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下,蒼青色道袍的身影端坐於石桌前,正不緊不慢地看向她那處,一旁的墨七安安靜靜地依靠著樹幹,聽見動靜,警惕地抬眼掃來。
洛寧抱著書冊緩緩走來,輕聲喚了一句二表兄。
草綠色的繡鞋踩上層層疊疊的銀杏葉,最後於石墩旁停了下來。
“二表兄,那日洛寧身上不舒坦,沒想到竟然記錯了日子,故而今日特意來與二表兄賠不是。”
見他沒有吭聲,洛寧心裏緊張,但麵上強忍著鎮定,不一會兒,漆黑的杏眸裏已是一汪深泉。
“抱歉,二表兄,都是洛寧的錯,洛寧不是故意要來打擾二表兄的。洛寧這就走。”
說罷,洛寧抱著書冊還有手中的竹筒,就要離開。
“慢著。”楊晟真輕抬眼簾,平靜的眼眸裏波瀾不驚。
“你莫多想,我並未嫌你打擾。”楊晟真頓了頓,想起方才她狼狽的模樣,一時有些不忍,“表妹身子可好些了?”
“勞煩二表兄掛念,今日已經好得差不多了。這才敢來找二——阿嚏!”
說著間,卻被一道噴嚏打斷,混亂間洛寧手中的竹筒沒有拿穩,連著一兩冊書一同掉到了地上。
見她慌亂無措地彎身拾撿著竹筒和書冊,楊晟真的視線落在了墨七身上。
墨七會意,三下五初二地將那些東西都拾起,放到了桌子上。
“抱歉,二表兄,我不是有意的。”
“這是怎麽了?”二人的目光共同落在桌上的物什上,隨後相交到一處去。
“沒……沒什麽,不打緊的,就是路上發生了意外。”洛寧勉強地笑著回應。從心底裏,她迫切地想要楊晟真知道方才在廊道內的事,但是那樣未免刻意,他若想知道,不用她解釋,自然會知道。
“二表兄那日說了要教我練字的,這是我找來的字帖,雖然沒有褚公的,但是平日了閑來無事也可以練練,二表兄看看如何?”
旋即走上前站在楊晟真身旁,將字帖攤開。
楊晟真翻來來了幾本,認真地察看。
“飛白書靈動飄逸、風韻尤存。然對表妹而言卻是變化多端,不好掌握。”
“瘦金體筆法追勁,意度天成,若想練好,更須得費一番苦功夫。表妹這處兒的運筆,明顯無力。”
見他評審仔細,洛寧自然得了便宜,“二表兄是洛寧的師父,不然以後還是喚我洛寧吧。近來府中的姐姐妹妹也多,免得二表兄記差了。”
楊晟真正注視著桌上的字帖,不防耳邊突然飄來這句話。他微略驚愕,旋即視線滯住,接著又向前輕掃抬眼看向她。離得近了,淺綠色對襟比甲上深淺不一的痕跡愈發明顯,幾乎都洇濕在了那一處。
“公子,這是你要的琴!”
此時硯池突然抱著一把通體漆黑的古琴裏側的廂房裏出來。
楊晟真旋即起身,看著洛寧,沉聲道,“走吧,去書房。”
洛寧微愣,明白了他這是要兌現教自己練字的承諾,便迅速拿著字帖跟著過去了。
金黃的銀杏樹下,硯池抱著不知所然,怎麽公子不是要琴嗎,他一大早去琴行將公子的祈天拿回,又回去擦拭了一遍。也算是忙裏忙外了一早上,怎麽公子卻不想要了?
“還愣著幹什麽,快將琴送到書房去。”墨七在一旁冷冷道。
“公子彈琴向來喜愛一人獨奏,表姑娘在那裏,公子還會彈琴嗎?”硯池滿頭霧水,看著書房的隔窗蹙眉沉思。
過了一會兒,硯池還是決定將琴送到了書房,畢竟這祈天琴向來都是放到書房,隻是不久前被公子的小外甥磕到了才拿到琴行修補的。
跟著進了書房,迎麵便是一股清冷的鬆香氣息,待走裏處,才發現香味來源於一鼎不大不小的三足圓口的宣德爐。大周的文人雅士皆愛宣德爐,包括她的父母還有知韞哥哥。
“這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你可先琢磨琢磨。有何處不懂的可來問我。”
楊晟真從博古架上取下一本字帖,正欲給她,可發現這會她的視線落在了他的那幅《臨江圖》上。
“二表兄,這畫怎麽如此奇怪?你看,這處除了江水就隻剩幾根孤零零的竹子,連葉子都沒有。這山上也是光禿禿的隻有些許孤枝。可是這處的題字分明是至德十五年四月十九。”
洛寧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還是覺得不對勁,“我又找了一遍,還是感覺不和諧。二表兄,這是你的畫嗎?”
