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夏國現在四處引進設備,處處落後,誰能想到,咱們也能賣專利呢。
更何況,這筆錢可不少,兩份合同,入門費就20萬美金,這個是必須要提前付款的,馬上就會到賬,而一個擋圈就值1.2美元,擋圈可是太常用的零配件了,這一年下來,絕對不是小數。
饒是陸時章也見慣了世麵,也是高興壞了,直接說:“如意,你真是處處給我驚喜!我們這邊剛討論了東陽機床廠設備升成功的獎勵,你是頭獎,又立新功了。”
許如意挺驚奇的:“東陽那邊的設備已經到了嗎?”
“差不多了,很多都已經離港,也就是這兩個月的事兒了。”
許如意連忙問:“離港前都查驗了嗎?”
陸時章合上她的匯報,笑著說:“放心,專門派了人,不會有差錯。走吧,給楊廳長匯報一下,楊廳長肯定高興,這恐怕是國內的頭一份。”
許如意就站起來,跟著陸時章去了楊廳長的辦公室,隻是沒想到,剛到門口,就被秘書攔住了,秘書小聲說:“在接電話,稍等一下。”
這會兒門虛掩著,能聽到裏麵隱約的說話聲。
許如意就找了個位置坐下,慢慢的等,隻是沒想到,沒一會兒就聽見裏麵楊廳長高聲說了一句:“什麽?”
這聲音裏充滿了質疑與不可思議,即便是秘書的眉頭也皺起來了,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果不其然,很快就聽見裏麵啪的一聲,應該是直接將電話拍在了座機上,然後等了一會兒,就聽見裏麵咚咚咚的腳步聲走過來,門忽的一下被拽了開,楊廳長一臉的怒氣:“小張,幫我找一下陸廳長,讓他馬上……”
顯然是已經看到了陸時章,他聽了下來:“時章你在,正好,我找你有事。”說完,又瞧見了許如意,“小許……”他頓了一下,“你也來吧。”
等著進了門,許如意自覺這事兒可能挺大,幹脆把門關好了。
楊又春顯然是氣壞了,平時許如意過來,他一向和藹,讓許如意坐,還問她喝什麽茶葉,給她推薦自己最近喝著好的茶葉,讓她也吃一杯。
這會兒他連坐都沒坐,背著手在辦公室裏來回足足走了三塘趟,這才開口:“有個事情不太好。”
既然叫了許如意,就是跟燎原廠有關係的,讓一位廳長都說不好,顯然這事兒有點大。許如意不適合開口,陸時章問的:“什麽事?”
“這不是馬上春交會了嗎?各省的名單已經出來了。”
這個許如意知道,春交會是四月10號左右,這會兒都三月中旬了,參與名單早就報上去了,就等著到時候參會。
楊又春接著說:“去年秋交會,你們的收縮拖車賣的特別好,剛剛商務廳給我打電話說,他們了解了一下,今年春交會,每個省都有收縮拖車,非但如此,你們的拉車和推車他們也都報上了,好家夥,四五十家企業都賣這個,還能賣出什麽價去!”
許如意倒是鬆了口氣,原來是這個啊,她早就知道有模仿的了。
愛媽拉車和愛寶推車自從火了以後,各地都有仿品,有的甚至直接掛上他們的名字,賣自己的產品,劉曉紅沒少費勁,但是根本不管用。
你找去,人家會說:“這東西就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賣怎麽了?”
就算是鬧大了,找到了相關領導,人家也不理解:“你賣你的,他賣他的,你著什麽急?”
專利這事兒,真的是需要普及。
如今春交會這批報名的企業,許如意敢打包票,他們八成就是仿造他們產品的那些企業,隻是,國內沒有專利法,可以隨便買賣,他們沒辦法,可是國外沒有專利,他們的東西是一件也賣不出去的,否則就會麵臨巨額賠償。
所以,許如意也不急。
陸時章也把這事兒說了,楊又春歎口氣:“如意都匯報過,我都知道,我自然也會告誡他們,你知道剛剛商務廳的褚廳長說什麽?說是他跟其他省份的交流過了,人家說,都是一個國家的,哪裏分的這麽清楚,讓咱們不要這麽較真!”
