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必如此?激進。
但不得不說,聽了確實?受用。
扯遠了。
既然傅芝馬上就能認出自己,想來也?沒少關注。
很?快,傅芝就調整過來,依舊提著醬菜壇子?,笑得無懈可擊,“哦,原來是汪大夫高足,秦解元。不曾想在這裏?遇見了。”
官場之中,若彼此?關係不親厚,時人為表尊敬,常以姓氏加官職名稱呼,汪扶風任諫議大夫,故而外頭的人經常喊“汪大夫”,跟“董閣老”“李太醫”什?麽的一個道?理。
兩人所?在的派係其實?原本沒什?麽直接的利益衝突,但早在傅芝對秦放鶴出手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站在對立麵。
當然,官場之上,沒有永恒不變的敵人,或許來日也?有合作?的機會……
但就眼下,二人各懷鬼胎,寒暄起來便如水不夠時強行玩泥巴,幹幹巴巴。
“對了,還未曾有機會道?恭喜。”秦放鶴終於想起一件喜事。
傅芝一聽,難得露出幾分真心的喜悅,“同喜同喜。”
五月原禮部尚書寧同光因辦差不利被貶,而緊跟著遞補上去的,便是傅芝的老師。
但有點尷尬的是,提為禮部尚書之後,天?元帝並未緊接著下達允其入閣的旨意,故而傅芝那位師父如今便是六部尚書之中,唯一一位非內閣成員。
第73章 婚事
當初得知秦放鶴被汪扶風收為弟子後,傅芝確實有些後悔。
他不後悔曾打壓秦放鶴,政鬥麽,本就會有餘波,既然有餘波,少不得把下頭的人扯進來,不是姓秦的小?子,也會有別人。
就好像你正常走路,不也會踩死幾隻螞蟻麽。
沒什麽大不了的。
隻是他沒想到這小子的運氣這樣好,後悔沒有再及時?補一刀。
又有些氣,氣方雲笙不爭氣。
原本傅芝以為,方雲笙如此?護著秦放鶴,必然動了收徒的念頭,而方雲笙一脈也不過爾爾,隻要那小?子入了方雲笙門下,日後也翻不起什麽滔天巨浪。
但萬萬沒想到,方雲笙近水樓台還被人先得月!
消息傳回?來時?,傅芝隻覺得既解氣又憋悶。
解氣的是,你方雲笙不是愛擺譜麽?
這?下好了,徒弟苗子給?人搶走了,痛快吧?過往照拂愣是為他人做嫁衣,隻怕背地裏要嘔出血來。
憋悶的是,姓秦的小?子竟入了汪扶風的眼?。
汪扶風本人已算難纏,更別提還有個人老成精的師父,如今又加一個小?的……真?可謂四麵八方的野狐狸聚堆兒?紮窩了。
一大一小?,都生得斯文俊秀,笑起來更添風姿,外人隻覺賞心悅目。
難為兩人還能和和氣氣相互問候,各自心裏想什麽,誰知道呢!
回?到汪府後,秦放鶴先叫人將點心送去給?薑夫人,自己則去前頭二書?房找汪扶風。
“回?來了?”汪扶風正看不知誰來的信,叫他進去也沒收起來。
秦放鶴熟門熟路坐了,先喝茶,把醬菜鋪子門口遇見傅芝的經過說了。
汪扶風嗯了聲,“那醬茄子的老母親是山西人,最愛一口陳醋漬的什麽疙瘩頭配酥魚,難怪你身上?有股酸味兒?。”
秦放鶴一怔,拽起衣襟低頭聞了聞。
有嗎?
師父鼻子這?麽靈的嗎?
“哄你的。”汪扶風騙徒弟騙得毫無心理負擔。
看完了信,順手挑開火折子吹了兩下,將信點燃後丟到腳下的銅盆裏,親眼?看著燒成白灰,再用鐵鉗子攪和碎,上?麵的字跡便?徹底消失。
他忽然問了句,“說起來,你也十?六了,有中意的姑娘了嗎?”
秦放鶴確信汪扶風對自己的私人生活了如指掌,這?麽問,大概率是為了進一步確認。
為什麽現在問?
為什麽明知故問?
哦,他,或者說董春有人選了,對方的門檻還不低,所以要保證萬無一失。
會是誰?
按董門的立場,秦放鶴不可能與皇親國戚聯姻,不然婚書?落成的瞬間,就等於整個董門都站了隊。
也不可能是興旺中的世家大族,一來與董春寒門立場相悖,二來皇帝也最忌諱強強聯手,因為後期容易把持朝政。
至於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也不太可能,因為遠水難解近渴,助益不大。
排除掉這?些之後,再結合最近師徒倆可能接觸到的人……
答案呼之欲出。
“您想讓我娶宋祭酒的孫女還是外孫女?”秦放鶴問。
汪扶風瞅了他一眼?,發?現這?小?子臉上?當真?沒有半點這?個年紀的少年人說到婚姻大事?時?的羞澀和扭捏。
嗨!
