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雙璧》作者:九月流火 作者:九月流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華裳皺眉,想了許久,問:“那法會結束後,他?去了哪裏?”
“直接回府了。”明華章道,“這一點清禪寺的沙彌、盧府的看門人都可以作證,時間對得?上。”
符合畫像的兩個人,徐驥有人作證兼時間不夠,盧渡的行程十分清晰,看起來哪一個都沒有作案條件。
明華裳心情沉重起來,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先?入為主,導致畫像往她希望的凶手上靠攏,反而忽略了真實世界。
或許,她應該多參考現實裏衙門捕頭找凶手的經驗,她的感覺,未必每次都準。
明華裳微不可聞歎了口氣,問:“如果拋去畫像,有其他?可疑的人嗎?”
明華章靜靜看了她一眼,握了握她手背,沉著冷靜說:“有。”
明華裳心中愈發一沉。
哪怕是明華章,他?毫不猶豫相信她,但也?準備了第二條路,並沒有完全指望靠心理畫像緝凶。明華裳當然理解明華章的做法,這才是一個成熟負責的領導者該有的素養,她隻是遺憾,她為何還是如此無用?
明華章聲音沉穩理智,但手一直握著明華裳,無聲表達自己對她的支持。他?從未懷疑過?她,但他?必須對案件負責,永遠留有退路是他?的原則。
明華章說:“我把?負責連環殺人這個案子的人手分為兩組,一組給他?們看你的畫像,讓他?們根據畫像找符合的人;另一組人完全不知畫像特征,靠尋常的偵查流程和?經驗辦案。第二組目前找出兩個人,一個是國子監短工伍驛,一個是普渡寺和?尚淨慧。”
“嗯?”明華裳挑眉,“和?尚?”
“不急,一個一個說。”明華章有條不紊道,“伍驛是國子監勞役,平時做些力氣活。十月二十二那日,程思月午時乘車離開,沒過?多久伍驛也?出門了,程思月去了東市,然後不知所蹤,伍驛同?樣在東市待了許久,很?晚才回來。”
明華裳問:“你是說他?在程思月出門之後尾隨而去,最後在東市殺了她?”
“有這個可能。但他?四年前不在國子監,而在長安一家食肆做工,白日沒時間出城,和?黃采薇、雨燕主仆之死關係不大,是連環殺手的可能性較小。”
明華裳低低歎氣,問:“另一個呢?”
查案接連受挫,明華章的語氣卻還不急不躁,緩緩說起下一個嫌疑人:“淨慧是我讓人查普渡寺身份度牒時,無意?發現的。淨慧不通水性,帶關中口音,但度牒上寫他?是襄州人士,七歲時家鄉遭遇水災,他?是全家唯一活下來的,後來被和?尚收養,從此阪依佛門,改名淨慧。”
明華裳一聽就?警惕起來:“襄州人,七歲能從水災中活下來,但竟然不通水性?”
“是的。”明華章沉靜道,“我已派人去淨慧剃度的梵音寺打聽他?的生平和?長相,如果和?現在的淨慧和?尚不符,那就?說明淨慧已遭遇不測,他?的身份文牒被人盜用了。”
這種事並不罕見,佛門講究四大皆空,不問紅塵,隻要剃度後,和?尚、尼姑不必向朝廷交稅,不必服兵役勞役,遇到任何一座寺廟隻需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就?可以免費借宿求齋。
自南北朝以來,朝廷貴族大肆推崇佛教,佛寺已占據了大量人口、土地,佛門度牒也?成了搶手貨。若是能搞到和?尚的身份文牒,在外打扮成和?尚行走?,就?可以名正?言順躲過?朝廷官差追捕,還能得?到大戶人家信任,很?多打家劫舍的土匪都喜歡這樣做。
他?們現在
見到的“淨慧”,很?可能已經不是淨慧了。
明華裳想到在普渡寺時,曾有人鬼鬼祟祟徘徊在黃采薇廂房外。明華裳問:“當初偷窺我們的人,是他?嗎?”
“不確定。”明華章答道,“我悄悄和?普渡寺僧人打聽淨慧為人,他?們說淨慧態度很?不端正?,做早課、晚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總是獨來獨往,神出鬼沒,寺內許多人對他?頗有微詞。更?甚者,有人說淨慧似有偷東西之嫌。”
明華裳不由抬眉:“偷東西?有證據嗎?”
