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璋笑著說:“是,但是我認識的人多,能辦的事兒多,就相互幫忙,也就漸漸有了這些業務。譬如說這個年貨,一車橘子是年貨,可是成車的呢子布料是不是年貨?那要想給職工發點好的,就得有人牽線搭橋,你們要是有這個需要,甭管是什麽需要,找我都成。打這個電話就行。”
許如意過來的時候,就聽見了這句。張轉男都目瞪口呆,哪裏有這樣的啊,明明是來求合並的,怎麽還拉起生意來了。
許如意倒是覺得挺新奇——這年頭很多人開始做買賣,當個體戶,他們自然是靈活多變的,可是許如意遇見了那麽多廠子,東陽機床廠的胡浩廠長就算是腦袋很活絡的了,但也隻是動動腦子怎麽換設備,可沒人敢這麽幹。
這真是第一人。
所以,開了門進去後,她第一眼就先去找那個聲音,可太容易了,滿屋子裏老爺們,就一個年輕小夥子,穿著件白襯衫,高高大大,很是惹人注目。
大概是聽見聲音了,交談就停了下來,童幗在這裏麵歲數算是最大的,所以他開口:“您是許廠長吧,我們不請自來,打擾您了。”
那個小夥子,明明能說會道,這會兒倒是沒吭聲。
許如意笑著說:“怎麽能是打擾我,你們肯來,是對我們燎原總廠的極大鼓勵,一是說明我們是有前途的,二是說明大家是認可我們的,高興都來不及呢。我是今天早上九點到的,沒和大家見麵,是因為我還不了解大家,所以去省廳看了看各廠的資料,耽誤了一下,還請大家原諒。”
都知道許如意年輕,但是年輕人有本事往往會伴隨著一句話,年輕氣盛,誰能想到,許如意卻是這麽謙虛。
其他幾個廠子隻覺得這次來對了,夾具廠的眾人卻是有種心如刀割的感覺,這樣的領導,想都知道,日子會有多好過。
許如意也不是個喜歡磨蹭的人,直接開門見山:“一共七家廠子,我說真的,不可能通過一麵之詞來決定什麽,但我們想要相互了解,還必須得談談。我先說說我的要求吧,大家心裏有數,等會兒說的時候,也可以著重講。”
“我們這個機床配件廠,主要是生產我們機床技術服務廠的專利產品,所以在精不在多,不需要規模很大,設備也不是問題,無論是維修升級,還是添置新設備,我們的服務廠就是專門幹這個的。所以,重要的是,工人的能力和素質。我需要的是熟手、好手,他們有足夠生產機床零配件的經驗,簡單培訓後,即可上崗。”
這話一出,不少人都挺高興的,畢竟大部分都是配件廠,這方麵肯定覺得自己有優勢。
這時候,那個謝璋突然說話了:“我覺得這樣,許廠長的條件也說出來了,大家不妨一一說一說自家條件,看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當然了,也可以隨時提問。這樣也更利於許廠長了解我們。”
“您看行嗎?許廠長?”
他笑的很燦爛,但許如意一聽就知道,他肯定有打算,但是……金盛機械廠她是看了資料的,雖然沒有寫如今金盛機械廠連代辦年貨的活都幹,但資料也能看出些許問題——他們一共隻有百來人,一個廠子,連個五級工都沒有,設備也僅有寥寥幾台,怎麽看,他們都不符合要求。
那他積極什麽?
不過這要提法倒是符合許如意的想法,她的確需要一一談話,才能彼此了解,至於她提還是別人提都無所謂。
“好。”
哪裏想到,謝璋立刻說:“那就這樣,我看從晴海農機廠羅廠長開始吧?”
誰都沒有想到,他居然給排順序了,還點名呢。第一個說,可是個好機會,首先印象深刻,其次時間充足,也會問的更清楚——廠長們都是幹過這個的,太了解不過了。
所以,有人就有點生氣,總要商量一下吧。
哪裏想到,謝璋隨機補充:“我是這麽想的,咱們不是機械廠就是機床配件廠,都是沾邊的。可是晴海農機廠人家不是幹這個的,我們排在前麵說,人家就沒法說了。不過,我願意最後一個說。”
原來是這樣?
