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龔偉得意地搖著手指:“不,我讓他一定要撥款。我爸也答應了,說會跟你爸商量商量。”
“你不是認為安夏這個主意不行嗎?”
“對啊,我就是要早點讓她認識到自己的無能之處。不然以後開會,她都有一大堆話,煩死了。”
“你爸怎麽同意的?”
龔偉挑挑眉毛:“嘿嘿,我跟他說,這個可以算做廠子裏產業升級的重要成果,也不枉肖部長把九廠立為信息化產業升級的標杆。”
第二天,九廠傳來消息:經廠領導一致協商同意,借給牡丹廠十萬元采購設備。
兩位二代同時發出驚訝的聲音:“十萬?”
陳勇意外的是自己老爸同意了。
龔偉意外的是說好了是直接撥款二十萬,怎麽變成了借錢,而且借還借得這麽不大方,打了一個狠折。
兩人又去找爸爸。
龔書記向兩人解釋:“你們現在再怎麽說,也是自負盈虧,不能總向廠裏伸手,這樣在群眾裏影響不好。”
“你們應該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能什麽事情都要父輩兜底。”陳廠長說,“總廠願意無息借給你們十萬,已經很難得了,別說銀行貸款利率,就你們拿著你們的廠子去跟銀行申請貸款,你看人家理不理你們。”
兩人被爸爸趕回來,心裏都不是滋味兒,辦公室裏充滿著低氣壓。
安夏路過他們倆的辦公室,發現兩人垂頭喪氣,便過來關心一下。
“哎,聽說你們去總廠了,怎麽樣?”
“總廠隻肯借我們十萬,還有十萬的差額,上哪兒去找。”龔偉頹然癱靠在椅子上,從雞血到喪喪無縫切換。
“會有辦法的。”安夏一笑,走了。
龔偉連眼皮子都懶得抬一眼:“十萬,說有辦法,就有辦法。看把她給能的。”
安夏回到自己辦公室,給孫誌打了個電話:“賬上有十萬現金嗎?”
“有。”
“調出來用的話,會影響後麵的生產嗎?”
聽筒裏傳來一陣劈哩啪啦敲鍵盤的聲音。
“不會,我們本來也無法再擴大規模了,再大就要擴大流水線了。”
“這十萬我隨時要用。”
“好。”
安夏回到兩個喪喪男的辦公室裏,兩人還在愁雲慘淡中。
安夏敲了敲門,兩人抬頭看了她一眼。
“另外十萬搞到了,你們兩位,誰去把廠裏的十萬弄來?”
陳勇和龔偉對視一眼:“?!”
前後最多五分鍾,十萬塊,還真的說來就來??
“你去搶銀行了?”龔偉問道。
安夏抓起桌上一個刨筆刀砸向龔偉:“你現在去搶一個試試,我給你十分鍾。”
其實兩位老領導還是給自己兒子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廠子裏想進口國外設備沒那麽簡單,得要有額度。
沒有的話,得申請。
申請走流程,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批下來。
九廠剛好去年看到別的廠有外國設備,覺得「別人有我也要有」,就打了申請額度,額度批下來之後,又不知道要買什麽,便一直空在那裏。
剛好就給牡丹廠把這台設備給弄進來了。
設備到的當天,餘化龍團隊就忙起來了,叮叮當當的準備拆機。
“等一下,你們等一下。”安夏把攝像機拿來,“一邊拍,一邊拆,萬一到時候想不起來怎麽裝回去,還能看看。”
“還是安夏想的周到。”陳勇說。
去年在機械工業的年底大會上,他們的父輩聽來一個八卦,某廠花大價錢進口了一個國外設備,想拆開,仿製出幾個新的,結果拆完了,裝不回去了,那設備現在還跟一堆廢鐵似地擱在那個廠子裏,成為業界傳說。
沒想到記住這事的是安夏。
餘化龍笑道:“要是拆了裝不回去,那就是這個核心部件被破壞了,拍下來也沒用。”
好在這台設備的核心軸沒有被鎖住,可以按餘化龍所想,往裏增加新的擴展功能。
安夏根據人民幣鑒別真偽的方法,給標識也設計了三層防偽:
第一,是那道用放大鏡能看見微雕小字的防偽線。
第二,是底色為透明色的熒光變色染料,染在袖口那塊布料上,換個角度看,布會變成七彩流光感,就是傳說中五彩斑斕的黑、白、紅……
第三,是那塊布料上的汽車人logo是專門的提花技術,摸上去有強烈的凹凸感,這個工藝是直接用了九廠的設備,全國隻有大廠才有,普通小廠用不起。
“你要是不在這幹了,還能去印鈔廠幹活。”陳勇笑著說。
安夏笑著搖搖頭:“我不配,我隻是抄襲別人的想法。”
不同地區的發貨情況,銷量,回款情況……都靠「哇哦」處理。
大量使用哇哦,讓安夏也不斷對軟件有了新要求。
曾經那個「隻要能篩選和統計」就好的單純少女,已經消失了。
“能不能增加對比功能?”安夏眼巴巴地看著陸雪。
“就是同比、環比、不同地區同一時間,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的那種很明顯的對比。”
陸雪不解,他敲了幾下篩選:“這不是都出來了嗎?”
