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力的錘床,“鶴春還有臉怪我呢,若不是我,他能有今天?能走到哪裏人人都叫一句刕大人?”


    他一激動,咳嗽起來,“實在是不孝!”


    對這句話,趙氏倒是有些認可。她也覺得大兒子薄情,“是,他是不太孝順。”


    可這又能怎麽辦呢?自己生出來的,養出來的,隻能受著了。


    她恨恨道:“所以說,你之前送她進宮做什麽!”


    英國公:“……”


    此時此刻,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便是聽從父命娶了趙氏,以至於他這一輩子連個知心人都沒有。


    他擺擺手,疲憊道:“你出去吧,我想一個人靜靜。”


    趙氏也不願意待在他身邊。她跟四兒媳婦說,“自從你父親這回病了之後,我就覺得他身上有一股老人味。”


    很是難聞。


    四夫人不敢跟她說這些,但敢借錢。


    她耐心地聽趙氏說完後,畏畏縮縮的道:“母親……我最近手頭緊,您能借些銀子給我麽?”


    趙氏:“……”


    她雖然不缺銀子,但也不是冤大頭。她不可置信的道:“前兩天不是剛給過你嗎?”


    四夫人低頭:“用沒了。”


    趙氏氣笑了,哈了一聲,“你不會又給你兄弟了吧?”


    四夫人垂首點點頭。


    就連趙氏也看不慣她這幅窩囊像了,“下回你娘家人再來,你就帶著他們來我這裏,我倒是要看看,她們到底還要不要臉麵!”


    四夫人就領著人來了,事實證明,她的娘家人還是要臉的,至少在趙氏麵前隻記得恭維,而不敢提銀子。


    四夫人鬆了一口氣。可緊接著又有弟媳婦上門了。她這回也不是要臉,也不是不要臉,而是貼著臉問,“你們家升哥兒是不是還沒定親呢?”


    四夫人一聽這個,嚇得連連後退,連忙搖頭,“你可不能打這個主意!不然宋玥娘敢撕了你——連我公爹都被她收拾了。”


    外頭哪裏知道這些。她娘家弟媳馬上問,“這是怎麽回事?”


    四夫人便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不敢說了。她弟媳婦眼神一閃,拿捏著她,“怎麽,不能說?”


    四夫人拿出了銀子消災。她鄭重道:“你要是想得罪宋家就盡管去說吧。”


    她弟媳婦當然不敢,她隻是過來拿些銀子罷了。刕家四爺回來的時候見她伏在桌子上哭,皺眉問,“是不是你娘家人又來了?”


    四夫人點點頭,“是。”


    刕四爺脾氣其實挺好,性子也好,因為是庶出,趙氏並不關照他,英國公也不重視他,所以在他心裏,妻子和兒女最是重要。


    妻子剛嫁過來的時候也跟他吃過不少苦的,他一直記在心裏,但誰在家也不能這樣禍禍,他本一天在外跑得不痛快,回到家還這般,頓時有了氣,道:“再這樣下去,你就自請下堂吧!”


    四夫人還是頭一回見他這樣發脾氣,當即六神無主,她慌忙之下,也沒有去找趙氏,而是手慌腳亂的上了二夫人那裏。


    二夫人對她是無奈,她不願意摻和這些事情,但還秉持著良心勸一勸,“你要是願意,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三弟妹。三弟妹出了頭,她們誰敢放肆?”


    但四夫人不敢,不願。


    氣得二夫人趕她出去,“你到底要什麽時候才能醒一醒!”


    折綰很快就聽聞了此事,她對瑩姐兒道:“她也不是真願意對娘家這般好,隻是給了太多的東西,她不舍得立刻一刀兩斷,還想從娘家人身上拿回來呢。”


    可她能拿回來什麽?