這麽一想,的確是,農機廠在這方麵的確弱勢,畢竟他們雖然跟機床打交道,但是生產機床配件和打交道是完全兩碼事的。
所以,這個提議就這麽默認了。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看到了羅勇那裏,羅勇是老實,是拘謹,但絕對不是緊張,否則他也當不了廠長,隻是他沒想到,謝璋居然真的給要弄來了第一個發言的機會,所以有些意外,不過很快地就回過了神。
他想起了謝璋說的話,成敗在此一舉,張口說道:“我們廠是生產農機的,現在看跟機床配件沒有什麽關係,不過在73年之前,我們是一家維修廠,因為缺少設備,我們曾經手搓過一台機床,精度比同時期的美國貨還要好,至今還在廠裏使用。我們是有機床生產經驗的!”
他話音一落,滿屋子人都愣了。
手搓?這事兒大家都知道,可都是牛廠牛人幹的,就譬如夏國的汽車,是沒有技術的,最終想的辦法就是手搓,把一輛進口車拆開,把所有的零部件都卸開,讓各個工種領取對應的零部件,用手搓的方式生產出來,最終組合在一起。
這是一台新車,但是,這永遠無法量產。
機床也是如此,夏國的很多機密行業,都是需要高精度機床的,可偏偏國外對我們有禁運,那怎麽辦呢?都是牛人們用手來搓出精度。
但這種方式一是需要人才,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幹,甚至可以說,能幹的工人鳳毛麟角,而且成本太高了,一個零部件,十分出一個都是幸運,有的時候一百個裏也不一定有一個能用。
誰能想到農機廠居然也幹過這個事兒?而且精度不比外國貨差?
這……這太驚人了。
童幗直接問:“你說真的?”
羅勇連忙點頭:“是,設備還在廠裏呢,可以隨時看。”
許如意的心卻砰砰砰地跳動起來,生產高精度機床,需要的是精度更高的工業母機,可是沒有國家會賣給夏國,隻能靠自己造。她掙了很多錢,她可以付出無數的成本,但是,她手裏根本沒有這樣的人才!
但現在,她碰到了?!
第79章 三章合一
別說許如意,大家都挺意外的,雖然手搓這種事,不少廠都幹過,但程度不一樣啊。
譬如說原先好多廠都有進口機床,壞了以後維修,找原廠家特別貴,工人們就會集思廣益,自己削個主軸也不是沒有的。
但說真的,這種一來是某一個配件,二來精度和耐久度都不能保證,隻能說湊活用。
羅勇可說的是,一整台機床和精度不比進口機床差,這就有些太誇張了。
縱然羅勇看起來老實巴交不像是騙人的樣子,再說,這種事根本沒法騙人,隻要去看一看就知道,大家也都有點不敢置信,葛旗亮都顧不得擔憂了,直接問:“羅廠長,你們是自己造了什麽機床?”
羅勇連忙說:“是一台滾齒機。我們是根據捷克of-16滾齒機仿造的。當時我們廠想要轉產農機廠,但是我們一缺資金,二缺產品,後來縣裏給我們下了任務,說是市裏的拖拉機廠需要渦輪,問我們能不能供應。”
“我們那會兒沒辦法了,不轉產就等著倒閉,但我們也沒有相應的機器啊,後來我們廠的一位鉗工就說,不行就自己造一台。縣裏也很支持,我們提出要求後,就給借到了of-16的構造圖紙。”
這個許如意是知道的,建國初期,夏國從捷克進口了很多的金屬切割機床,充實了夏國的工廠。所以仿造捷克機床倒是很正常,隻是……那可是1953左右進口的,而晴海農機床是1973年轉產的,20年後,我們還在仿造人家的機床,隻能說自身發展很有限。
不過能自己造出來,而且還能保持精度,說明技術水平已然夠了,什麽型號倒是不重要了。
畢竟許如意可是參加過校園機甲大賽的人,需要從零開始手搓機器人,太知道手搓的痛苦了,更何況,他們的手搓,根本不用擔心零部件的問題,隻需要想好你的設計要怎麽完成,如何組裝就可以。
但農機廠可是做一台母機?!
