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我憑烏鴉嘴在亂世發家日常 作者:東邊小耳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是換個人,該讓人懷疑是不是要偷情了。
趙巍衡也驚訝的?看著她們,“那?你們……”
最後還?是崔舒若及時站出來,製止了他們奇奇怪怪的?聯想,“三哥也是為?了去祭拜定北王吧?”
崔舒若一看趙巍衡特意換過的?衣裳和頭上庶民的?小帽,哪有猜不出來的?。
經過崔舒若一提醒,這兩個本來聰明,但湊在一塊不知怎麽就變得像鄉裏愛互相吵架的?姐弟,終於恍然大悟。
除了崔舒若,還?有抿嘴笑的?孫宛娘。
崔舒若和孫宛娘目光交匯,露出了帶自家傻孩子出門的?慈愛微笑。
難得的?是孫宛娘對趙巍衡的?舉動並沒有半分異議,明明她很注重規矩,可當他做任何決定時,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
既然爬牆大業被中途阻攔,以防還?有其他人進來,孫宛娘主動提出在門口守著。
走之前,孫宛娘和趙巍衡對視了一眼,溫情脈脈,黏糊得令旁觀的?人也不由得互相對視,露出心照不宣的?目光。
趙平娘還?對著崔舒若擠眉弄眼。
等到孫宛娘出去,趙平娘忍不住搖頭,“真沒想到你能有這麽好的?福氣,娶上宛娘這樣的?好女子。”
趙巍衡不滿反駁,“阿姐!我?究竟是不是你弟弟!”
可趙巍衡控訴完,看向院門的?神情陡然柔和,“但能娶到宛娘,確實?是我?的?福氣。”
可不就是嗎,夫婿要爬牆,妻子不置喙一句,反而?出去幫著守門。
崔舒若看著他倆說不定又能吵起來,微笑著提醒,“再不走,恐怕要來不及了。”
孫宛娘走了,現在隻剩下崔舒若一個人拖著兩個隨時能鬥嘴的?姐弟。
她時不時一陣見?血地提醒上一句,好不容易把人安安穩穩的?帶到了魏家門前,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
自院門前始,一直至兩側院牆,是望也望不到頭的?祭品,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在趕來。他們大多虔誠,擺好祭品後,在大門前叩拜,各個神情悲傷嚴肅,都是出自真心。
趙巍衡和趙平娘也失了言語,被深深震撼。
民心,說來簡單,可直到此時,才真正叫他們見?識了。
那?是皇權也不可操控的?存在,他們微弱,湊在一塊卻如滴水匯進汪洋,深遠莫測。
係統在崔舒若腦海裏抱不平。
【親親,他們真奇怪,當初你被謠言中傷,他們就人雲亦雲,可這回聖人都下旨了,竟還?是來祭奠定北王。】
崔舒若臉上沒有半點不忿,她歎了口氣,在腦海裏說,“他們不信我?,是因為?對建康百姓而?言,我?的?好不過是傳聞,我?不曾為?他們真的?做過什麽。可定北王他率幽州軍打到了北地,將羯族打得節節敗退。而?當初,他護送太子時,何曾不是帶著許多漂泊的?北地百姓到了建康,給他們活路。
百姓心裏有一道?明鏡,清清楚楚的?記得誰對他們好,有過恩惠。
那?是老皇帝下再多旨都無法?蒙蔽的?。”
第48章
趙平娘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祭拜定北王, 她多少是覺得定北王一代英豪不該死了卻無人祭奠,十分可憐,但若是有這麽多人來, 她們還有必要冒險祭拜嗎?
她問了出來。
“要!”
“去!”
兩道聲音同時響起, 是崔舒若和趙巍衡。
在這件事上, 他們倒是想法一致。
趙巍衡說?:“百姓拜是因他們崇敬定北王, 我們拜是因定北王的功績當得天?下有心之人如此。”
崔舒若則道?:“祭奠抗擊胡人而死的英烈,理所應該。”
聽了他們的話, 趙平娘也放下心中那點顧慮, 她遲疑道?:“你們不會要從正門大搖大擺的走進去吧?”
