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作者:茶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種語重心長的語氣,薑文澤也聽出來張清航對李筠的拳拳愛護之心,表情也不似剛剛那樣輕鬆,仔細思考著張清航的話。
他對李筠那也是十分好奇的,並對這位好友看好的人才也相信對方的眼光。
但是聽著對方話裏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可以盡快將知識傳授下去,他又開始有些疑惑,物理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東西,更需要一個人沉下來細細思考,才能夠得出答案。
而且他還沒開始對李筠進行考驗,也可以說兩人都隻是聽過對方的名字,還沒見過麵,這麽快就把師徒的名號定下,有點過於心急。
他原先是想著徐徐圖之,先把人拐到自己的實驗室,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現在看來是他的這個想法有點不可能了,要是他現在就說一句自己需要考驗的話,他估計電話那頭的張清航轉頭就能給實驗室的其他教授打電話。
薑文澤思考了一會兒,沉聲道:
“要是個適合的人,我當然不會拒絕,就是時間有點趕,我這邊這段時間有點忙,估計暫時顧不上培養新人的事。大約要等到明年開學才行,我這裏有不少適合她現在看的書,你來我家拿。”
這是他粗略思考過後的決定,畢竟寒假大多數國人都會過年回家團聚,加上路上坐火車,估計能沉下心看書的時間不到寒假時間的一半。
他準備的書多一些,估計就能讓李筠好好度過這個寒假了。
張清航乍一聽還覺得挺有道理的,畢竟現在距離過年也就二十多天,臨近年關很多項目都在趕進度,他自己這邊也有挺多事要忙活的。
而且薑文澤那裏的書肯定都是李筠想要看卻找不到的,可以當做這個寒假的調味劑。
一番思索之後,他也同意了薑文澤的提議。
“也行,今天晚上跑你家一趟。”
“那好,有事再打電話。”
電話掛斷的一瞬間,薑文澤就走出自己的辦公室,隨便抓住一個過路人詢問。
“我們實驗室訂閱的《物理學報》在哪裏?”
被他抓住的人第一時間還有點懵,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指著過道盡頭牆上的報刊欄說:
“薑…薑教授,我們訂閱的期刊報紙都在對麵那裏。”
“謝謝。”
話音剛落,人就轉身往報刊欄的位置走去。
隻留下被臨時抓住的人在原地有些懵地回道:“不客氣。”
同時也對今天報刊裏有什麽新鮮的內容感到好奇,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薑教授如此著急的模樣,想著等她今天空閑下來的時候,肯定要去看看上麵有什麽讓人眼前一亮的研究。
薑文澤來到報刊欄,推動玻璃窗,從裏麵取出最新一期的《物理學報》,拿著它快速往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之後也和之前的趙誌民一樣,找到一個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細細看起來。
看到精彩處甚至忍不住拍大腿叫好,他也明白了好友讓自己仔細看看的原因。
現在在他看來,這篇文章不隻是他要看,他們實驗室特別是負責操作這一環節的研究員更是要仔細看,熟悉裏麵的內容,融會貫通,最好能夠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往後試驗的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
對於李筠這個人也就越發的好奇,恨不得打電話過去收回自己剛剛的話。
但他也知道,張清航這個根本藏不住話的人,此時說不定都在和李筠說寒假安排了。
如果被張清航教授知道,隻會說還是薑文澤這個人了解自己,他看已經把事情確定下來之後,立即招呼來李筠。
張清航教授看著李筠,還是覺得遺憾,不死心地繼續挽留。
“你就真的不想要改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嗎?其實老師這邊也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和他們光學那邊比起來也是絲毫不遜色的。”
“抱歉老師,喜歡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李筠對於這位有知遇之恩的教授,還是感覺到非常抱歉,再次鞠躬致歉。
