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繼室(作者:枝呦九) 作者:枝呦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一路上走得艱難,一旦走得順點,就會惶恐起來。
但這又算得上什麽呢?她一向喜歡交朋友,給別人的更多。
她估摸著折綰的性子,寬慰道:“花花草草於你簡單,於我卻是難事。你覺得此事占了我多大的便宜,但我確實隻是舉手之勞。”
“這話說得直接,還望你不要生氣。”
折綰怎麽會生氣呢?她笑起來:“那往後你的花草都由我來送。”
兩人便算是相識了。玉岫率先道:“我與你選了幾個鋪子,你先看看。”
折綰和素膳親自去打聽過的,那條街上她後來也去過很多次,一眼便瞧出這幾個鋪子的好處。
她歡喜起來,“這幾個我也去打聽過,但人家都說不賣。”
玉岫:“都是要賣的,但卻不會告訴別人。”
她笑著道:“這都是我相熟人家的。”
折綰深吸一口氣,盤算著自己的銀子,挑出了三家鋪子:“我想要買下這三家來。”
她本以為這三家也要四五百兩銀子的,結果玉岫卻道:“你眼光真好,這三家確實是最好的,但價錢要貴一點,統共要三百五十兩。”
折綰就感激她,“能買下來已經是很好了,銀子我也有,不用虧了對方的。”
玉岫哈哈大笑,“沒照顧你,真是這個價。便宜就便宜在我這個掮客不收你的銀子,但是你也送花草來嘛,我也不虧。”
跟這種人相處實在是舒服,折綰也不好繼續糾結此事:“真是多謝你。”
她也知曉玉岫的意思,明白她是為了給三少夫人謀個善緣,便笑著道:“怪不得三弟妹能有那般好,想來也是你教導的。”
玉岫馬上解釋:“我也不是全為了她,是真心實意喜歡你這個性子。”
一個最開始就不讓自己卷進無端家宅裏的姑娘不常見,能幫一把當然是要幫一把。
折綰還是第一回 從外人嘴裏聽見有人誇讚她的性子,她不由得彎上了嘴角,拿出自己做的花鑒,“實在是沒有什麽好東西可以送的,你不要嫌棄才好。”
玉岫卻真的很喜歡。她不懂詩詞歌賦,但這些個文雅的物件她一件沒少買。銀子總是費在了這些地方!
“我買的那些都沒有你做的這本花鑒好!”
得了件稱心如意的好禮,她勢必要把鋪子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她們這般的人家,過契就不要自己去了,玉岫叫了個婆子進來,道:“你現在就去衙門辦,黃昏之前要回來。”
又跟折綰道:“你也派個人跟著去,兩個人好辦事。”
折綰就叫素膳去。玉岫好奇問,“素善?良善的善?”
折綰搖了搖頭,“先頭取名的時候確實是良善的善,但我當時覺得膳食的膳更好。”
吃飽了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玉岫就柔腸百轉起來。
是,善是像她這樣不愁吃穿沒有煩憂的人才修的。
而折綰和她的小丫鬟,要修的卻是膳。
第21章 和光而不汙(21)
折綰看見玉岫的眸子柔起來時才後知後覺發現她竟然懂自己的意思。
她再次佩服起玉岫這份品德來,待她的心也越來越誠,想要勸一勸:“我上回在信裏麵聽你說你要賣桂淵街的鋪子?”
玉岫:“不賣了,我聽你一說,也覺得以後還會再漲。”
她笑著道:“隻是如今京都的宅子都已經這麽貴了,要是再貴下去,普通一點的人家怎麽能安心的住下去?”
折綰想了想,“即便是現在,也有不少官員是賃屋住的吧?”
玉岫點頭,“哪裏買得起哦。”
然後興致衝衝的道:“你隻看出桂淵街會漲嗎?還有沒有別的地方?桂淵街我有不少鋪子,若是有別的地方,我再買些去。”
雖然會憂心他人,但有便宜還是想要賺的。
折綰:“泗安街和慶明街都應漲得很多吧?”
