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夏問道:“這邊有人偷渡嗎?”
“有啊,過來和過去的都有。”
同行的人不明白:“偷渡去印度那個鬼地方?”
“從印度再去其他國家容易。”
大家很想在解放大橋留個影,但這座大橋處於敏感的軍事禁區,不能拍照,隻能往大橋的那一頭扔石子表達一下情緒。
從墨脫離開之前,陸雪秉承著對工作的熱愛,買了幾個當地特產——石鍋。
賣鍋的是當地人,說不出來什麽,就說這個鍋好用,陸雪決定弄回去研究研究怎麽個好用法。
接著原路返回林芝,再繼續向前到拉薩。
這座日光之城此時還保持著五六十年代的氣質,安夏在旅行者中,算最早來的一批,在青藏鐵路通車前和通車後都來過。
在她的記憶裏,通車前後已經是兩個世界,現在她才發現,原來「雙休日」和「黃金周」製度才是第一次大裂變的根源。
有錢新馬泰,沒錢新疆西藏轉一圈。
大量遊客的湧入,帶來了大量的收入,也促使城市基礎建設發展。
而現在,來拉薩的遊客很少,多數不是來援藏建設的工人和幹部,就是做生意的。
還有做生意的幹部,比如陸雪。
剛進招待所住下,陸雪稍微收拾了一下,就急著往外跑,要去看看當地的特產。
“急什麽,叫我們公司的人帶你去。”安夏一把抓住他。
「中國貨」平台怎麽會放過這個有藥材,有犛牛,還有各種奇怪飾品的地方,早就在這裏開了一家分公司。
大老板駕臨,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會議室和匯報人。
“我們今年上半年盈利超過五十萬元,主要來自於冬蟲夏草、藏紅花和唐卡。”
陸雪問了一句:“墨脫的石鍋沒有賣嗎?”
“有,打算下個月跟冬蟲夏草配套推出,不過文案還在設計。”
一個鍋?還要文案設計?陸雪的三位同事不能領悟其中的真諦。
現在的電視廣告風格很迷幻。
八十年代的廣告路數是簡單念個產品名,再加一句「省優部優國優」,九十年代初的廣告格調極高……高到看不懂。
比如,一個少林僧人打扮的人,「呼呼哈哈」打15秒的套路拳法,最後說一句「我可不會做廣告啊」,給了產品兩秒鍾的鏡頭:999感冒靈。
再比如,一個美女開著敞蓬車走了,一個男人戀戀不舍地站在路邊揮手目送,廣告歌響起——
“有一種感受是深情的期待,有另一種感受是無言的顫抖,哦……青春匆匆溜走。”
產品依舊隻有兩秒鍾的鏡頭:兩麵針中草藥牙膏。
於是陸雪的隨行同事認為,廣告麽,簡單啊,隨便弄個什麽不相幹的東西來一段,最後放兩秒產品就行。
如果要到國際上賣,寫明規格、材質,再寫點使用注意事項不就行了。
公司經理拿出一份圖冊,上麵是他們為墨脫石鍋設計的拍照角度。
不得不說,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石鍋,往裏放了蟲草和燉整雞,看起來連鍋也變得高貴了許多。
還有幾個不同版本的文案。
“來自南迦巴瓦峰的饋贈,大自然從海拔八千米給人類的禮物。”
“曆經滄桑,隻為等到一個值得的人。”
“隱秘蓮花聖地的神秘造物。”
“當這塊石頭離開墨脫,它就堅似鋼鐵,無法加工,您見到的每一個石鍋,都是墨脫石匠親手雕琢而成,在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江水中浸足整整三十天。然後在犛牛的背上顛簸兩個月,才來到您的麵前。”
安夏掃了一眼:“寫得太虛了,不行,要麽強調燉煮的效果,要麽養生的功效。一個東西再難得,跟我沒有關係,我為什麽要賣它?
