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有分?”昭昧一本正經說:“可是,阿耶晚上一直睡在後宮,那阿娘白天為什麽不能去前朝?”


    李素節一時哭笑不得。想要解釋,開口時又覺得沒什麽可解釋的。每多解釋一句、多理解一句,都好像親自拿起磚瓦將身周的牆砌得更堅牢。


    她已經身在圍牆之中,又何苦再為公主遞磚。


    李素節沉吟著不答,昭昧自覺問住她,便以為自己更有道理。再去聽鄰桌談話時,話題已經從亡國轉到皇後身上。由慘遭滅門的任家說起,說這飛來橫禍由任家四郎和皇後不清不楚的關係引出,再談到皇後內帷不修、德行有虧。


    他們說得隱晦,昭昧沒聽懂,可他們彼此卻明白,立刻有人附和:“當初她不就總與男人一處共事。本性如此。她若能勸諫陛下,大周何至於亡國。”


    “勸諫?”嘲諷的聲音響起:“她能引得陛下虛設後宮、沉迷女色,登基十數載才得一子,如此妒婦,怎能不令大周早亡。勸諫?陛下為她不理朝政,她恐怕自得得很呢!”


    這幾句話,昭昧聽懂了,一股火頂上來,就要拍案而起。李素節眼疾手快按住她,使了個眼色。


    昭昧恨恨地別過頭。


    那邊的人說得興起,根本不曾留意這邊。終於有人提出不同意見,道:“話不能這麽說。當初她也曾為大周做出些貢獻。”


    但很快遭到激烈反駁:“那又如何。當初能做些事情,進了後宮卻連累得大周亡國,豈不是更可恨!”


    “喂!”昭昧再忍不住,躥起來,像隨時要撲過去似的:“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怎麽能怪別人!”


    “她是皇後。”對方激動得唾沫星子都噴出來:“身為皇後,正該規勸陛下!”


    昭昧張嘴想反駁,卻說不出什麽。因為史書上確實是這樣寫的。


    可是,她不高興!不能反駁,就直挺挺站在那裏,瞪著眼睛,憋氣得很。


    “這皇後之位,”李素節起身了,聲音不大而氣勢逼人:“難道是她搶來的嗎?”


    昭昧震驚,扭頭看她。


    李素節站得筆直,不卑不亢,目光平和,卻刺得對麵有些瑟縮,說話都底氣不足起來:“無論如何,她做了皇後。既然做了皇後,就不能忘了本分。”


    李素節聲音冷得結冰:“倘若她還在朝堂,大周亡國與否還尚未可知。”


    安靜片刻,一人突然醒悟:“我等談話,與你何幹?”


    李素節反問:“大周興亡,如何與我無關?”


    “大周興亡?”對方笑道:“狂妄!可笑!”


    他與同座者相視,不約而同地笑起來。笑聲未盡,忽有“彭”的一聲響起。幾人嚇得腿肚子繃緊,環顧四周,將視線定在昭昧手中。


    昭昧手中,一根筷子插、進桌麵,從桌底穿出一寸有餘。


    她看著他們,攥著筷子,像攥著他們的脖子。


    幾人吸了口冷氣,再度相視,交換了眼神,起身下樓去了。


    李素節無可奈何地笑:“壞了桌子是要賠的。”


    昭昧說:“我們不是有錢嗎?”


    她這一筷子插得解氣,可想到她們現在的處境,李素節有些憂慮:“我出頭沒關係,可你該低調些的。”


    “可你生氣了。”昭昧說。


    李素節默然。她的確生氣,氣那些空口白牙靠一張嘴的人。


    當初殿下身在朝堂,勸她放權入宮的是他們。後來殿下身在後宮,勸她心係朝堂的也是他們。


    左右都是錯。


    她想要平複心情,可這種事根本禁不住想,越是想就越是生氣,生氣之餘又有種委屈,不知道在為誰委屈,眼圈就泛起了紅,鼻頭也發酸,幾乎要落淚。


    可是,有什麽好哭的?


    李素節眨去眼睫的淚水,說:“做得好。”


    趕走了礙眼的人,時隔多日,她們終於吃得盡興。走出酒肆時,昭昧打了個飽嗝。


    吃得多了,她們溜達著往回走,再次遇到擁擠的人群。人們在前方圍得密不透風,個個伸長了脖子往牆上看。


    昭昧也要擠進去看。李素節拉住她,自己去了。


    牆上貼著幾張告示或者說通緝令,其中兩張畫著女孩的麵孔。


    一幅像陛下,一幅像殿下。


    李素節一眼看破。是公主!


    他們不知道公主的模樣,就按陛下和殿下的容貌,模仿出兩張肖像,其中那張模仿殿下的,和公主有四五分相似!


    這時,人群中響起熟悉的聲音:“這人我見過!”


