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意當然知道,這家公司在後世也占據著夏國數控機床數控係統市場的大半江山。
甚至,因為他們開發出了世界第一款微處理器數控係統,也是的日本的機床產業在隨後的多年內,可以與美德分庭抗禮。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即便後發,也能製人。
當然,華一心的讚歎,是源於對技術的渴望,等著說完了,卻也實話實說:“我們這麽做,其實叫做逆向工程。”
許如意眨眨眼,沒吭聲。
“你是知情者,所以有些話我可以給你說說。”華一心歎口氣,“逆向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譬如這台機床吧,實物放在這裏,按著咱們當年造汽車的辦法,全部都拆解下來,一個零部件一個零部件的仿造,再按回去,應該就會有一個新的機器。”
“但是,首先我們是看著實物而不是圖紙製造,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公差是多少,也能是0.1,也可能是0.3,數據不一樣,效果完全不一樣。”
“其次是,很多零部件我們都生產不了,我們的材料不過關,我們達不到他們的精度。”
“最後,是我們即便裝上了,不考慮公差問題,我們也不知道原理,無法舉一反三,由此推出更多的機床設計。”
“所以,這可能要很久,如果有進展,能說的我會告訴你的。”
許如意這會兒心裏是在狂叫的,這些她都知道,非但如此,她還有個無視公差的超級鉗工全師傅,可是她就是沒辦法說明白,隻能隱晦地說:“華教授,我們燎原總廠也準備進軍機床領域。”
華一心顯然很了解機床行業,點點頭:“你們那個專利運營中心非常好,我是很支持的,當時投票的時候,我也是投了同意票。”
許如意還不知道居然還投票過呢,原來,從很早以前,她就和這位老教授合作過了,她笑著說:“謝謝您,我不但帶頭成立了專利運營中心,我們還跟南河大學和南河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產學研中心,研究的內容就是數控係統和直流伺服電機。”
華一心猛然回過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她:“你們一個……”
他沒找到形容詞,實在是燎原總廠業務太雜亂了,而機床怎麽看都在這些業務中是最不掙錢最沒根基的,許如意笑著說:“對,我們一個靠著手推車起家的原鍋爐廠,現在在做機床,如果您有空,希望來指點一下。另外,我跟您說,我有一位非常好的鉗工師父,他曾經手搓過一台of-16滾齒機,而且精度能夠保持在一級。”
華一心頓時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許如意知道目的達到了。
從華大出來,許如意心情都美飛了,下午去部委的時候,臉上都笑眯眯的。甘部長拿著申請書說她:“他們都說,去的全部都是世界各大機床企業,賣的都是機床、配件、刀具之類的,你們去是不是有點太早了?你怎麽想?”
的確,現在機床廠生產的就是幾個專利小產品,跟那些大家夥比起來,實在是不起眼。
許如意笑笑說:“我這不是以賣帶學嗎?這次我們不僅是銷售工程師過去,我還邀請了我們產學研中心的不少老師教授,說真的,天天說研究數控機床,我們的老師們都沒有見過最先進的設備是什麽樣?”
“我們自己出錢,帶著他們去見見世麵。”
“既然都去了,銷售隊伍也練練兵嗎?這不是隻在自己家底盤賣過東西,沒在外麵試試嗎?再說,您怎麽知道我賣不出去?”
甘部長就笑了:“燎原廠現在在部委也是掛了名了,很多人對你們很關心也很看好,他們不太同意不是因為看低你們,而是兩屆廣交會你們從無到有,從有到豐,現在名聲是人盡皆知,燎原廠人人自信心高漲,正是發展的好勢頭,怕你們突然遭遇滑鐵盧,打擊了自信心。”
“我是這麽跟他們說的,許如意敢請纓,就說明她有這個自信,我們就應該放開手讓她搏一搏。許廠長,既然你認為你可以,我就要聽好消息,作為夏國第一個去參展的機床廠,做得到嗎?”
