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領導特別提了一句感謝熱心市民安夏的無人機幫助。


    安夏則完全沒覺得自己幫上了什麽忙,誰還做不到這些事啦, 小孩子的航模都可以,沒意思。


    計算機,應該可以做得更多。


    會議結束後,安夏與陸雪一起走訪了消防一線的官兵,其中有一些親自參與過87年的消防工作。


    他們告訴安夏, 在火災現場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風向突然變了, 眼睜睜地看著山火向我們燒過來。”


    “還有閃燃, 就像房間裏有很多家具,本來隻有一把椅子著火, 忽然間,窗簾櫃子桌子床……全著了。”


    “別忘了還有回燃,看著火自己往後退了, 別開心, 下一秒, 人可能就飛了。”


    “那我沒遇到過。”


    “你才幹了幾年, 請我吃飯,大哥多教你兩手。”


    他們笑著說起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凶險,就像老兵在細數著自己的勳章。


    陸雪不時提出新的問題:“異常燃燒的時候會有什麽特別的感覺嗎?有沒有遇到過消防栓沒水?大概會有多長時間的間隔……”


    他問的問題很多,但安夏聽出來,他的提問都有一定的邏輯。


    從火災現場的環境對火情的影響,到不同的燃燒物會有什麽特別的情況,再到人員防護、市政設施的布置是否完善到位……


    兩人出來之後,安夏對陸雪的提問水平表示十分滿意,比起在火車上問「大家都買到票了嗎」,還有在馬路上逮人問「你幸福嗎」的提問要強多了。


    陸雪驕傲地昂首挺胸,用手撥弄了一下短到可以忽略的劉海:“那當然,我是誰啊。好歹我也是搞技術出身的,你問那些是想實現什麽,我都能猜到。”


    “驕傲使人進步。”安夏拍拍他的手。


    “你說反了。”


    “沒說反呀,你要不是為了能一直保持驕傲,哪能有心情研究這麽多東西,我可沒看出你這麽有科學精神。”


    陸雪扭過頭:“你知道的太多了。”


    “我本來就知道呀,你當初是怎麽跟燈泡廠領導翻臉的事,還是你自己跟我說的呢。你就說,最後證明是廠領導錯了,你才是對的時候,心裏是不是特別開心,比加工資還開心?哎……別不好意思啊,我覺得挺好的,總比不學無術,還嘴硬的蠢貨強。”


    陸雪握著她的手:“你真的不嫌棄我?廳長都說我要是能再老成一點,穩重一點就好了,像昨天,我一著急,就想衝出去……”


    “人的第一反應才是本性,好歹你的反應是衝上去當英雄,而不是搶了他們的車自己跑到巡邏站。雖然不能出山,但是好歹離火場遠一點。”


    陸雪:“啊……我完全沒想過,我……我想的是火要是燃過來,我們都要完蛋,還不如早點幫他們一把。”


    “所以嘛,你的想法我還是很支持的。”


    安夏把收集到的資料傳給公司業務分析部門。


    最後,這活落在了劉傑的人工智能組。


    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大數據分析,目標是在火災現場提供實時數據分析。


    對於閃燃、爆燃和回燃這種與周圍環境有極高關聯性的異常火情,提供預警。


    “安總……您這要求……也太高了吧……”劉傑這句話,沒敢對安夏說,隻敢在心裏喊兩嗓子。


    提前預警三四秒的話,毫無意義,隻夠來得及向蒼天比個中指。


    起碼得提前三十秒,還能來得及找個地方躲躲。


    三十秒啊!


    綜合火勢、空氣、建築物本身的構造、材料……這麽多東西,都得考慮進去。


    劉傑做出一個偉大的決定:他掉頭發,芯片組也別想好!


    業務會議上,劉傑發言:“安總,人工智能綜合這些數據沒有什麽問題。但是想要達到最後的目標,還需要硬件的支持,芯片是決定計算速度的關鍵。”


    紫金的芯片組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普通人都能看得見的手機芯片組,另一個是藏在盤古實驗室內部的計算機芯片組。


    外界都以為安夏已經放棄了計算機芯片組,轉投沒有被鎖死技術的手機芯片。


    但是安夏知道,計算機芯片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沒有大張旗鼓是因為偷偷摸摸地做,比較容易搞點小動作。


