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詢還做不到這點,出生不易,許多人輪回不知道多少次畜牲道,有了做人的機會,現在這種死法太可惜,眼睜睜看著他們死。
“陛下想要怎麽做呢。”酈茹姒反問莊詢,畢竟武力上,夏國對趙國處於極大劣勢。
“願意和我們投降我們,就把新法這些傳下去,分土地,建立吏治,整訓軍隊,能做抵抗做抵抗,做不了抵抗就把人送回夏國,我來之前,夏國也是經曆動亂的還有一些土地可以分,不願意接觸或有抵抗態度的就算了。”
莊詢想了想說,這樣還能增強自己的力量,同時也算對趙國的百姓仁至義盡了,再多的他也可做不到了。
“好,正規軍做不到,運送糧草也好,不過送回國內,是不是要皇後娘娘同意呢。”
酈茹姒提醒說,畢竟現在操持國政的是司琴宓,這種大事還是要征求她的意見。
“當然,必須征求娘子的意見,我又不是紙上談兵那種人,隻會提意見提要求不考慮解決花費的成本,這種大事需要她評估影響,權衡各方利益,最後才能實施。”
莊詢答應下來,這些想法都挺好,但是現實不是你想怎麽樣就是怎麽樣,更何況還是遷移人口,他也隻是有個想法,能不能落實全看司琴宓的研究。
“隻是我覺得來去的時間,可能何衡他們已經想到了更好的方法,恐怕我信到了,他們方案都出來了,還都發出去了,我寫信寫個心安吧。”
莊詢明白的說,求個心安,想想可能的結局,也為之扼腕,沒有什麽太多幹涉的能力。
“陛下,你能這麽想已經不錯了,臣跟了你這麽久,還是無法理解你,不過目前我們還屬於勢如破竹,等著看後麵的戰報吧。”
酈茹姒承認自己的思想淺薄,隻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男人,其他多餘的人不想關注。
不過後麵的戰報先一步達到趙王的手裏,兩份戰報,一封讓他眉開眼笑,一封讓他憤怒異常了。
莊詢是先看悲後看喜,趙王是先看喜後看悲,喜的是趙國大軍在景國初捷,消滅二王子的勢力,為趙國的在景國站穩腳跟。
悲的是接到的情報,派去平亂的各地軍隊被夏國派遣的軍隊打敗,負責統籌的將軍李弘謙戰死,現在東部的四道北部的兩道依舊處於到處都是叛亂的境地。
現在趙王就麵臨一個問題,抽調攻打景國軍隊的部分回防,去平定領土內的叛亂,這樣趙國對景國的攻擊節奏就會放慢,也就中了夏國的計謀,夏國就是為了把趙國的精銳引過來才進攻的,趙國的精銳來了,估計就跑了,莊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是不管不顧,那不是一個道,是好幾個道失去控製,失去了控製不說,還會影響其他區域。
因為朝廷不管,那其他地方會不會蠢蠢欲動呢,這些叛亂民眾煽動性的口號,均田地,他又不可能實現,他提出來,大小世家就要把他撕了。
他學不來莊詢的那一套,趙國的船太大了,世家是趙國這條船的龍骨,敲掉龍骨等待的隻有散架。
所以現在左右為難,這是趙國十年,不對,三十年難遇的一次機會,掙脫困龍的淺灘,爬上雲氣的天空,如果因為尾巴被鐵鏈絆住,要回頭,可能就真的困死在淺灘了。
不回首,不去咬斷那根鎖鏈,鎖鏈的強度又真的可能讓趙國癱瘓,扯斷趙國這條龍的兩段身子,所以又得兼顧叛亂和夏國進攻。
“都過了這麽久了,怎麽突然就想著反了呢,也不是讓他們活不下呀,怎麽想著找死,財帛動人心,夏國培養的間諜確實厲害。”
趙王忍不住說,趙國的情報網不弱,叛亂發生,就發現許多領導者其實具有夏國背景,而且許多叛亂聽到的話術也是一樣。
這些傳言和話術又都偏向夏國,夏國一來這些人就反了,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是夏國在搞鬼。
這些民眾都是夏國煽動起來的,用所謂的均田地的誘惑,鼓動這些百姓造反。
他知道百姓能活下去,不知道趙國的百姓僅僅隻能活下去,財帛動人心,你怎麽不給百姓財帛呢。
