽了許如意的話,他又動搖了,張局這麽支持,鍋爐報這麽支持,蘇國強也這麽支持,這個許如意不會真有點本事吧。
就是下不了決心。
他以為許如意還會再勸勸呢,哪裏想到,許如意根本就沒這個打算,與其費力去勸導,不如服務好有傾向的客戶,以口碑來說服。
她直接問:“那各位廠長,咱們定一下吧,今天去立刻就能看,就是沒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技術人員,隻能由我們來報參數。”
“要想穩妥的話,不如明天我租輛車,同時請到肅南大學機械係的老師,你們帶上自己的技術人員一起過去,這樣下來,看的比較全麵。”
“張局,我熱情邀請您也來視察。”
張維一聽就知道許如意當麵問她的意思,就是要確保這些人都拉過去,自然答應:“我們市局也八點到。”
剛剛許如意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她要帶大家過去大家自然跟著去,哪裏想到,她居然還給選擇,這是多自信啊?一時間,張清江他們更是放心。
廠長商量了一下:“那就明天,我們一早八點到。”
就這麽約定好了,自然就散了。
張清江他們走的極快,要回去商量商量,做好準備。
劉福生他們走的也極快——氣的和急的,這一個個的,都沒有定力,許如意說點啥都聽,另外,這一天就兩百塊,雖然早知道,但算在每一天,可太受不了了,不能再拖了,立刻找其他廠家報報價。
許如意則過去跟張維匯報鍋爐整改的具體情況,唯有熊廣濤站在了原地,不敢置信地看著剛剛還熱鬧的走廊安靜了下來——許如意什麽人啊,為什麽不再多問問?
第17章 一更
許如意跟張維匯報完,張維就放下了心,“行,你去準備吧。“
結果許如意沒走,而是問:“張局,您知道哪裏能租車嗎?公交車能不能租用?“
這就顯現出許如意對這個年代的不了解了,在她的時代,這是完全可以的,但現在,她連公交公司大門怎麽進都不知道。
若是別人總想著張維是個局長,又一向嚴肅,絕對不敢打擾她,可偏偏許如意不覺得。
張維是個講道理有胸懷有眼光的領導,這樣的人,沒那麽拘束,太拘束了,反而不利於拉近彼此關係。
果不其然,張維非但不生氣,還挺樂意幫忙:“公交車怎麽可能租賃呢,這樣,我打電話申請一輛,明早接上他們一起過去。”
順便她還問:“肅南大學的教授你有認識的嗎?”
許如意怎麽可能認識,不過郭培生認識,說是可以請到,她才這麽說的。
許如意說了,張維一聽就知道,“他說的蔣玉華吧,這樣,我給蔣玉華打個電話吧,一塊叫上。”
兩件要辦的事,一下子就搞定了,許如意特別真誠地說了聲感謝,這才離開。
等著她出去,張維都忍不住搖搖頭,嘴角勾了起來,這丫頭,實在是太鮮活了,看著她,張維都能想到,燎原廠蒸蒸日上的樣子。
第二天,張維帶著副局長武大成,肅南大學機械係教授蔣玉華,還有六家廠子的廠長技術人員,一行人共計十七個人,早上八點就到了燎原廠。
車子剛到了廠門口,他們就發現燎原廠辦公樓下站著足足有二十來個人,就算是領導下來視察,肯定需要迎接,人也有點多。
等著下了車,武大成就先來了一句:“不上班嗎?怎麽都聚在這裏?你們這樣怎麽搞好生產?”
許如意昨天前腳回廠,後腳蘇國強的電話就追了過來。
他跟老山將刀廠的廠長張清江關係不錯,張清江回去後,專門打電話給他,核實一下許如意的說法。
蘇國強問清楚了後,不想許如意吃不明不白地虧,趕緊跟她說了,那麽多廠長大鬧局長辦公室,就是武大成幹的。
許如意心裏已經有了數,早就做好了準備,所以,武大成挑刺許如意也反應自如:“您可誤會我們了,這裏的所有人,都是來服務大家的,這就是他們今天的工作。”
武大成隻覺得許如意就是個馬屁精,還想再說幾句,張維已經開口了,“這麽多人怎麽工作?你這是有什麽特殊安排嗎?”