“可是,這個隻是顯示一個月的啊,我想看它跟前一個月或者後一個月的對比,最好我選的數據,都可以參與對比。這樣才能直觀的看出來是漲了還是跌了。”
陸雪看著她:“你是不是還想要用圖形表示變化?”
“啊?!可以嗎?折線圖、柱狀圖、餅狀圖都可以嗎?”安夏雙眼放光。
“我說著玩的,這個係統帶不動。”
安夏眨巴著眼睛:“是因為餅狀圖用顏色太多嗎,那隻要折線圖和柱狀圖可以嗎?”
陸雪想了想:“可以是可以,就能做到。今年微軟又做了個升級,現在是21,就看你的電腦能不能帶得動了。”
“都是最高配置286,肯定能帶得動。”安夏搓了搓手,“大陸肯定沒賣的,是時候讓張總給我從港島捎一張了。”
此前安夏跟陸雪說過張總的事情,也說了「哇哦」的源代碼是一個叫阿君的天才程序員寫的。
她說起自己的合作夥伴,眉飛色舞,陸雪冷不丁地問一句:“那是我比較厲害,還是阿君比較厲害?”
安夏完全沒聽出這話裏有什麽別的意思,單純認為這是技術問題。
她認真回答:“你是搞整個工廠自動化的,他是開發麵對個人的程序,你們倆麵對的客戶都不是一種類型,怎麽對比啊?”
“那你感覺一下呢?都說女人的直覺最準。”陸雪不依不饒。
安夏老實回答:“都厲害。”
陸雪對她的和稀泥行為表示不滿。
“哎,你不能怪我啊,他要搞的軟件還在做,你搞的自動化也在做,我又不懂,隻能用結果說話,都沒做出來,那不就是一樣嘛。”
陸雪扯了扯嘴角,竟無言以對。
此時,從窗外飄過「換雞蛋哦」的聲音,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安夏好奇地伸頭張望:“換雞蛋?不是賣雞蛋?”
“嗯?你們家那邊沒有?”
“沒有注意,拿什麽換?”
“糧票,每個月都發,吃不完的就拿去換雞蛋。”
說著,陸雪伸頭到窗外,大聲喊了一嗓子:“等一下,我要換雞蛋!”
說著,就從抽屜裏翻出幾張全國糧票就出去了。
安夏從沒見過換雞蛋,好奇地跟著跑出去。
社交達人安夏,換個雞蛋的功夫,便對八十年代末我國農村人口城市化進行了初步調查。
“原來已經有這麽多年輕人進城工作啦。”
“種田太辛苦啦,哎,你們城裏人不會明白的。”
“是嗎?像雞啊牛啊羊啊,不都是會自己找食的嗎?豬不是吃豬草嗎?聽說山裏就有,上山去割又不要錢。”
賣雞蛋的農人笑道:“怎麽可能喲,光吃豬草,豬怎麽可能長得肥,要吃好的才長肉啊!”
“真不容易。”安夏感歎道。
回去後,安夏看著陸雪拿出一個小碗,倒了碗底一點油,再摸出一把小刷子,像做手工活似的,仔仔細細往雞蛋殼上刷油,再把雞蛋大頭朝上,放在一隻墊著穀殼的廣口瓶裏。
“這是幹嘛?”
“雞蛋不容易壞。”陸雪又拿起一個雞蛋,慢慢刷油。
“你還會這個啊?”
“一個人過日子,不會怎麽辦。”
陸雪說起自己也是從遙遠的村子裏考到大學,才擺脫了祖輩的宿命。
“我們村還有一個女孩子,本來也有機會上大學。不過她喜歡上的一個男孩子考到本市的大學,她的分不夠,又不想跟男孩子分隔兩地。所以高中畢業也跟著過來了,哦對了,好像她剛進了你們九廠,當臨時工。”
安夏聽得無語,一個能上大學的姑娘,為了愛情跑來當臨時工,真是……
她問陸雪:“你有沒有被他們的愛情感動?”
“不感動,我不理解她的行為。她明明是一個很上進很要強的女孩子。以前在村裏一起上學的時候,她還總說要上大學,報效祖國呢。”
“她叫什麽?”安夏十分好奇。
“劉桂花。”
“你不是認為安夏這個主意不行嗎?”
