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她的身後,坐著一對母子,媽媽從上車開始罵兒子。
安夏被迫聽了一路,原來是兒子期末考試考了個悲劇,媽媽正在對他進行全方位的數落。
大致原因是,兒子在考試當天早上睡過頭,父母又不在家。等孩子起來的時候,第一門都快考完了。
“還好是你們學校的考試,要是高考,你連門都進不去!一分沒有,我跟你講!”
“不能怪我,那個鬧鍾的聲音太輕了。”
“什麽太輕了,是被你按掉了!”
“我也不知道啊,我都不記得我伸過手。”兒子還挺委屈。
媽媽進行新一輪的暴風驟雨,把兒子從小犯過的錯都拎出來數落一遍。
其實安夏還蠻能跟這個兒子感同身受的。
有時候鬧鍾定早了,迷迷糊糊醒來,看一眼時間,覺得還能再睡五分鍾。
至於眼睛再睜開的時候是幾點,那就完全聽天由命了。
如果剛醒來的時候,能有點什麽事幹,也不至於如此。
當這兒子五歲因為不肯起床,導致尿在床上的事跡也被翻出來的時候,深市終於到了。
安夏一進公司門,赫然發現「哇哦」就放在程序員的桌上。
張總跟幾個人圍在那裏,琢磨這個軟件。
安夏有點緊張,啊,不會阿君私賣程序給我的事情被張總發現了吧?
張總聽見有人靠近,轉過頭來,看到是安夏,臉上洋溢著笑意。
“這麽高興?”安夏笑著問。
“對!這個軟件你知道嗎?”張總指著「哇哦」。
“知道啊。”
“做這個的人很有想法,但是功能太簡單了,阿君現在正在開發的,比它強太多了!”張總眉飛色舞,沉浸在「我比競爭對手牛逼多了」的快樂之中。
“那很好嘛。”安夏鬆了口氣,沒發現就好。
張總轉而又說:“這個打字遊戲很好玩,雖然程序上實現起來不難,難得是想法。可惜隻有英文版的。”
“我看到有中文版的了,我們廠用的就是。”安夏說。
張總雙眼放光:“能不能幫我買一個,這個軟件也太神秘了,我還是聽朋友說,才從他那裏拷過來的。”
“行啊。”安夏爽快答應。
同時,她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可複製性太強,她完全忘記在軟盤光盤的世界,盜版滿天飛。
第二,行銷渠道完全沒有,全靠人傳人,連張總這個吃it飯的人都不知道上哪兒買。
盜版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
第二點是現在可以解決的問題,得想辦法打廣告。
安夏周日晚上坐飛機回家,落地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
回到家,安夏攤開從張總那裏拿到的全國計算機用戶的調研。
數據非常全麵,不僅有全國總計算機的大概數字,還有不同行業使用計算機的情況。
安夏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大致推算出全國有多少台計算機是哇哦的潛在客戶。
再倒推,給哇哦在電視上打廣告是不是劃算。
此時在央視黃金時間投放廣告一個月報價六萬兩千塊,打廣告的單位不多,磨一磨應該可以稍微降一降。
安夏經過反複測算,確定隻要再賣掉20塊帶漢卡的哇哦,就能把廣告拍攝費和投放費都掙回來,再之後多賣出一塊,就是賺的。
拍攝場地和拍攝演員是黃廠長拍時裝廣告的同款。
黃廠長聽說安夏也要拍廣告,興高采烈地表示願意免費借樣衣給模特穿。
雙方都借彼此的廣告露一下自己,也算合作愉快。
兩版廣告的場景和人員都一樣,不同的是一個主要突出衣服,一個主要突出哇哦軟件會為公司帶來什麽好處。
光在電視上打廣告還不行,現在有電視的人家不多。
雖說各單位有資格拍板采購的人家裏大概不會缺。
但也就黃金時段放那麽30秒不到。
萬一去上個廁所,回來就沒了,或者剛有個印象,死活想不起來廠名和電話,都不好。
安夏翻出ibm公司辦事處的電話,與他們商議是否可以在他們的店裏銷售軟件。
辦事處直營隻針對企業客戶,零售店都是代理商拿貨。
安夏忽然靈光一閃:“能不能在麵向國內用戶的電腦裏預裝我們的程序呢?”