這肯定是想著約定俗成,法不責眾。
這要是幾十年後,許如意肯定說打官司。
可現在不同。
畢竟,一來夏國本就沒有普及專利,平時大家有個什麽小發明創造,恨不得送給相關廠家,讓他們也能得到好處。二來這也是因為創匯太難了,好不容易有碗飯吃,誰都想分著吃,減輕點壓力。
但如果不管,顯然也不成。
許如意問:“能不能,讓我跟大家聊聊?”
第63章 三章合一
楊又春和陸時章都在為這事兒頭疼,實在是,這太普遍了,而且說是有專利,外商不能買,可是這麽多廠家,的確自己是有理的,但是人家人多勢眾啊。
翻臉是能翻臉,如果翻臉有用也行,但問題是,翻了也沒用。
他們後麵也站著各省的機械廳,全國一盤棋,難不成你能離開這個範疇獨自發展?
陸時章的意思是:“還是先談,不找企業談,找他們的省廳對接,就算是不可避免,也要把損失降低到最低。譬如限價限量。”
限價是為了不為了爭客源而無底線降價,到時候好好的一個掙錢的項目,就成了賠錢了,無論是國家,還是廠子,損失都太大了——也別說大家心裏有杆秤,到時候賣不出去,腦袋一熱,幹啥的都有。
限量是為了許如意這邊,一股腦簽出去幾十萬台,那能分到多少份額。
這兩個要求,其實也挺難,可是總比不讓賣要好談。楊又春忍不住歎氣:“你說這專利,說真的,咱們原先也不重視,誰家的東西都是看著好拿來用,到了自己頭上,可是覺得真肉疼。”
陸時章點頭:“是這樣,但是我認為專利是勢在必行的,我們也是慢慢摸索來,譬如原先,咱們沒有推車拉車這樣的專利產品,感覺不到,但是如今我們有了,就知道,如果任由別人使用專利,時間長了,誰來發明呢。”
楊又春皺眉:“長此以往,對國家的發展沒有好處。我需要寫份匯報,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陸時章也讚同,隻有將發展中的問題匯總起來,盡快解決,才能讓發展更迅速,但其實這都是後話,如今的問題還是不好解決。
就這時,許如意突然說:“我能不能見見他們,跟他們聊聊?”
陸時章和楊又春都有些詫異:“聊什麽?”
賣出去就是外匯,就是錢,而且之前也沒有什麽專利不準賣的事情,想都知道,哪個廠子也不可能鬆口的,他們也隻能通過各省省廳交涉,所以,許如意這個提法,很是值得質疑。
其實這事兒許如意也知道了一段時間,心裏也盤旋了好久,剛剛他倆談這事兒的感受時,她突然有了種辦法,“我覺得大家都不是不講理的,我給他們找找其他路,可能還會形成良性循環!”
良性循環這個詞匯,實在是新穎而又讓人難以理解,這種境況下,怎麽還能良性呢。
不過陸時章一向支持許如意,想了想說:“其實我今天帶著許廠長過來,也是跟專利有關係。”
楊又春抬頭看:“還是跟專利有關?”
陸時章將許如意的兩份合同複印件遞了上去:“燎原機床技術服務廠,剛剛向wt公司和太陽機床廠,授權了自己的專利。”
楊又春今天的心情可謂是過山車,剛剛還為專利愁,這會兒又高興起來:“服務廠的專利?賣給了這兩大機床廠?”
許如意點頭:“是,而且可能不止這兩家,會慢慢增多,其實我們的廠的專利還是不少的。”
楊又春已經看到了價格,“這個入門費是什麽,每個一塊二美元,是每生產一個,就給你們這麽多嗎?”