瑞升機器附件廠廠長葉四新忍不住問:“你們就憑著圖紙?這……還能徒手造嗎?”
羅勇有些不好意思:“不是不是,我們還去參觀過兩回,回來就根據圖紙來進行改造了,但在這方麵,我其實不是很了解,主要參與者,我們廠的鉗工師父全秉信,關鍵零部件,都是他帶著徒弟一刀一刀切削出來的。”
果然是有厲害的師傅!
可是還有別的疑問,祿全機床配件廠廠長熊計數就覺得奇怪:“羅廠長,你們有這麽好的工人,還能自己造機床,怎麽還能效益這麽差?你們幹點什麽不行?”
這是關鍵,連機床都能造了,那還有什麽不能仿製的。
大的那些他們拿不下的高精度機床,小到幫助各個廠提供進口設備的零備件,這都是錢,而且不是小錢,怎麽可能混成這樣?
沒想到一提到這個,羅勇就有些黯然:“這個情況有點特殊,我不方便跟大家說。”
這話一出,大家是都愣了,這聽著還有隱情呢,大家頓時心裏癢癢,都想知道,這麽一位老師傅,為什麽不幹了。不過,正事為主,大家還都記得,自己千辛萬苦過來是幹什麽的。
隻是,農機廠可以自己造機床,這簡直就等於開掛了,他們在人家後麵說,那真是半點亮點都沒有,不用許如意評論,他們自己都覺得,沒啥戲。
這會兒,大家忍不住看向了謝璋,就是這小子,開頭說什麽農機廠最弱,讓農機廠先說,結果放了個原子彈出來,襯的他們都跟小米加□□似的,這兩人住一個屋子,他們可不信,謝璋不知道羅勇的底細,那一看就是個老實人。
謝璋自然發覺了大家的目光,不過他不在意。
其實農機廠什麽時候說都可以,畢竟事實在那裏,但他怕的不是別人,是夾具廠,劉福生幹的事兒他也知道,他走南闖北對南河的廠子太了解不過了,更知道的是,夾具廠為了贖罪,可是孤注一擲,全廠找了凶手讓自首的。
如今張老三進去了,如果許如意不合並他們,張老三的家人怎麽辦,廠子裏根本就沒法交代,肯定會亂。
他怕的就是夾具廠以此要挾,鬧騰一頓,誰也說不了。
錯過燎原廠,農機廠是寸步難行,錯過農機廠,他認為許如意肯定會後悔。
不如耍個聰明。
但誰都不是傻子,你耍聰明別人識破了,肯定是要受埋怨的,所以他態度低得很,一個勁兒的笑著,隨便別人瞪他。
許如意倒是盡收眼底,覺得這謝璋是個人物。
不過肯定不能在這上麵浪費時間,她直接說:“那羅廠長,咱們會後聊。”然後問,“請問,下個誰介紹一下?”