“暫時沒有,不排除普渡寺內人不喜歡他?,故意?汙蔑。”明華章中肯公正?地給出判斷,“僧人懷疑淨慧偷東西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十月二十二那天?,住持帶眾弟子入城講經,以往淨慧最喜歡往長安跑,有事無事就?借口買東西進城,但那一天?,他?卻一反常態,主動請纓留在普渡寺看門,沒有隨師兄弟進城。”
“寺裏隻有他?一人嗎?”
“是。”
明華裳想了想普渡寺的地形,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說,那天?即便他?偷偷離開普渡寺,也?沒人知道。”
明華章頷首,表示讚同?:“我帶著淨慧的畫像問過?城門守衛,隻可惜那是十幾天?前的事情了,每日進出城的人那麽多,他?們實在記不住淨慧出現過?沒有。”
明華裳撐著下巴,雙眸略失神盯著燭火,喃喃道:“這麽巧,程思月遇害和?普渡寺進城講經,在同?一天??”
過?分的巧合,就?絕不是偶然了。明華章說:“他?是目前嫌疑最大的人,淨慧是五年前來青山寺的,不久後就?出現第一起命案。四年前黃采薇、雨燕在佛寺遇害,今年程思月被殺時,普渡寺正?好?進長安開法會,時間未免太巧了。而且死者身份、貧富、性情千差萬別?,唯有在佛祖麵前是平等的。乞丐女在青山寺附近乞討,黃采薇、雨燕在寺裏拜佛,而程思月在街上遊玩,她們不可能天?真到隨便來一個男子就?敢毫無防備跟著對方走?,除非對方穿著袈裟,是以慈悲為懷的方外之人,她們才會毫不設防。”
明華裳想著點頭:“有道理。就?算不是他?,他?那日偷窺我們,肯定也?知道些什麽。”
明華章道:“我已經派人盯著淨慧,一旦等去梵音寺的人回來,確定了他?的身份,就?能抓起來審問了。”
淨慧畢竟是佛門人,長安城裏半數貴族都供佛,如果沒有證據就?抓人,明華章不好?交代。
明華章短短幾句話就?講清楚各個嫌疑人可疑之處和?清白之處,明華裳想了想這些證詞背後所隱含的海量工作,對明華章肅然起敬。
看來她還得?繼續給京兆府送吃的,要不然就?憑明華章的工作強度,遲早要把?人卷死。
明華裳和?明華章說到很?晚才離開,現在沒有證據,案件走?入僵局,隻能寄希望於審問淨慧,看看能不能帶來新?轉機。然而襄州離長安路途遙遠,如今又是寒冬,他?們足足等了半個月,去梵音寺問話的人才回來。
衙役拿回了淨慧的畫像,上麵的人文弱纖瘦,慈眉善目,和?如今的“淨慧”相差甚大。
明華章二話不說,立刻帶著人前往普渡寺拿人。然而去了才知,淨慧兩日前就?不知所蹤,更?嚴重的是,他?們普渡寺的佛寶也?一同?丟失了。
第100章 佛寶
明華章站在暗室內,拿著蠟燭,緩慢照過木櫃抽屜。他摘下手套朝外走去,禪房內,住持看到明華章出來?,忙上前道:“阿彌陀佛。少尹,此?乃本?寺供奉佛寶之地,如今竟被惡徒洗劫一空,望少?尹為我們主持公道。”
這是普渡寺住持的禪房,並沒有比普通沙彌的住房華麗多少?,隻是地方寬敞了些,外?麵是客房,裏麵有臥房、茶室,最東邊還有一間靜室,放置著佛像、蒲墊、木魚等物,是住持念佛之地。
看起來這是一間再正常不過的禪房,然而,就在靜室北牆,金身佛像背後的牆壁上,竟然隱藏著一道暗門。門裏是一間暗室,藏著眾多佛寶。
此?刻,暗室內已經被翻得一團亂,裏麵的佛寶也不翼而飛。
明華章正?一寸寸打量暗門和牆壁,他聽?到主持的話,不卑不亢回禮:“住持放心,保護雍州百姓乃京兆府職責,我等自當竭盡全力。貴寺近來?頻頻發生異事,接下來?我需要在寺內徹查,還望住持配合。”
住持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號,道:“這是自然,少?尹請自便。”
明華章在室內踱步,最後停在那尊金燦燦的佛像前。住持看到,說?:“回少?尹,這是老衲修行的地方。普渡寺裏供奉著佛寶的消息不知何時傳了出去,其實佛寶非金銀珠寶,並無變賣價值,但仍有許多盜賊被佛寶名頭所惑,對此?趨之若鶩。老衲為了安生度日,隻能將佛寶藏在禪房後的暗室內,並在暗門前放置佛像,日日在此?念經打坐,親自看守佛寶。沒想到,佛寶還是在老衲眼皮子底下被人?盜走了。”
明華章輕輕頷首,問:“住持是怎麽發現佛寶被竊的?”