    要是被燈塔國照到,很多本來能做成的事,也要搞得很複雜,或者是根本就辦不成。


    南總工看似在主持手機芯片的工作,其實隻是掛名,他真正的工作內容,還是他一直想要做的計算機芯片。


    想要做芯片,就得有人。


    此時現培養,大概……一定是來不及的。


    隻能靠挖。


    要挖也沒這麽容易,頂尖人才除了看錢之外,還看能不能辦成事。


    漫威的超英們都化身「伐木累俠」,做芯片也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


    團隊和硬件不行,代表著玩完。


    腦子壞掉了才會為了多給的仨瓜倆棗跳槽去一個小破公司。


    然後很長時間做不出產品,從此在簡曆上留下汙點。


    大芯片公司的人挖不動,要挖就得連根挖,把整個團隊端走。


    一兩個美、日、韓的人跑到中國來工作,比較合理。


    幾百個人拋家棄國一窩蜂的來,不太現實。


    李俏匯報了一個挖人的好地方——台積電。


    語言相通、距離不遠、技術優秀,特別是,他們現在還在鬧內亂。


    “鬧內亂好啊,人心思變,很容易就被說服了。”安夏很高興。


    高興得太早了,他們內亂的原因就是有兩派人。一派人想跟著老領導,另一派人想跟著新領導。


    新領導隻想自立門戶,不想去哪個公司打工。


    第三者是無法插足的。


    李俏已經打算放棄了,安夏對她說:“別急啊,萬一有可以合作的機會呢。先看看兩邊的情況,挖不了人,至少咱們可以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多一個朋友多條路。”


    這場內亂以新領導帶著三百多個員工到大陸辦廠而告終。


    安夏第一個去他們新辦公室拜訪,就芯片技術和專利的問題坦率地交換了意見。


    安夏有心跟他們合作,先給他們第一筆手機芯片的訂單,也算是在大陸開張大吉,討個吉利。


    但是,她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張總,有個小問題,你們這邊的員工用的這些技術,是自研的嗎?”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明知故問,安夏甚至看到某中一個人生成的圖表上還帶有台積電的標。


    張總皺著眉頭,他也意識到了問題。


    這些其實不是核心技術,但是,如果台積電想動手的時候,這些,就全都是侵權。


    張總此前一直在搞技術,最大的難關,就是技術突破,從來沒跟人打過官司,就連購物都沒有跟商家鬧過糾紛。


    安夏則不同,她親自帶隊跟美國人撕了幾回傾銷官司,心裏帶著警惕,看什麽都是證據。


    “我不太專業,如果是由專業的律師團隊來找碴,這些東西,一定會出大麻煩的。”安夏真誠地說。


    很大一個要命的問題,是張總這邊的員工,本來就是台積電的人。


    有很多東西,是他們自己發明出來的。


    照一般人習慣性的思維:自己用自己發明出來的東西,天經地義,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在工作崗位上發明出來的東西,叫做職務發明,版權屬於公司。


    發明人離開了公司,就不能再用。


    用了,就是侵權。


    要賠錢。


    巨大的不穩定因素,讓安夏也不敢把訂單給他們了,她建議張總先好好把公司內部的工作流程梳理一下,把需要用到的技術全部列出來,再一一跟台積電擁有專利、版權的技術對應。


    已經是台積電專利的,一定要避開,或者用別的什麽手段替代,混過去。


    不能這麽赤眉白眼,甚至還帶著logo的用。


    一句「不用」,說得簡單,做起來卻非常艱難。


    想要繞開台積電,就得有自己的技術,哪怕隻是魔改,也得有硬件。


    張總早年在美國待了幾十年,交遊廣闊,比安夏的人脈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但是……親兄弟明算賬,想要搞硬件,首先,得人家願意賣,其次,得有錢買。


    張總率眾出走台積電,算是孤注一擲,原本應該屬於他的很多錢都放棄了。


    於是,他想到了安夏,想借一點,或者投資一點。


    安夏滿口答應,她要求帶上她跟南總工一起去,問就是我們的手機芯片開發用的設備也需要更新了,想看看有沒有好用的,想買來換上。


    張總也答應了。


    他唯一的一個小問題是:“我這次拜托的是教會的朋友,他們比較講究……嗯……我聽說,你們大陸人都是無神論者。在言語交談的時候,如果他們說了什麽,也請你們就當沒聽見。”


    “哈哈哈,張總說笑了。他們是基督教還是天主教,需要背新約和舊約嗎?我可以提前背飯前祈禱詞,拉丁語版的都可以。”


    安夏心想,要是張總到紫金的程序員萬神殿來轉一圈,會不會被他們過於實用主義的信仰嚇暈過去。


    第318章


    安夏上輩子與教會最友好的接觸是在洛陽古墓博物館旁邊, 渴得要死,又找不到一家店的時候,是一個教會擺的茶水攤拯救了她。


    萬萬沒想到, 教會居然還能提供購物機會。


    張總過來談的設備, 沒有到嚴格封鎖,打死不賣給中國人的地步。但,也屬於被盯著,如果中國人要買,也得開個高價,各種限製。


    紫金科技也看了一批頗有技術含量的設備。


    光是看最簡單的產品簡介,南總工的眼睛就粘在上麵了, 根本舍不得挪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