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我憑烏鴉嘴在亂世發家日常 作者:東邊小耳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依照眼?下的局勢,究竟又該選誰?
身處不同處境,便有不同揣測,但最多人?懷疑的,還是齊王。
在並州權貴們私底下頭疼時,被宮人?仆婢簇擁的晉朝仙嵩公主也在苦惱來日之事。她被齊王下旨賜給了趙巍衡做平妻,作為一個岌岌可危的晉朝公主,能有趙巍衡作為歸屬,已經算是大?幸。
和寇誌那有特殊癖好的蠢兒子比較起來,趙巍衡相貌堂堂,文?武兼備,簡直已能算得上佳婿。
雖說是平妻……
可又能苛求什麽呢?
當初仙嵩公主一起交好的堂姐妹們,有些莫說是平妻,甚至淪落到做妾,乃至一杯毒酒的地步。
可仙嵩公主能轉變心思?,不意味著晉朝舊人?們可以。
初初將?仙嵩公主和其四弟接回來時,齊王特地囑咐齊王妃,也就是竇夫人?,應當多照顧一二,故而尋來了不少?晉朝的舊宮人?。這?也不難,亂世下皇宮都被占了,宮人?們也都流離失所,齊王妃沒費多少?功夫就尋來了人?。
但舊宮人?並不多,主要侍奉的還是齊王府的奴婢們。盡管如此?,遠近親疏還是有的,仙嵩公主對舊宮人?們要更倚重些。尤其是其中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嬤嬤,似乎從前還伺候過皇後,簡直就是自己人?裏的自己人?。
他鄉遇故知的親切。
齊王借著新立的小?皇帝的名義下的聖旨,聖旨一下來,那位伺候仙嵩公主的老嬤嬤就唉聲?歎氣。等到人?都走了以後,一邊幫公主梳頭一邊義憤填膺。
“若是在前兩年,莫說勞什子平妻了,便是給殿下您提鞋都不配。說得好聽是平妻,可……到底遜了嫡妻一頭,您可是堂堂公主!
奴都打聽過了,明郡王妃不過是四品將?軍的女兒。齊王若真有心結親,怎麽也該叫前頭的郡王妃自請下堂,或是貶妻為妾才對。”
仙嵩公主拿著鸞鳳金簪的手一頓,形狀姣好的指甲肉因為用力而泛白,但她的神色不變,甚至自嘲一笑,“我知道嬤嬤是為了我好,但往後,這?樣的話莫說了。不論是多少?年前,明郡王都是權貴出身,堪為良配。
我貴為公主,自然也念著做人?正妻,可嬤嬤難道不曾打聽過那位郡王妃可是救過齊王妃的?且進?門?來從無過錯,盡心侍奉翁姑,這?樣的人?如何能休?如何能棄?”
仙嵩公主將?金簪慢慢放進?妝奩裏,望著銅鏡裏花容月貌的自己,目光怔然,“晉室衰微,四弟的皇位尚不知能做到哪一日,我嫁予趙巍衡未嚐不是件好事。
阿耶阿娘還在汾水受苦,說不準四弟會是晉室唯一血脈,若能護住他,平妻又如何,便是妾也做得。”
她說的輕描淡寫,可蹉跎的卻是一個少?女明媚的年華。
在嬤嬤低頭為她難過時,仙嵩公主卻倏然一笑,眼?裏的凜冽野心和方才認命一般的自哀完全不同。但這?樣的神態轉瞬即逝,嬤嬤壓根就看不到。
是啊,都是皇天貴胄,又曆經波折,即便是個愚鈍的,也會曆練出玲瓏心竅,何況本就不笨,隻是長於爺娘的羽翼,被護得太好了。
齊王代小?皇帝擬的聖旨一下,不知擾亂了多少?人?的心。
仙嵩公主起了心思?,可新換了牌匾的明郡王府卻依舊安寧,府裏的下人?更是沉默規矩,沒一個敢多嘴的。
由此?可見,孫宛娘治家的嚴謹。
崔舒若來時見到完全不受影響的郡王府,心中也不免訝然。要是崔舒若麵臨接踵而至的事,也不敢擔保能把人?管得如此?嚴整。
不說府裏動亂,但大?抵真沒多少?功夫顧得上下人?們。
她想起孫宛娘來日母儀天下,是史書載明的賢後,又覺得明了。以孫宛娘的品性,她和趙巍衡真說不準誰堪配誰。孫宛娘不論是嫁給誰,必定都能過得極好。
等崔舒若進?了府裏時,孫宛娘正交代下人?寄信,不走齊王那邊加急的派送,而是和尋常將?士的家書一般,慢慢寄去。
崔舒若湊趣調笑,“三嫂可是給三哥寄信?”