珠穆朗瑪峰頂的一塊雪,難得嗎?難得,我會花三千塊買嗎?不會。你得告訴我,這塊雪是能讓我青春不老,還是能統治世界。”
“是。”旁邊幾個人一邊應聲,一邊在小本本上奮筆疾書。
安夏還對其他幾個產品的營銷提出意見,比如馬上就要到入秋進補時間門,要趕緊爭取廣告位。
別跟那幫看不懂的廣告學壞了,前搖過長,根本記不住產品名字,白瞎了幾十萬的廣告費。
安夏的公事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私事時間門,安夏讓公司的人帶陸雪他們去幾個本地人賣東西的聚集點看看。
今天剛好是個比較大的趕集時間門,許多小販擠到一處,兩三條街都擺得滿滿當當。
除了平平無奇的生活必需品,就是奇怪的藥材、還有首飾和小擺設。
在青藏鐵路通了之後,這些地攤上的小串珠小手鐲有百分之九十來自於義烏,剩下的則來自於進藏最方便的川藏公路起點——成都荷花池批發市場。
現在還真的是made in 本地。
安夏站在一邊看,並不上手,陸雪和同事們第一次看到那麽多花裏胡哨的玩意兒,十分好奇。
在一個攤上擺著一些杯碗,杯碗質地如玉,上麵有明顯的裂紋。
“這是冰裂?”陸雪的一個同事以為這是跟內地一樣的特殊瓷器燒製方法。
“不,是骨裂。”安夏回答。
“啊?”同事一愣。
“這個碗是用人頭骨做的。”
同事嚇得手一哆嗦,趕緊收回。
“怎麽會有人頭骨做的東西?”
“解放前很多的啊,人皮啊,頭骨啊,腿骨啊,都是做法器的好材料。布達拉宮裏麵的壁畫都有畫怎麽剖腹取腸。”
明明是暖和的大太陽,忽然就陰冷了下來。
同事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麽多,你們公司的網站上不會也賣這個吧?”
安夏笑道:“得先知道什麽能賣什麽不能賣,才能做生意呀。我們公司不賣這種有爭議性的商品。”
幾人繼續向前走,前麵是「服裝區」,有賣藏袍的,有賣漢裝的,還有賣手套披肩的。
地攤上一件普普通通的藏袍要賣三四百塊錢,安夏摸了摸衣袍的邊緣:“皮是真的水獺皮,也就這一塊最值錢了,什麽裝飾都沒有。”
攤主本來懶洋洋地坐在小凳上,完全沒有搭理安夏他們的意思,聽她這麽說,站了起來。
他的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但麵部輪廓與藏人並不相似,不大的眼睛裏閃著精明的光,上下打量了安夏一番:“更好的有,但是很貴,你要嗎?”
“能有多貴?十萬還是二十萬?”安夏笑道。
“那倒不用,最好的兩萬,鑲金嵌銀,珊瑚珍珠螺鈿,全都有。”
安夏覺得拉薩分公司的裝修過於寡淡,需要花裏胡哨的東西在大廳裏擺著撐撐場子,比如掛一件藏袍。
“好啊,去看看。”安夏一口應下。
安夏身上的服飾一看就不便宜,戴上墨鏡之後,又給她增添了幾分冷峻的氣勢。
陸雪站在旁邊,不怎麽說話,眼睛總是往安夏臉上瞟,也不像個主導的人。
另外兩個人就更別提了,站得遠遠的,看起來像保鏢。
賣藏袍的人確定,眼前的人是某個女大佬跟她的小白臉,以及保鏢。
他把擺攤的布四角一抽,就收攏成了一個大包,往背上一甩:“跟我來。”
在低矮的民房裏繞來繞去,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片舊式的藏族民居前,門低矮到連安夏都不得不低頭彎腰才能進。
陸雪小心地鑽進來:“這門怎麽這麽矮啊?”
