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在城外候了?五六天了?,也是風塵仆仆,果然回道:“回夫人,老爺瞧著比離京前略黑了?些,瘦了?些,可精神倒還好,上下馬時格外利索。身邊也多了?幾個人,一個是昔日縣學舊友,此?番乃是赴京趕下一科會試的,說要煩請夫人準備一間客房出來。另有六個親隨,都是在老家調教好了?的,日後輪班在外書房那邊,也跟著老爺出門,也要請夫人叫人收拾……”
阿芙聽了?,就猜到?必然是從秦氏一族中選出的出色後生,便有條不紊吩咐下人去辦。
巳時過半,秦放鶴一行人進城,穿街過巷又走了?大半個時辰,才遠遠望見小蓮花巷子。
阿芙已帶人在門口等著了?,遙見車馬,喜不自?勝,“老爺。”
越靠近京城就越想家,這會兒看見人俏生生站著,秦放鶴瞬間就安穩了?。
啊,到?家了?。
不待停穩他便滾鞍落馬,三?步並兩步跨上台階,將阿芙上下看了?一回,拉著她的手道:“可還好?”
小夫妻才成了?親就分開數月,思念至極,奈何外頭人來車往,阿芙便有些放不開,隻是紅著臉兒點?點?頭,“好,師父師娘也好。”
秦放鶴笑著捏了?捏她的手,轉身看向後麵看熱鬧的高程,相互介紹了?。
高程上前見禮,又道叨擾。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秦放鶴少年成名,身邊聚集的亦是一幹年輕俊才。阿芙見高程也隻比秦放鶴略大一點?的樣?子,也覺親近,笑道:“子歸的朋友便是自?家人,既然來了?,隻管當自?家一樣?的,不必拘束。”
秦山秦猛又帶著白雲村新來的六個人上前見過。
阿芙都迅速認了?臉,讓家裏管事分別帶人安置了?。
一路奔波,眾人都著實?累了?,先?各自?回房洗漱更衣。
秦放鶴在裏頭洗澡,阿芙就在外麵幫他收拾行囊,見一個大包袱鼓鼓囊囊,打開看時,多有各色玩意兒,甚麽藤條編的小球,油彩繪的泥老虎,木頭刻的哨子等等,甚至還有一本冊子裏夾著的許多五顏六色的幹花。
每一樣?都用小布片包了?,細細寫了?日期和來曆,開頭都是一般的“與吾妻阿芙”。
阿芙一樣?樣?拿著細瞧,眉眼彎彎,像是也跟著秦放鶴一路走過來似的。
小木哨線條簡單,但打磨頗用心,光溜溜的滑,阿芙好奇得擺弄幾下,放到?唇邊輕輕吹了?下,“滴……”
她驚喜地睜大眼睛,真有趣。
怪好聽的。
白露過來倒茶,無意間瞧了?眼,便抿嘴兒笑,“老爺這是想您啦。”
瞧瞧,一草一木一點?小玩意都記掛著,“這個有趣,帶回去給阿芙瞧瞧”“那個也好玩,阿芙肯定沒見過”……
阿芙聽了?,粉麵飛紅,笑罵道:“這也是好混說的?”
“她倒也沒混說,”換好衣裳的秦放鶴從裏頭出來,隨手綁了?的發間還帶著水汽,“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想著你不大出來玩,與你瞧瞧。”
阿芙歪頭看他,辯駁道:“怎麽不值錢?這……”
都是你的心意,便重?若千鈞。
她性格內斂,能說出前半截,已然不易,又哼了?聲,也不叫人,親自?捧了?,小心翼翼地歸置到?自?己?的床頭小櫃子裏。
放進去,又不舍得,再一樣?樣?翻出來擺弄,然後又放回去,再拿出來。
秦放鶴見了?,不覺失笑,含笑看著她玩。
等阿芙玩得差不多了?,他才問:“方才在門口,我見你眉宇間隱有鬱色……”
不待他說完,阿芙就笑著打斷,“偏你心思重?,哪裏有什麽。”
“你素來報喜不報憂,我可不聽,”秦放鶴搖搖頭,看向白露,“我隻問她。”
果然白露便道:“倒也沒什麽,您不在家這幾個月,夫人時常去向薑夫人請安,也結伴玩耍,又有二姑娘常來作伴,隻是前兒孔翰林的兒子滿月,夫人去賀了?一回,”說到?這裏,白露突然捂嘴笑了?下,“難免豔羨。”
“呸!”阿芙臉上瞬間就紅了?,攆了?白露出去,又向秦放鶴急急道,“快別聽她胡說!”
秦放鶴哈哈大笑,過去拉著她坐下,“我當是什麽大事。”
阿芙都快羞死了?,扭頭不理他,隻用紅彤彤的耳垂對著。
哎呀,羞死人了?!