許如意立刻站直,大聲回答:“請您放心,我們做得到!”
第82章 兩章合一
雖然甘部長說了要好消息,但是也加了補充——“零的突破就是好消息。”
許如意對這個補充簡直哭笑不得,這是又不希望他們自信心受打擊,又怕他們壓力太大,一片拳拳愛廠之心啊。
所以她臨走前還跟甘部長保證:“放心吧,零肯定是能突破的。”
恐怕少有人跟領導開玩笑,甘部長是愣了一下才笑起來,“你啊你,好好準備吧。”
許如意回去後,許為民和許吉祥到了晚上才回來,一問居然是和王石頭爬長城的時候,遇到了兩位本地大爺,帶著他們三轉了大一圈,也不知道爬到哪裏去了,反正是走了很遠,風景很好,當然也很累,連王石頭都說:“累壞了。”
偏偏這倆人還放言:“明天還要看升旗逛故宮,還要去胡同裏轉一轉。”
許如意望著他倆有點篩糠的腿,沒半句反駁的話,這兩人若是一年前恐怕還有這體力,那會兒家裏窮,每天繞著彎的想辦法掙錢,但是今年肯定不行——兩個人都被許如意壓著上學,天天除了在學校坐著,就是在家裏學習,就算是偶爾出門,也都有公交車,體力退化嚴重。
不得不說,學習的孩子們無論什麽時候,都是真苦啊。
果不其然,兩個人第二天愣是掙紮了半天,誰也也沒起來。反正明天還有一天呢,許如意心疼弟妹,也就沒使勁叫。
等著徹底清醒的時候,天都大亮了,許吉祥都快哭出來了:“姐,你咋不叫我呢。”
許如意一邊看書一邊說:“叫了,你說你腿疼屁股疼,渾身上下都疼,讓我放過你。”
許吉祥:……雖然不想承認,但她真的疼啊。
不但是他,就連許為民也有些疲累,起來後懶洋洋的,許吉祥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會兒我和哥還去村裏收廢書呢,一天不知道跑多少路,也沒這麽累啊。”
許如意這才很嚴肅地說:“上學就是這樣,努力學習了,運動就跟不上,不過,大學可就不能這樣了,”許如意認認真真地給許為民提了要求,“每天堅持跑步鍛煉,醫生可不是個腦力活,而是體力和腦力結合,沒有好的體力,根本撐不下來。”
這說法真是新奇,這年頭大家覺得隻要坐辦公室,都是文化人,都隻用動腦子不出大力。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醫院裏加班沒白沒黑的,尤其是做手術,有的時候一場要站很多個小時,身體不好是真不行。
許為民本來還想著,去了大學就跟高中一樣,多看書苦讀,這會兒可是警惕起來,嚴肅地回答:“放心吧姐。”
許吉祥也摸摸鼻子:“要不回去,我每天上學不坐公交車了,走著去走著回,好像有兩公裏。”
這次搬家後,許吉祥就轉學到了省城,姐妹倆終於又生活在了一起,不過她上的是南州一中,離著有點遠,每天要走讀。
對於一個要參加高考的高二生,許如意倒是沒有太大的要求:“看你自己吧,有餘力就走,沒餘力就坐車。”
等著他們歇了歇,許如意就帶著他們去了故宮逛了小半圈,第二天早上,雖然還是肌肉酸疼,總算不那麽累了,許如意早早將許為民許吉祥和王石頭都叫了起來,帶著他們看了一次升旗,算是圓了他們的夢。
隨後就到了報道時間,雖然有車,但許家人都覺得,開過去太顯眼了,王石頭這兩天已經跟招待所的人搞熟了關係,居然借來了兩輛自行車,他和許為民一人一輛推著,後麵各放了兩包行李,許如意和許吉祥則跟在後麵,去了醫科大。
但也就是送去而已,將行李放在了宿舍後,許為民根本就不讓他們動手:“我都會,我自己忙吧,你們回去吧。”
許吉祥常年跟許為民相依為命,有些舍不得,許為民就揉揉她腦袋說:“好好學習,照顧好姐姐,明年等你來會和。”
許如意:……她是老大好不好?怎麽也是她照顧妹妹好不好?
