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都在嘲1911年淨身做太監的人, 可是誰能想到1912年大清它就真的亡了呢,明明看起來還能苟一苟的呀。
安夏所依仗的, 也不過是記得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就算記不得, 也大概知道相關部門的態度和曆史進程。
勸過張總的人不止她一個, 張總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態度, 依舊堅持接入業務。
通向未來的路上,總會有許多先行者倒下,成為後來者前行的路標。
對於這些先行者,安夏抱以崇高的敬意。
從瀛海威出來之後,安夏聽到了一個消息:買下紫金光纖廠和技術的那個公司反悔了。
原因是安夏從日本弄來的技術它還是不全。
日本鬼子到底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將一些基礎數據和流程做了隱藏,紫金采購部門去簽合同的時候,他們玩了個文字遊戲,說他們出讓自主技術。
但那幾個技術, 他們說是從其他公司買來的,不是他們的自主技術。
至於「其他公司」的技術,那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還體貼的提議紫金可以去跟他們商量。
那幾家公司,都是紫金早就聯係過的,堅定的價格聯盟,現在看到中國開始大規模的用光纖代替銅纜,正是賣貨的大好時機。
他們要是願意賣技術給中國,那才是活見鬼。
如果安夏有能下金蛋的雞,也絕不會願意賣給別人。
懂道理跟快樂的接受這個結果是兩件事。
更讓安夏不開心的是,那個坑她的公司倒閉了。
那個死心眼的社長在等離子企業被美國商務部製裁之後,堅定的把賣專利得到的錢又投進了等離子技術。
但是背刺等離子價格聯盟的韓國三星此時已經轉彎去了液晶麵板領域,並且趁著等離子企業無力砸廣告的時候,飽和式投放廣告,向全世界宣傳——“看電視還是液晶屏好,電腦也是液晶屏好。”
那家公司如果拿著紫金給的錢,轉頭再做光纖,還能再多苟幾年。但是他們社長誤判了形勢,以為各家大企業很快就能緩過來,很快這個世界又會變成等離子的天下,於是……他瘋狂生產了不少等離子電視,然後積壓,最後倒閉。
接著那批等離子電視以很便宜的價格出售抵債,公司宣告倒閉,老板生死不知。
那批等離子電視被紫金買下,用來做為送給重要合作夥伴的禮物,麵子裏子都賺到了。
安夏的心情這才稍稍緩解。
安夏讓業務開發部問問那家買了荷蘭技術的公司,也許有機會合作開發。
對方老板非常誠懇地告訴安夏:“我們請專家做過評估,要自己開發的話……花錢太厲害了,我們缺失的技術太多,不是差了一星半點,幾乎是從頭開始。”
他報出一個價格,跟安夏當年計劃為人工智能投入的費用差不多。
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他們現在的做法是在能自己控製的環節做改進,提高生產效率。雖然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不過已經把價格稍稍降下來一些了。
技術的根子還在別人手裏捏著,再怎麽提高生產效率,也還是受人擺布。
將來其他國家一旦直接斷供光纖預製棒,就算生產效率是國外公司的百分之一萬都沒用。
安夏手裏的日本技術比荷蘭技術稍微先進一些,有些實在糊弄不過去的關鍵技術還是漏給了紫金。
明明已經付了技術轉讓費,但是還要從別人手裏買貨,這讓安夏非常不爽。
要是逆向研究能破解缺失的技術,前期投入也不算完全打了水漂。
徹底放棄的話,前麵給日本鬼子的錢,就是真的得算在「學費」裏了。
安夏不甘心花這麽多錢,隻學到:“簽合同一定要逐字逐句的扣每一個字眼,詳細到流水線上的零件用幾號鋼都得寫明白。”
她又找郵電科學研究院的高級技術顧問趙老,詢問以現在的技術基礎,研發中國自主光纖預製棒的成功可能性。
趙老認真看了安夏帶來的那些資料,告訴她,大概需要兩三年,時間是一方麵,資金是另一方麵,研發要投入不少錢。
趙老報出的價格,比購買荷蘭技術的老總略低一些,不過,也隻是略低。
“按每天五十萬算吧。”趙老說。
一天五十萬,一年就是快兩億。
兩三年,就是奔著六億去了。
這還是理想的情況下。
“我再想想。”安夏說。
趙老看著她離去的背影,覺得她應該不會回來了。
萬萬沒想到,沒過多久,安夏又站在他的麵前。
“我算了一下,應該可以,您看,我們這個合作開發應該怎麽操作?寫協議簽合同,還是您到我們廠裏來,還是我們廠的人過來?”