接電話的職員表示需要向上級請示。
安夏沒打算吊死在一棵樹上,她又連續找了好幾家國內的電腦生產商。
央視黃金檔的廣告費沒白花,這幾家電子廠的大領導都表示看到過這個廣告,認為這款軟件比較好用。
但是……
“我們買你的授權,就等於增加了成本。如果顧客並不需要這個軟件,那我們的成本不就增加了嗎?價格上完全沒有吸引力。”
隻有一家迫不及待想要脫穎而出的小廠表示願意付使用費給安夏,每裝一塊帶漢卡的哇哦,他們向安夏支付兩千元。
與市場價三千五百塊相比,他們覺得自己賺翻了。
他們還想好了廣告詞:無需再為選擇合適的漢卡而煩惱,開機即可使用。
與隨時可能被人盜版,一毛錢都賺不到,還是裝機賺得穩,安夏也覺得自己賺了。
周一去上班,龔偉又拉著他們開會。
“這次全國都看好漢城奧運會奪牌,各種運動服都已經開始賣了。幾個紡織廠都開始加班加點的幹起來了,六廠直接增加了四條流水線!”
龔偉把自己知道的消息一口氣說出來,他看著安夏:“我爸他們也決定,還是把生產計劃調整到全力生產滌綸,不能錯過這四年一次的大好時機!”
“哦……”安夏淡淡地應了一聲,她能說什麽,總不能說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加大量?現在各地的服裝企業都在加大力度生產,他們的經銷商都在催他們快點生產,快點發貨。我接到好多電話,都在問我們什麽時候能供貨。”
龔偉聲音急迫:“要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啦!”
安夏問道:“他們有多急?急到拿訂金過來下訂單,收到料馬上結尾款的話,那我可以同意。”
龔偉暴躁地抓著頭發:“怎麽可能啊!大廠結款都沒這麽快的!你在想什麽?”
“所以,還像以前那樣,壓款從一個月起步,三五個月常見,上不封頂?我們這小船等得起嗎?”
現在牡丹紡織廠的客戶除了九廠給的幾個信譽很好的老牌服裝廠之外,就是一些私營和民營服裝企業,比如黃廠長。
他們的缺點是訂單少,優點是結款快。
“按你說的,現在除了九廠,都在生產運動服麵料,算過現在供求情況嗎?”
安夏問道。
龔偉愣了一下,搖搖頭。
“什麽都不知道你也敢摻合進去,小心點,別1949年投了國//軍。”
安夏絕不同意牡丹廠參與滌綸大生產。
“跟我去趟總廠,我讓真正懂行的人跟你說。你這人真是的……”龔偉不服氣,硬拉著安夏去九廠,希望自己父親可以說服她。
沒想到,龔書記跟安夏談完之後,改變想法的居然是他。
安夏沒有跟他聊奧運會成績的不確定性,也不跟他說可能造成的產品積壓。
隻跟他說:“牡丹廠是九廠的業務創新,如果創新成了,是功,如果創新沒成,是改革道路上摸索過程。
如果九廠這次大賺一筆,上層領導肯定非常滿意。如果這次的成績不足以讓上層領導滿意,您可以拿牡丹廠短期進步做為成果。”
安夏說得十分隱晦,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留著牡丹廠做跟九廠不一樣的事情。
九廠成了,成績單上寫九廠。
牡丹廠成了,成績單上寫牡丹廠。
不管哪個,都是他龔書記的工作業績。
在金融操作上,這叫風險對衝。
從龔書記辦法出來,安夏順便去了一趟銷售部辦公室。
那裏是她剛報到了沒幾天就跑路的地方,大家見著她,還挺熱情,最近他們也用上了「哇哦」,剛好有一些操作還不熟練,找安夏問問。
銷售部的人已經把連續幾年的不同麵料的銷售情況輸入電腦。
安夏對比了一下滌綸的發貨量,發現這一個月收到的訂單量比1984和1986這兩個體育大年高出許多。
“現生孩子都沒這麽快的。”安夏在心裏嘀咕。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供大於求。
之所以下遊企業在叫沒有貨,是因為貨都卡在不同的渠道,等渠道暢通,一下子衝過去,而消費者並沒有購買意願的時候,那就是災難。
安夏急步跑回書記辦公室。
此時龔偉剛打算離開,看見安夏風風火火的進來,也好奇地留下來。
安夏把幾個數據跟龔書記說了一遍,龔書記也急急趕去銷售部,查看數據。
看完之後,龔書記也沉默了。
“你們怎麽不早跟我說。”龔書記看著銷售部的人,聲音提高了許多。
銷售部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說話。
“哇哦……”軟件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個負擔,好不容易把數據輸進去,已經要了他們的命。
安夏被迫聽了一路,原來是兒子期末考試考了個悲劇,媽媽正在對他進行全方位的數落。
大致原因是,兒子在考試當天早上睡過頭,父母又不在家。等孩子起來的時候,第一門都快考完了。
“還好是你們學校的考試,要是高考,你連門都進不去!一分沒有,我跟你講!”