張清航見狀趕緊喊道:“起來,不用如此客氣。既然你的心意不會改變,那麽這個寒假你就把自己在光學方麵的內容惡補一下,老師特意找人給你找來不少資料,足夠你整個寒假忙活。
等到開年,再給你聯係一個更好的老師帶你,希望你不要辜負老師的期待,即使不在老師手底下,也不可以懈怠。”
“多謝老師,李筠絕對不會辜負您的信任。”
麵對如此真誠的前輩,李筠真的是一腔感激之情都不知道如何表達,隻有用鞠躬的動作表達自己的謝意。
張清航看著李筠那因此憋紅的臉,也是笑著搖搖頭,擺擺手說:
“你先出去吧,明天老師再把東西給你帶過來。”
“謝謝老師。”
“好了好了,老師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見狀,李筠隻得彎著腰快速離開。
張清航則是在裏麵感歎緣分不夠,工作一結束就跑到薑文澤的實驗室,跟著他一起回家。
那架勢可把薑文澤看得頭皮發麻,但還是在張清航的強烈要求下,把自己家裏早些年看過還剩下的書通通找出來,裝了好幾個大紙箱,挪動幾次才弄到張家。
徐曼看到丈夫又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堆東西,熟視無睹,隻是交代他自己放好,最好別影響其他人行動的空間。
因為書太多,張清航一時半會兒也弄不走那麽多,翌日送給李筠的時候,隻帶了十幾本。
“這些都是老師按照由淺至深的標準挑選的,你先看這些,老師家裏還有不少,等你到時候自己去拿。我記得你今年不回家,準備留在學校過年,那正好可以去老師家熱鬧一下,老師家裏也是冷清的很。”
看著張老師臉上露出熟悉的你不能拒絕的微笑,李筠不好意思點點頭。
“那就打擾老師一家了。”
“這才對,你拿著。”
說著,就把自己麵前的一堆書推到李筠麵前。
而李筠也從自己帶來的布包裏掏出那本教材封麵的自譯經典書籍——《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
她把書放到張教授麵前,解釋說:“這是我來首都後,無意中在廢品站發現的,發現的時候就是用這張普通教材封麵遮掩,裏麵的內容卻是有關於半導體相關知識的書籍。
我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內容特別精彩,很適合我們這個階段學習瀏覽,就算是到達更深層次翻閱也不過時。本來應該早就拿給老師看得,忙起其他事情來一時忘了。希望老師能仔細看一眼,學生覺得這本書很有學習的必要的話。”
張清航也聽出了李筠話裏的意思,她是希望這本書能作為專業的教材,服務於學生們更加深入的學習。
聽到她的評價如此之高,他當即也來了興趣,對著李筠說:
“你說的話老師記下了,待會兒就仔細看看,你也先帶著這些書回去充實自我。”
“好的,老師。”
待到李筠離開之後,張清航立即翻看眼前這本樸素或者可以說是簡陋的書籍,看到上麵注明的原作者名字,他立即來了興趣,要是沒記錯的話,這個人還能稱為自己的師弟。
不過,這本書按照出版時間現在大陸應該還沒有才對,他也對這個譯者起了濃厚的興趣。
繼續翻看下去,他不免對國外科技迅速的發展而驚訝,比起他們當時所研究的內容,又有了很大的發展。
裏麵所描述的好幾種方法都是全新的、成係統的,比起他們這種獨自摸索的要全麵。
逐漸也明白了李筠所說的話的意思,眼前這本書的確是一本難得的經典。
張清航覺得能夠將書中內容透徹地翻譯出來,譯者絕對不可能是個門外漢,與他們物理學肯定有交際。
開始向自己認識的人打聽,是否有誰遺失了一本自譯的《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
時間就這樣匆匆流逝,李筠婉言謝絕了錢雯敏邀請上門過年的邀請,帶著自己剛剛發來的補助和之前的稿費,來到有點自由貿易意思的小市場,準備買些年貨上門拜訪張清航教授。
如今臨近80年過年,空氣中都彌漫著過年愉快的氣息,李筠身處其中,也能感受到大家夥身上的那股熱鬧勁。
加之現在隱隱約約傳出一點風聲,國家不再限製私營經濟,不少人也豁出去,帶上自家地裏的收成,來到城裏以往熟悉的街道上買賣。
除了不敢大聲吆喝之外,看起來與後世過年的樣子也沒差。
大部分拿出來的都是白菜、土豆、蘿卜等冬季常見的蔬菜,還有些買肉的攤子,那是直接圍的水泄不通。
李筠想著自己上門做客,最好還是買些水果和糖果,來到一處賣蘋果的攤位前,人剛站定。
老板就壓低聲音,壓製自己嘴裏呼出的白氣,招呼道:“大妹子,要來點蘋果不?這玩意紅通通的,大過年吃最喜慶了,五毛一斤。”
“給我來上五斤!”