她回憶道:“往後十年京都的人應該會越來越多,高官侯爵的府邸也眼瞧著越來越大,地便不夠用了。本也還好,目前府衙還管著,不準太貴,但以後卻說不準。”
她記得有一年來京都置辦家宅的人突然就多了許多,戶部批了文書,京都的地便格外搶手起來。
“我也隻是根據自己的銀子搏一搏,萬一沒漲,我也不虧,我銀子少嘛。”
玉岫:“是,這也不貴。”
折綰說的這幾條街都偏遠得很,她這時候買下來一條街都行。但買來也沒什麽用處,於是道:“我挑幾個好地段買,隻當是少買了些古玩。”
這便是真正的大戶人家了,哪裏像趙氏那般,給她的中饋銀子也摳摳索索的。折綰和她又吃了午膳,直到下半晌的時候素膳才回來。
她臉紅透了,也不知道是趕路趕的還是激動的。她將地契遞過來:“少夫人,都做好了。”
直到這一刻,她還暈暈乎乎的。折綰接過地契直接放進袖子裏,臉上浮現出由衷的笑,“素膳,辛苦你了。”
天色不早,她也得趕回去。玉岫送她出門,親昵道:“我叫你阿綰吧?你也可以叫我玉姐姐。”
又送了許多禮給她,都是一些府裏的吃食,“我見你喜歡吃,便叫廚子給你做了一些。”
折綰收了東西,不知道如何感謝,當場便說要第二日就給她送盆上好的牡丹來。她趕在天黑之前回到英國公府,正好碰見了三少夫人。
三少夫人剛剛才理完府裏的事情,瞧見她打扮得如此精致出門,後麵的丫鬟手裏又捧著大包小包——看著還有些眼熟,隻是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還以為是又出門去哪裏買東買西了。
她心裏就莫名有了一種憋悶,陰陽怪氣的道了一句,“這是去做什麽了?”
折綰:“見了一位好友。”
三少夫人嘖了一句,用一種“你的朋友能是個什麽好的”神態“輕描淡寫”的問:“誰呀?”
是哪個七品小官的夫人,還是哪個府裏的庶女?
折綰就用一種很奇異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是玉姐姐。”
她說完就走,並不停留。素膳憋著笑,等回到蒼雲閣的時候才笑出聲來,“要是讓三少夫人知曉了玉姐姐是誰那還得了!”
折綰也跟著笑,“是,她必定是要生氣的。”
她又關上門,將地契擺在桌子上仔細看了一遍,道:“沒想到能買到這麽好的,還買了三家。”
素膳心又撲通撲通跳起來,捂住胸口道:“姑娘,咱們要怎麽用這三家鋪子啊?都開花草鋪子嗎?”
折綰:“這時候步子就不要邁得太大了,先試一家看看。”
素膳:“要我去做什麽嗎?”
折綰:“要的,首先要把人給捋齊全了。”
素膳:“什麽人?”
折綰:“自然是鋪子裏麵的人,比如說掌櫃的,賬房,還有搬運花草的人,還有種花的……不少呢。”
素膳傻眼,“是哦。還要這麽多人呢。”
她馬上想到了最關心的,“是要給她們發月錢的吧?”
折綰:“當然要發呀,這個以後歸你管!”
素膳苦惱極了。向來是她自己領月錢,哪裏給過別人啊。
折綰歪坐在臨窗榻上笑,“你還說要給我賺很多銀子呢,瞧你沒出息的樣子!”
她也沒為難素膳,“你慢慢來,慢慢練,以後可是大掌櫃了哦。”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把茗媽媽叫進來,“我有個事情問問你的意思。”
茗媽媽諂媚得很,“少夫人,您說就行,老奴必定義不容辭。”
少夫人好說話,為人溫和,蒼雲閣又事情少,從不讓她當責,她是再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這般的好日子。
就算少夫人現在要她出點血她也是願意的,誰知卻聽她說,“我記得你有個女兒很會算賬,跟你一樣還會養花?”
