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又?前麵還有誰?”安夏睜大無辜的雙眼。


    王博士沉痛地說:“我媽,她看到報天晴,把家裏的衣服全洗了。我爸現在一件出門的衣服都沒有,隻能現買。她懷疑我跟我爸勾結,就是想謀一身新衣服。”


    “哈哈哈……”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


    安夏則繼續打聽到底為什麽天氣預報不準。


    王博士歎了口氣:“不是有氣象衛星,預報就能準的。天氣預報是技術活,不是看圖說話。就像同樣一張x光片,沒水平的醫生什麽都看不出來,有經驗的醫生一眼就能看出是骨裂。”


    安夏以前聽說過氣象預報確實與計算機有關。


    但是今天聽了王博士的話,才知道具體的操作。


    馮?諾依曼在1950年就用計算機製作以大氣動力學為基礎的數據天氣預報。


    此後,數值天氣預報的水平就跟計算機的發展水平……特指超級計算機的發展水平,高度相關。


    “衛星也好、天氣雷達也好、就連小學生都會用的百葉箱、雨量器,這些隻是數據,是基礎資料。然後,我們要根據這些數據分析,再做出最終的判斷。”


    中間確實有不少需要分析的東西,光看見雲團不能說明什麽,地型、空氣裏的含塵量、還有什麽副熱帶高壓、低壓等等亂七八糟的數據湊成一堆。


    安夏腦中一轉:“這事有點眼熟……這不是人工智能整天在幹的事嘛……或許人工智能可以幫幫忙?”


    劉傑同誌很有自知之明:“人工智能確實可以處理海量數據,但是……首先,得有精度很高的數據,輸入有錯,輸出就必然有錯。”


    安夏問道:“中國的超級計算機,還不足以拿到更精確的數據嗎?”


    王博士搖搖頭:“你說前年出的銀河二啊?它配叫超級計算機嗎?一秒才10億次夠幹什麽的?1991年美國的cm-200就是每秒90億次了,現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英特爾出的,每秒3280億次!三百二十八倍的差距啊!中國搞技術的這些人,根本就不行……”


    話剛出口,他忽然想起身邊坐著的安夏和劉傑也是「中國搞技術的這些人」,自覺失言,忙打圓場:


    “其實,中國不是沒有聰明人,依我看,不是智力的問題,完全是體製的問題。要是你們公司參與研發的話,肯定很快就能做出來。”


    “哪有你說得這麽厲害,超級計算機的技術難度很高的,像我們這種民營企業哪能做得出來。”安夏打著哈哈。


    她也不是假謙虛,像神威?太湖之光是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天河二號是國防科技大研製的,這種是「國之重器」,普通企業根本沒法參合。


    安夏又問:“那要等到我們國家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達標,天氣預報才能準嗎?”


    “不一定,要是能把克雷公司的計算機買回來也行。”


    安夏這才知道,原來氣象部門早在1985年就在為天氣預報報不準而煩惱,他們為此做了積極的努力——向克雷公司購買超級計算機。


    但是!


    那玩意兒屬於巴黎統籌委員會對華管控銷售的商品,就這還得慶幸當時老大哥還在,以及中國跟老大哥已經翻臉。所以,才隻是「管控」,而不是「禁運」。


    克雷公司反複要求中國氣象部門證明,買超級計算機隻是為了測算天氣數據,而不是用於軍事用途。


    氣象部門說了,他們又不信。


    整個采購劇情就像瓊瑤的言情劇。


    克雷公司:“你到底買超級計算機是為什麽,你說啊!你說啊!”


    氣象部門:“你聽我解釋,真的是為了算氣象數據。”


    克雷公司:“我不聽,我不聽!”


    氣象部門:“你要相信我。”


    克雷公司:“你要證明給我看。”


    氣象部門:“不是就是不是,我要怎麽證明呢?”


    克雷公司:“我不管,我不管!”


    又不說不賣,又拉拉扯扯的拖著。


    就是買一台超級計算機的事,硬是從1985年,活生生地拖到了1994年。


    十年啊!


    打進盧溝橋的日本鬼子都投降了,花錢買東西這事居然還辦不成。


    安夏心中不由得冷笑:要求別的國家開放市場的時候,就說自由貿易。到自己頭上就哼哼唧唧。


    到底是有武力就了不起啊,黑船炮一響,誰還敢不自由貿易呢。


    不知道陸雪這次去芬蘭到底是買什麽,會不會也像買超算一樣這麽麻煩,十年都買不回來。


    希望芬蘭人給他點麵子,趕緊收錢交貨,讓這不幸的孩子早點回家吧,他已經第三次向安夏抱怨聞到方便麵的味道想吐了。


    安夏又問起氣象局對今年兩廣一帶的氣候怎麽看,有沒有可能暴雨成災。


    王博士沒多想,以為安夏隻是由己及人,自家嘩啦啦的下雨,就代入了全國的天氣。


    他笑著回答:“三天的都難說,何況是整個夏天。”


    安夏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鑒於洪災可能造成的一係列影響,哪怕是出於避免公司運營受影響的考慮,能盡量降低洪災帶來的損失也是有必要的。


    問題來了,做為一個穿越者,要怎麽樣才能提醒別人會有災難發生?


