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原簡直不敢相信,但身體反應比腦袋快多了,立刻鞠躬趕緊離開了,等著出來他就發誓,請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問題了,他一點都不想跟燎原廠打交道了。
倒是他走後,川田祥太皺眉道:“很聰明啊。”
隨後一天,就跟許如意說的一樣,已經要結束了,肯定不再會有什麽幺蛾子,甚至,早上起來他們進展館,都沒有人再去檢查他們的證件和工作證上的名字是否一致。
不過許如意並沒有換人歇歇的想法,誰知道會不會釣魚執法?
好在經過前麵幾天的轟轟烈烈,而且不少客戶已經谘詢完畢,該簽約的都簽約了,有意向的也都留下了聯係方式隨後聯係,所以人已經沒有那麽多了。他們這一天過得還算舒服。
忙碌但不緊張,勞累但不辛苦。
等著晚上閉館的廣播聲響起來,所有人都長長的鬆了口氣,終於圓滿地結束了。小王精準地報出了成交額,“今天成交額是338.4萬美元,一共是1214萬美元。”
大家都挺興奮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出來,算是開門紅。
不過也擔心,這個額度比之廣交會可不高,而且成本更高,恐怕利潤很低。
所以一個個看著許如意,生怕她灰心,哪裏想到許如意笑著說:“比我預期的好,我當時想著,能突破一千萬就是大喜事,如今還多了二百萬,咱們算超額完成任務。那這樣,機票是定的後天的,明天是自由活動,大家有什麽想買的也打聽的差不多了,趕緊買回來。不過就有一點,按著規定,出門必須兩個人,不可以私自行動。”
一聽許如意說超額完成,這會兒誰不高興?!本身就這麽辛苦了,要是咋再不合格,那朵難受啊。
既然如此,如今大家都一個心思,給家裏買東西!更何況,廖揚也舉了舉手,“那個溫泉劵換好了,一個人大概是523塊錢,已經拿到了手裏了,今晚給你們發下來,正好可以買東西。”
這下可更興奮了!
晚上的時候,許如意都聽見大家嘰嘰咕咕在商量買什麽東西,這會兒還沒有免稅店,隻要拿著證明交了外匯,就能從京市直接領個大件回家,不用再背來背去。
這會兒大家出國,都是自己買的,每個人可以買一大一小兩件物品,所以大家的選擇一般都是一個電視、冰箱、洗衣機,帶一個錄音機、播放機、電熨鬥之類的。
反正什麽樣的都有。
郭海英還問她呢:“你帶嗎?”
許如意點點頭:“洗衣機!”她終於要解放雙手了!
許如意卻是獨一份買洗衣機的,燎原廠的人去年都集體買過黑白電視了,都買的是冰箱,至於教授團隊們,所有人都選擇的是的是彩電——這時候,誰家要是有台進口彩電,那真是時髦人物。
許如意瞧見這一串名字,就想起了謝璋——他說要引進一條彩電生產線,這都半年了,也不知道成功了沒有?
等著回去,許如意沒直接回省城,而是留在京市跟部委匯報工作,不過這次她終於不用住招待所了,許為民簡直不要太能幹,剛開學趁著不忙,周末找人將房子粉刷完畢,還買了家具放進去。
這會兒的木頭都是實木,放了一個多月,已經沒什麽味兒了,知道她要住,許為民還給她鋪好了床。
許如意是帶著張超男的,她是三室的房子,兩個人住很是寬敞。張超男瞧著別提多眼熱了,還小心問許如意:“廠長,你說我要不結婚,是不是自己買個商品房才好?否則分不了房子。”
這的確是現在的問題,許如意點點頭:“現在這樣的少,沒有政策,但如果多了的話,一定會改的。不過你如果需要自己的空間,我認為可以考慮買房子。”
張超男笑著點點頭,“那我就存錢買。”
許如意又問了句:“你爸媽弟弟還找你嗎?”