但是這種無聲的抗議,兄妹倆都沒接收到,畢竟許如意雖然在外麵闖出了一片天,在家裏卻是個做飯最難吃的存在,用他們的話說:“沒有我們你怎麽辦?”
被無視的許如意倒是想說:當然是吃食堂了。
不過終究沒說,食堂真不如家裏飯好吃。
雖然難舍難分,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報到,許為民已經跟舍友們說起來了,他們還是很快告別。
出了宿舍樓後,慢慢地往外走,許吉祥還有些舍不得:“分開真難受。”
許如意以為她想哥哥,哪裏想到,許吉祥看的居然是她,“姐,我和哥哥起碼是在一起生活的,你這些年,怎麽過的啊,你會不會很孤單的時候,我要不考南州的大學好了。”
許如意哪裏想到,這種傷別離的時候,許吉祥惦記的還是她,她哭笑不得:“不要為了任何人改變你的想法,往最高處飛,能飛多高就多高。而飛的越高,才能更自由地決定,以後如何生活,怎樣生活。”
這話也不知道許吉祥聽進去了沒有,反正回了南州後,她就徹底將生意交給了蘇景然,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學習了。
張超男也就是張轉男,還有些擔心,“吉祥會不會被騙?”
許如意關心地看了看她額頭上的傷,“不會,趙豐年是她的師父,蘇景然算是師兄,都是一家人,他們有自己的分配方式。”
譬如說這去粵東進貨物擺攤賣的事情,就不是按著原先二手書店看店的錢算的,主意是許吉祥出的,事兒是蘇景然幹的,許吉祥出的本錢,蘇景然下的力氣,操的心,所以最後兩個人是五五分。
當然,現在許吉祥忙學習了,肯定有新的分法,許如意沒多問,許吉祥在這方麵很成熟,她可以搞定這一切。
不過她還是有點擔心張超男:“你確定沒問題嗎?不行休息幾天。”
許如意去京市的時間,她的小助理幹了一件大事——她報名了職中,利用這個原因,拿到了戶口本,不但遷走了戶口,還給自己改了個新名字——超男。
許如意回來的時候,這事兒已經被發現了,張家人對她恨之入骨,認為好不容易養大了個閨女,現在眼見著有出息了,沒往回拿多少錢呢,怎麽能就這麽跑了,於是跑到了單身宿舍大鬧了一番。
張超男跟他們當著所有人的麵撕破了臉,將家裏那些肮髒事都說了一遍,直接威脅——想要每個月五塊錢贍養費就老實點,不想要就鬧騰,她就是死也一份不給,還得拽著她弟弟丟了工作。
改名字是個人的自由,再說贍養費也承諾每個月給,尤其是最後她還要弄了張家寶貝蛋子的工作,張家人哪裏敢輕舉妄動,自然被保安請走了。
不過張超男這腦袋也被砸了一個老大的口子,足足縫了八針。許如意看著就心驚肉跳的,一麵立了規矩,非本廠人不得隨意進入廠區和宿舍,一邊埋怨她:“你怎麽幹什麽事,都不提前說?”