楊晟真已經默默走近那幅畫,見她好奇地回頭過來看他,沉默良久,注視著那畫緩聲道,“是我的一位友人所作。此畫,並無錯處。”
洛寧心中詫異,又回頭看了那畫兒,旋即自言自語道,“難道這作畫之人怕惹人非議,索性不留名。還是這畫與新政有關?”
隨後她自顧自的認可,“我就知道,二表兄既然肯收下這幅無名畫,還肯放在書房裏,定然是不一般的。二表兄的恩師既然致力於新政,便是想打破這般荒涼的景象。”
“所以,二表兄是新——”
“子明,你在嗎?為父有話要與你說。”
門外響起渾厚低沉的聲音。刹那間,洛寧被人用手迅速堵住唇瓣,身子也隨著他的力道被重重抵到了那幅畫附近的牆上。洛寧睜大眼眸不可置信地看著楊晟真這般失態的模樣,心中驚愕。
“父親,稍等。”
楊晟真眸色深沉,餘光掃過博古架後的一隻盛放書冊的木箱,輕聲道,“洛寧,得罪了。”
她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人快速帶到了木箱旁。
洛寧也怕門外的楊次輔,不多時,她迅速躲進了木箱裏。
見人躲好,楊晟真這才去開門。
好在木箱裏的書隻裝了半箱,她身量嬌小,藏在裏麵還不算艱難。洛寧將木箱微微留出一絲細縫兒,正好從此可以稍微窺見外麵。
楊晟真身旁坐著一位絳紫色衣袍,帶著四方平定巾的男子,胡須垂胸,眉眼間氣勢淩然。正在使著蓋碗喝茶。
本就是暗中窺擦,她也不敢將縫隙開的太大。故而也看不清這傳說中的楊次輔究竟是何模樣。
第20章 顏麵盡失
“昨日太子宣你所為何事?”楊淩放下茶碗,順了順衣襟,抬眸看向楊晟真。
“太子殿下傳我過去說得是京中議論之事。最近有關我的事傳得沸沸揚揚,已經波及東宮的聲名。”楊晟真頷首,恭敬道。
“這些都是小事。派些人,將那些鬧事的暗地解決了。或者買通一些讀書人,替你正名。有時候威名也不是白用的。你身為楊氏未來的家主,自然要有些手段,切記不可婦人之仁。”
“父親說的是。”
見他這般順從,楊淩眯了眯眼眸,精銳地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垂首恭敬立在一旁的兒子,旋即歎了一口氣,“我知你有情有義,可是你也該知道,從前再怎麽樣都是和風細雨,而自新政引發的左順門之事後,我們楊氏便與顧氏水火不容了。既然做了天子近臣,若得聖眷,有些東西便不得不拋棄。”
“而你,生來就是弘農楊氏未來的家主,與楊氏宗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享受楊氏帶來的榮華富貴,便該與楊氏共榮辱。自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你的一舉一動便不再是你一人之事。”
“顧孟雲妄想改革,可他也不看看,大周的內裏早就成了什麽樣子,況且今上態度模棱兩可,我們在適當的時機揣測聖意而做出正確的決擇,才是良策。否則,今日的顧氏便是明日的楊氏!”
“子明不會做出任何損害楊氏的事情,父親盡可放心。”
他神色平靜,麵色恭敬自若,眼底波瀾不驚。
楊淩見狀沉思,縷了縷胡須,“如今真是印證了我的話,當年你拜顧孟雲為師果然留下了無窮的禍患。”
“到時候這段風波平了,為父自會將你重新調回戶部。這段時間,你也好避避風頭。”
說罷,楊淩便要離去,楊晟真抬眸,目送著父親的身影,“父親,若是他日太子殿下登基,重新推行新政呢?”
