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個部門都知道安夏會看內網,所以,對員工在內網上提出的問題,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處理。
「吃了麽」、「紫金論壇」、「紫金遊戲」,還有行政部人員,都在她的貼子下麵回複,說正在查。
安夏挺好奇,這個名叫黃蘭蘭的女員工,到底是怎麽做到一下子發現這麽多問題的?
到底是她沒事找事,還是真這麽有空,把程序都測了一遍?
安夏向這四個部門的人詢問情況,確定黃蘭蘭說的事情確實存在。
而且,是一時半會兒查不到原因的bug。
除了行政部承認是寫的時候沒注意,另外三個部門的回答很相似:“我們部門的員工測了半天,沒一個人出現她遇到的問題,看她的賬號也是正常的……問題還在查。”
正說著,黃蘭蘭這個賬號又報了一個錯,這次是鴻雁的代交電費係統,說提成交成功了,其實沒有交成功,電業局扣了她滯納金。
四大部門索性聯手對她的主機進行調查,別人都不出問題。唯獨她出問題,一定是電腦硬件壞了。
夢想破壞,電腦硬件好好的。
在程序員們的努力之下,問題的根源陸續找到,確實是係統出的問題,比如「吃了麽」係統,是因為此前做過一次數據遷移,對客戶號做了一回調整,不知怎的,就把黃蘭蘭的客戶號跟上一版的客戶號重合。
於是那個人的訂餐信息會發給黃蘭蘭。
至於代交電費係統,是因為她在代扣協議存在的同時,提前自己交了一回,觸發代扣協議自動停止。
但是在用戶規則裏並沒有提到,事實上,連程序員自己都不知道還有自動停止這種事。
四個部門的程序員看著黃蘭蘭發在內網上的貼子,同時感慨:“她真是bug觸發機,碰哪兒,哪兒出bug。”
最邪性的是,程序測試員對著測試手冊一條一條跑都沒有出現的bug,都能被她觸發。
在程序員之中,流傳著一句話:如果bug能跑起來,就不要動它了,程序可能是靠bug跑起來的。
到了黃蘭蘭這裏,這句話根本就不好使,被她逮出來的bug,就是絕對的顯性bug,影響使用和用戶信息安全,必須馬上處理。
安夏挺想知道黃蘭蘭是何方高人,為什麽會有如此逆天的技能,一查,是一個來暑期實習的大二學生,學編程的,誌向是當產品經理。
現在正在人工智能組。
安夏歎了口氣,以黃蘭蘭同學的天賦,她可能會成為全公司最恨的產品經理,不用故意挑刺,都能在驗收時讓程序員抓狂,不如去幹測試,充分發揮特長。
想歸想,人家誌不在此,不好強求。
外麵天已經黑了,安夏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做完,晚上十一點她還要參加一個有海外人工智能專家共同參與的電話會議。
有點犯困,安夏決定起來活動活動,自己下樓到公司一樓去弄點咖啡。
從一樓回來的時候,電梯間隻有她和另一個女孩子。
紫金的電梯是可以在電梯間就選好要去哪一層,方便調度電梯,選擇完畢之後,液晶屏會告知被分配到哪個電梯。
此時六個電梯都在一樓,安夏選擇了人工智能組所在的29樓,那個女孩子也去29樓。
根據智能電梯的應用策略,在運行低峰期,別說兩個人去同一層。就算是去兩個完全不同的樓層,也隻開一個電梯。
可是,兩個電梯門卻同時開了,那個女孩子被分配去了另一個電梯。
安夏腦中靈光一閃,忍不住開口:“請問你是黃蘭蘭嗎?”
“對,你是……”那個女孩子露出困惑的表情,認真地看著安夏,不明白這個陌生的女人為什麽會叫出她的名字。
等到了劉傑那裏,安夏問道:“你們有沒有什麽測試需要跑?先給黃蘭蘭試試,她發現問題比較快。”
劉傑笑道:“你是說她五殺的戰績嗎?上次你不是還說,不要迷信,我們是一個科技公司嗎?”
