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嫣嫣點點腦袋,她知道了虞姝挽要開鋪子的事兒,對此很支持。
林府的長輩都支持虞姝挽的想法,在他們看來,不論能不能成,孩子經曆這麽一遭算是鍛煉膽魄,總歸是好事。
林老爺先前問林夫人,想知道虞姝挽開鋪子的那些錢從哪來的,夠不夠,若不是不夠他再添點。
林老爺早把人當做了兒媳婦看待,他們林府本就是生意起家,所以並不看低女子出門做生意。
林夫人隻說柳曇手裏有些積蓄,夠她們開鋪子。
林老爺不聽,非要添上一筆。
虞姝挽開始是拒絕的,因為瞞著林老爺有幾家鋪子這事兒已經很不好了,如今又要添錢,她心裏過意不去。
林夫人直接把銀票往她手裏一塞:“既然給了你,你就好好拿著,不用擔心他怎麽想,他是你姨父,是卿柏的爹,當長輩的都希望小輩好。”
虞姝挽沒辦法,隻好收了。
虞姝挽每次想起那日的事都覺得好笑,心裏暖暖的,姨父姨母是真的將她看做了家人。
林嫣嫣沒在棲園待多久就走了,她要回去跟著林複繁一起學習。
林複繁如今正是讀書的年齡,因身體太羸弱,林老爺幹脆請了教書先生來府上教學。
林嫣嫣以前被陳姨娘逼著讀了些書,她那時候隻想著玩,沒把書讀進肚子裏,現在曉得讀書的重要性了,就湊著跟林複繁一起學。
林老爺年輕時候讀書少了,後來做生意才慢慢懂得了一些道理,他心裏有遺憾,就想孩子們都能識字,能懂得該懂的道理。
尤其是林卿柏,被林老爺報以希望,盼著林卿柏能榜上有名。
可惜林卿柏誌不在此,那陣子可愁壞了林老爺。
虞姝挽以前在芸城沒少讀書,認得許多字,懂得許多大道理,算得上飽讀詩書。
虞喆年輕時便是讀書人,還中過秀才,家裏實在揭不開鍋,才去做了生意,當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虞喆就徹底忙了起來,但他不管有多忙,都忘不了陪伴妻女。
那時候的虞家還住在村子裏沒搬家,鄰居都喜歡跟虞姝挽說一句話。
“你爹有了銀子就會納妾,到時候就不要你和你娘了。”
“男人都一個樣,你就等著吧,你爹納妾是早晚的事兒。”
虞姝挽自幼沒少聽那些話,那時候她就知道了,除了最親近的人,沒人盼著她們家好。
可虞喆就是個長情的人,哪怕女兒已經十幾歲了,跟柳曇的感情還是那麽好。
早些年,有位夫人提醒柳曇,讓柳曇留意虞喆身邊有沒有人。
那些人看虞喆發了財還不納妾,就猜想虞喆是不是背著妻女養了外室。
柳曇每次都被鄰居的胡言亂語氣到,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可柳曇沒在那些鄰居身上看到一點善意,大家表麵上裝得和和美美,背地裏指不定怎麽說呢。
虞姝挽小時候見過柳曇獨自委屈,她想都沒想,直接就跟虞喆說了,虞喆心疼妻子,哄了好幾日,還暗地裏去找鄰居討要說法,質問鄰居為何要冤枉他。
虞姝挽仗著年紀小,不論什麽事都跟著湊熱鬧,她又將虞喆給柳曇出氣的事告訴柳曇,柳曇喜笑顏開了好些日子。
虞喆跟柳曇之間沒有任何誤會,感情愈發的好,這些可都多虧了虞姝挽偷偷遞信。