“試著找過,可是他們進不來,也就沒法了,我不會見他們的,但是我給他們每個月生活費,剩下的,我要為自己活。”
許如意笑笑:“好好努力。”
吃完了飯,她就去了一趟醫科大,看了看許為民,順便將一些日文的醫學資料給他——這是許為民要的禮物,本來還想問問學習忙嗎?然後就瞧見他已經盯著書拔不出來了,許如意也就沒打擾他。
反正日後他上京匯報是經常的,不差這一點半點。
第二天一大早,許如意就穿的板板正正,去了部委。
這是她第二次來,所以程序都熟悉了,也沒那麽拘謹,尤其是小張秘書見了她還挺熱情:“許廠長,部長一大早就說,你來了讓你直接過去,等著你呢。”
許如意倒是不意外,甘部長一心想要振興夏國的機床行業,燎原廠第一次出國展出,雖然成績已經報上來了,但怎麽可能不關心?
果不其然,她一敲門,屋子裏就喊了進。
進去後,許如意還以為甘部長在看著資料之類的忙著呢,沒想到,他直接將工作放在了一邊,站了起來,衝著許如意說道:“許廠長,我記得兩個月前,你在這裏給我保證,一定完成任務!恭喜你,你做到了!”
饒是許如意鎮定慣了,這句話一出,也有些激動。
更何況,甘部長說的不止這些,他什麽都知道:“我聽說了,你們遇到的不僅僅是第一次國際展覽,而且還有很多人為的阻撓。許廠長,我得謝謝你!”
許如意可沒想到,甘部長突然來了這句。
她倒不是官本位想法,覺得作為部長是不能道謝的,她是覺得,這不應該的嗎!
豈料,甘部長說:“我謝謝你機智勇敢,遇見困難不怕困難,解決困難,不墜中華兒女之風。我還得謝謝你,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裏,也創造出了1200萬美元的成交額,這是你們零的突破,也是我們在日本國際機床展的突破!”
“好樣的!”
誰能不興奮呢?!許如意直接大聲回了句:“謝謝!”
倒是惹得甘部長和進來送水的張秘書笑了起來,“好了,該表揚的表揚了,現在講講具體情況吧。”
許如意沒什麽客氣的,更何況,以後如果有夏國工廠過去參展,也得提防這事兒,就把展台不見和圖爾機床廠突然銷售相同產品說了說,自然也很坦然地說了自己的應對,雖然已經知道無礙,不過聽到許如意借力打力,甘部長還是笑了:“怪不得人家跟我說,你在東陽機床廠的時候,就請了林秋生教授講授三十六計,果然是有些計謀的。”
“您認識林秋生教授啊?”許如意還真沒想到,她那會兒就是覺得南河省搞外貿的這些同誌們,太一身正氣了,可是外貿工作,麵對的是世界各國各色人,怎麽可能都是老實人?所以才出了這招?
甘部長笑笑說:“老朋友了,他一個勁兒的表揚你,說你很靈活,是個好苗子,向我推薦你。”
許如意都不知道,原來僅僅交流過一個月的林教授居然還送了她這麽大份禮,雖然她用不上,可是在這樣的年代,這簡直就是通天了,但他推薦了人居然半句話都沒說。
“我都不知道……我得謝謝林教授!”
甘部長說:“他就是這樣的人。行了,我們接著講講,你當時申請的時候,說是去練練兵,現在並兵練完了,成績也不錯,你準備怎麽幹?”
許如意當時並沒有提他們國內銷售困難這事兒,她倒不是不願意賣慘,或者是覺得不符合她的形象之類的,其實就是覺得沒用。你說你說半天,難不成部委還能下發文件讓大家都買你的東西?市場經濟了,要不來客戶了。
所以還不如不提,自己想辦法。
顯然,甘部長心裏跟明鏡似的,當時也沒拆穿她的想法,顯然是打定了主意,不成就是練兵見世麵,成了自然有成了的法,這不就開始問了嗎?
許如意直接將自己牆外開花牆內香的想法說了,“我一直堅持在雜誌和報刊寫稿,跟不少媒體都很熟悉,想要好好宣傳宣傳。讓大家知道,不僅僅是需要進口設備可以找我們,普通的機床升級,也可以找我們,就連外國人都信任我們。”
不過許如意說完了,還打了個補丁,“我這意思不是咱們崇洋媚外,就是想展現一下我們的實力和國際認可度。”
甘部長點點頭:“這不怪你也不怪我們的廠長,別說你們了,部委的公務人員出國,也會省錢背電器回來。是崇洋媚外嗎?這太狹隘了,不能因為愛國就不讓人享受先進的生活?人是有權利享受自己創造的生活的,無論是從國外購買,還是國內購買。”
“所以,在國際機床展商有了1200萬的交易額,該宣傳就宣傳。這樣,這兩天你先留一下,我讓人民報的記者跟你聊聊!”
