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說完停了一下:“你那個飛機沒了。”
“怎麽了?”
“炸了。”
“哦哦, 那我能把它帶走嗎?”安夏腦中閃過的是無人機論壇裏的「炸機」,各種飛行失敗, 都叫「炸機」。
再怎麽說, 也是兩萬塊, 又附加了往返法國之間的路費,現在已經增值了不少, 能帶走, 還是帶回去的好。
來人搖了搖頭:“一點都不剩了。”
安夏:“?!”
沒等安夏再繼續問, 就有兩個穿著製服的持槍士兵, 十分嚴肅地將安夏他們送出去, 一直到他們的車開到沙丘的頂上, 送他們出來的人才離開。
司機重重吐出一口氣:“忘了告訴你, 這邊有一個軍事基地。也沒想到你帶的那個飛機, 能飛這麽遠……”
安夏知道青海404基地, 知道羅布泊基地,也在後世的無人機飛友論壇裏見過“我去新疆玩,放了一隻小飛機, 飛著飛著,就突然憑空消失”的故事。
就是沒想到在巴丹吉林這種旅遊景區也有……雖然現在還不是旅遊景區。
第二天,再去看梭梭樹,已經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小小一點綠芽已經躥高了不少,在風中搖動。
“現在梭梭的種子是從哪裏來的?財政撥款嗎?”安夏問道。
陪同領導搖頭:“是我們旗裏出的,人是百姓主動出工。”
人力這一塊的費用支出,基本是靠愛。
當地人知道,要是再不管,當兩大沙漠合攏,他們縣就沒了,不給錢也得幹啊。
安夏又問起沙漠擴大的成因,果然除了天災之外,也有人禍,天然長著的各種能換錢的木頭、沙漠植物都被當地人砍了,或是自用,或是賣錢。
但是也沒法怪他們,因為真的太窮了,人快餓死的時候,人肉都吃得,何況樹樹草草。
目前的治沙示範區不在這裏,要再過幾年,才會惠及此地。也就是說,這裏治沙暫時還沒有任何的補貼和幫助。
全靠人民群眾心中的樸素理想「不能讓我家給沙子埋了」,俗稱——為愛發電。
為愛發電一時沒有問題,發一世就沒什麽意思了,也不利於宣傳和推廣這件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們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防沙這事,還是能普及一點的好。
安夏打了個電話給熟悉的農業教授,問他們沙裏能主動種點什麽經濟作物。
回答:肉蓯蓉,但是很難種,它是寄生植物,而且還不像銀耳木耳,普通的培養基也可,它們寄生在梭梭樹或者紅柳的根部。
“那這邊沒有問題,應該可以種的。”安夏挺開心,教授接下來的話,就沒那麽開心了,肉蓯蓉的成活率是0.7%,也就是往1000棵梭梭或紅柳上都種了肉蓯蓉,最後活下來的隻有七棵。
而且生長周期得三年以上,三年……
這……就很不開心了,除非一棵能賣成百上千塊……不然折騰半天圖個啥。
“現在就沒有什麽別的辦法提高存活率嗎?”安夏問道。
這位農學教授是研究水稻的,對肉蓯蓉沒有什麽研究,他介紹了一位在新疆的屠教授給安夏:“屠教授已經帶隊研究沙漠植物培育三年了,你向他問問?”