張超男高興的不得了:“這點事我辦不成,還能給您當助理?您放心吧,他們不敢再來了。不過,廠長,我這名字厲害吧。”
許如意其實挺想說,不咋好聽的,但是這顯然是張超男的心願,“我一定要比男孩子強,我要讓他們知道,就算是不讓我讀書,就算是讓我弟弟讀再多的書,我也更好。”
許如意就閉了嘴,名字就是個代號,如果對張超男有意義,那就是好的,何必拘泥於世俗的審美呢。
再說了,等著她以後更成功了,扭頭看他們都如地上的爛泥,自然也就不會心心念念記著超男這事兒,因為那些已經不在她的視野中了,想改什麽自然就改了。
許如意笑笑:“挺好。”
東京機床展會的時間是和今年的秋交會重合的,所以注定她是不能參加。
因此,許如意直接任命了負責人——一期的負責人是王傳華,二期的負責人是劉曉紅,由他們來全權負責秋交會上的一切工作。
他倆倒是很興奮,不過壓力也很大,畢竟許如意可是珠玉在前,用劉曉紅的話說:“我們擔憂的不是自己,是怕影響了廠子。”
郭培生還有些擔心,哪裏想到,劉曉紅和王傳華話是這麽說,幹起活來一個比一個卷,如今燎原總廠已經學會許如意的工作方式——小團隊模式,賣貨要技術和銷售結合更好賣,幹事情也要各工種相互配合更有效率。
他倆各帶著自己的秋交會小組,愣是一個方案一個方案往外拿,許如意本就放心,否則也不敢讓他們自己幹,倒是郭培生看著那些方案,笑容是一次比一次燦爛,最後直接說:“果然名師出高徒啊。”
這一下誇了三個人,許如意都笑了:“都是您招來的兵!”
這可真是,小老頭沒忍住,直接哈哈大笑,晚上的時候,住在對門的蘇梅給她送了自己炸的茄盒,還問呢:“今天有什麽好事嗎?老郭回來就一直笑嗬嗬的。”
許如意就把這段說了,蘇梅也跟著笑:“那是得高興。”
許如意這邊,則是組成了一支有些龐大的參展隊伍。
這個隊伍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方麵是機床技術服務廠的銷售工程師,許如意直接帶了六人。
還有一部分,則是需要出國漲見識的。
這裏麵有鉗工全秉信、項南開、錢建國——要想讓人做出好東西,總得有足夠的見識才行。這三位是燎原總廠鉗工水平最高的,是第一批定下的。
隨後就是兩個產學研中心的教授老師們,郭海英肯定在其中,還有材料係教授雷大諾、電機係教授羅明、孔凡,傳動與控製教授傅君、廖褚等等共計11人。
外加上跟著許如意的張超男,還有兩位工作人員,負責翻譯和協調,一共24人。
東京機床展覽會是10月10日開展,許如意一行人要提前布展,所以提前兩天就啟程了。
南河並沒有直達的飛機,所以一行人先是包了個大巴去了京市飛機場,在那裏坐飛機。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的原因,這一路,還有兩位記者跟隨,一個是南河省省報的記者,叫做曉月,燎原總廠搬遷儀式她就來了,是位老熟人。一個是專利報的記者海欣,這是吳海棠直接安排的,用她的話說:“你們出國賣專利也是宣傳,多好的機會,肥水不流外人田。”
許如意:……
她發現了,現在她身邊的人,都越來越能幹了。
兩位隻跟到京市機場,所以一路上都在采訪。問師傅們緊張不緊張,問教授們這次的目的在什麽,夏國機床和國際機床的差距有多大,還有問銷售工程師們對此次參展有沒有信心。到了京市機場,臨上飛機的時候,還讓他們列隊拍好幾張照片。
——因為是因公出差,所以大家統一定製的西服襯衫和皮鞋,每個人胸前都戴了一個燎原機械總廠的金色牌子,這麽站成一排,的確是引人注目,不少人都看了過來。
自然也有議論的:“這是夏國的隊伍?出國考察的吧?”