不僅不給財帛,因為戰爭開打,各種徭役,賦稅加重了,這恐怕是他不清楚的,許多人的田地借著這場戰爭又被世家的地主侵占了,賣兒賣女也還不上新增的稅負。
能活的下去,誰造反,造反是要殺頭呀,不是莊詢和夏國的錦衣衛們一張嘴能挑動起來的,這些人也不過是告訴這些走投無路的人,你們還有另外的一種選擇。
想到了夏國,趙王隨即想到了莊詢,牙根氣的癢癢的,當初莊詢從他手心溜走,連鎖反應來了。
如果隻是占有幽地一地,莊詢是絕對不敢出兵挑釁趙國的,因為放走了莊詢,莊詢事實性的占有了虞國和幽國的土地,這件事,薑太後回來訓斥了他一頓,讓他大為惱火。
盡管薑夫人因為自己也有過錯,所以隻是提了一下,也沒有劈頭蓋臉,但是這對一個掌握實權的君主是何等屈辱。
不放走莊詢,他最多也就是占領幽地,是遠遠達不到威脅趙國的程度的,偏偏因為自己的疏忽放走了他,莊詢的存在就是在打趙王的臉。
好在莊詢和自家老丈人鬧翻了,不然現在趙王已經不知道有多懊惱了,盡管現在他已經特別後悔了,當初草率的把莊詢當胸無大誌的蠢蛋,放鬆警惕。
他真的不知道莊詢本身隻想抱著老婆熱炕頭,活生生被趙國的現狀變成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
想到莊詢,氣憤之餘,他拿出前幾天收到的折子,莊詢攻打下了河北道,禦駕親征,所有人望風而降,不到三月就打到了大河邊。
“禦駕親征。”這個詞進入趙王的腦子,再看看自己手裏能調動的兵馬,除了邊境的玄甲軍還有嗎?
有,有一支軍隊不遜色於玄甲軍,人數有近萬人,那就是宮廷禁衛軍。
這是保護王宮的力量,也是直屬於趙王統治的力量,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最好的,哪怕隻是守衛王城,這些人也配有馬匹。
於是他的有了念頭,莊詢能夠禦駕親征,為什麽自己不能禦駕親征,而且莊詢禦駕親征鼓舞士氣,自己為什麽不能。
於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宣布他這個決定。
不出意料,大臣們拚命反對,薑太後去了景國,玄女還在,包括她在內,禦史大夫,太尉,丞相,通通反對了趙王的決策。
“現在隻有雷霆手段解決叛亂,驅離夏國,才不會造成連鎖反應,同時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郡縣。”
“前線的玄甲軍一個都不能往回調,這是趙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給前線一點壓力。”
“陛下也不該自己去,手下那麽多將軍。”趙王說的有道理,玄女部分認同,可是趙王出征,她覺得是完全沒有必要。
“抽調八千兵力,皇宮不如軍營安全,而且有朕在,將士們會更加拚命,早日解決叛亂,諸位有什麽辦法能解決叛亂和夏軍嗎?”
趙王說出自己去的合理性。
“我可以保證陛下安全,陛下就……”玄女堅定的保證說,反正不想要趙王去親征。
“我意已決,國師不必多說,許多世家現在在被屠殺,可沒有時間耽誤了。”
“遵命。”提到世家,幾個世家出身的三公,最後還是沒有以死抗爭。
第228章 意已決
小會開完,玄女留下,再次進行規勸,趙王禦駕親征,她看不到什麽好處。
“娘娘就不必勸朕了,莊詢他能禦駕親征,朕為何不能。”
趙王他的目光堅定,握緊了拳頭,莊詢的逃走,把他的臉打的啪啪作響,他特別想要報複夏國,現在總算讓他找到了機會。
“陛下是一國之君,如果隻是為了爭一口意氣做出這種決定,這樣是對不起趙國的百姓,這也不是一個君主該做的,你想過你失敗會發生什麽嗎?”
玄女的語氣帶上責備,趙王這樣做實在太衝動了,他的能力很強,但是性格上太衝動了。
“也不完全是意氣,玄女娘娘請聽朕說。”趙王的想法堅定,這個決定同樣是深思熟慮的。
“你說。”敬稱都沒了,玄女還在氣頭上,第一次覺得趙王竟然和莊詢一樣不省心,不對,比莊詢還不省心。
“首先我們不能把十五萬的玄甲軍從景國還有防禦鄭國的邊境撤回來,對嗎?”