安夏回答:“防僵屍的。”
“……”賣藏袍的人回頭看了一眼:“你懂得不少嘛。”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防活人進來搶東西的。”安夏聳聳肩。
進了屋,再上一個極陡的木梯到二樓,二樓還是十分低矮,不過掛滿了藏袍。
賣家打開窗,窗外的陽光照進屋,落在鑲金嵌寶的藏袍上,各種寶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每顆珠子旁都閃著一層淡淡的寶光。
安夏看了看,拿出手機,撥通了分公司的號碼:“叫一個采購部負責珠寶鑒定的人帶著工具過來。”
然後,電話就掛了,連地址都沒說。
賣方以為安夏隻是想展示一下那個很貴的手機,裝逼的細節沒做齊全。
沒想到,過了二十分鍾,樓下真的有人敲門:“安總,您在裏麵嗎?”
賣方:“怎麽做到的?!”
安夏淡淡地說:“要是連我在哪都找不到,怎麽能做我的下屬。”
賣方已經腦補安夏身邊其實有許多看不見的保鏢,隨時報告她的行蹤和情況。
別看她身邊隻有三個人,說不定其實有三百個人跟隨左右,隻是他看不見而已。
鑒定部的同事一邊把無線電探測儀收起來,一邊擦汗。
安總真是太嚴格了,一點都不肯放鬆。就連讓他過來一趟這種小事,都要測試一下gps定位儀和無線電定位儀是否準確。
經鑒定,安夏看中的一件藏袍上的綠鬆石不是真貨,而是使用吉爾森法合成的東西。
不是所有的都不是,那塊最大的不是。
“我還以為真有什麽好東西……”安夏失望地放下藏袍,準備離開。
“等等!”賣家攔住她,“我可以給你便宜一點。”
安夏冷笑:“我不缺這錢,要買假貨,我現在就回大昭寺旁邊,這會兒肯定還能賣到塑料珠子。”
“這件上本來都是真的,在路上砸壞了一塊,這才補上的。我這就讓人明天給你送一件更好的。”
“明天再說。”安夏擺擺手,不想搭理他。
“我這還有更好的貨,你一定喜歡。”賣家著急了,他今天一定得做成一筆生意,絕不能輕易把這個款姐給放走。
他拿出了一塊很大的駝色披肩,兩條胳膊打直都不能將它完全打開。
“沙圖什。”他就說了三個字。
“有啊,過來和過去的都有。”
同行的人不明白:“偷渡去印度那個鬼地方?”
“從印度再去其他國家容易。”
大家很想在解放大橋留個影,但這座大橋處於敏感的軍事禁區,不能拍照,隻能往大橋的那一頭扔石子表達一下情緒。
從墨脫離開之前,陸雪秉承著對工作的熱愛,買了幾個當地特產——石鍋。
賣鍋的是當地人,說不出來什麽,就說這個鍋好用,陸雪決定弄回去研究研究怎麽個好用法。
接著原路返回林芝,再繼續向前到拉薩。
這座日光之城此時還保持著五六十年代的氣質,安夏在旅行者中,算最早來的一批,在青藏鐵路通車前和通車後都來過。
在她的記憶裏,通車前後已經是兩個世界,現在她才發現,原來「雙休日」和「黃金周」製度才是第一次大裂變的根源。
有錢新馬泰,沒錢新疆西藏轉一圈。
大量遊客的湧入,帶來了大量的收入,也促使城市基礎建設發展。
而現在,來拉薩的遊客很少,多數不是來援藏建設的工人和幹部,就是做生意的。
還有做生意的幹部,比如陸雪。
剛進招待所住下,陸雪稍微收拾了一下,就急著往外跑,要去看看當地的特產。
“急什麽,叫我們公司的人帶你去。”安夏一把抓住他。
「中國貨」平台怎麽會放過這個有藥材,有犛牛,還有各種奇怪飾品的地方,早就在這裏開了一家分公司。
大老板駕臨,他們早就準備好了會議室和匯報人。
“我們今年上半年盈利超過五十萬元,主要來自於冬蟲夏草、藏紅花和唐卡。”
陸雪問了一句:“墨脫的石鍋沒有賣嗎?”
