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愁眉苦臉地在吸煙平台一根接一根的抽煙,終於嗓子提出了抗議,他決定回去,找紫金商情的信息部再聊聊,尋找任何一丁點可能的機會。


    剛轉過身,就看到無人駕駛組的幾個男人也出來吞雲吐霧。


    這幾個人是新來的,消費力還沒有跟得上,抽得煙還沒跟上檔次。


    全智勇把自己煙盒裏剩下的幾根分給他們抽。


    “喲,白皮煙,全哥路子野啊。”


    “嗐,有什麽野的,我嶽父的,他在煙草幹了一輩子,就那麽回事。”


    “喲,那太太也在煙草?”


    “肯定的,不能浪費資源啊。”


    一眾人從「世襲罔替」的煙草,到打破頭的海關和稅務,一直聊到自己的工作。


    再聊到全智勇最近頭疼的電池采購。


    全智勇歎氣:“鬆下的數值已經是我見過最好的了,安總她就是不滿意,感覺她要的東西不是這個世界應該有的……可能隻有霹靂貝貝能符合她的要求了。”


    一位同事搖頭:“霹靂貝貝肯定不行,不可複製,而且還自己控製不住電能,對絕緣材料的要求太高。”


    “那就隻有超人了。”


    “終結者也可以。”


    不知人間疾苦的科幻愛好者們興衝衝地越討論越偏題,全智勇努力地把話題拉回來:“你們有沒有發現好用的電池?”


    “這個你得問我們組長,應該還沒有找到,不然他肯定會告訴我們的。”


    紫金科技萬事屋掌門人趙健,此時正在外設組,幫著研究人體工學外設的外形設計。


    全智勇找上他,向他打聽電池的事情。


    “嗯……”趙健微微眯起眼睛,大腦裏飛快地搜索儲存的數據:“如果,你對電池的性質限定的不那麽死,還是有希望的。”


    “真的有嗎?”全智勇雙眼發光。


    “有的,美國的橡樹嶺實驗室在1990年發明了固態電池,能量秘密超過700wh/kg,比最好的鋰電池要高25倍……”


    “哦……”全智勇歎了口氣,“又是美國啊。”


    “沒辦法啊,全世界的人才都被他們網羅走了,安總討厭他們。但是在科研方麵,他們是真的燈塔。”趙健聳聳肩。


    “等等,你說的是1990年?都三年了,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全智勇對自己的工作非常自信,如果是一個已經問世,且如此牛逼的產品,不可能有他不知道的!


    “你沒聽說很正常啊,又沒量產。”


    全智勇的職業尊嚴保住了,但還是不怎麽開心:“是質量很差所以沒有量產嗎?”


    “不,因為貴……差不多一塊電池會比鋰電池貴四萬塊吧。”


    “謔!!”全智勇發出一聲驚歎。


    “良品率也不容易達標,對生產工藝要求比較高,固體界麵容易接觸不良,不像液態的穩定。”


    “……”全智勇的腦中已經在打草稿,研究怎麽向安夏解釋:不是我無能,是現在的技術真的達不到,我已經盡力了……


    他又好怕安夏問一句:“你真的盡力了嗎,這個那個你找了嗎?”


    安夏似乎總能發現一些奇奇怪怪的廠,而且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運氣吧。


    對於普通人來說,實在太不友好了。


    全智勇找不到電池生產廠家,也找不著為自己辯解的理由。


    終於,他對趙健坦承的說:“你這邊有沒有看起來稍微可以用來交給安總過目的廠家?大廠小廠無所謂,隻要有產品有技術,哪怕是老板有決心都行。”


    “我找找……”趙健說著,打開他的供應商名錄,這是全智勇第一次看見無人駕駛組的資料分類。


    從方向盤,到車燈,到感應雷達,還有輪胎……就連防凍液和玻璃水都有。


    “你們還管清潔?”全智勇驚訝,“這不是洗車的地方管的嗎?”


    趙健歎了口氣:“你以為我是一開始就考慮這麽周全的嗎?要不是玻璃水滲進了車裏,把信號傳感器給融了,我也沒想到啊……看起來跟我無關的欄目,都是一個血淚教訓……找到了。”


    是一個大廠,或者說,曾經是一個大廠。


    它的名字上過報紙,領導企圖低價賣廠,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被「刺兒頭」員工發現了,跟領導要求分一杯羹,領導拒絕,然後鬧大了。


    最後領導下去了,廠沒賣成,現在半死不活。


    它最大的優勢是跟不少國家實驗室簽定了合作協議。


    領導簽協議的初衷是:把錢都花掉,這樣的話,沒現金流的廠死得比較快。


    “你去問問吧,過年之前,他們現任廠長還給我打拜年電話,問我們公司有沒有可能買他們的電池,應該還沒倒閉……當然也說不定。”