孫宛娘溫和淺笑,輕輕頷首。
崔舒若和孫宛娘不是一般的姑嫂,彼此?關係極好,崔舒若倒更像是她的娘家姐妹,因此?說起話來少?許多顧忌,“也就是三嫂你人?好還記掛著三哥,阿耶幾道旨意下來鬧得人?仰馬翻,真該好好罵一頓三哥。”
孫宛娘聽崔舒若提起齊王下旨將?仙嵩公主嫁給趙巍衡一事時,並無一般女子的嫉妒,更沒有驚慌失措,她臉上的笑容不變,似乎永遠都那麽清淺淡然。
“我信裏說的正是關乎仙嵩公主一事。”
崔舒若不解,“可是好生責罵了三哥一頓?”
孫宛娘慢慢搖頭,“我隻叮囑他操心前戰事便可,並州諸事有我。仙嵩公主的住所仆役,我都會一一安頓好,晉室舊臣勳貴怕是都盯著此?事,對公主當厚待尊重,我望他回來以後,亦要如此?。”
僅說管教仆從,看管田莊產業,這?些能做好固然厲害,可更叫崔舒若驚訝的是孫宛娘心平氣和說出這?一番話。
未免過於賢惠了。
賢惠冷靜到,甚至給崔舒若一種?錯覺,孫宛娘也許沒多愛趙巍衡。
但崔舒若曾親眼?見過二人?的相處,每一次交匯的目光,都是含情脈脈,舉止默契,一開始就像是老夫老妻一般,也很少?見二人?吵架。若是有,大?多是趙巍衡自己生悶氣,孫宛娘理智平靜,等上一會兒去哄趙巍衡,同他講道理。
二人?的相處,崔舒若是沒大?看明白,但可以斷定的是他們彼此?互相心悅,情深義重。
崔舒若握住孫宛娘的手,眸光緊緊追隨,似乎在擔憂。
孫宛娘則揮退了貼身伺候的婢女,轉而握住了崔舒若的手,含笑道:“你不必擔心,我並非故作隱忍,而是真心如此?。
你還記得在我昏禮前,你、我、平娘在一塊時曾言說過的嗎?
女子存世艱難,可我卻一樣有所誌向,做個賢德的女子,襄助夫婿立下功績,可內宅打理得再好也難在史書留下隻言片語。
我愛趙巍衡,也愛他的誌向。情愛固然重要,卻從不是困住人?的借口。我不希望他因我而抗拒齊王的旨意,葬送大?好前程。我想要的也從不是後宅的一畝三分地,是與夫婿並肩而行。
莫說今日他要娶晉室公主,便是娶各大?世家之女,我也絕無二話。他今生能娶的女子眾多,可能與他並肩的獨有我一人?,他若翻牆,我便在一旁守著,他若殺人?,我便遞刀……
無論是何事,我都義無反顧的站在他身邊。故而他娶再多女子,我都不放在心上。舒若,你懂嗎?”
崔舒若怎麽可能不懂,她甚至覺得孫宛娘說少?了,趙巍衡若造反,孫宛娘怕是還會在一旁擊鼓助威、安撫部曲。
是她低估了孫宛娘的心誌,甚至擔憂對方會受影響,想著來寬慰一二。
但孫宛娘的反應,怎麽說呢,意想之外,意料之中。能被史書記載的賢後,又怎可能會是為了夫婿要娶公主做平妻就以淚洗麵、要死要活的人??
