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繼室(作者:枝呦九) 作者:枝呦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道:“他們兩個人還偷偷摸摸的在池塘裏麵撒尿!”
比誰尿得遠。
折綰聽了就笑:“那你跟雁雁玩,明日雁雁來的。”
瑩姐兒點頭,“我又做了很多小鈴鐺可以送給她。”
玉岫便小聲說:“你家這喜事倒是鋪張得很。”
折綰:“對新娘子是好事。”
這是實在話。因五少爺是庶子,趙氏給他說的親事便是小戶人家的姑娘,折綰記得是個臉圓圓的小姑娘,性子安靜,並不多話。
她跟二少夫人和四少夫人走得近,平時見了自己僅僅是小聲的問好,兩人倒是沒什麽交情。
但她上輩子的婚事簡簡單單,沒有如今這般大。
姑娘家的婚事大多隻有一次,大操大辦總比簡簡單單好。
等到第二天新娘子進了門,拜了天地,揭了蓋頭,折綰和其他人坐在屋子裏麵笑盈盈的跟她說話,果然見她笑不露齒,話不多,靦腆得很。
折綰恍恍惚惚記得,上輩子這個時候自己正在外頭忙著招待客人,第一天是沒見過這位弟妹的。
宋玥娘如今當家,今日也忙得很,並沒有過來,還特意叫了二少夫人和四少夫人去幫忙,獨獨撇開折綰,想要冷落她,叫她看看厲害。結果各家夫人們沒一會過來看新娘子,倒是叫折綰好一頓招待,又把宋玥娘氣得罵了一句:“真是表裏不一!”
折綰是不知曉的,知曉了也不懂她的腦子到底是怎麽想的。她隻等鬧洞房的人走了,溫聲細語的跟新娘子說話,讓她第一日因新嫁的惶恐少一些,笑著道:“過幾日天冷一些,咱們吃頓鍋子。”
五少夫人慢慢的這個在她的聲音裏麵鬆緩下來,道:“多謝大嫂嫂。”
折綰這才帶著瑩姐兒走。
瑩姐兒路上問,“大伯母,你嫁人的時候是不是也穿著這樣的衣裳?也要大伯父揭蓋頭,然後大家一起陪著說話?”
墨月提著燈籠走在旁邊,聞言手頓了頓,但餘光卻瞥見自家少夫人笑著道:“沒有。當時啊……你大伯父去了皇宮,我自己揭的蓋頭。”
也沒人陪著她說話,都在說刕鶴春突然進宮的事情。
她是惶恐過了一晚上的。如果當時有個人能安慰安慰她,想來她的膽子就大些。
瑩姐兒不懂其中的意義,大聲道:“哇!那你好厲害呀。”
折綰笑盈盈的,“是,很厲害。”
她帶著瑩姐兒回了別有人間,讓婆子去三房說一聲。瑩姐兒撇嘴,“阿娘忙得很呢,哪裏會顧得上我。”
折綰:“那也要說一聲。”
沒一會兒刕鶴春喝得大醉回來了,聽聞是跟一位莫姓的小將軍在那裏劃拳,隻是技不如人,足足喝了好幾壇酒,直喝得暈暈乎乎,等回來的時候倒頭就睡著了。
瑩姐兒看見隔壁熄燈了鬆口氣——她怕待會大伯父會來見大伯母,所以一直不敢睡。
折綰沒看出她這份心思,還在一味的在對賬。狀元春和肉桂茶賣得好,賺了不少銀子,她覺得自己可以用這些錢做些別的生意試試。
隻是還不知道要做什麽生意。
瑩姐兒等她放下賬本才湊過去,折綰摸摸她的頭:“要睡了麽?”
瑩姐兒搖搖頭,興致衝衝的說今日的見聞:“川哥兒不敢放炮竹,站得遠遠的,升哥兒去點的,但被大伯父看見了,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但大伯父不好罵升哥兒,隻好說川哥兒的不是,把川哥兒都說得臊眉耷眼,滿臉委屈。
雁雁姐今日很高興,穿著一套新衣裳過來的,說是她自己畫的花樣子,跟孫家姨母身上的衣裳花樣是一樣的。
雁雁姐還很抱歉,“我也想跟你穿一樣的,但是我最想的還是跟姨母一塊穿。”
瑩姐兒理解,她有了小鈴鐺如今第一個給的也是大伯母,不是雁雁姐姐。
兩個好朋友抱在一塊嘀嘀咕咕,互相原諒,雁雁姐還小聲道:“姨父最近還在吃藥。”
滿屋子都是藥味,姨母都不高興了,不讓他進屋子。
瑩姐兒就倒吸一口氣,“我知道!好難聞啊,我大伯父也在吃藥。”
男人為什麽要吃藥?