安夏說話像連珠炮似的,趙老聽著都笑了:“說慢點,你真的想好了?中間要是突然撤資,那可就麻煩了。”
“想好了。”安夏痛快地回答。
安夏的計劃是讓孩子自己付自己的生活費,那個廠不賣了,正常生產光纖,賣給通信相關的單位。
賺到的盈利都投給自主研發光纖預製棒。
“這個員工還有工作積極性嗎?”趙老見識過大鍋飯的危害,幹多幹少一個樣,做的多還錯得多,人人混日子,最後的結局就是導致了現在全國大下崗,無數工廠倒閉。
紫金科技的名聲他聽過,各種新聞上也能看到安夏的名字,他對這個年輕姑娘的印象是個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企業家。
他很擔心安夏會做出錯誤決策,毀了一個發展前景很不錯的企業。
“您放心,不會的,光纖廠員工的工資和獎金由總部發放,不從工廠的收入裏出。”
安夏輕輕鬆鬆的一句話,是財務部和業務部連續幾天瘋狂算出來的結果。
計算能拿下多少訂單,計算訂單的利潤,計算總部要補貼他們多少錢。
扣扣索索,算出來一個勉強能平衡的結果。
公司裏的高管提議可以再找到像高盛那樣的投資公司,合理的利用資本運營,這樣公司的壓力會小很多。反正光纖廠都已經拆出去了,就算研發失敗,也不會拖累母公司。
安夏有什麽辦法,她也很無奈啊。
她是不知道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嗎?
根本就找不到願意投錢的人。
本來,以紫金科技在國內的名聲,各國投資基金公司的代表看到紫金的員工上門就很開心。
尤其是華爾街的幾位老牌站街大戶,看見紫金的人上門,笑得那叫一個燦爛。
然而,等他們聽說上門來拉投資的項目是通訊基礎建設,再詳細一點,是光纖技術……
接待人員的笑容幾乎是肉眼可見的瞬間僵在臉上,如同億萬年前被樹脂包裹著的史前昆蟲。
嘴角還能勉強保持著弧度,都是他們有職業素養,未來還想跟紫金做生意。
光纖現在的利潤是很高的,但是紫金的盈利模式並不符合投資公司的利益。
無論用怎樣動聽的語言去粉飾,都講不出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安夏甚至都拿了瑞幸的套路,想去隨機坑幾個幸運投資人。
可惜沒有成功。
瑞幸跟光纖不一樣,咖啡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喝,就像化妝品公司說「有皮膚的女人都是我們的客戶」,安夏當年在牡丹廠說「每個要睡覺的人都是我們的客戶」。
雖然有點無限擴大化的意思,但還是很有說服力。
光纖這東西,又不是人人都能來一米當跳繩……就算真的能當跳繩,誰也不會天天買根新跳繩。
更何況,紫金是要搞自主研發,跟把咖啡豆磨磨碎,衝一衝就必然能出一杯咖啡的無門檻業務完全不一樣。
國際投資基金指望不上,國內也是一片荒漠。
「瀛海威」虧損嚴重快不行的時候,張總辭職離開,然後就做了早期的中國風險投資公司。
如今的贏海威正如日中天,風投公司什麽的,根本就不在張總的考慮範圍之內。
私人不行,國家也不行。
許多年後,有國家產業投資基金,他們會為他們看中的企業投資。
至於現在……連「基金」都沒有,更別提產業基金,申請撥款很麻煩。
自從上次中芯的陳某搞出那麽大個騙局,各個有權限撥款的單位都很緊張。
那一場驚天大騙局不止騙走了那麽多部門的錢,更是摧毀了人和人之間的信任。
現在各位手握財政大權的部門,看誰像是騙子,寧可卡著經費不放,也不能再上個驚天大當。不然一當接一當的上,也太丟臉了。
安夏知道自己開發光纖的計劃比曆史上要提前很多。
就連她都不知道自己這麽做對不對。