崔舒若甚至毫不懷疑,晉室公主即便出生高貴,也很難仗著身份對孫宛娘頤指氣使,反倒有可能被孫宛娘四兩撥千斤,完完全全壓製。
人?多是有遠近親疏的,崔舒若和孫宛娘相處的時日久、情分深,還有過命的交情。比起僅僅護送過一路的仙嵩公主,她的心自然更偏向孫宛娘。
但既然來了,也沒有見人?安好就立刻走的道理。真要是這?麽做了,說不準傳到外頭就變成了衡陽郡主嫌棄郡王妃,二人?反目一類的。
所以崔舒若還是留下來用了頓飯,而後才慢慢歸府。
齊王的兒女大?多成家,兒子分府別居,女兒倘若嫁人?了,也會賜下府邸。崔舒若雖是郡主,畢竟沒有婚嫁,於是仍舊住在齊王府,有自己單獨的院子。
偶爾能逗一逗的也就是竇夫人?的小?兒子阿寶。
其他人?也不怎麽親近。
也就是偶爾要給齊王妃請安,別的倒是沒了。
崔舒若原本以為自己今日要好生安慰孫宛娘,特意將?手裏的事都做了安排,結果早早回來,坐在院子裏,難得清閑,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行雪給崔舒若端來了葡萄,正常好不到葡萄成熟的季節,但權貴的好處便是能享用最好的一切,於是鳳毛麟角般早熟的葡萄也都送進?了齊王府。
憑崔舒若的身份,還有齊王夫婦對她的看重疼愛,即便是少?了小?皇帝的,也斷然不會少?了她的。小?皇帝如今還屈居在齊王府的主院,沒奈何,想要修建宮殿,又得顧慮如今並州不斷征戰亟需糧草,就不得不放慢修建宮殿的進?程。
故而隻好委屈小?皇帝了。
但若是想指摘,人?家齊王可是連主院都讓了出來,絕稱不上不恭敬。
崔舒若吃著行雪剝好的葡萄,看著院子裏的天,初初入夏,還算不上極熱,但空氣裏還是流淌著悶熱的氣息,在四四方方的院子裏尤甚。
幸好她不必長久困在其中。
崔舒若眉目慢慢舒展,若說何處的天最為開闊,應當是邊疆吧,還有沙場。但沙場永遠縈繞著殺伐之氣,蕭瑟不已。
她漫無目的的聯想著,莫名便想到了魏成淮身上。
也不知他如今在做什麽?
崔舒若想起孫宛娘白日裏給趙巍衡寄去的信,也不由得動了心念,淨手後取了筆墨開始寫信,她寫的很瑣碎,大?抵是記載了近些日子發生的事,甚至是路邊曾瞧見的野花長得茂盛,總有一直狸花貓喜歡跨越高牆來她院子裏偷吃,她主動喂了幾次後,狸花貓還特意叼來了老鼠作為謝禮,還把早起的婢女嚇個夠嗆。
她寫的信不講究什麽主次先?後,想到哪裏便寫到哪裏。
愈是如此?,愈是栩栩如生,仿佛信紙裏的故事赫然發生在眼?前一般,叫人?不自覺揚唇。
魏成淮便是如此?,他腰下是毫不留情責打的軍棍痕跡,如今還隻能趴在榻上休養。這?麽重的傷,換成常人?說不準要次牙咧嘴,也就是他這?等皮糙肉厚的武將?才能麵不改色,休養些時日,又能生龍活虎策馬狂奔。
但說不疼是假的,最主要是憋悶,隻能困在小?小?的營帳裏養傷,也不知外頭烈日如何,有無大?雁飛過。當真是叫箭術好的武將?手癢,巴不得拉弓射箭,長一長臂力,鬆鬆冬日時沉悶的筋骨。
崔舒若的信便如救命稻草一般,為枯燥的養傷日子增添一抹明媚色彩。
魏成淮似乎跨越過遙遙旅途,在崔舒若身邊,陪著她喂狸花貓,看路邊的野花。她甚至還用寥寥幾筆勾畫了葡萄,不失得意的說葡萄多麽甜,可惜他們還沒把西燕打下來,等凱旋說不準會錯過葡萄的成熟期。
口腹之欲倒也罷了,可崔舒若這?麽一寫,叫魏成淮眼?前似乎浮現了崔舒若略微得意的淺笑模樣,他也跟著不自覺笑了。
數頁的信,再如何珍惜,字字掃下去,也不過是兩刻的功夫就完全看完。
而在結尾處,她說了齊王賜婚趙巍衡一事。此?事魏成淮自然也清楚,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他腦海裏過了一遍,浮現出崔舒若提此?的種?種?用意,甚至是否是想隱晦提示局勢。
然而,翻開最後一頁,字跡比前頭要寬闊一些,是問他若是遇上賜婚公主該如何做?