“老衲昨夜禮佛後,照例進暗室給?佛寶除塵念經,但沒想到進去後卻?發現佛寶不見了。老衲在寺內找了一宿,今日正?要報官,少?尹就來?了。”
這麽巧,今日他們來?菩提寺拿人?,昨夜住持正?好發現佛寶丟失?明華章問:“住持可曾動過暗室內的擺設?”
“不曾,老衲進去時,它就被翻成這個樣子了。”
“住持每日都會擦拭佛寶嗎?”
“這倒不是。”住持說?道,“佛寶乃是法器,驅魔護法,不得妄動。老衲每月入內誦經一次,其餘時間亦不曾打擾佛寶。”
明華章慢慢點頭,問道:“除了住持,可還有人?知道這處暗室或者進去過?”
“不會。”住持對此?很確定,說?道,“佛寶事關重大,老衲從?未將佛寶告知無關之人?,即便是跟隨老衲修行的兩個親傳徒兒,也不知此?處。”
“近期可有人?單獨進過住持禪房?”
住持搖頭。明華章指節輕輕敲擊刀鞘,說?道:“那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除主持外?,這個暗室無人?知曉,也不該有人?進入,但裏麵的東西卻?消失了,外?麵的擺設還紋絲不動,住持每日禮佛都沒有發現門被人?移動過。住持按慣例除塵時才發現失竊,那就是說?,很可能早在一個月之前,佛寶就已經丟了。”
住持歎息,再一次深深念佛:“是老衲修行不深,功德淺薄,這才招致禍患。”
明華章說?:“他對禪房內機關這麽熟悉,可見已觀察過良久。住持,你心中可有懷疑人?選?”
住持還沒說?話,侍奉在後的沙彌忍不住,道:“肯定是淨慧!”
“淨智。”住持依然還是那副慈悲為懷的模樣,道,“不得誑語。”
明華章掃過他們師徒的表現,不疾不徐道:“不瞞住持說?,我今日前來?正?是為了貴寺淨慧師父。如果貴寺知道和淨慧相關的事,還請直說?。”
住持還是沉默,淨智憤憤不平道:“兩天前我們就發現淨慧不見了,如果不是他心虛,他為什麽要跑?我早就覺得淨慧不是潛心向佛之人?,平時他好吃懶做,鬼鬼祟祟,好幾次有師兄弟撞到他徘徊在大殿內,對金法器動手動腳。上次我們要去清禪寺辦法會,他非要留下看門,肯定是他趁我們都不在寺中,潛入師父房內,將佛寶偷走了。這幾天眼看就到師父給?佛寶誦經的時間了,他心中害怕,所以帶著東西跑了!”
明華章問:“住持,你上次看到佛寶是什麽時候?”
“十月二十。”
“你們什麽時候發現淨慧不見的?”
“兩日前。”
明華章算了下時間,今日是十一月二十一,主持每月二十清理佛寶。十月二十二普渡寺去長安講經,寺內無人?,如果淨慧那天趁人?不在溜入住持房內偷東西,兩天前也就是十一月十九,馬上就要到住持檢查佛寶的日子,他心生害怕逃走,倒也說?得通。
明華章問:“淨慧房間在何處?”
立刻有小沙彌上前給?明華章引路,明華章走了兩步,突然停下,回身問:“住持,無意冒犯,但敢問佛寶到底是什麽?”
住持眉須未動,停頓了瞬息,合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寶,自是驅散邪魔,超度世間冤情債主放下執念,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之法器。”
明華章不為所動,他盯著住持的眼睛,不依不饒問:“所以佛寶是什麽?”