人民報可是全國最受關注的報紙,上了這個報紙,還怕沒人看到嗎?
許如意立刻說:“謝謝部長!”
甘部長笑著說:“去吧好好幹吧。”
許如意回去就等著人民報的編輯聯係她——紅星手推車廠在京市是有自己的銷售部的,上麵還掛了燎原總廠駐京辦公室的牌子,所以有事兒許如意都留的這邊的地址和電話。
隻是她沒想到的是,人民報的記者還沒聯係他,駐京辦的電話卻要打爆了。
許如意畢竟去日本出差了好幾天,第二天是睡了個懶覺才起來收拾好去上的班,隻是沒想到,一進去就聽見裏麵的工作人員再說:“喂,哦,什麽報紙?您等一下,我記一下,怎麽聯係您,電話您報我一下,張雲編輯,我記住了。”
“許廠長啊,她不在這邊,等著見到她,我們會給您聯係的,謝謝您的支持。”
說完,才掛了電話。
許如意覺得奇怪的:“怎麽了這是?”
話音剛落,叮鈴鈴,電話聲又響了。
工作人員看看許如意又看看電話,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回答誰了,許如意連忙說:“先接電話。”
對方立刻接了起來,似乎這事兒很習慣了,一聽就說:“哦,您是南陽機床報的,我了解了,要采訪我們許廠長是嗎?我給您記錄一下。請您把聯係方式給我一個,好給您回複。現在不能確定能不能采訪,不過一定會回複,感謝。”
等著掛了,小姑娘立刻說:“廠長,今天奇了怪了,從早上八點半開始,電話就一個個地打了進來,全部都是報紙雜誌的編輯,說要采訪您。我們隻能先記下來,也不敢隨便答。”
許如意都奇怪了,“我看看?!”
小姑娘立刻把筆記本給她,許如意看了看,這才十一點左右,上麵已經記了三十二家媒體了,都是一些製造業行業報,什麽地方的都有,什麽《棗陽市鍛造雜誌》,什麽《柳河機械廠廠報》,很多許如意都沒瞧見過。
她都蒙了。
這是哪裏來的?
不多時,恰好電話又響了,小姑娘想接,許如意擺擺手,自己走了過去,接了起來,對麵傳來了有些沙啞的聲音:“你好!”
許如意立刻說:“同誌你好,請問找誰?”
對方說道:“我是柏溪機械中專的校長張慧生,我們學校有個校刊叫做《看世界》,是這樣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許如意廠長接受采訪的稿子,我們想要轉載?”
許如意就問:“請問為什麽呀?”
張校長顯然誤會了,以為問他為什麽是轉載呢:“我們就是個小校刊,發行範圍隻在學校和幾家附屬工廠,影響力非常小。但是力小,我們也想幫幫忙。從去年開始,我作為《看世界》的主編,就發現了許廠長常年在各大報刊雜誌進行答疑解惑,發表了不少非常實用的文章。這些內容對我們來說很有用處,我幾乎都轉載過了。別說學生了,很多老師看了也覺得很有幫助。”
“我們這樣的轉載,也沒有給許廠長開過什麽稿費,聽說許廠長想要宣傳一下機床廠參加日本國際機床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也想幫忙,不過,我們這麽小的發行量,如果要采訪的話,許廠長的工作量就太大了,所以隻想轉載一下,不知道可以嗎?”