“他們總是考察。這裏仿佛天天都有出國考察的隊伍。”
一說這個,很多外國客人都覺得是這樣,畢竟,從1978年後,夏國為了了解世界,就開始了各行業的出國考察,多的時候,一年能有五六百批人出去,這些能夠乘坐飛機的人,幾乎都是各大公司的工作人員,很多人都負責接待過。
甚至,因為他們開發出了世界第一款微處理器數控係統,也是的日本的機床產業在隨後的多年內,可以與美德分庭抗禮。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即便後發,也能製人。
當然,華一心的讚歎,是源於對技術的渴望,等著說完了,卻也實話實說:“我們這麽做,其實叫做逆向工程。”
許如意眨眨眼,沒吭聲。
“你是知情者,所以有些話我可以給你說說。”華一心歎口氣,“逆向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譬如這台機床吧,實物放在這裏,按著咱們當年造汽車的辦法,全部都拆解下來,一個零部件一個零部件的仿造,再按回去,應該就會有一個新的機器。”
“但是,首先我們是看著實物而不是圖紙製造,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公差是多少,也能是0.1,也可能是0.3,數據不一樣,效果完全不一樣。”
“其次是,很多零部件我們都生產不了,我們的材料不過關,我們達不到他們的精度。”
“最後,是我們即便裝上了,不考慮公差問題,我們也不知道原理,無法舉一反三,由此推出更多的機床設計。”
“所以,這可能要很久,如果有進展,能說的我會告訴你的。”
許如意這會兒心裏是在狂叫的,這些她都知道,非但如此,她還有個無視公差的超級鉗工全師傅,可是她就是沒辦法說明白,隻能隱晦地說:“華教授,我們燎原總廠也準備進軍機床領域。”
華一心顯然很了解機床行業,點點頭:“你們那個專利運營中心非常好,我是很支持的,當時投票的時候,我也是投了同意票。”
許如意還不知道居然還投票過呢,原來,從很早以前,她就和這位老教授合作過了,她笑著說:“謝謝您,我不但帶頭成立了專利運營中心,我們還跟南河大學和南河工業大學合作成立了產學研中心,研究的內容就是數控係統和直流伺服電機。”
華一心猛然回過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她:“你們一個……”
他沒找到形容詞,實在是燎原總廠業務太雜亂了,而機床怎麽看都在這些業務中是最不掙錢最沒根基的,許如意笑著說:“對,我們一個靠著手推車起家的原鍋爐廠,現在在做機床,如果您有空,希望來指點一下。另外,我跟您說,我有一位非常好的鉗工師父,他曾經手搓過一台of-16滾齒機,而且精度能夠保持在一級。”
華一心頓時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許如意知道目的達到了。
從華大出來,許如意心情都美飛了,下午去部委的時候,臉上都笑眯眯的。甘部長拿著申請書說她:“他們都說,去的全部都是世界各大機床企業,賣的都是機床、配件、刀具之類的,你們去是不是有點太早了?你怎麽想?”
的確,現在機床廠生產的就是幾個專利小產品,跟那些大家夥比起來,實在是不起眼。
許如意笑笑說:“我這不是以賣帶學嗎?這次我們不僅是銷售工程師過去,我還邀請了我們產學研中心的不少老師教授,說真的,天天說研究數控機床,我們的老師們都沒有見過最先進的設備是什麽樣?”
“我們自己出錢,帶著他們去見見世麵。”
“既然都去了,銷售隊伍也練練兵嗎?這不是隻在自己家底盤賣過東西,沒在外麵試試嗎?再說,您怎麽知道我賣不出去?”
甘部長就笑了:“燎原廠現在在部委也是掛了名了,很多人對你們很關心也很看好,他們不太同意不是因為看低你們,而是兩屆廣交會你們從無到有,從有到豐,現在名聲是人盡皆知,燎原廠人人自信心高漲,正是發展的好勢頭,怕你們突然遭遇滑鐵盧,打擊了自信心。”
“我是這麽跟他們說的,許如意敢請纓,就說明她有這個自信,我們就應該放開手讓她搏一搏。許廠長,既然你認為你可以,我就要聽好消息,作為夏國第一個去參展的機床廠,做得到嗎?”