“當然不。”說?這話的人是趙巍衡。
但接著道?的是崔舒若, 她指向角門的方向,“走正門太過顯眼,依我們家在建康的處境,隱匿身份,悄悄走角門, 進去祭拜就是了。”
他倆這麽有主意, 趙平娘哪有意見,“成吧, 那走。”
三個人小心的繞到角門, 結果發現竟是虛掩著的, 輕輕一推就能推開。
在三人對視,感到詫異的時候,迎麵撞上一個人。對方生的儀表堂堂, 走起路來龍驤虎步,大開大合, 一身庶民的白衣粗布,明?明?尺寸剛好, 但穿在他身上,因為肌肉僨張而顯得局促緊繃。
雖然崔舒若不曾見過他,但也能猜出對方的身份,必定是個官職不低的武將。
趙巍衡也小聲道?:“那是從三品歸德將軍習漣。”
對方也沒想到能見到趙巍衡,他們顯然是認識的,但在這種環境下,隻?能假裝各自不相識,擦肩而過。
崔舒若因為出現的歸德將軍,把目光落在了地上,鵝軟石鋪設的小道?上,有許多淩亂的腳印,鞋底形製和大小都不同,恐怕來的人十分多。但大多數都如她們這般,靜悄悄的來,祭拜完就走。
崔舒若看著雪汙的腳印道?:“公?道?自在人心。”
趙巍衡搖搖頭,“聖人自以為將過錯都推在死去的定北王身上,他就能安枕無憂,殊不知?把武將們的心都寒了。”
他們不再閑敘,而是朝著正堂而去,每個人的麵色都嚴肅了起來。
越是接近靈堂,周圍便?越是寂靜,甚至聽不到哭聲,隻?能聽見火盆不斷吞噬紙錢時的劈啪聲。
好不容易繞到靈堂,棺槨旁僅僅跪著魏成淮一人,靈堂冷寂,白色喪幡被風雪吹打,飄零無依。
崔舒若她們來的時候,被剪成銅錢的白紙突然被一陣狂風吹亂,飄灑在靈堂周圍。魏成淮卻沒有理會,他跪在地上,燒著紙錢,脊背依舊挺直。
他似乎注意到了她們,在望見崔舒若的時候,麻木悲慟的眼睛漸漸有了些神采與?情?緒。
否則,就以崔舒若的觀察,他孑然一人跪在此處,竟分毫瞧不出初見時鮮衣怒馬養出的少年意氣?,而變作一具軀殼,扛起無數人期盼的存在。
旁人瞧他,是幽州軍將來的統帥,是身負國仇家恨、風雨飄渺的定北王世子,可崔舒若瞧他,眼前浮現的卻總是那個單人一騎闖進胡人大軍救下她,對她燦爛一笑,問她“女郎可還安好”的少年將軍。
彼時的意氣?飛揚與?此時的漠然肅穆相交疊,叫崔舒若也生了些迷茫。
趙巍衡率先跪下,崔舒若和趙平娘也以女子之禮緩步而跪,她們對定北王行的是最嚴肅的大禮,足見心誠。
而一旁的魏成淮起身,對她們還禮,再互拜。
外頭風雪蕭蕭,魏成淮卻身穿生麻布的斬衰喪服,衣裳單薄,還禮時動作熟稔,仿佛這般做過上百遍,已近麻木。
按理而言,崔舒若她們祭拜過,聊表心意,就該走了。
可看著此時猶如行屍走肉,完全喪失當初意氣?光鮮的冷硬將軍,崔舒若給了趙平娘一個眼神,讓他們稍候自己片刻。
她走到魏成淮的麵前,蹲下身注視著他,“聖人如今年邁,疑心重,今日?的動靜瞞不過他,愈是民心所向,愈遭忌憚,你該早做打算。”
崔舒若說?著,決定再多提醒他一句,“魏家的前程,不在今朝。你既想殺胡人,便?去做你想做的,建康會困住你的手腳,北地苦寒卻是傲然白楊的歸處。”
火盆燃起的起伏不定的焱火橫隔在二人中間,魏成淮直視崔舒若,她連同火光被映在眼底。
他長久沒有言語,沉默後,是他倏然的動作。
魏成淮對崔舒若鄭重拱手行了一禮,眼神堅定,神情?堅毅,“多謝衡陽郡主,今日?點撥之恩,成淮來日?必報。”
言罷,他又轉向趙巍衡和趙平娘,衝他們拱手一低頭,動作裏有一股說?不明?的沉重有力,大抵是武將天?生的力量感所致。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多謝諸位!”
