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錯認的白月光是黑心蓮 作者:躍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便隻能遠遠地跟著,看著堂哥堂姐在河邊放著好看的河燈。
許是看她太過可憐,梁恒也給她買了一盞,讓她好好跟著哥哥姐姐們玩。所以她才鼓足勇氣湊過去,在角落裏推出一盞屬於自己的荷花燈。
爹爹事忙,脫不開身,他們兩人已經有一段時日沒有來看過她了。
她那時許的願望是,希望爹娘明年也能來江寧,帶著自己看花燈。她也想要像堂哥堂姐一樣,由父母陪著一起。
隻是還沒來得及睜眼,背上被人猛地推了一把。
一道尖銳的女聲落下:“你怎麽敢讓我爹給你買河燈!”
還沒看到荷花燈飄遠,梁雁便一頭栽進了水裏。起先她還能撲騰著,“堂哥,堂姐……”
“哥哥,怎麽辦,爹知道了會打死我的!”
“我們躲遠點,這樣就沒人知道了。”
那兩人站在河邊,顯然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後來耳邊再也聽不見人聲,包裹住她的隻剩下黑暗和冰冷。
意識朦朧之際,腦中回憶起零碎的片段。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後,梁昭把著她的手,教她寫自己的名字。孔令珊溫和地笑著,在一旁繡著帕子。
“爹爹,我的名字為什麽不是‘雨燕’的‘燕’,而是‘大雁’的‘雁’呢?堂姐說我的名字好難聽。”
梁昭笑著捏她的鼻子,“雨燕聰慧靈巧,能借屋簷,借石洞為自己遮蔽風雨,但爹爹更希望你像鴻雁,不畏嚴寒,不怕路遙,堅韌挺拔,無懼風雨。”
大概是想到這些,她又有了些力氣。
河水刺骨,她仍然蓄著一口氣,奮力往上。
隻是越是用力,越是下沉,於是最後心底閃過一絲妄念:若是有人能拉自己一把,那便好了……
就要觸及河底淤泥的一瞬,一道劇烈的入水聲炸開,有人從河麵往下而來,她看見那人背後的水麵灑滿清暉。
他拉住她的手,拉住她不斷下墜的身體,往有光亮的地方去。
那時落在手腕上的溫度,溫溫的,就像玉一樣。
“小妹妹,能聽見我說話嗎?”
梁雁一睜開眼,便看見個一身白衣的小公子。
眉目翩翩,聲若春夜洞簫,叫她恍然以為自己見了神仙。
她緩緩伸手,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攥緊了小公子腰間掛著的荷花玉佩,玉佩上的烏色檀珠從指縫裏滑出來。
上頭好像有字,她顧不上看,隻是不清不楚地開口:“你是從天上下來救我的神仙哥哥嗎?”
他笑笑,語氣無奈,“我不是什麽神仙,隻是剛好路過這裏。這月河的下遊偏僻,以後若是沒有人陪著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亂跑。”
“況且,你若出事了,家人會傷心的”,他眼睛分明清亮,眼底卻好似有愁緒,叫人恍惚看不真切。
不知是否是錯覺,梁雁那時候總覺得他說這話,好似不是說與她聽的。
她抬手指向他的身後,那裏放著一盆綠葉盆栽,顏色是冬日裏難見的青綠,好奇問道:“那是什麽?”
“今日本是我一個朋友的生辰,那是我早早為他準備的禮物。”
“那你快去把東西送給他吧,今夜很快就要過了。”
梁雁指了指天幕中偏向北邊的月亮,袖子上的水珠垂落,砸在地麵上,啪嗒作響。
水珠聲後,她卻聽見他低低的歎氣聲,“不必了,我大概再也找不到他了。你若是喜歡,便送給你吧。”
她張口還想說話,想問他的名字,是哪裏人,家又住在哪裏,以後還能不能再見……但這時候大伯找來了。
他們一家四口圍上來,把她的視線遮得幹淨,她眼睜睜看著那個穿著濕漉漉的白衣的小公子悄悄走開……
她伸手去抓,想要留住他,最後喘著氣猛地坐起來時,才發現手裏的玉佩都被她捏出了汗。
“小姐,你怎麽就起來了?”盈雙聽見動靜,開門進來。
梁雁抬起袖子仔細擦了擦玉佩,開口問道:“盈雙,昨夜那一群人走了嗎?”