“有,打算下個月跟冬蟲夏草配套推出,不過文案還在設計。”
一個鍋?還要文案設計?陸雪的三位同事不能領悟其中的真諦。
現在的電視廣告風格很迷幻。
八十年代的廣告路數是簡單念個產品名,再加一句「省優部優國優」,九十年代初的廣告格調極高……高到看不懂。
比如,一個少林僧人打扮的人,「呼呼哈哈」打15秒的套路拳法,最後說一句「我可不會做廣告啊」,給了產品兩秒鍾的鏡頭:999感冒靈。
再比如,一個美女開著敞蓬車走了,一個男人戀戀不舍地站在路邊揮手目送,廣告歌響起——
“有一種感受是深情的期待,有另一種感受是無言的顫抖,哦……青春匆匆溜走。”
產品依舊隻有兩秒鍾的鏡頭:兩麵針中草藥牙膏。
於是陸雪的隨行同事認為,廣告麽,簡單啊,隨便弄個什麽不相幹的東西來一段,最後放兩秒產品就行。
如果要到國際上賣,寫明規格、材質,再寫點使用注意事項不就行了。
公司經理拿出一份圖冊,上麵是他們為墨脫石鍋設計的拍照角度。
不得不說,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石鍋,往裏放了蟲草和燉整雞,看起來連鍋也變得高貴了許多。
還有幾個不同版本的文案。
“來自南迦巴瓦峰的饋贈,大自然從海拔八千米給人類的禮物。”
“曆經滄桑,隻為等到一個值得的人。”
“隱秘蓮花聖地的神秘造物。”
“當這塊石頭離開墨脫,它就堅似鋼鐵,無法加工,您見到的每一個石鍋,都是墨脫石匠親手雕琢而成,在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江水中浸足整整三十天。然後在犛牛的背上顛簸兩個月,才來到您的麵前。”
安夏掃了一眼:“寫得太虛了,不行,要麽強調燉煮的效果,要麽養生的功效。一個東西再難得,跟我沒有關係,我為什麽要賣它?
珠穆朗瑪峰頂的一塊雪,難得嗎?難得,我會花三千塊買嗎?不會。你得告訴我,這塊雪是能讓我青春不老,還是能統治世界。”
“是。”旁邊幾個人一邊應聲,一邊在小本本上奮筆疾書。
安夏還對其他幾個產品的營銷提出意見,比如馬上就要到入秋進補時間門,要趕緊爭取廣告位。
別跟那幫看不懂的廣告學壞了,前搖過長,根本記不住產品名字,白瞎了幾十萬的廣告費。
安夏的公事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私事時間門,安夏讓公司的人帶陸雪他們去幾個本地人賣東西的聚集點看看。
今天剛好是個比較大的趕集時間門,許多小販擠到一處,兩三條街都擺得滿滿當當。
除了平平無奇的生活必需品,就是奇怪的藥材、還有首飾和小擺設。
在青藏鐵路通了之後,這些地攤上的小串珠小手鐲有百分之九十來自於義烏,剩下的則來自於進藏最方便的川藏公路起點——成都荷花池批發市場。
現在還真的是made in 本地。
安夏站在一邊看,並不上手,陸雪和同事們第一次看到那麽多花裏胡哨的玩意兒,十分好奇。
在一個攤上擺著一些杯碗,杯碗質地如玉,上麵有明顯的裂紋。
“這是冰裂?”陸雪的一個同事以為這是跟內地一樣的特殊瓷器燒製方法。
“不,是骨裂。”安夏回答。
“啊?”同事一愣。
“這個碗是用人頭骨做的。”
同事嚇得手一哆嗦,趕緊收回。
“怎麽會有人頭骨做的東西?”
“解放前很多的啊,人皮啊,頭骨啊,腿骨啊,都是做法器的好材料。布達拉宮裏麵的壁畫都有畫怎麽剖腹取腸。”
明明是暖和的大太陽,忽然就陰冷了下來。
同事問道:“你怎麽知道這麽多,你們公司的網站上不會也賣這個吧?”