趙巍衡和趙平娘也都連忙還禮。
然而並不及他們敘話,外頭正門而來的大道?上傳來動靜,他們不能不避開,此番前來本就是掩人耳目,若是叫老皇帝知?道?了,很難不受牽連埋怨。
他們躲到了旁側,而走正門來人的麵容也漸漸出現再崔舒若她們的視線裏。
是熟人,鄭衡之。
他竟是極少數敢走正門來祭拜的人。其實也不是不能懂,畢竟他身後有五姓七望兩?大世家,老皇帝就定北王的事早已和大世家們達成了平衡,鄭衡之來祭拜並不會影響到什?麽。
更?何況,在他這樣恪守先賢言論,處處皆做到君子品行的人,怎麽可能走角門祭拜。
既來,必要堂堂正正。
他甚至還帶了喪儀,完全符合該有的禮數。
崔舒若以旁觀者的目光瞧著,竟發覺,他大抵真的是言行合一的君子。這樣的人,真真是可惜了。
為了避免再生事端,在看清來人後,他們就從那小道?又繞了出去。
等到出去以後,三人也不似之前的輕鬆笑鬧,俱都沉默無言。
風霜如故,民生凋敝,國朝去路何在?
在一路的低氣?壓下,趙巍衡突然爆發,他一怒捶牆,“怎能如此,怎至於此?”
他緊緊咬牙,顯然已氣?到極致,“倘若我們能回?到並州,勢必不能再蜷縮下去。人皆如此,上至帝王,下至世家,怎可對定北王如此,對武將如此?
長此以往,談何打回?北地?”
不管趙巍衡如何氣?憤,都改不了他們如今被困在建康的事實。
而且越是如此越不能著急,否則被老皇帝看出端倪,隻?怕連現在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他們畢竟是先皇後的娘家人,在老皇帝麵前還有些情?麵。
可主動離建康不能他們提,必須讓其他人來,否則若是引起老皇帝的疑心就糟糕了。
等回?到齊國公?府,崔舒若想了又想,主動到前院向齊國公?進言,“阿耶,聖人如今草木皆兵,我們雖不能妄動,可也不能坐以待斃。”
“哦?”齊國公?難得見崔舒若主動向自己出謀劃策,對女兒時,他還是頗有慈父風範的,“依你所見,該當如何?”
崔舒若宛然一笑,“女兒若是說?錯了,還望阿耶莫要怪罪。既然我們不能提,何不找人提呢?”
齊國公?像是看小孩一樣看著崔舒若,他笑著搖搖頭,不失寵溺,“你這孩子,主意對,可過於想當然。進言的人選,哪有那麽容易,況且又如何說?動呢?”
崔舒若知?道?齊國公?可能會懷疑,可她卻胸有成竹,篤定的說?:“不,有一個人十分合適。”
“誰?”齊國公?也來了興致,他見崔舒若如此肯定,倒也好奇起來。
“襄成王。”崔舒若道?。
聽到這個名字,齊國公?的臉當即就變了,神色一黑,“哼,那老匹夫,我說?什?麽也不會求他。”
兩?家本是至交,可當初定北王得勢,先太子想要牽線搭橋,讓襄成王獨女長寧郡主嫁給魏成淮。後來雖然因為齊國公?的釜底抽薪和魏成淮的斷然拒絕而不了了之,可也叫齊國公?和襄成王交惡。
明?明?趙巍衡和長寧郡主早就定親了,襄成王還一直都在建康,不似齊國公?鞭長莫及,他若是鐵了心不想毀了和齊國公?府的親事,憑借老皇帝對襄成王的寵幸,絕不是件難事。
可後來事情?動靜鬧得那麽大,很難說?襄成王是不是真的對定北王的兵權動心,從而樂見其成。
趙巍衡也驚訝的?看著她們,“那?你們……”
最後還?是崔舒若及時站出來,製止了他們奇奇怪怪的?聯想,“三哥也是為?了去祭拜定北王吧?”
