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夏搖頭。
“拿下天氣預報了嗎?”
安夏搖頭。
“拿下質監了嗎?”
安夏還是搖頭。
“……”大家都很沮喪,他們知道安夏去首都的目的就是這三個部門,現在這麽快回來,肯定沒有找新單位談。
那就是沒成唄。
大家也不好再多說什麽,怕惹老板不開心。
他們哼哼哈哈地說著什麽:“機會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的,我們再去準備準備。”
然後,就準備各自散去。
安夏:“別急著走啊,這麽大個單子,你們不先聽聽客戶需求嗎?”
眾人:“??”
直到他們看到安夏帶回的電力局的模型演算需求,一片歡呼。
第102章
雲服務項目組對自我的認知:我行, 我可以,我什麽沒見過。
對電力部門的要求後:我真沒見過。
首先,紫金雲服務提供的就是一個純潔的、平平無奇的大數據計算。
然而……計算隻是一個行為。
計算首先要有數據, 來自不同地區的基礎數據和變化數據。
其次, 要有公式。
沒有公式就要人來創造公式,不然計算機隻會傻乎乎地坐在那裏等下班。
雲服務總監王崎向安夏匯報:“安總……我們需要有配套的係統仿真軟件。”
安夏問道:“現有的不夠嗎?還需要增加什麽?”
要增加的可太多了。
“從對方的要求來看,線路過載、短路超標、穩定、無功欠缺……還有電能質量、過電壓計算、直流係統……”
安夏聽得一頭霧水,王崎繼續匯報。
“還要弄清楚對方要的是穩態和機電暫態類,還是電磁暫態類。”
這些術語都不重要。
隻要知道一點就好:得找電力那邊再要錢。
安夏終於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曾經她找來的乙方, 會報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價格, 然後發現想要實現某個在宣傳時看到的功能,就必須另外為此單做一個係統, 當然,那也是另外的價錢。
這……意外……
軟件開發組對開發對應軟件做了一個評估。
最後報出一個價格。
安夏又去了電力部門, 沒有交貨, 而是報了一個新價。
能不做嗎?
不能。
現在領導的心情就好像買了一個冰箱,本以為送來的是裝滿了食物的冰箱, 結果發現冰箱是空的, 裏麵的食物還得自己買。
但是不買又不行, 不然買個冰箱幹什麽, 供在那裏嗎?
有了沉沒成本,就很難脫身了。
反正錢也不是他們自己家的, 嘀咕了幾句,又開了個會意思意思, 就同意通過了。
合同, 簽了。
人, 瘋了。
負責接了電力仿真軟件開發項目的同事們發現, 以前到快下班的時候,他們一定能做完當日的計劃。
現在感覺什麽都沒幹,居然就已經過了下班時間。
重複、試錯的次數太多,拿不出成果來。
但是,公司要看的是成果,而不是中間付出了多少努力,錯了多少次。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種話,一般是快要被拖出去打死的人才會說。
人工智能組沒出成績的時候,是全公司之恥,人人都說他們是騙公司錢的,全靠安夏力挺。
現在真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工智能組支楞起來,小機器人跑得那麽開心,壓力給到雲服務這邊。
測試了幾回,都失敗。
他們都在自嘲,這不是在測試係統,這是在測試bug。
那報錯的頻率,簡直趕上新年放炮仗時的119出警率。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隻能靠大家一不怕加班,二不怕家人翻臉的精神。
比如華某公司的領導,在某高管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法顧及老婆孩子提出離職時,出了一個好主意:你可以跟老婆離婚啊。
安夏做為一個還有理智的人,說不出這種話。
但也不想自家的技術骨幹因為這種事情提出離職。
以及靠現在的水平,加班加死了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務。
還是得找有本事的人才行。
人事部,歡歡喜喜招到了六個普通人,用以填補離職員工的空白。
本以
為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做好日常工作就行。
“庫叉……”一道驚雷劈下:“李俏啊,我們要招幾個又懂電力又懂計算機……哦,計算機不用特別懂的人。價格不是問題,你先找幾個人選吧。”
李俏的心裏,當時還不以為然:電力係統已經在用計算機工作了,既然價格不是問題,那隨便挖個人來肯定很簡單。
直到她接過安夏和劉傑共同擬定的招聘要求,她的內心充滿惆悵。
懂電力的意思,不是指看守水電站,無事寫,有事就打電話搖人的那種。
而是被人打電話搖來的。
懂計算機,又不用特別懂,指的是:不用像微軟、ibm、蘋果那樣的專業開發團隊那麽牛逼。
隻要隨便能自己建構起一套完整的係統來就可以了。
李俏現在的心情很複雜,不過既然領導下令了,那就得找。
裁人她不行,總不能說招人也不行。
何況,安夏也知道那種高級人才,不是hr談談就可以的,她對李俏的要求是把這些人的名單搞來,並且確認他們有沒有想要換工作的意向。
剩下的事情,安夏會自己去解決。
李俏把她的人際關係網用到了極致,還真的找出了兩個符合條件的人。
一個叫章光海,家學淵源,祖傳絕技,中國的第一根電線杆就是他先祖架的,他先學了電力相關。然後又覺得計算機更有意思,然後又轉身學了計算機。
另一個叫李長申,他是先學的計算機,被分配進了電力係統工作,銳意進取,在工作上不斷的創新,時不時的搞個小程序,把繁瑣重複的一部分工作交給計算機處理,深受同事們的喜愛。
安夏看到李長申的簡曆時,忍不住戳了戳陸雪:“看人家,幹一行愛一行,進了電力,就學以致用。”
陸雪哼哼兩聲:“我也是啊,這不功高蓋主了麽?萬念俱灰的時候,正好遇上你,我這不就把青春與熱血都貢獻給你了嗎?他沒蓋主,所以活下來了……那他為什麽想離開?”