安夏一本正經地搖頭:“不,是六殺……有時候還是要信邪的,讓她試試吧,就試試長生藥業的。”
第122章
被測試之神眷顧的黃蘭蘭, 不負重望。
她是從圖形數據上看出來的。
每隔24小時,係統都會生成幾張日報圖,從圖上能直觀的看出:今天配了多少, 誰跟誰配的, 配的結果,有沒有異常。
黃蘭蘭說:“我剛到剛剛出的日報圖有點奇怪,就把那幾個數據調出來看了一下,果然是有重複的。”
跑窮舉是試所有的可能性, 怎麽能有重複的。
如果此事屬實, 那就是重大錯誤了。
必須要回頭看看之前跑的所有數據。
如果a配b出現了三次,後麵的數據就有可能跳過a配cde, 直接變成a配f,就少了三個結果。
這個問題也不知道出現多久了,以前係統從來沒有報過錯。
劉傑的心頭猛然一緊,數據中心剛出事那會兒,他還跟組員說:“大家小心點,不然年終獎就沒了!”
現在安夏就站在這裏看著, 他這邊還真就出問題了。
劉傑的心口像堵了一個什麽東西。
“你們快去查一下配對程序, 從今天往前倒查。”劉傑趕緊安排人檢查程序, 什麽時候能查出來不好說,緊張的情緒必須鋪墊到位, 讓領導看見他對待——“上級布置的任務非常積極。”
應急處理的同時,他的心裏還有些埋怨這個不懂事的實習生:有事你當著總經理的麵說個什麽勁啊?
等安夏走了,你再說不行嗎?
現在等於是把整個組架在火山上, 要是拿不出個像樣的解釋, 劉傑很擔心自己組跟數據中心組一樣下場, 年終獎被罰光。
查程序且等查一會兒, 安夏對此非常清楚,許多程序員完全沒有寫注釋的習慣,整篇代碼光禿禿,別說後人接手了,自己三天前寫了個啥玩意兒,可能都記不太清楚了。
這就是很多程序員接手某個工作之後,寧可從頭開始寫,也不從別人寫了半拉的程序寫的原因。
安夏挺好奇黃蘭蘭是怎麽從那麽多個數據裏看出不對勁的。
“顏色不對。”黃蘭蘭說,“我看數字和字母的時候,會感覺它們都有顏色,剛才看的時候,覺得同樣的顏色搭配出現過好幾次了。”
“啊?顏色?數字和字母有顏色?”
黃蘭蘭點頭:“漢字也有顏色的。比如天空的天是白色一點點藍,犯人的犯是棕綠色偏灰。
1是黑色,2是亮黃色,3是深粉,4是綠色……所以剛才看報告的時候,在我的眼睛裏是不同的顏色組合,剛好在同一頁出現了好幾個相同的色塊。”
“厲害……你這是通感症啊。”安夏隻在書裏看過這種人,沒想到遇到一個活的。
黃蘭蘭有點緊張:“是病嗎?”
“不是,是一種天賦,跟心盲症一正一反,你是看字能出顏色,心盲症是想像不出來一個東西的模樣。”
不過通感症不能解釋為什麽她總是能觸發bug,就那麽簡簡單單的按個電梯,智能電梯都能變成智障電梯。
隻能說這真的是天意了。
還沒等安夏想到可以用黃蘭蘭的技能做些什麽,工程師們就已經查完了。
他們就查了幾個重複的結果,再反查調取的數據源,發現采集程序沒有問題。
是長生藥業的數據源有問題。
他們從數據源排查,發現幾萬個誌願者的個人數據裏有一大半是百分之百完全一樣的。
“他們提交的九萬個誌願者,有六萬個重複數據。”
人跟人相似是正常的,但就算是同卵雙胞胎,在數據上,都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一致。
何況這些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
現在的情況可以理解為:長生藥業隻找到了三萬
個誌願者,然後每個人的數據被複製粘貼了兩次。
看了數據之後,安夏脫口而出:“喲,這就是新時代的一氣化三清嗎?”