    全智勇高高興興地去問了。


    好消息是工廠還沒倒,壞消息是離倒不遠了。


    他們確實有做研究固態電池的合作夥伴,自己也企圖研究一下,發揮中國人民的天賦,試試能不能把成本壓下來。


    還沒研究出個名堂,他們已經快要倒了。


    收到全智勇的報告,安夏覺得這個公司的關係網絡還是挺不錯的,是他們自己瞎折騰才把廠子給折騰死的。


    如果在她手裏,絕不至於讓它香消玉殞。


    正常情況下,收購評估的事情應該是公司的投資部做的。


    但是紫金的投資部沒有收購一個尚未改製的國營大廠的經驗。


    其中有很多數據沒法評估,以正常的評估要求來看,這廠已經涼透了,幾乎沒有收購價值。


    收購了沒有收購價值的廠子,投資部是要負責任的。哪怕這是安夏的指示,他們也很擔心,紫金的年終獎,可不看是誰出的主意導致的貧困。


    人工智能組當年有安夏在年會上力挺,那也隻是力挺他們不會解散,年終獎還是隻有一丁點,還被人罵是騙錢的項目。


    “好吧……”安夏看出他們的擔憂,“這次收購項目由我直接負責牽頭,成了不算你們的業績,虧了不算你們的失誤。”


    安夏找來媽媽和李俏:“我打算收購欣德工廠,他們的技術人員和技術還可以。要評估一下能不能收購。”


    分析一個公司能不能買,是看技術結構和人員架構。如果收購下來,是否要做架構調整,薪資福利是否要調整,都得考慮。


    至於那個公司到底值多少錢,就是看這個公司的財務狀況了:資產結構、產出比、收入流水……


    財務和人事兩個部門各自接了任務,回去安排員工處理。


    欣德廠其實也很盼著有人能來收購他們。


    上次跟企圖偷賣廠子的領導大鬧一場之後,領導想給他們一些錢塞嘴。但是,這兩邊就像拆遷戶一樣,始終沒談攏。


    開價不合適,就鬧一回,鬧到主管部門煩了,最後是直到領導退休,廠子都沒賣成,職工們就這麽不死不活的拖著。


    剛進廠的小年輕全跑了;


    快退休的奮力找路子辦內退、病退;


    業務能力不強的「老」員工,換賽道也不覺得可惜,停薪留職去當倒爺了。


    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那一批員工最尷尬,平時埋頭搞技術,嘴皮不夠溜,臉皮不夠厚,當不了倒爺。離內退病退十萬八千裏。


    國內電池行業發展非常穩定,現在崗位上的人夠用,不需要再招人。


    聽說紫金科技想要收購的時候,整個廠都興奮起來了,那可是紫金科技啊!


    能被紫金科技收購的話,那不就是紫金科技的人了嗎!


    紫金科技的工資水平可謂從漠河到曾母暗沙,從帕米爾高原到東極島都能算得上是頭一份。


    停薪留職的人紛紛要求恢複職位,甚至連已經辭職的人都想辦法托關係,想把自己的關係再給轉進來。


    李俏那邊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她轉達給安夏,安夏覺得好笑,果然跟拆遷很像啊……


    聽說果樹補償的多,人們就紛紛種果樹,聽說按樓層麵積補償,一個個抓緊時間把兩層樓蓋上七層,裝修過的賠更多,就往地上隨便貼幾塊瓷磚,表示這是裝修過的……套路,都是套路……


    “告訴他們,我要的是精英,技術專家,不是行政,也不是連螺絲都擰不好的混子。他們硬把這些人塞回來,我也不會要的,我們的收購合同會寫清楚,除非他們不賣了。”


    李俏點點頭:“是,我會跟他們說的。”


    她把廠裏負責技術的人員名單放在安夏的桌上。


    在紫金幾年的曆練,讓李俏變得成熟老練,她對這些員工的情況進行了多方位的背景調查。


    哪怕是做出成績的員工,她也要從其他多名員工的口中打聽此人的成績到底是自己拚出來的,還是從別人那裏搶來的,或是領導有心抬舉。


    要是技術特別好,但是性格特別囂張,特別難處的人,她也做好標記,供安夏決策,考慮是否要留用。


    現在欣德廠的估值非常低,除了國內暫時沒有要用到他們技術的因素之外,還因為「急售」。


    安夏打算抓緊把他們買下來,再想辦法把他們的估值弄上去。


    改製的事情倒問題不大,相關部門的人這幾年高強度連續操作,對一整套流程爛熟於心。


    紫金科技在本地屬於龍頭老大,他們也不會像為難公司辦事員那樣不說清要什麽資料,害人來回跑好多次。


    臨到最後一腳,眼看著就差最後一個簽字了。


    這任廠領導,當年的刺兒頭員工,不知抽了什麽風,突然要求保留他對廠子完整的管理控製權。


    負責並購的投資部門同事都驚呆了。


    見過反悔的,沒見過到這一步才反悔的,真把自己當成高速公路上必繞不過去的釘子戶?


    這位同誌拿出了他認為非常合理的理由:“我們廠的業務是非常重技術的,如果是一個外行來指揮內行,會出大亂子。”


    “對,我承認安總是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但是成功的企業家,也不可能什麽都懂吧!她肯定不懂電池的生產製造工藝。”


    “她什麽都不懂,很容易被員工騙的。”


    “她還這麽年輕,鎮不住那些老油條。”


    ……


    安夏聽到氣急敗壞的投資部負責人的回報,情緒穩定:“你再問問他,還有什麽要求。”


    “還有盈利以後的分配……”


    安夏忍不住笑出聲:“他是不是以為是在跟紫金談合作?還盈利分配?”


    投資部負責人:“從他的一些表述來看,他好像是有點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覺得我們非他們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