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們一度懷疑紫金是不是用ai進行係統測試。


    但是,他們用最刁鑽的人類思維去嚐試繞過監控,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你們不會是真的用人不停的做測試吧?”一位同行問。


    安夏笑道:“當然是,ai的數據還不夠多, 能做的有限。”


    “你們公司真的舍得把這麽多資源投在測試上?”


    “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嘛。”安夏溫和優雅地笑著,確實是沒辦法,她也不想的。


    所謂「幾十名優秀程序員」,現在都已經被開除, 或者已經因為職務犯罪在大牢裏蹲著。


    他們有些人是想利用職務之便, 給親戚朋友搞點好處。


    有些人是單純想把公司內部的一些八卦分享給朋友聽, 算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也有些人是想盜取公司機密,換錢花。


    這些人的手段層出不窮, 正常人類思維想不到的事情,他們能想到。


    比如,電腦上有一個時區存在bug, 如果把電腦時區調到那裏, 係統裏顯示還是「北京時間」四個字, 但其實「值」已經是當地時間了。


    有人借此製造在係統裏的「不在場證明」。


    紫金公司電腦裏的時區設得非常細, 有四百多個,各種奇怪的小島、爭議地區、衝突地區、實際控製地區……全都詳細的給安排上了。


    那個bug時區的位置是一個名字奇怪,在四百多個時區裏排列在中間靠下位置,且沒跟中國建交的小破區域。


    正常人根本不會選在那裏。


    就這樣,一代一代的臥龍鳳雛與係統維護人員之間展開的對抗活動,再加上從mi6失業人員那裏弄來的一些信息,這個監控軟件放在全世界都是一流水平。


    盤古實驗室連軸轉的辛苦也沒有被白費,他們突破了去年的0.6微米製程限製,將波長光刻技術波長的光縮到0.35微米。


    這消息一出,在業界掀起極大的震撼,幾個光刻機行業的頂尖公司都被美國問候了一遍,調查到底是誰違反了美國的意誌,把最先進的光刻機賣給了中國。


    遺憾的是,什麽都沒查出來。


    並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賣一整套光刻機給紫金,隻有日本的尼康公司和德國的蔡司公司各自賣了一批物鏡給中國,物鏡並不在禁運的名單裏。


    然而,等了一段時間,傳說中的0.35微米也沒有出現在市場上。


    美國的有關部門琢磨了半天,又找了內部的「鼴鼠」打聽,內奸告知:


    “國家最近提高了芯片研發項目的補貼,比前幾年還高,可能是紫金公司為了騙補貼而放的煙霧彈。”


    紫金確實申請了各種項目補貼和特別經費。


    南總工還抱著老派知識份子的那種矜持,覺得國家現在太窮了,應該把經費讓給真正需要的研究部門,紫金不缺錢,不用去申請。


    安夏則不以為然:“我保證我的項目是真的、是一定能出成果的,為什麽不能領。要是補貼給到真正幹事的人手裏,我沒有意見。


    但是現在騙補貼的太多了,與其讓他們把錢弄去吃喝玩樂,還不如把這錢給真正研究芯片的人晚上加餐。”


    安夏頓了頓,又繼續對他說:“南工啊,你專心做好技術就行,獲得資源協調資源的事情,我來處理。如果你特別想幫助有誌青年,可以捐款給希望工程、春蕾計劃。”


    於是,申請了二十多項補貼和特別經費的紫金芯片項目。


    不僅成品所需要的技術設備根本達不到,說是研發出來了。但是一直都沒有商用,甚至連「流片」封裝的消息都沒有。


    通過種種因素綜合分析,跟當初的中芯一號一模一樣!騙補貼無疑了。


    國防某大學研究中心拿著紫金交過來的0.35微米芯片,放入設備,開始運行程序。


    它動了!


    從測試數據上看,這塊芯片,確實達到了設計標準。


    “速度好快啊!”測試人員歡呼。


    “你們是怎麽做到的?”研究員太好奇了,他沒敢告訴紫金的工程師。


    在沒有看見實物之前,他以為紫金是騙補貼的。


    沒想到,真的實現了。


    工程師衝他一笑:“過幾天就知道啦。”


    紫金宣告在五日後,召開新技術發布會。


    外界紛紛猜測會是什麽新技術,是不斷突破的無人機,還是驚喜不斷的無人駕駛,還是互聯網的哪一項業務?


    都有可能。


    紫金科技開發布會的那一天,整個現場被擠爆了,收到邀請函的同行和媒體在屋裏,還有沒有收到邀請函,也想進來湊熱鬧的人在外麵徘徊找門路。


    安夏穿著職業裝,緩步走上寬闊的舞台。


    整個大廳忽然悄然無聲,每個人的眼睛都盯著安夏。


    安夏在大屏的側麵站定,她微笑開口:“我期待這一天,已經等了三十七年。”


    台下眾人嘩然,安夏才多大啊?等了三十七年?