因為林嫣嫣要回去讀書,虞姝挽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事,愈發想要快點見到林卿柏,她開始盼著天黑,希望林卿柏能快點回來。
第23章 表哥醉酒
虞姝挽以為又要等到夜裏, 沒想到林卿柏在晚膳前回來了,手裏還拿著一封書信。
林卿柏直接來了棲園,還沒說話, 虞姝挽就打斷他。
“表哥,我們去你那裏說吧。”
雖然柳曇不在這兒,但隨時都可能回來, 今日這麽好的心情,還是不要擾亂了,往後再找個合適的日子說也一樣。
林卿柏頷首, 沉默著帶她去竹園。
二人進書房,小廝送了壺茶進來,離開時帶上了門。
虞姝挽見他一句話不說, 心裏忐忑不安。
林卿柏把手裏的信放桌上, 推到她眼前,聲音有些沉:“拆開看看吧。”
虞姝挽垂著眼, 長睫顫了顫,伸出的手指隱隱顫栗, 直到握住那封信,手指驀然攥緊,輕輕拆開了信。
手裏的信是被拆過的,林卿柏顯然是看過了。
虞姝挽抽出那張紙,慢慢展開, 整整兩頁的紙, 寫滿了章縣令的罪證。
章縣令便是芸城的縣令, 亦是虞家遇難時所求之人。
虞姝挽抿著唇, 認真看著紙上的字。
第一頁紙寫滿了章縣令這些年貪汙的銀兩和各種冤屈案,還有些是被章縣令搞得家破人亡的人家, 其中便有虞家虞喆。
第二頁紙寫著章縣令對虞喆的單方麵誣陷,其中包括虞家所剩下的銀兩和各種鋪子,這些全被章縣令個人貪去了。
紙上寫得很清楚,虞家做了那麽多年的生意,不可能因為作坊毀了就賠的家底不剩,虞家剩餘的家底全到了章縣令的口袋,這一點無人知曉。
虞喆知道剩餘的田產鋪子進了章縣令的口袋,但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他看清了章縣令的真麵目,他想去拆穿,但最後卻上吊自盡。
調查的人在信裏猜測,應當是章縣令說了威脅的話,虞喆怕連累妻女,這才選擇了自盡。
並不是外人說的那樣,聽到了某些人說,隻要你死了我們的債就一筆勾銷。
虞喆沒那麽傻,真正令他自盡的原因或許是章縣令用虞喆妻女的性命來威脅。
章縣令看不慣虞喆,他不僅要虞喆落魄,還要虞喆死,他要虞喆再也不能出現在他眼前。
至於信中提到的誣陷,那是因為虞家從頭到尾都沒有得罪過任何人。
這一切都是章縣令想要除掉虞喆的借口罷了,他假借貴人之名除去了最令他嫉妒討厭的虞喆,而後又裝作好心的想要幫忙卻無可奈何。
全程做了個假好人。
至於為何那麽恨虞喆,那就更簡單了。
虞喆身為芸城有名的大善人,每年都會在芸城行善,每次都花費大量的銀子,給百姓準備幹淨的衣裳絲綢,為百姓發行碎銀子,讓吃不上飯的百姓都能吃上飯。
虞喆的名聲太好了,好到壓過了章縣令這個官老爺,倘若章縣令是個好官還好,可他不是好官,反而是個貪汙多年的貪官。
他貪財好色,嫉妒所有比他名聲好的人,覺得虞喆是故意來跟他作對的。
虞喆每一次行善,都有人無意提起章縣令,章縣令不僅吝嗇,還喜歡陰奉陽違,百姓都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虞喆做的越好,就有越多人背地裏提起章縣令。
章縣令聽到過那些聲音,把一切責任都歸在虞喆身上,覺得這是虞喆對他的挑釁。
章縣令這兩年一直在找機會打壓虞家,直到幾個月前,一個自上京到來的貴人經過芸城,虞喆跟那位貴人碰見了。
