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對雨聲情有獨鍾,我曾寫過一篇《聽雨》,現在又寫《聽雨》。
從淩晨起,外麵就下起小雨來。我本來有幾張桌子,供我寫作之用;我卻偏偏選了陽台上鐵皮封頂下的一張。雨滴和簷溜敲在上麵,叮當作響。小保姆勸我到屋裏麵另一張臨窗的大桌旁去寫作,說是那裏安靜。焉知我覺得在陽台上,在雨聲中更安靜。王籍詩“鳥鳴山更幽。”有人以為奇怪:鳥不鳴不是比鳴更為幽靜嗎?山中這樣的經驗我沒有,雨中這樣的經驗我卻是有的。我覺得“雨響室更幽”,眼前就是這樣。
我伏在桌旁,奮筆疾書,上麵鐵皮上雨點和簷溜敲打得叮叮當當,宛如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聲,“大珠小珠落玉盤”,其聲清越,緩急有節,敲打不停,似有間歇。其聲不像貝多芬的音樂,不像肖邦的音樂,不像莫紮特的音樂,不像任何大音樂家的音樂;然而諦聽起來,卻真又像貝多芬,像肖邦,像莫紮特。我聽而樂之,心曠神怡,心靈中特別幽靜,文思如泉水湧起,深深地享受著寫作的情趣。
悠然抬頭:看到窗外,濃綠一片,雨絲像玉簾一般,在這一片濃綠中畫上了線。新荷初露田田葉,垂柳搖曳絲絲煙,幾疑置身非人間。
我當然會想到小山上我那些野草間花的植物朋友們,它們當然也決不會輕易放過這樣天賜良機;盡量張大了嘴,吮吸這些從天上滴下來的甘露,為來日抵抗炎陽做好準備。
我頭頂上滴聲未息,而陽台上幽靜有加,我仿佛離開了嘈雜的塵寰,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
1997年6月3日
從淩晨起,外麵就下起小雨來。我本來有幾張桌子,供我寫作之用;我卻偏偏選了陽台上鐵皮封頂下的一張。雨滴和簷溜敲在上麵,叮當作響。小保姆勸我到屋裏麵另一張臨窗的大桌旁去寫作,說是那裏安靜。焉知我覺得在陽台上,在雨聲中更安靜。王籍詩“鳥鳴山更幽。”有人以為奇怪:鳥不鳴不是比鳴更為幽靜嗎?山中這樣的經驗我沒有,雨中這樣的經驗我卻是有的。我覺得“雨響室更幽”,眼前就是這樣。
我伏在桌旁,奮筆疾書,上麵鐵皮上雨點和簷溜敲打得叮叮當當,宛如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聲,“大珠小珠落玉盤”,其聲清越,緩急有節,敲打不停,似有間歇。其聲不像貝多芬的音樂,不像肖邦的音樂,不像莫紮特的音樂,不像任何大音樂家的音樂;然而諦聽起來,卻真又像貝多芬,像肖邦,像莫紮特。我聽而樂之,心曠神怡,心靈中特別幽靜,文思如泉水湧起,深深地享受著寫作的情趣。
悠然抬頭:看到窗外,濃綠一片,雨絲像玉簾一般,在這一片濃綠中畫上了線。新荷初露田田葉,垂柳搖曳絲絲煙,幾疑置身非人間。
我當然會想到小山上我那些野草間花的植物朋友們,它們當然也決不會輕易放過這樣天賜良機;盡量張大了嘴,吮吸這些從天上滴下來的甘露,為來日抵抗炎陽做好準備。
我頭頂上滴聲未息,而陽台上幽靜有加,我仿佛離開了嘈雜的塵寰,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
1997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