住持不說?話,明華章也不退讓,頗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味。
如果是往常,住持不會怕一個俗世官員,但現在普渡寺牽扯到命案中,稍有不慎可能會牽連全寺,住持最終退了一步,如實說?道:“是骨號、骨笛。”
明華章眉梢抬起,立即追問:“什麽骨頭?”
住持念了句南無阿彌陀佛,眉目低垂,慈悲平靜說?道:“施主所捐人?骨。”
饒是早有準備,聽?到這話明華章也意外?了刹那,才道:“佛家以慈悲為懷,用人?的骨頭做法器,算哪門子慈悲?”
“施主自願而為,皆是功德。”住持低頭念佛號,道,“身心都是幻,非真?非假,無生無滅。生死隻是對凡夫而言,佛無有生死,皆是表法。”
明華章緊盯著他:“你怎麽知道他們是自願的?”
“少?尹,老衲乃出家之人?,不造殺孽。”住持泰然自若,道,“骨號、骨笛隻取死人?之骨,枉死的少?女、難產而死的婦人?或戰死者的骨頭最佳。一屍兩命者怨念最深,戰死曝荒者著怒凶狠相,所以才會將他們的骨頭做成法器,助其解除執念,往生極樂。若少?尹懷疑,盡可去查,普渡寺所藏佛寶皆是各施主虔心捐贈,從?無殺生害命之孽。”
明華章定定看了他一眼,道:“住持可否方便寫下捐贈人?名單?畢竟人?骨不同尋常,唯有問過親屬,我才敢確認是捐贈,而非謀殺。”
屋內的小沙彌露出不悅之色:“大膽,我們住持乃是得道高僧,多少?香客不遠千裏隻為見住持一麵,你竟敢這樣對住持說?話?”
“我知道主持佛法高深,可惜在下是京兆少?尹,隻信公理,不信神佛。”明華章語氣從?容平淡,於無聲處有驚雷,“住持猶豫這麽久,是心虛嗎?”
沙彌們都露出憤憤之色,住持平靜地念了句佛,說?:“老衲所作所為都有佛祖指引,問心無愧。既然少?尹懷疑,老衲寫便是了,隻不過捐贈佛骨的不乏高門望族,這些施主恐怕並不希望被探聽?先人?隱私。”
明華章輕輕笑了一聲,說?:“謝住持提醒,住持隻管寫就是了,若有人?問責,我一力承擔。”
碰到明華章這麽一個軟硬不吃的硬茬,住持也沒辦法,隻能取筆寫下捐贈佛骨的家族名單。明華章也不著急離開,就站在旁邊,耐心等著住持寫完。住持放下筆時,明華章不緊不慢道:“住持,我會一一拜訪捐骨人?家,名單上應當是齊全的吧?”
住持頓了頓,溫和慈厚地合手:“自然。”
明華章收起名單,一言不發走了。他可沒有不能得罪人?、不能冒犯佛祖等顧忌,那個逃跑的和尚“淨慧”、來?路不明的佛寶,他會一一徹查到底。
明華章進普渡寺時就讓人?將淨慧的房屋圍起來?了,他聽?到普渡寺失竊,就兵分兩路,他帶人?去住持那邊查佛寶,另一路人?搜查淨慧的房間。
明華章走過來?,衙役見到他紛紛行禮,明華章掃過屋裏亂七八糟的被褥細軟,問:“有什麽發現嗎?”
“回稟少?尹,屋內值錢東西都不見了,看來?是蓄謀逃跑。沒發現淨慧的蹤跡,但在他床下發現了這個。”衙役跑過來?,呈給?明華章,“少?尹,您看。”
明華章接過那枚銀錠,反過來?,看到了慶州的官府鑄印。
此?時銀礦開采有限,銀子並不在市麵上流通,絕大部?分都上貢給?朝廷做銀器禮器,這麽大錠的銀子更是官營司獨有。私人?藏有銀錠,要麽是官商勾結走私,要麽是強盜打劫官銀。
旁邊的衙役道:“這麽大塊的銀子,他一個和尚怎麽會有?”