魏成淮失笑,侍候的隨從掀開營帳,卻見他笑得萬分暢快。
隨從十?分有眼?力見的又退出去了,看來又是將?軍的心上人?給他寄信。每每受到對方的信,將?軍都會心情愉悅許多日,肉眼?可見的高興。
當崔舒若受到魏成淮回信時,已經過了半月。
魏成淮寫的要整齊得多,許是受了崔舒若的啟發,他在信紙裏也畫了沙場風光。
有大?雁昂揚的碧藍天空,有眾人?一塊聚在篝火前聽趙巍衡彈琵琶的場麵,有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沃野風光……
信紙的最一頁,他一字一頓,極為慎重的寫道:“餘此?生獨愛郡主。”
光憑字跡,似乎便能瞧出他當時的神情是如何鄭重。
而字裏行間的意思?,更是一語雙關。
他獨獨愛慕郡主,崔舒若便是這?個郡主。而另一層含義,則是回答崔舒若所問的賜婚,他不會接受任何公主,因為他想娶的僅僅是衡陽郡主一人?。
係統跟著崔舒若一道看魏成淮的來信,不由得發出誠懇疑問。
【可是親親,將?來齊王繼位,你就是公主了。】
【他隻喜歡郡主,看來你倆有緣無分!】
係統似乎十?分替崔舒若可惜,可崔舒若卻忽然莞爾。
隻留下係統莫名其妙,好奇崔舒若到底喜不喜歡魏成淮。
讀完信,恰好到了該去給齊王妃請安的時候。其實?齊王妃待下一慣寬容,並不需日日請安,尤其是對仍承歡膝下的兒女。橫豎當家做主的是她,即便睡睡懶覺,懈怠一二,又能算什麽大?事?
但崔舒若隻要得閑,還是常常陪伴在齊王妃身側。她比誰都清楚,即便對方如今貴為王妃,榮華富貴,仍舊是愛護子女的阿娘。
崔舒若同往常一般,毋需通報就進?了院子,卻不曾想看到了位稀客。
自從兒子們分府別居,做兒媳的也都默認成俗初一十?五前來請安,侍奉翁姑,可今日不年不節,陳氏竟然來了,倒真是稀客。
崔舒若稍作回想,便發覺已非陳氏頭一回挑閑暇的日子來看望阿娘了。
孫宛娘是一直常來侍奉,陳氏就是規規矩矩,也不知忽然間吹得什麽風,竟殷勤起來。
身處不同處境,便有不同揣測,但最多人?懷疑的,還是齊王。
在並州權貴們私底下頭疼時,被宮人?仆婢簇擁的晉朝仙嵩公主也在苦惱來日之事。她被齊王下旨賜給了趙巍衡做平妻,作為一個岌岌可危的晉朝公主,能有趙巍衡作為歸屬,已經算是大?幸。
和寇誌那有特殊癖好的蠢兒子比較起來,趙巍衡相貌堂堂,文?武兼備,簡直已能算得上佳婿。
雖說是平妻……
可又能苛求什麽呢?
當初仙嵩公主一起交好的堂姐妹們,有些莫說是平妻,甚至淪落到做妾,乃至一杯毒酒的地步。
可仙嵩公主能轉變心思?,不意味著晉朝舊人?們可以。
初初將?仙嵩公主和其四弟接回來時,齊王特地囑咐齊王妃,也就是竇夫人?,應當多照顧一二,故而尋來了不少?晉朝的舊宮人?。這?也不難,亂世下皇宮都被占了,宮人?們也都流離失所,齊王妃沒費多少?功夫就尋來了人?。
但舊宮人?並不多,主要侍奉的還是齊王府的奴婢們。盡管如此?,遠近親疏還是有的,仙嵩公主對舊宮人?們要更倚重些。尤其是其中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嬤嬤,似乎從前還伺候過皇後,簡直就是自己人?裏的自己人?。
他鄉遇故知的親切。
齊王借著新立的小?皇帝的名義下的聖旨,聖旨一下來,那位伺候仙嵩公主的老嬤嬤就唉聲?歎氣。等到人?都走了以後,一邊幫公主梳頭一邊義憤填膺。
“若是在前兩年,莫說勞什子平妻了,便是給殿下您提鞋都不配。說得好聽是平妻,可……到底遜了嫡妻一頭,您可是堂堂公主!