小姑娘們不懂,最後得出結論,“男人可能上了歲數都有病。”
因為川哥兒和升哥兒就不吃藥,他們還小。
“好可憐啊,他們大了就要吃藥了。”
瑩姐兒歎息一聲,看看四周,鑽進被子裏跟折綰道:“大伯母,我還要告訴你一件川哥兒的事情。”
折綰點頭,“你放心,我肯定誰也不說。”
瑩姐兒相信她,她跟大伯母說了好多事情,也沒見別人知曉。肯定是大伯母保守秘密了。
她神神秘秘的道:“川哥兒……不喜歡大伯父。”
折綰聞言愣了愣,“什麽?”
瑩姐兒:“是川哥兒自己說的。”
其實她要是大伯父的女兒,她也不會喜歡大伯父。大伯父一點也不好,總是罵人,還喜歡拉長臉嚇唬人。
川哥兒當時就拉著她說,“升哥兒是個大嘴巴,我隻告訴你,你別告訴其他人。”
瑩姐兒答應了。但是她忍不住告訴大伯母,“我覺得他好可憐啊。大伯母,我們能幫幫他嗎?”
折綰遲疑了一瞬,道:“我幫不了他,還要他自己立起來才行。”
瑩姐兒歎息,“是啊,做什麽都要自己立起來。”
阿娘和祖母更喜歡升哥兒,她就自己喜歡自己,隻跟更喜歡她的大伯母玩。
川哥兒自己也該為自己謀劃才是。
大伯父不喜歡他,他可以來找大伯母啊,但他也不來。
她就不好意思道:“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呀,不然我就失信於人了。”
折綰跟她拉鉤,“我跟你保證。”
瑩姐兒沉沉睡了過去,折綰怔怔了一會也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她睜開眼睛還有些恍惚。她以為自己聽了川哥兒不喜歡刕鶴春的事情會睡不著的。
誰知道睡得還很香。一夜無夢,人很精神。
折綰舒出一口氣,跟瑩姐兒兩人互相簪了頭花,一塊去趙氏那裏請安。
她如今已經很少給趙氏請安了。趙氏不願意看見她。折綰是樂意的,於是更加少來山海院。
今日卻不能不去。她作為長嫂,按照習俗是要給五弟妹送禮的。
京都的禮是給六十兩銀子。這個出不了錯,折綰將紅封遞過去,溫和笑著道:“還望你們日後身子康健,無病無災。”
趙氏說的是:“多生幾個孩子。”
宋玥娘:“安安分分,知足常樂。”
五少夫人暈乎乎轉了一圈,五少爺一直笑吟吟的看著她,倒是見她臉紅。
新婚夫妻恩愛,折綰瞧著也高興,留下來陪了好一會兒。五少爺便先回去,五少夫人單獨留下來陪著婆母和嫂嫂們說話。
她不擅說話,便安安靜靜聽,可要接話的時候也認認真真說,隻是說得少了幾句。
但趙氏卻覺得她上不了台麵,言語中就露出了一星半點,“怎麽?你在娘家的時候也這樣?”
五少夫人臉轟的一下紅了起來,頓時委屈得手忙腳亂。
她連忙站起來想要解釋,卻見大嫂嫂已經替自己解圍了,道:“五弟妹是這般的性子,不如三弟妹八麵玲瓏——聽聞最近一直在母親那裏逗趣?”
趙氏就張了張嘴吧,到底沒有繼續說下去。玥娘最近確實纏著她說折家的事,她哪裏敢說哦,就玥娘這張大嘴巴,今日知曉了,明日整個京都都能知曉!
她不敢多提,生怕玥娘待會兒還要問。
於是直到走,五少夫人也沒被刁難過了。
五少夫人很感激折綰,親切的喊了一聲大嫂嫂。
折綰卻已經想不起來當年五弟妹在第一日有沒有受過趙氏的臉色,有沒有像今日這般惶恐的站起來自我辯解。
但無論她有沒有這回事,自己在上輩子都是沒有幫過的。
或許是自身難保沒有幫,或許是那日有自己在,趙氏罵也是罵她,於是沒五弟妹什麽事?
