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個人正在幫人修尋呼機,尋呼機的屏幕也是液晶的,這個倒黴蛋的尋呼機屏幕給砸得相當慘烈。
修完了一開機,顧客挺滿意:“可以啊!挺好。”
修機子的人挺驕傲:”“我們保質保量,像你這種出了保的,回廠維修貴死了。看,還是我們便宜吧,五十塊,還包維修。”
安夏心想,確實便宜,她當年十塊錢進貨一根鏈子,反手就賣了一百塊錢。過保的中文尋呼機維修一下屏幕,六百塊錢起跳。
他們賣這麽便宜……莫非東西是偷來的?
一單生意做完後,攤子上又隻剩下兩個攤主,對唯一駐足攤前的安夏非常熱情:“靚女,想買什麽?”
“把這塊……”安夏指著最大的那塊屏說:“做成電腦的屏幕。”
“啊,這個難哦……我們不會……”攤主搖頭。
“做成電視呢?”
他倆動作非常一致:把頭從左搖到右,再從右搖到左。
“你們隻會維修啊?”
“我們就是配件廠的,要是你有什麽液晶屏的東西壞了,我們可以幫你裝上,要是新做一個什麽東西……做不到。”
聽起來更像是從廠裏偷東西出來賣了!
安夏故意問道:“哪個廠啊?質量行不行啊?別拿回家用了兩天就壞了,到時候都不知道上哪兒找你們。”
“不會的啦,我們廠是給日本品牌做代加工的。”
“一邊代加工,一邊還能自己做來賣?”
“不是,是日本老板不想做啦,也不想付錢,連我們老板都跑啦,工資都沒發,我們現在隻能從廠裏把做好的產品拿出來賣,能賣幾個賣幾個,哎……真倒黴……”
好吧,原來這是一個王八蛋老板黃鶴帶著小姨子跑了的故事。
安夏打聽了那個日本企業的名字,又打聽了代工廠的名字,這兩人完全沒多想,大大方方告訴她了。
回去之後,她給采購部下了一個指令:弄清楚那個日本企業是什麽情況。
又叫紫金電腦的技術工程師過來一個,調查清楚這個代工廠的水平。
順便讓陳嘉過來一趟,王嬌嬌鎮守公司,處理各種急務。
不一會兒,采購部傳回消息:
那家日本企業步子邁得太大,本來他家已經賺了不少。於是開開心心握著一把錢,去年覺得地價比起八十年代末已經跌了很多,可以抄底。
不幸的是趕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暴跌,現實讓他們見識到什麽叫沒有最低,隻有更低,以為已經跌到一樓了,還有地下室,地下室有三層,再往下還有地獄,地獄有十八層……
於是他們計劃停止液晶項目,專心於現在大火的等離子事業,抓緊把虧的錢都賺回來。
采購部還十分貼心的附上了對方提出的收購條件,看來已經是有了初步的接觸。
“長進了。”安夏看著附錄,很滿意。
以前的采購部剛成立的時候,除了主管之外,其他人都像算盤珠一樣,要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毫無拓展的意識。
現在已經出息了,知道需要提供什麽樣的附加服務。
安夏看了一下條件,感覺對方符合:急於脫手、價格好說、別壓得太狠就行……等等急售條件。
便把這件事交給投資部門,讓他們分析一下投入產出的比率。
等待投資部分析的時候,陳嘉和技術工程師已經過來了,工程師他姓唐,以前就是國內電子管廠的技術大神。雖然跟液晶不熟,但是對生產流程熟悉。
工人什麽地方操作有問題,他看手勢就知道。
第二天,安夏與唐工又去了華強北,找到了那兩個攤主,又是無人光顧的一天。
負責吆喝的攤主認出了安夏,見她還帶了一個男人過來,挺高興:“嗨,帶朋友過來啦?要給什麽換配件?”
