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和離後清冷太子他急了 作者:夕階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便他此時回去,沈晗霜的生辰也已經過了。且至多還有兩三日他便能忙完手頭的事情,到時回府為她補過生辰便是。
沈晗霜一貫善解人意,應會理解的。
第4章 決定離府
殿內仍十分安靜,守在皇帝身邊的人都屏息凝神,唯恐出一點岔子。
但殿外,林止僅回頭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繼續低聲同身旁的祝隱洲道:“既然你趕不回去,不如命人先將你為世子妃準備的生辰禮送回府?”
祝隱洲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他知道沈晗霜不會在意這一兩日的差別。
祝隱洲還記得每次自己將生辰禮遞給沈晗霜時她臉上藏不住的期待與歡喜。以往每年都是他親手將生辰禮交給她的,今年也不該假手於人。
他們是夫妻,還會一起過許多個生辰。這份生辰禮隻是遲上一兩日而已,她不會因此便同他置氣。
林止看著祝隱洲這副數年如一日沉穩而淡薄的模樣,實在不知到底是好是壞。
竟連他的妻子都無法讓他改變分毫。
殿內病重的人是祝隱洲的皇爺爺,但大臣們都知道,皇帝十分不喜祝隱洲自幼時起便待人冷淡的性子,以前還常因此訓斥他。
所以祝隱洲雖是世子,也一直被平南王留在禁軍營中曆練,卻不曾有任何實在的官職。
即便禁軍營中無人不佩服他的能力。
而祝隱洲似乎也並不在意皇帝是否喜歡自己。
皇帝有任何責罰他都安靜地受著,不僅從不反駁,甚至情緒都不見絲毫波動。
這次皇帝病倒後,曾因祝隱洲侍疾時無波無瀾的神情動怒,責令祝隱洲不許再為他侍疾,更不許再踏進他的寢殿。
祝隱洲便當真再未走進過身後這座宮殿。
祝隱洲似是從不為自己與皇帝之間稱得上是惡劣的關係而擔憂,無論如何也從不願在皇帝麵前說一句好聽的話。
隻少數幾個人知道,今夜祝隱洲親自護衛在帝王寢宮之外,也並非因著血脈親情,而是和林止一樣,隻是出於職責。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說的應就是祝隱洲這樣的性子。
太子逼宮謀逆之事的確是死罪,但那時護衛在皇帝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重病中的皇帝雖龍顏震怒,卻有心想留太子一條命。
是祝隱洲幹脆利落地一劍穿透了太子的胸膛,結果了他的性命。
當時眾人都以為皇帝會大發雷霆,但皇帝隻是撐著病體盯著祝隱洲看了許久,才沉聲說出一句:
“有仇必報,不愧是朕的孫子。”
旁人或以為是因為太子與平南王的皇位之爭,或以為是因為太子當年的奪妻之恨,所以祝隱洲才一定要讓太子死。
不論這兩樣到底在其中占了幾分重量,林止今夜進宮前聽父親提起了一樁往事,才知道,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祝隱洲的母親。
林止還記得那個溫柔美麗的平南王妃,也記得當年祝隱洲跟在年輕的王妃和王爺身邊時,他們一家三口有多麽令人豔羨。
他之前隻知道王妃在祝隱洲五歲那年病逝了,卻不知道,性格溫婉,從無任何過錯的王妃其實是死於鶴頂紅。
禦賜的鶴頂紅。
當年,皇帝讓年僅五歲的祝隱洲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毒發身亡。
而太子曾在這件事中推波助瀾。
進宮前林止的父親提醒他,讓他一定要看好祝隱洲,絕不能讓他在這個緊要關頭說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或是做出什麽受人指摘的事來。
否則即便平南王得以即位,祝隱洲恐怕也難以再有資格觸碰到權力核心。
但見祝隱洲仍是一如往常的平靜模樣,林止覺得他今夜應不會做什麽。