茗媽媽說起這個還很驕傲:“是,那丫頭自小就算賬清楚。去年剛嫁了出去,便沒跟著入府裏來。”
茗媽媽的女兒嫁人之前是討了趙氏恩典的,已經脫了奴籍,不算是英國公府的奴才。
折綰:“我置辦了一個花草鋪子,如今做事的人都缺,你幫我回去問問她,她願不願意來給我做賬房。”
茗媽媽萬萬沒想到是這樣!她忐忑得很,支支吾吾在那裏立著。
折綰端著一杯茶抿一口,溫和的笑著問:“是有什麽顧慮嗎?要是不願意也沒事。”
茗媽媽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少夫人菩薩心腸,奴婢們自然是滿心歡喜。隻是她……她半年之前才生下孩子,奴婢是怕她顧不過來。”
但她又怕不答應得罪了少夫人。
折綰不緩不慢的安慰,“我隻是問問你,若是你不願意就算了,這不值當你不安。”
又溫柔道:“我也是聽人說的,想著你這樣爽利,能幹,你的女兒也不會差。若是她不會,好歹還有你教導,就免得我騰出手去教她。”
“再者說,我新來府裏,除了這幾個小丫鬟也沒什麽信得過的,賬房麽,是要管賬的,我要找個信得過的人才行。”
茗媽媽三下兩下就被少夫人說得慰貼起來,心裏還隱隱生出些無以為報的感恩,她道:“少夫人,奴婢回去問問她,她從小就是個跳脫的,說不得能舍了孩子來做事。”
折綰笑著點了點頭,並不擔心記憶裏那個膽大的姑娘不來。
那是個肯抓住機會的好姑娘,後來跟素膳一塊玩得很好。那年她想去閩南買地,她還自告奮勇,拍著胸脯道:“少夫人,你放心,我從小學東西就快,閩南話罷了,不出三個月,我一定說得比本地人都好。”
隻是可惜了,因為素膳的病,她最後也沒有去成閩南。
茗媽媽當天晚上就出了府回家去跟女兒說此事。她行事匆匆,自然就被三少夫人身邊的婆子看在眼裏,於是三少夫人就知曉了。
她皺眉坐在窗戶下麵一邊盯著兒女寫大字描紅一邊問,“怎麽回事?”
婆子搖搖頭,“瞧著茗媽媽去的方向是她女婿家,著急得很,估摸著是她女婿家裏出了什麽事情。”
三少夫人鄙夷:“一屋子沒規矩的。”
然後頓了頓,還是道:“你去幫我查查大房那個今日去哪個小門小戶了。”
她要打聽出來下次去譏諷譏諷。
結果婆子回來卻神色怪異的道:“大少夫人今日去的是您娘家。”
“她說的玉姐姐……怕是咱們家的大少夫人,您的嫂嫂。”
但這又算得上什麽呢?她一向喜歡交朋友,給別人的更多。
她估摸著折綰的性子,寬慰道:“花花草草於你簡單,於我卻是難事。你覺得此事占了我多大的便宜,但我確實隻是舉手之勞。”
“這話說得直接,還望你不要生氣。”
折綰怎麽會生氣呢?她笑起來:“那往後你的花草都由我來送。”
兩人便算是相識了。玉岫率先道:“我與你選了幾個鋪子,你先看看。”
折綰和素膳親自去打聽過的,那條街上她後來也去過很多次,一眼便瞧出這幾個鋪子的好處。
她歡喜起來,“這幾個我也去打聽過,但人家都說不賣。”
玉岫:“都是要賣的,但卻不會告訴別人。”
她笑著道:“這都是我相熟人家的。”
折綰深吸一口氣,盤算著自己的銀子,挑出了三家鋪子:“我想要買下這三家來。”
她本以為這三家也要四五百兩銀子的,結果玉岫卻道:“你眼光真好,這三家確實是最好的,但價錢要貴一點,統共要三百五十兩。”
折綰就感激她,“能買下來已經是很好了,銀子我也有,不用虧了對方的。”
玉岫哈哈大笑,“沒照顧你,真是這個價。便宜就便宜在我這個掮客不收你的銀子,但是你也送花草來嘛,我也不虧。”
跟這種人相處實在是舒服,折綰也不好繼續糾結此事:“真是多謝你。”
她也知曉玉岫的意思,明白她是為了給三少夫人謀個善緣,便笑著道:“怪不得三弟妹能有那般好,想來也是你教導的。”
玉岫馬上解釋:“我也不是全為了她,是真心實意喜歡你這個性子。”
一個最開始就不讓自己卷進無端家宅裏的姑娘不常見,能幫一把當然是要幫一把。
折綰還是第一回 從外人嘴裏聽見有人誇讚她的性子,她不由得彎上了嘴角,拿出自己做的花鑒,“實在是沒有什麽好東西可以送的,你不要嫌棄才好。”
玉岫卻真的很喜歡。她不懂詩詞歌賦,但這些個文雅的物件她一件沒少買。銀子總是費在了這些地方!