會不會因為步子太大導致資金鏈斷裂,或是提前引發美國製裁,或是其他被觸發的意外事件……導致紫金也成為中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個悲情故事。
“夏夏,我可怎麽辦啊!”一個打扮入時的女子坐在安夏對麵哀聲歎氣。
她是當初與安夏合夥賣尋呼機鏈子的陳偉的姐姐,當年做生意的時候,關係挺好。
陳偉從五廠出來後,現在自己當了老板,經營尋呼機、大哥大、小靈通,生意做的不錯。
他姐姐則做兒童玩具的出口貿易,當初變形金剛、聖鬥士……什麽火做什麽。
最近她判斷失誤,花了大價錢投在開發《百變雄獅》上。但是銷量非常差,倉庫裏堆了不少貨。
她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她找到熟人圈子裏最會做生意的安夏,想向她取經。
安夏問她:“你有調查過收視率嗎?”
搖頭。
“你問過你的目標客戶,比如小學生中學生,他們喜歡《百變雄獅》嗎?
還是搖頭。”
“那你為什麽投錢開發百變雄獅?”
陳家姐姐囁嚅:“我看《變形金剛》賣得挺好,就想,跟它差不多的這個動畫片應該也一樣吧。”
現在輪到安夏百思不得其解了,跟風也不是這麽跟的吧……
今年的話,《幽遊白書》和《美少女戰士》的盜版書在各個學校門口的租書店十分受歡迎,就算要做,也應該做這兩部漫畫相關的。
安夏所依仗的, 也不過是記得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就算記不得, 也大概知道相關部門的態度和曆史進程。
勸過張總的人不止她一個, 張總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態度, 依舊堅持接入業務。
通向未來的路上,總會有許多先行者倒下,成為後來者前行的路標。
對於這些先行者,安夏抱以崇高的敬意。
從瀛海威出來之後,安夏聽到了一個消息:買下紫金光纖廠和技術的那個公司反悔了。
原因是安夏從日本弄來的技術它還是不全。
日本鬼子到底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將一些基礎數據和流程做了隱藏,紫金采購部門去簽合同的時候,他們玩了個文字遊戲,說他們出讓自主技術。
但那幾個技術, 他們說是從其他公司買來的,不是他們的自主技術。
至於「其他公司」的技術,那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還體貼的提議紫金可以去跟他們商量。
那幾家公司,都是紫金早就聯係過的,堅定的價格聯盟,現在看到中國開始大規模的用光纖代替銅纜,正是賣貨的大好時機。
他們要是願意賣技術給中國,那才是活見鬼。
如果安夏有能下金蛋的雞,也絕不會願意賣給別人。
懂道理跟快樂的接受這個結果是兩件事。
更讓安夏不開心的是,那個坑她的公司倒閉了。
那個死心眼的社長在等離子企業被美國商務部製裁之後,堅定的把賣專利得到的錢又投進了等離子技術。
但是背刺等離子價格聯盟的韓國三星此時已經轉彎去了液晶麵板領域,並且趁著等離子企業無力砸廣告的時候,飽和式投放廣告,向全世界宣傳——“看電視還是液晶屏好,電腦也是液晶屏好。”
那家公司如果拿著紫金給的錢,轉頭再做光纖,還能再多苟幾年。但是他們社長誤判了形勢,以為各家大企業很快就能緩過來,很快這個世界又會變成等離子的天下,於是……他瘋狂生產了不少等離子電視,然後積壓,最後倒閉。
接著那批等離子電視以很便宜的價格出售抵債,公司宣告倒閉,老板生死不知。