說是碰麵,其實就是看了一眼。
信中說得很清楚,虞喆是因為看了眼那位貴人懷裏的美人,章縣令就覺得是虞喆玷汙貴人的人,其實隻有章縣令這麽覺得,其他人壓根沒有注意到虞喆往貴人的方向看了一眼。
就這樣,章縣令有了借口,堂而皇之的把虞喆搞垮,再將剩下的財富占為己有。
從始至終,這位貴人都不知道。
這一切,都是因為章縣令的自作主張。
虞姝挽看完信上的內容,手抖的厲害,死死咬著下唇,一滴淚落在了紙上,淚珠子很快就在紙上暈開。
虞家的沒落,虞喆的死,好像一個笑話。
虞姝挽很難受,心髒一抽一抽的痛,還有許多細小的針在心上戳來戳去,痛得她快要喘不過氣。
她放下手裏的兩張紙,蜷著手臂趴在桌上,整張臉埋在臂彎中,肩膀顫抖個不停,就這麽無聲哭泣。
不是沒有想過有這種可能,但是當她看到真相,覺得這一切都太可笑了,就因為一個好名聲被人搞成這樣,就因為做了好人被搞得家破人亡。
林卿柏也是今日在酒樓才看到的這封信,他沉默了很久,站在窗前想了很多事,明明想快點把這封信交給虞姝挽,可雙腳就像是灌入了鉛一樣沉重。
林卿柏知道不是所有的官都是好官,也知道世上還有很多個章縣令和虞喆,同樣也有好官,有不顧一切隻為查清真相的這些人。
當這種事發生在身邊人的身上,才更能體會到那種無力的憤怒,想讓那些人付出代價,想把受過的委屈都讓那些人嚐過一遍。
可就如虞姝挽說的那樣,再怎麽查清真相都晚了,已逝的人回不來,已經發生的事改變不了。
每次遇到,林卿柏都覺得惋惜,無數次問自己,為何好人沒有好報,壞人卻衣食無憂瀟灑自在?
林卿柏看著虞姝挽顫抖的肩膀,看她緊緊摳著桌子的手指,用力到指尖沒有絲毫血色。
林卿柏不知道說點什麽才能安慰她,走到她身旁,揉了揉她的頭發,將手覆蓋在她正在用力摳著桌麵的手上,輕輕掰著她的手指握在手裏,讓她不再那麽用力。
似乎說什麽都沒用,說多了反而會更難受。
虞姝挽的哭聲沒有溢出一點,全被她吞咽下去,她忍著不出聲,指甲抵在林卿柏的手心,手上不斷的發力。
林卿柏沒有吭聲,默默感受著她的委屈和憤恨。
不知哭了多久,虞姝挽抬起頭,紅著眼,發絲貼在滿是紅痕的臉上,“表哥今日所見的那位三公子,就是幾個月前去芸城的貴人吧。”
她聲音有些啞,帶著不容忽視的哭腔。
林卿柏輕嗯了一聲:“你認出來了。”
“我看他眼熟,回來後想了好久才想到。”虞姝挽的聲音有些顫,手指忽然使不上力,軟軟放在了林卿柏的手心。
林卿柏探出另一隻手,抹掉她臉上的淚,溫聲道:“他是三皇子,那時奉命去江南差一件事,三皇子的外祖母葬在芸城,他路過芸城去看了一眼。”
芸城是三皇子外祖母的老家,老人家想落葉歸根,就葬在了老家,因為離得太遠,輕易不過去,三皇子想念已逝的外祖母,就過去看看。
章縣令一年前來過上京麵聖,那時見到過三皇子,幾個月前在芸城碰見三皇子,特邀三皇子去芸城的船上吃酒。
那船飄在芸城裏的一條溪流上,路過的百姓都能看見,唯有虞喆認出三皇子身上的布料不同,就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兒。
卻不想,讓章縣令逮到了機會,還發生了這種誤會。
虞姝挽抬眼看他,哭太久了眼前很迷糊,罩了一層霧,啞聲問:“三殿下知曉此事嗎?”