趙王表現冷靜,慢慢分析現在的局麵,撤回了就中了夏國的計謀,哪怕隻是減少一萬人,對前線的就是一種削弱,剛剛消滅景國二王子建立的優勢又變成均勢。
因為十五萬人不全是去打景國,有些需要防禦鄭國,景國與趙國玄甲軍相當的有十萬左右。
盯梢人可以略少一些,八萬軍隊,剩下的七萬玄甲軍去攻略八九萬人,卻四分五裂的景國,現在抽離一萬回來,一定會對前線造成重大影響。
這十五萬的玄甲軍,也是趙國國力的極限,裝備,馬匹的消耗,重要還有人員的軍餉,都是頂級的,所以才有以一擋十,百戰百勝的能力。
玄女點點頭,這種飛龍在天的情況,讓景國穩定了,就會又陷入之前那樣的死循環。
打一個能打,打兩個力不從心。
“我同意出兵,也同意出禁軍,可是這不是你禦駕親征的理由。”玄女當然清楚趙國現在的狀況。
叛亂軍倒是可以用郡兵對付,一般的郡兵可解決不了夏國的軍隊,夏國的軍隊隻能由戰力更強的軍隊解決,出動禁軍她認為完全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身為君主的趙王要親征。
“根據情報,夏國對應我們的玄甲軍,建立自己的天策軍,數量不詳。”
趙王主動說,拋出一個讓玄女皺眉的消息。
情報還是來源於他們這些神佛,畢竟夏國也是依賴神明幫助的,所以他們也能探聽一些線索,隻是不怎麽確定夏國成了什麽樣了。
“是有這種情況,所以那些算是精銳的郡兵打不過他們,他們似乎把這支新軍用來對付我們了,也是為了逼我們景國的軍隊回防。”
夏國用的就是陽謀,你必須拿出對等的軍事力量,不然夏國可就要在東部為所欲為了,說到這裏,玄女也對自家的小男友感到埋怨,太會找時機了。
他對付成國都要分心來找趙國的麻煩,太可惡了,這樣子惡心趙國,但又有些欣賞莊詢他們能抓時機。
“我們並不知道對方的武裝已經成什麽樣了,有一萬還是兩萬人,這八千的禁軍隊伍,真的足夠平叛和抵禦夏國嗎?”
趙王自己不知道這個答案,情報艱難的傳遞,莊詢這支西路軍的神秘,還沒有表露太多信息。
玄女也不知道,隻能是估算了一下說:“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人,五千左右,夏國的能力再強,武器裝備跟不上,也沒轍。”
從馬匹數量各種武器生產的時間判斷,夏國的精銳軍隊應該並不多,應該是不會過萬的。
“就算是五千,我們這八千的禁軍能迅速擊退夏國,平定叛亂嗎?”趙王繼續問,這個問題的答案,玄女不好說,隻能沉默。
“夏王陰險狡詐,能派遣軍隊前來,定然是要引動我在景軍隊,若不以雷霆之勢擊之,勢必會形成糜爛之局。”
現在趙王承認莊詢一些能力,當然都是陰險狡詐這類小人行徑的,他覺得莊詢他們一定派了很多人,甚至很多精銳前來。
“如果僅有這八千人,相持不下,或者被對方以弱勝強,當如何,那就必須撤回玄甲軍去解決,我趙國等了十多年的勢,將蕩然無存。”
說出最壞的打算,趙王的眼睛越來越明亮,因為他的心境越來越堅定。
“陛下有什麽想法嗎?”玄女這時候明白了趙王不是想當然的就去了,能做出這些判斷,說明他對局勢還是有認知的。
“朕親征,帶上大臣們是合適的吧,這些叛亂在屠殺世家,世家出點兵力合適吧,這些大世家的兵員不比我們玄甲軍差,他們對莊詢還有叛亂是有出兵的立場的。”
趙王終於說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剛才世家在這裏不好說,隻留下玄女後,他能說了。
“要求大臣陪同,就能要求他們出兵,這……”玄女沉吟,確實有實行的基礎,莊詢和叛軍損害了世家的利益,加上各位家主都在軍隊,如果告訴他們敵軍勢大,是能逼出軍隊的。