他不是會拚著魚死網破也要去做某件事的剛烈性子。
相反,任憑風雨如何吹打,祝隱洲都像是一處從不會起任何漣漪的湖泊。
平靜底下暗藏危險,讓人逃無可逃。
祝隱洲的確有仇必報,卻不會搭上一切作為代價。
林止猜測,祝隱洲應會不動聲色地仔細籌謀,在最合適的時機,為他母親討一個公道。
即便做下錯事的那個人是他的爺爺,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他也絕不會服軟。
如被層層堅冰塑成的鬆柏,絕不會折腰。
隻是,祝隱洲這樣的性子,世子妃若能接受還好,若世子妃無法接受……
思及此,林止在心底默默按下了這個猜測。
看方才祝隱洲的模樣,他應對自己和世子妃之間的事情有十足的把握,應用不著他這個還未成親的人來操心什麽。
*
翌日清晨,明溪院內。
朗朗日光片片鋪灑,清風拂過院內各處的花草,一切都靜謐而美好。
春葉已經帶人將要帶走的東西整理好裝箱了,隻待沈晗霜點頭,便可以一一搬去府外的馬車上。
在這之前,沈晗霜須得先去一趟王妃的院子,同她說明自己的決定。
事情有些匆忙,但沈晗霜不願繼續拖下去。
一旦皇帝駕崩,王府內外都需要服喪,她便又得再在這裏耽擱許久了。
國喪是一回事,而要以孫媳婦的身份為那位服喪就是另一回事了。
雖不知緣由,但沈晗霜看得出來,王爺和祝隱洲同皇帝之間有很深的隔閡。
拋開這一點,暗自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即便是還對祝隱洲有那些心思時,沈晗霜也不喜宮裏那位高高在上的貴人。
第一回 以王府新婦的身份進宮向那位請安時,沈晗霜便直覺他並非什麽良善之人。他看向她時的那種打量廉價物件一樣的眼神也讓沈晗霜覺得很不適。
想到那日的事,沈晗霜回憶起,那時一向恪守禮節的祝隱洲曾有意往她身前邁了半步,擋住了皇帝看向她的目光。
見狀,皇帝沉著臉擺了擺手讓她先退下回王府,隻單獨留下了祝隱洲。
也不知他們後來說了些什麽。沈晗霜問過,但祝隱洲沒有告訴她。
那時的祝隱洲,應是在維護她吧。
即便對她沒有愛,他也沒有任由她獨自麵對當時的場景。
也是因為一個個類似的細節,沈晗霜曾忍不住猜測,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或許祝隱洲對自己也是有感情的。
如今從中抽身,沈晗霜才看清,那應隻是出於他的秉性與風度。
而非情意。
因為有更多的細節昭示著,祝隱洲並不愛她。
沈晗霜看見她留在臥房內不打算帶走的幾樣東西。
絕大多數她和祝隱洲互送過的東西都賣出去了,有他的一樣,就對應著有她的一樣。祝隱洲一直算得清楚,她也不會含糊過去。
但因為沒有找到自己曾送給祝隱洲的生辰禮,沈晗霜便也沒有將之前祝隱洲送她的生辰禮賣出去。
留下來還給祝隱洲,應該便也不算欠著他了。
若祝隱洲今後真要和她細算,還是他欠了她的,畢竟沈晗霜沒有找到,也就沒能帶走她為他準備的那幾樣生辰禮。
祝隱洲當時收下之後也沒見他再拿出來過,也不知被放在哪個無人問津的角落了。
沈晗霜的目光停留在那個同樣沒有被拿去賣的香囊上。
那是成婚前她親手為祝隱洲繡的香囊。
擔心他會不喜鴛鴦這些紋樣,沈晗霜在上麵繡的是更不紮眼的山巒與鬆柏,隻在香囊背麵繡著一個“洲”字。
大婚那晚她將這個香囊送給了祝隱洲。
他從未佩戴過,而是把這個香囊和她送的其他東西放在了一起。
香囊上麵有他的“洲”字,不適合賣去外麵,才被留了下來。
但沈晗霜卻忽然覺得它有些紮眼。
她緩步走回桌邊,順手拿起不遠處的一把剪刀,很輕易便將這枚香囊絞破了。
麵對鋒利的刀刃時,再名貴難得的布料,再細致完美的針腳,都脆弱不堪。
正如麵對一團捂不化的堅冰時,再溫熱的情意,再綿長的耐心,都隻能敗下陣來。
她早該知道的。
不過現在也不算晚。
沈晗霜不再停留,轉身離開臥房,朝王妃的院子走去。
在她身後,那個破碎的香囊和裝著幾樣生辰禮的盒子下壓著的,是有祝隱洲和沈晗霜兩人筆跡的和離書。
*
明溪院那邊收拾東西的動靜不算小,王妃似是猜到了沈晗霜的來意,甫一看見她,便猶豫著問道:“真要走到這一步嗎?”