屠教授人在新疆,幾經輾轉,安夏找到了他,向他詢問是否有可能來這邊指導一下種植。
屠教授說可以,大概六天以後到。
安夏問道:“您是不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不用這麽急的,等您空了再說。”
屠教授的笑聲傳過來:“沒有什麽事,我從現在在的地方出發,到你們那邊,差不多要六天。”
啊……哦……是這樣啊……安夏看著接壤的新疆甘肅兩地,她習慣了東部的交通,看著相鄰的省份,總有一種「半小時就能到」的錯覺。
“安同誌,還有一架飛機呢?走啦?”熱情淳樸的老鄉把剛飛了幾圈的無人機給擦得亮亮的,並興致勃勃地想再擦一架。
“它掉在沙漠裏,找不到了。”安夏指指遠方的巴丹吉林。
“哦……”老鄉點點頭,旁邊有一個少年對安夏說:“我爺爺跟我說,沙漠裏有一座城,城裏都是金銀財寶,走進城門的時候,身上的刀劍會被吸走,你的飛機可能是掉到那裏去了。”
“咦,還有這個說法?”安夏好奇了起來,問一旁的陪同人員可有此事。
“哪這麽神秘,就是黑水城,你想去嗎?”他問道。
西夏黑水城?安夏用力點頭,忽然又想到:“那裏現在不是軍方在管控吧?”
“沒有,值錢的東西都已經搬到博物館了。說起來,你去那裏,說不定會有奇遇。”
安夏:“為什麽?”
“你叫安夏嘛,那裏是夏的王城。”
安夏笑道:“聽起來我是去給他們做超度的。”
“你別說,那邊好多佛塔,都保留的還挺完整,本來在佛塔裏有一個女人的完整骨骼,說是一個太後的,有個沙俄人來挖,挖了一批,還剩一大堆沒帶走,下次再去找,就完全被風沙蓋住了,前幾天剛好又刮了一場大風沙,現在說不定那些東西又重見天日了。”
安夏最喜歡各種故事,黑水城,無論是在七俠五義裏,還是在鬼吹燈裏,都有提及,來都來了,不如去一趟。
黑水城、敦煌、殷墟,並稱三大考古發現。在安夏的時候,黑水城門票120,遊客隻能走在木頭棧道上,布滿了探頭和大喇叭。要是誰私自離開棧道,大喇叭就會不斷催他上來。
現在黑水城就是一個已經沒什麽東西的廢墟,隻有一個科考隊的小屋子守著,不要門票,正常遊客也不會往這裏跑。
這回沒有鬧出昨晚的烏龍,不僅事先通知,還帶了介紹信,跟了一個熟麵孔,過去下車,能熱情互相問「吃了嗎」的相識程度。
在這邊守著也挺無聊的,現在其實已經沒什麽大貨了,在這邊又不方便隨時往來,大家輪班,一星期一輪班,平時鬼都沒有一個,大概隻有真社恐,才能待得下去。
今天在這邊守著的是兩個年輕的研究員,他們一邊守著黑水城,一邊寫論文。
他們熱情地帶著安夏他們在黑水城裏轉圈圈,介紹這佛。那塔,還有當年李元昊怎麽怎麽,北宋怎麽怎麽,成吉思汗怎麽怎麽……
安夏喜歡曆史,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再問一些其他的問題,問他們有沒有發現沙俄人沒有找到的寶藏。
“要是能發現就好了,我就指著它發論文了。”一位研究員笑著說。
“沒有試過雷達遙感嗎?”無人駕駛組在琢磨激光雷達的時候,把雷達的旁係兄弟姐妹們都了解了一下。
安夏:“據說美國的衛星雷達已經能探測到地下九米深的地方了。”
“嗐,九米,那頂個啥用……”研究員指著遠處的一個沙丘:“看見那個了嗎?”
安夏轉頭望去,約有二十多米高。
研究員接著說:“以前還沒有的,是那天的大風沙之後才搬過來的。要是那些東西在這種沙丘底下,什麽雷達也沒辦法。”
安夏:“跑得這麽快啊!那你們住在這邊,豈不是很危險……”
睡著睡著,沙丘自己跑過來了。
“這倒不會,黑水城在這裏幾千年了,佛塔也還在,修王城的時候已經注意到風的走向了……隻不過,這幾年的風沙,確實越來越大了。”
在當地有一句話,叫做「風四四」,也就是一旦起大風,就會刮足四天,周圍黃澄澄的一片,什麽都看不清楚。
土地退化,植被稀少的必然結果。
黑水城的舊城遺址裏,已經幾乎看不出什麽東西來了,隻有幾處地基殘存,猜測這裏可能是做什麽的。
安夏在房與房之間穿梭,腦補在西夏最繁盛的時候,這裏的人都是怎麽過日子的。
忽然,她腳尖一卡,整個人不可避免的向前摔下去,身旁的同事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才避免「五體投地」。
“什麽東西……”安夏轉頭,怒視著那個害她摔倒的地方。
一塊下流的石頭,形狀有點怪,帶了點反光,莫非是什麽寶石?