“入門費其實就可以算是我授權他們使用的基本費用,交了這個費用,才能使用我們的專利。這一塊二美元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生產一個,就得給我一塊二。”
楊又春忍不住讚了一句:“好!真好!我要將這個例子,放在報告裏,說明好好搞專利,其實大有可為,大不必盯著別人的動手。”
“我就是這個意思,”許如意笑著說,“我經常在咱們的報刊發表文章,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工人技術員們,都有很多巧思巧想,有些改進就是神來之筆。所以我想,堵不如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如我跟他們聊聊,替他們找找閃光點,說不定,大家一起進步。”
如果說剛剛許如意那句話,還讓楊又春有些不理解,那麽現在他知道了,許如意的想法其實是跟他們一樣的,不過作為官員,他們想的是如何出台政策來規範這種行為,許如意的方法更人性化,更快速直接的去讓大家感受專利的好處。
陸時章很認同:“我認為很可行。我讚同。”
楊又春也是一樣想法:“那就聊聊。”
陸時章問:“這麽多家,恐怕不好聚?”
楊又春直接笑了:“你不用在這裏明知故問,就跟他們說,我們是有專利的,如果不來,到時候在春交會,一個都別想賣。就說我說的,不同意讓他們來找我。”
陸時章要的就是楊又春的這句話,立刻應了。
許如意這邊就算匯報完畢,再說還要準備一下這個懇談活動,所以直接離開了,倒是陸時章還留下來,商量些事情,不過許如意一走,楊又春笑著說:“如意是個寶貝啊。這丫頭不但敢想敢幹,還有肚量有魄力,讓下麵的人好好配合她。”
許如意回去後,就讓鄔匯雍幫她調了幾個人過來,準備一下懇談會。
來人她都想好了,仿製的企業實在是太多了,一個廠就給兩個名額,一個正廠長,一個技術人員——要求非常熟悉車間。
就這樣,燎原廠的招待所都不太夠住,許如意還跟南河汽車廠借了招待所用,胡浩知道這事兒,挺詫異的,專門打電話來說:“招待所你隨便用,但這事兒不太好辦。”
他們雖然是個汽車廠,可供仿製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們有大集體企業啊,“我們那個是服裝廠,去年設計了一款紫色的女士外套,一推出就受到了歡迎,結果一共賣了半個月,外麵就出現了仿品,布料一樣,做工挺好,價格比我們便宜三塊錢,直接就將生意搶走了。”
“我一問,東陽服裝廠幹的,我去找他們,他們就給了兩瓶酒,我能說什麽,隻能認了。”
“不好弄!”
許如意就說:“不好做也得做,路是人走出來的。”
江東省龍旗市機械廠,廠長丁茂生最近那真是喜上眉梢——他們廠因為產品單一,缺少訂單,早就入不敷出了,本來還準備老老實實等分流,沒想到,一個月前,他帶著親媽去省城看自己剛生產的妹妹,發現了個商機!
那天到的時候,都已經早上十點了,妹妹就招呼著他坐下,丁茂生不是眼裏沒活的人,進屋他就發現了,親家母不在家。
他就問:“阿姨去哪裏了?”
妹妹笑著說:“聽說你們來了,這不去買菜了。”
丁茂生立刻站了起來:“媽,你陪著她,我去接接。咱們這麽多人來,阿姨肯定買不少菜,拿不了。”
妹妹就笑著說:“現在好多了,有了個幫手拖車,東西拖著就回來了,我們家又是一樓,不費勁了。”
丁茂生倒是知道這個拖車,畢竟過年看電視,瞧見不少次,但是他真沒覺得會賣得好——這買菜拿東西,大家不都是這麽幹嘛,怎們能再花一份錢呢。
可沒想到妹妹家居然買了。
不過這是人家的自由,他還是站了起來:“再輕便也得拉個車子,我去接接手。”
說著就出去了,一路大步往家屬院外麵走,他是越走越慢了下來。這個點,正好是老太太們出門買菜的時間,三不五時的就能看到老太太手裏拉著個拖車不是去菜市場的路上,就是從菜市場回來。
就這麽一條道,走到門口用不了十五分鍾,他心裏回憶了一下,居然有五輛之多。
丁茂生這是第一次感受到拉車居然有這麽好的市場。
等著到了家屬院門口,恰好碰見親家母回來,親家母人長得瘦小,也就是一米五的個兒,拉著的那輛拖車,看起來確實鼓鼓囊囊,他連忙跑過去:“阿姨,我來。”
誰料親家母一見他,立刻擺手:“不用,不沉。”
“怎麽能不沉,這多少東西啊。”說著,丁茂生就接了過來,“您這也太客氣了,我們都帶了菜來了,幹嘛……”
他話沒說完,就停了下來,主要是,他剛剛拉著車走了起來,這可……太輕了。
就第一下他使了點勁兒,把車拽走,可後麵,幾乎不費什麽力氣,而明明這車看著鼓鼓囊囊的。不過是他是親戚,可不好問人家買了什麽,就笑著說了句:“挺好用啊?”