    從她的個人資料上看,她甚至都沒有三十七歲。


    安夏繼續說:“1958年,傑克?基爾比發明了全世界第一塊芯片。


    其實,那個時候,中國的計算機不算落後,同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出現,並改變世界格局。


    但是……這些創新者之中,並不包括我們,我們一直都是學習者和追隨者。


    我們與世界計算機巨頭的距離,越來越遠。


    原因多種多樣,缺錢、缺人,還有技術封鎖。


    紫金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自主研發,突破創新。


    我可以很驕傲的說,即使是在美國的平民之中,互聯網為生活提供的各項服務,遠不如我們國內便利。


    無線模塊研發的成功,把成千上萬的人從辦公室裏解放出來,隨時隨地可以查看郵件。


    今天,我要發布一個這樣級別的技術——浸潤式光刻技術。”


    大屏上出現動畫,依次展示了光刻機的深紫光是如何利用水做為介質,把解析度大幅提高。


    “去年,國外實現了0.6微米製程。但是,他們不願意把工藝賣給我們,隻願意賣幾年前的0.8微米的。


    我們的工程師,通過反複的摸索與研究,用一點點水,用0.8微米的光源,完成了0.35微米的製程……”


    安夏說得輕描淡寫。


    用水加物鏡的操作手法,跟傳統的幹式光刻技術是兩件事,是一種非常新的概念。


    如果不是安夏堅持,並保證做不出來也不會扣研究員的績效,芯片組的員工們才鼓起勇氣繼續研究。


    單是紫金的工程師們,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出來,也是相當的吃力,安夏費了不少口舌,還做了不少利益交換。


    終於把張總公司的工程師、還有此前投資的荷蘭asml工程師忽悠來做技術顧問。


    最終,在公司內外的質疑聲中,盤古芯片計劃組,交出了一份令安夏滿意的答卷。


    到了媒體提問環節,由於中芯一號曾經造的孽,記者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這種新式浸潤式光刻技術做出來的芯片是不是真的達到了技術標準,什麽時候可以商用。


    安夏當場展示了一個複雜的測試場景,很多同行都用過。


    以前的計算機要跑幾天,在新的計算機上,幾乎瞬間完成。


    “你這不對吧……”有同行質疑,“隻是芯片功能提高,能這麽快?”


    安夏微笑道:“當然,還有其他配套的硬件和內部做了一些小小的優化,這就是屬於商業機密了。各位可以來檢查,看看我是不是提前準備好的。”


    在場那麽多雙眼睛,其中一半是行業精英。


    要是紫金科技像中芯一號那樣動手腳,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發布會一開,全世界的芯片行業震動。


    不是因為紫金的技術有多強,而是中國居然趕上他們了。


    0.35微米製程技術,是上周才發布的。


    根據這幾年中國芯片情況,還有之前打聽到的消息,應該跟他們相差六七年才對。


    怎麽可能隻隔了六七天。


    幾家國際芯片巨頭一片沉寂,不知在幹什麽。


    國內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現了一些特別的聲音。


    有媒體人說安夏好大喜功,剛研發出的東西還不知道穩定不穩定呢,就敢拿出來,要是質量很差,甚至根本不能用的話,豈不是又讓祖國人民白高興一場。


    更多的聲音是認為安夏是想繼續騙更多的補貼,才會先放一個並不成熟的東西出來。


    “安總,要回應嗎?”王嬌嬌已經在心裏準備好了十幾篇用於不同場合、不同版本的回應草稿。


    “不用,做自己的事情就行。反正,隻要工商稅務還有給我們發補貼的單位不來找咱們麻煩,其他人,愛怎麽叫喚怎麽叫喚。”


    第三天,安夏宣布紫金芯片可以投入商用。


    十二個小時之後,全球幾大芯片供應商同時宣布去年剛推出的0.6微米芯片降價70%。


    就連上周的0.35微米芯片也降價20%。


    如果紫金的芯片,使用的是傳統幹式光刻法,這一招,就能讓紫金投入的所有研發費用付諸東流。


    他們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對待技術不發達地區的競爭對手:當競爭對手好不容易突破重圍,做出成品,他們馬上降價圍剿,讓對手投產即虧本,讓這些地方有研發能力的公司,再也不敢砸錢做研發。


    有媒體采訪安夏時,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以後紫金科技,還會再做研發嗎?”


    安夏優雅一笑:“為什麽不呢?我們公司的芯片,確實不如國外同行們那麽厲害,但湊合能用。如果國外同行們想要坐地起價的話,各位老板可以看看我們家的芯片,我們不漲價,您要多少,我們生產多少,量大從優,國內包郵,來人來函,一律歡迎啊。”


    第320章


    由於紫金科技如此高調開了發布會, 把整個氣氛炒得很熱鬧。


    引起了不少人的吐槽:“不知道的還以為趕英超美,領先世界幾千年了呢,吹成這樣, 安夏真是有夠不要臉的。”


    “不要臉才能賺大錢啊, 她一天賺的錢,你全家一輩子都賺不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