奴都打聽過了,明郡王妃不過是四品將?軍的女兒。齊王若真有心結親,怎麽也該叫前頭的郡王妃自請下堂,或是貶妻為妾才對。”
仙嵩公主拿著鸞鳳金簪的手一頓,形狀姣好的指甲肉因為用力而泛白,但她的神色不變,甚至自嘲一笑,“我知道嬤嬤是為了我好,但往後,這?樣的話莫說了。不論是多少?年前,明郡王都是權貴出身,堪為良配。
我貴為公主,自然也念著做人?正妻,可嬤嬤難道不曾打聽過那位郡王妃可是救過齊王妃的?且進?門?來從無過錯,盡心侍奉翁姑,這?樣的人?如何能休?如何能棄?”
仙嵩公主將?金簪慢慢放進?妝奩裏,望著銅鏡裏花容月貌的自己,目光怔然,“晉室衰微,四弟的皇位尚不知能做到哪一日,我嫁予趙巍衡未嚐不是件好事。
阿耶阿娘還在汾水受苦,說不準四弟會是晉室唯一血脈,若能護住他,平妻又如何,便是妾也做得。”
她說的輕描淡寫,可蹉跎的卻是一個少?女明媚的年華。
在嬤嬤低頭為她難過時,仙嵩公主卻倏然一笑,眼?裏的凜冽野心和方才認命一般的自哀完全不同。但這?樣的神態轉瞬即逝,嬤嬤壓根就看不到。
是啊,都是皇天貴胄,又曆經波折,即便是個愚鈍的,也會曆練出玲瓏心竅,何況本就不笨,隻是長於爺娘的羽翼,被護得太好了。
齊王代小?皇帝擬的聖旨一下,不知擾亂了多少?人?的心。
仙嵩公主起了心思?,可新換了牌匾的明郡王府卻依舊安寧,府裏的下人?更是沉默規矩,沒一個敢多嘴的。
由此?可見,孫宛娘治家的嚴謹。
崔舒若來時見到完全不受影響的郡王府,心中也不免訝然。要是崔舒若麵臨接踵而至的事,也不敢擔保能把人?管得如此?嚴整。
不說府裏動亂,但大?抵真沒多少?功夫顧得上下人?們。
她想起孫宛娘來日母儀天下,是史書載明的賢後,又覺得明了。以孫宛娘的品性,她和趙巍衡真說不準誰堪配誰。孫宛娘不論是嫁給誰,必定都能過得極好。
等崔舒若進?了府裏時,孫宛娘正交代下人?寄信,不走齊王那邊加急的派送,而是和尋常將?士的家書一般,慢慢寄去。
崔舒若湊趣調笑,“三嫂可是給三哥寄信?”
孫宛娘溫和淺笑,輕輕頷首。
崔舒若和孫宛娘不是一般的姑嫂,彼此?關係極好,崔舒若倒更像是她的娘家姐妹,因此?說起話來少?許多顧忌,“也就是三嫂你人?好還記掛著三哥,阿耶幾道旨意下來鬧得人?仰馬翻,真該好好罵一頓三哥。”
孫宛娘聽崔舒若提起齊王下旨將?仙嵩公主嫁給趙巍衡一事時,並無一般女子的嫉妒,更沒有驚慌失措,她臉上的笑容不變,似乎永遠都那麽清淺淡然。
“我信裏說的正是關乎仙嵩公主一事。”
崔舒若不解,“可是好生責罵了三哥一頓?”
孫宛娘慢慢搖頭,“我隻叮囑他操心前戰事便可,並州諸事有我。仙嵩公主的住所仆役,我都會一一安頓好,晉室舊臣勳貴怕是都盯著此?事,對公主當厚待尊重,我望他回來以後,亦要如此?。”
僅說管教仆從,看管田莊產業,這?些能做好固然厲害,可更叫崔舒若驚訝的是孫宛娘心平氣和說出這?一番話。
未免過於賢惠了。
賢惠冷靜到,甚至給崔舒若一種?錯覺,孫宛娘也許沒多愛趙巍衡。
但崔舒若曾親眼?見過二人?的相處,每一次交匯的目光,都是含情脈脈,舉止默契,一開始就像是老夫老妻一般,也很少?見二人?吵架。若是有,大?多是趙巍衡自己生悶氣,孫宛娘理智平靜,等上一會兒去哄趙巍衡,同他講道理。
二人?的相處,崔舒若是沒大?看明白,但可以斷定的是他們彼此?互相心悅,情深義重。
崔舒若握住孫宛娘的手,眸光緊緊追隨,似乎在擔憂。
孫宛娘則揮退了貼身伺候的婢女,轉而握住了崔舒若的手,含笑道:“你不必擔心,我並非故作隱忍,而是真心如此?。
你還記得在我昏禮前,你、我、平娘在一塊時曾言說過的嗎?