許如意就喜歡張維這樣的領導,要對下屬足夠信任,而不是處處挑刺猜疑。
今天是燎原廠的翻身戰,她怎麽可能有閑筆,肯定是有用的。
許如意沒搭理武大成,而是直接解惑:“那各位領導、廠長,同誌們,我就先說一下今天參觀是如何安排的。”
“鍋爐改造聽起來是一個項目,但實際上,每個廠子的鍋爐型號不一樣,原先的改造設計不一樣,目前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如果統一介紹,大家隻能聽個大概,並不能更細致的了解。
所以今天,我們出動了技術科和供銷科所有同誌,給每家廠子配備了一個小團隊,一對一地服務大家。”
“每個團隊一共有兩個人,一個是技術科人員,負責所有技術問題,有什麽問題直接問他們就可以。一個是供銷科的同事,負責所有的聯絡、溝通和後勤,除了技術之外的問題,找他們都可以。”
不得不說,許如意這邊主意是真多,新詞也是真多。
這種集體參觀,大家不知道去了多少家了,其實都是前麵有人介紹,領導們一起聽著,有什麽不懂的,大家就見縫插針地問,當然會得到解決,就是有點亂,而是會拖時間,許如意這裏可不一樣。
這意思是,直接針對每家廠子細致介紹?
這可是太好了,尤其是一對一這個詞,聽著就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讓人心裏舒坦。
可也有擔心的,每家廠子的鍋爐可是千變萬化,這猛然來個團隊,自己家的問題,他們解決的了嗎?燎原廠技術配置行不行啊。
許如意早就看出來了,“空口無憑,大家還是先試一試,如果有不到位的,我也在現場給大家及時處理。另外,今天這是第一次合作,所以團隊都是我們配置的,如果有想法意見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如果想要換人,理由充分的話,我們還有備用團隊。”
雖然疑慮還是沒放下,但許如意這個服務可是太省心了。
大家都是國營廠,甭管效益怎麽樣,都是被捧著的,哪裏有如此給別人服務過,當然,同樣的,所以他們也不曾這麽享受過。
大家一時間都有點五味雜陳,一部分是被服務的感覺,興奮好奇愉悅,另一部分則是是不是有點過了。
倒是張維很感興趣:“那我們有沒有團隊服務呢。”
許如意就笑了:“當然有,您的團隊由我們廠技術科科長徐磊和供銷科科長王川華負責,同時,他們也是這次參觀的主講人,主要講述我們的廠的沸騰爐改造情況。”
張維顯然很滿意:“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快點開始吧。”
許如意直接念了名單,將團隊和廠家配對,一下子,本來看起來涇渭分明的兩部分人馬,就分散開來,成了幾個小隊。
張維看在眼中但笑不語,那些好處都是真的,可還有一點好處,這麽一打散,這些老熟人們,可不能湊在一起私下議論了。
成不成,不被別人阻撓,隻憑自己的感覺!
這招真是又客氣又舒坦還有用!
這會兒,就聽見穿著新白襯衫的徐磊大聲說:“各位同誌,請跟我來,我們廠的沸騰爐位於二車間鑄造木模車間,廠裏配置的爐子是k4爐,這是1968年建廠時配置的,至今已經有22個年頭,在七十年代的時候,因為煤質下降,我們集思廣益,對這台爐子進行了改造,升級為了沸騰爐。”
隨著徐磊的講解,大家都被從門口直接帶入了二車間的鍋爐房,看到了那台已經重新投入生產的沸騰爐。
事實上,這是一個組合運行的龐然大物。
除了鍋爐本身外,還配置了運煤係統,除灰係統,鼓引風係統,除塵係統還有儀表和自動控製係統。
徐磊跟大家介紹:“我們的鍋爐第一次改造後,有著風速高,風壓高,料層高,顆粒大這四個大毛病,我們稱之為三高一大。另外,我們使用的鼓風機功率很小,根本帶不動,又沒有設置懸浮段,無法回收飛灰使其再燃,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導致鍋爐的熱效率非常低。”
這還真是蘇國強能幹出的事兒!
那許如意怎麽解決的呢?