許如意都沒想到,她的確聯係了幾家雜誌,想要上上“頭條”,可這是怎麽傳出來的。
“張校長,請問你怎麽知道這事兒的。”
張校長立刻說:“哦,我是浙東省《機床》雜誌通訊部的通訊員,聽其他的通訊員說的。請問可以嗎?如果需要考慮,那我再等會兒打電話過來,電話費實在是有些高,不能浪費。”
她不是亂說的。
她這一年多堅持最久的,就是寫文章,不是為了掙稿費,就是想將她腦海裏那些知識,最大量地傳遞給需要的人。
但是,一開始是有鍋爐報的報道,她知道大家的正麵反抗,她知道蛇形管焊接工藝的確解決了不少鍋爐廠的疑難雜症,她知道,小團隊銷售讓不少廠子獲得了新的訂單。可是後來鍋爐報的報道停止後,她就隻能偶爾從編輯那裏得到一些消息。
他們說:“大家很喜歡。”
他們說:“有讀者專門來信給你,說謝謝你的辦法。”
但願意寫信的人畢竟是少數,她本來以為,可能這個方式太笨拙了,有用但效果一般,卻沒想到,大家隻是沒吭聲而已。
“張校長!”他剛準備掛,許如意叫住了,“我就是許如意,謝謝您,謝謝您讓我知道,我的文章真的有用處,我同意您轉載我的所有文章,也謝謝您轉載。”
張慧生都沒想到,居然正主接的電話,立刻就激動起來:“許廠長,是我們該謝謝您,謝謝您的幫助!同時也祝賀你們,恭喜你們。”
等著掛了電話,許如意都有點恍惚,她的確想到了怎麽用輿論來宣傳一下燎原機床廠,可是她沒想到,原先無心插柳的幫人之舉,居然會柳成蔭了。
這可不是21世紀,每個人手上都有手機微信可以隨時聯係,這會兒大家窮的不得了,平時有事都隻會發電報,可是,為了她這點事,她都想象不到,這消息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方法天南海北的撒了出來,然後讓這些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即便覺得好貴啊,還是打了電話過來。
電話時不時的還會響起來,小姑娘問,“廠長,我怎麽說啊?”
許如意就說:“同意,都同意,幫我謝謝他們。”
倒是在美國,一位距離上班還有一段時間的白領,站在報停前翻看著新的雜誌,然後的眼睛很快就動不了,他看到了什麽?他忍不住拿起來看了看,這的確是《機械早報》,雖然這份報紙常年內容都很無聊,但是他確定,之前真的沒見過。
你見誰家報紙的題目寫的是:《驚!日本國際機床展,長崎機床廠竟對燎原機床廠做了這種事!》
作為一家美國機床廠的工作人員,這會兒唯一的想法就是:打起來了嗎?
這不買,誰受得了?!
倒是他走後,川田祥太皺眉道:“很聰明啊。”
隨後一天,就跟許如意說的一樣,已經要結束了,肯定不再會有什麽幺蛾子,甚至,早上起來他們進展館,都沒有人再去檢查他們的證件和工作證上的名字是否一致。
不過許如意並沒有換人歇歇的想法,誰知道會不會釣魚執法?
好在經過前麵幾天的轟轟烈烈,而且不少客戶已經谘詢完畢,該簽約的都簽約了,有意向的也都留下了聯係方式隨後聯係,所以人已經沒有那麽多了。他們這一天過得還算舒服。
忙碌但不緊張,勞累但不辛苦。
等著晚上閉館的廣播聲響起來,所有人都長長的鬆了口氣,終於圓滿地結束了。小王精準地報出了成交額,“今天成交額是338.4萬美元,一共是1214萬美元。”
大家都挺興奮的,畢竟這是第一次出來,算是開門紅。
不過也擔心,這個額度比之廣交會可不高,而且成本更高,恐怕利潤很低。
所以一個個看著許如意,生怕她灰心,哪裏想到許如意笑著說:“比我預期的好,我當時想著,能突破一千萬就是大喜事,如今還多了二百萬,咱們算超額完成任務。那這樣,機票是定的後天的,明天是自由活動,大家有什麽想買的也打聽的差不多了,趕緊買回來。不過就有一點,按著規定,出門必須兩個人,不可以私自行動。”
一聽許如意說超額完成,這會兒誰不高興?!本身就這麽辛苦了,要是咋再不合格,那朵難受啊。
既然如此,如今大家都一個心思,給家裏買東西!更何況,廖揚也舉了舉手,“那個溫泉劵換好了,一個人大概是523塊錢,已經拿到了手裏了,今晚給你們發下來,正好可以買東西。”
這下可更興奮了!