世家有立場,有能力交出武裝,一起對抗夏國和叛亂,因為這損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雖然他們還是各自為戰。
“隻有朕統率,他們的這些交上來的兵才能統一管理,沒有朕,哪怕朕用其他手段讓他們派兵,最後得到的也不過是一盤散沙,這才是朕必須禦駕親征的理由。”
趙王目光炯炯,世家是個德性,他很清楚,摳出兵來,一般將領也指揮不動,到時候還各自為戰,隻有自己統籌調度才能形成優勢兵力。
玄女還在思索,趙王見她的態度已經動搖,趙王繼續說:
“有世家的支持起碼還能榨出八千到一萬人,我們對夏國就能形成絕對優勢,同時軍隊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兩千人守衛的王宮終究不如一萬六七的營帳,娘娘說王宮保朕安全,朕是相信的,可是沒有朕,禁衛和世家軍意見不合戰爭失敗,晉陽又能算是安全嗎。”
前線敗了,沒有城牆的晉陽也不過是刀板上的肉,不想當肉就把去好好發揮自己的作用。
玄女聽完,反對的態度軟化,趙王已經說服了她,不調遣主力軍回國的情況下,這種禁衛加世家軍的軍隊,算是趙國能拉出的最為豪華的配置了。
如果不想添油那樣一個個送,雷霆手段消滅夏國是必要的,趙王的認識也對,前線一萬多人的大軍都不安全了,在晉陽兩千人又能做些什麽,什麽都做不到,同樣的不安全。
“說起晉陽,朕有一事請求娘娘。”看見玄女默認幫助了,趙王長舒一口氣,他蠻怕玄女去告狀的,他哪怕是皇帝的了,也懼怕自家的母親。
玄女能影響薑太後的態度,如果玄女堅決反對,把薑太後請回來,到時候各種差錯,解釋,都要浪費許多的時間,不能快刀斬亂麻。
“說吧,臣有什麽能做的?”玄女無話可說,可是趙王的計劃實在太正確了,比起隻是固守晉陽等消息,既有君主的果斷,又有行動的必要。
不是為了所謂一時之氣,是為了趙國成龍之機做出的必要冒險,這種犧牲精神,不愧是薑太後培養的好大兒,雄才偉略。
“陛下想要怎麽做呢。”酈茹姒反問莊詢,畢竟武力上,夏國對趙國處於極大劣勢。
“願意和我們投降我們,就把新法這些傳下去,分土地,建立吏治,整訓軍隊,能做抵抗做抵抗,做不了抵抗就把人送回夏國,我來之前,夏國也是經曆動亂的還有一些土地可以分,不願意接觸或有抵抗態度的就算了。”
莊詢想了想說,這樣還能增強自己的力量,同時也算對趙國的百姓仁至義盡了,再多的他也可做不到了。
“好,正規軍做不到,運送糧草也好,不過送回國內,是不是要皇後娘娘同意呢。”
酈茹姒提醒說,畢竟現在操持國政的是司琴宓,這種大事還是要征求她的意見。
“當然,必須征求娘子的意見,我又不是紙上談兵那種人,隻會提意見提要求不考慮解決花費的成本,這種大事需要她評估影響,權衡各方利益,最後才能實施。”
莊詢答應下來,這些想法都挺好,但是現實不是你想怎麽樣就是怎麽樣,更何況還是遷移人口,他也隻是有個想法,能不能落實全看司琴宓的研究。
“隻是我覺得來去的時間,可能何衡他們已經想到了更好的方法,恐怕我信到了,他們方案都出來了,還都發出去了,我寫信寫個心安吧。”
莊詢明白的說,求個心安,想想可能的結局,也為之扼腕,沒有什麽太多幹涉的能力。
“陛下,你能這麽想已經不錯了,臣跟了你這麽久,還是無法理解你,不過目前我們還屬於勢如破竹,等著看後麵的戰報吧。”
酈茹姒承認自己的思想淺薄,隻能看到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男人,其他多餘的人不想關注。