“什麽和尚,沒看見上麵的官府鑄印都沒融掉嗎,他肯定是逃犯或者強盜,搶了和尚的文牒,流竄到長安的。難怪他敢殺這麽多人?,原來?本?身就是惡棍。”
“直接回府了。”明華章道,“這一點清禪寺的沙彌、盧府的看門人都可以作證,時間對得?上。”
符合畫像的兩個人,徐驥有人作證兼時間不夠,盧渡的行程十分清晰,看起來哪一個都沒有作案條件。
明華裳心情沉重起來,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先?入為主,導致畫像往她希望的凶手上靠攏,反而忽略了真實世界。
或許,她應該多參考現實裏衙門捕頭找凶手的經驗,她的感覺,未必每次都準。
明華裳微不可聞歎了口氣,問:“如果拋去畫像,有其他?可疑的人嗎?”
明華章靜靜看了她一眼,握了握她手背,沉著冷靜說:“有。”
明華裳心中愈發一沉。
哪怕是明華章,他?毫不猶豫相信她,但也?準備了第二條路,並沒有完全指望靠心理畫像緝凶。明華裳當然理解明華章的做法,這才是一個成熟負責的領導者該有的素養,她隻是遺憾,她為何還是如此無用?
明華章聲音沉穩理智,但手一直握著明華裳,無聲表達自己對她的支持。他?從未懷疑過?她,但他?必須對案件負責,永遠留有退路是他?的原則。
明華章說:“我把?負責連環殺人這個案子的人手分為兩組,一組給他?們看你的畫像,讓他?們根據畫像找符合的人;另一組人完全不知畫像特征,靠尋常的偵查流程和?經驗辦案。第二組目前找出兩個人,一個是國子監短工伍驛,一個是普渡寺和?尚淨慧。”
“嗯?”明華裳挑眉,“和?尚?”
“不急,一個一個說。”明華章有條不紊道,“伍驛是國子監勞役,平時做些力氣活。十月二十二那日,程思月午時乘車離開,沒過?多久伍驛也?出門了,程思月去了東市,然後不知所蹤,伍驛同?樣在東市待了許久,很?晚才回來。”
明華裳問:“你是說他?在程思月出門之後尾隨而去,最後在東市殺了她?”
“有這個可能。但他?四年前不在國子監,而在長安一家食肆做工,白日沒時間出城,和?黃采薇、雨燕主仆之死關係不大,是連環殺手的可能性較小。”
明華裳低低歎氣,問:“另一個呢?”
查案接連受挫,明華章的語氣卻還不急不躁,緩緩說起下一個嫌疑人:“淨慧是我讓人查普渡寺身份度牒時,無意?發現的。淨慧不通水性,帶關中口音,但度牒上寫他?是襄州人士,七歲時家鄉遭遇水災,他?是全家唯一活下來的,後來被和?尚收養,從此阪依佛門,改名淨慧。”
明華裳一聽就?警惕起來:“襄州人,七歲能從水災中活下來,但竟然不通水性?”
“是的。”明華章沉靜道,“我已派人去淨慧剃度的梵音寺打聽他?的生平和?長相,如果和?現在的淨慧和?尚不符,那就?說明淨慧已遭遇不測,他?的身份文牒被人盜用了。”
這種事並不罕見,佛門講究四大皆空,不問紅塵,隻要剃度後,和?尚、尼姑不必向朝廷交稅,不必服兵役勞役,遇到任何一座寺廟隻需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明,就?可以免費借宿求齋。
自南北朝以來,朝廷貴族大肆推崇佛教,佛寺已占據了大量人口、土地,佛門度牒也?成了搶手貨。若是能搞到和?尚的身份文牒,在外打扮成和?尚行走?,就?可以名正?言順躲過?朝廷官差追捕,還能得?到大戶人家信任,很?多打家劫舍的土匪都喜歡這樣做。
他?們現在
見到的“淨慧”,很?可能已經不是淨慧了。
明華裳想到在普渡寺時,曾有人鬼鬼祟祟徘徊在黃采薇廂房外。明華裳問:“當初偷窺我們的人,是他?嗎?”
“不確定。”明華章答道,“我悄悄和?普渡寺僧人打聽淨慧為人,他?們說淨慧態度很?不端正?,做早課、晚課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總是獨來獨往,神出鬼沒,寺內許多人對他?頗有微詞。更?甚者,有人說淨慧似有偷東西之嫌。”
明華裳不由抬眉:“偷東西?有證據嗎?”
