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抬頭,望著黑漆漆的大山,一星亮光都沒有,怎麽看都不像有活人住。
“那裏應該是知子羅村。”安夏去過,她記得那個村子是在九十年代初才廢棄,興許此處還住著人。
……
資料錯誤害死人,知子羅村是在1986年廢棄的,1991年上麵早就一個人都沒有了。
在黑暗中,空無一人的村子憑添了一種鬼氣森森的氣氛。
“咱們要是在這拍《聊齋》,效果不錯。”有人打著哈哈。
盡管村子早就人去村空,但到底有完整的樓可以供人休息,這裏有一個八角形的圖書館,1986年剛建的,還很新,住進去睡一晚上,應該不用擔心睡到一半,樓塌了。
大家把車上準備的衣服、餅幹都拿出來,打算湊合著吃兩口,就睡下了。
安夏翻自己行李的時候,一臉懵逼地拿出一口雙耳鍋:“小楊居然給我把這玩意兒也放進來了??”
她隻記得自己隨手把「宇宙射線接收器」扔到了什麽地方,然後就沒再管它,現在想想,好像是扔到了平時出差用的東西裏那一堆裏了。
其他人看見安夏手裏的東西,歡呼起來:“你居然帶了鍋!不愧是安總,想的就是周到!難怪紫金能做這麽大,太細致了!”
村子旁邊就有泉水,現在有人收木柴燒火,有人去打水。
從可憐巴巴嚼餅幹,變成了能吃上一口帶湯水的方便麵,他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大家更好奇的是安夏怎麽知道這裏有個廢棄村子的。
“這裏原來是碧江縣州府所在地呀,五幾年就有了,後來專家說這裏有泥石流的風險,就讓人全撤走了。”
吃飽喝足,大家的心情大好,看星星的看星星,探險的探險。
安夏拿出gps打開,在村子裏找信號。
測試版的gps地圖是從紙質地圖上扒過來的,可以看出,他們努力優化過了,但是,優化的不太明顯。
安夏隻能看出自己現在在怒江大峽穀的匹河怒族鄉裏,具體的路線什麽的都沒有。
想要有詳細的地圖,還得靠衛星上天才行。
安夏兩手端著板磚,在村子裏轉悠,想看看gps定位點的移動情況,走著走著,就到山泉旁。
“誰?!”忽然有人出聲,把安夏嚇了一跳,那裏黑乎乎的,什麽都看不見。
她聽出那個熟悉的聲音是陸雪,安心不少,她故意沒出聲,還在靠近陸雪。
陸雪的方向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他站起來了:“到底是誰,這邊太黑了,別開玩笑。”
安夏還是鬼鬼祟祟地靠過去。
忽然她被一股大力抓住拖到一個懷抱中,陸雪咬牙切齒:“安!夏!不要在這種地方開玩笑,要是受傷了怎麽辦。”
“你怎麽知道是我?”
“村子裏就算有壞人,忽然來了我們,他也不會出來,隻會是我們這群人中的一個。我跟其他人都不熟,在我發出警告後還不出聲靠近的,隻有你。”
“嘿嘿……”安夏笑,伸手去揪陸雪的頭發:“原來你這麽聰明呀,怎麽還有頭發?”
兩人一起從泉水那裏回來,安夏這才看到陸雪手裏拿著的毛巾和牙刷牙膏,講究人!山裏晚上的水有點涼,她都不打算洗了。
這個講究人手裏居然還端著那個鍋,鍋裏盛滿水,借著火堆把泉水燒溫。
“你也洗洗。”陸雪把牙膏遞給她。
“好麻煩,不洗。”
“不洗會變臭。”
“那就一起臭。”安夏抱住陸雪的臉,對著他的臉重重親了一口。
陸雪震驚地僵在原處,醒過神來後,對肇事嘴展開有效反擊。
觀星、探險的人們回來的時候,一切如常,大家各自在八角樓裏找了個地方裹著外套進入夢鄉。
第二天從知子羅出發一路向前進入貢山縣。
貢山縣的特產:漆油雞。
主料是一盤暗黃色的漆樹上割下的油。
據說當地產婦坐月子的時候都會吃,大補。
大補,這個詞一向是銷售密碼。
安夏滿心要去嚐嚐,要是好吃的話,應該可以放在「中國貨」網站上繼續賣。
“我要漆油雞。”安夏進門就大聲向老板點菜。
老板轉過頭,打量著她的打扮:“外地來的?”
“對。”
“以前吃過嗎?”
“沒有。第一次聽說漆油還能做菜。”
“沒吃過別吃。”
“啊?為什麽?”