晚上的時候,許如意都聽見大家嘰嘰咕咕在商量買什麽東西,這會兒還沒有免稅店,隻要拿著證明交了外匯,就能從京市直接領個大件回家,不用再背來背去。
這會兒大家出國,都是自己買的,每個人可以買一大一小兩件物品,所以大家的選擇一般都是一個電視、冰箱、洗衣機,帶一個錄音機、播放機、電熨鬥之類的。
反正什麽樣的都有。
郭海英還問她呢:“你帶嗎?”
許如意點點頭:“洗衣機!”她終於要解放雙手了!
許如意卻是獨一份買洗衣機的,燎原廠的人去年都集體買過黑白電視了,都買的是冰箱,至於教授團隊們,所有人都選擇的是的是彩電——這時候,誰家要是有台進口彩電,那真是時髦人物。
許如意瞧見這一串名字,就想起了謝璋——他說要引進一條彩電生產線,這都半年了,也不知道成功了沒有?
等著回去,許如意沒直接回省城,而是留在京市跟部委匯報工作,不過這次她終於不用住招待所了,許為民簡直不要太能幹,剛開學趁著不忙,周末找人將房子粉刷完畢,還買了家具放進去。
這會兒的木頭都是實木,放了一個多月,已經沒什麽味兒了,知道她要住,許為民還給她鋪好了床。
許如意是帶著張超男的,她是三室的房子,兩個人住很是寬敞。張超男瞧著別提多眼熱了,還小心問許如意:“廠長,你說我要不結婚,是不是自己買個商品房才好?否則分不了房子。”
這的確是現在的問題,許如意點點頭:“現在這樣的少,沒有政策,但如果多了的話,一定會改的。不過你如果需要自己的空間,我認為可以考慮買房子。”
張超男笑著點點頭,“那我就存錢買。”
許如意又問了句:“你爸媽弟弟還找你嗎?”
“試著找過,可是他們進不來,也就沒法了,我不會見他們的,但是我給他們每個月生活費,剩下的,我要為自己活。”
許如意笑笑:“好好努力。”
吃完了飯,她就去了一趟醫科大,看了看許為民,順便將一些日文的醫學資料給他——這是許為民要的禮物,本來還想問問學習忙嗎?然後就瞧見他已經盯著書拔不出來了,許如意也就沒打擾他。
反正日後他上京匯報是經常的,不差這一點半點。
第二天一大早,許如意就穿的板板正正,去了部委。
這是她第二次來,所以程序都熟悉了,也沒那麽拘謹,尤其是小張秘書見了她還挺熱情:“許廠長,部長一大早就說,你來了讓你直接過去,等著你呢。”
許如意倒是不意外,甘部長一心想要振興夏國的機床行業,燎原廠第一次出國展出,雖然成績已經報上來了,但怎麽可能不關心?
果不其然,她一敲門,屋子裏就喊了進。
進去後,許如意還以為甘部長在看著資料之類的忙著呢,沒想到,他直接將工作放在了一邊,站了起來,衝著許如意說道:“許廠長,我記得兩個月前,你在這裏給我保證,一定完成任務!恭喜你,你做到了!”
饒是許如意鎮定慣了,這句話一出,也有些激動。
更何況,甘部長說的不止這些,他什麽都知道:“我聽說了,你們遇到的不僅僅是第一次國際展覽,而且還有很多人為的阻撓。許廠長,我得謝謝你!”
許如意可沒想到,甘部長突然來了這句。
她倒不是官本位想法,覺得作為部長是不能道謝的,她是覺得,這不應該的嗎!
豈料,甘部長說:“我謝謝你機智勇敢,遇見困難不怕困難,解決困難,不墜中華兒女之風。我還得謝謝你,即便是在這樣的環境裏,也創造出了1200萬美元的成交額,這是你們零的突破,也是我們在日本國際機床展的突破!”
“好樣的!”
誰能不興奮呢?!許如意直接大聲回了句:“謝謝!”
倒是惹得甘部長和進來送水的張秘書笑了起來,“好了,該表揚的表揚了,現在講講具體情況吧。”
許如意沒什麽客氣的,更何況,以後如果有夏國工廠過去參展,也得提防這事兒,就把展台不見和圖爾機床廠突然銷售相同產品說了說,自然也很坦然地說了自己的應對,雖然已經知道無礙,不過聽到許如意借力打力,甘部長還是笑了:“怪不得人家跟我說,你在東陽機床廠的時候,就請了林秋生教授講授三十六計,果然是有些計謀的。”
“您認識林秋生教授啊?”許如意還真沒想到,她那會兒就是覺得南河省搞外貿的這些同誌們,太一身正氣了,可是外貿工作,麵對的是世界各國各色人,怎麽可能都是老實人?所以才出了這招?