“好嘞,大妹子,大哥這秤一定給你稱的足足的。”
說著,就忙不迭地往秤盤上放上大蘋果,說來這些還是他特意從下麵收上來的,可不知是他選的地方不對還是怎麽,來買的人不是買的很少,就是問了價錢之後直接走開。
這價格可是他思量許久之後才定下的,是比供銷社要貴上一點,可他也出了不少力,一張臉凍的全是凍瘡,那都是辛苦錢。
心想:在這裏做完今天的買賣,一定要想個更好的地方賣東西才行。
李筠看著那秤杆高高揚起的角度,就知道眼前的大哥是個實心眼的人,露出的一雙眼笑似彎月,從口袋裏掏出兩塊五,遞到老板手裏。
老板眉開眼笑地收下錢,將五斤蘋果輕放到自製的繩結袋子中,遞到李筠麵前,提醒道:
“有點重,大妹子拿著注意點路。”
買過應景的蘋果,李筠又去功效著買了小孩子愛吃的水果糖,據張教授的年紀估計,現在應該也是有孫輩的年紀了。
她一路迎著風迎著雪,在冬日熱鬧的氛圍中,來到大學教授們住著的小區。
在小區門口登記信息之後,才被許可入內。
這片小區不是進來興起的樓房的,而是一個個類似小別墅類型的小院子,麵積不大,但隱私性很好,家家戶戶之間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她沿著老師曾經說過的路線,一步步走到39號院子,準備敲門的手剛敲下去,門就被人從裏麵打開。
開門的看起來是個高中生,她的大腦頓時疑惑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麽稱呼眼前的人。
門內的張筱卻樂了,立馬對著廚房裏的爸爸喊道:“爸,你叫的學生來了。”
這下子李筠才知道原來眼前的是張教授的女兒,眉眼彎彎地笑著說:
“妹妹,你好!”
“小姐姐,你也好!快進來,我爸今天一大早就在嘴邊一直念叨著他叫來家裏團聚的學生,其他人都熟悉路線,早就到了,你是最後一個,可把我爸等著急了。”
李筠一聽還以為自己晚到了,立即解釋說:“我還以為晚飯時才聚,沒想到自己還是來晚了。”
還在說著話,兩人就已經來到了客廳入口。
這時李筠也注意到,客廳裏的人還真不少,一個個都像模像樣地在包著餃子,而她的老師則是在廚房裏麵剁餡,看起來還有一種賢夫的感覺。
師母徐曼趕緊拍拍自己手裏的麵粉迎上來,嗔怪地說:
“來就來,你還帶什麽東西?”
李筠舉起自己手裏的蘋果和水果糖,解釋說:“沒什麽,就是在來的路上隨意在路邊買的一點水果和糖,不知多少錢,師母你就收下吧。”
說完,就迅速地把自己手裏的東西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徐曼看著也隻能無奈地笑,“我可記得我家老張說,你現在可還是一個學生,自己掙錢不容易,以後可不許這樣了。
他對李筠那也是十分好奇的,並對這位好友看好的人才也相信對方的眼光。
但是聽著對方話裏的意思,是希望自己可以盡快將知識傳授下去,他又開始有些疑惑,物理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東西,更需要一個人沉下來細細思考,才能夠得出答案。
而且他還沒開始對李筠進行考驗,也可以說兩人都隻是聽過對方的名字,還沒見過麵,這麽快就把師徒的名號定下,有點過於心急。
他原先是想著徐徐圖之,先把人拐到自己的實驗室,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現在看來是他的這個想法有點不可能了,要是他現在就說一句自己需要考驗的話,他估計電話那頭的張清航轉頭就能給實驗室的其他教授打電話。
薑文澤思考了一會兒,沉聲道:
“要是個適合的人,我當然不會拒絕,就是時間有點趕,我這邊這段時間有點忙,估計暫時顧不上培養新人的事。大約要等到明年開學才行,我這裏有不少適合她現在看的書,你來我家拿。”
這是他粗略思考過後的決定,畢竟寒假大多數國人都會過年回家團聚,加上路上坐火車,估計能沉下心看書的時間不到寒假時間的一半。
他準備的書多一些,估計就能讓李筠好好度過這個寒假了。
張清航乍一聽還覺得挺有道理的,畢竟現在距離過年也就二十多天,臨近年關很多項目都在趕進度,他自己這邊也有挺多事要忙活的。
而且薑文澤那裏的書肯定都是李筠想要看卻找不到的,可以當做這個寒假的調味劑。
一番思索之後,他也同意了薑文澤的提議。
“也行,今天晚上跑你家一趟。”
“那好,有事再打電話。”
電話掛斷的一瞬間,薑文澤就走出自己的辦公室,隨便抓住一個過路人詢問。
“我們實驗室訂閱的《物理學報》在哪裏?”
