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人雖然拿出的材料並沒有他起先說的那麽多。


    但是已經處處透露出中芯一號不同尋常之處。


    “你說的這些,確實很驚人。”楊記者說,“在邏輯上我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不過我還是需要核實確認之後,才能發稿。”


    舉報人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你可以隨意調查,我說的所有一切都是真的。”


    安夏提出一個想法:“那中芯一號是怎麽通過專家組審核的,難道陳教授的能量有這麽大?”


    安夏這一問,不隻是八卦,或是尋找新聞價值,而是想要探探底。


    看看這事的水到底有多深。


    863計劃審核專家組成員裏有三位頂級大佬,一位是院士、首席科學家、一位是某所的名譽所長,三等功臣,國防係統的大拿,還有一位是為原子彈裝上心髒的神人。


    如果陳教授居然可以拿捏住這三位神人,那楊記者的這篇報道……大概也是見不得天日。


    或者發出之後,整個報社都沒了,全體成員直接禁止從事新聞行業也難說。


    就算願意以身殉了公理正義,也得先給人一個心理準備。


    楊記者顯然也明白安夏的意思,她看著舉報人,表麵上裝得若無其事,微微咬緊的牙關還是出賣了她的心思。


    舉報人想了想:“這個倒是沒有聽說。主要是……也沒必要啊。”


    “那為什麽專家可以評審過?”


    “因為他的代碼是從摩托羅拉偷來的。在評審之前,其實已經有不少人知道這件事了,他們相信他得到這些資料可以用。嗬,誰知道……抄都不會抄,抄都沒抄完整,根本沒辦法用……你想幹什麽!”


    這句話是對楊記者說的,楊記者想偷偷用錄音筆把他的話錄下來,但是被他發現了。


    “不要錄音!”他又強調了一遍。


    安夏的雙手一直放在筆記本的鍵盤上,並不斷敲擊,所以舉報人沒有說她什麽。


    舉報人願意留給安夏和楊記者的隻有那張光盤,他連電話都不願意留:“我的手機上有監聽裝置。”


    “謔,搞得跟水門事件似的。”安夏說。


    舉報人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淡淡地說了一句:“如果能讓他跟尼克鬆一樣下台,我的心願就算滿足了。我知道我們國家一向是怎麽看待內部舉報人的,叛徒、內鬼,我不在乎,我就希望這場鬧劇在鬧到不可收拾的時候,趕緊結束,我不想坐牢!更不想被槍斃!”


    就在準備離開的時候,安夏忽然問道:“現在中芯一號實驗室裏的人,有多少是知名教授,有多少是知名教授的弟子?”


    “大概十幾個,怎麽?”


    安夏輕輕歎了一口氣:“學閥與門閥一樣,也是同氣連枝,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得到的資金他們可以一起分,樣品通過驗收以後,他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研發團隊裏,成為履曆上光輝燦爛的一筆。


    如果是我,我會盡全力阻止調查。


    想要這事能解決,必須盡快,在被卷入的人增加之前處理掉。否則這事大概就會不了了之。”


    “是啊……要盡快。”楊記者認同安夏的說法。


    第二天,安夏又親眼見證了一個「頂風作案」的網站企圖再次報道此事,裏麵提到了中芯一號已經得到國外企業一百五十萬片的訂單。


    但是再次被勒令刪帖,幾千字的文章,存在時間不超過三分鍾。


    滬係所有報紙噤聲。


    所有的媒體上都在說春節,聊春運,說民俗……歲月靜好好。


    安夏躺在床上看書,陸雪過來問她最近是不是遇到麻煩了。


    “是啊,有人跟我搶創新立項,不過他立的是dsp,不是cpu,小事。”


    “還有呢?”


    “沒什麽了,手機係統和芯片雖然隻有一家部門給我項目經費,不過公司自己的家底也夠用。”


    陸雪在她身旁坐下:“還有論壇,我是不是差一點就失去了我的快樂老家?”


    “哦,那是小事。”安夏不以為意。


    “你怎麽沒跟我說?”


    安夏從這句話裏聽出了幾句含怨帶嗔的意味,她把書放下,認真地看著他:


    “如果你是有錢人,我被高級餐廳的侍應生看輕了,我會通知你帶著幾麻袋錢過來救場,我也挺期待你說明天就讓這個餐廳破產。


    但是……你想想你的身份,想想我的身份……我找人跟你找人,性質完全不一樣,你的人情沒必要浪費在這種小事上。”


    安夏說的在理,陸雪還是很鬱悶。


    “我應該辭職下海,跟你共搏商海大潮。”


    “你想下海做什麽?”


    陸雪左思右想,好像也沒什麽特別想做的……“算了,還是繼續吃皇糧吧。”


    安夏笑著揉揉他的頭發:“你就老老實實的幹你的吧……對了,你能查到中國人在美國注冊的中國公司嗎?”


    “查不到……”陸雪抓過枕頭捂住臉,“我好沒用啊。”


    “那你知道中芯一號拿到了國外企業150萬片的訂單嗎?”


    “不知道。”陸雪猛然坐起來,神色嚴肅。


    中國最新的技術要向國外銷售這麽多的事情,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這屬於大喜事,說不定都能上新聞聯播的。


    無論是從宣傳角度來說,還是賺外匯角度來說,他都必須知道。


    陸雪搜遍記憶,都不知道有這回事:“他什麽時候說的?”