跟聰明孩子說話,省力歸省力,無趣也是真?無趣!
“孫女,”汪扶風道,“宋老成器的兒?子有兩個,一個在地方上?,倒也罷了,另一個乃翰林院侍講學?士,他膝下兩個未婚女兒?,一個比你大一歲,一個比你小?兩歲,年紀麽,都合適。”
宋氏一族素來醉心學?問,權臣不多,但出才子才女,名滿天下,光現在還活躍在朝堂的宋氏族人中,就有兩位數的進士出身,另有一名狀元、兩位探花。退了的更是不計其數。
別人家能有一兩座進士碑就算告慰祖宗,但宋家的,獨立成林。
哪家沒有才算愧對祖宗。
讓秦放鶴看,這?放到後世,起碼一個3a景區,還得單獨收費的那種。
也正是因為他們不貪戀權勢,所以不為曆代帝王忌憚,可延續數百年。
若秦放鶴當真?能娶到宋氏女,甚至不用從宋家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助力,隻要一點無形的聲援,入朝後阻力就會小?很多。
秦放鶴想了下,苦笑,“隻怕人家不願意。況且宋老爺子,似乎並不喜歡我。”
論師門,兩邊旗鼓相當;但若論出身,他確實差遠了。
再者宋氏一族曆來遠離朝堂紛爭,可一旦與他聯姻,就算半條腿邁進來了,哪怕不主動參與,在外人眼?中,也是一黨。
人家樂意嗎?
他也沒指望能在這?個時?代自由?戀愛,隻是這?種事?,總要兩廂情願才好。
“他連你師公都不喜歡,怕什麽!”汪扶風渾不在意道。
董門這?一窩徒子徒孫,宋琦估計都不太喜歡,也就是莊隱勉強入得了他老人家的眼?,若單獨對秦放鶴青眼?有加才有鬼!
秦放鶴:“……”
您背地裏這?麽說師公,他老人家知道嗎?
難得見到秦放鶴吃癟,汪扶風心情大好,耐心分說起來,“一隻手尚且有長短,何況人乎?隻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偏好。他不喜歡你不假,但可曾厭惡你?”
秦放鶴一怔,“這?……似乎不曾。”
“這?不就得了!”汪扶風兩手一拍,幹脆利落下了斷論。
成年人的世界,並非非黑即白,不喜歡的,不一定就會厭惡。
“況且那老頭兒?有個天大的好處,”汪扶風忽然笑起來,“公正。說起來,我倒頗佩服他這?一點。”
世人慣好“嚴以待人,寬以律己”,但宋琦不同,他對自己同樣苛刻。
對喜歡的學?生,難免多加照拂,但對不太喜歡的學?生,宋琦也會忠於職守,從不故意為難,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這?就是他最叫人敬佩的地方。
也是他最大的軟肋。
秦放鶴失笑。
看樣子,當年自家師父也沒少在老爺子跟前討嫌。
“可教學?生和選孫女婿,總是不一樣的。”秦放鶴說。
教導學?生,是為朝廷培育人才,宋琦在其位謀其職,自然會公平公正。
但為孫女選終身……恐怕是個人都不能保證百分百理智。
“確實不同。”汪扶風揚了揚眉毛,“但他年紀大了,他的兒?子們,卻正值壯年。”
秦放鶴瞬間心領神會。
人上?了年紀,有些東西自然就看開了,但年青一代呢?
未必!
宋氏祖訓雖在,但畢竟延續太久太久了,宋氏後人常年出入朝堂,眼?睜睜看著風雲變幻,看著權力迭起,他們當真?不為所動?
尤其汪扶風口中那位宋琦的次子,已經爬到翰林院侍講學?士的位子,當真?不想更進一步麽?
祖父的意見當然重要,可如果當爹的相中了女婿……
秦放鶴沉吟片刻,“一家有女百家求,您這?樣打算,別人未必沒有。”
汪扶風點頭,“不錯,就是這?麽個理兒?。”
頓了頓,又有些不滿地糾正道:“你好歹也是我的弟子,莫要妄自菲薄,一家有女百家求不假,可你小?子行市也不差!”