“對啊,我就是要早點讓她認識到自己的無能之處。不然以後開會,她都有一大堆話,煩死了。”
“你爸怎麽同意的?”
龔偉挑挑眉毛:“嘿嘿,我跟他說,這個可以算做廠子裏產業升級的重要成果,也不枉肖部長把九廠立為信息化產業升級的標杆。”
第二天,九廠傳來消息:經廠領導一致協商同意,借給牡丹廠十萬元采購設備。
兩位二代同時發出驚訝的聲音:“十萬?”
陳勇意外的是自己老爸同意了。
龔偉意外的是說好了是直接撥款二十萬,怎麽變成了借錢,而且借還借得這麽不大方,打了一個狠折。
兩人又去找爸爸。
龔書記向兩人解釋:“你們現在再怎麽說,也是自負盈虧,不能總向廠裏伸手,這樣在群眾裏影響不好。”
“你們應該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能什麽事情都要父輩兜底。”陳廠長說,“總廠願意無息借給你們十萬,已經很難得了,別說銀行貸款利率,就你們拿著你們的廠子去跟銀行申請貸款,你看人家理不理你們。”
兩人被爸爸趕回來,心裏都不是滋味兒,辦公室裏充滿著低氣壓。
安夏路過他們倆的辦公室,發現兩人垂頭喪氣,便過來關心一下。
“哎,聽說你們去總廠了,怎麽樣?”
“總廠隻肯借我們十萬,還有十萬的差額,上哪兒去找。”龔偉頹然癱靠在椅子上,從雞血到喪喪無縫切換。
“會有辦法的。”安夏一笑,走了。
龔偉連眼皮子都懶得抬一眼:“十萬,說有辦法,就有辦法。看把她給能的。”
安夏回到自己辦公室,給孫誌打了個電話:“賬上有十萬現金嗎?”
“有。”
“調出來用的話,會影響後麵的生產嗎?”
聽筒裏傳來一陣劈哩啪啦敲鍵盤的聲音。
“不會,我們本來也無法再擴大規模了,再大就要擴大流水線了。”
“這十萬我隨時要用。”
“好。”
安夏回到兩個喪喪男的辦公室裏,兩人還在愁雲慘淡中。
安夏敲了敲門,兩人抬頭看了她一眼。
“另外十萬搞到了,你們兩位,誰去把廠裏的十萬弄來?”
陳勇和龔偉對視一眼:“?!”
前後最多五分鍾,十萬塊,還真的說來就來??
“你去搶銀行了?”龔偉問道。
安夏抓起桌上一個刨筆刀砸向龔偉:“你現在去搶一個試試,我給你十分鍾。”
其實兩位老領導還是給自己兒子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廠子裏想進口國外設備沒那麽簡單,得要有額度。
沒有的話,得申請。
申請走流程,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批下來。
九廠剛好去年看到別的廠有外國設備,覺得「別人有我也要有」,就打了申請額度,額度批下來之後,又不知道要買什麽,便一直空在那裏。
剛好就給牡丹廠把這台設備給弄進來了。
設備到的當天,餘化龍團隊就忙起來了,叮叮當當的準備拆機。
“等一下,你們等一下。”安夏把攝像機拿來,“一邊拍,一邊拆,萬一到時候想不起來怎麽裝回去,還能看看。”
“還是安夏想的周到。”陳勇說。
去年在機械工業的年底大會上,他們的父輩聽來一個八卦,某廠花大價錢進口了一個國外設備,想拆開,仿製出幾個新的,結果拆完了,裝不回去了,那設備現在還跟一堆廢鐵似地擱在那個廠子裏,成為業界傳說。
沒想到記住這事的是安夏。
餘化龍笑道:“要是拆了裝不回去,那就是這個核心部件被破壞了,拍下來也沒用。”
好在這台設備的核心軸沒有被鎖住,可以按餘化龍所想,往裏增加新的擴展功能。
安夏根據人民幣鑒別真偽的方法,給標識也設計了三層防偽:
第一,是那道用放大鏡能看見微雕小字的防偽線。
第二,是底色為透明色的熒光變色染料,染在袖口那塊布料上,換個角度看,布會變成七彩流光感,就是傳說中五彩斑斕的黑、白、紅……
第三,是那塊布料上的汽車人logo是專門的提花技術,摸上去有強烈的凹凸感,這個工藝是直接用了九廠的設備,全國隻有大廠才有,普通小廠用不起。
“你要是不在這幹了,還能去印鈔廠幹活。”陳勇笑著說。
安夏笑著搖搖頭:“我不配,我隻是抄襲別人的想法。”
不同地區的發貨情況,銷量,回款情況……都靠「哇哦」處理。
大量使用哇哦,讓安夏也不斷對軟件有了新要求。
曾經那個「隻要能篩選和統計」就好的單純少女,已經消失了。
“能不能增加對比功能?”安夏眼巴巴地看著陸雪。
“就是同比、環比、不同地區同一時間,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的那種很明顯的對比。”
陸雪不解,他敲了幾下篩選:“這不是都出來了嗎?”