盈雙替她打起簾帳,取過衣桁上的外袍披在她身上,動作不緊不慢的。
“聽路過的師傅說他們已經在用齋飯了,估計吃完就要動身了吧……誒小姐你去哪?”
第3章
幾人從積雲寺離開時,天才微微亮,山寺裏的燈籠光暈與淺淡的天光相互映照,逐漸氤氳朦朧,然後消失在視線裏。
梁雁和梁昭坐在轎子裏,梁昭眯著眼,腦袋不受控製地往下拽。
梁雁倒顯得精神,偷偷拉開車簾子往前看。
晨間山林透著薄霧,草木覆著薄霜,人馬穿行而過,衣衫都要沾染上冰冷的水汽。
宋隨騎著一匹高馬,身姿挺拔,目不斜視,玄色的大氅在晨霧之中尤為醒目,遠遠領在人群前頭。
她就這麽盯著前方看著,直到宋隨身邊的侍衛回頭看了她一眼,兩人視線撞上,她驚得立馬放下簾子,縮了回去。
莫春羽看看身後的轎子,又把視線落到了一邊麵無表情地騎著馬的宋隨身上,若有所思道:“大人,那個梁小姐今日一早非要和我們一起回城,路上又不停地偷看你,你說她昨夜莫不是看上你了?”
莫春羽見宋隨沒理他,更是自顧自說起了勁:“要我說您最近的桃花運可真是不錯,劉尚書家那個還沒走,這又來一個。
這梁小姐瞧著弱不禁風的,還不如劉小姐結實。相比之下還是劉小姐家家世更顯赫,也有才名,若是要與大人匹配,我覺著那還是劉小姐更……誒……大人……”
他話還未說完,座下的馬匹被一道帶著凜冽破風聲的鞭子抽過,急急衝了出去。
莫春羽隨即嚎道:“我就是開個玩笑……啊……慢點跑啊”,接著手忙腳亂地去拉韁繩,幾息之間便沒了人影。
梁雁聽見動靜,又悄悄拉了一絲簾子,她正要往外探頭,忽地聽見邊側傳來人聲:“梁大人,城門快到了。”
梁昭知道,這應是宋隨派人來提醒的。
早間梁雁來找他說昨夜的黑衣人雖被抓了,但她還是害怕,他便隻能麻煩宋隨讓他們等了一會,與他們同路而歸。
想來帶上他們幾人大概耽誤了宋隨的時間,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於是強打起精神,回那侍從道:“知道了,一會入了城門我們便自己回去,替我和你們大人說一句多謝。日後若是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千萬別客氣。”
梁雁懨懨地放下車簾。
好不容易得了與他們同路的機會,她也試圖找了宋隨幾次,隻是總是被他派人給打發了。
這一路上,她也沒能同宋隨搭上話。眼看著快要入城了,手裏的玉佩沒機會還回去,她也沒來得及問他當年在江寧的事。
梁昭見她悶悶不樂,關切道:“雁雁怎麽了,是不是昨夜被嚇著了?”
她搖搖頭,隻問:“爹,你能給我講講,宋大人是個什麽樣的人嗎?”
梁昭來上京並不久,與朝中官員的接觸都不算多,梁雁問他,他便也隻能撿一些自己這幾日在禦史台聽的傳聞說一說。
“宋隨是大理寺少卿,前兵部尚書宋憫德的獨子,說起來跟咱們還是同鄉。
宋尚書一家祖籍也在江寧,本來在上京這幾十年早已紮根於此,但聽說宋隨小時候身體不好,時常生病,經朝中的範禦醫診斷說這孩子活不過十歲。
那時恰逢新帝即位,時局動蕩,宋尚書又任了兩年太傅,輔佐新帝。
後來朝中局勢逐漸分明,他們一家便以為兒子養病為由,辭去了尚書和太傅的職位,回了江寧定居。
許是後來養得好,宋隨這身體漸漸恢複起來,還參加了建成十二年的科考,高中後獨自一人來了上京,在這一待就是四年。
他這個人,年紀輕輕,做事倒是沉穩老練,短短幾年便有了如今這番成績,頗有他父親當年的風範。
不過他這人的人品秉性我倒是不太清楚,我初來上京時,聽過些編排他的話,說是什麽‘黑衣修羅’,‘冷麵鬼煞’,隻是聽著像是大人拿來嚇孩子渾話。
昨日見他,不知是否是這傳聞先入為主了,我的確覺得他與一般的後生不太一樣,總感覺冷冰冰的,少點人情味。”
“不過昨夜若不是他,你也不會平安無事,咱回頭可得好好謝謝人家。
正好那宋家的老宅與我們家離得不遠,等你娘身體好一些,我們買些東西上門去拜訪。”
“是得好好謝謝他。”
梁雁握緊手裏的玉佩,這麽說來,宋隨是四年前才來的上京,在此之前,一直是在江寧了。
“到城門了。”
入城門後,梁家該往西走,而宋隨他們回大理寺,該往北走。
他們就此分開。
梁昭走後,街道上疾馳而來一個青年侍衛,穿著和莫春羽一樣的衣服,隻是模樣比他清瘦些。
那人停在宋隨麵前,語氣急促:“大人快回府看看,府裏昨夜失火了。”
“怎麽回事?”