安夏笑道:“得先知道什麽能賣什麽不能賣,才能做生意呀。我們公司不賣這種有爭議性的商品。”
幾人繼續向前走,前麵是「服裝區」,有賣藏袍的,有賣漢裝的,還有賣手套披肩的。
地攤上一件普普通通的藏袍要賣三四百塊錢,安夏摸了摸衣袍的邊緣:“皮是真的水獺皮,也就這一塊最值錢了,什麽裝飾都沒有。”
攤主本來懶洋洋地坐在小凳上,完全沒有搭理安夏他們的意思,聽她這麽說,站了起來。
他的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但麵部輪廓與藏人並不相似,不大的眼睛裏閃著精明的光,上下打量了安夏一番:“更好的有,但是很貴,你要嗎?”
“能有多貴?十萬還是二十萬?”安夏笑道。
“那倒不用,最好的兩萬,鑲金嵌銀,珊瑚珍珠螺鈿,全都有。”
安夏覺得拉薩分公司的裝修過於寡淡,需要花裏胡哨的東西在大廳裏擺著撐撐場子,比如掛一件藏袍。
“好啊,去看看。”安夏一口應下。
安夏身上的服飾一看就不便宜,戴上墨鏡之後,又給她增添了幾分冷峻的氣勢。
陸雪站在旁邊,不怎麽說話,眼睛總是往安夏臉上瞟,也不像個主導的人。
另外兩個人就更別提了,站得遠遠的,看起來像保鏢。
賣藏袍的人確定,眼前的人是某個女大佬跟她的小白臉,以及保鏢。
他把擺攤的布四角一抽,就收攏成了一個大包,往背上一甩:“跟我來。”
在低矮的民房裏繞來繞去,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片舊式的藏族民居前,門低矮到連安夏都不得不低頭彎腰才能進。
陸雪小心地鑽進來:“這門怎麽這麽矮啊?”
安夏回答:“防僵屍的。”
“……”賣藏袍的人回頭看了一眼:“你懂得不少嘛。”
“我個人覺得,主要是防活人進來搶東西的。”安夏聳聳肩。
進了屋,再上一個極陡的木梯到二樓,二樓還是十分低矮,不過掛滿了藏袍。
賣家打開窗,窗外的陽光照進屋,落在鑲金嵌寶的藏袍上,各種寶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每顆珠子旁都閃著一層淡淡的寶光。
安夏看了看,拿出手機,撥通了分公司的號碼:“叫一個采購部負責珠寶鑒定的人帶著工具過來。”
然後,電話就掛了,連地址都沒說。
賣方以為安夏隻是想展示一下那個很貴的手機,裝逼的細節沒做齊全。
沒想到,過了二十分鍾,樓下真的有人敲門:“安總,您在裏麵嗎?”
賣方:“怎麽做到的?!”
安夏淡淡地說:“要是連我在哪都找不到,怎麽能做我的下屬。”
賣方已經腦補安夏身邊其實有許多看不見的保鏢,隨時報告她的行蹤和情況。
別看她身邊隻有三個人,說不定其實有三百個人跟隨左右,隻是他看不見而已。
鑒定部的同事一邊把無線電探測儀收起來,一邊擦汗。
安總真是太嚴格了,一點都不肯放鬆。就連讓他過來一趟這種小事,都要測試一下gps定位儀和無線電定位儀是否準確。
經鑒定,安夏看中的一件藏袍上的綠鬆石不是真貨,而是使用吉爾森法合成的東西。
不是所有的都不是,那塊最大的不是。
“我還以為真有什麽好東西……”安夏失望地放下藏袍,準備離開。
“等等!”賣家攔住她,“我可以給你便宜一點。”
安夏冷笑:“我不缺這錢,要買假貨,我現在就回大昭寺旁邊,這會兒肯定還能賣到塑料珠子。”
“這件上本來都是真的,在路上砸壞了一塊,這才補上的。我這就讓人明天給你送一件更好的。”
“明天再說。”安夏擺擺手,不想搭理他。
“我這還有更好的貨,你一定喜歡。”賣家著急了,他今天一定得做成一筆生意,絕不能輕易把這個款姐給放走。
他拿出了一塊很大的駝色披肩,兩條胳膊打直都不能將它完全打開。
“沙圖什。”他就說了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