安夏伸手去摸那塊石頭,泥沙簌簌掉落,反射的光越發燦爛,扒著扒著,那塊「石頭」露出了真容——一尊金佛。
安夏十分確定它是金佛,氣質跟黃銅和黃鐵完全不一樣。
此時安夏身邊隻有一個下屬,陪同人員和守著的人都在屋裏坐著聊天。
下屬的眼睛都亮了:“好大一尊金佛。”
安夏:“把眼睛閉上,小心進了眼睛就出不來了。這玩意兒要出手,隻能去境外搞拍賣,你得老老實實招供這玩意兒是什麽時候,從哪裏弄來的。哦,你可能連境都出不去,在海關直接給扣了,然後該判刑判刑,該槍斃槍斃。”
“安總真是守法好市民。”
“違法成本太高了,再說,要是哪天想拜佛了,還得去國外博物館,多不方便啊。”
“拜佛?”下屬沒明白,誰去博物館拜佛啊?
安夏笑道:“不懂了吧,佛,它肯定不是在這個佛像裏的,對吧?”
“對。”
“佛像,就相當於是佛祖設在人間的信號發射台,你在這邊輸入信號,然後轉碼,傳輸到佛祖那邊,再解碼,佛祖覺得這事能辦,就給你辦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
“本來就是嘛,好多廟裏有所謂的燒高香,一根香,那麽粗,賣那麽貴,有的地方進門就送三根線香。
高香,就是專線,傳輸速度快,優先抵達。線香嘛,就像去人多的地方,你上回去的一個展銷會,不是在裏麵手機都沒有信號嗎?普通的廟裏人太多啦,還隻用普通線路的話,搶信道搶不過啊。”
安夏看著金佛,又繼續說:“外麵的佛像,還不知道是經過多少回現代修複,佛還認不認這個基站了都兩說。博物館好啊,保真,肯定是古佛,基站還在。”
“可是我聽說,荒山野廟裏的佛不能拜,裏麵可能已經換了芯,不是神佛菩薩,而是山精野怪,會害人。”
在兩人邊走邊討論賽博拜佛的問題,一直走到屋裏,聽見裏麵的研究員跟同來的朋友聊最近寫論文的煩惱:“開題都不知道寫什麽……”
“西夏佛教沿襲變化?”安夏挑簾進門。
研究員看見她,忙搬凳子:“回來啦,坐……佛教那個太大了,而且前麵都寫了好多……資料都被寫爛了,再寫,重複率太高……”
安夏指了指外麵:“那邊地上有個金佛,你去寫它唄。”
語氣輕鬆到像開玩笑,一屋子的人都沒當回事,研究員笑著說:“我哪有這個運氣。”
“不是……它已經挖出來了,哦,挖了一半,我沒敢再動它,你們去看看唄。”
兩個研究員幾乎是跳了起來,一路狂奔向金佛所在的位置。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們怎麽發現的?”
安夏:“它絆了我一下。”
隨行人員也睜大了眼睛:“你這運氣也太好了,我就說,你的名字吉利,跟這邊有緣份。”
一個研究員問起安夏的名字,然後滿臉期待:“你要不在我們這裏再多留一陣?我的論文就有希望了。”
說笑歸說笑,有了新的發現,要馬上匯報,這裏沒有電話,靠的是每周替換的車。
這次,安夏剛好能替他們報信。
小地方的辦事機構都在一棟樓,門口密密麻麻掛了一堆牌子,文物管理部門在這裏,軍代處也在這裏。
“怎麽了?”