那批等離子電視被紫金買下,用來做為送給重要合作夥伴的禮物,麵子裏子都賺到了。
安夏的心情這才稍稍緩解。
安夏讓業務開發部問問那家買了荷蘭技術的公司,也許有機會合作開發。
對方老板非常誠懇地告訴安夏:“我們請專家做過評估,要自己開發的話……花錢太厲害了,我們缺失的技術太多,不是差了一星半點,幾乎是從頭開始。”
他報出一個價格,跟安夏當年計劃為人工智能投入的費用差不多。
對一個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他們現在的做法是在能自己控製的環節做改進,提高生產效率。雖然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不過已經把價格稍稍降下來一些了。
技術的根子還在別人手裏捏著,再怎麽提高生產效率,也還是受人擺布。
將來其他國家一旦直接斷供光纖預製棒,就算生產效率是國外公司的百分之一萬都沒用。
安夏手裏的日本技術比荷蘭技術稍微先進一些,有些實在糊弄不過去的關鍵技術還是漏給了紫金。
明明已經付了技術轉讓費,但是還要從別人手裏買貨,這讓安夏非常不爽。
要是逆向研究能破解缺失的技術,前期投入也不算完全打了水漂。
徹底放棄的話,前麵給日本鬼子的錢,就是真的得算在「學費」裏了。
安夏不甘心花這麽多錢,隻學到:“簽合同一定要逐字逐句的扣每一個字眼,詳細到流水線上的零件用幾號鋼都得寫明白。”
她又找郵電科學研究院的高級技術顧問趙老,詢問以現在的技術基礎,研發中國自主光纖預製棒的成功可能性。
趙老認真看了安夏帶來的那些資料,告訴她,大概需要兩三年,時間是一方麵,資金是另一方麵,研發要投入不少錢。
趙老報出的價格,比購買荷蘭技術的老總略低一些,不過,也隻是略低。
“按每天五十萬算吧。”趙老說。
一天五十萬,一年就是快兩億。
兩三年,就是奔著六億去了。
這還是理想的情況下。
“我再想想。”安夏說。
趙老看著她離去的背影,覺得她應該不會回來了。
萬萬沒想到,沒過多久,安夏又站在他的麵前。
“我算了一下,應該可以,您看,我們這個合作開發應該怎麽操作?寫協議簽合同,還是您到我們廠裏來,還是我們廠的人過來?”
安夏說話像連珠炮似的,趙老聽著都笑了:“說慢點,你真的想好了?中間要是突然撤資,那可就麻煩了。”
“想好了。”安夏痛快地回答。
安夏的計劃是讓孩子自己付自己的生活費,那個廠不賣了,正常生產光纖,賣給通信相關的單位。
賺到的盈利都投給自主研發光纖預製棒。
“這個員工還有工作積極性嗎?”趙老見識過大鍋飯的危害,幹多幹少一個樣,做的多還錯得多,人人混日子,最後的結局就是導致了現在全國大下崗,無數工廠倒閉。
紫金科技的名聲他聽過,各種新聞上也能看到安夏的名字,他對這個年輕姑娘的印象是個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企業家。
他很擔心安夏會做出錯誤決策,毀了一個發展前景很不錯的企業。
“您放心,不會的,光纖廠員工的工資和獎金由總部發放,不從工廠的收入裏出。”
安夏輕輕鬆鬆的一句話,是財務部和業務部連續幾天瘋狂算出來的結果。
計算能拿下多少訂單,計算訂單的利潤,計算總部要補貼他們多少錢。
扣扣索索,算出來一個勉強能平衡的結果。
公司裏的高管提議可以再找到像高盛那樣的投資公司,合理的利用資本運營,這樣公司的壓力會小很多。反正光纖廠都已經拆出去了,就算研發失敗,也不會拖累母公司。
安夏有什麽辦法,她也很無奈啊。
她是不知道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嗎?