哪知道一提這個,親家母讚不絕口:“是真好用,反正也不知道人家怎麽設計的,要是往常,這麽多東西,我拿著得跑兩趟,還得累個不輕,現在一趟就夠了,輕輕鬆鬆的。”
“本來買的也不多,這東西就這幾根鋼管,一個袋子,外加四個輪子,賣的可不便宜。但是用過的都說好,你看看這家屬院裏,可不少買的呢。”
丁茂生忍不住問:“多少錢啊。”
親家母笑笑說:“我這個不用爬樓,而且還是用了劵,19塊。”
丁茂生差點叫出聲來,他就是幹這個的,一看這成本也就是七八塊錢,居然能賣這麽貴!他心裏就微微動起來,如果真是這麽受歡迎,那利潤可夠多的。
等著到了家,他專門幫著往外拿菜,好家夥,他這才看到,老太太還買了四斤的棒骨,一個大南瓜,還有不少土豆,加起來足足二十斤得有,愣是沒感覺出來。
第二天,他就沒回,而是在省城的幾個大菜市場裏蹲了一天,發現用這個拉車的人可真多,而且經常還有人碰見說:“好用嗎?我也想買一個。”
更何況,這筆錢可不少,兩份合同,入門費就20萬美金,這個是必須要提前付款的,馬上就會到賬,而一個擋圈就值1.2美元,擋圈可是太常用的零配件了,這一年下來,絕對不是小數。
饒是陸時章也見慣了世麵,也是高興壞了,直接說:“如意,你真是處處給我驚喜!我們這邊剛討論了東陽機床廠設備升成功的獎勵,你是頭獎,又立新功了。”
許如意挺驚奇的:“東陽那邊的設備已經到了嗎?”
“差不多了,很多都已經離港,也就是這兩個月的事兒了。”
許如意連忙問:“離港前都查驗了嗎?”
陸時章合上她的匯報,笑著說:“放心,專門派了人,不會有差錯。走吧,給楊廳長匯報一下,楊廳長肯定高興,這恐怕是國內的頭一份。”
許如意就站起來,跟著陸時章去了楊廳長的辦公室,隻是沒想到,剛到門口,就被秘書攔住了,秘書小聲說:“在接電話,稍等一下。”
這會兒門虛掩著,能聽到裏麵隱約的說話聲。
許如意就找了個位置坐下,慢慢的等,隻是沒想到,沒一會兒就聽見裏麵楊廳長高聲說了一句:“什麽?”
這聲音裏充滿了質疑與不可思議,即便是秘書的眉頭也皺起來了,顯然不是什麽好事。
果不其然,很快就聽見裏麵啪的一聲,應該是直接將電話拍在了座機上,然後等了一會兒,就聽見裏麵咚咚咚的腳步聲走過來,門忽的一下被拽了開,楊廳長一臉的怒氣:“小張,幫我找一下陸廳長,讓他馬上……”
顯然是已經看到了陸時章,他聽了下來:“時章你在,正好,我找你有事。”說完,又瞧見了許如意,“小許……”他頓了一下,“你也來吧。”
等著進了門,許如意自覺這事兒可能挺大,幹脆把門關好了。
楊又春顯然是氣壞了,平時許如意過來,他一向和藹,讓許如意坐,還問她喝什麽茶葉,給她推薦自己最近喝著好的茶葉,讓她也吃一杯。
這會兒他連坐都沒坐,背著手在辦公室裏來回足足走了三塘趟,這才開口:“有個事情不太好。”
既然叫了許如意,就是跟燎原廠有關係的,讓一位廳長都說不好,顯然這事兒有點大。許如意不適合開口,陸時章問的:“什麽事?”