不過後麵的戰報先一步達到趙王的手裏,兩份戰報,一封讓他眉開眼笑,一封讓他憤怒異常了。
莊詢是先看悲後看喜,趙王是先看喜後看悲,喜的是趙國大軍在景國初捷,消滅二王子的勢力,為趙國的在景國站穩腳跟。
悲的是接到的情報,派去平亂的各地軍隊被夏國派遣的軍隊打敗,負責統籌的將軍李弘謙戰死,現在東部的四道北部的兩道依舊處於到處都是叛亂的境地。
現在趙王就麵臨一個問題,抽調攻打景國軍隊的部分回防,去平定領土內的叛亂,這樣趙國對景國的攻擊節奏就會放慢,也就中了夏國的計謀,夏國就是為了把趙國的精銳引過來才進攻的,趙國的精銳來了,估計就跑了,莊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可是不管不顧,那不是一個道,是好幾個道失去控製,失去了控製不說,還會影響其他區域。
因為朝廷不管,那其他地方會不會蠢蠢欲動呢,這些叛亂民眾煽動性的口號,均田地,他又不可能實現,他提出來,大小世家就要把他撕了。
他學不來莊詢的那一套,趙國的船太大了,世家是趙國這條船的龍骨,敲掉龍骨等待的隻有散架。
所以現在左右為難,這是趙國十年,不對,三十年難遇的一次機會,掙脫困龍的淺灘,爬上雲氣的天空,如果因為尾巴被鐵鏈絆住,要回頭,可能就真的困死在淺灘了。
不回首,不去咬斷那根鎖鏈,鎖鏈的強度又真的可能讓趙國癱瘓,扯斷趙國這條龍的兩段身子,所以又得兼顧叛亂和夏國進攻。
“都過了這麽久了,怎麽突然就想著反了呢,也不是讓他們活不下呀,怎麽想著找死,財帛動人心,夏國培養的間諜確實厲害。”
趙王忍不住說,趙國的情報網不弱,叛亂發生,就發現許多領導者其實具有夏國背景,而且許多叛亂聽到的話術也是一樣。
這些傳言和話術又都偏向夏國,夏國一來這些人就反了,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是夏國在搞鬼。
這些民眾都是夏國煽動起來的,用所謂的均田地的誘惑,鼓動這些百姓造反。
他知道百姓能活下去,不知道趙國的百姓僅僅隻能活下去,財帛動人心,你怎麽不給百姓財帛呢。
不僅不給財帛,因為戰爭開打,各種徭役,賦稅加重了,這恐怕是他不清楚的,許多人的田地借著這場戰爭又被世家的地主侵占了,賣兒賣女也還不上新增的稅負。
能活的下去,誰造反,造反是要殺頭呀,不是莊詢和夏國的錦衣衛們一張嘴能挑動起來的,這些人也不過是告訴這些走投無路的人,你們還有另外的一種選擇。
想到了夏國,趙王隨即想到了莊詢,牙根氣的癢癢的,當初莊詢從他手心溜走,連鎖反應來了。
如果隻是占有幽地一地,莊詢是絕對不敢出兵挑釁趙國的,因為放走了莊詢,莊詢事實性的占有了虞國和幽國的土地,這件事,薑太後回來訓斥了他一頓,讓他大為惱火。
盡管薑夫人因為自己也有過錯,所以隻是提了一下,也沒有劈頭蓋臉,但是這對一個掌握實權的君主是何等屈辱。
不放走莊詢,他最多也就是占領幽地,是遠遠達不到威脅趙國的程度的,偏偏因為自己的疏忽放走了他,莊詢的存在就是在打趙王的臉。
好在莊詢和自家老丈人鬧翻了,不然現在趙王已經不知道有多懊惱了,盡管現在他已經特別後悔了,當初草率的把莊詢當胸無大誌的蠢蛋,放鬆警惕。
他真的不知道莊詢本身隻想抱著老婆熱炕頭,活生生被趙國的現狀變成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君主。
想到莊詢,氣憤之餘,他拿出前幾天收到的折子,莊詢攻打下了河北道,禦駕親征,所有人望風而降,不到三月就打到了大河邊。
“禦駕親征。”這個詞進入趙王的腦子,再看看自己手裏能調動的兵馬,除了邊境的玄甲軍還有嗎?