“我買的那些都沒有你做的這本花鑒好!”
得了件稱心如意的好禮,她勢必要把鋪子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她們這般的人家,過契就不要自己去了,玉岫叫了個婆子進來,道:“你現在就去衙門辦,黃昏之前要回來。”
又跟折綰道:“你也派個人跟著去,兩個人好辦事。”
折綰就叫素膳去。玉岫好奇問,“素善?良善的善?”
折綰搖了搖頭,“先頭取名的時候確實是良善的善,但我當時覺得膳食的膳更好。”
吃飽了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玉岫就柔腸百轉起來。
是,善是像她這樣不愁吃穿沒有煩憂的人才修的。
而折綰和她的小丫鬟,要修的卻是膳。
第21章 和光而不汙(21)
折綰看見玉岫的眸子柔起來時才後知後覺發現她竟然懂自己的意思。
她再次佩服起玉岫這份品德來,待她的心也越來越誠,想要勸一勸:“我上回在信裏麵聽你說你要賣桂淵街的鋪子?”
玉岫:“不賣了,我聽你一說,也覺得以後還會再漲。”
她笑著道:“隻是如今京都的宅子都已經這麽貴了,要是再貴下去,普通一點的人家怎麽能安心的住下去?”
折綰想了想,“即便是現在,也有不少官員是賃屋住的吧?”
玉岫點頭,“哪裏買得起哦。”
然後興致衝衝的道:“你隻看出桂淵街會漲嗎?還有沒有別的地方?桂淵街我有不少鋪子,若是有別的地方,我再買些去。”
雖然會憂心他人,但有便宜還是想要賺的。
折綰:“泗安街和慶明街都應漲得很多吧?”
她回憶道:“往後十年京都的人應該會越來越多,高官侯爵的府邸也眼瞧著越來越大,地便不夠用了。本也還好,目前府衙還管著,不準太貴,但以後卻說不準。”
她記得有一年來京都置辦家宅的人突然就多了許多,戶部批了文書,京都的地便格外搶手起來。
“我也隻是根據自己的銀子搏一搏,萬一沒漲,我也不虧,我銀子少嘛。”
玉岫:“是,這也不貴。”
折綰說的這幾條街都偏遠得很,她這時候買下來一條街都行。但買來也沒什麽用處,於是道:“我挑幾個好地段買,隻當是少買了些古玩。”
這便是真正的大戶人家了,哪裏像趙氏那般,給她的中饋銀子也摳摳索索的。折綰和她又吃了午膳,直到下半晌的時候素膳才回來。
她臉紅透了,也不知道是趕路趕的還是激動的。她將地契遞過來:“少夫人,都做好了。”
直到這一刻,她還暈暈乎乎的。折綰接過地契直接放進袖子裏,臉上浮現出由衷的笑,“素膳,辛苦你了。”
天色不早,她也得趕回去。玉岫送她出門,親昵道:“我叫你阿綰吧?你也可以叫我玉姐姐。”
又送了許多禮給她,都是一些府裏的吃食,“我見你喜歡吃,便叫廚子給你做了一些。”
折綰收了東西,不知道如何感謝,當場便說要第二日就給她送盆上好的牡丹來。她趕在天黑之前回到英國公府,正好碰見了三少夫人。
三少夫人剛剛才理完府裏的事情,瞧見她打扮得如此精致出門,後麵的丫鬟手裏又捧著大包小包——看著還有些眼熟,隻是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還以為是又出門去哪裏買東買西了。
她心裏就莫名有了一種憋悶,陰陽怪氣的道了一句,“這是去做什麽了?”
折綰:“見了一位好友。”
三少夫人嘖了一句,用一種“你的朋友能是個什麽好的”神態“輕描淡寫”的問:“誰呀?”
是哪個七品小官的夫人,還是哪個府裏的庶女?
折綰就用一種很奇異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是玉姐姐。”
她說完就走,並不停留。素膳憋著笑,等回到蒼雲閣的時候才笑出聲來,“要是讓三少夫人知曉了玉姐姐是誰那還得了!”
