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上的要求寫明需要卡爾蔡司最新的那款攝像頭,做為航模配件。


    航模出口時填寫的型號,是航模的型號。


    各項參數也是航模的形狀、大小、動力。


    其他的不重要,要是什麽參數都寫,豈不是連螺絲釘大小、質地都要寫?不至於,不至於……


    海關手續辦完,這十幾個航模,被送上飛機,空運到中國大陸,在紫金科技轉了一圈,被拆走了高貴的攝像頭,然後才到了計劃中的目的地少年宮。


    有了高貴的攝像頭,下麵就是人工智能組和自動化控製組的業務範圍了。


    農科院將常見種子病狀照片輸入數據庫,人工智能自動比對。


    最簡單的初步測試跑下來,人工智能組又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算力不夠。


    一秒內,傳送帶上有七百多顆種子。


    人工智能組的硬件實力,隻能做到一秒識別五顆。


    還不如水浸法,農民把一大袋種子倒大盆子裏,幾十斤種子被分出來,也就是幾分鍾的事。


    前沿科技幹不過古代傳統操作,這個認知,讓人工智能組全組員工感到很沮喪。


    劉傑說了一些打氣的話,組員還是很鬱悶。


    “一秒五顆,就算是手撿,一個熟練工都能撿完吧。”一個組員說。


    “人類的極限差不多就是這樣了,而這隻是機械的起步。”安夏的聲音從他的背後響起。


    安夏笑道:“早年的許多發明都不如熟練工,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迭代升級,就到了人工追不上的地步。限製你們的不是你們的思想,現在的硬件也確實沒這個能力,不怪你們。”


    能從領導嘴裏聽到「這是別人的錯,不怪你們」,是多麽的難能可貴,多少老板喜歡說——“不要強調客觀原因,拋開事實不談,你們就沒有一點錯嗎?”


    安夏的話給了員工們極大的寬慰。


    然後,安夏說:“你們有沒有考慮過,你們是不是對種子太好了。”


    “啊?”員工們不理解,什麽叫做對種子太好了。


    “一秒五顆,你們是把種子當人在挑嗎?”


    安夏來找他們,就是因為看到了整個篩選過程:攝像頭精心瞄準每一顆種子,就跟她所在的時代,機場安檢門識別人臉一樣,每張臉都認真比對。


    “你們為什麽,要用對待抓嫌疑犯的態度對待老實巴交的種子?”安夏想到就覺得好笑。


    劉傑恍然大悟:“對,完全沒有必要一顆一顆的挑。平鋪下來,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像找出一副仿畫與正本之間不一樣的地方那樣找出有問題的種子所在的位置。”


    一秒五個的問題在改變思路之後,稍有提高,達到了一分鍾一百個。


    人工智能組:“……”


    如果人類可以一秒挑一個的話,也能挑出六十個。


    折騰了半天,好像也還是沒比人快多少。


    劉傑安慰他們:“一台機器一開,能幹二十四個小時。人能嗎?你們得給自己一點信心,咱們要賣的是精品。再說,以後算力提高了還能再快一點。”


    組員們還是很沮喪。


    讓他們振作起來的好消息來自銷售部門。


    他們的第一代樣機,被銷售部門賣掉了。


    精品種子,對於農戶來說,確實暫時沒有這個需求。


    但是農科院需要。


    最近有幾個研究所都在研發新品種作物。


    有些作物不能種第二次,是因為它們自己做不到,就像騾子注定無後一樣。


    而有些作物不能種第二次,隻是因為專利權。


    還有些作物能種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涼了。


    不管是哪種原因,研發者都要掌握這種作物種子的數據。


    安夏得知這個消息後,安排銷售,到各個農科院遊說:“靠純對著種子扒拉,過於浪費人力了。”


    以及,「引進高科技設備,提升科研實力」。對於領導寫年底總結,以及申請明年的經費,都是一個美好的說辭。


    在多種原因的加持下,最終達成了交易。


    隻要開始用,就會出現意見,就會有進步的空間,安夏對此很有信心。


    為了讓所裏的領導寫年底總結更有底氣,紫農公司捐贈給南極科考站的種子,都用這台機器篩選過一遍。


    這樣寫總結的時候,購入的設備就是「南極科考站同款」,顯得更厲害了。


    精選種子打包,完成。


    自動溫室集成控製係統,完成。


    服務器的外殼,完成。


    種子培養液配方,正在進行中。


    自動控製組出了一點小問題。


    安夏沉默地看著那七台大小型號不同的傻缺機器人,卡在人工雪洞裏,無助地蹬著它們的小履帶。


    “這是什麽情況?”