沈晗霜輕輕點了點頭,走近王妃,一字一句地認真同她說了自己的決定與安排。
王妃一直靜靜地聽著,等沈晗霜說完,才眼眶微紅地試探著說:“我知道攔不住你,但……要不等隱洲回府,你們先好好談一談,到時再做決定也不遲。”
“我現在就命人去把他叫回來,不管他到底在忙些什麽,都一定把人帶到你麵前來,好不好?”
沈晗霜卻微笑著搖了搖頭,柔聲同王妃說:“母親,我已經決定了。”
無論祝隱洲在不在她眼前,也無論他們再談些什麽,沈晗霜都不想再做他的妻子了。
其實做他的妻子,真的挺累的。
操持偌大一座王府的大小事務並不算什麽,因為沈晗霜做得來那些事情。
但係心於一個心裏沒有自己的男子,因他的一舉一動而患得患失,總是要猜測他到底愛不愛自己,反複心懷期待又落得失望……
沈晗霜一貫善解人意,應會理解的。
第4章 決定離府
殿內仍十分安靜,守在皇帝身邊的人都屏息凝神,唯恐出一點岔子。
但殿外,林止僅回頭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繼續低聲同身旁的祝隱洲道:“既然你趕不回去,不如命人先將你為世子妃準備的生辰禮送回府?”
祝隱洲搖了搖頭,不再多言。
他知道沈晗霜不會在意這一兩日的差別。
祝隱洲還記得每次自己將生辰禮遞給沈晗霜時她臉上藏不住的期待與歡喜。以往每年都是他親手將生辰禮交給她的,今年也不該假手於人。
他們是夫妻,還會一起過許多個生辰。這份生辰禮隻是遲上一兩日而已,她不會因此便同他置氣。
林止看著祝隱洲這副數年如一日沉穩而淡薄的模樣,實在不知到底是好是壞。
竟連他的妻子都無法讓他改變分毫。
殿內病重的人是祝隱洲的皇爺爺,但大臣們都知道,皇帝十分不喜祝隱洲自幼時起便待人冷淡的性子,以前還常因此訓斥他。
所以祝隱洲雖是世子,也一直被平南王留在禁軍營中曆練,卻不曾有任何實在的官職。
即便禁軍營中無人不佩服他的能力。
而祝隱洲似乎也並不在意皇帝是否喜歡自己。
皇帝有任何責罰他都安靜地受著,不僅從不反駁,甚至情緒都不見絲毫波動。
這次皇帝病倒後,曾因祝隱洲侍疾時無波無瀾的神情動怒,責令祝隱洲不許再為他侍疾,更不許再踏進他的寢殿。
祝隱洲便當真再未走進過身後這座宮殿。
祝隱洲似是從不為自己與皇帝之間稱得上是惡劣的關係而擔憂,無論如何也從不願在皇帝麵前說一句好聽的話。
隻少數幾個人知道,今夜祝隱洲親自護衛在帝王寢宮之外,也並非因著血脈親情,而是和林止一樣,隻是出於職責。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說的應就是祝隱洲這樣的性子。
太子逼宮謀逆之事的確是死罪,但那時護衛在皇帝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重病中的皇帝雖龍顏震怒,卻有心想留太子一條命。
是祝隱洲幹脆利落地一劍穿透了太子的胸膛,結果了他的性命。
當時眾人都以為皇帝會大發雷霆,但皇帝隻是撐著病體盯著祝隱洲看了許久,才沉聲說出一句:
“有仇必報,不愧是朕的孫子。”