時雨回道:“您和莫春羽離開後不久,屬下按您的吩咐去辦事,回來時發現府宅失火,雖極力挽救,但主屋偏房都燒了個幹淨。”
宋隨勒馬起步,於是一行人又調轉了方向,往梁昭他們離開的那條路駛去。
“奇怪,他們怎麽又往這邊來了?”
梁昭的馬車很快被甩下,看他們急匆匆的背影,好像出了什麽大事。
“爹,我們跟上去看看。”
“我看成。”
馬車停在一座府宅前麵。
不同於一路上的冷清寂靜,有低雜的人聲傳至耳邊。
梁雁掀了車簾,好奇地探出頭去。
街邊的住戶三三兩兩地站在簷下低聲交談。
“這火勢真是凶猛,將宅子燒成這樣,看樣子是住不了人了。”
“你們說這位大人是不是得罪了什麽貴人?”
一人搖頭表示不讚同:“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位大理寺少卿的父親曾做過陛下的太傅,陛下對宋家很是尊敬,你們認為什麽樣的貴人敢得罪他?
且不說這些,這位可是個麵冷心黑,睚眥必報的主,燒人老宅這樣不體麵的事,什麽人幹得出來?依我看應該是他們家的下人粗心所致的意外。”
這時一老者推著菜車穿行而過,隻聽見他壓壓帽簷,低聲自語:“京中已經許久未發過這樣大的火了。”
許是看她太過可憐,梁恒也給她買了一盞,讓她好好跟著哥哥姐姐們玩。所以她才鼓足勇氣湊過去,在角落裏推出一盞屬於自己的荷花燈。
爹爹事忙,脫不開身,他們兩人已經有一段時日沒有來看過她了。
她那時許的願望是,希望爹娘明年也能來江寧,帶著自己看花燈。她也想要像堂哥堂姐一樣,由父母陪著一起。
隻是還沒來得及睜眼,背上被人猛地推了一把。
一道尖銳的女聲落下:“你怎麽敢讓我爹給你買河燈!”
還沒看到荷花燈飄遠,梁雁便一頭栽進了水裏。起先她還能撲騰著,“堂哥,堂姐……”
“哥哥,怎麽辦,爹知道了會打死我的!”
“我們躲遠點,這樣就沒人知道了。”
那兩人站在河邊,顯然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
後來耳邊再也聽不見人聲,包裹住她的隻剩下黑暗和冰冷。
意識朦朧之際,腦中回憶起零碎的片段。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後,梁昭把著她的手,教她寫自己的名字。孔令珊溫和地笑著,在一旁繡著帕子。
“爹爹,我的名字為什麽不是‘雨燕’的‘燕’,而是‘大雁’的‘雁’呢?堂姐說我的名字好難聽。”
梁昭笑著捏她的鼻子,“雨燕聰慧靈巧,能借屋簷,借石洞為自己遮蔽風雨,但爹爹更希望你像鴻雁,不畏嚴寒,不怕路遙,堅韌挺拔,無懼風雨。”
大概是想到這些,她又有了些力氣。
河水刺骨,她仍然蓄著一口氣,奮力往上。
隻是越是用力,越是下沉,於是最後心底閃過一絲妄念:若是有人能拉自己一把,那便好了……
就要觸及河底淤泥的一瞬,一道劇烈的入水聲炸開,有人從河麵往下而來,她看見那人背後的水麵灑滿清暉。
他拉住她的手,拉住她不斷下墜的身體,往有光亮的地方去。
那時落在手腕上的溫度,溫溫的,就像玉一樣。
“小妹妹,能聽見我說話嗎?”