女子存世艱難,可我卻一樣有所誌向,做個賢德的女子,襄助夫婿立下功績,可內宅打理得再好也難在史書留下隻言片語。
我愛趙巍衡,也愛他的誌向。情愛固然重要,卻從不是困住人?的借口。我不希望他因我而抗拒齊王的旨意,葬送大?好前程。我想要的也從不是後宅的一畝三分地,是與夫婿並肩而行。
莫說今日他要娶晉室公主,便是娶各大?世家之女,我也絕無二話。他今生能娶的女子眾多,可能與他並肩的獨有我一人?,他若翻牆,我便在一旁守著,他若殺人?,我便遞刀……
無論是何事,我都義無反顧的站在他身邊。故而他娶再多女子,我都不放在心上。舒若,你懂嗎?”
崔舒若怎麽可能不懂,她甚至覺得孫宛娘說少?了,趙巍衡若造反,孫宛娘怕是還會在一旁擊鼓助威、安撫部曲。
是她低估了孫宛娘的心誌,甚至擔憂對方會受影響,想著來寬慰一二。
但孫宛娘的反應,怎麽說呢,意想之外,意料之中。能被史書記載的賢後,又怎可能會是為了夫婿要娶公主做平妻就以淚洗麵、要死要活的人??
崔舒若甚至毫不懷疑,晉室公主即便出生高貴,也很難仗著身份對孫宛娘頤指氣使,反倒有可能被孫宛娘四兩撥千斤,完完全全壓製。
人?多是有遠近親疏的,崔舒若和孫宛娘相處的時日久、情分深,還有過命的交情。比起僅僅護送過一路的仙嵩公主,她的心自然更偏向孫宛娘。
但既然來了,也沒有見人?安好就立刻走的道理。真要是這?麽做了,說不準傳到外頭就變成了衡陽郡主嫌棄郡王妃,二人?反目一類的。
所以崔舒若還是留下來用了頓飯,而後才慢慢歸府。
齊王的兒女大?多成家,兒子分府別居,女兒倘若嫁人?了,也會賜下府邸。崔舒若雖是郡主,畢竟沒有婚嫁,於是仍舊住在齊王府,有自己單獨的院子。
偶爾能逗一逗的也就是竇夫人?的小?兒子阿寶。
其他人?也不怎麽親近。
也就是偶爾要給齊王妃請安,別的倒是沒了。
崔舒若原本以為自己今日要好生安慰孫宛娘,特意將?手裏的事都做了安排,結果早早回來,坐在院子裏,難得清閑,一時竟有些不習慣。
行雪給崔舒若端來了葡萄,正常好不到葡萄成熟的季節,但權貴的好處便是能享用最好的一切,於是鳳毛麟角般早熟的葡萄也都送進?了齊王府。
憑崔舒若的身份,還有齊王夫婦對她的看重疼愛,即便是少?了小?皇帝的,也斷然不會少?了她的。小?皇帝如今還屈居在齊王府的主院,沒奈何,想要修建宮殿,又得顧慮如今並州不斷征戰亟需糧草,就不得不放慢修建宮殿的進?程。
故而隻好委屈小?皇帝了。
但若是想指摘,人?家齊王可是連主院都讓了出來,絕稱不上不恭敬。
崔舒若吃著行雪剝好的葡萄,看著院子裏的天,初初入夏,還算不上極熱,但空氣裏還是流淌著悶熱的氣息,在四四方方的院子裏尤甚。
幸好她不必長久困在其中。
崔舒若眉目慢慢舒展,若說何處的天最為開闊,應當是邊疆吧,還有沙場。但沙場永遠縈繞著殺伐之氣,蕭瑟不已。
她漫無目的的聯想著,莫名便想到了魏成淮身上。
也不知他如今在做什麽?