林卿柏多想親一親她的眼睛,黑沉地眸子移開,道:“知道,他回宮後就會向皇上稟明此事,很快便會還你爹一個公道。”
虞姝挽仰頭望著他,不再出聲,眼裏的淚卻越積越多,濕漉漉地眸子直戳人心。
林卿柏默了默,摸著她的頭發,“章縣令私吞的銀兩和田產鋪子都會還回來,到時候你和姨母還要去芸城一趟。”
虞姝挽抓著他的衣袖,手指一點點收緊。
林府的長輩都支持虞姝挽的想法,在他們看來,不論能不能成,孩子經曆這麽一遭算是鍛煉膽魄,總歸是好事。
林老爺先前問林夫人,想知道虞姝挽開鋪子的那些錢從哪來的,夠不夠,若不是不夠他再添點。
林老爺早把人當做了兒媳婦看待,他們林府本就是生意起家,所以並不看低女子出門做生意。
林夫人隻說柳曇手裏有些積蓄,夠她們開鋪子。
林老爺不聽,非要添上一筆。
虞姝挽開始是拒絕的,因為瞞著林老爺有幾家鋪子這事兒已經很不好了,如今又要添錢,她心裏過意不去。
林夫人直接把銀票往她手裏一塞:“既然給了你,你就好好拿著,不用擔心他怎麽想,他是你姨父,是卿柏的爹,當長輩的都希望小輩好。”
虞姝挽沒辦法,隻好收了。
虞姝挽每次想起那日的事都覺得好笑,心裏暖暖的,姨父姨母是真的將她看做了家人。
林嫣嫣沒在棲園待多久就走了,她要回去跟著林複繁一起學習。
林複繁如今正是讀書的年齡,因身體太羸弱,林老爺幹脆請了教書先生來府上教學。
林嫣嫣以前被陳姨娘逼著讀了些書,她那時候隻想著玩,沒把書讀進肚子裏,現在曉得讀書的重要性了,就湊著跟林複繁一起學。
林老爺年輕時候讀書少了,後來做生意才慢慢懂得了一些道理,他心裏有遺憾,就想孩子們都能識字,能懂得該懂的道理。
尤其是林卿柏,被林老爺報以希望,盼著林卿柏能榜上有名。
可惜林卿柏誌不在此,那陣子可愁壞了林老爺。
虞姝挽以前在芸城沒少讀書,認得許多字,懂得許多大道理,算得上飽讀詩書。
虞喆年輕時便是讀書人,還中過秀才,家裏實在揭不開鍋,才去做了生意,當生意漸漸有了起色,虞喆就徹底忙了起來,但他不管有多忙,都忘不了陪伴妻女。
那時候的虞家還住在村子裏沒搬家,鄰居都喜歡跟虞姝挽說一句話。
“你爹有了銀子就會納妾,到時候就不要你和你娘了。”
“男人都一個樣,你就等著吧,你爹納妾是早晚的事兒。”
虞姝挽自幼沒少聽那些話,那時候她就知道了,除了最親近的人,沒人盼著她們家好。
可虞喆就是個長情的人,哪怕女兒已經十幾歲了,跟柳曇的感情還是那麽好。
早些年,有位夫人提醒柳曇,讓柳曇留意虞喆身邊有沒有人。
那些人看虞喆發了財還不納妾,就猜想虞喆是不是背著妻女養了外室。
柳曇每次都被鄰居的胡言亂語氣到,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可柳曇沒在那些鄰居身上看到一點善意,大家表麵上裝得和和美美,背地裏指不定怎麽說呢。
虞姝挽小時候見過柳曇獨自委屈,她想都沒想,直接就跟虞喆說了,虞喆心疼妻子,哄了好幾日,還暗地裏去找鄰居討要說法,質問鄰居為何要冤枉他。
虞姝挽仗著年紀小,不論什麽事都跟著湊熱鬧,她又將虞喆給柳曇出氣的事告訴柳曇,柳曇喜笑顏開了好些日子。
虞喆跟柳曇之間沒有任何誤會,感情愈發的好,這些可都多虧了虞姝挽偷偷遞信。
因為林嫣嫣要回去讀書,虞姝挽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事,愈發想要快點見到林卿柏,她開始盼著天黑,希望林卿柏能快點回來。