“我看看……據說是因為家人的原因?”這種萬金油理由,沒有什麽意義。
“等我去麵談的時候問吧。”
陸雪應了一聲,然後又想起了什麽:“美國已經有這個技術了,不過是保密的專利。你們要做的話,能超過他們的水平嗎?”
“大概……不能吧?”安夏心裏沒底,又是美國人,他們又提前動手了。
她想了想,又補充道:“實在不行,那就隻好以低價賣低檔貨了……慢慢來吧,科技差距不是一夕能趕上的。”
科技都會有一個瓶頸期,如同跑步比賽,跑得再快,也會停在終點線,等待下一場比賽的開始。
先到終點線的人會為了在下一場比賽取得先發優勢,而給還在賽道上的人添堵設路障,但是跨過去了,就是跨過去了。
一起站在終點線的人,都是贏家。
李俏先約的是章光海,他的時間變了兩回,最後才敲定。
“他可能還在看其他公司,我們不是最優先級的。”李俏說。
安夏對此早有心理準備,這沒什麽關係,雙向選擇。
有能力的人,永遠都不缺人要。
章光海現在在一家外國it公司的中國分公司工作,他對自己的能力頗為自信。
但是他說過自己做過的幾個項目之後,劉傑便已經看出了問題所在。
此時國外的it公司,都把中國分公司當做銷售和生產中心,而不是研發中心,就算有,也是邊緣的不能再邊緣。
簡單的形容,就是一個把鐵礦石煉成鐵,做成鋼板,然後運到總部,由總部研發中心做成品之後,再……
發回來。
他們在完全不明白核心原理的情況下,在外部做一些裝飾,塞進包裝盒,然後拿出去賣。
章光海現在開出的要價,跟劉傑的收入相當。
“拿下天氣預報了嗎?”
安夏搖頭。
“拿下質監了嗎?”
安夏還是搖頭。
“……”大家都很沮喪,他們知道安夏去首都的目的就是這三個部門,現在這麽快回來,肯定沒有找新單位談。
那就是沒成唄。
大家也不好再多說什麽,怕惹老板不開心。
他們哼哼哈哈地說著什麽:“機會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人的,我們再去準備準備。”
然後,就準備各自散去。
安夏:“別急著走啊,這麽大個單子,你們不先聽聽客戶需求嗎?”
眾人:“??”
直到他們看到安夏帶回的電力局的模型演算需求,一片歡呼。
第102章
雲服務項目組對自我的認知:我行, 我可以,我什麽沒見過。
對電力部門的要求後:我真沒見過。
首先,紫金雲服務提供的就是一個純潔的、平平無奇的大數據計算。
然而……計算隻是一個行為。
計算首先要有數據, 來自不同地區的基礎數據和變化數據。
其次, 要有公式。
沒有公式就要人來創造公式,不然計算機隻會傻乎乎地坐在那裏等下班。
雲服務總監王崎向安夏匯報:“安總……我們需要有配套的係統仿真軟件。”
安夏問道:“現有的不夠嗎?還需要增加什麽?”
要增加的可太多了。
“從對方的要求來看,線路過載、短路超標、穩定、無功欠缺……還有電能質量、過電壓計算、直流係統……”
安夏聽得一頭霧水,王崎繼續匯報。
“還要弄清楚對方要的是穩態和機電暫態類,還是電磁暫態類。”
這些術語都不重要。
隻要知道一點就好:得找電力那邊再要錢。
安夏終於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曾經她找來的乙方, 會報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價格, 然後發現想要實現某個在宣傳時看到的功能,就必須另外為此單做一個係統, 當然,那也是另外的價錢。
這……意外……
軟件開發組對開發對應軟件做了一個評估。
最後報出一個價格。
安夏又去了電力部門, 沒有交貨, 而是報了一個新價。
能不做嗎?
不能。
現在領導的心情就好像買了一個冰箱,本以為送來的是裝滿了食物的冰箱, 結果發現冰箱是空的, 裏麵的食物還得自己買。
但是不買又不行, 不然買個冰箱幹什麽, 供在那裏嗎?