“暫時沒有,不排除普渡寺內人不喜歡他?,故意?汙蔑。”明華章中肯公正?地給出判斷,“僧人懷疑淨慧偷東西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十月二十二那天?,住持帶眾弟子入城講經,以往淨慧最喜歡往長安跑,有事無事就?借口買東西進城,但那一天?,他?卻一反常態,主動請纓留在普渡寺看門,沒有隨師兄弟進城。”
“寺裏隻有他?一人嗎?”
“是。”
明華裳想了想普渡寺的地形,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說,那天?即便他?偷偷離開普渡寺,也?沒人知道。”
明華章頷首,表示讚同?:“我帶著淨慧的畫像問過?城門守衛,隻可惜那是十幾天?前的事情了,每日進出城的人那麽多,他?們實在記不住淨慧出現過?沒有。”
明華裳撐著下巴,雙眸略失神盯著燭火,喃喃道:“這麽巧,程思月遇害和?普渡寺進城講經,在同?一天??”
過?分的巧合,就?絕不是偶然了。明華章說:“他?是目前嫌疑最大的人,淨慧是五年前來青山寺的,不久後就?出現第一起命案。四年前黃采薇、雨燕在佛寺遇害,今年程思月被殺時,普渡寺正?好?進長安開法會,時間未免太巧了。而且死者身份、貧富、性情千差萬別?,唯有在佛祖麵前是平等的。乞丐女在青山寺附近乞討,黃采薇、雨燕在寺裏拜佛,而程思月在街上遊玩,她們不可能天?真到隨便來一個男子就?敢毫無防備跟著對方走?,除非對方穿著袈裟,是以慈悲為懷的方外之人,她們才會毫不設防。”
明華裳想著點頭:“有道理。就?算不是他?,他?那日偷窺我們,肯定也?知道些什麽。”
明華章道:“我已經派人盯著淨慧,一旦等去梵音寺的人回來,確定了他?的身份,就?能抓起來審問了。”
淨慧畢竟是佛門人,長安城裏半數貴族都供佛,如果沒有證據就?抓人,明華章不好?交代。
明華章短短幾句話就?講清楚各個嫌疑人可疑之處和?清白之處,明華裳想了想這些證詞背後所隱含的海量工作,對明華章肅然起敬。
看來她還得?繼續給京兆府送吃的,要不然就?憑明華章的工作強度,遲早要把?人卷死。
明華裳和?明華章說到很?晚才離開,現在沒有證據,案件走?入僵局,隻能寄希望於審問淨慧,看看能不能帶來新?轉機。然而襄州離長安路途遙遠,如今又是寒冬,他?們足足等了半個月,去梵音寺問話的人才回來。
衙役拿回了淨慧的畫像,上麵的人文弱纖瘦,慈眉善目,和?如今的“淨慧”相差甚大。
明華章二話不說,立刻帶著人前往普渡寺拿人。然而去了才知,淨慧兩日前就?不知所蹤,更?嚴重的是,他?們普渡寺的佛寶也?一同?丟失了。
第100章 佛寶
明華章站在暗室內,拿著蠟燭,緩慢照過木櫃抽屜。他摘下手套朝外走去,禪房內,住持看到明華章出來?,忙上前道:“阿彌陀佛。少尹,此?乃本?寺供奉佛寶之地,如今竟被惡徒洗劫一空,望少?尹為我們主持公道。”
這是普渡寺住持的禪房,並沒有比普通沙彌的住房華麗多少?,隻是地方寬敞了些,外?麵是客房,裏麵有臥房、茶室,最東邊還有一間靜室,放置著佛像、蒲墊、木魚等物,是住持念佛之地。
看起來這是一間再正常不過的禪房,然而,就在靜室北牆,金身佛像背後的牆壁上,竟然隱藏著一道暗門。門裏是一間暗室,藏著眾多佛寶。
此?刻,暗室內已經被翻得一團亂,裏麵的佛寶也不翼而飛。
明華章正?一寸寸打量暗門和牆壁,他聽?到主持的話,不卑不亢回禮:“住持放心,保護雍州百姓乃京兆府職責,我等自當竭盡全力。貴寺近來?頻頻發生異事,接下來?我需要在寺內徹查,還望住持配合。”
住持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號,道:“這是自然,少?尹請自便。”
明華章在室內踱步,最後停在那尊金燦燦的佛像前。住持看到,說?:“回少?尹,這是老衲修行的地方。普渡寺裏供奉著佛寶的消息不知何時傳了出去,其實佛寶非金銀珠寶,並無變賣價值,但仍有許多盜賊被佛寶名頭所惑,對此?趨之若鶩。老衲為了安生度日,隻能將佛寶藏在禪房後的暗室內,並在暗門前放置佛像,日日在此?念經打坐,親自看守佛寶。沒想到,佛寶還是在老衲眼皮子底下被人?盜走了。”
明華章輕輕頷首,問:“住持是怎麽發現佛寶被竊的?”