    不心疼你的家人,永遠都不會心疼你。不用再付出,及時止損才是正理。


    可惜這麽簡單的道理,深陷局中的人是看不透的。


    她歎息道:“她自己明白得很,隻是不想醒來罷了。”


    於是連趙氏也懶得搭理四夫人了——她可不願意再給銀子。


    又還不上!


    這般一來,心裏的苦悶又無處說她就開始喜歡上去寺廟聽經了,然後捐了不少香油錢。


    一個月後,她發現還不如賞點銀子給老四媳婦呢。


    佛祖可比老四媳婦用錢多。


    宮裏,太後也正跟折綰道:“皇帝要給我建個寺廟祈福長壽。”


    她本覺得勞民傷財,但又想在給她的廟裏專門為寧昭和鶯姐兒供奉牌位,享受香火。


    她道:“你覺得好嗎?”


    折綰笑起來,“這又有什麽不行的呢?您這輩子並不奢靡,隻是一座廟罷了,再者說,這也是陛下的孝心。”


    太後本就心動,聞言點頭道:“那就建吧。”


    她就對寺廟有了興致,拉著折綰的手道:“你信這些嗎?”


    折綰頓了頓,點頭,“信的。”


    她道:“我信……往生。”


    太後就道:“我也願意信,若是可以,我願意走遍天下所有的廟宇為我的寧昭和鶯姐兒祈求來生。”


    第100章 得無念,得無名(29)


    皇帝一片孝心給太後修建寺廟, 沒有挪用戶部的銀子,而是用的私庫,還特意叫了工部侍郎來親自監督此事。從屋簷到祥紋, 他樣樣過問,想著把此事做得盡善盡美,成為國朝至孝典範。


    如此半個月, 萬物具備, 隻欠選址。皇帝不願意建在京郊偏遠之地, 他道:“就要建在鬧市之中, 這般熱熱鬧鬧的。但也不要被閑雜人等瞧見了,要鬧中取靜。”


    工部侍郎一聽就汗流浹背, 但皇帝正在興頭上, 他也不敢唱反調說沒有, 於是日日在京都尋摸開來, 終於找到了西城沿河附近一帶。


    這裏沿河,百姓自然多, 但外頭卻又一片林子。他便將外頭的林子圈過來做成護寺林,禁止普通人進入, 便成了“鬧中取靜”。


    這樁差事總算是完成了。皇帝很是滿意, 拍著他的肩膀道:“愛卿用心了。”


    而後就去太後宮裏誇起來, “到時候朕要親自去廟裏為母親祈福,祈求母親千歲之壽。”


    太後很是感動, 感慨道:“你是個孝子,我是有福的。隻是我這些年沒有顧念上你, 一味的沉淪過去, 害你擔心——若是可以,我也想去寺廟裏吃齋念佛, 為你和天下蒼生祈福。”


    皇帝就喜歡聽這種話,連著好幾天都是樂嗬嗬的,就是看見折子上有官員貪汙,等候他的發落,他也是一邊在上麵寫一個斬字,一邊感慨,“他死去倒是痛快了,可憐活著的老母親怎麽辦?”


    於是,當太後提出要帶著折綰去皇覺寺祈福的時候,他大為歡喜,卻又擔心不已,“要不要朕陪著?”


    他也很久沒有出去走一走了。


    太後:“就在京都裏,能有什麽事情?你是皇帝,哪裏好隨意出宮,你放心,我多帶人手,必定無事的,你不用擔心。”


    皇帝就親自給太後挑選侍衛,把折綰叫過去叮囑道:“太後久不出門,你要顧念好她。”


    折綰鄭重的點了點頭,“陛下放心,臣婦知曉的。”


    皇帝對折綰很是放心,又賞賜了許多東西。傳旨太監帶著綾羅綢緞進了英國公府,英國公本在養病,聽見聲響連忙出來迎旨,等太監走後,他對折綰的態度極好,笑著道:“老大媳婦,那你就好好的陪著太後,家裏的事情不用操心。”


    折綰便很佩服他變臉的速度。前陣子還拍著桌子說她反了。她點頭應下,回去收拾去寺裏麵的東西。


    瑩姐兒趴在榻上麵看,好奇道:“大伯母,你們會做些什麽呢?”