“不能怪我,那個鬧鍾的聲音太輕了。”
“什麽太輕了,是被你按掉了!”
“我也不知道啊,我都不記得我伸過手。”兒子還挺委屈。
媽媽進行新一輪的暴風驟雨,把兒子從小犯過的錯都拎出來數落一遍。
其實安夏還蠻能跟這個兒子感同身受的。
有時候鬧鍾定早了,迷迷糊糊醒來,看一眼時間,覺得還能再睡五分鍾。
至於眼睛再睜開的時候是幾點,那就完全聽天由命了。
如果剛醒來的時候,能有點什麽事幹,也不至於如此。
當這兒子五歲因為不肯起床,導致尿在床上的事跡也被翻出來的時候,深市終於到了。
安夏一進公司門,赫然發現「哇哦」就放在程序員的桌上。
張總跟幾個人圍在那裏,琢磨這個軟件。
安夏有點緊張,啊,不會阿君私賣程序給我的事情被張總發現了吧?
張總聽見有人靠近,轉過頭來,看到是安夏,臉上洋溢著笑意。
“這麽高興?”安夏笑著問。
“對!這個軟件你知道嗎?”張總指著「哇哦」。
“知道啊。”
“做這個的人很有想法,但是功能太簡單了,阿君現在正在開發的,比它強太多了!”張總眉飛色舞,沉浸在「我比競爭對手牛逼多了」的快樂之中。
“那很好嘛。”安夏鬆了口氣,沒發現就好。
張總轉而又說:“這個打字遊戲很好玩,雖然程序上實現起來不難,難得是想法。可惜隻有英文版的。”
“我看到有中文版的了,我們廠用的就是。”安夏說。
張總雙眼放光:“能不能幫我買一個,這個軟件也太神秘了,我還是聽朋友說,才從他那裏拷過來的。”
“行啊。”安夏爽快答應。
同時,她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可複製性太強,她完全忘記在軟盤光盤的世界,盜版滿天飛。
第二,行銷渠道完全沒有,全靠人傳人,連張總這個吃it飯的人都不知道上哪兒買。
盜版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
第二點是現在可以解決的問題,得想辦法打廣告。
安夏周日晚上坐飛機回家,落地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
回到家,安夏攤開從張總那裏拿到的全國計算機用戶的調研。
數據非常全麵,不僅有全國總計算機的大概數字,還有不同行業使用計算機的情況。
安夏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大致推算出全國有多少台計算機是哇哦的潛在客戶。
再倒推,給哇哦在電視上打廣告是不是劃算。
此時在央視黃金時間投放廣告一個月報價六萬兩千塊,打廣告的單位不多,磨一磨應該可以稍微降一降。
安夏經過反複測算,確定隻要再賣掉20塊帶漢卡的哇哦,就能把廣告拍攝費和投放費都掙回來,再之後多賣出一塊,就是賺的。
拍攝場地和拍攝演員是黃廠長拍時裝廣告的同款。
黃廠長聽說安夏也要拍廣告,興高采烈地表示願意免費借樣衣給模特穿。
雙方都借彼此的廣告露一下自己,也算合作愉快。
兩版廣告的場景和人員都一樣,不同的是一個主要突出衣服,一個主要突出哇哦軟件會為公司帶來什麽好處。
光在電視上打廣告還不行,現在有電視的人家不多。
雖說各單位有資格拍板采購的人家裏大概不會缺。
但也就黃金時段放那麽30秒不到。
萬一去上個廁所,回來就沒了,或者剛有個印象,死活想不起來廠名和電話,都不好。
安夏翻出ibm公司辦事處的電話,與他們商議是否可以在他們的店裏銷售軟件。
辦事處直營隻針對企業客戶,零售店都是代理商拿貨。
安夏忽然靈光一閃:“能不能在麵向國內用戶的電腦裏預裝我們的程序呢?”