“漆油會咬人的。”
安夏露出茫然表情,什麽?
咬人?漆油是一種動物?
老板操著當地口音的普通話解釋,漆油就是生漆,很多人碰了會過敏,嚴重的會窒息。
安夏不甘心!
她是什麽人,她是為了吃見手青,而不惜吃完就打車去醫院門口溜躂的人。
然而,老板還是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要吃去別家吃,我們家不做。”
老板有原則,安夏不死心,反正路上還有別的店也在做,大不了進第二家就說自己以前吃過。
她追問老板最近的醫院在哪兒,以及過敏會持續多久。
老板看出了她的企圖,跟她說:“我們本地人吃了都不過敏,衛生所也不治這個,能治的醫院在六庫,躺個一兩天吧。”
默,那就算了,太耽誤行程。
安夏眼巴巴地看著菜架上的那塊漆油,一步三回頭,被陸雪拖走:“肯定不好吃,油漆味,走吧。”
“唉,反正,如果是大多數人都會過敏的話,那也不能上架,算了……”安夏自我安慰。
進入獨龍江的路越發崎嶇,周圍都是大山,gps信號常年處於「正在搜索衛星」提示。
從早上出發開始,雨就沒有停過,安夏心裏有些不安,峽穀地形遇上大雨,很容易出現地質災害。
當地向導對此倒是很有信心:“我們這邊就是這樣,常年這麽下的。你看雲南其他地方都產菌子,就我們這邊不產,就是因為雨水太大,長一點出來就爛了。”
路上經過了一個小小的水電站,同車的人有在電站上過班的,笑道:“從來沒見過這麽袖珍的。”
向導說:“這個水電站的供電量很小的,隻能給巴坡的政府機關供電,別的地方都沒電。”
“啊?沒電?”
這些從大城市過去的年輕人,從來沒想過在車能到、有政府的地方,居然還有沒電的地方。
“是啊。晚上就點火把嘍。”
“真是開了眼了,九十年代了,馬上就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居然還有沒通電的鄉。”
在隻有一個半車身那麽寬的山道上開了一會兒,終於進入巴坡。
巴坡是獨龍鄉政府所在地,房子還能看出現代化的味道,稍微往前走走,村子裏都是老式的木房子。
隻有巴坡有一個招待所,備著讓去鄉政府辦事的人住的,其他地方隻有民居。
“這裏現在應該還有不少獨龍族的紋麵女住著,不過應該都隻有幾個村落有,龍元村肯定有。”安夏說。
“安總,你以前來過?怎麽知道的這麽多?”馮有才問道。
安夏笑道:“初中地理書上有。”
“啊?還有這東西?我怎麽不記得了?”
“大概我們教材版本不一樣。”
其他人去龍元村看紋麵女,安夏和陸雪不約而同的想去鄉政府,一個想知道有沒有東西能拿到「中國貨」網站上賣的,另一個想知道有沒有東西可以出口。
“有,我們這裏的草果,還有蜂蜜,特別好!”得知兩人的身份和來意之後,工作人員挺高興,熱情介紹。
正聊著,忽然從遠處傳來悶響,聲音綿長,持續不斷。
然後,鄉政府的燈突然全滅。
陰雨之中的鄉政府辦公室瞬間變得一片昏暗。
“不好啦,不好啦!!泥石流!!”有人一邊喊一邊在街上奔跑而過。
泥石流?!
沒一會兒,街上站了許多人,都是各家各戶來的,他們手持鐵鍬,交頭接耳。
從他們的話中,安夏得知剛剛爆發了一場泥石流。把唯一進出獨龍鄉的路給堵了嚴實,把唯一的水電站也衝壞了。
連電話線路也受影響,根本打不出去。
現在隻能指望外麵有人進來的時候發現出了意外,然後再回去通報給貢山,否則,隻能靠鐵鍬一點點挖了。
可是現在是雨季,進山的人不多,平均兩三天才會有人來一趟。
安夏拿出手機,嗬嗬嗬……不出所料,毫無信號。
剛才在山頂上還有一點,現在是徹底沒戲。
打開gps,信號還可以,提示已經連接上了一顆衛星。
去龍元村的人也聽見動靜,驅車趕回來,大家一起前往泥石流地帶,從山上衝下來的泥土和石頭衝毀了水電站之後,又一路向前,衝進獨龍江,把江麵寬度縮了一半。
幸好這裏的峽夠深,夠那多出來的江水通過,不至於湧上來衝了村子。
“路大概多久才能清出來?”安夏問道。
旁邊的幾個鄉政府工作人員皺著眉頭,想了想:“要是外麵裏麵一起挖,一個月,外麵有挖車。要是隻有我們挖,大概半年?”