一時間有點冷場,其實許如意覺得這個點的確是不太好,難以讓人留下印象,可是,在大家都沉默了一分鍾後,卻又變成了一個特別好的機會了,畢竟打破沉默也是注意點。
許如意剛剛還有一點沒有說,廠子裏的工人最重要,同樣的,管理者也同樣重要。
她知道,廠子經營不善,廠長肯定不是十全人才,但她覺得,也不能完全否定,畢竟在夏國這個曆史時刻,從過去的原料靠供應,任務靠下達,產品靠包銷的三靠企業,突然變成了自產自銷自己找門路,適應不過來也是有情可原。
郭培生和薛紅英都是很好的例子,就連木藝廠的武廣進,最近幹的也是有聲有色,他們隻是不夠全麵而已。
而且,由原本的廠長進行管理,廠子的適應性更好,會更快的完全轉化。
好在,許如意並沒有等太久,很快就有人打破了沉默,“我們來說說吧。”居然是肅南市夾具廠。
葛旗亮說完就有些緊張,生怕許如意不搭理他,沒想到的是,許如意居然很鼓勵:“葛廠長,請說。”
葛旗亮連忙從包裏將這兩天連夜做好的夾具廠的資料拿了出來,遞給了許如意,這才慢慢介紹,譬如成立時間,占地麵積,擁有職工多少人,現有設備和產品,他說許如意就翻看,畢竟一開始就滿意夾具廠,說明他們自身的條件都是合適的,所以葛旗亮是越說越自信,甚至,他還記得強調了一個好處:“我們和紅星廠挨的很近,更方便管理。”
許如意再問:“還有補充嗎?”
葛旗亮搖搖頭:“沒有了。”
隨後,其他幾個廠子都一一介紹了一下,有的很周到,跟葛旗亮一樣,帶來了自己廠子裏資料,有的則是完全靠說——這樣的一般口才很好,倒是也麵麵俱到,一點不落。
最後一個是謝璋,誰都沒想到,他說的居然是:“比之大家,我們廠的條件實在是差。我們廠一共有職工103人,各種機床加起來隻有六台,最短的也有20年曆史了,我們廠主要是生產各種機械配件,因為沒有技術含量,銷路很差,這幾年就靠著我東奔西走找各種訂單,我們給公家生產過大門,給鍋爐廠置換過年貨等等。”
他這麽一說,大家是真意外,這會兒不都應該是想辦法往自己臉上貼金嗎?怎麽將家底都抖落出來了。
可是,也沒人笑話他,雖然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謝璋幫著羅勇讓人氣憤,不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能當廠長了,還能聽點消息就敢跑過來自薦,都是聰明人,都知道,羅勇什麽時候說都是一個效果,他們的確在這方麵沒人家亮眼,自然就消氣了。
而且,這會兒不少人其實挺心疼謝璋的,他們廠子再不濟,還有老本吃吃,這金盛機械廠,真是啥底子都沒有,就靠著謝璋一個人折騰了,怪不得,他這麽年輕就能當廠長。
不過,當大家以為謝璋怎麽也要賣賣慘的時候,謝璋居然戛然而止:“我們的情況就是這樣。”
然後坐下了。
羅勇在旁邊都急了,連忙小聲說:“你多說兩句啊。”
謝璋笑笑,顯然沒有再說的意思。
許如意一切盡收眼底,直接道:“那我知道了,各位廠長,我會盡快研究一下,給大家答複。請問你們都定了回程的車票嗎?”