自從收徒後,多少人都明裏暗裏來打探,尤其秦放鶴入京,年前後跟著莊隱和汪扶風四處串場子露臉,眾人親眼?見了,越發?熱切。
但汪扶風一個都沒看上?。
秦放鶴結親,固然要借助女方的家世背景,但女方結親,未必不是看重董門威望和秦放鶴的個人潛力。
各取所需罷了,誰也不欠誰的,沒必要一開始就低人一頭。
但不得不說,聽了確實?受用。
扯遠了。
既然傅芝馬上就能認出自己,想來也?沒少關注。
很?快,傅芝就調整過來,依舊提著醬菜壇子?,笑得無懈可擊,“哦,原來是汪大夫高足,秦解元。不曾想在這裏?遇見了。”
官場之中,若彼此?關係不親厚,時人為表尊敬,常以姓氏加官職名稱呼,汪扶風任諫議大夫,故而外頭的人經常喊“汪大夫”,跟“董閣老”“李太醫”什?麽的一個道?理。
兩人所?在的派係其實?原本沒什?麽直接的利益衝突,但早在傅芝對秦放鶴出手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站在對立麵。
當然,官場之上,沒有永恒不變的敵人,或許來日也?有合作?的機會……
但就眼下,二人各懷鬼胎,寒暄起來便如水不夠時強行玩泥巴,幹幹巴巴。
“對了,還未曾有機會道?恭喜。”秦放鶴終於想起一件喜事。
傅芝一聽,難得露出幾分真心的喜悅,“同喜同喜。”
五月原禮部尚書寧同光因辦差不利被貶,而緊跟著遞補上去的,便是傅芝的老師。
但有點尷尬的是,提為禮部尚書之後,天?元帝並未緊接著下達允其入閣的旨意,故而傅芝那位師父如今便是六部尚書之中,唯一一位非內閣成員。
第73章 婚事
當初得知秦放鶴被汪扶風收為弟子後,傅芝確實有些後悔。
他不後悔曾打壓秦放鶴,政鬥麽,本就會有餘波,既然有餘波,少不得把下頭的人扯進來,不是姓秦的小?子,也會有別人。
就好像你正常走路,不也會踩死幾隻螞蟻麽。
沒什麽大不了的。
隻是他沒想到這小子的運氣這樣好,後悔沒有再及時?補一刀。
又有些氣,氣方雲笙不爭氣。
原本傅芝以為,方雲笙如此?護著秦放鶴,必然動了收徒的念頭,而方雲笙一脈也不過爾爾,隻要那小?子入了方雲笙門下,日後也翻不起什麽滔天巨浪。
但萬萬沒想到,方雲笙近水樓台還被人先得月!
消息傳回?來時?,傅芝隻覺得既解氣又憋悶。
解氣的是,你方雲笙不是愛擺譜麽?
這?下好了,徒弟苗子給?人搶走了,痛快吧?過往照拂愣是為他人做嫁衣,隻怕背地裏要嘔出血來。
憋悶的是,姓秦的小?子竟入了汪扶風的眼?。
汪扶風本人已算難纏,更別提還有個人老成精的師父,如今又加一個小?的……真?可謂四麵八方的野狐狸聚堆兒?紮窩了。
一大一小?,都生得斯文俊秀,笑起來更添風姿,外人隻覺賞心悅目。
難為兩人還能和和氣氣相互問候,各自心裏想什麽,誰知道呢!
回?到汪府後,秦放鶴先叫人將點心送去給?薑夫人,自己則去前頭二書?房找汪扶風。
“回?來了?”汪扶風正看不知誰來的信,叫他進去也沒收起來。
秦放鶴熟門熟路坐了,先喝茶,把醬菜鋪子門口遇見傅芝的經過說了。
汪扶風嗯了聲,“那醬茄子的老母親是山西人,最愛一口陳醋漬的什麽疙瘩頭配酥魚,難怪你身上?有股酸味兒?。”
秦放鶴一怔,拽起衣襟低頭聞了聞。
有嗎?
師父鼻子這?麽靈的嗎?
“哄你的。”汪扶風騙徒弟騙得毫無心理負擔。
看完了信,順手挑開火折子吹了兩下,將信點燃後丟到腳下的銅盆裏,親眼?看著燒成白灰,再用鐵鉗子攪和碎,上?麵的字跡便?徹底消失。
他忽然問了句,“說起來,你也十?六了,有中意的姑娘了嗎?”
秦放鶴確信汪扶風對自己的私人生活了如指掌,這?麽問,大概率是為了進一步確認。
為什麽現在問?
為什麽明知故問?
哦,他,或者說董春有人選了,對方的門檻還不低,所以要保證萬無一失。
會是誰?
按董門的立場,秦放鶴不可能與皇親國戚聯姻,不然婚書?落成的瞬間,就等於整個董門都站了隊。
也不可能是興旺中的世家大族,一來與董春寒門立場相悖,二來皇帝也最忌諱強強聯手,因為後期容易把持朝政。
至於地方上?的名門望族,也不太可能,因為遠水難解近渴,助益不大。
排除掉這?些之後,再結合最近師徒倆可能接觸到的人……
答案呼之欲出。
“您想讓我娶宋祭酒的孫女還是外孫女?”秦放鶴問。
汪扶風瞅了他一眼?,發?現這?小?子臉上?當真?沒有半點這?個年紀的少年人說到婚姻大事?時?的羞澀和扭捏。
嗨!