“炸了。”
“哦哦, 那我能把它帶走嗎?”安夏腦中閃過的是無人機論壇裏的「炸機」,各種飛行失敗, 都叫「炸機」。
再怎麽說, 也是兩萬塊, 又附加了往返法國之間的路費,現在已經增值了不少, 能帶走, 還是帶回去的好。
來人搖了搖頭:“一點都不剩了。”
安夏:“?!”
沒等安夏再繼續問, 就有兩個穿著製服的持槍士兵, 十分嚴肅地將安夏他們送出去, 一直到他們的車開到沙丘的頂上, 送他們出來的人才離開。
司機重重吐出一口氣:“忘了告訴你, 這邊有一個軍事基地。也沒想到你帶的那個飛機, 能飛這麽遠……”
安夏知道青海404基地, 知道羅布泊基地,也在後世的無人機飛友論壇裏見過“我去新疆玩,放了一隻小飛機, 飛著飛著,就突然憑空消失”的故事。
就是沒想到在巴丹吉林這種旅遊景區也有……雖然現在還不是旅遊景區。
第二天,再去看梭梭樹,已經不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小小一點綠芽已經躥高了不少,在風中搖動。
“現在梭梭的種子是從哪裏來的?財政撥款嗎?”安夏問道。
陪同領導搖頭:“是我們旗裏出的,人是百姓主動出工。”
人力這一塊的費用支出,基本是靠愛。
當地人知道,要是再不管,當兩大沙漠合攏,他們縣就沒了,不給錢也得幹啊。
安夏又問起沙漠擴大的成因,果然除了天災之外,也有人禍,天然長著的各種能換錢的木頭、沙漠植物都被當地人砍了,或是自用,或是賣錢。
但是也沒法怪他們,因為真的太窮了,人快餓死的時候,人肉都吃得,何況樹樹草草。
目前的治沙示範區不在這裏,要再過幾年,才會惠及此地。也就是說,這裏治沙暫時還沒有任何的補貼和幫助。
全靠人民群眾心中的樸素理想「不能讓我家給沙子埋了」,俗稱——為愛發電。
為愛發電一時沒有問題,發一世就沒什麽意思了,也不利於宣傳和推廣這件事,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他們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
防沙這事,還是能普及一點的好。
安夏打了個電話給熟悉的農業教授,問他們沙裏能主動種點什麽經濟作物。
回答:肉蓯蓉,但是很難種,它是寄生植物,而且還不像銀耳木耳,普通的培養基也可,它們寄生在梭梭樹或者紅柳的根部。
“那這邊沒有問題,應該可以種的。”安夏挺開心,教授接下來的話,就沒那麽開心了,肉蓯蓉的成活率是0.7%,也就是往1000棵梭梭或紅柳上都種了肉蓯蓉,最後活下來的隻有七棵。
而且生長周期得三年以上,三年……
這……就很不開心了,除非一棵能賣成百上千塊……不然折騰半天圖個啥。
“現在就沒有什麽別的辦法提高存活率嗎?”安夏問道。
這位農學教授是研究水稻的,對肉蓯蓉沒有什麽研究,他介紹了一位在新疆的屠教授給安夏:“屠教授已經帶隊研究沙漠植物培育三年了,你向他問問?”