安夏搖頭:“我想去看看你們廠。”
“嗐,有什麽好看的……”
“就你們在這五塊十塊,三瓜兩棗的,想把工資賺回來,要到什麽時候?要是你們能按我的要求生產,能得到的更多!”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看著安夏和唐工,這兩人衣冠楚楚,收拾打扮挺有氣質的,看起來不像瘋了。
也可能是騙子,可是他們廠已經一無所有,想騙什麽就騙去吧……生產線上的那些鐵疙瘩愛拿就拿,廠子甚至都是租的,還欠了房東三個月的房租,她要是有本事,就從房東手裏騙……
兩人抱著「反正也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心態,帶著安夏和唐工去了他們的廠。
他們的代工廠挺大,是那個日本公司當年還闊的時候投的代加工廠。
現在東洋老板跑了,跟東洋老板接頭的老板也跑了。
廠子越大,欠的房租越多。
他們會出來把昂貴的液晶屏三文不值二文的賤賣,就是因為房東已經氣急敗壞,下了最後通牒,讓工人把那些「垃圾」都清走,不然他就要扔了,讓服裝廠進來。
安夏和唐工進門的時候,剛好看見房東正插著腰堵在門口罵街。
他看見安夏便問:“你是老板的朋友哦?”
安夏馬上搖頭:“我是他債主。”
房東是本地人,操著一口正宗粵普,提到那個跑路的老板,他氣急敗壞:“死仆街仔,欠了我幾萬塊的房租就跑了。冚家鏟……”
各種隻有粵語版的港片裏才有的髒話如連珠炮一般發射出來。
最後罵完,再問——“他欠你多少?”
“幾十萬吧,我來看看他這裏有什麽東西能抵債。”安夏輕描淡寫地掃視車間。
“嗰個賤人真抵死!”房東又罵了一句,他本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受害者。
要是這些設備拿去賣廢鐵,得的錢還能全歸自己,好歹補一補,誰想到,橫空又冒出來一個債主。
而且還欠了她幾十萬……按比例償付的話,賣廢鐵得的錢,他都拿不到大頭。
越想越氣。
什麽都不懂的房東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唐工一眼就認出來,那些都是這幾年才出的最新設備,再確認一下數據,是安夏想要的大屏幕。
他眼睛一亮,對安夏點點頭。
安夏對那兩個人說:“你們能把一條流水線上的人都找齊嗎?”
“應該能吧……都沒什麽地方好去……”
安夏點點頭:“把他們找回來,我想試試流水線,回來操作一回,每人給三十塊。”
三十塊!夠吃一個星期的飯了!
兩人忙不迭地跑出去,去各個工人們可能去的地方,把工友們找回來。
工人們回來了,他們不知道安夏想幹什麽,懶洋洋地提不起精神,還有好幾個手裏拎著剛剛買的豬腳飯。
“三十塊,要現在給的哦。”一個工人年紀稍長一些,覺得這事很莫名其妙,他不在乎安夏的目的,隻在乎錢。
安夏讓陳嘉去銀行取現金,特別讓他一定要打車去,打車回,車一定要停在銀行門口,一步也別多走。
“才這麽一點錢,沒事的。”陳嘉覺得安夏太緊張了,紫金在深市也有分公司,沒聽說有什麽危險的事情。
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紫金分公司的地址在高貴的南山區,鄰居都是大企業,出入都是有錢人,而這裏是龍崗區,屬於關外,在都市傳說裏,仿佛哥譚市一般的存在。
安夏看著工人們:“來,你們誰給他說說,現在這邊的治安怎麽樣?”
“哎,聽她的吧,靚仔,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敲頭黨不管你到底提了多少錢,隻要你從銀行出來,手裏還拎個包,就會被盯上啦。”
一個工人拎起褲腿,露出膝蓋和小腿上的兩大塊可怖傷疤:“對啊,我上回就被騎摩托車的搶過一回,我那就是個塑料袋,裏麵裝著幾本書,這都被搶啦,看我腿上,還有磕在地上的傷疤呢。”
還有女工向陳嘉展示自己撕裂的耳垂:“我戴的是個假金耳環,他們才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搶再說。”
一群人七嘴八舌把自信的陳嘉給說得頓時緊張起來,他表示自己一定打車去打車回,出門讓銀行保安給送到出租車上,絕不多獨自一人多走一步路。
見陳嘉真的去拿錢了,而安夏還留在這裏,工人們信了七八分,沒有再像剛才那麽堅決地要求「先付錢再辦事」。
他們打開設備,然後找出最後的一點原料,給安夏表演了一下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流程過半的時候,陳嘉回來了,正好從前往後發錢,一人三十塊錢。
唐工站在旁邊觀察,看他們的操作手法是否規範。
有些細節他不能確認的,還會向工人問清楚。
這家代工廠的程序真的很齊全,還有專門的檢驗車間,有檢驗員對液晶屏封箱前做質量檢查。
最後做出的這塊是合格品,安夏拿起它,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疊在一起,大小正合適。
“挺好,留著,以後要是真的出現死點了,就直接換上。”
安夏本來想讓這些工人再留一會兒。如果她能很快把項目拿下來,他們可以繼續在工廠裏幹。
但是她不確定需要等多久才能簽定合同。
以她過去與日本人打交道的心得,日本不少人矯情又事兒逼,還會耍點雞賊的小心思惡心人。
這一單還不一定能不能談成。
要是一直養著這些工人,到時候沒談成,那就不好了。
這些工人都各有去處,有的想回家務農,有的打算去別處再尋尋機會。
安夏問:“要是廠子重開,你們還願意回來嗎?”