她笑了笑,寬慰五少夫人,“你不要怕,我剛開始也不喜歡說話,後來慢慢熟悉了,話就多了。”
“但就是不說,也沒有什麽關係。事實上愛說話的人還是少,像咱們這樣的人才多。”
五少夫人心裏暖和和的,跟五少爺道:“本是不安的,但跟大嫂嫂說了會話就好多了。”
五少爺在家裏一直默默無聞,去年考科舉也沒有考中,於是連個功名也沒有,更加不被待見。
他隻同二哥和四哥走得近些,但也不是很近。畢竟差著年歲呢。
他的姨娘也早早去世了,平日裏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如今有了妻子,也覺得安心,道:“我冷眼瞧著,大嫂嫂才是有大智慧的,你若是喜歡,便跟她多處處。”
五少夫人猶豫,“可以嗎?我看二嫂嫂和四嫂嫂跟她也不是很熱絡。”
五少爺覺得都可以,“咱們也不是巴結大房,隻是想給你找個人說話罷了。你說是不想去就不去,咱們君子之交淡如水,並不需要上趕著。”
他鄭重的道:“我在外頭打拚,你在家你幫我管好瑣事,咱們一起好好過日子比什麽都強。”
五少夫人激動的哎了一聲,覺得自己阿娘沒給自己選錯人。
但想過好日子很不容易。婆母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喜歡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二嫂嫂安慰她,“母親就是這樣,你得捧著她,等以後就好了。”
除了宋玥娘之外,她們這幾個媳婦都是這樣過來的。
五少夫人問:“大嫂嫂也是如此嗎?”
二少夫人就和四少夫人對視一眼,突然笑出聲來。
她們都還記得婆母罵折綰的話:棉花成了精的豬精。
但這話不能跟五弟妹說。
因有了新人,她們兩個便有許多舊事可以嘮嘮。
四少夫人第一句話就是:“你在桂淵等街可買了鋪子?”
五少夫人搖搖頭,“沒有。剛開始是覺得偏僻,不願意把鋪子買在那裏。等後麵一漲,已經買不上了。”
那是拿著銀子也沒有地方買。四少夫人就得意道:“我是買了的。”
比誰尿得遠。
折綰聽了就笑:“那你跟雁雁玩,明日雁雁來的。”
瑩姐兒點頭,“我又做了很多小鈴鐺可以送給她。”
玉岫便小聲說:“你家這喜事倒是鋪張得很。”
折綰:“對新娘子是好事。”
這是實在話。因五少爺是庶子,趙氏給他說的親事便是小戶人家的姑娘,折綰記得是個臉圓圓的小姑娘,性子安靜,並不多話。
她跟二少夫人和四少夫人走得近,平時見了自己僅僅是小聲的問好,兩人倒是沒什麽交情。
但她上輩子的婚事簡簡單單,沒有如今這般大。
姑娘家的婚事大多隻有一次,大操大辦總比簡簡單單好。
等到第二天新娘子進了門,拜了天地,揭了蓋頭,折綰和其他人坐在屋子裏麵笑盈盈的跟她說話,果然見她笑不露齒,話不多,靦腆得很。
折綰恍恍惚惚記得,上輩子這個時候自己正在外頭忙著招待客人,第一天是沒見過這位弟妹的。
宋玥娘如今當家,今日也忙得很,並沒有過來,還特意叫了二少夫人和四少夫人去幫忙,獨獨撇開折綰,想要冷落她,叫她看看厲害。結果各家夫人們沒一會過來看新娘子,倒是叫折綰好一頓招待,又把宋玥娘氣得罵了一句:“真是表裏不一!”
折綰是不知曉的,知曉了也不懂她的腦子到底是怎麽想的。她隻等鬧洞房的人走了,溫聲細語的跟新娘子說話,讓她第一日因新嫁的惶恐少一些,笑著道:“過幾日天冷一些,咱們吃頓鍋子。”
五少夫人慢慢的這個在她的聲音裏麵鬆緩下來,道:“多謝大嫂嫂。”
折綰這才帶著瑩姐兒走。
瑩姐兒路上問,“大伯母,你嫁人的時候是不是也穿著這樣的衣裳?也要大伯父揭蓋頭,然後大家一起陪著說話?”