    撿佛豆?一直跪著聽和尚念經還是自己念經?


    小姑娘這般的年歲,什麽都好奇。


    折綰:“我也沒去過,並不知曉具體的,怕是要到了寺廟才能知曉。等到時候我給你寫信吧?把碰見的有趣事情都寫給你。”


    瑩姐兒點點頭,她很是舍不得大伯母,“那你什麽時候回來啊?”


    折綰:“要十天半個月吧?看太後的興致。”


    太後願意跨出宮門,皇帝都說待幾個月也沒事,就希望她老人家高高興興的。


    瑩姐兒:“我會想你的!”


    送她走的時候,她還掉了金豆子。


    折綰一陣舍不得。太後見了她這般還道:“你這是跟她有緣分。”


    折綰也覺得是。她跟太後笑著說:“她阿娘跟我不對付,但她見我的第一麵就笑,喜歡往我的小書房裏跑。”


    太後就想起了鶯姐兒。她忍不住道:“鶯姐兒——她見我第一麵雖然哭了,但我知曉,她後頭是高興的。她說跟我待在一塊舒坦,她也很喜歡坐在我的懷裏麵看書。”


    “鶯姐兒還說,她知曉我是全心全意愛護著她的,沒有把她當成是寧昭的影子。在我這裏,鶯姐兒就是鶯姐兒,不是誰的妹妹,也不是誰的姐姐,隻是鶯姐兒——我這般對她,她很高興。”


    但說完這句話,太後就停了下來,等了好一會兒才道:“以至於她突然病倒了,要去世了,還拉著我的手跟我說,讓我不要傷心,她從來不後悔在我身邊待過,她覺得跟我一塊的日子很是暢快。”


    但她越是這般,太後就越是不能原諒自己。


    她哆嗦著嘴唇對折綰道:“你的運道一定要比我好啊——瑩姐兒要好好的才行。”


    折綰就點了點頭,“她肯定會很好的。”


    太後便看著她,突然道:“阿綰,你是不是想帶著她去江南?”


    折綰手一頓,而後詫異道:“太後看得出來?”


    太後就笑起來,“我也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妖精了,哪裏看不出你這點道行。”


    可別人輕易不會想到此事上,便沒人發現她的心思。隻有太後這兩年跟她常日裏說話,從她看的書,做的事,慢慢的就揣摩出她的念頭。


    她說,“別人猜到你的念頭,可能要嚇一跳,但我什麽沒見過?宮裏麵的人來來去去,她們那些心思,我都猜得到一些。”


    折綰就直言道:“我是想著去看看,這輩子總是要去看看的。但瑩姐兒……還要她自己願意才行。”


    太後就感慨道:“阿綰,你看著是個溫婉的人,但骨子裏卻有些韌性在,你決定的事情,我隻有支持你的,就如你現在願意陪著我一般。”


    總是人心換人心的。人這輩子難得能碰見一個待你好的人,碰見了,太後很是珍惜。


    折綰沒想到能得太後這番話,她握著太後的手,“多謝你。”


    太後:“你還不走,是想著陪我?”


    折綰就坦誠道:“不盡然是。想陪著您是一麵,但我也忐忑得很,怕路上有什麽萬一,怕京都有什麽變故。不瞞您說,我嫁妝鋪子的生意雖然小,但手底下好多姑娘家都依靠著我活,有一天晚上我想明白這個道理後,便一點也不敢出意外,躺在床上都睡不著……”


    太後被她說得笑起來:“瞧你這點出息!”


    折綰也笑,道:“我這是第一次出遠門,什麽經驗都沒有,京都又有太多牽掛的人,所以就總覺得沒到時候,便也不著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室(作者:枝呦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枝呦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枝呦九並收藏繼室(作者:枝呦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