“這不是馬上春交會了嗎?各省的名單已經出來了。”
這個許如意知道,春交會是四月10號左右,這會兒都三月中旬了,參與名單早就報上去了,就等著到時候參會。
楊又春接著說:“去年秋交會,你們的收縮拖車賣的特別好,剛剛商務廳給我打電話說,他們了解了一下,今年春交會,每個省都有收縮拖車,非但如此,你們的拉車和推車他們也都報上了,好家夥,四五十家企業都賣這個,還能賣出什麽價去!”
許如意倒是鬆了口氣,原來是這個啊,她早就知道有模仿的了。
愛媽拉車和愛寶推車自從火了以後,各地都有仿品,有的甚至直接掛上他們的名字,賣自己的產品,劉曉紅沒少費勁,但是根本不管用。
你找去,人家會說:“這東西就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賣怎麽了?”
就算是鬧大了,找到了相關領導,人家也不理解:“你賣你的,他賣他的,你著什麽急?”
專利這事兒,真的是需要普及。
如今春交會這批報名的企業,許如意敢打包票,他們八成就是仿造他們產品的那些企業,隻是,國內沒有專利法,可以隨便買賣,他們沒辦法,可是國外沒有專利,他們的東西是一件也賣不出去的,否則就會麵臨巨額賠償。
所以,許如意也不急。
陸時章也把這事兒說了,楊又春歎口氣:“如意都匯報過,我都知道,我自然也會告誡他們,你知道剛剛商務廳的褚廳長說什麽?說是他跟其他省份的交流過了,人家說,都是一個國家的,哪裏分的這麽清楚,讓咱們不要這麽較真!”
這肯定是想著約定俗成,法不責眾。
這要是幾十年後,許如意肯定說打官司。
可現在不同。
畢竟,一來夏國本就沒有普及專利,平時大家有個什麽小發明創造,恨不得送給相關廠家,讓他們也能得到好處。二來這也是因為創匯太難了,好不容易有碗飯吃,誰都想分著吃,減輕點壓力。
但如果不管,顯然也不成。
許如意問:“能不能,讓我跟大家聊聊?”
第63章 三章合一
楊又春和陸時章都在為這事兒頭疼,實在是,這太普遍了,而且說是有專利,外商不能買,可是這麽多廠家,的確自己是有理的,但是人家人多勢眾啊。
翻臉是能翻臉,如果翻臉有用也行,但問題是,翻了也沒用。
他們後麵也站著各省的機械廳,全國一盤棋,難不成你能離開這個範疇獨自發展?
陸時章的意思是:“還是先談,不找企業談,找他們的省廳對接,就算是不可避免,也要把損失降低到最低。譬如限價限量。”
限價是為了不為了爭客源而無底線降價,到時候好好的一個掙錢的項目,就成了賠錢了,無論是國家,還是廠子,損失都太大了——也別說大家心裏有杆秤,到時候賣不出去,腦袋一熱,幹啥的都有。
限量是為了許如意這邊,一股腦簽出去幾十萬台,那能分到多少份額。
這兩個要求,其實也挺難,可是總比不讓賣要好談。楊又春忍不住歎氣:“你說這專利,說真的,咱們原先也不重視,誰家的東西都是看著好拿來用,到了自己頭上,可是覺得真肉疼。”
陸時章點頭:“是這樣,但是我認為專利是勢在必行的,我們也是慢慢摸索來,譬如原先,咱們沒有推車拉車這樣的專利產品,感覺不到,但是如今我們有了,就知道,如果任由別人使用專利,時間長了,誰來發明呢。”
楊又春皺眉:“長此以往,對國家的發展沒有好處。我需要寫份匯報,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陸時章也讚同,隻有將發展中的問題匯總起來,盡快解決,才能讓發展更迅速,但其實這都是後話,如今的問題還是不好解決。
就這時,許如意突然說:“我能不能見見他們,跟他們聊聊?”
