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著從懷中的人身上傳來的幽香,脖頸一側傳來的動靜就好似一隻矜貴的貓在蹭著他,耳根子久違的又染上了一抹紅暈。
念空抿了抿唇,抬起一隻手浮上單萃兒的腦後,輕輕的撫了撫她些許淩亂的發絲,微微閉上了眼,回道:“許是我的直覺罷了。”
單萃兒推開念空,雙眸閃著亮光,興奮道:“那你如今下山,是要準備還俗了嗎?”
本以為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可等了片刻,卻見對方閉上了嘴,眸中閃過一絲歉意,一句不吭。
她的臉色一僵,勉強笑道:“你現在是什麽意思?方才你要和我說在一起隻是玩笑嗎?”
夕陽下沉,天色逐漸的變得暗淡,夜間的風占了露水而逐漸變的寒涼。
她執拗的看著沉默的青年。
良久,念空方才出聲:“我年幼之時是由青山寺的方丈帶回寺裏,我的親生父親亦是犯了錯致使百姓陷於苦難之地,青山寺更是撫育我數十年,我理應要為他們做些什麽。”
單萃兒沉默了許久,問:“所以你不打算還俗嗎?”
念空搖頭,見單萃兒失落的模樣,眉尖輕蹙,下意識的上前抱住了對方,下顎抵在柔順的發絲上,輕聲道:“三年後,若你還願意與我在一起,我便還俗。”
“當真!”單萃兒好不容易忍住的酸澀在這充斥著皂莢清香的懷抱中破了防,眼中的水霧盡數染上那身藏青色的僧袍上。
念空察覺到身前的異樣,歎息了一聲,微微鬆開手臂,垂下眸子,低頭尋上那一抹緋色的唇瓣,輕輕的觸碰了一下。
而後樓住了單萃兒僵住的身軀,側過頭埋進她的脖頸處,低低的應了一聲。
緩了好半晌,單萃兒下意識的側頭看去,一隻紅的似要滴血的耳垂就這麽明晃晃的顯露在自己的眼前。
單萃兒眼淚頓時收起,“噗嗤”一聲輕笑出來,輕輕的拍打著對方的脊背,笑道:“倒是不曾想到原來溫和有禮的小師父還能做出這般有辱門規的事兒!”
話音剛落,單萃兒隻覺得抱著她的手臂越發地緊了,卻遲遲不肯出聲。
單萃兒在念空羞惱的神情下又笑了好半晌,方才推開念空,見他一臉茫然的模樣,心中不由得又酸又甜
她踮起腳尖,伸出手摸了摸那光潔的頭顱,笑道:“我會等你的,你放心走吧。”
“嗯。”
念空深深的看了眼一臉笑容的單萃兒,應了一聲,又站了會兒,出聲道:“夜色將晚,你府上的人該尋你了,你就先走吧!”
單萃兒扭頭看去,確實聽到了裏頭隱約傳來的呼喊聲,她點了點頭,提起裙擺,跑回了後門處。
推開門進去的一剎那,她下意識的回過頭看了眼。
昏暗的樹影下,遠遠的似乎還能看見一道人影站在那處似是在注視著自己。
單萃兒臉一紅,匆忙進了屋。
在屋內候了半晌的清河正在屋內來來回回的踱著步,一見自家小姐紅著臉回來了,連忙追上去問:“小姐,怎麽樣?姑爺可是說了什麽時候娶您?”
單萃兒倒在軟榻上,撿起身側的團扇就朝著自己的臉扇了幾下,這才覺得臉上的燥熱下去了不少。
“三年後娶我!”
“啊!”
“啊 ,對了,清荷你告知一下安秉文,明日不用過來了”
“噢……”
第106章
一百零六
另一頭,念空回了青山寺,剛推開房門,就見念無手中拿著傷藥一臉擔憂的蹲在一側。
念無見自家師兄臉色蒼白,連忙站起身來:“師兄你昨日才挨了二十鞭子,怎的又到處亂走!”
念無接過傷藥,脫下衣袍,聞言搖了搖頭:“並未傷及性命,倒也無礙。”
念無撇了撇嘴,看著自家師兄背後交錯縱橫的傷口,每一道都深入皮肉之中,此刻因在外奔波了一下午,不斷有新的血撕破疤痕不斷湧出,而新傷口的下麵還有一層已結成疤痕的舊傷。
整個後背可以說毫無完整的皮膚。
“師兄今日是去見單施主了嗎?”
念空背到身後撒藥的手一滯,垂眸應了一聲。
念無猶豫了片刻,問:“單施主知道師兄這身傷是因為要脫離青山寺還俗所受下的懲戒嗎?”
“這是我的選擇,她不必知道。”
“那……師兄什麽時候走?”
