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綰小聲道:“他想著升官。”


    太後笑起來:“陛下就喜歡他這股性子,勤勉,肯吃苦。”


    頓了頓,又說起趙氏,“你婆母還好麽?”


    折綰:“好,還是老樣子。”


    太後歎息,“我最近總夢見鶯姐兒和寧昭。”


    寧昭長公主是她的女兒,八歲就去世了,鶯姐兒長得大些,但也大不了多少。


    太後:“皇帝這段日子又想把十三公主送來,我怎麽敢接呢?”


    她再承擔不起一個孩子死於年幼之時的痛了。


    折綰輕輕的給她捶腿,道:“那就不養。”


    太後突然就哽咽起來:“阿綰,三娘走出來了,可我還沒有。”


    她說到這裏,拿出帕子擦眼淚,“她說,孩子們需要往生,我們也需要將此事跨過去——可我跟她不同。”


    寧昭是因病去世的,她心裏不好受,卻也能放過自己。可鶯姐兒不是。


    她道:“她是我抱進宮裏來的,是死在我懷裏的。我總覺得,我若是不抱她來宮裏,她就不會去世。”


    她思念寧昭,看不開鶯姐兒,便也覺得自己是個不詳之人。


    可她依舊貪戀孩子們在身前。她道:“你和丹崖來的時候,我心裏是歡喜的,可也惶恐不安。我就想著,我不留她過夜,也不留你過夜,這般算不得我養的吧?”


    折綰聽得心頭一酸。


    太後確實從不讓她在宮裏過夜,也不讓她連著日子來皇宮。她就怕自己的煞氣衝了她們的氣運。


    可無論是丹崖還是她,僅僅這般進宮陪她說說話,她就願意為她們掏心掏肺的。


    這次三娘的事情,還有茶葉的事情,太後都在暗中幫著她。


    但她除了進宮陪陪太後,也幫不了其他的忙。


    此事……年代久遠,已經成了太後心裏放不下的過去,她開導不了。


    折綰歎息一聲,握著太後的手,“您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萬萬不可傷心過甚,壞了身子。”


    她去世的時候太後還活在世上。


    但無論她怎麽說,太後的精神還是時好時壞的。


    過年之前,皇帝心裏掛念著太後,在各處妃嬪那裏用膳也用不好,還對著親近的大臣歎息,“朕當年若是沒有母後一步步的教導扶持,也很難穩穩當當的坐在皇位上。”


    嚇得臣子們跪在地上連連安慰。


    直到過年,皇宮裏麵還不敢有歡聲笑語。皇帝還讓折綰住在太後的宮裏陪著她,但太後卻堅決不允,道:“我好著呢,隻是精神差了一些,這是到了年歲,一年又一年,自然是一年差一年,哪裏就需要你這般擔心了?”


    皇帝年歲越大,越是對太後孝順,他把兒子們都攏到太後的宮裏去,“這樣總行吧?是男人,又不是姑娘家。”


    太後哭笑不得,卻也不願意王爺們常來。她道:“有阿綰和丹崖常來就行了,我哪裏有那麽多精神搭理他們。”


    玉丹崖懷孕之後,太後也不見她了。她怕自己沒福氣,將丹崖的孩子出意外。


    這份小心翼翼雖然不曾明說,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瑩姐兒在宮外也聽聞太後病了。她好奇的道:“太後是不是從未出過宮裏?”


    折綰點頭,“何止不曾出宮,她連自己的長樂宮也不願意出。”


    瑩姐兒:“那她應該出來走走,人怎麽能一直悶在一個地方呢?”


    折綰摸摸她的頭,“我們瑩姐兒真聰慧。”


    但太後卻被困在那裏了,走不出去。


    大年初三,折綰和刕鶴春要進宮給太後請安,剛要出門,便見英國公叫他們過去。


    英國公坐在堂庭裏,遲疑的道:“你們這回去,不若跟太後提一提,下回帶著瑩姐兒一塊去。”


    折綰手就慢慢的握緊,“父親這是什麽意思?”


    英國公:“咱們深受皇恩,自然要回報陛下和太後。”


    他也是想了很久才做出來的決定。


    鶴春看起來是不被陛下喜愛了,鶴憫倒是在外光宗耀祖,可是京都卻要一個跟在陛下身邊才行。


    這般外頭一個,京都一個,互相扶持,才能讓英國公府長久下去。


    折綰是女子,瑩姐兒也是女子,英國公的意思倒不是讓瑩姐兒跟著折綰一塊進宮受寵。他還是想讓川哥兒或者升哥兒走一走當年刕鶴春的路子。


    刕鶴春當年是怎麽被陛下養在身邊的,那川哥兒和升哥兒也許也有機會。


    折綰便氣笑了。她第一次對英國公出言不遜,“父親真是機關算盡。”


    她斷然拒絕,“兒媳不會說的,太後也不會願意。”


    英國公惱羞成怒,卻不願意跟她一個女人爭辯這些,隻對刕鶴春道:“你媳婦不懂大局,你回去跟她好好說一說才是。”


    刕鶴春卻知曉父親這是舍不得當年他在陛下麵前行走帶來的好處,他比折綰更懂得如何跟父親打交道,便道:“父親還是跟三弟和三弟妹說一說最好。”


    英國公頗為無奈:“你們是不知道多少人排著隊送姑娘進宮陪伴太後,我若是寫信給鶴憫,一來一回不知道廢去了多少時間,等他回信,黃花菜都涼了。”


    他好笑解釋道:“難道那種克女的無稽之談難道你們也信?都是無稽之談。我就直言吧,這也不是咱們一家的主意,多少家都想走鶴春當年的路。”


    身為一族之長,他要打算的路自然更長遠,他站起來,“我心意已決,你們若是不說,那我就去跟陛下說。”


    隻是由折綰等人說出來更加合適一些罷了。


    且不管陛下願意不願意,但總要表一表忠心的。


    折綰便冷笑道:“父親盡管去說吧,陛下麵前,難道要留下一個‘求榮’的印象才好?”