許如意立刻站直,大聲回答:“請您放心,我們做得到!”
第82章 兩章合一
雖然甘部長說了要好消息,但是也加了補充——“零的突破就是好消息。”
許如意對這個補充簡直哭笑不得,這是又不希望他們自信心受打擊,又怕他們壓力太大,一片拳拳愛廠之心啊。
所以她臨走前還跟甘部長保證:“放心吧,零肯定是能突破的。”
恐怕少有人跟領導開玩笑,甘部長是愣了一下才笑起來,“你啊你,好好準備吧。”
許如意回去後,許為民和許吉祥到了晚上才回來,一問居然是和王石頭爬長城的時候,遇到了兩位本地大爺,帶著他們三轉了大一圈,也不知道爬到哪裏去了,反正是走了很遠,風景很好,當然也很累,連王石頭都說:“累壞了。”
偏偏這倆人還放言:“明天還要看升旗逛故宮,還要去胡同裏轉一轉。”
許如意望著他倆有點篩糠的腿,沒半句反駁的話,這兩人若是一年前恐怕還有這體力,那會兒家裏窮,每天繞著彎的想辦法掙錢,但是今年肯定不行——兩個人都被許如意壓著上學,天天除了在學校坐著,就是在家裏學習,就算是偶爾出門,也都有公交車,體力退化嚴重。
不得不說,學習的孩子們無論什麽時候,都是真苦啊。
果不其然,兩個人第二天愣是掙紮了半天,誰也也沒起來。反正明天還有一天呢,許如意心疼弟妹,也就沒使勁叫。
等著徹底清醒的時候,天都大亮了,許吉祥都快哭出來了:“姐,你咋不叫我呢。”
許如意一邊看書一邊說:“叫了,你說你腿疼屁股疼,渾身上下都疼,讓我放過你。”
許吉祥:……雖然不想承認,但她真的疼啊。
不但是他,就連許為民也有些疲累,起來後懶洋洋的,許吉祥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會兒我和哥還去村裏收廢書呢,一天不知道跑多少路,也沒這麽累啊。”
許如意這才很嚴肅地說:“上學就是這樣,努力學習了,運動就跟不上,不過,大學可就不能這樣了,”許如意認認真真地給許為民提了要求,“每天堅持跑步鍛煉,醫生可不是個腦力活,而是體力和腦力結合,沒有好的體力,根本撐不下來。”
這說法真是新奇,這年頭大家覺得隻要坐辦公室,都是文化人,都隻用動腦子不出大力。
不過仔細想想也是,醫院裏加班沒白沒黑的,尤其是做手術,有的時候一場要站很多個小時,身體不好是真不行。
許為民本來還想著,去了大學就跟高中一樣,多看書苦讀,這會兒可是警惕起來,嚴肅地回答:“放心吧姐。”
許吉祥也摸摸鼻子:“要不回去,我每天上學不坐公交車了,走著去走著回,好像有兩公裏。”
這次搬家後,許吉祥就轉學到了省城,姐妹倆終於又生活在了一起,不過她上的是南州一中,離著有點遠,每天要走讀。
對於一個要參加高考的高二生,許如意倒是沒有太大的要求:“看你自己吧,有餘力就走,沒餘力就坐車。”
等著他們歇了歇,許如意就帶著他們去了故宮逛了小半圈,第二天早上,雖然還是肌肉酸疼,總算不那麽累了,許如意早早將許為民許吉祥和王石頭都叫了起來,帶著他們看了一次升旗,算是圓了他們的夢。
隨後就到了報道時間,雖然有車,但許家人都覺得,開過去太顯眼了,王石頭這兩天已經跟招待所的人搞熟了關係,居然借來了兩輛自行車,他和許為民一人一輛推著,後麵各放了兩包行李,許如意和許吉祥則跟在後麵,去了醫科大。
但也就是送去而已,將行李放在了宿舍後,許為民根本就不讓他們動手:“我都會,我自己忙吧,你們回去吧。”
許吉祥常年跟許為民相依為命,有些舍不得,許為民就揉揉她腦袋說:“好好學習,照顧好姐姐,明年等你來會和。”
許如意:……她是老大好不好?怎麽也是她照顧妹妹好不好?