崔舒若想起孫宛娘白日裏給趙巍衡寄去的信,也不由得動了心念,淨手後取了筆墨開始寫信,她寫的很瑣碎,大?抵是記載了近些日子發生的事,甚至是路邊曾瞧見的野花長得茂盛,總有一直狸花貓喜歡跨越高牆來她院子裏偷吃,她主動喂了幾次後,狸花貓還特意叼來了老鼠作為謝禮,還把早起的婢女嚇個夠嗆。
她寫的信不講究什麽主次先?後,想到哪裏便寫到哪裏。
愈是如此?,愈是栩栩如生,仿佛信紙裏的故事赫然發生在眼?前一般,叫人?不自覺揚唇。
魏成淮便是如此?,他腰下是毫不留情責打的軍棍痕跡,如今還隻能趴在榻上休養。這?麽重的傷,換成常人?說不準要次牙咧嘴,也就是他這?等皮糙肉厚的武將?才能麵不改色,休養些時日,又能生龍活虎策馬狂奔。
但說不疼是假的,最主要是憋悶,隻能困在小?小?的營帳裏養傷,也不知外頭烈日如何,有無大?雁飛過。當真是叫箭術好的武將?手癢,巴不得拉弓射箭,長一長臂力,鬆鬆冬日時沉悶的筋骨。
崔舒若的信便如救命稻草一般,為枯燥的養傷日子增添一抹明媚色彩。
魏成淮似乎跨越過遙遙旅途,在崔舒若身邊,陪著她喂狸花貓,看路邊的野花。她甚至還用寥寥幾筆勾畫了葡萄,不失得意的說葡萄多麽甜,可惜他們還沒把西燕打下來,等凱旋說不準會錯過葡萄的成熟期。
口腹之欲倒也罷了,可崔舒若這?麽一寫,叫魏成淮眼?前似乎浮現了崔舒若略微得意的淺笑模樣,他也跟著不自覺笑了。
數頁的信,再如何珍惜,字字掃下去,也不過是兩刻的功夫就完全看完。
而在結尾處,她說了齊王賜婚趙巍衡一事。此?事魏成淮自然也清楚,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他腦海裏過了一遍,浮現出崔舒若提此?的種?種?用意,甚至是否是想隱晦提示局勢。
然而,翻開最後一頁,字跡比前頭要寬闊一些,是問他若是遇上賜婚公主該如何做?
魏成淮失笑,侍候的隨從掀開營帳,卻見他笑得萬分暢快。
隨從十?分有眼?力見的又退出去了,看來又是將?軍的心上人?給他寄信。每每受到對方的信,將?軍都會心情愉悅許多日,肉眼?可見的高興。
當崔舒若受到魏成淮回信時,已經過了半月。
魏成淮寫的要整齊得多,許是受了崔舒若的啟發,他在信紙裏也畫了沙場風光。
有大?雁昂揚的碧藍天空,有眾人?一塊聚在篝火前聽趙巍衡彈琵琶的場麵,有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沃野風光……
信紙的最一頁,他一字一頓,極為慎重的寫道:“餘此?生獨愛郡主。”
光憑字跡,似乎便能瞧出他當時的神情是如何鄭重。
而字裏行間的意思?,更是一語雙關。
他獨獨愛慕郡主,崔舒若便是這?個郡主。而另一層含義,則是回答崔舒若所問的賜婚,他不會接受任何公主,因為他想娶的僅僅是衡陽郡主一人?。
係統跟著崔舒若一道看魏成淮的來信,不由得發出誠懇疑問。
【可是親親,將?來齊王繼位,你就是公主了。】
【他隻喜歡郡主,看來你倆有緣無分!】
係統似乎十?分替崔舒若可惜,可崔舒若卻忽然莞爾。
隻留下係統莫名其妙,好奇崔舒若到底喜不喜歡魏成淮。
讀完信,恰好到了該去給齊王妃請安的時候。其實?齊王妃待下一慣寬容,並不需日日請安,尤其是對仍承歡膝下的兒女。橫豎當家做主的是她,即便睡睡懶覺,懈怠一二,又能算什麽大?事?
但崔舒若隻要得閑,還是常常陪伴在齊王妃身側。她比誰都清楚,即便對方如今貴為王妃,榮華富貴,仍舊是愛護子女的阿娘。
崔舒若同往常一般,毋需通報就進?了院子,卻不曾想看到了位稀客。
自從兒子們分府別居,做兒媳的也都默認成俗初一十?五前來請安,侍奉翁姑,可今日不年不節,陳氏竟然來了,倒真是稀客。
崔舒若稍作回想,便發覺已非陳氏頭一回挑閑暇的日子來看望阿娘了。
孫宛娘是一直常來侍奉,陳氏就是規規矩矩,也不知忽然間吹得什麽風,竟殷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