到時候楊家便會成為阻撓新政的第一人,所謂樹大招風,新帝繼位後自然會拿楊氏殺雞敬猴。
且顧孟雲也是太子的老師。
楠木格門將將開了一道縫兒,楊淩半側過臉。一束光線堪堪打到他的半邊臉上,明暗不一。
“子明,為父今日便再教你一個道理——話不可說太滿,事不可做太絕。”
蒼青色道袍裏的指節緊緊攥著,楊晟真心中複雜,不過還是未忘該有的禮儀,遂俯身道,“子明謹記父親教誨,恭送父親。”
楊淩走後,楊晟真深深吸了一口氣,眼底的平靜蕩然無存,遂而淺飲了一杯茶。他坐在官帽椅上,朝博古架後看去,“人走了,出來吧。”
待喝完了第二杯茶,那處依舊沒有動靜。
“洛寧?”
還是沒有回聲,餘光瞥見宣德爐裏的煙霧消散殆盡,他眉心一跳,快步上前打開箱子。
父親在這裏少說也逗留了一炷香的時間,她該是躲在裏麵睡著了吧。
湖綠色意衫的少女緊緊蜷縮成一團,如墨的青絲盡數披散在身上。
看來方才她是睡著了,不過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煩。
“醒醒,洛寧。”楊晟真最終還是覺得讓她睡在箱子裏不妥帖,遂而將她喚醒。
“啊?二表兄。”洛寧睜開沉重的眼皮,仰望著不遠處那棱角分明的臉龐,喃喃道。
“這是哪裏啊?”楊晟真扶著她起身,見她這麽錯愕,心道應是方才睡得迷糊了。索性也沒有在意。
“方才得罪了。父親突然到訪,因為有些無法言明的事情,故而唐突了你,望你莫要怪罪。”
楊晟真麵色慚愧,情真意切,洛寧想起了方才突然被人堵住嘴猛地推到牆上的事,故而也沒有再計較了。畢竟,她若是不在意,在意的便另有其人,
“沒事,二表兄倒是反應挺快的,方才真是嚇死我了。”洛寧一邊說,一邊蹙著眉拍了拍心口。
“抱歉。”
“對了。二表兄,尊父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啊?聽說他是內閣次輔,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大的官兒呢,是不是可以統領百官,真是威風啊!”
“是也不是,我身為人子,也不好肆意評定家父。不過百年之後,自有人蓋棺定論。在其位,謀其政,統領百官,倒也說不上。”楊晟真的視線逐漸聚集到一處,最後停留在洛寧的身上。
“還有方才表妹說的那幅畫以及見解,望表妹莫要與他人言。”
聞言洛寧旋即尷尬地笑了兩聲,急忙道,“表哥放心,打不過是我的一通胡諏,不會亂傳的。”
“既然人走了,我繼續教你教字吧。”
正好快到巳時,洛寧離開了扶光院。她抱著自己的書冊,竹節,還有楊晟真親自謄寫的小楷,急速回了流雲院。
還好她機靈,最後想出了那個法子,不然自己知道了那麽多,定然會後患無窮的。
回去後,洛寧換下了那陰幹的衣衫,歪在貴妃榻上看著楊晟真謄寫的小楷。
說實話,今早他教自己的時候,她就覺得奇怪,他運筆的手法,力道怎麽有些熟悉,仿佛在那裏見過一般,可偏偏又想不起來過去她見過哪個男子這般寫字的。便是他父親和李知韞,也不曾有過。
不過有一說一,楊晟真的字倒也是鍾靈毓秀,別具一格。這小楷寫地端正典雅,卻又靈動飄逸,便是她,也不敢說自己能寫出這分靈動來。以往母親在身旁看自己寫字,卻總是笑著說她寫得太僵硬了,端正是有,可是沒有神韻。
最後硬是被母親逼著練了快有五年,每日去後院裏的那幾口大缸裏舀水洗筆,直到一天之內將那幾口大缸的水用完,母親才放過她。
想起過去那段用功的苦日子,如今卻覺得甜絲絲的。洛寧一時有些羞愧,母親費心費力教自己的那些琴棋書畫,到頭來全被自己埋沒了。怕在楊晟真麵前露出馬腳,她甚至都把字寫成了歪七扭八的樣子。
“雲芝,你在嗎?”