“那裏應該是知子羅村。”安夏去過,她記得那個村子是在九十年代初才廢棄,興許此處還住著人。
……
資料錯誤害死人,知子羅村是在1986年廢棄的,1991年上麵早就一個人都沒有了。
在黑暗中,空無一人的村子憑添了一種鬼氣森森的氣氛。
“咱們要是在這拍《聊齋》,效果不錯。”有人打著哈哈。
盡管村子早就人去村空,但到底有完整的樓可以供人休息,這裏有一個八角形的圖書館,1986年剛建的,還很新,住進去睡一晚上,應該不用擔心睡到一半,樓塌了。
大家把車上準備的衣服、餅幹都拿出來,打算湊合著吃兩口,就睡下了。
安夏翻自己行李的時候,一臉懵逼地拿出一口雙耳鍋:“小楊居然給我把這玩意兒也放進來了??”
她隻記得自己隨手把「宇宙射線接收器」扔到了什麽地方,然後就沒再管它,現在想想,好像是扔到了平時出差用的東西裏那一堆裏了。
其他人看見安夏手裏的東西,歡呼起來:“你居然帶了鍋!不愧是安總,想的就是周到!難怪紫金能做這麽大,太細致了!”
村子旁邊就有泉水,現在有人收木柴燒火,有人去打水。
從可憐巴巴嚼餅幹,變成了能吃上一口帶湯水的方便麵,他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大家更好奇的是安夏怎麽知道這裏有個廢棄村子的。
“這裏原來是碧江縣州府所在地呀,五幾年就有了,後來專家說這裏有泥石流的風險,就讓人全撤走了。”
吃飽喝足,大家的心情大好,看星星的看星星,探險的探險。
安夏拿出gps打開,在村子裏找信號。
測試版的gps地圖是從紙質地圖上扒過來的,可以看出,他們努力優化過了,但是,優化的不太明顯。
安夏隻能看出自己現在在怒江大峽穀的匹河怒族鄉裏,具體的路線什麽的都沒有。
想要有詳細的地圖,還得靠衛星上天才行。
安夏兩手端著板磚,在村子裏轉悠,想看看gps定位點的移動情況,走著走著,就到山泉旁。
“誰?!”忽然有人出聲,把安夏嚇了一跳,那裏黑乎乎的,什麽都看不見。
她聽出那個熟悉的聲音是陸雪,安心不少,她故意沒出聲,還在靠近陸雪。
陸雪的方向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他站起來了:“到底是誰,這邊太黑了,別開玩笑。”
安夏還是鬼鬼祟祟地靠過去。
忽然她被一股大力抓住拖到一個懷抱中,陸雪咬牙切齒:“安!夏!不要在這種地方開玩笑,要是受傷了怎麽辦。”
“你怎麽知道是我?”
“村子裏就算有壞人,忽然來了我們,他也不會出來,隻會是我們這群人中的一個。我跟其他人都不熟,在我發出警告後還不出聲靠近的,隻有你。”
“嘿嘿……”安夏笑,伸手去揪陸雪的頭發:“原來你這麽聰明呀,怎麽還有頭發?”
兩人一起從泉水那裏回來,安夏這才看到陸雪手裏拿著的毛巾和牙刷牙膏,講究人!山裏晚上的水有點涼,她都不打算洗了。
這個講究人手裏居然還端著那個鍋,鍋裏盛滿水,借著火堆把泉水燒溫。
“你也洗洗。”陸雪把牙膏遞給她。
“好麻煩,不洗。”
“不洗會變臭。”
“那就一起臭。”安夏抱住陸雪的臉,對著他的臉重重親了一口。
陸雪震驚地僵在原處,醒過神來後,對肇事嘴展開有效反擊。
觀星、探險的人們回來的時候,一切如常,大家各自在八角樓裏找了個地方裹著外套進入夢鄉。
第二天從知子羅出發一路向前進入貢山縣。
貢山縣的特產:漆油雞。
主料是一盤暗黃色的漆樹上割下的油。
據說當地產婦坐月子的時候都會吃,大補。
大補,這個詞一向是銷售密碼。
安夏滿心要去嚐嚐,要是好吃的話,應該可以放在「中國貨」網站上繼續賣。
“我要漆油雞。”安夏進門就大聲向老板點菜。
老板轉過頭,打量著她的打扮:“外地來的?”
“對。”
“以前吃過嗎?”
“沒有。第一次聽說漆油還能做菜。”
“沒吃過別吃。”
“啊?為什麽?”
“漆油會咬人的。”
安夏露出茫然表情,什麽?