    英國公皺眉,“老大媳婦,你平日裏瞧著也算是懂事,如今卻是越發氣勢大了。”


    竟然還敢在他麵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嗆聲。


    折綰笑了笑,“不及父親的念頭大,太後連十三公主也不願意養,父親為什麽覺得太後會養瑩姐兒呢?”


    她眼睛眯起來,“我猜,當年母親給瑩姐兒取名為瑩的時候,父親心裏怕是就有念頭了。”


    瑩姐兒。


    鶯姐兒。


    折綰深吸一口氣,“我且告訴父親,太後並不克女,我自然是覺得這般謠言是無稽之言。但太後也不會讓瑩姐兒住進宮裏去——就像當年的鶯姐姐一般。”


    她說完此話,轉身就走,根本懶得跟他費口舌。刕鶴春心裏倒是痛快,他笑了笑,“父親還是棄了這個念頭吧,太後麵前,難道父親有阿綰熟悉麽?太後的性子,父親有阿綰懂麽?”


    他跟著折綰離去,倒是將英國公氣個仰倒。


    他手顫抖著捂住心口,半晌喃喃道:“鶴春這還是恨上我了。”


    他深吸一口氣,“我這是運籌帷幄!沒有我這般機關算盡,他們哪裏來的這般的好官途?哪裏能在太後和陛下麵前露臉?京都一片瓦掉下來就是一個官,一個世家子,一個世家婦——沒有我,他們能跟這群人分別而開?”


    一群人,如此年歲了,還要他來打算這些事情,竟然還反過來嘲笑他。


    他對鶴春實在是失望。還是養得太過天真了。因知曉陛下喜歡這般的性情,他也沒有多加管教,隻任由他去,誰知道養成現在這樣!


    但一個兒子廢了,他也不願意跟老三因為這事鬧僵,老三的性子孤僻,說話做事並不顧忌他的臉麵,要是到時候鬧起來,自己怕是也如同勳國公一般成為笑話。


    所以因著刕鶴春的話,他又給老三去了一封信。


    還把宋玥娘叫到跟前去說。


    他的那套為了孩子們好的說辭在宋玥娘麵前行不通。


    宋玥娘本帶著兒子回了娘家,但臨近過年,還是被父母送了回來,她忙活了一個年,正是疲憊的時候,冒然聽見此事,驚得後背汗毛都起來了,對著英國公就是一瞪。


    瞪瞪瞪,瞪不死他!


    因事關太後,她不敢高聲放肆,但她跟趙氏多年婆媳,無話不談,上回趙氏能把她的事情說與四夫人,這回她也能把趙氏告訴她的事情說與英國公。


    她壓低了聲音,笑著道:“父親未免做得太過了些——當年鶯姐姐進宮,本是不願意的,可父親非得她去,臨行前還罵了她,她這才在太後的宮裏落淚,被太後瞧中了——我聽母親說,父親這些事情尤為有手段,這一招,莫非是參照了曲有誤,周郎顧?”


    英國公能打趙氏,卻不敢打宋玥娘,隻能任由她陰陽怪氣,氣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低聲罵:“你胡說八道些什麽!”


    宋玥娘嘖嘖一句,“我哪裏敢胡說八道,我這個人最是老實了,但誰也別想欺負我的孩子去!”


    她脾氣橫衝直撞的,能這般陰陽怪氣幾句已經是極限了,當即就道:“不行父親就替鶴憫休了我吧!我帶著兩個孩子回娘家去,我也不是那般破落戶的人,非得死活賴在這裏不走,我隻有娘家父母和兄弟養活。”


    英國公氣得直哆嗦,“反了,反了,都反了。”


    等折綰回來的時候,便聽聞宋玥娘帶著升哥兒和瑩姐兒又回娘家去了。


    英國公氣倒了。


    但這事情,到底是被太後知曉了。全因太子妃去太後宮裏的時候碰見折綰問了一句,“聽聞你三弟妹最近帶著孩子在宋家住?”


    折綰就笑了笑,“是,宋家老夫人最近身子有些不痛快,玥娘自來孝順,便回去伺候。”


    太子妃便道:“是個孝女。”


    宮裏的話,一句三婉轉,太子妃話沒有說盡,太後卻起了疑心,小聲問,“怎麽回事啊?”


    折綰:“就是我上回進宮跟您說的,父親想要瑩姐兒兒進宮陪您。”


    她並沒有瞞著太後此事。


    太後皺眉,“我不是拒絕了麽?”


    折綰:“父親給三弟去了信,還找三弟妹說了。”


    太後聞言歎息,“當年鶯姐兒也是他這般送進來的。”


    她心緒更差了。


    折綰就笑著給她捶背,“上回瑩姐兒還問您了。”


    太後打起精神,“哦?”


    她一直聽折綰說瑩姐兒的趣事。


    雖然兩人未曾見過,但是她知曉瑩姐兒和雁姐兒給折綰送了曇花。


    如今她的宮裏也養著幾盆曇花呢。她也想許個願望。


    其實英國公的主意打錯了,即便是不把瑩姐兒送進來,她也不會虧待了鶯姐兒的侄兒侄女去,她這輩子,最為歉疚的人就是鶯姐兒和寧昭了。


    折綰就輕聲道:“瑩姐兒說,您為什麽不出去走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室(作者:枝呦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枝呦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枝呦九並收藏繼室(作者:枝呦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