崔舒若一看趙巍衡特意換過的?衣裳和頭上庶民的?小帽,哪有猜不出來的?。
經過崔舒若一提醒,這兩個本來聰明,但湊在一塊不知怎麽就變得像鄉裏愛互相吵架的?姐弟,終於恍然大悟。
除了崔舒若,還?有抿嘴笑的?孫宛娘。
崔舒若和孫宛娘目光交匯,露出了帶自家傻孩子出門的?慈愛微笑。
難得的?是孫宛娘對趙巍衡的?舉動並沒有半分異議,明明她很注重規矩,可當他做任何決定時,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
既然爬牆大業被中途阻攔,以防還?有其他人進來,孫宛娘主動提出在門口守著。
走之前,孫宛娘和趙巍衡對視了一眼,溫情脈脈,黏糊得令旁觀的?人也不由得互相對視,露出心照不宣的?目光。
趙平娘還?對著崔舒若擠眉弄眼。
等到孫宛娘出去,趙平娘忍不住搖頭,“真沒想到你能有這麽好的?福氣,娶上宛娘這樣的?好女子。”
趙巍衡不滿反駁,“阿姐!我?究竟是不是你弟弟!”
可趙巍衡控訴完,看向院門的?神情陡然柔和,“但能娶到宛娘,確實?是我?的?福氣。”
可不就是嗎,夫婿要爬牆,妻子不置喙一句,反而?出去幫著守門。
崔舒若看著他倆說不定又能吵起來,微笑著提醒,“再不走,恐怕要來不及了。”
孫宛娘走了,現在隻剩下崔舒若一個人拖著兩個隨時能鬥嘴的?姐弟。
她時不時一陣見?血地提醒上一句,好不容易把人安安穩穩的?帶到了魏家門前,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
自院門前始,一直至兩側院牆,是望也望不到頭的?祭品,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在趕來。他們大多虔誠,擺好祭品後,在大門前叩拜,各個神情悲傷嚴肅,都是出自真心。
趙巍衡和趙平娘也失了言語,被深深震撼。
民心,說來簡單,可直到此時,才真正叫他們見?識了。
那?是皇權也不可操控的?存在,他們微弱,湊在一塊卻如滴水匯進汪洋,深遠莫測。
係統在崔舒若腦海裏抱不平。
【親親,他們真奇怪,當初你被謠言中傷,他們就人雲亦雲,可這回聖人都下旨了,竟還?是來祭奠定北王。】
崔舒若臉上沒有半點不忿,她歎了口氣,在腦海裏說,“他們不信我?,是因為?對建康百姓而?言,我?的?好不過是傳聞,我?不曾為?他們真的?做過什麽。可定北王他率幽州軍打到了北地,將羯族打得節節敗退。而?當初,他護送太子時,何曾不是帶著許多漂泊的?北地百姓到了建康,給他們活路。
百姓心裏有一道?明鏡,清清楚楚的?記得誰對他們好,有過恩惠。
那?是老皇帝下再多旨都無法?蒙蔽的?。”
第48章
趙平娘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祭拜定北王, 她多少是覺得定北王一代英豪不該死了卻無人祭奠,十分可憐,但若是有這麽多人來, 她們還有必要冒險祭拜嗎?
她問了出來。
“要!”
“去!”
兩道聲音同時響起, 是崔舒若和趙巍衡。
在這件事上, 他們倒是想法一致。
趙巍衡說?:“百姓拜是因他們崇敬定北王, 我們拜是因定北王的功績當得天?下有心之人如此。”
崔舒若則道?:“祭奠抗擊胡人而死的英烈,理所應該。”
聽了他們的話, 趙平娘也放下心中那點顧慮, 她遲疑道?:“你們不會要從正門大搖大擺的走進去吧?”