甘部長笑笑說:“老朋友了,他一個勁兒的表揚你,說你很靈活,是個好苗子,向我推薦你。”
許如意都不知道,原來僅僅交流過一個月的林教授居然還送了她這麽大份禮,雖然她用不上,可是在這樣的年代,這簡直就是通天了,但他推薦了人居然半句話都沒說。
“我都不知道……我得謝謝林教授!”
甘部長說:“他就是這樣的人。行了,我們接著講講,你當時申請的時候,說是去練練兵,現在並兵練完了,成績也不錯,你準備怎麽幹?”
許如意當時並沒有提他們國內銷售困難這事兒,她倒不是不願意賣慘,或者是覺得不符合她的形象之類的,其實就是覺得沒用。你說你說半天,難不成部委還能下發文件讓大家都買你的東西?市場經濟了,要不來客戶了。
所以還不如不提,自己想辦法。
顯然,甘部長心裏跟明鏡似的,當時也沒拆穿她的想法,顯然是打定了主意,不成就是練兵見世麵,成了自然有成了的法,這不就開始問了嗎?
許如意直接將自己牆外開花牆內香的想法說了,“我一直堅持在雜誌和報刊寫稿,跟不少媒體都很熟悉,想要好好宣傳宣傳。讓大家知道,不僅僅是需要進口設備可以找我們,普通的機床升級,也可以找我們,就連外國人都信任我們。”
不過許如意說完了,還打了個補丁,“我這意思不是咱們崇洋媚外,就是想展現一下我們的實力和國際認可度。”
甘部長點點頭:“這不怪你也不怪我們的廠長,別說你們了,部委的公務人員出國,也會省錢背電器回來。是崇洋媚外嗎?這太狹隘了,不能因為愛國就不讓人享受先進的生活?人是有權利享受自己創造的生活的,無論是從國外購買,還是國內購買。”
“所以,在國際機床展商有了1200萬的交易額,該宣傳就宣傳。這樣,這兩天你先留一下,我讓人民報的記者跟你聊聊!”
人民報可是全國最受關注的報紙,上了這個報紙,還怕沒人看到嗎?
許如意立刻說:“謝謝部長!”
甘部長笑著說:“去吧好好幹吧。”
許如意回去就等著人民報的編輯聯係她——紅星手推車廠在京市是有自己的銷售部的,上麵還掛了燎原總廠駐京辦公室的牌子,所以有事兒許如意都留的這邊的地址和電話。
隻是她沒想到的是,人民報的記者還沒聯係他,駐京辦的電話卻要打爆了。
許如意畢竟去日本出差了好幾天,第二天是睡了個懶覺才起來收拾好去上的班,隻是沒想到,一進去就聽見裏麵的工作人員再說:“喂,哦,什麽報紙?您等一下,我記一下,怎麽聯係您,電話您報我一下,張雲編輯,我記住了。”
“許廠長啊,她不在這邊,等著見到她,我們會給您聯係的,謝謝您的支持。”
說完,才掛了電話。
許如意覺得奇怪的:“怎麽了這是?”
話音剛落,叮鈴鈴,電話聲又響了。
工作人員看看許如意又看看電話,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回答誰了,許如意連忙說:“先接電話。”
對方立刻接了起來,似乎這事兒很習慣了,一聽就說:“哦,您是南陽機床報的,我了解了,要采訪我們許廠長是嗎?我給您記錄一下。請您把聯係方式給我一個,好給您回複。現在不能確定能不能采訪,不過一定會回複,感謝。”
等著掛了,小姑娘立刻說:“廠長,今天奇了怪了,從早上八點半開始,電話就一個個地打了進來,全部都是報紙雜誌的編輯,說要采訪您。我們隻能先記下來,也不敢隨便答。”
許如意都奇怪了,“我看看?!”