雖然知道許如意是故意吸引他們,可不得不說,她太會講故事了,他們都忍不住往下聽去。
張維也忍不住,她忍不住嘴角掛上了笑,本來還生氣呢,可現在覺得,武大成的確氣人,但許如意可真是驚喜。
同樣的事情,對不同的人,她說出來的故事完全不一樣,效果卻一樣的好,許如意反應一流,解決危機的本事也一流啊。
她不止是個技術人才,還是個銷售人才。
許如意接著說:“不開門我就得想辦法,後來就發現,他們廠也愁著呢,音響廠用了他們的螺絲,運輸途中螺絲斷了。”
這事兒大家都有耳聞,尤其是熊廣濤,蘇國強可找過他們,想讓他們幫忙看看怎麽回事,但都是鍛造,他們生產的都是大型設備,根本不一樣,也沒幫上忙。
這是……許如意解決了?
這可是熱處理啊!
果不其然就聽許如意說:“我問了細節就知道怎麽回事了,然後讓人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們的供銷科科長陳大生,然後啊,我就帶隊回燎原廠了。第二天,蘇廠長就帶人來了燎原廠求教。”
“你沒潑回去?”突然有人捧哏,許如意往那邊看了一眼,不太認識,可太謝謝他了。
“這哪裏能,耽誤工期是大事,我們質量問題在先,維修沒跟上在後,我們將蘇廠長請了進去,然後確定了計劃,隨後我帶著燎原廠維修隊過去,目前問題已經解決了。”
許如意講故事肯定是有目的的,有些人聽了後自然抓住了重點,許如意帶隊,燎原縣維修隊,不計前嫌等。
但也有沒聽出來或者不想聽的,劉福生就問:“故事挺好聽,有用嗎?”
“有用!”許如意直接回答:“我講就是告訴在場的各位廠長,我們差是真的,但改成什麽樣了,您不知道。”
“你們現在反對的,隻是記憶中的燎原廠。”
“鍋爐報是全國報紙,編輯見多識廣,連她看到文章都要來實地考察,才能下定論,甚至還要對我們進行追蹤報道。”
“蘇國強對燎原廠深惡痛絕,一封信直接讓我們差點倒閉,可是還是跟我們合作解決了螺絲問題,如今我們的鍋爐已經運回去一周了,運行良好,我們甚至還有了三月之約,如果鍋爐不出問題,他將會再次寫信給鍋爐報,為我們澄清。”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如今全國供煤質量上升,價格也上升,過去的沸騰爐熱效率低下,你們一年要浪費多少錢?”
“就拿10t/h為例,熱效率從六成五到七成五,一年可節煤900萬噸,節電十二萬度,總計7萬元。平均下來,一天就是小兩百塊錢。”
“你們在這裏吵吵的一會兒,已經浪費了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可你們吵吵出結果了嗎?你們這才是浪費!有這個時間,我們的沸騰爐已經改造好了,為什麽不去看看,就算叫個專家去,也比在這裏耍嘴皮子強!”
說什麽都抵不過細賬!
眼前各個都是把控成本的老手,本覺得自己在這裏為廠子爭論,哪裏想到許如意這麽一算,各個都心虛起來。
就這一會兒,一個人工資下去了?這……明知道不能這麽算的,可他們忍不住的,都覺得,這也太浪費了吧。
剛剛那個捧哏的,是反應最快的,直接問了句:“許同誌,隨時能去看嗎?”
張維一個當局長的,直接給許如意做起了解說:“這是肅南市老山將刀廠廠長張清江。”
許如意立刻回答:“張廠長,隨時歡迎!”
張清江心動的很了,“好,我報名。”
許如意又問:“還有嗎?”
有一個報名,顯然有帶動作用,一共來了十三位廠長,加上張清江居然有六位報了名,剩下有六位包括劉福生他們,則是堅定地不想去。
還有個牆頭草熊廣濤,他那天晚上驚醒之後就沒睡著,油壓機改壓鑄機是他們廠能否上電機轉子產品的關鍵,他已經煩了一個多月了,但都沒有眉目。
突然發現許如意說能改,他是先激動,又後悔得罪了她,隨後喝了杯涼水後覺得清醒了,認為許如意故意忽悠他呢。
這個想法最終隨著大家都燎原廠的不認可而加深確定——她就是吵架不輸陣,嘴上逞能呢。
至於蘇國強也是忽悠他,原因就是他倆脾性一向不對付!