眾人:“……”
老子知道自己被這麽編排嗎?
“你們確定接到的原始數據就是這個?”安夏認真地問了一次。
這就體現出電子交接的重要性了。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數據太大,所以對接人是想直接拎著一塊硬盤過來給他們算了。
後來恰逢數據中心盛大開業,人工智能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非常大,劉傑已經花錢在數據中心占了一個長期席位,錢都花了,那還不趕緊用起來?
於是劉傑讓他們先用網絡傳輸,存在數據庫裏,免得萬一人到了,硬盤插上了,結果發現硬盤故障導不出來。
那種感覺,大概會比《西遊記》結尾唐僧師徒掉進通天河裏還要難受吧。
長生藥業的接頭人一琢磨,是這個道理。
到時候來回跑的倒黴蛋還不是他自己。
於是他先把所有數據通過網絡傳到紫金科技,然後才拎著硬盤過來。
過於謹慎的結果,就是在係統上留下了痕跡。
原始的傳輸記錄證明,長生藥業一開始傳過來的數據,就有三分之二是重複內容。
安夏查看了數據的創建與修改時間,點點頭。
有鐵證在手,杜絕長生藥業將來出了問題甩鍋給紫金科技的可能。
安夏不無悲哀的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天中午看見自己的上司剛打開外賣盒就跑了。
他說要去參加一個會議,會議內容跟部門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但是跟部門業務鏈上的下遊部門有關係,他必須去,避免那個部門有什麽事情沒做好,然後甩鍋給自己部門。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必須第一時間有人站出來說出真相。否則在老板的心中,導致出錯的原因就是他們部門了。
再解釋都沒用,老板的潛意識裏始終會有一個概念:就是他的錯!
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用名詞——首因效應。
安夏本以為自己做了老板可以擺脫這種事。
沒想到,她確實不用跟公司內部撕了,改成跟合作方撕。
安夏無聲地歎了口氣,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哪裏都逃不掉。
「吃了麽」、「紫金論壇」、「紫金遊戲」,還有行政部人員,都在她的貼子下麵回複,說正在查。
安夏挺好奇,這個名叫黃蘭蘭的女員工,到底是怎麽做到一下子發現這麽多問題的?
到底是她沒事找事,還是真這麽有空,把程序都測了一遍?
安夏向這四個部門的人詢問情況,確定黃蘭蘭說的事情確實存在。
而且,是一時半會兒查不到原因的bug。
除了行政部承認是寫的時候沒注意,另外三個部門的回答很相似:“我們部門的員工測了半天,沒一個人出現她遇到的問題,看她的賬號也是正常的……問題還在查。”
正說著,黃蘭蘭這個賬號又報了一個錯,這次是鴻雁的代交電費係統,說提成交成功了,其實沒有交成功,電業局扣了她滯納金。
四大部門索性聯手對她的主機進行調查,別人都不出問題。唯獨她出問題,一定是電腦硬件壞了。
夢想破壞,電腦硬件好好的。
在程序員們的努力之下,問題的根源陸續找到,確實是係統出的問題,比如「吃了麽」係統,是因為此前做過一次數據遷移,對客戶號做了一回調整,不知怎的,就把黃蘭蘭的客戶號跟上一版的客戶號重合。
於是那個人的訂餐信息會發給黃蘭蘭。