眾人一聽,還以為許如意是想趕人,哪裏想到,她卻說:“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去我們專利運營中心看看。已經正式辦公幾天了,截止昨天為止,我們已經收錄了專利五百多項,每天還在快速的增加。”
一聽是個,大家隻當她是提醒自己,有專利趕緊申請,童幗無奈道:“許廠長,你們的專利運營中心我們是早知道了,我們也都在廠裏找過了,不過都不算是什麽發明創造,沒有啊。”
其他幾人也是這個表情,意思很明白:我們要是能有發明創造的餘力,就不會入不敷出了。
許如意一看就知道他們誤會了,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的確現在剛開始,他們還沒有宣傳專利轉化這方麵——他們的確是有相關的部門,叫做專利交易辦公室,不過一開始想的是對外,隻是沒想到,經過這幾天的總結,發現大家的專利範圍很廣,並不僅僅限於機床,也不僅僅限於廠子,還有不少工人,技術員,研究員,自己來申報。
而這部分專利都有很強的實用性,他們也需要尋求賣出或者合作生產的廠子。
眼前這幾個廠子,目前效益都不行,但他們的廠長腦袋都足夠靈活,許如意認為,即便是沒有和燎原廠合並,給他們一個適應改革開放的支點,他們八成就能重新站起來。
所以才動了這個撮合的心思。
許如意過來的時候,就聽見了這句。張轉男都目瞪口呆,哪裏有這樣的啊,明明是來求合並的,怎麽還拉起生意來了。
許如意倒是覺得挺新奇——這年頭很多人開始做買賣,當個體戶,他們自然是靈活多變的,可是許如意遇見了那麽多廠子,東陽機床廠的胡浩廠長就算是腦袋很活絡的了,但也隻是動動腦子怎麽換設備,可沒人敢這麽幹。
這真是第一人。
所以,開了門進去後,她第一眼就先去找那個聲音,可太容易了,滿屋子裏老爺們,就一個年輕小夥子,穿著件白襯衫,高高大大,很是惹人注目。
大概是聽見聲音了,交談就停了下來,童幗在這裏麵歲數算是最大的,所以他開口:“您是許廠長吧,我們不請自來,打擾您了。”
那個小夥子,明明能說會道,這會兒倒是沒吭聲。
許如意笑著說:“怎麽能是打擾我,你們肯來,是對我們燎原總廠的極大鼓勵,一是說明我們是有前途的,二是說明大家是認可我們的,高興都來不及呢。我是今天早上九點到的,沒和大家見麵,是因為我還不了解大家,所以去省廳看了看各廠的資料,耽誤了一下,還請大家原諒。”
都知道許如意年輕,但是年輕人有本事往往會伴隨著一句話,年輕氣盛,誰能想到,許如意卻是這麽謙虛。
其他幾個廠子隻覺得這次來對了,夾具廠的眾人卻是有種心如刀割的感覺,這樣的領導,想都知道,日子會有多好過。
許如意也不是個喜歡磨蹭的人,直接開門見山:“一共七家廠子,我說真的,不可能通過一麵之詞來決定什麽,但我們想要相互了解,還必須得談談。我先說說我的要求吧,大家心裏有數,等會兒說的時候,也可以著重講。”
“我們這個機床配件廠,主要是生產我們機床技術服務廠的專利產品,所以在精不在多,不需要規模很大,設備也不是問題,無論是維修升級,還是添置新設備,我們的服務廠就是專門幹這個的。所以,重要的是,工人的能力和素質。我需要的是熟手、好手,他們有足夠生產機床零配件的經驗,簡單培訓後,即可上崗。”
這話一出,不少人都挺高興的,畢竟大部分都是配件廠,這方麵肯定覺得自己有優勢。
這時候,那個謝璋突然說話了:“我覺得這樣,許廠長的條件也說出來了,大家不妨一一說一說自家條件,看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當然了,也可以隨時提問。這樣也更利於許廠長了解我們。”
“您看行嗎?許廠長?”
他笑的很燦爛,但許如意一聽就知道,他肯定有打算,但是……金盛機械廠她是看了資料的,雖然沒有寫如今金盛機械廠連代辦年貨的活都幹,但資料也能看出些許問題——他們一共隻有百來人,一個廠子,連個五級工都沒有,設備也僅有寥寥幾台,怎麽看,他們都不符合要求。
那他積極什麽?
不過這要提法倒是符合許如意的想法,她的確需要一一談話,才能彼此了解,至於她提還是別人提都無所謂。
“好。”
哪裏想到,謝璋立刻說:“那就這樣,我看從晴海農機廠羅廠長開始吧?”
誰都沒有想到,他居然給排順序了,還點名呢。第一個說,可是個好機會,首先印象深刻,其次時間充足,也會問的更清楚——廠長們都是幹過這個的,太了解不過了。
所以,有人就有點生氣,總要商量一下吧。
哪裏想到,謝璋隨機補充:“我是這麽想的,咱們不是機械廠就是機床配件廠,都是沾邊的。可是晴海農機廠人家不是幹這個的,我們排在前麵說,人家就沒法說了。不過,我願意最後一個說。”
原來是這樣?