“要是跟現在收入一樣,不欠錢的話,當然願意啦。”
安夏點點頭,她對本地的工廠招工是個什麽情況心裏有數,大家都毫無穩定性可言,幹滿一年的都少之又少,說跳槽就跳槽,有的剛進來四天,忽然發現隔壁廠給的加班費更高,立馬就跑。
後世用來調侃特殊行業的 「高薪日結」,是這邊最積極招工時候的真實口號。
這次負責投資收購的同事們加班加點,把需要收集的資料在短時間內整理、分析,然後寫成報告給安夏。
買技術和買全新的流水線的價格挺貴,算下來,紫金需要出貨十萬塊大號的液晶屏才能回本。
“流水線不用買全新的話,能折下來多少?”安夏把她這邊的情況說了一遍。
公司法務部的同事幫她算了一下曆代倒閉企業的法律處理,得出一個結論:出貨五萬塊大號液晶屏就能回本了。
日本公司那邊本來還想裝一裝,端個架子,把價格抬一抬。
安夏這邊派出的談判代表老奸巨猾,他們故意在談判間隙大大方方在走廊上打電話,在明知對方有人懂中文的情況下,還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對無人的另一頭說:
修完了一開機,顧客挺滿意:“可以啊!挺好。”
修機子的人挺驕傲:”“我們保質保量,像你這種出了保的,回廠維修貴死了。看,還是我們便宜吧,五十塊,還包維修。”
安夏心想,確實便宜,她當年十塊錢進貨一根鏈子,反手就賣了一百塊錢。過保的中文尋呼機維修一下屏幕,六百塊錢起跳。
他們賣這麽便宜……莫非東西是偷來的?
一單生意做完後,攤子上又隻剩下兩個攤主,對唯一駐足攤前的安夏非常熱情:“靚女,想買什麽?”
“把這塊……”安夏指著最大的那塊屏說:“做成電腦的屏幕。”
“啊,這個難哦……我們不會……”攤主搖頭。
“做成電視呢?”
他倆動作非常一致:把頭從左搖到右,再從右搖到左。
“你們隻會維修啊?”
“我們就是配件廠的,要是你有什麽液晶屏的東西壞了,我們可以幫你裝上,要是新做一個什麽東西……做不到。”
聽起來更像是從廠裏偷東西出來賣了!
安夏故意問道:“哪個廠啊?質量行不行啊?別拿回家用了兩天就壞了,到時候都不知道上哪兒找你們。”
“不會的啦,我們廠是給日本品牌做代加工的。”
“一邊代加工,一邊還能自己做來賣?”