念無蹲在師兄身旁,心中始終舍不得自家師兄離去,可他知道師兄自接下這段懲戒後,他的心意就不會改變。
師兄已盡數收下了二十鞭,雖然不知師兄為何沒有立即還俗,而是選擇作為行僧在世間行走三年再回來。
但他仍是希望師兄可以得償所願。
念空看了眼念無,看著他一臉的不舍,伸出手輕拍了幾下他的肩部,溫聲道:“我明日便走,你替我好好照顧師父。”
念無應了一聲,想到山下的單施主,忍不住撓了撓頭問道:“你走了,那單施主怎麽辦?可要我時常去看看她?”
“此事我已與她說清楚了,你不用去打擾她。”念空撒完藥,套上僧袍,頓了頓,補充道:“更何況,若經常有僧人在單府附近徘徊,恐會引來不便之處。”
“那單施主自己來青山寺尋問你近況呢?”
“她若問起我,你便告訴她吧。”
念無點了點頭,應了一聲是。
第二日天還未亮,念空熄了屋內的燈,背著包袱就離了寺。
山頂上,二長老看著山下漸行漸遠的背影,歎氣道:“師兄是早有預料到念空這孩子今日的選擇,當年才選擇讓他帶發修行的嗎?”
方丈摸了摸胡子,枯槁一般的麵容上緩緩露出一抹笑意:“這孩子自幼就冷靜聰慧,可慧極必傷,他目睹了親人的亡故,百姓的苦難,即便麵對佛祖,心中又怎能真正放下一切。”
“經書帶給他的不過是一時的平靜,卻撫慰不了他心中的愧疚,我曾問他要複仇嗎?你知道這孩子是怎麽說的嗎?”
“莫不是放棄了複仇?”二長老驚訝道。
方丈大笑幾聲,笑道:“你所言不錯。”
事實上當年他接到這孩子時,映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便是為他尋一處無子女的富貴人家。
在他問出這一番話後,稚童隻是反問他一句話便讓他足足愣了半天,便欣然將其帶回了寺裏。
若我複了仇,那受害者的子孫後代是否也會向我複仇?
這孩子極有慧根,與我佛有緣,即便隻有短短數十年的緣分。
念空這一去足足便是三年的光陰。
三年裏,念空踏遍了西北處的每一個角落,戈壁沙灘,青綠草原。
助人看病,為亡者超度,傳頌經文,宣傳青山寺。
偶有遇見稀奇的小玩意,便會買下,托人送回遙遠的一個小村裏。
送去哪?
請幫貧僧送至牛家村裏有著最漂亮景色的富貴人家裏。
久而久之,旁人便知道,這溫和俊俏的光頭和尚不喜人,不喜物,唯愛美景。
單萃兒閨房內的博古架上,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也越來越多。
直到博古架上的最後一格被占滿的某日,單萃兒照常去村尾處取遠方送來的小玩意。
抬眸的瞬間,她看著站在樹下對著她溫和笑著的身影,好似又回到了初見的那一日。
心不甘情不願的被拖去青山寺時卻碰見了一見鍾情的清秀小和尚。
初見,他未及冠,她未及笄。
如今,時間一晃而逝,四個春夏秋冬伴著他們而過。
他也終於來到了她身邊。
她笑著笑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不是說今日要送我更好的東西嗎?”
初春的暖陽之下,和煦的春風送來了一道溫和的聲音。
“嗯,所以我來了……”
(正文完)
感謝各位小天使們長達六個月的相伴,這篇文就到此完結啦~~後麵會掉落一些小番外!
第107章 番外合集
一百零七
(一)念空的回憶
我生於一個官宦人家,奢華的吃穿用度,身旁總是圍繞著仆人,他們總是會誇我,聰慧,懂事,性格溫和靦腆也有點像是我父親。
是的,我的父親雖然是朝廷任命的大官,可他卻沒有一個為官者該有的肅穆和氣場。
相反,父親更像是一個書生,溫和儒雅。
府裏的仆人也都很敬愛我的父親,可我從父親偶爾露出的神色中,察覺到了父親不太一樣的一麵。
就好像是從陰暗之處裏的蛇窟裏鑽出來的毒蛇,令人心中發冷。
但是父親他很愛我,所以我不會介意他偶爾露出的陰冷一麵。
十歲那年,家中因父親貪汙巨額軍餉,致使北方的戰場得不到供應而戰敗。
府內不知從何起,到處充滿了慘叫和哀嚎,
腳下幹淨的不著一絲灰塵的地麵彌漫上了血水,我的身上也開始有了傷口,很疼,心也很難受,暈過去的最後一刻,我看到的是壓在我身上的是從小伴著我長大的小廝猙獰的麵孔。
再次醒來,我看到了一個光著腦袋的中年男子,是皇寺的方丈。
曾經的祭天儀式上,我曾遠遠的看到過他,不過他好像不知道我認識他。
念空抿了抿唇,抬起一隻手浮上單萃兒的腦後,輕輕的撫了撫她些許淩亂的發絲,微微閉上了眼,回道:“許是我的直覺罷了。”
單萃兒推開念空,雙眸閃著亮光,興奮道:“那你如今下山,是要準備還俗了嗎?”