墨月提著燈籠走在旁邊,聞言手頓了頓,但餘光卻瞥見自家少夫人笑著道:“沒有。當時啊……你大伯父去了皇宮,我自己揭的蓋頭。”
也沒人陪著她說話,都在說刕鶴春突然進宮的事情。
她是惶恐過了一晚上的。如果當時有個人能安慰安慰她,想來她的膽子就大些。
瑩姐兒不懂其中的意義,大聲道:“哇!那你好厲害呀。”
折綰笑盈盈的,“是,很厲害。”
她帶著瑩姐兒回了別有人間,讓婆子去三房說一聲。瑩姐兒撇嘴,“阿娘忙得很呢,哪裏會顧得上我。”
折綰:“那也要說一聲。”
沒一會兒刕鶴春喝得大醉回來了,聽聞是跟一位莫姓的小將軍在那裏劃拳,隻是技不如人,足足喝了好幾壇酒,直喝得暈暈乎乎,等回來的時候倒頭就睡著了。
瑩姐兒看見隔壁熄燈了鬆口氣——她怕待會大伯父會來見大伯母,所以一直不敢睡。
折綰沒看出她這份心思,還在一味的在對賬。狀元春和肉桂茶賣得好,賺了不少銀子,她覺得自己可以用這些錢做些別的生意試試。
隻是還不知道要做什麽生意。
瑩姐兒等她放下賬本才湊過去,折綰摸摸她的頭:“要睡了麽?”
瑩姐兒搖搖頭,興致衝衝的說今日的見聞:“川哥兒不敢放炮竹,站得遠遠的,升哥兒去點的,但被大伯父看見了,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但大伯父不好罵升哥兒,隻好說川哥兒的不是,把川哥兒都說得臊眉耷眼,滿臉委屈。
雁雁姐今日很高興,穿著一套新衣裳過來的,說是她自己畫的花樣子,跟孫家姨母身上的衣裳花樣是一樣的。
雁雁姐還很抱歉,“我也想跟你穿一樣的,但是我最想的還是跟姨母一塊穿。”
瑩姐兒理解,她有了小鈴鐺如今第一個給的也是大伯母,不是雁雁姐姐。
兩個好朋友抱在一塊嘀嘀咕咕,互相原諒,雁雁姐還小聲道:“姨父最近還在吃藥。”
滿屋子都是藥味,姨母都不高興了,不讓他進屋子。
瑩姐兒就倒吸一口氣,“我知道!好難聞啊,我大伯父也在吃藥。”
男人為什麽要吃藥?
小姑娘們不懂,最後得出結論,“男人可能上了歲數都有病。”
因為川哥兒和升哥兒就不吃藥,他們還小。
“好可憐啊,他們大了就要吃藥了。”
瑩姐兒歎息一聲,看看四周,鑽進被子裏跟折綰道:“大伯母,我還要告訴你一件川哥兒的事情。”
折綰點頭,“你放心,我肯定誰也不說。”
瑩姐兒相信她,她跟大伯母說了好多事情,也沒見別人知曉。肯定是大伯母保守秘密了。
她神神秘秘的道:“川哥兒……不喜歡大伯父。”
折綰聞言愣了愣,“什麽?”
瑩姐兒:“是川哥兒自己說的。”
其實她要是大伯父的女兒,她也不會喜歡大伯父。大伯父一點也不好,總是罵人,還喜歡拉長臉嚇唬人。
川哥兒當時就拉著她說,“升哥兒是個大嘴巴,我隻告訴你,你別告訴其他人。”
瑩姐兒答應了。但是她忍不住告訴大伯母,“我覺得他好可憐啊。大伯母,我們能幫幫他嗎?”