被他抓住的人第一時間還有點懵,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指著過道盡頭牆上的報刊欄說:
“薑…薑教授,我們訂閱的期刊報紙都在對麵那裏。”
“謝謝。”
話音剛落,人就轉身往報刊欄的位置走去。
隻留下被臨時抓住的人在原地有些懵地回道:“不客氣。”
同時也對今天報刊裏有什麽新鮮的內容感到好奇,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薑教授如此著急的模樣,想著等她今天空閑下來的時候,肯定要去看看上麵有什麽讓人眼前一亮的研究。
薑文澤來到報刊欄,推動玻璃窗,從裏麵取出最新一期的《物理學報》,拿著它快速往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之後也和之前的趙誌民一樣,找到一個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細細看起來。
看到精彩處甚至忍不住拍大腿叫好,他也明白了好友讓自己仔細看看的原因。
現在在他看來,這篇文章不隻是他要看,他們實驗室特別是負責操作這一環節的研究員更是要仔細看,熟悉裏麵的內容,融會貫通,最好能夠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往後試驗的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
對於李筠這個人也就越發的好奇,恨不得打電話過去收回自己剛剛的話。
但他也知道,張清航這個根本藏不住話的人,此時說不定都在和李筠說寒假安排了。
如果被張清航教授知道,隻會說還是薑文澤這個人了解自己,他看已經把事情確定下來之後,立即招呼來李筠。
張清航教授看著李筠,還是覺得遺憾,不死心地繼續挽留。
“你就真的不想要改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嗎?其實老師這邊也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和他們光學那邊比起來也是絲毫不遜色的。”
“抱歉老師,喜歡的事情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李筠對於這位有知遇之恩的教授,還是感覺到非常抱歉,再次鞠躬致歉。
張清航見狀趕緊喊道:“起來,不用如此客氣。既然你的心意不會改變,那麽這個寒假你就把自己在光學方麵的內容惡補一下,老師特意找人給你找來不少資料,足夠你整個寒假忙活。
等到開年,再給你聯係一個更好的老師帶你,希望你不要辜負老師的期待,即使不在老師手底下,也不可以懈怠。”
“多謝老師,李筠絕對不會辜負您的信任。”
麵對如此真誠的前輩,李筠真的是一腔感激之情都不知道如何表達,隻有用鞠躬的動作表達自己的謝意。
張清航看著李筠那因此憋紅的臉,也是笑著搖搖頭,擺擺手說:
“你先出去吧,明天老師再把東西給你帶過來。”
“謝謝老師。”
“好了好了,老師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見狀,李筠隻得彎著腰快速離開。
張清航則是在裏麵感歎緣分不夠,工作一結束就跑到薑文澤的實驗室,跟著他一起回家。
那架勢可把薑文澤看得頭皮發麻,但還是在張清航的強烈要求下,把自己家裏早些年看過還剩下的書通通找出來,裝了好幾個大紙箱,挪動幾次才弄到張家。
徐曼看到丈夫又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一堆東西,熟視無睹,隻是交代他自己放好,最好別影響其他人行動的空間。
因為書太多,張清航一時半會兒也弄不走那麽多,翌日送給李筠的時候,隻帶了十幾本。
“這些都是老師按照由淺至深的標準挑選的,你先看這些,老師家裏還有不少,等你到時候自己去拿。我記得你今年不回家,準備留在學校過年,那正好可以去老師家熱鬧一下,老師家裏也是冷清的很。”
看著張老師臉上露出熟悉的你不能拒絕的微笑,李筠不好意思點點頭。
“那就打擾老師一家了。”
“這才對,你拿著。”
說著,就把自己麵前的一堆書推到李筠麵前。
而李筠也從自己帶來的布包裏掏出那本教材封麵的自譯經典書籍——《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
她把書放到張教授麵前,解釋說:“這是我來首都後,無意中在廢品站發現的,發現的時候就是用這張普通教材封麵遮掩,裏麵的內容卻是有關於半導體相關知識的書籍。
我看了一下,發現裏麵的內容特別精彩,很適合我們這個階段學習瀏覽,就算是到達更深層次翻閱也不過時。本來應該早就拿給老師看得,忙起其他事情來一時忘了。希望老師能仔細看一眼,學生覺得這本書很有學習的必要的話。”