跟聰明孩子說話,省力歸省力,無趣也是真?無趣!
“孫女,”汪扶風道,“宋老成器的兒?子有兩個,一個在地方上?,倒也罷了,另一個乃翰林院侍講學?士,他膝下兩個未婚女兒?,一個比你大一歲,一個比你小?兩歲,年紀麽,都合適。”
宋氏一族素來醉心學?問,權臣不多,但出才子才女,名滿天下,光現在還活躍在朝堂的宋氏族人中,就有兩位數的進士出身,另有一名狀元、兩位探花。退了的更是不計其數。
別人家能有一兩座進士碑就算告慰祖宗,但宋家的,獨立成林。
哪家沒有才算愧對祖宗。
讓秦放鶴看,這?放到後世,起碼一個3a景區,還得單獨收費的那種。
也正是因為他們不貪戀權勢,所以不為曆代帝王忌憚,可延續數百年。
若秦放鶴當真?能娶到宋氏女,甚至不用從宋家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助力,隻要一點無形的聲援,入朝後阻力就會小?很多。
秦放鶴想了下,苦笑,“隻怕人家不願意。況且宋老爺子,似乎並不喜歡我。”
論師門,兩邊旗鼓相當;但若論出身,他確實差遠了。
再者宋氏一族曆來遠離朝堂紛爭,可一旦與他聯姻,就算半條腿邁進來了,哪怕不主動參與,在外人眼?中,也是一黨。
人家樂意嗎?
他也沒指望能在這?個時?代自由?戀愛,隻是這?種事?,總要兩廂情願才好。
“他連你師公都不喜歡,怕什麽!”汪扶風渾不在意道。
董門這?一窩徒子徒孫,宋琦估計都不太喜歡,也就是莊隱勉強入得了他老人家的眼?,若單獨對秦放鶴青眼?有加才有鬼!
秦放鶴:“……”
您背地裏這?麽說師公,他老人家知道嗎?
難得見到秦放鶴吃癟,汪扶風心情大好,耐心分說起來,“一隻手尚且有長短,何況人乎?隻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偏好。他不喜歡你不假,但可曾厭惡你?”
秦放鶴一怔,“這?……似乎不曾。”
“這?不就得了!”汪扶風兩手一拍,幹脆利落下了斷論。
成年人的世界,並非非黑即白,不喜歡的,不一定就會厭惡。
“況且那老頭兒?有個天大的好處,”汪扶風忽然笑起來,“公正。說起來,我倒頗佩服他這?一點。”
世人慣好“嚴以待人,寬以律己”,但宋琦不同,他對自己同樣苛刻。
對喜歡的學?生,難免多加照拂,但對不太喜歡的學?生,宋琦也會忠於職守,從不故意為難,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這?就是他最叫人敬佩的地方。
也是他最大的軟肋。
秦放鶴失笑。
看樣子,當年自家師父也沒少在老爺子跟前討嫌。
“可教學?生和選孫女婿,總是不一樣的。”秦放鶴說。
教導學?生,是為朝廷培育人才,宋琦在其位謀其職,自然會公平公正。
但為孫女選終身……恐怕是個人都不能保證百分百理智。
“確實不同。”汪扶風揚了揚眉毛,“但他年紀大了,他的兒?子們,卻正值壯年。”
秦放鶴瞬間心領神會。
人上?了年紀,有些東西自然就看開了,但年青一代呢?
未必!
宋氏祖訓雖在,但畢竟延續太久太久了,宋氏後人常年出入朝堂,眼?睜睜看著風雲變幻,看著權力迭起,他們當真?不為所動?
尤其汪扶風口中那位宋琦的次子,已經爬到翰林院侍講學?士的位子,當真?不想更進一步麽?
祖父的意見當然重要,可如果當爹的相中了女婿……
秦放鶴沉吟片刻,“一家有女百家求,您這?樣打算,別人未必沒有。”
汪扶風點頭,“不錯,就是這?麽個理兒?。”
頓了頓,又有些不滿地糾正道:“你好歹也是我的弟子,莫要妄自菲薄,一家有女百家求不假,可你小?子行市也不差!”
自從收徒後,多少人都明裏暗裏來打探,尤其秦放鶴入京,年前後跟著莊隱和汪扶風四處串場子露臉,眾人親眼?見了,越發?熱切。
但汪扶風一個都沒看上?。
秦放鶴結親,固然要借助女方的家世背景,但女方結親,未必不是看重董門威望和秦放鶴的個人潛力。
各取所需罷了,誰也不欠誰的,沒必要一開始就低人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