“你我俱都年輕,身體也好,來日方長,有什麽可擔心的。”秦放鶴知道這個時代對子嗣的狂熱,笑完之後,又聞聲軟語安慰了?一回。
也不怪阿芙有心事。
實?在是秦放鶴太年輕了?,一幹友人們就沒有比他更小的,自?然成婚生子都在前頭。
算來,孔姿清的未婚妻因家中長輩過世,成婚就算晚的了?,可如今兒子也滿月了?。
趙沛自?不必說,乃是他們一幹人等之中最年長者,幾年前孩子就會跑了?。
齊振業膝下一女一子,康宏有兩個女兒,杜文彬也有一個兒子……
男人們要好,女人們自?然也時常聚會,湊在一處,少不得提及自?家孩童,唯獨阿芙一個沒有,難免不自?在。
夫妻倆笑鬧一回,便有人來傳開飯。
高程也被請了?過來,向阿芙再三?相謝,又說自?己?不會久住。
阿芙預要挽留,秦放鶴便笑道:“他是真要出去。”
幾年磋磨,高程如今也懂得些人情世故,想著畢竟人家少年夫妻,又新婚燕爾,自?己?雖說住在客院,可日常出入到?底不便。
他先?把想法說了?,秦放鶴倒也沒攔著,“我有個朋友叫杜文彬的,也是同一科的二甲進士,他有個族弟,今年也進京了?。人我見過,才學自?不必說,人也靦腆內向,如今在城裏賃著一個院子。杜文彬有些擔心他自?己?應付不來,也悶壞了?人,正想找個可靠的過去分擔,不如我就薦了?你去。一來交個朋友,二來相互切磋,也能彼此?進益,你以為如何?”
高程家境不錯,但也隻是相對於章縣平民而言,到?了?這寸土寸金的京城,就什麽都算不得了?。
清河府又不比人家有會館,若單靠他個人財力,也隻好與陌生人分攤同一院落的一間屋子罷了?。彼此?不熟悉,性情也不了?解,終究是隱患。
故而聽了?秦放鶴這話,豈有不歡喜的?當場謝了?又謝。
秦放鶴笑道:“順水人情,倒也犯不著謝,隻一點?,京城多人才,多奇葩,你可不許見獵心喜,拐帶人家沉迷術數。”
說得高程也笑了?,“如今我也改好了?,偏你揪著不放。”
當天下午,秦放鶴又去向師父師娘報平安,去翰林院銷假。
白雲村距離京城不算特別近,所以他回來的也不算最早的。同科榜眼隋青竹祖籍北直隸,就在京城外圍,據說半個月前就正式開工了?。
銷假後,秦放鶴也沒急著回家,而是蹲在翰林院外逮人。
天色漸暗,孔姿清等人陸續從裏麵出來,見了?他,也是歡喜。
一行人鬧哄哄去酒樓開席,說起?這幾個月的大小事宜,秦放鶴這才知道,京城幾個月風雲變幻,又剛好趕上翰林院三?年一考,眾人的職位都有了?些變動?。
新科進士入職翰林院後,並未高枕無憂了?,期間還有大小考試若幹,而最要緊的,便是三?年一次的統考。
這次過後,似康宏等未能直接入翰林院核心的二甲進士,也有可能再次獲得進入內部深造的機會,在翰林院擔任低級官職。
而趙沛等三?鼎甲,則會根據個人表現和意願進一步分流。
秦放鶴的老丈人,原翰林院學士宋倫調入國子監任司業,而宋琦宋老爺子為了?給兒子騰地方,主?動?辭去國子監祭酒一職。
天元帝很?喜歡他的謙和,加封太子少師,入宮給諸位皇子講學,也算變相升官了?。
秦放鶴點?點?頭,一一記下,又看向趙沛和孔姿清,“那你們呢?”