    “在內部吹的。”


    “哦……那可能不是真的吧。”


    次日,安夏接到某科技相關的部門電話,說想了解一下紫金正在做的手機芯片。


    安夏不疑有他,帶著說明資料和工程師趕過去,發現陳教授正與幾位領導和專家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見安夏來了,陳教授率先站起來:“安總可算來了,來,我給大家介紹……”


    陳教授一副跟在場所有人都很熟的樣子介紹了雙方。


    對方領導對安夏說:“聽小陳說,你們公司的手機芯片,也是國際先進水平?”


    安夏含笑把項目介紹了一遍,幾位專家讚不絕口,把這芯片誇到了不屬於它的高度,連安夏都覺得他們也太敢吹了,這高低得是蘋果20才能有的水平。


    專家們一致評估認為這個項目應該得到扶持資金,手機也是重要的聯絡設備一部分。


    何況安夏的計劃是讓它成為移動的個人助理,算是微微微型電腦。


    聽他們一通扯,安夏負責點頭微笑。


    這場莫名其妙的評審會結束之後,安夏從屋裏出來,忽然聽到有人叫她,轉頭是陳教授。


    “安總,今天早上有一個姓楊的記者找我,她想問我的一些東西,都是紫金論壇上曾經出現過的……是你告訴她的吧?”


    “安總,我想我們已經達成了協議,共同為中國科技做貢獻,不要在互相攻擊中浪費時間。”


    “今天是我的一點誠意,你看夠嗎?”


    安夏輕輕撥動垂在耳旁的頭發,嫣然一笑:“隻有一家?不是很夠哦。”


    陳教授微微一笑:“哈,安總不愧是女中豪傑,不知安總想要多少?”


    “怎麽也得有國家級的吧?我也想名垂青史呢。”


    “好啊,有機會,我會幫安總安排的,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說罷,他轉身離開,鑽進了一輛黑色的小車,還向安夏揮手作別。


    安夏笑眯眯地看著遠去的小車,心中暗想:有能量,但不是特別多。不然也不會再次示好。


    給我報幾個項目就想當好處,差得遠呢!


    你這破事爆出來之後,所有搞芯片的都要陪你倒黴,我可受不得這氣。


    第205章 牽連的人少,事就好辦……


    隻有勢均力敵, 才能打得過。


    安夏沒想著憑自己一個民營企業的實力與擁有不知多少人支持的陳教授對抗。


    她對照著從中芯一號實驗室取得的人員信息, 找出幾個利益最相關的人員信息。


    學術資源有限,總有互相看不順眼的時候。


    就算現在不存在??文的問題,當經費出現分贓不均的情況時,也會有對手。


    這些學者在中芯一號實驗室裏起了多大作用, 從他們的加入時間、投入的精力和專業方向就能看出來。


    沒有人可以做到在學校裏蹲一天, 參與各種教學活動,開各種會, 晚上陪老婆孩子,還能為中芯一號的成功做出巨大貢獻。


    不過是小組作業裏的混子罷了, 不想抓沒事,一抓一個準。


    內部線人來報:“安總, 我們拿到摩托羅拉公司的信息了, 他在學校裏學的就是測試, 在摩托羅拉裏幹的也是測試, 他走的時候確實說過想要幹成一件大事。


    不過他這個速度也太快了, 他的同事們聽說他已經開發出全新的芯片,十分震驚。”


    “而且他的崗位頭銜也不對,他在摩托羅拉是高級電子工程師,工作內容是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但是他給大學的簡曆寫的是高級主任工程師, 從事芯片設計工作。”


    光有這些用處不大, 說難聽點, 全國現在有多少人著急找工作,在簡曆上或多或少會把自己給美化一下,這事在以後也不會改變, 比如同一屆應屆生的簡曆裏,有十幾個人都自稱是學生會主席,簡直比「人人都來自大明湖」還有趣。


    安夏知道現在被綁在一起的人太多,光是這點小事根本就不足以撼動。


    楊記者還在努力找舉報人溝通,她是一個相當盡職盡職的人,她甚至通過一個美國的「未知空間」,將陳教授在美國注冊的、用來假裝流片的皮包公司給扒了出來。


    那個「未知空間」相當的神通廣大,是後世暗網的雛形,隻要放一句話上去,這個空間裏的人能把各種信息都扒個底朝天,甚至包括根本就沒有在網上公布過的。


    楊記者在尋求幫助的同時,自己的所有個人信息也被「未知空間」的人扒了出來,放在網上,楊記者不僅不怕,甚至還主動又放了幾個自己的聯係方式,希望能早日得到相關的資料。


    “我行得正坐得直,我不在乎,既然幹了這行,也不怕什麽了。”楊記者與安夏再次會麵的時候,她笑得很燦爛。


    “也許以後我年紀大了,擔憂的東西多了,會害怕,現在,年少就是要輕狂。”


    楊記者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一代一代的年輕人會老去,變得膽小,但永遠都有勇敢的年輕人在。”


    兩人坐在一起並不隻是為了說點熱血的話,還要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