至於代交電費係統,是因為她在代扣協議存在的同時,提前自己交了一回,觸發代扣協議自動停止。
但是在用戶規則裏並沒有提到,事實上,連程序員自己都不知道還有自動停止這種事。
四個部門的程序員看著黃蘭蘭發在內網上的貼子,同時感慨:“她真是bug觸發機,碰哪兒,哪兒出bug。”
最邪性的是,程序測試員對著測試手冊一條一條跑都沒有出現的bug,都能被她觸發。
在程序員之中,流傳著一句話:如果bug能跑起來,就不要動它了,程序可能是靠bug跑起來的。
到了黃蘭蘭這裏,這句話根本就不好使,被她逮出來的bug,就是絕對的顯性bug,影響使用和用戶信息安全,必須馬上處理。
安夏挺想知道黃蘭蘭是何方高人,為什麽會有如此逆天的技能,一查,是一個來暑期實習的大二學生,學編程的,誌向是當產品經理。
現在正在人工智能組。
安夏歎了口氣,以黃蘭蘭同學的天賦,她可能會成為全公司最恨的產品經理,不用故意挑刺,都能在驗收時讓程序員抓狂,不如去幹測試,充分發揮特長。
想歸想,人家誌不在此,不好強求。
外麵天已經黑了,安夏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做完,晚上十一點她還要參加一個有海外人工智能專家共同參與的電話會議。
有點犯困,安夏決定起來活動活動,自己下樓到公司一樓去弄點咖啡。
從一樓回來的時候,電梯間隻有她和另一個女孩子。
紫金的電梯是可以在電梯間就選好要去哪一層,方便調度電梯,選擇完畢之後,液晶屏會告知被分配到哪個電梯。
此時六個電梯都在一樓,安夏選擇了人工智能組所在的29樓,那個女孩子也去29樓。
根據智能電梯的應用策略,在運行低峰期,別說兩個人去同一層。就算是去兩個完全不同的樓層,也隻開一個電梯。
可是,兩個電梯門卻同時開了,那個女孩子被分配去了另一個電梯。
安夏腦中靈光一閃,忍不住開口:“請問你是黃蘭蘭嗎?”
“對,你是……”那個女孩子露出困惑的表情,認真地看著安夏,不明白這個陌生的女人為什麽會叫出她的名字。
等到了劉傑那裏,安夏問道:“你們有沒有什麽測試需要跑?先給黃蘭蘭試試,她發現問題比較快。”
劉傑笑道:“你是說她五殺的戰績嗎?上次你不是還說,不要迷信,我們是一個科技公司嗎?”
安夏一本正經地搖頭:“不,是六殺……有時候還是要信邪的,讓她試試吧,就試試長生藥業的。”
第122章
被測試之神眷顧的黃蘭蘭, 不負重望。
她是從圖形數據上看出來的。
每隔24小時,係統都會生成幾張日報圖,從圖上能直觀的看出:今天配了多少, 誰跟誰配的, 配的結果,有沒有異常。
黃蘭蘭說:“我剛到剛剛出的日報圖有點奇怪,就把那幾個數據調出來看了一下,果然是有重複的。”
跑窮舉是試所有的可能性, 怎麽能有重複的。
如果此事屬實, 那就是重大錯誤了。
必須要回頭看看之前跑的所有數據。
如果a配b出現了三次,後麵的數據就有可能跳過a配cde, 直接變成a配f,就少了三個結果。
這個問題也不知道出現多久了,以前係統從來沒有報過錯。
劉傑的心頭猛然一緊,數據中心剛出事那會兒,他還跟組員說:“大家小心點,不然年終獎就沒了!”
現在安夏就站在這裏看著, 他這邊還真就出問題了。
劉傑的心口像堵了一個什麽東西。
“你們快去查一下配對程序, 從今天往前倒查。”劉傑趕緊安排人檢查程序, 什麽時候能查出來不好說,緊張的情緒必須鋪墊到位, 讓領導看見他對待——“上級布置的任務非常積極。”
應急處理的同時,他的心裏還有些埋怨這個不懂事的實習生:有事你當著總經理的麵說個什麽勁啊?
等安夏走了,你再說不行嗎?