陸時章和楊又春都有些詫異:“聊什麽?”
賣出去就是外匯,就是錢,而且之前也沒有什麽專利不準賣的事情,想都知道,哪個廠子也不可能鬆口的,他們也隻能通過各省省廳交涉,所以,許如意這個提法,很是值得質疑。
其實這事兒許如意也知道了一段時間,心裏也盤旋了好久,剛剛他倆談這事兒的感受時,她突然有了種辦法,“我覺得大家都不是不講理的,我給他們找找其他路,可能還會形成良性循環!”
良性循環這個詞匯,實在是新穎而又讓人難以理解,這種境況下,怎麽還能良性呢。
不過陸時章一向支持許如意,想了想說:“其實我今天帶著許廠長過來,也是跟專利有關係。”
楊又春抬頭看:“還是跟專利有關?”
陸時章將許如意的兩份合同複印件遞了上去:“燎原機床技術服務廠,剛剛向wt公司和太陽機床廠,授權了自己的專利。”
楊又春今天的心情可謂是過山車,剛剛還為專利愁,這會兒又高興起來:“服務廠的專利?賣給了這兩大機床廠?”
許如意點頭:“是,而且可能不止這兩家,會慢慢增多,其實我們的廠的專利還是不少的。”
楊又春已經看到了價格,“這個入門費是什麽,每個一塊二美元,是每生產一個,就給你們這麽多嗎?”
“入門費其實就可以算是我授權他們使用的基本費用,交了這個費用,才能使用我們的專利。這一塊二美元就是這個意思,他們生產一個,就得給我一塊二。”
楊又春忍不住讚了一句:“好!真好!我要將這個例子,放在報告裏,說明好好搞專利,其實大有可為,大不必盯著別人的動手。”
“我就是這個意思,”許如意笑著說,“我經常在咱們的報刊發表文章,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工人技術員們,都有很多巧思巧想,有些改進就是神來之筆。所以我想,堵不如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如我跟他們聊聊,替他們找找閃光點,說不定,大家一起進步。”
如果說剛剛許如意那句話,還讓楊又春有些不理解,那麽現在他知道了,許如意的想法其實是跟他們一樣的,不過作為官員,他們想的是如何出台政策來規範這種行為,許如意的方法更人性化,更快速直接的去讓大家感受專利的好處。
陸時章很認同:“我認為很可行。我讚同。”
楊又春也是一樣想法:“那就聊聊。”
陸時章問:“這麽多家,恐怕不好聚?”
楊又春直接笑了:“你不用在這裏明知故問,就跟他們說,我們是有專利的,如果不來,到時候在春交會,一個都別想賣。就說我說的,不同意讓他們來找我。”
陸時章要的就是楊又春的這句話,立刻應了。
許如意這邊就算匯報完畢,再說還要準備一下這個懇談活動,所以直接離開了,倒是陸時章還留下來,商量些事情,不過許如意一走,楊又春笑著說:“如意是個寶貝啊。這丫頭不但敢想敢幹,還有肚量有魄力,讓下麵的人好好配合她。”
許如意回去後,就讓鄔匯雍幫她調了幾個人過來,準備一下懇談會。
來人她都想好了,仿製的企業實在是太多了,一個廠就給兩個名額,一個正廠長,一個技術人員——要求非常熟悉車間。
就這樣,燎原廠的招待所都不太夠住,許如意還跟南河汽車廠借了招待所用,胡浩知道這事兒,挺詫異的,專門打電話來說:“招待所你隨便用,但這事兒不太好辦。”
他們雖然是個汽車廠,可供仿製的東西不多,但是他們有大集體企業啊,“我們那個是服裝廠,去年設計了一款紫色的女士外套,一推出就受到了歡迎,結果一共賣了半個月,外麵就出現了仿品,布料一樣,做工挺好,價格比我們便宜三塊錢,直接就將生意搶走了。”
“我一問,東陽服裝廠幹的,我去找他們,他們就給了兩瓶酒,我能說什麽,隻能認了。”
“不好弄!”