    潘明也覺得尷尬:“本來……隻掉下去了一台微型機器人……”


    然後,就葫蘆娃救爺爺,小型機救微型機、中型機搶小型機、大型機救中型機……


    這幫笨蛋機器人顯然對自己的體重,和雪麵能承受的壓強沒有明確的認知。


    無人駕駛組張鵬溜躂來,笑眯眯:“要不要我們的駕駛輔助設備啊?”


    潘明不想搭理他:“我們這是機器人,沒人駕駛,輔助什麽?”


    “我們的駕駛輔助設備,可以測算路麵壓強,判斷機身是否可以通過。不信你們問安總,這可是安總走完318之後,親自下的需求!


    技術成熟又過硬,價格便宜功能多。你們要是再開發,就是重複造輪子了,完全沒有必要。”


    自從放下思想包袱之後,張鵬的口才越發了得。


    潘明:“行吧。”


    第180章 生病?不,是產品測評……


    安夏也開始準備出發需要的各種手續。


    這年頭, 別說出國,就連出省的消息被人知道,都得被開出長長的清單, 讓捎帶回來。


    家裏的親戚們、親戚的朋友們……安夏看著什麽巴西紅木、阿根廷足球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 一言難盡。


    “紅木進口要申報檢驗檢疫,阿根廷的足球說不定就是我們年初從義烏運過去的那批, 拉倒吧……”


    還有小外甥女在幼兒園得知南極有一種叫企鵝的東西, 死活要安夏給帶回來一隻。不過這個夢想沒到安夏這裏,就被他爸打破了。


    “企鵝是要用熊貓去換的, 你有熊貓嗎?”


    小外甥女琢磨了一下,決定放棄。


    安夏已經很久沒有給人買過旅遊紀念品了,在網上什麽買不到。


    勾勾劃劃, 清單上的東西就被清空。


    就剩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是管運輸隊的大舅舅提出的。


    他希望安夏能帶點桃木牌牌到南極, 然後再帶回來。


    “啊?為什麽?”安夏不理解。


    如果是給她一個桃木牌,她可以理解為是親人的美好祝願, 要她帶一千個出去, 還要帶回來。


    途經的各國海關都會把她扣下來的吧。


    “你不是去南極嘛,南極仙翁應該住在那裏吧。我們跑長途的,嘿,或多或少都有那麽一點迷信, 南極仙翁是保佑長壽的,這些桃木牌牌帶去南極一趟,也算開過光了,跑車的時候掛在車上,心裏安心一點。”


    呃……


    南極仙翁……住南極……


    怎麽不說亞當在南極的地下埋著呢, 還造成了第二次衝擊。


    算了,這些木牌牌找個地方擱著,回來再給他。不說他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開過光。


    南極仙翁又不會給簽個收據。


    最近也不知怎麽了,封建迷信之風在全國越吹越烈。


    氣功漸漸不流行了,人民群眾也沒閑著,轉而練??,號稱練著的時候,身上會發出異香,聞到香氣,就要大聲喊「香、香、香」,喊得越響,香味越重。


    除此之外,還有賣各種護身符,天珠、七寶手串、雷擊棗木……在「中國貨」上的銷量與日俱增。


    不僅賣國內,甚至打開國門,走向世界。


    “一千塊錢一個雷擊木牌……這麽貴?”安夏完全看不出這個被「天打五雷轟」的倒黴木頭有什麽特別了不起的地方,值得花將近三個月的工資去買。


    從商品描述上看,雷擊木的本質就是棗木被雷劈了之後,還活著,能繼續生長,顯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安夏不理解:“買家怎麽知道做成木牌的樹被劈過後還活了一段時間?”


    “嗯……自由心證吧。可能他們認為賣假的祈福用品,會被老天爺懲罰?”


    行吧,反正就是個安慰劑,安慰劑也是有一定用處的。


    給安夏家裏做家政保潔的阿姨也相信這個,她過年回鄉,再回來的時候,給安夏帶回來了一個護身符。


    說這是她在大年初一的0點搶到的頭炷香,然後大師送給她的。


    安夏一直對她照顧有加,她就惦記著給安夏帶回來。


    那是一個仿織錦的化纖布袋,裏麵裝著一張黃符紙,有朱砂勾勒出的似字又似畫的痕跡。


    “這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符,能驅邪解厄的。”家政阿姨說。


    安夏把它掛在屋裏:“我們公司裏供著法拉第、特斯拉、富蘭克林、愛迪生……我怕這幾位雷係先尊跟他發生衝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