屠教授人在新疆,幾經輾轉,安夏找到了他,向他詢問是否有可能來這邊指導一下種植。
屠教授說可以,大概六天以後到。
安夏問道:“您是不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不用這麽急的,等您空了再說。”
屠教授的笑聲傳過來:“沒有什麽事,我從現在在的地方出發,到你們那邊,差不多要六天。”
啊……哦……是這樣啊……安夏看著接壤的新疆甘肅兩地,她習慣了東部的交通,看著相鄰的省份,總有一種「半小時就能到」的錯覺。
“安同誌,還有一架飛機呢?走啦?”熱情淳樸的老鄉把剛飛了幾圈的無人機給擦得亮亮的,並興致勃勃地想再擦一架。
“它掉在沙漠裏,找不到了。”安夏指指遠方的巴丹吉林。
“哦……”老鄉點點頭,旁邊有一個少年對安夏說:“我爺爺跟我說,沙漠裏有一座城,城裏都是金銀財寶,走進城門的時候,身上的刀劍會被吸走,你的飛機可能是掉到那裏去了。”
“咦,還有這個說法?”安夏好奇了起來,問一旁的陪同人員可有此事。
“哪這麽神秘,就是黑水城,你想去嗎?”他問道。
西夏黑水城?安夏用力點頭,忽然又想到:“那裏現在不是軍方在管控吧?”
“沒有,值錢的東西都已經搬到博物館了。說起來,你去那裏,說不定會有奇遇。”
安夏:“為什麽?”
“你叫安夏嘛,那裏是夏的王城。”
安夏笑道:“聽起來我是去給他們做超度的。”
“你別說,那邊好多佛塔,都保留的還挺完整,本來在佛塔裏有一個女人的完整骨骼,說是一個太後的,有個沙俄人來挖,挖了一批,還剩一大堆沒帶走,下次再去找,就完全被風沙蓋住了,前幾天剛好又刮了一場大風沙,現在說不定那些東西又重見天日了。”
安夏最喜歡各種故事,黑水城,無論是在七俠五義裏,還是在鬼吹燈裏,都有提及,來都來了,不如去一趟。
黑水城、敦煌、殷墟,並稱三大考古發現。在安夏的時候,黑水城門票120,遊客隻能走在木頭棧道上,布滿了探頭和大喇叭。要是誰私自離開棧道,大喇叭就會不斷催他上來。
現在黑水城就是一個已經沒什麽東西的廢墟,隻有一個科考隊的小屋子守著,不要門票,正常遊客也不會往這裏跑。
這回沒有鬧出昨晚的烏龍,不僅事先通知,還帶了介紹信,跟了一個熟麵孔,過去下車,能熱情互相問「吃了嗎」的相識程度。
在這邊守著也挺無聊的,現在其實已經沒什麽大貨了,在這邊又不方便隨時往來,大家輪班,一星期一輪班,平時鬼都沒有一個,大概隻有真社恐,才能待得下去。
今天在這邊守著的是兩個年輕的研究員,他們一邊守著黑水城,一邊寫論文。
他們熱情地帶著安夏他們在黑水城裏轉圈圈,介紹這佛。那塔,還有當年李元昊怎麽怎麽,北宋怎麽怎麽,成吉思汗怎麽怎麽……
安夏喜歡曆史,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再問一些其他的問題,問他們有沒有發現沙俄人沒有找到的寶藏。
“要是能發現就好了,我就指著它發論文了。”一位研究員笑著說。
“沒有試過雷達遙感嗎?”無人駕駛組在琢磨激光雷達的時候,把雷達的旁係兄弟姐妹們都了解了一下。
安夏:“據說美國的衛星雷達已經能探測到地下九米深的地方了。”
“嗐,九米,那頂個啥用……”研究員指著遠處的一個沙丘:“看見那個了嗎?”
安夏轉頭望去,約有二十多米高。
研究員接著說:“以前還沒有的,是那天的大風沙之後才搬過來的。要是那些東西在這種沙丘底下,什麽雷達也沒辦法。”
安夏:“跑得這麽快啊!那你們住在這邊,豈不是很危險……”
睡著睡著,沙丘自己跑過來了。
“這倒不會,黑水城在這裏幾千年了,佛塔也還在,修王城的時候已經注意到風的走向了……隻不過,這幾年的風沙,確實越來越大了。”
在當地有一句話,叫做「風四四」,也就是一旦起大風,就會刮足四天,周圍黃澄澄的一片,什麽都看不清楚。
土地退化,植被稀少的必然結果。
黑水城的舊城遺址裏,已經幾乎看不出什麽東西來了,隻有幾處地基殘存,猜測這裏可能是做什麽的。
安夏在房與房之間穿梭,腦補在西夏最繁盛的時候,這裏的人都是怎麽過日子的。
忽然,她腳尖一卡,整個人不可避免的向前摔下去,身旁的同事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才避免「五體投地」。
“什麽東西……”安夏轉頭,怒視著那個害她摔倒的地方。
一塊下流的石頭,形狀有點怪,帶了點反光,莫非是什麽寶石?