第23章 表哥醉酒
虞姝挽以為又要等到夜裏, 沒想到林卿柏在晚膳前回來了,手裏還拿著一封書信。
林卿柏直接來了棲園,還沒說話, 虞姝挽就打斷他。
“表哥,我們去你那裏說吧。”
雖然柳曇不在這兒,但隨時都可能回來, 今日這麽好的心情,還是不要擾亂了,往後再找個合適的日子說也一樣。
林卿柏頷首, 沉默著帶她去竹園。
二人進書房,小廝送了壺茶進來,離開時帶上了門。
虞姝挽見他一句話不說, 心裏忐忑不安。
林卿柏把手裏的信放桌上, 推到她眼前,聲音有些沉:“拆開看看吧。”
虞姝挽垂著眼, 長睫顫了顫,伸出的手指隱隱顫栗, 直到握住那封信,手指驀然攥緊,輕輕拆開了信。
手裏的信是被拆過的,林卿柏顯然是看過了。
虞姝挽抽出那張紙,慢慢展開, 整整兩頁的紙, 寫滿了章縣令的罪證。
章縣令便是芸城的縣令, 亦是虞家遇難時所求之人。
虞姝挽抿著唇, 認真看著紙上的字。
第一頁紙寫滿了章縣令這些年貪汙的銀兩和各種冤屈案,還有些是被章縣令搞得家破人亡的人家, 其中便有虞家虞喆。
第二頁紙寫著章縣令對虞喆的單方麵誣陷,其中包括虞家所剩下的銀兩和各種鋪子,這些全被章縣令個人貪去了。
紙上寫得很清楚,虞家做了那麽多年的生意,不可能因為作坊毀了就賠的家底不剩,虞家剩餘的家底全到了章縣令的口袋,這一點無人知曉。
虞喆知道剩餘的田產鋪子進了章縣令的口袋,但他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他看清了章縣令的真麵目,他想去拆穿,但最後卻上吊自盡。
調查的人在信裏猜測,應當是章縣令說了威脅的話,虞喆怕連累妻女,這才選擇了自盡。
並不是外人說的那樣,聽到了某些人說,隻要你死了我們的債就一筆勾銷。
虞喆沒那麽傻,真正令他自盡的原因或許是章縣令用虞喆妻女的性命來威脅。
章縣令看不慣虞喆,他不僅要虞喆落魄,還要虞喆死,他要虞喆再也不能出現在他眼前。
至於信中提到的誣陷,那是因為虞家從頭到尾都沒有得罪過任何人。
這一切都是章縣令想要除掉虞喆的借口罷了,他假借貴人之名除去了最令他嫉妒討厭的虞喆,而後又裝作好心的想要幫忙卻無可奈何。
全程做了個假好人。
至於為何那麽恨虞喆,那就更簡單了。
虞喆身為芸城有名的大善人,每年都會在芸城行善,每次都花費大量的銀子,給百姓準備幹淨的衣裳絲綢,為百姓發行碎銀子,讓吃不上飯的百姓都能吃上飯。
虞喆的名聲太好了,好到壓過了章縣令這個官老爺,倘若章縣令是個好官還好,可他不是好官,反而是個貪汙多年的貪官。
他貪財好色,嫉妒所有比他名聲好的人,覺得虞喆是故意來跟他作對的。
虞喆每一次行善,都有人無意提起章縣令,章縣令不僅吝嗇,還喜歡陰奉陽違,百姓都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
虞喆做的越好,就有越多人背地裏提起章縣令。
章縣令聽到過那些聲音,把一切責任都歸在虞喆身上,覺得這是虞喆對他的挑釁。
章縣令這兩年一直在找機會打壓虞家,直到幾個月前,一個自上京到來的貴人經過芸城,虞喆跟那位貴人碰見了。
說是碰麵,其實就是看了一眼。
信中說得很清楚,虞喆是因為看了眼那位貴人懷裏的美人,章縣令就覺得是虞喆玷汙貴人的人,其實隻有章縣令這麽覺得,其他人壓根沒有注意到虞喆往貴人的方向看了一眼。