本以為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可等了片刻,卻見對方閉上了嘴,眸中閃過一絲歉意,一句不吭。
她的臉色一僵,勉強笑道:“你現在是什麽意思?方才你要和我說在一起隻是玩笑嗎?”
夕陽下沉,天色逐漸的變得暗淡,夜間的風占了露水而逐漸變的寒涼。
她執拗的看著沉默的青年。
良久,念空方才出聲:“我年幼之時是由青山寺的方丈帶回寺裏,我的親生父親亦是犯了錯致使百姓陷於苦難之地,青山寺更是撫育我數十年,我理應要為他們做些什麽。”
單萃兒沉默了許久,問:“所以你不打算還俗嗎?”
念空搖頭,見單萃兒失落的模樣,眉尖輕蹙,下意識的上前抱住了對方,下顎抵在柔順的發絲上,輕聲道:“三年後,若你還願意與我在一起,我便還俗。”
“當真!”單萃兒好不容易忍住的酸澀在這充斥著皂莢清香的懷抱中破了防,眼中的水霧盡數染上那身藏青色的僧袍上。
念空察覺到身前的異樣,歎息了一聲,微微鬆開手臂,垂下眸子,低頭尋上那一抹緋色的唇瓣,輕輕的觸碰了一下。
而後樓住了單萃兒僵住的身軀,側過頭埋進她的脖頸處,低低的應了一聲。
緩了好半晌,單萃兒下意識的側頭看去,一隻紅的似要滴血的耳垂就這麽明晃晃的顯露在自己的眼前。
單萃兒眼淚頓時收起,“噗嗤”一聲輕笑出來,輕輕的拍打著對方的脊背,笑道:“倒是不曾想到原來溫和有禮的小師父還能做出這般有辱門規的事兒!”
話音剛落,單萃兒隻覺得抱著她的手臂越發地緊了,卻遲遲不肯出聲。
單萃兒在念空羞惱的神情下又笑了好半晌,方才推開念空,見他一臉茫然的模樣,心中不由得又酸又甜
她踮起腳尖,伸出手摸了摸那光潔的頭顱,笑道:“我會等你的,你放心走吧。”
“嗯。”
念空深深的看了眼一臉笑容的單萃兒,應了一聲,又站了會兒,出聲道:“夜色將晚,你府上的人該尋你了,你就先走吧!”
單萃兒扭頭看去,確實聽到了裏頭隱約傳來的呼喊聲,她點了點頭,提起裙擺,跑回了後門處。
推開門進去的一剎那,她下意識的回過頭看了眼。
昏暗的樹影下,遠遠的似乎還能看見一道人影站在那處似是在注視著自己。
單萃兒臉一紅,匆忙進了屋。
在屋內候了半晌的清河正在屋內來來回回的踱著步,一見自家小姐紅著臉回來了,連忙追上去問:“小姐,怎麽樣?姑爺可是說了什麽時候娶您?”
單萃兒倒在軟榻上,撿起身側的團扇就朝著自己的臉扇了幾下,這才覺得臉上的燥熱下去了不少。
“三年後娶我!”
“啊!”
“啊 ,對了,清荷你告知一下安秉文,明日不用過來了”
“噢……”
第106章
一百零六
另一頭,念空回了青山寺,剛推開房門,就見念無手中拿著傷藥一臉擔憂的蹲在一側。
念無見自家師兄臉色蒼白,連忙站起身來:“師兄你昨日才挨了二十鞭子,怎的又到處亂走!”
念無接過傷藥,脫下衣袍,聞言搖了搖頭:“並未傷及性命,倒也無礙。”
念無撇了撇嘴,看著自家師兄背後交錯縱橫的傷口,每一道都深入皮肉之中,此刻因在外奔波了一下午,不斷有新的血撕破疤痕不斷湧出,而新傷口的下麵還有一層已結成疤痕的舊傷。
整個後背可以說毫無完整的皮膚。
“師兄今日是去見單施主了嗎?”
念空背到身後撒藥的手一滯,垂眸應了一聲。
念無猶豫了片刻,問:“單施主知道師兄這身傷是因為要脫離青山寺還俗所受下的懲戒嗎?”
“這是我的選擇,她不必知道。”
“那……師兄什麽時候走?”