洛寧的視線凝滯在楊晟真謄寫的紙上,卻忽地想起了今早之事。
“在,姑娘有什麽事?”
洛寧抱著書冊緩緩走來,輕聲喚了一句二表兄。
草綠色的繡鞋踩上層層疊疊的銀杏葉,最後於石墩旁停了下來。
“二表兄,那日洛寧身上不舒坦,沒想到竟然記錯了日子,故而今日特意來與二表兄賠不是。”
見他沒有吭聲,洛寧心裏緊張,但麵上強忍著鎮定,不一會兒,漆黑的杏眸裏已是一汪深泉。
“抱歉,二表兄,都是洛寧的錯,洛寧不是故意要來打擾二表兄的。洛寧這就走。”
說罷,洛寧抱著書冊還有手中的竹筒,就要離開。
“慢著。”楊晟真輕抬眼簾,平靜的眼眸裏波瀾不驚。
“你莫多想,我並未嫌你打擾。”楊晟真頓了頓,想起方才她狼狽的模樣,一時有些不忍,“表妹身子可好些了?”
“勞煩二表兄掛念,今日已經好得差不多了。這才敢來找二——阿嚏!”
說著間,卻被一道噴嚏打斷,混亂間洛寧手中的竹筒沒有拿穩,連著一兩冊書一同掉到了地上。
見她慌亂無措地彎身拾撿著竹筒和書冊,楊晟真的視線落在了墨七身上。
墨七會意,三下五初二地將那些東西都拾起,放到了桌子上。
“抱歉,二表兄,我不是有意的。”
“這是怎麽了?”二人的目光共同落在桌上的物什上,隨後相交到一處去。
“沒……沒什麽,不打緊的,就是路上發生了意外。”洛寧勉強地笑著回應。從心底裏,她迫切地想要楊晟真知道方才在廊道內的事,但是那樣未免刻意,他若想知道,不用她解釋,自然會知道。
“二表兄那日說了要教我練字的,這是我找來的字帖,雖然沒有褚公的,但是平日了閑來無事也可以練練,二表兄看看如何?”
旋即走上前站在楊晟真身旁,將字帖攤開。
楊晟真翻來來了幾本,認真地察看。
“飛白書靈動飄逸、風韻尤存。然對表妹而言卻是變化多端,不好掌握。”
“瘦金體筆法追勁,意度天成,若想練好,更須得費一番苦功夫。表妹這處兒的運筆,明顯無力。”
見他評審仔細,洛寧自然得了便宜,“二表兄是洛寧的師父,不然以後還是喚我洛寧吧。近來府中的姐姐妹妹也多,免得二表兄記差了。”
楊晟真正注視著桌上的字帖,不防耳邊突然飄來這句話。他微略驚愕,旋即視線滯住,接著又向前輕掃抬眼看向她。離得近了,淺綠色對襟比甲上深淺不一的痕跡愈發明顯,幾乎都洇濕在了那一處。
“公子,這是你要的琴!”
此時硯池突然抱著一把通體漆黑的古琴裏側的廂房裏出來。
楊晟真旋即起身,看著洛寧,沉聲道,“走吧,去書房。”
洛寧微愣,明白了他這是要兌現教自己練字的承諾,便迅速拿著字帖跟著過去了。
金黃的銀杏樹下,硯池抱著不知所然,怎麽公子不是要琴嗎,他一大早去琴行將公子的祈天拿回,又回去擦拭了一遍。也算是忙裏忙外了一早上,怎麽公子卻不想要了?
“還愣著幹什麽,快將琴送到書房去。”墨七在一旁冷冷道。
“公子彈琴向來喜愛一人獨奏,表姑娘在那裏,公子還會彈琴嗎?”硯池滿頭霧水,看著書房的隔窗蹙眉沉思。
過了一會兒,硯池還是決定將琴送到了書房,畢竟這祈天琴向來都是放到書房,隻是不久前被公子的小外甥磕到了才拿到琴行修補的。
跟著進了書房,迎麵便是一股清冷的鬆香氣息,待走裏處,才發現香味來源於一鼎不大不小的三足圓口的宣德爐。大周的文人雅士皆愛宣德爐,包括她的父母還有知韞哥哥。
“這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你可先琢磨琢磨。有何處不懂的可來問我。”
楊晟真從博古架上取下一本字帖,正欲給她,可發現這會她的視線落在了他的那幅《臨江圖》上。
“二表兄,這畫怎麽如此奇怪?你看,這處除了江水就隻剩幾根孤零零的竹子,連葉子都沒有。這山上也是光禿禿的隻有些許孤枝。可是這處的題字分明是至德十五年四月十九。”
洛寧又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還是覺得不對勁,“我又找了一遍,還是感覺不和諧。二表兄,這是你的畫嗎?”