許如意就說:“不好做也得做,路是人走出來的。”
江東省龍旗市機械廠,廠長丁茂生最近那真是喜上眉梢——他們廠因為產品單一,缺少訂單,早就入不敷出了,本來還準備老老實實等分流,沒想到,一個月前,他帶著親媽去省城看自己剛生產的妹妹,發現了個商機!
那天到的時候,都已經早上十點了,妹妹就招呼著他坐下,丁茂生不是眼裏沒活的人,進屋他就發現了,親家母不在家。
他就問:“阿姨去哪裏了?”
妹妹笑著說:“聽說你們來了,這不去買菜了。”
丁茂生立刻站了起來:“媽,你陪著她,我去接接。咱們這麽多人來,阿姨肯定買不少菜,拿不了。”
妹妹就笑著說:“現在好多了,有了個幫手拖車,東西拖著就回來了,我們家又是一樓,不費勁了。”
丁茂生倒是知道這個拖車,畢竟過年看電視,瞧見不少次,但是他真沒覺得會賣得好——這買菜拿東西,大家不都是這麽幹嘛,怎們能再花一份錢呢。
可沒想到妹妹家居然買了。
不過這是人家的自由,他還是站了起來:“再輕便也得拉個車子,我去接接手。”
說著就出去了,一路大步往家屬院外麵走,他是越走越慢了下來。這個點,正好是老太太們出門買菜的時間,三不五時的就能看到老太太手裏拉著個拖車不是去菜市場的路上,就是從菜市場回來。
就這麽一條道,走到門口用不了十五分鍾,他心裏回憶了一下,居然有五輛之多。
丁茂生這是第一次感受到拉車居然有這麽好的市場。
等著到了家屬院門口,恰好碰見親家母回來,親家母人長得瘦小,也就是一米五的個兒,拉著的那輛拖車,看起來確實鼓鼓囊囊,他連忙跑過去:“阿姨,我來。”
誰料親家母一見他,立刻擺手:“不用,不沉。”
“怎麽能不沉,這多少東西啊。”說著,丁茂生就接了過來,“您這也太客氣了,我們都帶了菜來了,幹嘛……”
他話沒說完,就停了下來,主要是,他剛剛拉著車走了起來,這可……太輕了。
就第一下他使了點勁兒,把車拽走,可後麵,幾乎不費什麽力氣,而明明這車看著鼓鼓囊囊的。不過是他是親戚,可不好問人家買了什麽,就笑著說了句:“挺好用啊?”
哪知道一提這個,親家母讚不絕口:“是真好用,反正也不知道人家怎麽設計的,要是往常,這麽多東西,我拿著得跑兩趟,還得累個不輕,現在一趟就夠了,輕輕鬆鬆的。”
“本來買的也不多,這東西就這幾根鋼管,一個袋子,外加四個輪子,賣的可不便宜。但是用過的都說好,你看看這家屬院裏,可不少買的呢。”
丁茂生忍不住問:“多少錢啊。”
親家母笑笑說:“我這個不用爬樓,而且還是用了劵,19塊。”
丁茂生差點叫出聲來,他就是幹這個的,一看這成本也就是七八塊錢,居然能賣這麽貴!他心裏就微微動起來,如果真是這麽受歡迎,那利潤可夠多的。
等著到了家,他專門幫著往外拿菜,好家夥,他這才看到,老太太還買了四斤的棒骨,一個大南瓜,還有不少土豆,加起來足足二十斤得有,愣是沒感覺出來。
第二天,他就沒回,而是在省城的幾個大菜市場裏蹲了一天,發現用這個拉車的人可真多,而且經常還有人碰見說:“好用嗎?我也想買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