“老衲昨夜禮佛後,照例進暗室給?佛寶除塵念經,但沒想到進去後卻?發現佛寶不見了。老衲在寺內找了一宿,今日正?要報官,少?尹就來?了。”
這麽巧,今日他們來?菩提寺拿人?,昨夜住持正?好發現佛寶丟失?明華章問:“住持可曾動過暗室內的擺設?”
“不曾,老衲進去時,它就被翻成這個樣子了。”
“住持每日都會擦拭佛寶嗎?”
“這倒不是。”住持說?道,“佛寶乃是法器,驅魔護法,不得妄動。老衲每月入內誦經一次,其餘時間亦不曾打擾佛寶。”
明華章慢慢點頭,問道:“除了住持,可還有人?知道這處暗室或者進去過?”
“不會。”住持對此?很確定,說?道,“佛寶事關重大,老衲從?未將佛寶告知無關之人?,即便是跟隨老衲修行的兩個親傳徒兒,也不知此?處。”
“近期可有人?單獨進過住持禪房?”
住持搖頭。明華章指節輕輕敲擊刀鞘,說?道:“那這就有些奇怪了。按理除主持外?,這個暗室無人?知曉,也不該有人?進入,但裏麵的東西卻?消失了,外?麵的擺設還紋絲不動,住持每日禮佛都沒有發現門被人?移動過。住持按慣例除塵時才發現失竊,那就是說?,很可能早在一個月之前,佛寶就已經丟了。”
住持歎息,再一次深深念佛:“是老衲修行不深,功德淺薄,這才招致禍患。”
明華章說?:“他對禪房內機關這麽熟悉,可見已觀察過良久。住持,你心中可有懷疑人?選?”
住持還沒說?話,侍奉在後的沙彌忍不住,道:“肯定是淨慧!”
“淨智。”住持依然還是那副慈悲為懷的模樣,道,“不得誑語。”
明華章掃過他們師徒的表現,不疾不徐道:“不瞞住持說?,我今日前來?正?是為了貴寺淨慧師父。如果貴寺知道和淨慧相關的事,還請直說?。”
住持還是沉默,淨智憤憤不平道:“兩天前我們就發現淨慧不見了,如果不是他心虛,他為什麽要跑?我早就覺得淨慧不是潛心向佛之人?,平時他好吃懶做,鬼鬼祟祟,好幾次有師兄弟撞到他徘徊在大殿內,對金法器動手動腳。上次我們要去清禪寺辦法會,他非要留下看門,肯定是他趁我們都不在寺中,潛入師父房內,將佛寶偷走了。這幾天眼看就到師父給?佛寶誦經的時間了,他心中害怕,所以帶著東西跑了!”
明華章問:“住持,你上次看到佛寶是什麽時候?”
“十月二十。”
“你們什麽時候發現淨慧不見的?”
“兩日前。”
明華章算了下時間,今日是十一月二十一,主持每月二十清理佛寶。十月二十二普渡寺去長安講經,寺內無人?,如果淨慧那天趁人?不在溜入住持房內偷東西,兩天前也就是十一月十九,馬上就要到住持檢查佛寶的日子,他心生害怕逃走,倒也說?得通。
明華章問:“淨慧房間在何處?”
立刻有小沙彌上前給?明華章引路,明華章走了兩步,突然停下,回身問:“住持,無意冒犯,但敢問佛寶到底是什麽?”
住持眉須未動,停頓了瞬息,合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寶,自是驅散邪魔,超度世間冤情債主放下執念,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之法器。”
明華章不為所動,他盯著住持的眼睛,不依不饒問:“所以佛寶是什麽?”