楊晟真已經默默走近那幅畫,見她好奇地回頭過來看他,沉默良久,注視著那畫緩聲道,“是我的一位友人所作。此畫,並無錯處。”
洛寧心中詫異,又回頭看了那畫兒,旋即自言自語道,“難道這作畫之人怕惹人非議,索性不留名。還是這畫與新政有關?”
隨後她自顧自的認可,“我就知道,二表兄既然肯收下這幅無名畫,還肯放在書房裏,定然是不一般的。二表兄的恩師既然致力於新政,便是想打破這般荒涼的景象。”
“所以,二表兄是新——”
“子明,你在嗎?為父有話要與你說。”
門外響起渾厚低沉的聲音。刹那間,洛寧被人用手迅速堵住唇瓣,身子也隨著他的力道被重重抵到了那幅畫附近的牆上。洛寧睜大眼眸不可置信地看著楊晟真這般失態的模樣,心中驚愕。
“父親,稍等。”
楊晟真眸色深沉,餘光掃過博古架後的一隻盛放書冊的木箱,輕聲道,“洛寧,得罪了。”
她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人快速帶到了木箱旁。
洛寧也怕門外的楊次輔,不多時,她迅速躲進了木箱裏。
見人躲好,楊晟真這才去開門。
好在木箱裏的書隻裝了半箱,她身量嬌小,藏在裏麵還不算艱難。洛寧將木箱微微留出一絲細縫兒,正好從此可以稍微窺見外麵。
楊晟真身旁坐著一位絳紫色衣袍,帶著四方平定巾的男子,胡須垂胸,眉眼間氣勢淩然。正在使著蓋碗喝茶。
本就是暗中窺擦,她也不敢將縫隙開的太大。故而也看不清這傳說中的楊次輔究竟是何模樣。
第20章 顏麵盡失
“昨日太子宣你所為何事?”楊淩放下茶碗,順了順衣襟,抬眸看向楊晟真。
“太子殿下傳我過去說得是京中議論之事。最近有關我的事傳得沸沸揚揚,已經波及東宮的聲名。”楊晟真頷首,恭敬道。
“這些都是小事。派些人,將那些鬧事的暗地解決了。或者買通一些讀書人,替你正名。有時候威名也不是白用的。你身為楊氏未來的家主,自然要有些手段,切記不可婦人之仁。”
“父親說的是。”
見他這般順從,楊淩眯了眯眼眸,精銳地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垂首恭敬立在一旁的兒子,旋即歎了一口氣,“我知你有情有義,可是你也該知道,從前再怎麽樣都是和風細雨,而自新政引發的左順門之事後,我們楊氏便與顧氏水火不容了。既然做了天子近臣,若得聖眷,有些東西便不得不拋棄。”
“而你,生來就是弘農楊氏未來的家主,與楊氏宗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享受楊氏帶來的榮華富貴,便該與楊氏共榮辱。自你出生的那一天起,你的一舉一動便不再是你一人之事。”
“顧孟雲妄想改革,可他也不看看,大周的內裏早就成了什麽樣子,況且今上態度模棱兩可,我們在適當的時機揣測聖意而做出正確的決擇,才是良策。否則,今日的顧氏便是明日的楊氏!”
“子明不會做出任何損害楊氏的事情,父親盡可放心。”
他神色平靜,麵色恭敬自若,眼底波瀾不驚。
楊淩見狀沉思,縷了縷胡須,“如今真是印證了我的話,當年你拜顧孟雲為師果然留下了無窮的禍患。”
“到時候這段風波平了,為父自會將你重新調回戶部。這段時間,你也好避避風頭。”
說罷,楊淩便要離去,楊晟真抬眸,目送著父親的身影,“父親,若是他日太子殿下登基,重新推行新政呢?”