但是這種無聲的抗議,兄妹倆都沒接收到,畢竟許如意雖然在外麵闖出了一片天,在家裏卻是個做飯最難吃的存在,用他們的話說:“沒有我們你怎麽辦?”
被無視的許如意倒是想說:當然是吃食堂了。
不過終究沒說,食堂真不如家裏飯好吃。
雖然難舍難分,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報到,許為民已經跟舍友們說起來了,他們還是很快告別。
出了宿舍樓後,慢慢地往外走,許吉祥還有些舍不得:“分開真難受。”
許如意以為她想哥哥,哪裏想到,許吉祥看的居然是她,“姐,我和哥哥起碼是在一起生活的,你這些年,怎麽過的啊,你會不會很孤單的時候,我要不考南州的大學好了。”
許如意哪裏想到,這種傷別離的時候,許吉祥惦記的還是她,她哭笑不得:“不要為了任何人改變你的想法,往最高處飛,能飛多高就多高。而飛的越高,才能更自由地決定,以後如何生活,怎樣生活。”
這話也不知道許吉祥聽進去了沒有,反正回了南州後,她就徹底將生意交給了蘇景然,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學習了。
張超男也就是張轉男,還有些擔心,“吉祥會不會被騙?”
許如意關心地看了看她額頭上的傷,“不會,趙豐年是她的師父,蘇景然算是師兄,都是一家人,他們有自己的分配方式。”
譬如說這去粵東進貨物擺攤賣的事情,就不是按著原先二手書店看店的錢算的,主意是許吉祥出的,事兒是蘇景然幹的,許吉祥出的本錢,蘇景然下的力氣,操的心,所以最後兩個人是五五分。
當然,現在許吉祥忙學習了,肯定有新的分法,許如意沒多問,許吉祥在這方麵很成熟,她可以搞定這一切。
不過她還是有點擔心張超男:“你確定沒問題嗎?不行休息幾天。”
許如意去京市的時間,她的小助理幹了一件大事——她報名了職中,利用這個原因,拿到了戶口本,不但遷走了戶口,還給自己改了個新名字——超男。
許如意回來的時候,這事兒已經被發現了,張家人對她恨之入骨,認為好不容易養大了個閨女,現在眼見著有出息了,沒往回拿多少錢呢,怎麽能就這麽跑了,於是跑到了單身宿舍大鬧了一番。
張超男跟他們當著所有人的麵撕破了臉,將家裏那些肮髒事都說了一遍,直接威脅——想要每個月五塊錢贍養費就老實點,不想要就鬧騰,她就是死也一份不給,還得拽著她弟弟丟了工作。
改名字是個人的自由,再說贍養費也承諾每個月給,尤其是最後她還要弄了張家寶貝蛋子的工作,張家人哪裏敢輕舉妄動,自然被保安請走了。
不過張超男這腦袋也被砸了一個老大的口子,足足縫了八針。許如意看著就心驚肉跳的,一麵立了規矩,非本廠人不得隨意進入廠區和宿舍,一邊埋怨她:“你怎麽幹什麽事,都不提前說?”