住持不說?話,明華章也不退讓,頗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味。
如果是往常,住持不會怕一個俗世官員,但現在普渡寺牽扯到命案中,稍有不慎可能會牽連全寺,住持最終退了一步,如實說?道:“是骨號、骨笛。”
明華章眉梢抬起,立即追問:“什麽骨頭?”
住持念了句南無阿彌陀佛,眉目低垂,慈悲平靜說?道:“施主所捐人?骨。”
饒是早有準備,聽?到這話明華章也意外?了刹那,才道:“佛家以慈悲為懷,用人?的骨頭做法器,算哪門子慈悲?”
“施主自願而為,皆是功德。”住持低頭念佛號,道,“身心都是幻,非真?非假,無生無滅。生死隻是對凡夫而言,佛無有生死,皆是表法。”
明華章緊盯著他:“你怎麽知道他們是自願的?”
“少?尹,老衲乃出家之人?,不造殺孽。”住持泰然自若,道,“骨號、骨笛隻取死人?之骨,枉死的少?女、難產而死的婦人?或戰死者的骨頭最佳。一屍兩命者怨念最深,戰死曝荒者著怒凶狠相,所以才會將他們的骨頭做成法器,助其解除執念,往生極樂。若少?尹懷疑,盡可去查,普渡寺所藏佛寶皆是各施主虔心捐贈,從?無殺生害命之孽。”
明華章定定看了他一眼,道:“住持可否方便寫下捐贈人?名單?畢竟人?骨不同尋常,唯有問過親屬,我才敢確認是捐贈,而非謀殺。”
屋內的小沙彌露出不悅之色:“大膽,我們住持乃是得道高僧,多少?香客不遠千裏隻為見住持一麵,你竟敢這樣對住持說?話?”
“我知道主持佛法高深,可惜在下是京兆少?尹,隻信公理,不信神佛。”明華章語氣從?容平淡,於無聲處有驚雷,“住持猶豫這麽久,是心虛嗎?”
沙彌們都露出憤憤之色,住持平靜地念了句佛,說?:“老衲所作所為都有佛祖指引,問心無愧。既然少?尹懷疑,老衲寫便是了,隻不過捐贈佛骨的不乏高門望族,這些施主恐怕並不希望被探聽?先人?隱私。”
明華章輕輕笑了一聲,說?:“謝住持提醒,住持隻管寫就是了,若有人?問責,我一力承擔。”
碰到明華章這麽一個軟硬不吃的硬茬,住持也沒辦法,隻能取筆寫下捐贈佛骨的家族名單。明華章也不著急離開,就站在旁邊,耐心等著住持寫完。住持放下筆時,明華章不緊不慢道:“住持,我會一一拜訪捐骨人?家,名單上應當是齊全的吧?”
住持頓了頓,溫和慈厚地合手:“自然。”
明華章收起名單,一言不發走了。他可沒有不能得罪人?、不能冒犯佛祖等顧忌,那個逃跑的和尚“淨慧”、來?路不明的佛寶,他會一一徹查到底。
明華章進普渡寺時就讓人?將淨慧的房屋圍起來?了,他聽?到普渡寺失竊,就兵分兩路,他帶人?去住持那邊查佛寶,另一路人?搜查淨慧的房間。
明華章走過來?,衙役見到他紛紛行禮,明華章掃過屋裏亂七八糟的被褥細軟,問:“有什麽發現嗎?”
“回稟少?尹,屋內值錢東西都不見了,看來?是蓄謀逃跑。沒發現淨慧的蹤跡,但在他床下發現了這個。”衙役跑過來?,呈給?明華章,“少?尹,您看。”
明華章接過那枚銀錠,反過來?,看到了慶州的官府鑄印。
此?時銀礦開采有限,銀子並不在市麵上流通,絕大部?分都上貢給?朝廷做銀器禮器,這麽大錠的銀子更是官營司獨有。私人?藏有銀錠,要麽是官商勾結走私,要麽是強盜打劫官銀。
旁邊的衙役道:“這麽大塊的銀子,他一個和尚怎麽會有?”
“什麽和尚,沒看見上麵的官府鑄印都沒融掉嗎,他肯定是逃犯或者強盜,搶了和尚的文牒,流竄到長安的。難怪他敢殺這麽多人?,原來?本?身就是惡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