接電話的職員表示需要向上級請示。
安夏沒打算吊死在一棵樹上,她又連續找了好幾家國內的電腦生產商。
央視黃金檔的廣告費沒白花,這幾家電子廠的大領導都表示看到過這個廣告,認為這款軟件比較好用。
但是……
“我們買你的授權,就等於增加了成本。如果顧客並不需要這個軟件,那我們的成本不就增加了嗎?價格上完全沒有吸引力。”
隻有一家迫不及待想要脫穎而出的小廠表示願意付使用費給安夏,每裝一塊帶漢卡的哇哦,他們向安夏支付兩千元。
與市場價三千五百塊相比,他們覺得自己賺翻了。
他們還想好了廣告詞:無需再為選擇合適的漢卡而煩惱,開機即可使用。
與隨時可能被人盜版,一毛錢都賺不到,還是裝機賺得穩,安夏也覺得自己賺了。
周一去上班,龔偉又拉著他們開會。
“這次全國都看好漢城奧運會奪牌,各種運動服都已經開始賣了。幾個紡織廠都開始加班加點的幹起來了,六廠直接增加了四條流水線!”
龔偉把自己知道的消息一口氣說出來,他看著安夏:“我爸他們也決定,還是把生產計劃調整到全力生產滌綸,不能錯過這四年一次的大好時機!”
“哦……”安夏淡淡地應了一聲,她能說什麽,總不能說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加大量?現在各地的服裝企業都在加大力度生產,他們的經銷商都在催他們快點生產,快點發貨。我接到好多電話,都在問我們什麽時候能供貨。”
龔偉聲音急迫:“要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啦!”
安夏問道:“他們有多急?急到拿訂金過來下訂單,收到料馬上結尾款的話,那我可以同意。”
龔偉暴躁地抓著頭發:“怎麽可能啊!大廠結款都沒這麽快的!你在想什麽?”
“所以,還像以前那樣,壓款從一個月起步,三五個月常見,上不封頂?我們這小船等得起嗎?”
現在牡丹紡織廠的客戶除了九廠給的幾個信譽很好的老牌服裝廠之外,就是一些私營和民營服裝企業,比如黃廠長。
他們的缺點是訂單少,優點是結款快。
“按你說的,現在除了九廠,都在生產運動服麵料,算過現在供求情況嗎?”
安夏問道。
龔偉愣了一下,搖搖頭。
“什麽都不知道你也敢摻合進去,小心點,別1949年投了國//軍。”
安夏絕不同意牡丹廠參與滌綸大生產。
“跟我去趟總廠,我讓真正懂行的人跟你說。你這人真是的……”龔偉不服氣,硬拉著安夏去九廠,希望自己父親可以說服她。
沒想到,龔書記跟安夏談完之後,改變想法的居然是他。
安夏沒有跟他聊奧運會成績的不確定性,也不跟他說可能造成的產品積壓。
隻跟他說:“牡丹廠是九廠的業務創新,如果創新成了,是功,如果創新沒成,是改革道路上摸索過程。
如果九廠這次大賺一筆,上層領導肯定非常滿意。如果這次的成績不足以讓上層領導滿意,您可以拿牡丹廠短期進步做為成果。”
安夏說得十分隱晦,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留著牡丹廠做跟九廠不一樣的事情。
九廠成了,成績單上寫九廠。
牡丹廠成了,成績單上寫牡丹廠。
不管哪個,都是他龔書記的工作業績。
在金融操作上,這叫風險對衝。
從龔書記辦法出來,安夏順便去了一趟銷售部辦公室。
那裏是她剛報到了沒幾天就跑路的地方,大家見著她,還挺熱情,最近他們也用上了「哇哦」,剛好有一些操作還不熟練,找安夏問問。
銷售部的人已經把連續幾年的不同麵料的銷售情況輸入電腦。
安夏對比了一下滌綸的發貨量,發現這一個月收到的訂單量比1984和1986這兩個體育大年高出許多。
“現生孩子都沒這麽快的。”安夏在心裏嘀咕。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供大於求。
之所以下遊企業在叫沒有貨,是因為貨都卡在不同的渠道,等渠道暢通,一下子衝過去,而消費者並沒有購買意願的時候,那就是災難。
安夏急步跑回書記辦公室。
此時龔偉剛打算離開,看見安夏風風火火的進來,也好奇地留下來。
安夏把幾個數據跟龔書記說了一遍,龔書記也急急趕去銷售部,查看數據。
看完之後,龔書記也沉默了。
“你們怎麽不早跟我說。”龔書記看著銷售部的人,聲音提高了許多。
銷售部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說話。
“哇哦……”軟件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個負擔,好不容易把數據輸進去,已經要了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