有,有一支軍隊不遜色於玄甲軍,人數有近萬人,那就是宮廷禁衛軍。
這是保護王宮的力量,也是直屬於趙王統治的力量,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最好的,哪怕隻是守衛王城,這些人也配有馬匹。
於是他的有了念頭,莊詢能夠禦駕親征,為什麽自己不能禦駕親征,而且莊詢禦駕親征鼓舞士氣,自己為什麽不能。
於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宣布他這個決定。
不出意料,大臣們拚命反對,薑太後去了景國,玄女還在,包括她在內,禦史大夫,太尉,丞相,通通反對了趙王的決策。
“現在隻有雷霆手段解決叛亂,驅離夏國,才不會造成連鎖反應,同時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郡縣。”
“前線的玄甲軍一個都不能往回調,這是趙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給前線一點壓力。”
“陛下也不該自己去,手下那麽多將軍。”趙王說的有道理,玄女部分認同,可是趙王出征,她覺得是完全沒有必要。
“抽調八千兵力,皇宮不如軍營安全,而且有朕在,將士們會更加拚命,早日解決叛亂,諸位有什麽辦法能解決叛亂和夏軍嗎?”
趙王說出自己去的合理性。
“我可以保證陛下安全,陛下就……”玄女堅定的保證說,反正不想要趙王去親征。
“我意已決,國師不必多說,許多世家現在在被屠殺,可沒有時間耽誤了。”
“遵命。”提到世家,幾個世家出身的三公,最後還是沒有以死抗爭。
第228章 意已決
小會開完,玄女留下,再次進行規勸,趙王禦駕親征,她看不到什麽好處。
“娘娘就不必勸朕了,莊詢他能禦駕親征,朕為何不能。”
趙王他的目光堅定,握緊了拳頭,莊詢的逃走,把他的臉打的啪啪作響,他特別想要報複夏國,現在總算讓他找到了機會。
“陛下是一國之君,如果隻是為了爭一口意氣做出這種決定,這樣是對不起趙國的百姓,這也不是一個君主該做的,你想過你失敗會發生什麽嗎?”
玄女的語氣帶上責備,趙王這樣做實在太衝動了,他的能力很強,但是性格上太衝動了。
“也不完全是意氣,玄女娘娘請聽朕說。”趙王的想法堅定,這個決定同樣是深思熟慮的。
“你說。”敬稱都沒了,玄女還在氣頭上,第一次覺得趙王竟然和莊詢一樣不省心,不對,比莊詢還不省心。
“首先我們不能把十五萬的玄甲軍從景國還有防禦鄭國的邊境撤回來,對嗎?”
趙王表現冷靜,慢慢分析現在的局麵,撤回了就中了夏國的計謀,哪怕隻是減少一萬人,對前線的就是一種削弱,剛剛消滅景國二王子建立的優勢又變成均勢。
因為十五萬人不全是去打景國,有些需要防禦鄭國,景國與趙國玄甲軍相當的有十萬左右。
盯梢人可以略少一些,八萬軍隊,剩下的七萬玄甲軍去攻略八九萬人,卻四分五裂的景國,現在抽離一萬回來,一定會對前線造成重大影響。
這十五萬的玄甲軍,也是趙國國力的極限,裝備,馬匹的消耗,重要還有人員的軍餉,都是頂級的,所以才有以一擋十,百戰百勝的能力。
玄女點點頭,這種飛龍在天的情況,讓景國穩定了,就會又陷入之前那樣的死循環。
打一個能打,打兩個力不從心。
“我同意出兵,也同意出禁軍,可是這不是你禦駕親征的理由。”玄女當然清楚趙國現在的狀況。
叛亂軍倒是可以用郡兵對付,一般的郡兵可解決不了夏國的軍隊,夏國的軍隊隻能由戰力更強的軍隊解決,出動禁軍她認為完全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身為君主的趙王要親征。
“根據情報,夏國對應我們的玄甲軍,建立自己的天策軍,數量不詳。”
趙王主動說,拋出一個讓玄女皺眉的消息。
情報還是來源於他們這些神佛,畢竟夏國也是依賴神明幫助的,所以他們也能探聽一些線索,隻是不怎麽確定夏國成了什麽樣了。
“是有這種情況,所以那些算是精銳的郡兵打不過他們,他們似乎把這支新軍用來對付我們了,也是為了逼我們景國的軍隊回防。”
夏國用的就是陽謀,你必須拿出對等的軍事力量,不然夏國可就要在東部為所欲為了,說到這裏,玄女也對自家的小男友感到埋怨,太會找時機了。
他對付成國都要分心來找趙國的麻煩,太可惡了,這樣子惡心趙國,但又有些欣賞莊詢他們能抓時機。
“我們並不知道對方的武裝已經成什麽樣了,有一萬還是兩萬人,這八千的禁軍隊伍,真的足夠平叛和抵禦夏國嗎?”