折綰也跟著笑,“是,她必定是要生氣的。”
她又關上門,將地契擺在桌子上仔細看了一遍,道:“沒想到能買到這麽好的,還買了三家。”
素膳心又撲通撲通跳起來,捂住胸口道:“姑娘,咱們要怎麽用這三家鋪子啊?都開花草鋪子嗎?”
折綰:“這時候步子就不要邁得太大了,先試一家看看。”
素膳:“要我去做什麽嗎?”
折綰:“要的,首先要把人給捋齊全了。”
素膳:“什麽人?”
折綰:“自然是鋪子裏麵的人,比如說掌櫃的,賬房,還有搬運花草的人,還有種花的……不少呢。”
素膳傻眼,“是哦。還要這麽多人呢。”
她馬上想到了最關心的,“是要給她們發月錢的吧?”
折綰:“當然要發呀,這個以後歸你管!”
素膳苦惱極了。向來是她自己領月錢,哪裏給過別人啊。
折綰歪坐在臨窗榻上笑,“你還說要給我賺很多銀子呢,瞧你沒出息的樣子!”
她也沒為難素膳,“你慢慢來,慢慢練,以後可是大掌櫃了哦。”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把茗媽媽叫進來,“我有個事情問問你的意思。”
茗媽媽諂媚得很,“少夫人,您說就行,老奴必定義不容辭。”
少夫人好說話,為人溫和,蒼雲閣又事情少,從不讓她當責,她是再沒想過自己還會有這般的好日子。
就算少夫人現在要她出點血她也是願意的,誰知卻聽她說,“我記得你有個女兒很會算賬,跟你一樣還會養花?”
茗媽媽說起這個還很驕傲:“是,那丫頭自小就算賬清楚。去年剛嫁了出去,便沒跟著入府裏來。”
茗媽媽的女兒嫁人之前是討了趙氏恩典的,已經脫了奴籍,不算是英國公府的奴才。
折綰:“我置辦了一個花草鋪子,如今做事的人都缺,你幫我回去問問她,她願不願意來給我做賬房。”
茗媽媽萬萬沒想到是這樣!她忐忑得很,支支吾吾在那裏立著。
折綰端著一杯茶抿一口,溫和的笑著問:“是有什麽顧慮嗎?要是不願意也沒事。”
茗媽媽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少夫人菩薩心腸,奴婢們自然是滿心歡喜。隻是她……她半年之前才生下孩子,奴婢是怕她顧不過來。”
但她又怕不答應得罪了少夫人。
折綰不緩不慢的安慰,“我隻是問問你,若是你不願意就算了,這不值當你不安。”
又溫柔道:“我也是聽人說的,想著你這樣爽利,能幹,你的女兒也不會差。若是她不會,好歹還有你教導,就免得我騰出手去教她。”
“再者說,我新來府裏,除了這幾個小丫鬟也沒什麽信得過的,賬房麽,是要管賬的,我要找個信得過的人才行。”
茗媽媽三下兩下就被少夫人說得慰貼起來,心裏還隱隱生出些無以為報的感恩,她道:“少夫人,奴婢回去問問她,她從小就是個跳脫的,說不得能舍了孩子來做事。”
折綰笑著點了點頭,並不擔心記憶裏那個膽大的姑娘不來。
那是個肯抓住機會的好姑娘,後來跟素膳一塊玩得很好。那年她想去閩南買地,她還自告奮勇,拍著胸脯道:“少夫人,你放心,我從小學東西就快,閩南話罷了,不出三個月,我一定說得比本地人都好。”
隻是可惜了,因為素膳的病,她最後也沒有去成閩南。
茗媽媽當天晚上就出了府回家去跟女兒說此事。她行事匆匆,自然就被三少夫人身邊的婆子看在眼裏,於是三少夫人就知曉了。
她皺眉坐在窗戶下麵一邊盯著兒女寫大字描紅一邊問,“怎麽回事?”
婆子搖搖頭,“瞧著茗媽媽去的方向是她女婿家,著急得很,估摸著是她女婿家裏出了什麽事情。”
三少夫人鄙夷:“一屋子沒規矩的。”
然後頓了頓,還是道:“你去幫我查查大房那個今日去哪個小門小戶了。”
她要打聽出來下次去譏諷譏諷。
結果婆子回來卻神色怪異的道:“大少夫人今日去的是您娘家。”
“她說的玉姐姐……怕是咱們家的大少夫人,您的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