咬人?漆油是一種動物?
老板操著當地口音的普通話解釋,漆油就是生漆,很多人碰了會過敏,嚴重的會窒息。
安夏不甘心!
她是什麽人,她是為了吃見手青,而不惜吃完就打車去醫院門口溜躂的人。
然而,老板還是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要吃去別家吃,我們家不做。”
老板有原則,安夏不死心,反正路上還有別的店也在做,大不了進第二家就說自己以前吃過。
她追問老板最近的醫院在哪兒,以及過敏會持續多久。
老板看出了她的企圖,跟她說:“我們本地人吃了都不過敏,衛生所也不治這個,能治的醫院在六庫,躺個一兩天吧。”
默,那就算了,太耽誤行程。
安夏眼巴巴地看著菜架上的那塊漆油,一步三回頭,被陸雪拖走:“肯定不好吃,油漆味,走吧。”
“唉,反正,如果是大多數人都會過敏的話,那也不能上架,算了……”安夏自我安慰。
進入獨龍江的路越發崎嶇,周圍都是大山,gps信號常年處於「正在搜索衛星」提示。
從早上出發開始,雨就沒有停過,安夏心裏有些不安,峽穀地形遇上大雨,很容易出現地質災害。
當地向導對此倒是很有信心:“我們這邊就是這樣,常年這麽下的。你看雲南其他地方都產菌子,就我們這邊不產,就是因為雨水太大,長一點出來就爛了。”
路上經過了一個小小的水電站,同車的人有在電站上過班的,笑道:“從來沒見過這麽袖珍的。”
向導說:“這個水電站的供電量很小的,隻能給巴坡的政府機關供電,別的地方都沒電。”
“啊?沒電?”
這些從大城市過去的年輕人,從來沒想過在車能到、有政府的地方,居然還有沒電的地方。
“是啊。晚上就點火把嘍。”
“真是開了眼了,九十年代了,馬上就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居然還有沒通電的鄉。”
在隻有一個半車身那麽寬的山道上開了一會兒,終於進入巴坡。
巴坡是獨龍鄉政府所在地,房子還能看出現代化的味道,稍微往前走走,村子裏都是老式的木房子。
隻有巴坡有一個招待所,備著讓去鄉政府辦事的人住的,其他地方隻有民居。
“這裏現在應該還有不少獨龍族的紋麵女住著,不過應該都隻有幾個村落有,龍元村肯定有。”安夏說。
“安總,你以前來過?怎麽知道的這麽多?”馮有才問道。
安夏笑道:“初中地理書上有。”
“啊?還有這東西?我怎麽不記得了?”
“大概我們教材版本不一樣。”
其他人去龍元村看紋麵女,安夏和陸雪不約而同的想去鄉政府,一個想知道有沒有東西能拿到「中國貨」網站上賣的,另一個想知道有沒有東西可以出口。
“有,我們這裏的草果,還有蜂蜜,特別好!”得知兩人的身份和來意之後,工作人員挺高興,熱情介紹。
正聊著,忽然從遠處傳來悶響,聲音綿長,持續不斷。
然後,鄉政府的燈突然全滅。
陰雨之中的鄉政府辦公室瞬間變得一片昏暗。
“不好啦,不好啦!!泥石流!!”有人一邊喊一邊在街上奔跑而過。
泥石流?!
沒一會兒,街上站了許多人,都是各家各戶來的,他們手持鐵鍬,交頭接耳。
從他們的話中,安夏得知剛剛爆發了一場泥石流。把唯一進出獨龍鄉的路給堵了嚴實,把唯一的水電站也衝壞了。
連電話線路也受影響,根本打不出去。
現在隻能指望外麵有人進來的時候發現出了意外,然後再回去通報給貢山,否則,隻能靠鐵鍬一點點挖了。
可是現在是雨季,進山的人不多,平均兩三天才會有人來一趟。
安夏拿出手機,嗬嗬嗬……不出所料,毫無信號。
剛才在山頂上還有一點,現在是徹底沒戲。
打開gps,信號還可以,提示已經連接上了一顆衛星。
去龍元村的人也聽見動靜,驅車趕回來,大家一起前往泥石流地帶,從山上衝下來的泥土和石頭衝毀了水電站之後,又一路向前,衝進獨龍江,把江麵寬度縮了一半。
幸好這裏的峽夠深,夠那多出來的江水通過,不至於湧上來衝了村子。
“路大概多久才能清出來?”安夏問道。
旁邊的幾個鄉政府工作人員皺著眉頭,想了想:“要是外麵裏麵一起挖,一個月,外麵有挖車。要是隻有我們挖,大概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