現在等於是把整個組架在火山上, 要是拿不出個像樣的解釋, 劉傑很擔心自己組跟數據中心組一樣下場, 年終獎被罰光。
查程序且等查一會兒, 安夏對此非常清楚,許多程序員完全沒有寫注釋的習慣,整篇代碼光禿禿,別說後人接手了,自己三天前寫了個啥玩意兒,可能都記不太清楚了。
這就是很多程序員接手某個工作之後,寧可從頭開始寫,也不從別人寫了半拉的程序寫的原因。
安夏挺好奇黃蘭蘭是怎麽從那麽多個數據裏看出不對勁的。
“顏色不對。”黃蘭蘭說,“我看數字和字母的時候,會感覺它們都有顏色,剛才看的時候,覺得同樣的顏色搭配出現過好幾次了。”
“啊?顏色?數字和字母有顏色?”
黃蘭蘭點頭:“漢字也有顏色的。比如天空的天是白色一點點藍,犯人的犯是棕綠色偏灰。
1是黑色,2是亮黃色,3是深粉,4是綠色……所以剛才看報告的時候,在我的眼睛裏是不同的顏色組合,剛好在同一頁出現了好幾個相同的色塊。”
“厲害……你這是通感症啊。”安夏隻在書裏看過這種人,沒想到遇到一個活的。
黃蘭蘭有點緊張:“是病嗎?”
“不是,是一種天賦,跟心盲症一正一反,你是看字能出顏色,心盲症是想像不出來一個東西的模樣。”
不過通感症不能解釋為什麽她總是能觸發bug,就那麽簡簡單單的按個電梯,智能電梯都能變成智障電梯。
隻能說這真的是天意了。
還沒等安夏想到可以用黃蘭蘭的技能做些什麽,工程師們就已經查完了。
他們就查了幾個重複的結果,再反查調取的數據源,發現采集程序沒有問題。
是長生藥業的數據源有問題。
他們從數據源排查,發現幾萬個誌願者的個人數據裏有一大半是百分之百完全一樣的。
“他們提交的九萬個誌願者,有六萬個重複數據。”
人跟人相似是正常的,但就算是同卵雙胞胎,在數據上,都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一致。
何況這些人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
現在的情況可以理解為:長生藥業隻找到了三萬
個誌願者,然後每個人的數據被複製粘貼了兩次。
看了數據之後,安夏脫口而出:“喲,這就是新時代的一氣化三清嗎?”
眾人:“……”
老子知道自己被這麽編排嗎?
“你們確定接到的原始數據就是這個?”安夏認真地問了一次。
這就體現出電子交接的重要性了。
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數據太大,所以對接人是想直接拎著一塊硬盤過來給他們算了。
後來恰逢數據中心盛大開業,人工智能對數據中心的需求非常大,劉傑已經花錢在數據中心占了一個長期席位,錢都花了,那還不趕緊用起來?
於是劉傑讓他們先用網絡傳輸,存在數據庫裏,免得萬一人到了,硬盤插上了,結果發現硬盤故障導不出來。
那種感覺,大概會比《西遊記》結尾唐僧師徒掉進通天河裏還要難受吧。
長生藥業的接頭人一琢磨,是這個道理。
到時候來回跑的倒黴蛋還不是他自己。
於是他先把所有數據通過網絡傳到紫金科技,然後才拎著硬盤過來。
過於謹慎的結果,就是在係統上留下了痕跡。
原始的傳輸記錄證明,長生藥業一開始傳過來的數據,就有三分之二是重複內容。
安夏查看了數據的創建與修改時間,點點頭。
有鐵證在手,杜絕長生藥業將來出了問題甩鍋給紫金科技的可能。
安夏不無悲哀的想起一件往事:有一天中午看見自己的上司剛打開外賣盒就跑了。
他說要去參加一個會議,會議內容跟部門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但是跟部門業務鏈上的下遊部門有關係,他必須去,避免那個部門有什麽事情沒做好,然後甩鍋給自己部門。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必須第一時間有人站出來說出真相。否則在老板的心中,導致出錯的原因就是他們部門了。
再解釋都沒用,老板的潛意識裏始終會有一個概念:就是他的錯!
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用名詞——首因效應。
安夏本以為自己做了老板可以擺脫這種事。
沒想到,她確實不用跟公司內部撕了,改成跟合作方撕。
安夏無聲地歎了口氣,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哪裏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