這麽一想,的確是,農機廠在這方麵的確弱勢,畢竟他們雖然跟機床打交道,但是生產機床配件和打交道是完全兩碼事的。
所以,這個提議就這麽默認了。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看到了羅勇那裏,羅勇是老實,是拘謹,但絕對不是緊張,否則他也當不了廠長,隻是他沒想到,謝璋居然真的給要弄來了第一個發言的機會,所以有些意外,不過很快地就回過了神。
他想起了謝璋說的話,成敗在此一舉,張口說道:“我們廠是生產農機的,現在看跟機床配件沒有什麽關係,不過在73年之前,我們是一家維修廠,因為缺少設備,我們曾經手搓過一台機床,精度比同時期的美國貨還要好,至今還在廠裏使用。我們是有機床生產經驗的!”
他話音一落,滿屋子人都愣了。
手搓?這事兒大家都知道,可都是牛廠牛人幹的,就譬如夏國的汽車,是沒有技術的,最終想的辦法就是手搓,把一輛進口車拆開,把所有的零部件都卸開,讓各個工種領取對應的零部件,用手搓的方式生產出來,最終組合在一起。
這是一台新車,但是,這永遠無法量產。
機床也是如此,夏國的很多機密行業,都是需要高精度機床的,可偏偏國外對我們有禁運,那怎麽辦呢?都是牛人們用手來搓出精度。
但這種方式一是需要人才,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幹,甚至可以說,能幹的工人鳳毛麟角,而且成本太高了,一個零部件,十分出一個都是幸運,有的時候一百個裏也不一定有一個能用。
誰能想到農機廠居然也幹過這個事兒?而且精度不比外國貨差?
這……這太驚人了。
童幗直接問:“你說真的?”
羅勇連忙點頭:“是,設備還在廠裏呢,可以隨時看。”
許如意的心卻砰砰砰地跳動起來,生產高精度機床,需要的是精度更高的工業母機,可是沒有國家會賣給夏國,隻能靠自己造。她掙了很多錢,她可以付出無數的成本,但是,她手裏根本沒有這樣的人才!
但現在,她碰到了?!
第79章 三章合一
別說許如意,大家都挺意外的,雖然手搓這種事,不少廠都幹過,但程度不一樣啊。
譬如說原先好多廠都有進口機床,壞了以後維修,找原廠家特別貴,工人們就會集思廣益,自己削個主軸也不是沒有的。
但說真的,這種一來是某一個配件,二來精度和耐久度都不能保證,隻能說湊活用。
羅勇可說的是,一整台機床和精度不比進口機床差,這就有些太誇張了。
縱然羅勇看起來老實巴交不像是騙人的樣子,再說,這種事根本沒法騙人,隻要去看一看就知道,大家也都有點不敢置信,葛旗亮都顧不得擔憂了,直接問:“羅廠長,你們是自己造了什麽機床?”
羅勇連忙說:“是一台滾齒機。我們是根據捷克of-16滾齒機仿造的。當時我們廠想要轉產農機廠,但是我們一缺資金,二缺產品,後來縣裏給我們下了任務,說是市裏的拖拉機廠需要渦輪,問我們能不能供應。”
“我們那會兒沒辦法了,不轉產就等著倒閉,但我們也沒有相應的機器啊,後來我們廠的一位鉗工就說,不行就自己造一台。縣裏也很支持,我們提出要求後,就給借到了of-16的構造圖紙。”
這個許如意是知道的,建國初期,夏國從捷克進口了很多的金屬切割機床,充實了夏國的工廠。所以仿造捷克機床倒是很正常,隻是……那可是1953左右進口的,而晴海農機床是1973年轉產的,20年後,我們還在仿造人家的機床,隻能說自身發展很有限。
不過能自己造出來,而且還能保持精度,說明技術水平已然夠了,什麽型號倒是不重要了。
畢竟許如意可是參加過校園機甲大賽的人,需要從零開始手搓機器人,太知道手搓的痛苦了,更何況,他們的手搓,根本不用擔心零部件的問題,隻需要想好你的設計要怎麽完成,如何組裝就可以。
但農機廠可是做一台母機?!