到時候楊家便會成為阻撓新政的第一人,所謂樹大招風,新帝繼位後自然會拿楊氏殺雞敬猴。
且顧孟雲也是太子的老師。
楠木格門將將開了一道縫兒,楊淩半側過臉。一束光線堪堪打到他的半邊臉上,明暗不一。
“子明,為父今日便再教你一個道理——話不可說太滿,事不可做太絕。”
蒼青色道袍裏的指節緊緊攥著,楊晟真心中複雜,不過還是未忘該有的禮儀,遂俯身道,“子明謹記父親教誨,恭送父親。”
楊淩走後,楊晟真深深吸了一口氣,眼底的平靜蕩然無存,遂而淺飲了一杯茶。他坐在官帽椅上,朝博古架後看去,“人走了,出來吧。”
待喝完了第二杯茶,那處依舊沒有動靜。
“洛寧?”
還是沒有回聲,餘光瞥見宣德爐裏的煙霧消散殆盡,他眉心一跳,快步上前打開箱子。
父親在這裏少說也逗留了一炷香的時間,她該是躲在裏麵睡著了吧。
湖綠色意衫的少女緊緊蜷縮成一團,如墨的青絲盡數披散在身上。
看來方才她是睡著了,不過也好,省去了不少麻煩。
“醒醒,洛寧。”楊晟真最終還是覺得讓她睡在箱子裏不妥帖,遂而將她喚醒。
“啊?二表兄。”洛寧睜開沉重的眼皮,仰望著不遠處那棱角分明的臉龐,喃喃道。
“這是哪裏啊?”楊晟真扶著她起身,見她這麽錯愕,心道應是方才睡得迷糊了。索性也沒有在意。
“方才得罪了。父親突然到訪,因為有些無法言明的事情,故而唐突了你,望你莫要怪罪。”
楊晟真麵色慚愧,情真意切,洛寧想起了方才突然被人堵住嘴猛地推到牆上的事,故而也沒有再計較了。畢竟,她若是不在意,在意的便另有其人,
“沒事,二表兄倒是反應挺快的,方才真是嚇死我了。”洛寧一邊說,一邊蹙著眉拍了拍心口。
“抱歉。”
“對了。二表兄,尊父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啊?聽說他是內閣次輔,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大的官兒呢,是不是可以統領百官,真是威風啊!”
“是也不是,我身為人子,也不好肆意評定家父。不過百年之後,自有人蓋棺定論。在其位,謀其政,統領百官,倒也說不上。”楊晟真的視線逐漸聚集到一處,最後停留在洛寧的身上。
“還有方才表妹說的那幅畫以及見解,望表妹莫要與他人言。”
聞言洛寧旋即尷尬地笑了兩聲,急忙道,“表哥放心,打不過是我的一通胡諏,不會亂傳的。”
“既然人走了,我繼續教你教字吧。”
正好快到巳時,洛寧離開了扶光院。她抱著自己的書冊,竹節,還有楊晟真親自謄寫的小楷,急速回了流雲院。
還好她機靈,最後想出了那個法子,不然自己知道了那麽多,定然會後患無窮的。
回去後,洛寧換下了那陰幹的衣衫,歪在貴妃榻上看著楊晟真謄寫的小楷。
說實話,今早他教自己的時候,她就覺得奇怪,他運筆的手法,力道怎麽有些熟悉,仿佛在那裏見過一般,可偏偏又想不起來過去她見過哪個男子這般寫字的。便是他父親和李知韞,也不曾有過。
不過有一說一,楊晟真的字倒也是鍾靈毓秀,別具一格。這小楷寫地端正典雅,卻又靈動飄逸,便是她,也不敢說自己能寫出這分靈動來。以往母親在身旁看自己寫字,卻總是笑著說她寫得太僵硬了,端正是有,可是沒有神韻。
最後硬是被母親逼著練了快有五年,每日去後院裏的那幾口大缸裏舀水洗筆,直到一天之內將那幾口大缸的水用完,母親才放過她。
想起過去那段用功的苦日子,如今卻覺得甜絲絲的。洛寧一時有些羞愧,母親費心費力教自己的那些琴棋書畫,到頭來全被自己埋沒了。怕在楊晟真麵前露出馬腳,她甚至都把字寫成了歪七扭八的樣子。
“雲芝,你在嗎?”
洛寧的視線凝滯在楊晟真謄寫的紙上,卻忽地想起了今早之事。
“在,姑娘有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