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對日本人的態度,或多或少夾雜著曆史造成的不良觀感,就算nec如此客氣,安夏也覺得他們必有圖謀。


    一定要把細則談清楚了,再簽合同。


    其他部門過來配合談判的代表說:“夜長夢多,趕緊簽了,就算他們想後悔,咱們起碼還能得到一筆賠款。要是簽不下來,就又白耽誤時間。”


    前麵908工程已經耽誤了整整六年,大領導那幾句講話帶來的無形壓力,已經層層傳遞到他的頭上。


    「砸鍋賣鐵也要搞出來」,到他這邊就已經變成——“如果談不下來,你也別幹了。”


    壓力大啊!


    他的任務是談下來,至於談成條件,隻要領導不找他算賬,就算完成任務。


    所以,現在他的夢想就是:快簽約!


    他催促安夏趕緊同意,找的說辭都很有道理,什麽怕nec也被美國威脅,加入價格聯盟。什麽夜長夢多,nec可能會覺得自己給得太多,於是反悔。


    安夏很想讓他閉嘴,但是她不能。


    “別急呀。”安夏笑著對他說。


    “我雖然不在體製內,但是,我看過新聞聯播裏的勞模事跡報道,都說他們很苦啊,很累啊,經過了千難萬險搞定了什麽東西,然後當上了勞模。


    要是連談都不談,直接就簽了,這不是顯不出你的付出嘛……


    咱們來回談個幾場,談成了,您不管是寫工作總結,還是被媒體采訪。哪怕是寫回憶錄,都能聊他幾萬字呢。”


    “放心,我也想把技術買到手,絕對不會耽誤您。”


    聽了安夏的話,他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也就不急了。


    送走協助方,安夏揉了揉額角,重重吐出一口氣。


    她一個連公務員考試都沒有參加過的人,現在說這些無聊的東西,越來越順嘴了。


    幸好908工程那虛耗的六年與她無關,不然她說不定已經給氣死了。


    安夏帶著紫金商務談判代表團,以及協助談判的有關部門代表,與nec正式談判。


    nec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


    對於他們願意提供的部分,安夏追問了幾個細節,他們都一副予取予求的樣子。


    往下談到訂單,說訂單是由nec提供。


    安夏問道:“如果我們自己也接到了訂單,這個訂單順序,由誰主導?”


    對方十分客氣地回答:“我們計劃與貴司簽定的是長期供應合同,優先做我們的訂單,是很合理的吧。”


    接著,對方的談判代表又說了一句:“鑒於貴司計劃投資的流水線規模,我們初步判定,貴司的生產能力,可能也沒有辦法接更多的訂單。”


    這話說得,安夏就不愛聽了,什麽叫流水線規模接不了更多的訂單,瞧不起中國的人口咋滴?咱們現在都要計劃生育了,還搞不定區區幾條流水線?


    安夏問道:“流水線規模不成問題,我們可以擴建。”


    對方還是那樣溫柔而客氣地說:“對不起,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希望工廠的管理層都由我公司派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來擔任。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讓貴司對我公司轉讓的技術產生質疑。”


    安夏不願讓步:“既然貴公司能為我們培訓工人,那也可以培訓管理層吧。”


    對方像聽了什麽好笑的笑話一樣,嘴角上揚,語氣卻越發誠懇:“安女士,我們的專業人士在本行業至少有十五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很多事情,不是靠培訓,就可以解決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有時候,他們的第六感,都能為解決故障提供極大的幫助。”


    管理層全由nec派,訂單也全部握在他們手上。


    技術是轉讓了,但是怎麽聽起來,中方這邊似乎隻是為他們代工廠。


    談判到這裏,連有關部門派來的代表都聽著覺得不太高興。


    安夏笑著說:“今天的會談,就到這裏吧,大家辛苦,早點回去休息,明天再說。”


    nec談判代表團長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剛上午十點……


    “那三家牢不可破的聯盟怎麽樣了?”安夏問道。


    “沒有鬆口的意思。”


    “嗯……聽起來好像隻能是他們了。”安夏說完想了想,“那就選擇他們吧……再聊下去,這一批技術,又要迭代升級了。”


    深知安夏性格的同事問:“那就讓他們控著一切?”


    “技術到手之後,世界會怎麽樣,還不好說呢。”


    乍一聽,是在放毫無用處的狠話。


    實際上,安夏在與nec高層的幾次對話中,感受到他們的傲慢。


    是技術強者的傲慢。


    認為隻要自己技術好,就不需要營銷。


    不需要專門為目標市場量身打造產品,更不需要管消費者怎麽想。


    在小國也許可行。


    在中國這種人口大國,不來點本地化,很容易水土不服,連蘋果公司都有對中國的本地化設計呢。


    這麽傲慢的結果,不一定會讓它死,但一定會活得很難受。


    到時候它還能不能維持訂單的生產,能不能控得住整個管理層,就兩說了。


    雙方愉快的簽訂了協議,簽完之後,富士通才後知後覺:“明明是我先來的!”