但剛剛聽了許如意的話,他又動搖了,張局這麽支持,鍋爐報這麽支持,蘇國強也這麽支持,這個許如意不會真有點本事吧。
就是下不了決心。
他以為許如意還會再勸勸呢,哪裏想到,許如意根本就沒這個打算,與其費力去勸導,不如服務好有傾向的客戶,以口碑來說服。
她直接問:“那各位廠長,咱們定一下吧,今天去立刻就能看,就是沒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技術人員,隻能由我們來報參數。”
“要想穩妥的話,不如明天我租輛車,同時請到肅南大學機械係的老師,你們帶上自己的技術人員一起過去,這樣下來,看的比較全麵。”
“張局,我熱情邀請您也來視察。”
張維一聽就知道許如意當麵問她的意思,就是要確保這些人都拉過去,自然答應:“我們市局也八點到。”
剛剛許如意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她要帶大家過去大家自然跟著去,哪裏想到,她居然還給選擇,這是多自信啊?一時間,張清江他們更是放心。
廠長商量了一下:“那就明天,我們一早八點到。”
就這麽約定好了,自然就散了。
張清江他們走的極快,要回去商量商量,做好準備。
劉福生他們走的也極快——氣的和急的,這一個個的,都沒有定力,許如意說點啥都聽,另外,這一天就兩百塊,雖然早知道,但算在每一天,可太受不了了,不能再拖了,立刻找其他廠家報報價。
許如意則過去跟張維匯報鍋爐整改的具體情況,唯有熊廣濤站在了原地,不敢置信地看著剛剛還熱鬧的走廊安靜了下來——許如意什麽人啊,為什麽不再多問問?
第17章 一更
許如意跟張維匯報完,張維就放下了心,“行,你去準備吧。“
結果許如意沒走,而是問:“張局,您知道哪裏能租車嗎?公交車能不能租用?“
這就顯現出許如意對這個年代的不了解了,在她的時代,這是完全可以的,但現在,她連公交公司大門怎麽進都不知道。
若是別人總想著張維是個局長,又一向嚴肅,絕對不敢打擾她,可偏偏許如意不覺得。
張維是個講道理有胸懷有眼光的領導,這樣的人,沒那麽拘束,太拘束了,反而不利於拉近彼此關係。
果不其然,張維非但不生氣,還挺樂意幫忙:“公交車怎麽可能租賃呢,這樣,我打電話申請一輛,明早接上他們一起過去。”
順便她還問:“肅南大學的教授你有認識的嗎?”
許如意怎麽可能認識,不過郭培生認識,說是可以請到,她才這麽說的。
許如意說了,張維一聽就知道,“他說的蔣玉華吧,這樣,我給蔣玉華打個電話吧,一塊叫上。”
兩件要辦的事,一下子就搞定了,許如意特別真誠地說了聲感謝,這才離開。
等著她出去,張維都忍不住搖搖頭,嘴角勾了起來,這丫頭,實在是太鮮活了,看著她,張維都能想到,燎原廠蒸蒸日上的樣子。
第二天,張維帶著副局長武大成,肅南大學機械係教授蔣玉華,還有六家廠子的廠長技術人員,一行人共計十七個人,早上八點就到了燎原廠。
車子剛到了廠門口,他們就發現燎原廠辦公樓下站著足足有二十來個人,就算是領導下來視察,肯定需要迎接,人也有點多。
等著下了車,武大成就先來了一句:“不上班嗎?怎麽都聚在這裏?你們這樣怎麽搞好生產?”
許如意昨天前腳回廠,後腳蘇國強的電話就追了過來。
他跟老山將刀廠的廠長張清江關係不錯,張清江回去後,專門打電話給他,核實一下許如意的說法。
蘇國強問清楚了後,不想許如意吃不明不白地虧,趕緊跟她說了,那麽多廠長大鬧局長辦公室,就是武大成幹的。
許如意心裏已經有了數,早就做好了準備,所以,武大成挑刺許如意也反應自如:“您可誤會我們了,這裏的所有人,都是來服務大家的,這就是他們今天的工作。”
武大成隻覺得許如意就是個馬屁精,還想再說幾句,張維已經開口了,“這麽多人怎麽工作?你這是有什麽特殊安排嗎?”