趙王自己不知道這個答案,情報艱難的傳遞,莊詢這支西路軍的神秘,還沒有表露太多信息。
玄女也不知道,隻能是估算了一下說:“應該不會超過一萬人,五千左右,夏國的能力再強,武器裝備跟不上,也沒轍。”
從馬匹數量各種武器生產的時間判斷,夏國的精銳軍隊應該並不多,應該是不會過萬的。
“就算是五千,我們這八千的禁軍能迅速擊退夏國,平定叛亂嗎?”趙王繼續問,這個問題的答案,玄女不好說,隻能沉默。
“夏王陰險狡詐,能派遣軍隊前來,定然是要引動我在景軍隊,若不以雷霆之勢擊之,勢必會形成糜爛之局。”
現在趙王承認莊詢一些能力,當然都是陰險狡詐這類小人行徑的,他覺得莊詢他們一定派了很多人,甚至很多精銳前來。
“如果僅有這八千人,相持不下,或者被對方以弱勝強,當如何,那就必須撤回玄甲軍去解決,我趙國等了十多年的勢,將蕩然無存。”
說出最壞的打算,趙王的眼睛越來越明亮,因為他的心境越來越堅定。
“陛下有什麽想法嗎?”玄女這時候明白了趙王不是想當然的就去了,能做出這些判斷,說明他對局勢還是有認知的。
“朕親征,帶上大臣們是合適的吧,這些叛亂在屠殺世家,世家出點兵力合適吧,這些大世家的兵員不比我們玄甲軍差,他們對莊詢還有叛亂是有出兵的立場的。”
趙王終於說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剛才世家在這裏不好說,隻留下玄女後,他能說了。
“要求大臣陪同,就能要求他們出兵,這……”玄女沉吟,確實有實行的基礎,莊詢和叛軍損害了世家的利益,加上各位家主都在軍隊,如果告訴他們敵軍勢大,是能逼出軍隊的。
世家有立場,有能力交出武裝,一起對抗夏國和叛亂,因為這損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雖然他們還是各自為戰。
“隻有朕統率,他們的這些交上來的兵才能統一管理,沒有朕,哪怕朕用其他手段讓他們派兵,最後得到的也不過是一盤散沙,這才是朕必須禦駕親征的理由。”
趙王目光炯炯,世家是個德性,他很清楚,摳出兵來,一般將領也指揮不動,到時候還各自為戰,隻有自己統籌調度才能形成優勢兵力。
玄女還在思索,趙王見她的態度已經動搖,趙王繼續說:
“有世家的支持起碼還能榨出八千到一萬人,我們對夏國就能形成絕對優勢,同時軍隊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兩千人守衛的王宮終究不如一萬六七的營帳,娘娘說王宮保朕安全,朕是相信的,可是沒有朕,禁衛和世家軍意見不合戰爭失敗,晉陽又能算是安全嗎。”
前線敗了,沒有城牆的晉陽也不過是刀板上的肉,不想當肉就把去好好發揮自己的作用。
玄女聽完,反對的態度軟化,趙王已經說服了她,不調遣主力軍回國的情況下,這種禁衛加世家軍的軍隊,算是趙國能拉出的最為豪華的配置了。
如果不想添油那樣一個個送,雷霆手段消滅夏國是必要的,趙王的認識也對,前線一萬多人的大軍都不安全了,在晉陽兩千人又能做些什麽,什麽都做不到,同樣的不安全。
“說起晉陽,朕有一事請求娘娘。”看見玄女默認幫助了,趙王長舒一口氣,他蠻怕玄女去告狀的,他哪怕是皇帝的了,也懼怕自家的母親。
玄女能影響薑太後的態度,如果玄女堅決反對,把薑太後請回來,到時候各種差錯,解釋,都要浪費許多的時間,不能快刀斬亂麻。
“說吧,臣有什麽能做的?”玄女無話可說,可是趙王的計劃實在太正確了,比起隻是固守晉陽等消息,既有君主的果斷,又有行動的必要。
不是為了所謂一時之氣,是為了趙國成龍之機做出的必要冒險,這種犧牲精神,不愧是薑太後培養的好大兒,雄才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