張清航也聽出了李筠話裏的意思,她是希望這本書能作為專業的教材,服務於學生們更加深入的學習。
聽到她的評價如此之高,他當即也來了興趣,對著李筠說:
“你說的話老師記下了,待會兒就仔細看看,你也先帶著這些書回去充實自我。”
“好的,老師。”
待到李筠離開之後,張清航立即翻看眼前這本樸素或者可以說是簡陋的書籍,看到上麵注明的原作者名字,他立即來了興趣,要是沒記錯的話,這個人還能稱為自己的師弟。
不過,這本書按照出版時間現在大陸應該還沒有才對,他也對這個譯者起了濃厚的興趣。
繼續翻看下去,他不免對國外科技迅速的發展而驚訝,比起他們當時所研究的內容,又有了很大的發展。
裏麵所描述的好幾種方法都是全新的、成係統的,比起他們這種獨自摸索的要全麵。
逐漸也明白了李筠所說的話的意思,眼前這本書的確是一本難得的經典。
張清航覺得能夠將書中內容透徹地翻譯出來,譯者絕對不可能是個門外漢,與他們物理學肯定有交際。
開始向自己認識的人打聽,是否有誰遺失了一本自譯的《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
時間就這樣匆匆流逝,李筠婉言謝絕了錢雯敏邀請上門過年的邀請,帶著自己剛剛發來的補助和之前的稿費,來到有點自由貿易意思的小市場,準備買些年貨上門拜訪張清航教授。
如今臨近80年過年,空氣中都彌漫著過年愉快的氣息,李筠身處其中,也能感受到大家夥身上的那股熱鬧勁。
加之現在隱隱約約傳出一點風聲,國家不再限製私營經濟,不少人也豁出去,帶上自家地裏的收成,來到城裏以往熟悉的街道上買賣。
除了不敢大聲吆喝之外,看起來與後世過年的樣子也沒差。
大部分拿出來的都是白菜、土豆、蘿卜等冬季常見的蔬菜,還有些買肉的攤子,那是直接圍的水泄不通。
李筠想著自己上門做客,最好還是買些水果和糖果,來到一處賣蘋果的攤位前,人剛站定。
老板就壓低聲音,壓製自己嘴裏呼出的白氣,招呼道:“大妹子,要來點蘋果不?這玩意紅通通的,大過年吃最喜慶了,五毛一斤。”
“給我來上五斤!”
“好嘞,大妹子,大哥這秤一定給你稱的足足的。”
說著,就忙不迭地往秤盤上放上大蘋果,說來這些還是他特意從下麵收上來的,可不知是他選的地方不對還是怎麽,來買的人不是買的很少,就是問了價錢之後直接走開。
這價格可是他思量許久之後才定下的,是比供銷社要貴上一點,可他也出了不少力,一張臉凍的全是凍瘡,那都是辛苦錢。
心想:在這裏做完今天的買賣,一定要想個更好的地方賣東西才行。
李筠看著那秤杆高高揚起的角度,就知道眼前的大哥是個實心眼的人,露出的一雙眼笑似彎月,從口袋裏掏出兩塊五,遞到老板手裏。
老板眉開眼笑地收下錢,將五斤蘋果輕放到自製的繩結袋子中,遞到李筠麵前,提醒道:
“有點重,大妹子拿著注意點路。”
買過應景的蘋果,李筠又去功效著買了小孩子愛吃的水果糖,據張教授的年紀估計,現在應該也是有孫輩的年紀了。
她一路迎著風迎著雪,在冬日熱鬧的氛圍中,來到大學教授們住著的小區。
在小區門口登記信息之後,才被許可入內。
這片小區不是進來興起的樓房的,而是一個個類似小別墅類型的小院子,麵積不大,但隱私性很好,家家戶戶之間都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她沿著老師曾經說過的路線,一步步走到39號院子,準備敲門的手剛敲下去,門就被人從裏麵打開。
開門的看起來是個高中生,她的大腦頓時疑惑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麽稱呼眼前的人。
門內的張筱卻樂了,立馬對著廚房裏的爸爸喊道:“爸,你叫的學生來了。”
這下子李筠才知道原來眼前的是張教授的女兒,眉眼彎彎地笑著說:
“妹妹,你好!”
“小姐姐,你也好!快進來,我爸今天一大早就在嘴邊一直念叨著他叫來家裏團聚的學生,其他人都熟悉路線,早就到了,你是最後一個,可把我爸等著急了。”
李筠一聽還以為自己晚到了,立即解釋說:“我還以為晚飯時才聚,沒想到自己還是來晚了。”
還在說著話,兩人就已經來到了客廳入口。
這時李筠也注意到,客廳裏的人還真不少,一個個都像模像樣地在包著餃子,而她的老師則是在廚房裏麵剁餡,看起來還有一種賢夫的感覺。
師母徐曼趕緊拍拍自己手裏的麵粉迎上來,嗔怪地說:
“來就來,你還帶什麽東西?”
李筠舉起自己手裏的蘋果和水果糖,解釋說:“沒什麽,就是在來的路上隨意在路邊買的一點水果和糖,不知多少錢,師母你就收下吧。”
說完,就迅速地把自己手裏的東西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徐曼看著也隻能無奈地笑,“我可記得我家老張說,你現在可還是一個學生,自己掙錢不容易,以後可不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