旁人或以為是因為太子與平南王的皇位之爭,或以為是因為太子當年的奪妻之恨,所以祝隱洲才一定要讓太子死。
不論這兩樣到底在其中占了幾分重量,林止今夜進宮前聽父親提起了一樁往事,才知道,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祝隱洲的母親。
林止還記得那個溫柔美麗的平南王妃,也記得當年祝隱洲跟在年輕的王妃和王爺身邊時,他們一家三口有多麽令人豔羨。
他之前隻知道王妃在祝隱洲五歲那年病逝了,卻不知道,性格溫婉,從無任何過錯的王妃其實是死於鶴頂紅。
禦賜的鶴頂紅。
當年,皇帝讓年僅五歲的祝隱洲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毒發身亡。
而太子曾在這件事中推波助瀾。
進宮前林止的父親提醒他,讓他一定要看好祝隱洲,絕不能讓他在這個緊要關頭說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或是做出什麽受人指摘的事來。
否則即便平南王得以即位,祝隱洲恐怕也難以再有資格觸碰到權力核心。
但見祝隱洲仍是一如往常的平靜模樣,林止覺得他今夜應不會做什麽。
他不是會拚著魚死網破也要去做某件事的剛烈性子。
相反,任憑風雨如何吹打,祝隱洲都像是一處從不會起任何漣漪的湖泊。
平靜底下暗藏危險,讓人逃無可逃。
祝隱洲的確有仇必報,卻不會搭上一切作為代價。
林止猜測,祝隱洲應會不動聲色地仔細籌謀,在最合適的時機,為他母親討一個公道。
即便做下錯事的那個人是他的爺爺,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他也絕不會服軟。
如被層層堅冰塑成的鬆柏,絕不會折腰。
隻是,祝隱洲這樣的性子,世子妃若能接受還好,若世子妃無法接受……
思及此,林止在心底默默按下了這個猜測。
看方才祝隱洲的模樣,他應對自己和世子妃之間的事情有十足的把握,應用不著他這個還未成親的人來操心什麽。
*
翌日清晨,明溪院內。
朗朗日光片片鋪灑,清風拂過院內各處的花草,一切都靜謐而美好。
春葉已經帶人將要帶走的東西整理好裝箱了,隻待沈晗霜點頭,便可以一一搬去府外的馬車上。
在這之前,沈晗霜須得先去一趟王妃的院子,同她說明自己的決定。
事情有些匆忙,但沈晗霜不願繼續拖下去。
一旦皇帝駕崩,王府內外都需要服喪,她便又得再在這裏耽擱許久了。
國喪是一回事,而要以孫媳婦的身份為那位服喪就是另一回事了。
雖不知緣由,但沈晗霜看得出來,王爺和祝隱洲同皇帝之間有很深的隔閡。
拋開這一點,暗自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即便是還對祝隱洲有那些心思時,沈晗霜也不喜宮裏那位高高在上的貴人。
第一回 以王府新婦的身份進宮向那位請安時,沈晗霜便直覺他並非什麽良善之人。他看向她時的那種打量廉價物件一樣的眼神也讓沈晗霜覺得很不適。