根本就找不到願意投錢的人。
本來,以紫金科技在國內的名聲,各國投資基金公司的代表看到紫金的員工上門就很開心。
尤其是華爾街的幾位老牌站街大戶,看見紫金的人上門,笑得那叫一個燦爛。
然而,等他們聽說上門來拉投資的項目是通訊基礎建設,再詳細一點,是光纖技術……
接待人員的笑容幾乎是肉眼可見的瞬間僵在臉上,如同億萬年前被樹脂包裹著的史前昆蟲。
嘴角還能勉強保持著弧度,都是他們有職業素養,未來還想跟紫金做生意。
光纖現在的利潤是很高的,但是紫金的盈利模式並不符合投資公司的利益。
無論用怎樣動聽的語言去粉飾,都講不出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
安夏甚至都拿了瑞幸的套路,想去隨機坑幾個幸運投資人。
可惜沒有成功。
瑞幸跟光纖不一樣,咖啡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喝,就像化妝品公司說「有皮膚的女人都是我們的客戶」,安夏當年在牡丹廠說「每個要睡覺的人都是我們的客戶」。
雖然有點無限擴大化的意思,但還是很有說服力。
光纖這東西,又不是人人都能來一米當跳繩……就算真的能當跳繩,誰也不會天天買根新跳繩。
更何況,紫金是要搞自主研發,跟把咖啡豆磨磨碎,衝一衝就必然能出一杯咖啡的無門檻業務完全不一樣。
國際投資基金指望不上,國內也是一片荒漠。
「瀛海威」虧損嚴重快不行的時候,張總辭職離開,然後就做了早期的中國風險投資公司。
如今的贏海威正如日中天,風投公司什麽的,根本就不在張總的考慮範圍之內。
私人不行,國家也不行。
許多年後,有國家產業投資基金,他們會為他們看中的企業投資。
至於現在……連「基金」都沒有,更別提產業基金,申請撥款很麻煩。
自從上次中芯的陳某搞出那麽大個騙局,各個有權限撥款的單位都很緊張。
那一場驚天大騙局不止騙走了那麽多部門的錢,更是摧毀了人和人之間的信任。
現在各位手握財政大權的部門,看誰像是騙子,寧可卡著經費不放,也不能再上個驚天大當。不然一當接一當的上,也太丟臉了。
安夏知道自己開發光纖的計劃比曆史上要提前很多。
就連她都不知道自己這麽做對不對。
會不會因為步子太大導致資金鏈斷裂,或是提前引發美國製裁,或是其他被觸發的意外事件……導致紫金也成為中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個悲情故事。
“夏夏,我可怎麽辦啊!”一個打扮入時的女子坐在安夏對麵哀聲歎氣。
她是當初與安夏合夥賣尋呼機鏈子的陳偉的姐姐,當年做生意的時候,關係挺好。
陳偉從五廠出來後,現在自己當了老板,經營尋呼機、大哥大、小靈通,生意做的不錯。
他姐姐則做兒童玩具的出口貿易,當初變形金剛、聖鬥士……什麽火做什麽。
最近她判斷失誤,花了大價錢投在開發《百變雄獅》上。但是銷量非常差,倉庫裏堆了不少貨。
她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她找到熟人圈子裏最會做生意的安夏,想向她取經。
安夏問她:“你有調查過收視率嗎?”
搖頭。
“你問過你的目標客戶,比如小學生中學生,他們喜歡《百變雄獅》嗎?
還是搖頭。”
“那你為什麽投錢開發百變雄獅?”
陳家姐姐囁嚅:“我看《變形金剛》賣得挺好,就想,跟它差不多的這個動畫片應該也一樣吧。”
現在輪到安夏百思不得其解了,跟風也不是這麽跟的吧……
今年的話,《幽遊白書》和《美少女戰士》的盜版書在各個學校門口的租書店十分受歡迎,就算要做,也應該做這兩部漫畫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