“當然不。”說?這話的人是趙巍衡。
但接著道?的是崔舒若, 她指向角門的方向,“走正門太過顯眼,依我們家在建康的處境,隱匿身份,悄悄走角門, 進去祭拜就是了。”
他倆這麽有主意, 趙平娘哪有意見,“成吧, 那走。”
三個人小心的繞到角門, 結果發現竟是虛掩著的, 輕輕一推就能推開。
在三人對視,感到詫異的時候,迎麵撞上一個人。對方生的儀表堂堂, 走起路來龍驤虎步,大開大合, 一身庶民的白衣粗布,明?明?尺寸剛好, 但穿在他身上,因為肌肉僨張而顯得局促緊繃。
雖然崔舒若不曾見過他,但也能猜出對方的身份,必定是個官職不低的武將。
趙巍衡也小聲道?:“那是從三品歸德將軍習漣。”
對方也沒想到能見到趙巍衡,他們顯然是認識的,但在這種環境下,隻?能假裝各自不相識,擦肩而過。
崔舒若因為出現的歸德將軍,把目光落在了地上,鵝軟石鋪設的小道?上,有許多淩亂的腳印,鞋底形製和大小都不同,恐怕來的人十分多。但大多數都如她們這般,靜悄悄的來,祭拜完就走。
崔舒若看著雪汙的腳印道?:“公?道?自在人心。”
趙巍衡搖搖頭,“聖人自以為將過錯都推在死去的定北王身上,他就能安枕無憂,殊不知?把武將們的心都寒了。”
他們不再閑敘,而是朝著正堂而去,每個人的麵色都嚴肅了起來。
越是接近靈堂,周圍便?越是寂靜,甚至聽不到哭聲,隻?能聽見火盆不斷吞噬紙錢時的劈啪聲。
好不容易繞到靈堂,棺槨旁僅僅跪著魏成淮一人,靈堂冷寂,白色喪幡被風雪吹打,飄零無依。
崔舒若她們來的時候,被剪成銅錢的白紙突然被一陣狂風吹亂,飄灑在靈堂周圍。魏成淮卻沒有理會,他跪在地上,燒著紙錢,脊背依舊挺直。
他似乎注意到了她們,在望見崔舒若的時候,麻木悲慟的眼睛漸漸有了些神采與?情?緒。
否則,就以崔舒若的觀察,他孑然一人跪在此處,竟分毫瞧不出初見時鮮衣怒馬養出的少年意氣?,而變作一具軀殼,扛起無數人期盼的存在。
旁人瞧他,是幽州軍將來的統帥,是身負國仇家恨、風雨飄渺的定北王世子,可崔舒若瞧他,眼前浮現的卻總是那個單人一騎闖進胡人大軍救下她,對她燦爛一笑,問她“女郎可還安好”的少年將軍。
彼時的意氣?飛揚與?此時的漠然肅穆相交疊,叫崔舒若也生了些迷茫。
趙巍衡率先跪下,崔舒若和趙平娘也以女子之禮緩步而跪,她們對定北王行的是最嚴肅的大禮,足見心誠。
而一旁的魏成淮起身,對她們還禮,再互拜。
外頭風雪蕭蕭,魏成淮卻身穿生麻布的斬衰喪服,衣裳單薄,還禮時動作熟稔,仿佛這般做過上百遍,已近麻木。
按理而言,崔舒若她們祭拜過,聊表心意,就該走了。
可看著此時猶如行屍走肉,完全喪失當初意氣?光鮮的冷硬將軍,崔舒若給了趙平娘一個眼神,讓他們稍候自己片刻。
她走到魏成淮的麵前,蹲下身注視著他,“聖人如今年邁,疑心重,今日?的動靜瞞不過他,愈是民心所向,愈遭忌憚,你該早做打算。”
崔舒若說?著,決定再多提醒他一句,“魏家的前程,不在今朝。你既想殺胡人,便?去做你想做的,建康會困住你的手腳,北地苦寒卻是傲然白楊的歸處。”
火盆燃起的起伏不定的焱火橫隔在二人中間,魏成淮直視崔舒若,她連同火光被映在眼底。
他長久沒有言語,沉默後,是他倏然的動作。
魏成淮對崔舒若鄭重拱手行了一禮,眼神堅定,神情?堅毅,“多謝衡陽郡主,今日?點撥之恩,成淮來日?必報。”
言罷,他又轉向趙巍衡和趙平娘,衝他們拱手一低頭,動作裏有一股說?不明?的沉重有力,大抵是武將天?生的力量感所致。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多謝諸位!”