    貼告示的士兵立刻問:“在哪兒?”


    這次出來幾個聲音,不約而同道:“前麵的酒肆——”


    其中一人轉過身,撞見了李素節。


    李素節心道不好,立刻要衝出人群,可太擠了竟不成功。而那人眼神一錯,就見到昭昧,頓時大喊:“就是她!”


    昭昧睜大了眼睛。


    意識到發生什麽,她撇下李素節,撒腿就跑。


    第9章


    貼告示的那個士兵在昭昧身後窮追不舍,不停喊著“站住”。


    昭昧覺得他蠢透了,這時候誰會站住啊。反正她不會。


    她還跑得飛快,靈活的身形在人群中穿梭。士兵追得累了,再顧不上喊,卯足了力氣往前趕,終於,人影稀疏,昭昧無處可逃,他一鼓作氣衝過去。


    昭昧回頭看時,他已經貼得很近,近得隻要拔刀就能砍在她身上。


    可她站住了。


    士兵萬萬沒想到,勢頭太猛,直衝過了頭,和昭昧擦身而過。


    “鏗”的一聲。


    士兵好不容易刹住腳步,下意識往腰間看去。腰間隻有空空的刀鞘。


    扭頭向後,他見到昭昧,和她手中的刀。


    昭昧掂了掂刀,沉甸甸的有點壓手,但鋒芒畢露。


    她神色收斂,目光漠然。


    士兵回神,掉頭向昭昧撲去。


    昭昧非但不躲,竟主動上前一步。


    一錯身。刀光雪亮。


    血濺三尺。


    頭骨碌碌落到地上,接著,“撲通”一聲,沉重的身體砸下去。


    昭昧抹掉濺在臉上的血,蹲下去,將刀身在他衣服上擦了又擦,直到鋥亮,又解下刀鞘,盛了刀,起身離開。


    士兵個頭比她高些,傷在脖子,倒下去時鮮血向上噴出去又落下來,到她身上時是零星的血點,浸在黑衣服裏,並不顯眼。她提著刀往回走。


    雖然跑出來很遠,但方向沒有大變,她沿著原路慢慢地走,感受胸腔裏的搏動,整個人都放空了,陷入奇妙的境界。


    過了好一陣,她想起李素節,腳步一頓:“素節姊姊那邊留了幾個人?”


    明明見不到人影,可她話音剛落,就收到了回答:“兩個。”


    侍衛們潛行在後,她和素節姊姊分開時,多數都跟著她。


    昭昧路線一折,往另一個方向去。


    貼告示的士兵跟著她跑出來,那幾個文士就算知道素節姊姊和她同行,一時也沒有辦法,最多把她控製起來,押送到官衙。


    她跑得快,結束得也快,他們那邊應該還在路上。


    要去哪兒堵人就很清楚了。


    昭昧的推測沒錯。那幾名文士見士兵跟著昭昧跑了,知道李素節和昭昧同行,就把主意打到她身上,把她捆住往官衙去。


    雖然暗處隻有兩名侍衛,但也足夠。街上人多,他們暫時按兵不動,跟了一路,到方便的地方,輕易就打翻文士,要把李素節帶走。


    昭昧正是這時候來到的。她說:“殺了他們。”


    三名文士摔得七葷八素,聽到這話,瞬間清醒,抬眼時見到昭昧,個個瞠目結舌:“你敢——”


    侍衛拔刀,三道聲音都斷在嗓子裏。


    李素節眼睜睜看著他們倒在身前,身體僵住了,一動不動。


    昭昧走近抓她手臂時,她躲了一下。


    “他們見到了我的臉,還和我們有嫌隙。”昭昧說:“他們該死。”


    李素節點頭,嗓子發幹:“我知道。”


    告示上的臉與昭昧隻有幾分像,又是圖畫,其實很難分辨。可那三個人卻認出來了,顯然對她們印象深刻且不懷好意,一旦活下來,就必然會告發第二次。


    他們死得不冤枉。但凡換個人來下這命令,她都不會有這樣的反應。


    此前昭昧無數次揮刀,可都是在追殺中反擊,這次卻是她追著別人吐出一個“殺”字,不假思索。


    她還是個十二歲的孩子!


    縱然揮了成千上萬次刀,也不該對別人的生死這樣麻木。


    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回去的路上,李素節按下千頭萬緒,問她:“那名士兵,他怎麽樣了?”


    昭昧說:“死了。”


    “你殺的?”李素節問。


    昭昧聽出來了,反問:“他要抓我,我不能殺他?”


    李素節搖搖頭:“不得已的時候,殺人是沒辦法的事。但殺人並不能解決問題。”


    昭昧不服氣地說:“但現在問題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亡國公主登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憂盟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憂盟主並收藏亡國公主登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