梁雁一睜開眼,便看見個一身白衣的小公子。
眉目翩翩,聲若春夜洞簫,叫她恍然以為自己見了神仙。
她緩緩伸手,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攥緊了小公子腰間掛著的荷花玉佩,玉佩上的烏色檀珠從指縫裏滑出來。
上頭好像有字,她顧不上看,隻是不清不楚地開口:“你是從天上下來救我的神仙哥哥嗎?”
他笑笑,語氣無奈,“我不是什麽神仙,隻是剛好路過這裏。這月河的下遊偏僻,以後若是沒有人陪著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亂跑。”
“況且,你若出事了,家人會傷心的”,他眼睛分明清亮,眼底卻好似有愁緒,叫人恍惚看不真切。
不知是否是錯覺,梁雁那時候總覺得他說這話,好似不是說與她聽的。
她抬手指向他的身後,那裏放著一盆綠葉盆栽,顏色是冬日裏難見的青綠,好奇問道:“那是什麽?”
“今日本是我一個朋友的生辰,那是我早早為他準備的禮物。”
“那你快去把東西送給他吧,今夜很快就要過了。”
梁雁指了指天幕中偏向北邊的月亮,袖子上的水珠垂落,砸在地麵上,啪嗒作響。
水珠聲後,她卻聽見他低低的歎氣聲,“不必了,我大概再也找不到他了。你若是喜歡,便送給你吧。”
她張口還想說話,想問他的名字,是哪裏人,家又住在哪裏,以後還能不能再見……但這時候大伯找來了。
他們一家四口圍上來,把她的視線遮得幹淨,她眼睜睜看著那個穿著濕漉漉的白衣的小公子悄悄走開……
她伸手去抓,想要留住他,最後喘著氣猛地坐起來時,才發現手裏的玉佩都被她捏出了汗。
“小姐,你怎麽就起來了?”盈雙聽見動靜,開門進來。
梁雁抬起袖子仔細擦了擦玉佩,開口問道:“盈雙,昨夜那一群人走了嗎?”
盈雙替她打起簾帳,取過衣桁上的外袍披在她身上,動作不緊不慢的。
“聽路過的師傅說他們已經在用齋飯了,估計吃完就要動身了吧……誒小姐你去哪?”
第3章
幾人從積雲寺離開時,天才微微亮,山寺裏的燈籠光暈與淺淡的天光相互映照,逐漸氤氳朦朧,然後消失在視線裏。
梁雁和梁昭坐在轎子裏,梁昭眯著眼,腦袋不受控製地往下拽。
梁雁倒顯得精神,偷偷拉開車簾子往前看。
晨間山林透著薄霧,草木覆著薄霜,人馬穿行而過,衣衫都要沾染上冰冷的水汽。
宋隨騎著一匹高馬,身姿挺拔,目不斜視,玄色的大氅在晨霧之中尤為醒目,遠遠領在人群前頭。
她就這麽盯著前方看著,直到宋隨身邊的侍衛回頭看了她一眼,兩人視線撞上,她驚得立馬放下簾子,縮了回去。
莫春羽看看身後的轎子,又把視線落到了一邊麵無表情地騎著馬的宋隨身上,若有所思道:“大人,那個梁小姐今日一早非要和我們一起回城,路上又不停地偷看你,你說她昨夜莫不是看上你了?”
莫春羽見宋隨沒理他,更是自顧自說起了勁:“要我說您最近的桃花運可真是不錯,劉尚書家那個還沒走,這又來一個。
這梁小姐瞧著弱不禁風的,還不如劉小姐結實。相比之下還是劉小姐家家世更顯赫,也有才名,若是要與大人匹配,我覺著那還是劉小姐更……誒……大人……”
他話還未說完,座下的馬匹被一道帶著凜冽破風聲的鞭子抽過,急急衝了出去。
莫春羽隨即嚎道:“我就是開個玩笑……啊……慢點跑啊”,接著手忙腳亂地去拉韁繩,幾息之間便沒了人影。
梁雁聽見動靜,又悄悄拉了一絲簾子,她正要往外探頭,忽地聽見邊側傳來人聲:“梁大人,城門快到了。”
梁昭知道,這應是宋隨派人來提醒的。
早間梁雁來找他說昨夜的黑衣人雖被抓了,但她還是害怕,他便隻能麻煩宋隨讓他們等了一會,與他們同路而歸。
想來帶上他們幾人大概耽誤了宋隨的時間,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於是強打起精神,回那侍從道:“知道了,一會入了城門我們便自己回去,替我和你們大人說一句多謝。日後若是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千萬別客氣。”
梁雁懨懨地放下車簾。
好不容易得了與他們同路的機會,她也試圖找了宋隨幾次,隻是總是被他派人給打發了。
這一路上,她也沒能同宋隨搭上話。眼看著快要入城了,手裏的玉佩沒機會還回去,她也沒來得及問他當年在江寧的事。
梁昭見她悶悶不樂,關切道:“雁雁怎麽了,是不是昨夜被嚇著了?”