趙巍衡和趙平娘也都連忙還禮。
然而並不及他們敘話,外頭正門而來的大道?上傳來動靜,他們不能不避開,此番前來本就是掩人耳目,若是叫老皇帝知?道?了,很難不受牽連埋怨。
他們躲到了旁側,而走正門來人的麵容也漸漸出現再崔舒若她們的視線裏。
是熟人,鄭衡之。
他竟是極少數敢走正門來祭拜的人。其實也不是不能懂,畢竟他身後有五姓七望兩?大世家,老皇帝就定北王的事早已和大世家們達成了平衡,鄭衡之來祭拜並不會影響到什?麽。
更?何況,在他這樣恪守先賢言論,處處皆做到君子品行的人,怎麽可能走角門祭拜。
既來,必要堂堂正正。
他甚至還帶了喪儀,完全符合該有的禮數。
崔舒若以旁觀者的目光瞧著,竟發覺,他大抵真的是言行合一的君子。這樣的人,真真是可惜了。
為了避免再生事端,在看清來人後,他們就從那小道?又繞了出去。
等到出去以後,三人也不似之前的輕鬆笑鬧,俱都沉默無言。
風霜如故,民生凋敝,國朝去路何在?
在一路的低氣?壓下,趙巍衡突然爆發,他一怒捶牆,“怎能如此,怎至於此?”
他緊緊咬牙,顯然已氣?到極致,“倘若我們能回?到並州,勢必不能再蜷縮下去。人皆如此,上至帝王,下至世家,怎可對定北王如此,對武將如此?
長此以往,談何打回?北地?”
不管趙巍衡如何氣?憤,都改不了他們如今被困在建康的事實。
而且越是如此越不能著急,否則被老皇帝看出端倪,隻?怕連現在的日?子都不好過了。他們畢竟是先皇後的娘家人,在老皇帝麵前還有些情?麵。
可主動離建康不能他們提,必須讓其他人來,否則若是引起老皇帝的疑心就糟糕了。
等回?到齊國公?府,崔舒若想了又想,主動到前院向齊國公?進言,“阿耶,聖人如今草木皆兵,我們雖不能妄動,可也不能坐以待斃。”
“哦?”齊國公?難得見崔舒若主動向自己出謀劃策,對女兒時,他還是頗有慈父風範的,“依你所見,該當如何?”
崔舒若宛然一笑,“女兒若是說?錯了,還望阿耶莫要怪罪。既然我們不能提,何不找人提呢?”
齊國公?像是看小孩一樣看著崔舒若,他笑著搖搖頭,不失寵溺,“你這孩子,主意對,可過於想當然。進言的人選,哪有那麽容易,況且又如何說?動呢?”
崔舒若知?道?齊國公?可能會懷疑,可她卻胸有成竹,篤定的說?:“不,有一個人十分合適。”
“誰?”齊國公?也來了興致,他見崔舒若如此肯定,倒也好奇起來。
“襄成王。”崔舒若道?。
聽到這個名字,齊國公?的臉當即就變了,神色一黑,“哼,那老匹夫,我說?什?麽也不會求他。”
兩?家本是至交,可當初定北王得勢,先太子想要牽線搭橋,讓襄成王獨女長寧郡主嫁給魏成淮。後來雖然因為齊國公?的釜底抽薪和魏成淮的斷然拒絕而不了了之,可也叫齊國公?和襄成王交惡。
明?明?趙巍衡和長寧郡主早就定親了,襄成王還一直都在建康,不似齊國公?鞭長莫及,他若是鐵了心不想毀了和齊國公?府的親事,憑借老皇帝對襄成王的寵幸,絕不是件難事。
可後來事情?動靜鬧得那麽大,很難說?襄成王是不是真的對定北王的兵權動心,從而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