折綰遲疑了一瞬,道:“我幫不了他,還要他自己立起來才行。”
瑩姐兒歎息,“是啊,做什麽都要自己立起來。”
阿娘和祖母更喜歡升哥兒,她就自己喜歡自己,隻跟更喜歡她的大伯母玩。
川哥兒自己也該為自己謀劃才是。
大伯父不喜歡他,他可以來找大伯母啊,但他也不來。
她就不好意思道:“你可千萬不要說出去呀,不然我就失信於人了。”
折綰跟她拉鉤,“我跟你保證。”
瑩姐兒沉沉睡了過去,折綰怔怔了一會也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她睜開眼睛還有些恍惚。她以為自己聽了川哥兒不喜歡刕鶴春的事情會睡不著的。
誰知道睡得還很香。一夜無夢,人很精神。
折綰舒出一口氣,跟瑩姐兒兩人互相簪了頭花,一塊去趙氏那裏請安。
她如今已經很少給趙氏請安了。趙氏不願意看見她。折綰是樂意的,於是更加少來山海院。
今日卻不能不去。她作為長嫂,按照習俗是要給五弟妹送禮的。
京都的禮是給六十兩銀子。這個出不了錯,折綰將紅封遞過去,溫和笑著道:“還望你們日後身子康健,無病無災。”
趙氏說的是:“多生幾個孩子。”
宋玥娘:“安安分分,知足常樂。”
五少夫人暈乎乎轉了一圈,五少爺一直笑吟吟的看著她,倒是見她臉紅。
新婚夫妻恩愛,折綰瞧著也高興,留下來陪了好一會兒。五少爺便先回去,五少夫人單獨留下來陪著婆母和嫂嫂們說話。
她不擅說話,便安安靜靜聽,可要接話的時候也認認真真說,隻是說得少了幾句。
但趙氏卻覺得她上不了台麵,言語中就露出了一星半點,“怎麽?你在娘家的時候也這樣?”
五少夫人臉轟的一下紅了起來,頓時委屈得手忙腳亂。
她連忙站起來想要解釋,卻見大嫂嫂已經替自己解圍了,道:“五弟妹是這般的性子,不如三弟妹八麵玲瓏——聽聞最近一直在母親那裏逗趣?”
趙氏就張了張嘴吧,到底沒有繼續說下去。玥娘最近確實纏著她說折家的事,她哪裏敢說哦,就玥娘這張大嘴巴,今日知曉了,明日整個京都都能知曉!
她不敢多提,生怕玥娘待會兒還要問。
於是直到走,五少夫人也沒被刁難過了。
五少夫人很感激折綰,親切的喊了一聲大嫂嫂。
折綰卻已經想不起來當年五弟妹在第一日有沒有受過趙氏的臉色,有沒有像今日這般惶恐的站起來自我辯解。
但無論她有沒有這回事,自己在上輩子都是沒有幫過的。
或許是自身難保沒有幫,或許是那日有自己在,趙氏罵也是罵她,於是沒五弟妹什麽事?
她笑了笑,寬慰五少夫人,“你不要怕,我剛開始也不喜歡說話,後來慢慢熟悉了,話就多了。”
“但就是不說,也沒有什麽關係。事實上愛說話的人還是少,像咱們這樣的人才多。”
五少夫人心裏暖和和的,跟五少爺道:“本是不安的,但跟大嫂嫂說了會話就好多了。”
五少爺在家裏一直默默無聞,去年考科舉也沒有考中,於是連個功名也沒有,更加不被待見。
他隻同二哥和四哥走得近些,但也不是很近。畢竟差著年歲呢。
他的姨娘也早早去世了,平日裏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如今有了妻子,也覺得安心,道:“我冷眼瞧著,大嫂嫂才是有大智慧的,你若是喜歡,便跟她多處處。”
五少夫人猶豫,“可以嗎?我看二嫂嫂和四嫂嫂跟她也不是很熱絡。”
五少爺覺得都可以,“咱們也不是巴結大房,隻是想給你找個人說話罷了。你說是不想去就不去,咱們君子之交淡如水,並不需要上趕著。”
他鄭重的道:“我在外頭打拚,你在家你幫我管好瑣事,咱們一起好好過日子比什麽都強。”
五少夫人激動的哎了一聲,覺得自己阿娘沒給自己選錯人。
但想過好日子很不容易。婆母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喜歡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二嫂嫂安慰她,“母親就是這樣,你得捧著她,等以後就好了。”
除了宋玥娘之外,她們這幾個媳婦都是這樣過來的。
五少夫人問:“大嫂嫂也是如此嗎?”
二少夫人就和四少夫人對視一眼,突然笑出聲來。
她們都還記得婆母罵折綰的話:棉花成了精的豬精。
但這話不能跟五弟妹說。
因有了新人,她們兩個便有許多舊事可以嘮嘮。
四少夫人第一句話就是:“你在桂淵等街可買了鋪子?”
五少夫人搖搖頭,“沒有。剛開始是覺得偏僻,不願意把鋪子買在那裏。等後麵一漲,已經買不上了。”
那是拿著銀子也沒有地方買。四少夫人就得意道:“我是買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