    深受打擊的富士通轉變態度,積極與中國公司尋求合作,率先引入28納米 ss設計服務和量產經驗,這是後話。


    第304章


    自從安夏在山村扭到腳之後, 她就一直惦記著智能係統與醫療儀器方麵的聯係。


    當時她一心想拍個核磁共振,研究一下有沒有扭傷韌帶。但是, 那個小縣城的醫院裏,連拍x光片的地方都沒有, 想拍片得去隔壁三十幾公裏外的大一點的縣城。


    說是大一點,也就是到x光片而已。


    x光隻能看骨頭斷了沒有,想看細節, 比如有沒有掉骨頭渣子, 韌帶是否撕裂斷開, 統統不知道。


    安夏這個自來熟,再加上她身份, 還有與隔壁公安局的關係,沒多久就跟人醫院上上下下混開了, 幫副院長在網上下單購物的時候, 她順便問了一句:“你們醫院為什麽不買高貴一點的設備, 是因為經費問題嗎?”


    副院長的回答頗為無奈:“我們有核磁共振設備。”


    安夏:“那為什麽不用。”


    副院長:“不會用。”


    安夏:“!!”


    不是, 這機器是你們偷來的嗎?怎麽可能不會用。


    副院長解釋了一下, 不是那種連開關和拍片都不會的不會用,而是拍出了片子之後。


    因為缺乏經驗,所以對他們的醫生來說,能做到拍x光片和拍核磁共振片一個樣:


    隻知道是否骨折,別的一概不知。


    曾有小患者花了大價錢拍了核磁,結果醫生看了一眼片子說沒事,養了三個月,還是腳跟沾不了地, 患者才帶著片子去了省城,省城醫生掃了一眼:“韌帶斷裂,三個月前沒製動,現在保守治療也沒戲了,手術吧,不然習慣性扭傷,會影響一輩子。”


    這患者的家屬哪能忍得了,回縣城之後,立馬拉家帶口來興師問罪,當場差點把骨科醫生的腦袋給開了瓢。


    在看片技術沒有提高之前,醫院決定將這台高貴的設備雪藏,免得醫生的腦袋不夠用。


    “你們就沒有什麽遠程合作單位嗎?”


    副院長露出困惑的表情,又無奈地笑笑:“哪個大醫院願意跟我們合作啊。”


    安夏更加困惑,怎麽會沒有呢?


    安夏隻知道有基層醫院和大醫院合作。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樣的合作,起源於2006年的第五次醫改。


    前麵二十多年間的四次醫改,經驗教訓一堆,踩過的大坑無數,才有了痛定思痛的第五次。


    而現在,1994年,恰好是醫改的第一階段。


    各種花哨的大坑,遠遠沒有踩夠。


    安夏有個想法,就算坑沒踩夠,倒也不必每個醫院都把坑踩一遍。


    咱們有條件的地方就別踩了唄。


    這個小縣城整體不算窮,居民們對自己的身體也算看重,比起大涼山的黑彝族「得了大病就平靜地回家等死」的情況要好太多。


    安夏幫他們與地級市的第一人民醫院聯係了一下,不說有事沒事可以派人去學習、輪替,至少可以來個遠程會診,幫忙看個片什麽的。


    順便推廣一下紫金公司的網絡平台。


    大醫院有點懵:“我們又不是沒病人,為什麽要跟他們合作。”


    憑空多出一堆病人要收,就算現在有自費部分了,那醫院賺得也有限。


    安夏的說法是:“先遠程把各種初級診斷做完,要是人得轉過來,可以省得再做一次,前麵協助的時候,還能再收點錢,又不占醫生的工作時間。”


    “在小醫院裏全檢查完了,但是治不了的情況也挺多,你們要是有空餘的手術台,那就給他們那邊送過來的做了嘛,多好。”


    “現在不少地方開始建社區醫院,衛生所,以前要來你們這邊的小毛病都直接給攔下來了。


    要是確診不了的病人,還得往上送。那到底往你們院送,還是往二院三院四院送,那就不好說了……”


    安夏說的情況,現在並不存在,公立醫院現在忙到飛起,缺病人這種事情,在他們看來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他們確實認為,如果患者來隻是為了最終的治療,那豈不美哉?


    手術和藥物,都是醫院的盈收項目。


    第一人民醫院認真的研究了安夏的意見,覺得此事甚好,能多創收。


    於是,第一對基層醫院和大醫院的「醫聯體」就在安夏的撮合之下,達成了。


    安夏其實有自己的目的,她認為遠程醫療係統是大勢所趨,很好很強大。


    唯一的問題就是:她不想先開發,再賣出去。


    紫金公司上上下下就幾個懂醫學的,那麽幾個獨苗寶貝,都已經被送到盤古實驗室去發光發熱了。


    所以,還是得找真?醫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