念無蹲在師兄身旁,心中始終舍不得自家師兄離去,可他知道師兄自接下這段懲戒後,他的心意就不會改變。
師兄已盡數收下了二十鞭,雖然不知師兄為何沒有立即還俗,而是選擇作為行僧在世間行走三年再回來。
但他仍是希望師兄可以得償所願。
念空看了眼念無,看著他一臉的不舍,伸出手輕拍了幾下他的肩部,溫聲道:“我明日便走,你替我好好照顧師父。”
念無應了一聲,想到山下的單施主,忍不住撓了撓頭問道:“你走了,那單施主怎麽辦?可要我時常去看看她?”
“此事我已與她說清楚了,你不用去打擾她。”念空撒完藥,套上僧袍,頓了頓,補充道:“更何況,若經常有僧人在單府附近徘徊,恐會引來不便之處。”
“那單施主自己來青山寺尋問你近況呢?”
“她若問起我,你便告訴她吧。”
念無點了點頭,應了一聲是。
第二日天還未亮,念空熄了屋內的燈,背著包袱就離了寺。
山頂上,二長老看著山下漸行漸遠的背影,歎氣道:“師兄是早有預料到念空這孩子今日的選擇,當年才選擇讓他帶發修行的嗎?”
方丈摸了摸胡子,枯槁一般的麵容上緩緩露出一抹笑意:“這孩子自幼就冷靜聰慧,可慧極必傷,他目睹了親人的亡故,百姓的苦難,即便麵對佛祖,心中又怎能真正放下一切。”
“經書帶給他的不過是一時的平靜,卻撫慰不了他心中的愧疚,我曾問他要複仇嗎?你知道這孩子是怎麽說的嗎?”
“莫不是放棄了複仇?”二長老驚訝道。
方丈大笑幾聲,笑道:“你所言不錯。”
事實上當年他接到這孩子時,映入腦中的第一個想法便是為他尋一處無子女的富貴人家。
在他問出這一番話後,稚童隻是反問他一句話便讓他足足愣了半天,便欣然將其帶回了寺裏。
若我複了仇,那受害者的子孫後代是否也會向我複仇?
這孩子極有慧根,與我佛有緣,即便隻有短短數十年的緣分。
念空這一去足足便是三年的光陰。
三年裏,念空踏遍了西北處的每一個角落,戈壁沙灘,青綠草原。
助人看病,為亡者超度,傳頌經文,宣傳青山寺。
偶有遇見稀奇的小玩意,便會買下,托人送回遙遠的一個小村裏。
送去哪?
請幫貧僧送至牛家村裏有著最漂亮景色的富貴人家裏。
久而久之,旁人便知道,這溫和俊俏的光頭和尚不喜人,不喜物,唯愛美景。
單萃兒閨房內的博古架上,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也越來越多。
直到博古架上的最後一格被占滿的某日,單萃兒照常去村尾處取遠方送來的小玩意。
抬眸的瞬間,她看著站在樹下對著她溫和笑著的身影,好似又回到了初見的那一日。
心不甘情不願的被拖去青山寺時卻碰見了一見鍾情的清秀小和尚。
初見,他未及冠,她未及笄。
如今,時間一晃而逝,四個春夏秋冬伴著他們而過。
他也終於來到了她身邊。
她笑著笑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不是說今日要送我更好的東西嗎?”
初春的暖陽之下,和煦的春風送來了一道溫和的聲音。
“嗯,所以我來了……”
(正文完)
感謝各位小天使們長達六個月的相伴,這篇文就到此完結啦~~後麵會掉落一些小番外!
第107章 番外合集
一百零七
(一)念空的回憶
我生於一個官宦人家,奢華的吃穿用度,身旁總是圍繞著仆人,他們總是會誇我,聰慧,懂事,性格溫和靦腆也有點像是我父親。
是的,我的父親雖然是朝廷任命的大官,可他卻沒有一個為官者該有的肅穆和氣場。
相反,父親更像是一個書生,溫和儒雅。
府裏的仆人也都很敬愛我的父親,可我從父親偶爾露出的神色中,察覺到了父親不太一樣的一麵。
就好像是從陰暗之處裏的蛇窟裏鑽出來的毒蛇,令人心中發冷。
但是父親他很愛我,所以我不會介意他偶爾露出的陰冷一麵。
十歲那年,家中因父親貪汙巨額軍餉,致使北方的戰場得不到供應而戰敗。
府內不知從何起,到處充滿了慘叫和哀嚎,
腳下幹淨的不著一絲灰塵的地麵彌漫上了血水,我的身上也開始有了傷口,很疼,心也很難受,暈過去的最後一刻,我看到的是壓在我身上的是從小伴著我長大的小廝猙獰的麵孔。
再次醒來,我看到了一個光著腦袋的中年男子,是皇寺的方丈。
曾經的祭天儀式上,我曾遠遠的看到過他,不過他好像不知道我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