有了沉沒成本,就很難脫身了。
反正錢也不是他們自己家的, 嘀咕了幾句,又開了個會意思意思, 就同意通過了。
合同, 簽了。
人, 瘋了。
負責接了電力仿真軟件開發項目的同事們發現, 以前到快下班的時候,他們一定能做完當日的計劃。
現在感覺什麽都沒幹,居然就已經過了下班時間。
重複、試錯的次數太多,拿不出成果來。
但是,公司要看的是成果,而不是中間付出了多少努力,錯了多少次。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種話,一般是快要被拖出去打死的人才會說。
人工智能組沒出成績的時候,是全公司之恥,人人都說他們是騙公司錢的,全靠安夏力挺。
現在真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工智能組支楞起來,小機器人跑得那麽開心,壓力給到雲服務這邊。
測試了幾回,都失敗。
他們都在自嘲,這不是在測試係統,這是在測試bug。
那報錯的頻率,簡直趕上新年放炮仗時的119出警率。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隻能靠大家一不怕加班,二不怕家人翻臉的精神。
比如華某公司的領導,在某高管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法顧及老婆孩子提出離職時,出了一個好主意:你可以跟老婆離婚啊。
安夏做為一個還有理智的人,說不出這種話。
但也不想自家的技術骨幹因為這種事情提出離職。
以及靠現在的水平,加班加死了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務。
還是得找有本事的人才行。
人事部,歡歡喜喜招到了六個普通人,用以填補離職員工的空白。
本以
為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做好日常工作就行。
“庫叉……”一道驚雷劈下:“李俏啊,我們要招幾個又懂電力又懂計算機……哦,計算機不用特別懂的人。價格不是問題,你先找幾個人選吧。”
李俏的心裏,當時還不以為然:電力係統已經在用計算機工作了,既然價格不是問題,那隨便挖個人來肯定很簡單。
直到她接過安夏和劉傑共同擬定的招聘要求,她的內心充滿惆悵。
懂電力的意思,不是指看守水電站,無事寫,有事就打電話搖人的那種。
而是被人打電話搖來的。
懂計算機,又不用特別懂,指的是:不用像微軟、ibm、蘋果那樣的專業開發團隊那麽牛逼。
隻要隨便能自己建構起一套完整的係統來就可以了。
李俏現在的心情很複雜,不過既然領導下令了,那就得找。
裁人她不行,總不能說招人也不行。
何況,安夏也知道那種高級人才,不是hr談談就可以的,她對李俏的要求是把這些人的名單搞來,並且確認他們有沒有想要換工作的意向。
剩下的事情,安夏會自己去解決。
李俏把她的人際關係網用到了極致,還真的找出了兩個符合條件的人。
一個叫章光海,家學淵源,祖傳絕技,中國的第一根電線杆就是他先祖架的,他先學了電力相關。然後又覺得計算機更有意思,然後又轉身學了計算機。
另一個叫李長申,他是先學的計算機,被分配進了電力係統工作,銳意進取,在工作上不斷的創新,時不時的搞個小程序,把繁瑣重複的一部分工作交給計算機處理,深受同事們的喜愛。
安夏看到李長申的簡曆時,忍不住戳了戳陸雪:“看人家,幹一行愛一行,進了電力,就學以致用。”
陸雪哼哼兩聲:“我也是啊,這不功高蓋主了麽?萬念俱灰的時候,正好遇上你,我這不就把青春與熱血都貢獻給你了嗎?他沒蓋主,所以活下來了……那他為什麽想離開?”
“我看看……據說是因為家人的原因?”這種萬金油理由,沒有什麽意義。
“等我去麵談的時候問吧。”
陸雪應了一聲,然後又想起了什麽:“美國已經有這個技術了,不過是保密的專利。你們要做的話,能超過他們的水平嗎?”
“大概……不能吧?”安夏心裏沒底,又是美國人,他們又提前動手了。
她想了想,又補充道:“實在不行,那就隻好以低價賣低檔貨了……慢慢來吧,科技差距不是一夕能趕上的。”
科技都會有一個瓶頸期,如同跑步比賽,跑得再快,也會停在終點線,等待下一場比賽的開始。
先到終點線的人會為了在下一場比賽取得先發優勢,而給還在賽道上的人添堵設路障,但是跨過去了,就是跨過去了。
一起站在終點線的人,都是贏家。
李俏先約的是章光海,他的時間變了兩回,最後才敲定。
“他可能還在看其他公司,我們不是最優先級的。”李俏說。
安夏對此早有心理準備,這沒什麽關係,雙向選擇。
有能力的人,永遠都不缺人要。
章光海現在在一家外國it公司的中國分公司工作,他對自己的能力頗為自信。
但是他說過自己做過的幾個項目之後,劉傑便已經看出了問題所在。
此時國外的it公司,都把中國分公司當做銷售和生產中心,而不是研發中心,就算有,也是邊緣的不能再邊緣。
簡單的形容,就是一個把鐵礦石煉成鐵,做成鋼板,然後運到總部,由總部研發中心做成品之後,再……
發回來。
他們在完全不明白核心原理的情況下,在外部做一些裝飾,塞進包裝盒,然後拿出去賣。
章光海現在開出的要價,跟劉傑的收入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