就這樣,章縣令有了借口,堂而皇之的把虞喆搞垮,再將剩下的財富占為己有。
從始至終,這位貴人都不知道。
這一切,都是因為章縣令的自作主張。
虞姝挽看完信上的內容,手抖的厲害,死死咬著下唇,一滴淚落在了紙上,淚珠子很快就在紙上暈開。
虞家的沒落,虞喆的死,好像一個笑話。
虞姝挽很難受,心髒一抽一抽的痛,還有許多細小的針在心上戳來戳去,痛得她快要喘不過氣。
她放下手裏的兩張紙,蜷著手臂趴在桌上,整張臉埋在臂彎中,肩膀顫抖個不停,就這麽無聲哭泣。
不是沒有想過有這種可能,但是當她看到真相,覺得這一切都太可笑了,就因為一個好名聲被人搞成這樣,就因為做了好人被搞得家破人亡。
林卿柏也是今日在酒樓才看到的這封信,他沉默了很久,站在窗前想了很多事,明明想快點把這封信交給虞姝挽,可雙腳就像是灌入了鉛一樣沉重。
林卿柏知道不是所有的官都是好官,也知道世上還有很多個章縣令和虞喆,同樣也有好官,有不顧一切隻為查清真相的這些人。
當這種事發生在身邊人的身上,才更能體會到那種無力的憤怒,想讓那些人付出代價,想把受過的委屈都讓那些人嚐過一遍。
可就如虞姝挽說的那樣,再怎麽查清真相都晚了,已逝的人回不來,已經發生的事改變不了。
每次遇到,林卿柏都覺得惋惜,無數次問自己,為何好人沒有好報,壞人卻衣食無憂瀟灑自在?
林卿柏看著虞姝挽顫抖的肩膀,看她緊緊摳著桌子的手指,用力到指尖沒有絲毫血色。
林卿柏不知道說點什麽才能安慰她,走到她身旁,揉了揉她的頭發,將手覆蓋在她正在用力摳著桌麵的手上,輕輕掰著她的手指握在手裏,讓她不再那麽用力。
似乎說什麽都沒用,說多了反而會更難受。
虞姝挽的哭聲沒有溢出一點,全被她吞咽下去,她忍著不出聲,指甲抵在林卿柏的手心,手上不斷的發力。
林卿柏沒有吭聲,默默感受著她的委屈和憤恨。
不知哭了多久,虞姝挽抬起頭,紅著眼,發絲貼在滿是紅痕的臉上,“表哥今日所見的那位三公子,就是幾個月前去芸城的貴人吧。”
她聲音有些啞,帶著不容忽視的哭腔。
林卿柏輕嗯了一聲:“你認出來了。”
“我看他眼熟,回來後想了好久才想到。”虞姝挽的聲音有些顫,手指忽然使不上力,軟軟放在了林卿柏的手心。
林卿柏探出另一隻手,抹掉她臉上的淚,溫聲道:“他是三皇子,那時奉命去江南差一件事,三皇子的外祖母葬在芸城,他路過芸城去看了一眼。”
芸城是三皇子外祖母的老家,老人家想落葉歸根,就葬在了老家,因為離得太遠,輕易不過去,三皇子想念已逝的外祖母,就過去看看。
章縣令一年前來過上京麵聖,那時見到過三皇子,幾個月前在芸城碰見三皇子,特邀三皇子去芸城的船上吃酒。
那船飄在芸城裏的一條溪流上,路過的百姓都能看見,唯有虞喆認出三皇子身上的布料不同,就忍不住多看了一會兒。
卻不想,讓章縣令逮到了機會,還發生了這種誤會。
虞姝挽抬眼看他,哭太久了眼前很迷糊,罩了一層霧,啞聲問:“三殿下知曉此事嗎?”
林卿柏多想親一親她的眼睛,黑沉地眸子移開,道:“知道,他回宮後就會向皇上稟明此事,很快便會還你爹一個公道。”
虞姝挽仰頭望著他,不再出聲,眼裏的淚卻越積越多,濕漉漉地眸子直戳人心。
林卿柏默了默,摸著她的頭發,“章縣令私吞的銀兩和田產鋪子都會還回來,到時候你和姨母還要去芸城一趟。”
虞姝挽抓著他的衣袖,手指一點點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