“可是,這個隻是顯示一個月的啊,我想看它跟前一個月或者後一個月的對比,最好我選的數據,都可以參與對比。這樣才能直觀的看出來是漲了還是跌了。”
陸雪看著她:“你是不是還想要用圖形表示變化?”
“啊?!可以嗎?折線圖、柱狀圖、餅狀圖都可以嗎?”安夏雙眼放光。
“我說著玩的,這個係統帶不動。”
安夏眨巴著眼睛:“是因為餅狀圖用顏色太多嗎,那隻要折線圖和柱狀圖可以嗎?”
陸雪想了想:“可以是可以,就能做到。今年微軟又做了個升級,現在是21,就看你的電腦能不能帶得動了。”
“都是最高配置286,肯定能帶得動。”安夏搓了搓手,“大陸肯定沒賣的,是時候讓張總給我從港島捎一張了。”
此前安夏跟陸雪說過張總的事情,也說了「哇哦」的源代碼是一個叫阿君的天才程序員寫的。
她說起自己的合作夥伴,眉飛色舞,陸雪冷不丁地問一句:“那是我比較厲害,還是阿君比較厲害?”
安夏完全沒聽出這話裏有什麽別的意思,單純認為這是技術問題。
她認真回答:“你是搞整個工廠自動化的,他是開發麵對個人的程序,你們倆麵對的客戶都不是一種類型,怎麽對比啊?”
“那你感覺一下呢?都說女人的直覺最準。”陸雪不依不饒。
安夏老實回答:“都厲害。”
陸雪對她的和稀泥行為表示不滿。
“哎,你不能怪我啊,他要搞的軟件還在做,你搞的自動化也在做,我又不懂,隻能用結果說話,都沒做出來,那不就是一樣嘛。”
陸雪扯了扯嘴角,竟無言以對。
此時,從窗外飄過「換雞蛋哦」的聲音,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安夏好奇地伸頭張望:“換雞蛋?不是賣雞蛋?”
“嗯?你們家那邊沒有?”
“沒有注意,拿什麽換?”
“糧票,每個月都發,吃不完的就拿去換雞蛋。”
說著,陸雪伸頭到窗外,大聲喊了一嗓子:“等一下,我要換雞蛋!”
說著,就從抽屜裏翻出幾張全國糧票就出去了。
安夏從沒見過換雞蛋,好奇地跟著跑出去。
社交達人安夏,換個雞蛋的功夫,便對八十年代末我國農村人口城市化進行了初步調查。
“原來已經有這麽多年輕人進城工作啦。”
“種田太辛苦啦,哎,你們城裏人不會明白的。”
“是嗎?像雞啊牛啊羊啊,不都是會自己找食的嗎?豬不是吃豬草嗎?聽說山裏就有,上山去割又不要錢。”
賣雞蛋的農人笑道:“怎麽可能喲,光吃豬草,豬怎麽可能長得肥,要吃好的才長肉啊!”
“真不容易。”安夏感歎道。
回去後,安夏看著陸雪拿出一個小碗,倒了碗底一點油,再摸出一把小刷子,像做手工活似的,仔仔細細往雞蛋殼上刷油,再把雞蛋大頭朝上,放在一隻墊著穀殼的廣口瓶裏。
“這是幹嘛?”
“雞蛋不容易壞。”陸雪又拿起一個雞蛋,慢慢刷油。
“你還會這個啊?”
“一個人過日子,不會怎麽辦。”
陸雪說起自己也是從遙遠的村子裏考到大學,才擺脫了祖輩的宿命。
“我們村還有一個女孩子,本來也有機會上大學。不過她喜歡上的一個男孩子考到本市的大學,她的分不夠,又不想跟男孩子分隔兩地。所以高中畢業也跟著過來了,哦對了,好像她剛進了你們九廠,當臨時工。”
安夏聽得無語,一個能上大學的姑娘,為了愛情跑來當臨時工,真是……
她問陸雪:“你有沒有被他們的愛情感動?”
“不感動,我不理解她的行為。她明明是一個很上進很要強的女孩子。以前在村裏一起上學的時候,她還總說要上大學,報效祖國呢。”
“她叫什麽?”安夏十分好奇。
“劉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