張超男高興的不得了:“這點事我辦不成,還能給您當助理?您放心吧,他們不敢再來了。不過,廠長,我這名字厲害吧。”
許如意其實挺想說,不咋好聽的,但是這顯然是張超男的心願,“我一定要比男孩子強,我要讓他們知道,就算是不讓我讀書,就算是讓我弟弟讀再多的書,我也更好。”
許如意就閉了嘴,名字就是個代號,如果對張超男有意義,那就是好的,何必拘泥於世俗的審美呢。
再說了,等著她以後更成功了,扭頭看他們都如地上的爛泥,自然也就不會心心念念記著超男這事兒,因為那些已經不在她的視野中了,想改什麽自然就改了。
許如意笑笑:“挺好。”
東京機床展會的時間是和今年的秋交會重合的,所以注定她是不能參加。
因此,許如意直接任命了負責人——一期的負責人是王傳華,二期的負責人是劉曉紅,由他們來全權負責秋交會上的一切工作。
他倆倒是很興奮,不過壓力也很大,畢竟許如意可是珠玉在前,用劉曉紅的話說:“我們擔憂的不是自己,是怕影響了廠子。”
郭培生還有些擔心,哪裏想到,劉曉紅和王傳華話是這麽說,幹起活來一個比一個卷,如今燎原總廠已經學會許如意的工作方式——小團隊模式,賣貨要技術和銷售結合更好賣,幹事情也要各工種相互配合更有效率。
他倆各帶著自己的秋交會小組,愣是一個方案一個方案往外拿,許如意本就放心,否則也不敢讓他們自己幹,倒是郭培生看著那些方案,笑容是一次比一次燦爛,最後直接說:“果然名師出高徒啊。”
這一下誇了三個人,許如意都笑了:“都是您招來的兵!”
這可真是,小老頭沒忍住,直接哈哈大笑,晚上的時候,住在對門的蘇梅給她送了自己炸的茄盒,還問呢:“今天有什麽好事嗎?老郭回來就一直笑嗬嗬的。”
許如意就把這段說了,蘇梅也跟著笑:“那是得高興。”
許如意這邊,則是組成了一支有些龐大的參展隊伍。
這個隊伍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方麵是機床技術服務廠的銷售工程師,許如意直接帶了六人。
還有一部分,則是需要出國漲見識的。
這裏麵有鉗工全秉信、項南開、錢建國——要想讓人做出好東西,總得有足夠的見識才行。這三位是燎原總廠鉗工水平最高的,是第一批定下的。
隨後就是兩個產學研中心的教授老師們,郭海英肯定在其中,還有材料係教授雷大諾、電機係教授羅明、孔凡,傳動與控製教授傅君、廖褚等等共計11人。
外加上跟著許如意的張超男,還有兩位工作人員,負責翻譯和協調,一共24人。
東京機床展覽會是10月10日開展,許如意一行人要提前布展,所以提前兩天就啟程了。
南河並沒有直達的飛機,所以一行人先是包了個大巴去了京市飛機場,在那裏坐飛機。
因為是第一次參加的原因,這一路,還有兩位記者跟隨,一個是南河省省報的記者,叫做曉月,燎原總廠搬遷儀式她就來了,是位老熟人。一個是專利報的記者海欣,這是吳海棠直接安排的,用她的話說:“你們出國賣專利也是宣傳,多好的機會,肥水不流外人田。”
許如意:……
她發現了,現在她身邊的人,都越來越能幹了。
兩位隻跟到京市機場,所以一路上都在采訪。問師傅們緊張不緊張,問教授們這次的目的在什麽,夏國機床和國際機床的差距有多大,還有問銷售工程師們對此次參展有沒有信心。到了京市機場,臨上飛機的時候,還讓他們列隊拍好幾張照片。
——因為是因公出差,所以大家統一定製的西服襯衫和皮鞋,每個人胸前都戴了一個燎原機械總廠的金色牌子,這麽站成一排,的確是引人注目,不少人都看了過來。
自然也有議論的:“這是夏國的隊伍?出國考察的吧?”
“他們總是考察。這裏仿佛天天都有出國考察的隊伍。”
一說這個,很多外國客人都覺得是這樣,畢竟,從1978年後,夏國為了了解世界,就開始了各行業的出國考察,多的時候,一年能有五六百批人出去,這些能夠乘坐飛機的人,幾乎都是各大公司的工作人員,很多人都負責接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