許如意就喜歡張維這樣的領導,要對下屬足夠信任,而不是處處挑刺猜疑。
今天是燎原廠的翻身戰,她怎麽可能有閑筆,肯定是有用的。
許如意沒搭理武大成,而是直接解惑:“那各位領導、廠長,同誌們,我就先說一下今天參觀是如何安排的。”
“鍋爐改造聽起來是一個項目,但實際上,每個廠子的鍋爐型號不一樣,原先的改造設計不一樣,目前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如果統一介紹,大家隻能聽個大概,並不能更細致的了解。
所以今天,我們出動了技術科和供銷科所有同誌,給每家廠子配備了一個小團隊,一對一地服務大家。”
“每個團隊一共有兩個人,一個是技術科人員,負責所有技術問題,有什麽問題直接問他們就可以。一個是供銷科的同事,負責所有的聯絡、溝通和後勤,除了技術之外的問題,找他們都可以。”
不得不說,許如意這邊主意是真多,新詞也是真多。
這種集體參觀,大家不知道去了多少家了,其實都是前麵有人介紹,領導們一起聽著,有什麽不懂的,大家就見縫插針地問,當然會得到解決,就是有點亂,而是會拖時間,許如意這裏可不一樣。
這意思是,直接針對每家廠子細致介紹?
這可是太好了,尤其是一對一這個詞,聽著就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讓人心裏舒坦。
可也有擔心的,每家廠子的鍋爐可是千變萬化,這猛然來個團隊,自己家的問題,他們解決的了嗎?燎原廠技術配置行不行啊。
許如意早就看出來了,“空口無憑,大家還是先試一試,如果有不到位的,我也在現場給大家及時處理。另外,今天這是第一次合作,所以團隊都是我們配置的,如果有想法意見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如果想要換人,理由充分的話,我們還有備用團隊。”
雖然疑慮還是沒放下,但許如意這個服務可是太省心了。
大家都是國營廠,甭管效益怎麽樣,都是被捧著的,哪裏有如此給別人服務過,當然,同樣的,所以他們也不曾這麽享受過。
大家一時間都有點五味雜陳,一部分是被服務的感覺,興奮好奇愉悅,另一部分則是是不是有點過了。
倒是張維很感興趣:“那我們有沒有團隊服務呢。”
許如意就笑了:“當然有,您的團隊由我們廠技術科科長徐磊和供銷科科長王川華負責,同時,他們也是這次參觀的主講人,主要講述我們的廠的沸騰爐改造情況。”
張維顯然很滿意:“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快點開始吧。”
許如意直接念了名單,將團隊和廠家配對,一下子,本來看起來涇渭分明的兩部分人馬,就分散開來,成了幾個小隊。
張維看在眼中但笑不語,那些好處都是真的,可還有一點好處,這麽一打散,這些老熟人們,可不能湊在一起私下議論了。
成不成,不被別人阻撓,隻憑自己的感覺!
這招真是又客氣又舒坦還有用!
這會兒,就聽見穿著新白襯衫的徐磊大聲說:“各位同誌,請跟我來,我們廠的沸騰爐位於二車間鑄造木模車間,廠裏配置的爐子是k4爐,這是1968年建廠時配置的,至今已經有22個年頭,在七十年代的時候,因為煤質下降,我們集思廣益,對這台爐子進行了改造,升級為了沸騰爐。”
隨著徐磊的講解,大家都被從門口直接帶入了二車間的鍋爐房,看到了那台已經重新投入生產的沸騰爐。
事實上,這是一個組合運行的龐然大物。
除了鍋爐本身外,還配置了運煤係統,除灰係統,鼓引風係統,除塵係統還有儀表和自動控製係統。
徐磊跟大家介紹:“我們的鍋爐第一次改造後,有著風速高,風壓高,料層高,顆粒大這四個大毛病,我們稱之為三高一大。另外,我們使用的鼓風機功率很小,根本帶不動,又沒有設置懸浮段,無法回收飛灰使其再燃,這些問題加在一起,導致鍋爐的熱效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