“不是,是日本老板不想做啦,也不想付錢,連我們老板都跑啦,工資都沒發,我們現在隻能從廠裏把做好的產品拿出來賣,能賣幾個賣幾個,哎……真倒黴……”
好吧,原來這是一個王八蛋老板黃鶴帶著小姨子跑了的故事。
安夏打聽了那個日本企業的名字,又打聽了代工廠的名字,這兩人完全沒多想,大大方方告訴她了。
回去之後,她給采購部下了一個指令:弄清楚那個日本企業是什麽情況。
又叫紫金電腦的技術工程師過來一個,調查清楚這個代工廠的水平。
順便讓陳嘉過來一趟,王嬌嬌鎮守公司,處理各種急務。
不一會兒,采購部傳回消息:
那家日本企業步子邁得太大,本來他家已經賺了不少。於是開開心心握著一把錢,去年覺得地價比起八十年代末已經跌了很多,可以抄底。
不幸的是趕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暴跌,現實讓他們見識到什麽叫沒有最低,隻有更低,以為已經跌到一樓了,還有地下室,地下室有三層,再往下還有地獄,地獄有十八層……
於是他們計劃停止液晶項目,專心於現在大火的等離子事業,抓緊把虧的錢都賺回來。
采購部還十分貼心的附上了對方提出的收購條件,看來已經是有了初步的接觸。
“長進了。”安夏看著附錄,很滿意。
以前的采購部剛成立的時候,除了主管之外,其他人都像算盤珠一樣,要他們幹什麽,他們就幹什麽,毫無拓展的意識。
現在已經出息了,知道需要提供什麽樣的附加服務。
安夏看了一下條件,感覺對方符合:急於脫手、價格好說、別壓得太狠就行……等等急售條件。
便把這件事交給投資部門,讓他們分析一下投入產出的比率。
等待投資部分析的時候,陳嘉和技術工程師已經過來了,工程師他姓唐,以前就是國內電子管廠的技術大神。雖然跟液晶不熟,但是對生產流程熟悉。
工人什麽地方操作有問題,他看手勢就知道。
第二天,安夏與唐工又去了華強北,找到了那兩個攤主,又是無人光顧的一天。
負責吆喝的攤主認出了安夏,見她還帶了一個男人過來,挺高興:“嗨,帶朋友過來啦?要給什麽換配件?”
安夏搖頭:“我想去看看你們廠。”
“嗐,有什麽好看的……”
“就你們在這五塊十塊,三瓜兩棗的,想把工資賺回來,要到什麽時候?要是你們能按我的要求生產,能得到的更多!”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一起看著安夏和唐工,這兩人衣冠楚楚,收拾打扮挺有氣質的,看起來不像瘋了。
也可能是騙子,可是他們廠已經一無所有,想騙什麽就騙去吧……生產線上的那些鐵疙瘩愛拿就拿,廠子甚至都是租的,還欠了房東三個月的房租,她要是有本事,就從房東手裏騙……
兩人抱著「反正也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心態,帶著安夏和唐工去了他們的廠。
他們的代工廠挺大,是那個日本公司當年還闊的時候投的代加工廠。
現在東洋老板跑了,跟東洋老板接頭的老板也跑了。
廠子越大,欠的房租越多。
他們會出來把昂貴的液晶屏三文不值二文的賤賣,就是因為房東已經氣急敗壞,下了最後通牒,讓工人把那些「垃圾」都清走,不然他就要扔了,讓服裝廠進來。
安夏和唐工進門的時候,剛好看見房東正插著腰堵在門口罵街。
他看見安夏便問:“你是老板的朋友哦?”
安夏馬上搖頭:“我是他債主。”
房東是本地人,操著一口正宗粵普,提到那個跑路的老板,他氣急敗壞:“死仆街仔,欠了我幾萬塊的房租就跑了。冚家鏟……”
各種隻有粵語版的港片裏才有的髒話如連珠炮一般發射出來。
最後罵完,再問——“他欠你多少?”
“幾十萬吧,我來看看他這裏有什麽東西能抵債。”安夏輕描淡寫地掃視車間。
“嗰個賤人真抵死!”房東又罵了一句,他本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受害者。
要是這些設備拿去賣廢鐵,得的錢還能全歸自己,好歹補一補,誰想到,橫空又冒出來一個債主。
而且還欠了她幾十萬……按比例償付的話,賣廢鐵得的錢,他都拿不到大頭。
越想越氣。
什麽都不懂的房東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唐工一眼就認出來,那些都是這幾年才出的最新設備,再確認一下數據,是安夏想要的大屏幕。
他眼睛一亮,對安夏點點頭。
安夏對那兩個人說:“你們能把一條流水線上的人都找齊嗎?”
“應該能吧……都沒什麽地方好去……”
安夏點點頭:“把他們找回來,我想試試流水線,回來操作一回,每人給三十塊。”
三十塊!夠吃一個星期的飯了!