她搖搖頭,隻問:“爹,你能給我講講,宋大人是個什麽樣的人嗎?”
梁昭來上京並不久,與朝中官員的接觸都不算多,梁雁問他,他便也隻能撿一些自己這幾日在禦史台聽的傳聞說一說。
“宋隨是大理寺少卿,前兵部尚書宋憫德的獨子,說起來跟咱們還是同鄉。
宋尚書一家祖籍也在江寧,本來在上京這幾十年早已紮根於此,但聽說宋隨小時候身體不好,時常生病,經朝中的範禦醫診斷說這孩子活不過十歲。
那時恰逢新帝即位,時局動蕩,宋尚書又任了兩年太傅,輔佐新帝。
後來朝中局勢逐漸分明,他們一家便以為兒子養病為由,辭去了尚書和太傅的職位,回了江寧定居。
許是後來養得好,宋隨這身體漸漸恢複起來,還參加了建成十二年的科考,高中後獨自一人來了上京,在這一待就是四年。
他這個人,年紀輕輕,做事倒是沉穩老練,短短幾年便有了如今這番成績,頗有他父親當年的風範。
不過他這人的人品秉性我倒是不太清楚,我初來上京時,聽過些編排他的話,說是什麽‘黑衣修羅’,‘冷麵鬼煞’,隻是聽著像是大人拿來嚇孩子渾話。
昨日見他,不知是否是這傳聞先入為主了,我的確覺得他與一般的後生不太一樣,總感覺冷冰冰的,少點人情味。”
“不過昨夜若不是他,你也不會平安無事,咱回頭可得好好謝謝人家。
正好那宋家的老宅與我們家離得不遠,等你娘身體好一些,我們買些東西上門去拜訪。”
“是得好好謝謝他。”
梁雁握緊手裏的玉佩,這麽說來,宋隨是四年前才來的上京,在此之前,一直是在江寧了。
“到城門了。”
入城門後,梁家該往西走,而宋隨他們回大理寺,該往北走。
他們就此分開。
梁昭走後,街道上疾馳而來一個青年侍衛,穿著和莫春羽一樣的衣服,隻是模樣比他清瘦些。
那人停在宋隨麵前,語氣急促:“大人快回府看看,府裏昨夜失火了。”
“怎麽回事?”
時雨回道:“您和莫春羽離開後不久,屬下按您的吩咐去辦事,回來時發現府宅失火,雖極力挽救,但主屋偏房都燒了個幹淨。”
宋隨勒馬起步,於是一行人又調轉了方向,往梁昭他們離開的那條路駛去。
“奇怪,他們怎麽又往這邊來了?”
梁昭的馬車很快被甩下,看他們急匆匆的背影,好像出了什麽大事。
“爹,我們跟上去看看。”
“我看成。”
馬車停在一座府宅前麵。
不同於一路上的冷清寂靜,有低雜的人聲傳至耳邊。
梁雁掀了車簾,好奇地探出頭去。
街邊的住戶三三兩兩地站在簷下低聲交談。
“這火勢真是凶猛,將宅子燒成這樣,看樣子是住不了人了。”
“你們說這位大人是不是得罪了什麽貴人?”
一人搖頭表示不讚同:“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位大理寺少卿的父親曾做過陛下的太傅,陛下對宋家很是尊敬,你們認為什麽樣的貴人敢得罪他?
且不說這些,這位可是個麵冷心黑,睚眥必報的主,燒人老宅這樣不體麵的事,什麽人幹得出來?依我看應該是他們家的下人粗心所致的意外。”
這時一老者推著菜車穿行而過,隻聽見他壓壓帽簷,低聲自語:“京中已經許久未發過這樣大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