想到那日的事,沈晗霜回憶起,那時一向恪守禮節的祝隱洲曾有意往她身前邁了半步,擋住了皇帝看向她的目光。
見狀,皇帝沉著臉擺了擺手讓她先退下回王府,隻單獨留下了祝隱洲。
也不知他們後來說了些什麽。沈晗霜問過,但祝隱洲沒有告訴她。
那時的祝隱洲,應是在維護她吧。
即便對她沒有愛,他也沒有任由她獨自麵對當時的場景。
也是因為一個個類似的細節,沈晗霜曾忍不住猜測,在日複一日的相處中,或許祝隱洲對自己也是有感情的。
如今從中抽身,沈晗霜才看清,那應隻是出於他的秉性與風度。
而非情意。
因為有更多的細節昭示著,祝隱洲並不愛她。
沈晗霜看見她留在臥房內不打算帶走的幾樣東西。
絕大多數她和祝隱洲互送過的東西都賣出去了,有他的一樣,就對應著有她的一樣。祝隱洲一直算得清楚,她也不會含糊過去。
但因為沒有找到自己曾送給祝隱洲的生辰禮,沈晗霜便也沒有將之前祝隱洲送她的生辰禮賣出去。
留下來還給祝隱洲,應該便也不算欠著他了。
若祝隱洲今後真要和她細算,還是他欠了她的,畢竟沈晗霜沒有找到,也就沒能帶走她為他準備的那幾樣生辰禮。
祝隱洲當時收下之後也沒見他再拿出來過,也不知被放在哪個無人問津的角落了。
沈晗霜的目光停留在那個同樣沒有被拿去賣的香囊上。
那是成婚前她親手為祝隱洲繡的香囊。
擔心他會不喜鴛鴦這些紋樣,沈晗霜在上麵繡的是更不紮眼的山巒與鬆柏,隻在香囊背麵繡著一個“洲”字。
大婚那晚她將這個香囊送給了祝隱洲。
他從未佩戴過,而是把這個香囊和她送的其他東西放在了一起。
香囊上麵有他的“洲”字,不適合賣去外麵,才被留了下來。
但沈晗霜卻忽然覺得它有些紮眼。
她緩步走回桌邊,順手拿起不遠處的一把剪刀,很輕易便將這枚香囊絞破了。
麵對鋒利的刀刃時,再名貴難得的布料,再細致完美的針腳,都脆弱不堪。
正如麵對一團捂不化的堅冰時,再溫熱的情意,再綿長的耐心,都隻能敗下陣來。
她早該知道的。
不過現在也不算晚。
沈晗霜不再停留,轉身離開臥房,朝王妃的院子走去。
在她身後,那個破碎的香囊和裝著幾樣生辰禮的盒子下壓著的,是有祝隱洲和沈晗霜兩人筆跡的和離書。
*
明溪院那邊收拾東西的動靜不算小,王妃似是猜到了沈晗霜的來意,甫一看見她,便猶豫著問道:“真要走到這一步嗎?”
沈晗霜輕輕點了點頭,走近王妃,一字一句地認真同她說了自己的決定與安排。
王妃一直靜靜地聽著,等沈晗霜說完,才眼眶微紅地試探著說:“我知道攔不住你,但……要不等隱洲回府,你們先好好談一談,到時再做決定也不遲。”
“我現在就命人去把他叫回來,不管他到底在忙些什麽,都一定把人帶到你麵前來,好不好?”
沈晗霜卻微笑著搖了搖頭,柔聲同王妃說:“母親,我已經決定了。”
無論祝隱洲在不在她眼前,也無論他們再談些什麽,沈晗霜都不想再做他的妻子了。
其實做他的妻子,真的挺累的。
操持偌大一座王府的大小事務並不算什麽,因為沈晗霜做得來那些事情。
但係心於一個心裏沒有自己的男子,因他的一舉一動而患得患失,總是要猜測他到底愛不愛自己,反複心懷期待又落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