兩人忙不迭地跑出去,去各個工人們可能去的地方,把工友們找回來。
工人們回來了,他們不知道安夏想幹什麽,懶洋洋地提不起精神,還有好幾個手裏拎著剛剛買的豬腳飯。
“三十塊,要現在給的哦。”一個工人年紀稍長一些,覺得這事很莫名其妙,他不在乎安夏的目的,隻在乎錢。
安夏讓陳嘉去銀行取現金,特別讓他一定要打車去,打車回,車一定要停在銀行門口,一步也別多走。
“才這麽一點錢,沒事的。”陳嘉覺得安夏太緊張了,紫金在深市也有分公司,沒聽說有什麽危險的事情。
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紫金分公司的地址在高貴的南山區,鄰居都是大企業,出入都是有錢人,而這裏是龍崗區,屬於關外,在都市傳說裏,仿佛哥譚市一般的存在。
安夏看著工人們:“來,你們誰給他說說,現在這邊的治安怎麽樣?”
“哎,聽她的吧,靚仔,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敲頭黨不管你到底提了多少錢,隻要你從銀行出來,手裏還拎個包,就會被盯上啦。”
一個工人拎起褲腿,露出膝蓋和小腿上的兩大塊可怖傷疤:“對啊,我上回就被騎摩托車的搶過一回,我那就是個塑料袋,裏麵裝著幾本書,這都被搶啦,看我腿上,還有磕在地上的傷疤呢。”
還有女工向陳嘉展示自己撕裂的耳垂:“我戴的是個假金耳環,他們才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搶再說。”
一群人七嘴八舌把自信的陳嘉給說得頓時緊張起來,他表示自己一定打車去打車回,出門讓銀行保安給送到出租車上,絕不多獨自一人多走一步路。
見陳嘉真的去拿錢了,而安夏還留在這裏,工人們信了七八分,沒有再像剛才那麽堅決地要求「先付錢再辦事」。
他們打開設備,然後找出最後的一點原料,給安夏表演了一下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流程過半的時候,陳嘉回來了,正好從前往後發錢,一人三十塊錢。
唐工站在旁邊觀察,看他們的操作手法是否規範。
有些細節他不能確認的,還會向工人問清楚。
這家代工廠的程序真的很齊全,還有專門的檢驗車間,有檢驗員對液晶屏封箱前做質量檢查。
最後做出的這塊是合格品,安夏拿起它,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疊在一起,大小正合適。
“挺好,留著,以後要是真的出現死點了,就直接換上。”
安夏本來想讓這些工人再留一會兒。如果她能很快把項目拿下來,他們可以繼續在工廠裏幹。
但是她不確定需要等多久才能簽定合同。
以她過去與日本人打交道的心得,日本不少人矯情又事兒逼,還會耍點雞賊的小心思惡心人。
這一單還不一定能不能談成。
要是一直養著這些工人,到時候沒談成,那就不好了。
這些工人都各有去處,有的想回家務農,有的打算去別處再尋尋機會。
安夏問:“要是廠子重開,你們還願意回來嗎?”
“要是跟現在收入一樣,不欠錢的話,當然願意啦。”
安夏點點頭,她對本地的工廠招工是個什麽情況心裏有數,大家都毫無穩定性可言,幹滿一年的都少之又少,說跳槽就跳槽,有的剛進來四天,忽然發現隔壁廠給的加班費更高,立馬就跑。
後世用來調侃特殊行業的 「高薪日結」,是這邊最積極招工時候的真實口號。
這次負責投資收購的同事們加班加點,把需要收集的資料在短時間內整理、分析,然後寫成報告給安夏。
買技術和買全新的流水線的價格挺貴,算下來,紫金需要出貨十萬塊大號的液晶屏才能回本。
“流水線不用買全新的話,能折下來多少?”安夏把她這邊的情況說了一遍。
公司法務部的同事幫她算了一下曆代倒閉企業的法律處理,得出一個結論:出貨五萬塊大號液晶屏就能回本了。
日本公司那邊本來還想裝一裝,端個架子,把價格抬一抬。
安夏這邊派出的談判代表老奸巨猾,他們故意在談判間隙大大方方在走廊上打電話,在明知對方有人懂中文的情況下,還用不大不小的聲音對無人的另一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