瑞升機器附件廠廠長葉四新忍不住問:“你們就憑著圖紙?這……還能徒手造嗎?”
羅勇有些不好意思:“不是不是,我們還去參觀過兩回,回來就根據圖紙來進行改造了,但在這方麵,我其實不是很了解,主要參與者,我們廠的鉗工師父全秉信,關鍵零部件,都是他帶著徒弟一刀一刀切削出來的。”
果然是有厲害的師傅!
可是還有別的疑問,祿全機床配件廠廠長熊計數就覺得奇怪:“羅廠長,你們有這麽好的工人,還能自己造機床,怎麽還能效益這麽差?你們幹點什麽不行?”
這是關鍵,連機床都能造了,那還有什麽不能仿製的。
大的那些他們拿不下的高精度機床,小到幫助各個廠提供進口設備的零備件,這都是錢,而且不是小錢,怎麽可能混成這樣?
沒想到一提到這個,羅勇就有些黯然:“這個情況有點特殊,我不方便跟大家說。”
這話一出,大家是都愣了,這聽著還有隱情呢,大家頓時心裏癢癢,都想知道,這麽一位老師傅,為什麽不幹了。不過,正事為主,大家還都記得,自己千辛萬苦過來是幹什麽的。
隻是,農機廠可以自己造機床,這簡直就等於開掛了,他們在人家後麵說,那真是半點亮點都沒有,不用許如意評論,他們自己都覺得,沒啥戲。
這會兒,大家忍不住看向了謝璋,就是這小子,開頭說什麽農機廠最弱,讓農機廠先說,結果放了個原子彈出來,襯的他們都跟小米加□□似的,這兩人住一個屋子,他們可不信,謝璋不知道羅勇的底細,那一看就是個老實人。
謝璋自然發覺了大家的目光,不過他不在意。
其實農機廠什麽時候說都可以,畢竟事實在那裏,但他怕的不是別人,是夾具廠,劉福生幹的事兒他也知道,他走南闖北對南河的廠子太了解不過了,更知道的是,夾具廠為了贖罪,可是孤注一擲,全廠找了凶手讓自首的。
如今張老三進去了,如果許如意不合並他們,張老三的家人怎麽辦,廠子裏根本就沒法交代,肯定會亂。
他怕的就是夾具廠以此要挾,鬧騰一頓,誰也說不了。
錯過燎原廠,農機廠是寸步難行,錯過農機廠,他認為許如意肯定會後悔。
不如耍個聰明。
但誰都不是傻子,你耍聰明別人識破了,肯定是要受埋怨的,所以他態度低得很,一個勁兒的笑著,隨便別人瞪他。
許如意倒是盡收眼底,覺得這謝璋是個人物。
不過肯定不能在這上麵浪費時間,她直接說:“那羅廠長,咱們會後聊。”然後問,“請問,下個誰介紹一下?”
一時間有點冷場,其實許如意覺得這個點的確是不太好,難以讓人留下印象,可是,在大家都沉默了一分鍾後,卻又變成了一個特別好的機會了,畢竟打破沉默也是注意點。
許如意剛剛還有一點沒有說,廠子裏的工人最重要,同樣的,管理者也同樣重要。
她知道,廠子經營不善,廠長肯定不是十全人才,但她覺得,也不能完全否定,畢竟在夏國這個曆史時刻,從過去的原料靠供應,任務靠下達,產品靠包銷的三靠企業,突然變成了自產自銷自己找門路,適應不過來也是有情可原。
郭培生和薛紅英都是很好的例子,就連木藝廠的武廣進,最近幹的也是有聲有色,他們隻是不夠全麵而已。
而且,由原本的廠長進行管理,廠子的適應性更好,會更快的完全轉化。
好在,許如意並沒有等太久,很快就有人打破了沉默,“我們來說說吧。”居然是肅南市夾具廠。
葛旗亮說完就有些緊張,生怕許如意不搭理他,沒想到的是,許如意居然很鼓勵:“葛廠長,請說。”
葛旗亮連忙從包裏將這兩天連夜做好的夾具廠的資料拿了出來,遞給了許如意,這才慢慢介紹,譬如成立時間,占地麵積,擁有職工多少人,現有設備和產品,他說許如意就翻看,畢竟一開始就滿意夾具廠,說明他們自身的條件都是合適的,所以葛旗亮是越說越自信,甚至,他還記得強調了一個好處:“我們和紅星廠挨的很近,更方便管理。”
許如意再問:“還有補充嗎?”