小姑娘立刻把筆記本給她,許如意看了看,這才十一點左右,上麵已經記了三十二家媒體了,都是一些製造業行業報,什麽地方的都有,什麽《棗陽市鍛造雜誌》,什麽《柳河機械廠廠報》,很多許如意都沒瞧見過。
她都蒙了。
這是哪裏來的?
不多時,恰好電話又響了,小姑娘想接,許如意擺擺手,自己走了過去,接了起來,對麵傳來了有些沙啞的聲音:“你好!”
許如意立刻說:“同誌你好,請問找誰?”
對方說道:“我是柏溪機械中專的校長張慧生,我們學校有個校刊叫做《看世界》,是這樣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許如意廠長接受采訪的稿子,我們想要轉載?”
許如意就問:“請問為什麽呀?”
張校長顯然誤會了,以為問他為什麽是轉載呢:“我們就是個小校刊,發行範圍隻在學校和幾家附屬工廠,影響力非常小。但是力小,我們也想幫幫忙。從去年開始,我作為《看世界》的主編,就發現了許廠長常年在各大報刊雜誌進行答疑解惑,發表了不少非常實用的文章。這些內容對我們來說很有用處,我幾乎都轉載過了。別說學生了,很多老師看了也覺得很有幫助。”
“我們這樣的轉載,也沒有給許廠長開過什麽稿費,聽說許廠長想要宣傳一下機床廠參加日本國際機床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也想幫忙,不過,我們這麽小的發行量,如果要采訪的話,許廠長的工作量就太大了,所以隻想轉載一下,不知道可以嗎?”
許如意都沒想到,她的確聯係了幾家雜誌,想要上上“頭條”,可這是怎麽傳出來的。
“張校長,請問你怎麽知道這事兒的。”
張校長立刻說:“哦,我是浙東省《機床》雜誌通訊部的通訊員,聽其他的通訊員說的。請問可以嗎?如果需要考慮,那我再等會兒打電話過來,電話費實在是有些高,不能浪費。”
她不是亂說的。
她這一年多堅持最久的,就是寫文章,不是為了掙稿費,就是想將她腦海裏那些知識,最大量地傳遞給需要的人。
但是,一開始是有鍋爐報的報道,她知道大家的正麵反抗,她知道蛇形管焊接工藝的確解決了不少鍋爐廠的疑難雜症,她知道,小團隊銷售讓不少廠子獲得了新的訂單。可是後來鍋爐報的報道停止後,她就隻能偶爾從編輯那裏得到一些消息。
他們說:“大家很喜歡。”
他們說:“有讀者專門來信給你,說謝謝你的辦法。”
但願意寫信的人畢竟是少數,她本來以為,可能這個方式太笨拙了,有用但效果一般,卻沒想到,大家隻是沒吭聲而已。
“張校長!”他剛準備掛,許如意叫住了,“我就是許如意,謝謝您,謝謝您讓我知道,我的文章真的有用處,我同意您轉載我的所有文章,也謝謝您轉載。”
張慧生都沒想到,居然正主接的電話,立刻就激動起來:“許廠長,是我們該謝謝您,謝謝您的幫助!同時也祝賀你們,恭喜你們。”
等著掛了電話,許如意都有點恍惚,她的確想到了怎麽用輿論來宣傳一下燎原機床廠,可是她沒想到,原先無心插柳的幫人之舉,居然會柳成蔭了。
這可不是21世紀,每個人手上都有手機微信可以隨時聯係,這會兒大家窮的不得了,平時有事都隻會發電報,可是,為了她這點事,她都想象不到,這消息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方法天南海北的撒了出來,然後讓這些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即便覺得好貴啊,還是打了電話過來。
電話時不時的還會響起來,小姑娘問,“廠長,我怎麽說啊?”
許如意就說:“同意,都同意,幫我謝謝他們。”
倒是在美國,一位距離上班還有一段時間的白領,站在報停前翻看著新的雜誌,然後的眼睛很快就動不了,他看到了什麽?他忍不住拿起來看了看,這的確是《機械早報》,雖然這份報紙常年內容都很無聊,但是他確定,之前真的沒見過。
你見誰家報紙的題目寫的是:《驚!日本國際機床展,長崎機床廠竟對燎原機床廠做了這種事!》
作為一家美國機床廠的工作人員,這會兒唯一的想法就是:打起來了嗎?
這不買,誰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