安夏伸手去摸那塊石頭,泥沙簌簌掉落,反射的光越發燦爛,扒著扒著,那塊「石頭」露出了真容——一尊金佛。
安夏十分確定它是金佛,氣質跟黃銅和黃鐵完全不一樣。
此時安夏身邊隻有一個下屬,陪同人員和守著的人都在屋裏坐著聊天。
下屬的眼睛都亮了:“好大一尊金佛。”
安夏:“把眼睛閉上,小心進了眼睛就出不來了。這玩意兒要出手,隻能去境外搞拍賣,你得老老實實招供這玩意兒是什麽時候,從哪裏弄來的。哦,你可能連境都出不去,在海關直接給扣了,然後該判刑判刑,該槍斃槍斃。”
“安總真是守法好市民。”
“違法成本太高了,再說,要是哪天想拜佛了,還得去國外博物館,多不方便啊。”
“拜佛?”下屬沒明白,誰去博物館拜佛啊?
安夏笑道:“不懂了吧,佛,它肯定不是在這個佛像裏的,對吧?”
“對。”
“佛像,就相當於是佛祖設在人間的信號發射台,你在這邊輸入信號,然後轉碼,傳輸到佛祖那邊,再解碼,佛祖覺得這事能辦,就給你辦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
“本來就是嘛,好多廟裏有所謂的燒高香,一根香,那麽粗,賣那麽貴,有的地方進門就送三根線香。
高香,就是專線,傳輸速度快,優先抵達。線香嘛,就像去人多的地方,你上回去的一個展銷會,不是在裏麵手機都沒有信號嗎?普通的廟裏人太多啦,還隻用普通線路的話,搶信道搶不過啊。”
安夏看著金佛,又繼續說:“外麵的佛像,還不知道是經過多少回現代修複,佛還認不認這個基站了都兩說。博物館好啊,保真,肯定是古佛,基站還在。”
“可是我聽說,荒山野廟裏的佛不能拜,裏麵可能已經換了芯,不是神佛菩薩,而是山精野怪,會害人。”
在兩人邊走邊討論賽博拜佛的問題,一直走到屋裏,聽見裏麵的研究員跟同來的朋友聊最近寫論文的煩惱:“開題都不知道寫什麽……”
“西夏佛教沿襲變化?”安夏挑簾進門。
研究員看見她,忙搬凳子:“回來啦,坐……佛教那個太大了,而且前麵都寫了好多……資料都被寫爛了,再寫,重複率太高……”
安夏指了指外麵:“那邊地上有個金佛,你去寫它唄。”
語氣輕鬆到像開玩笑,一屋子的人都沒當回事,研究員笑著說:“我哪有這個運氣。”
“不是……它已經挖出來了,哦,挖了一半,我沒敢再動它,你們去看看唄。”
兩個研究員幾乎是跳了起來,一路狂奔向金佛所在的位置。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們怎麽發現的?”
安夏:“它絆了我一下。”
隨行人員也睜大了眼睛:“你這運氣也太好了,我就說,你的名字吉利,跟這邊有緣份。”
一個研究員問起安夏的名字,然後滿臉期待:“你要不在我們這裏再多留一陣?我的論文就有希望了。”
說笑歸說笑,有了新的發現,要馬上匯報,這裏沒有電話,靠的是每周替換的車。
這次,安夏剛好能替他們報信。
小地方的辦事機構都在一棟樓,門口密密麻麻掛了一堆牌子,文物管理部門在這裏,軍代處也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