    在什麽前兆都沒有發生的情況下,直接告訴別人一定會有洪災,好一些的情況是被嘲笑杞人憂天,壞一點的情況是被帶走,簽訓誡書,保證再也不亂說話。


    再說……要是有人站在安夏麵前說她今日必有xx之災,她也隻會想報警,把這個神棍帶走。


    如果想要做一個比較刺激的娛樂內容,激起人們的防禦心,也不能做成《□□》,以反派視角展開。盡管它確實挺刺激,但是做得越好,越嚇人,就會越快被下架。


    安夏計劃做一個類似於大禹治水的遊戲,當然重點除了治水,還有在洪水環境中活下來、囤積糧食、避免房子倒塌之類的。


    此時各個學校還在認真的上人防與安全課,教授「在開闊地上遇到核爆怎麽辦」「遇到地震怎麽辦」「遇到火災怎麽辦」之類的內容。


    所以,大禹治水遊戲也不算大逆不道,危言聳聽,從研發到發布都很順利。


    遊戲推廣的不是特別順利,大概因為大禹治水這個故事。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已經是老掉牙的傳說,沒什麽新鮮的。


    玩法那邊設計的是——打怪。


    取材自大禹不僅治水,還幹掉了相柳、無支祁、白尾獸……於是,策劃讓扮演大禹的主角,四處打怪。


    打完怪,那邊的水患就解了,就是個換皮的格鬥遊戲。


    安夏:“……”


    不僅無聊,而且也沒有達到她想要達成的目的。


    這跟她當初跟蘇靈說的完全不一樣。


    安夏當年經常吐槽高層老板下來搞微操,指指點點。哎,誰能想到啊,人,終將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安夏找到紫金遊戲的大禹項目組。


    項目策劃搶先一步向安夏吐槽,認為是公司在市場營銷方麵給的支持還不夠。


    如果能有當初《玉京戰神》那樣的推廣力度,肯定能做出跟它一樣的成績。


    安夏對項目策劃說:“這就是你把我之前說的遊戲玩法改掉的原因嗎?”


    項目策劃點頭:“對,我們討論過,現在市場上付費能力最強的是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的男性玩家,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簡單不費腦的格鬥遊戲,您說的那種太慢了,不符合玩家的需求。”


    安夏:“你們討論過?還是你們對市場上的玩家屬性做過調研?”


    項目策劃:“付費能力最強的人群是許多公司做過數據調查之後的結果,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這個組裏的人,都是這個年齡段的男性玩家。所以我們很清楚。


    真的,你不是男人,你不明白,男人想要的真的很簡單,弄得太複雜,他們是真的沒興趣。”


    安夏:“……”


    來了來了,這熟悉的味道,「你說他不懂遊戲,他說你不懂男人」,真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安夏平靜地說:“按我的要求,把遊戲內容改掉。”


    紫金遊戲在分家前是安夏的直接下屬,分家後,安夏也是他們的特大股東,連蘇靈都不敢駁回安夏的要求,何況是他們。


    修改文案、修改關卡、修改數值……整個玩法改掉,還要盡快上線,對於任何一個時代的遊戲公司來說,都是炸裂的。


    那段時間安夏時常打噴嚏,不知道項目組的人是不是每次開會必罵她泄憤。


    不管怎麽樣,新玩法的大禹治水上線了。


    這次的劇情是一個妹子寫的,她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看到一本名叫《肖申克的救贖》的,對裏麵什麽人性、影射美國司法黑暗之類的人文內容毫無興趣。


    唯獨對肖申克是怎麽挖地道的充滿熱情。


    再加上此前美國爆發黑人與韓國人巷戰的事情,她做為東亞人,也很是緊張了一陣子。不僅改建了家裏的地下室和車庫,而且還囤水囤糧買發電機。


    當時有很多東亞麵孔都被逼成了生存狂。


    於是,寫劇情文案的時候,特別順手,要是有不會的,直接找當時一起在美國的東亞朋友問問就知道了。


    最後的成品,安夏很滿意。


    妹子寫得意猶未盡,問安夏要不要再寫一部關於病毒擴散的故事,或者核戰後的廢墟生存。總之,就是再來一場需要搞基建的大危機故事。


    安夏掐指一算,非典是2002年,還早呢,時隔八年。到時候也賺得差不多了,就算像《□□》那樣下架,那就下唄。


    於是,便同意再開一個項目,說病毒擴散。


    妹子開局就把南極給炸了,說南極的冰層裏發現了遠古外星病毒,科學家發現它能強化人體,能將隻使用了10%的人類大腦功能擴展,他們為了能將大腦使用範圍提升到100%,便對遠古外星病毒進行改造,結果改造出來的變異人因為過於理智,認為人類想法太多太雜,才會導致世界大亂,應該對其他沒變異的人進行強行改造,讓所有人的想法統一,世界就和平了。


    於是變異人開始把正常人也變異,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得了病毒,有些人在被注射病毒之後死去。


    從此雙方變成了兩個族群,開始對殺。


    安夏看了大綱:好家夥,1995年的eva人類補完計劃加1996年的生化危機,湊成一堆了。


    不過看著確實挺刺激,安夏便同意她往下寫了。


    新的《大禹治水》,為了方便代入,開局就是大禹穿越到現代來了,名字也改成《我是神》


    本來安夏的計劃是讓它安安心心地當一個經營類遊戲。


    需要玩家安排采購糧食、安排人手、安排加固房子等等。


    但是,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經營類遊戲是比較慢,比較佛係的玩法。


    它的性質決定了,隻有玩家能每一天、每一時刻登陸,才會玩得比較開心。


    此時一台能上網的計算機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還是個奢侈品,是電視冰箱空調電話全置辦齊之後的選擇。


    有人做過調查,此時全中國計算機的擁有量跟實際使用過計算機的人比例是1比7,另外六個人是網吧愛好者。


    此時的網吧價格已經從十二塊錢一小時降到兩塊錢一小時,有的地方隻要五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