葛旗亮搖搖頭:“沒有了。”
隨後,其他幾個廠子都一一介紹了一下,有的很周到,跟葛旗亮一樣,帶來了自己廠子裏資料,有的則是完全靠說——這樣的一般口才很好,倒是也麵麵俱到,一點不落。
最後一個是謝璋,誰都沒想到,他說的居然是:“比之大家,我們廠的條件實在是差。我們廠一共有職工103人,各種機床加起來隻有六台,最短的也有20年曆史了,我們廠主要是生產各種機械配件,因為沒有技術含量,銷路很差,這幾年就靠著我東奔西走找各種訂單,我們給公家生產過大門,給鍋爐廠置換過年貨等等。”
他這麽一說,大家是真意外,這會兒不都應該是想辦法往自己臉上貼金嗎?怎麽將家底都抖落出來了。
可是,也沒人笑話他,雖然一開始大家都覺得謝璋幫著羅勇讓人氣憤,不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能當廠長了,還能聽點消息就敢跑過來自薦,都是聰明人,都知道,羅勇什麽時候說都是一個效果,他們的確在這方麵沒人家亮眼,自然就消氣了。
而且,這會兒不少人其實挺心疼謝璋的,他們廠子再不濟,還有老本吃吃,這金盛機械廠,真是啥底子都沒有,就靠著謝璋一個人折騰了,怪不得,他這麽年輕就能當廠長。
不過,當大家以為謝璋怎麽也要賣賣慘的時候,謝璋居然戛然而止:“我們的情況就是這樣。”
然後坐下了。
羅勇在旁邊都急了,連忙小聲說:“你多說兩句啊。”
謝璋笑笑,顯然沒有再說的意思。
許如意一切盡收眼底,直接道:“那我知道了,各位廠長,我會盡快研究一下,給大家答複。請問你們都定了回程的車票嗎?”
眾人一聽,還以為許如意是想趕人,哪裏想到,她卻說:“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去我們專利運營中心看看。已經正式辦公幾天了,截止昨天為止,我們已經收錄了專利五百多項,每天還在快速的增加。”
一聽是個,大家隻當她是提醒自己,有專利趕緊申請,童幗無奈道:“許廠長,你們的專利運營中心我們是早知道了,我們也都在廠裏找過了,不過都不算是什麽發明創造,沒有啊。”
其他幾人也是這個表情,意思很明白:我們要是能有發明創造的餘力,就不會入不敷出了。
許如意一看就知道他們誤會了,不過這也不怪他們,的確現在剛開始,他們還沒有宣傳專利轉化這方麵——他們的確是有相關的部門,叫做專利交易辦公室,不過一開始想的是對外,隻是沒想到,經過這幾天的總結,發現大家的專利範圍很廣,並不僅僅限於機床,也不僅僅限於廠子,還有不少工人,技術員,研究員,自己來申報。
而這部分專利都有很強的實用性,他們也需要尋求賣出或者合作生產的廠子。
眼前這幾個廠子,目前效益都不行,但他們的廠長腦袋都足夠靈活,許如意認為,即便是沒有和燎原廠合並,給他們一個適應改革開放的支點,他們八成就能重新站起來。
所以才動了這個撮合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