第100章 翰林院(二)
翰林院隻是直屬皇帝的中央部門的統稱,內部?人員機構和職能非常龐雜,包括並不僅限於為皇帝皇子講史,起草擬定?各種詔書?、祭文,審核並保管各處衙門送來的卷宗文檔,編撰修訂史書?,協助曆屆科舉,擔任監考官,協助整合鴻臚寺對外接待的卷宗等等。
簡單來說?,大祿朝翰林院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部?隻有曆屆殿試三鼎甲和後期反複考核後升上來的少數二甲進士,也就是世人尊稱的“某翰林”。
這些人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直接接觸權力核心,隻要?不犯大錯,基本不用到?基層曆練。
尤其三鼎甲,後期各部?、國子監等各處中央機構輪一遍,大概率有機會入內閣。
而?隸屬翰林院的外部?則由大量二甲、三甲進士構成,日常工作就是世人更熟悉的修書?和整理卷宗典籍,上升空間不大。
三年考核過後,如不能躋身翰林院內部?核心,則出路有二:尖兒?去六部?,從主事做起,慢慢往上爬;剩下的數量最?多的,等候外派。
而?外派名額有限,便是小小七品知縣,也未必搶得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派不到?的,一輩子窩囊,可能還不如地方舉人混得好;
派出去了,多數也是窮鄉僻壤,天高皇帝遠,大概率一輩子無法返京。
昔日章縣縣令周幼青,也是正經?進士出身,可就因為沒能進翰林院,花了足足十多年才勉強弄了個七品縣令……
若非遇到?秦放鶴,時來運轉,保不齊這輩子就要?老死地方了。
康宏順利通過考試,進入翰林院內部?,授予七品編修一職,算是趕上了三鼎甲的最?低起點?。
孔姿清對自己的發?展並不意外,言簡意賅道:“我升侍讀學士。”
翰林院內部?高層有正四品掌院一人,負責統籌管理,其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三人,再下麵便是修撰、編修、檢討等。
這兩類學士雖都是正五品,然侍讀學士側重?為皇帝皇子伴讀,同時答疑解惑、協助整理奏章,可為顧問、幕僚。
但侍講學士則更側重?講經?講史做學問方麵,論及朝堂前程,遠不如前者,早年宋琦就是走這條路,最?後紮根國子監。
孔姿清升侍讀學士,而?非侍講,可見天元帝對他?的政治素養頗為滿意。
之前董門莊隱弟子,也就是秦放鶴那位看似憨厚的師兄胡立宗,也在今年從翰林院“畢業”,平遷入工部?,出任正五品郎中,仍兼任原本的侍講學士。
如一切順利,孔姿清以後也會像胡立宗和宋倫那樣,出任翰林院學士之後,去六部?輪一遍,中間或許會再往國子監走一遭,鄉試監考,邊走邊升,哪怕不特意立功,起碼都能穩穩當?當?到?正五品了。
之後若想入內閣,朝廷會派給最?起碼地方知府起,乃至巡撫的高等官職鍍金,增加履曆,到?期就回。
抑或出任某重?大任務的欽差、監察使,富貴險中求,一二十年過去,就具備了入主內閣的資格,升任六部?尚書?兼大學士,隨時準備達到?巔峰。
三鼎甲,含金量就是這麽高,說?是通天大道也不為過。
所以當?趙沛大大方方說?出自己想去大理寺時,秦放鶴頗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
此事多年前就有征兆,倒也不算意外,隻不知皇帝怎麽想。
趙沛笑道:“陛下的表情,也如你這般。”
震驚,啼笑皆非,有點?想抓起玉鎮紙來打人。
但是又不舍得。
翰林院出身的人,哪怕在中央輪流刷履曆,也鮮有第一輪就往三法司去的,趙沛此舉,著?實劍走偏鋒。
三法司,即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主管彈劾查案並審理,也就是皇帝常說?的“著?三法司會審”中的“三法司”,是頗令人聞風喪膽的地方。
尤其都察院,由前朝禦史台變革而?來,有監察百官乃至天子言行之權,更可反向監督刑部?和大理寺,權力很大。
所以不是說?三法司不好,君不見汪扶風,如今不也在都察院麽。
阿芙聽了?,就猜到?必然是從秦氏一族中選出的出色後生,便有條不紊吩咐下人去辦。
巳時過半,秦放鶴一行人進城,穿街過巷又走了?大半個時辰,才遠遠望見小蓮花巷子。
阿芙已帶人在門口等著了?,遙見車馬,喜不自?勝,“老爺。”
越靠近京城就越想家,這會兒看見人俏生生站著,秦放鶴瞬間就安穩了?。
啊,到?家了?。
不待停穩他便滾鞍落馬,三?步並兩步跨上台階,將阿芙上下看了?一回,拉著她的手道:“可還好?”
小夫妻才成了?親就分開數月,思念至極,奈何外頭人來車往,阿芙便有些放不開,隻是紅著臉兒點?點?頭,“好,師父師娘也好。”
秦放鶴笑著捏了?捏她的手,轉身看向後麵看熱鬧的高程,相互介紹了?。
高程上前見禮,又道叨擾。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秦放鶴少年成名,身邊聚集的亦是一幹年輕俊才。阿芙見高程也隻比秦放鶴略大一點?的樣?子,也覺親近,笑道:“子歸的朋友便是自?家人,既然來了?,隻管當自?家一樣?的,不必拘束。”
秦山秦猛又帶著白雲村新來的六個人上前見過。
阿芙都迅速認了?臉,讓家裏管事分別帶人安置了?。
一路奔波,眾人都著實?累了?,先?各自?回房洗漱更衣。
秦放鶴在裏頭洗澡,阿芙就在外麵幫他收拾行囊,見一個大包袱鼓鼓囊囊,打開看時,多有各色玩意兒,甚麽藤條編的小球,油彩繪的泥老虎,木頭刻的哨子等等,甚至還有一本冊子裏夾著的許多五顏六色的幹花。
每一樣?都用小布片包了?,細細寫了?日期和來曆,開頭都是一般的“與吾妻阿芙”。
阿芙一樣?樣?拿著細瞧,眉眼彎彎,像是也跟著秦放鶴一路走過來似的。
小木哨線條簡單,但打磨頗用心,光溜溜的滑,阿芙好奇得擺弄幾下,放到?唇邊輕輕吹了?下,“滴……”
她驚喜地睜大眼睛,真有趣。
怪好聽的。
白露過來倒茶,無意間瞧了?眼,便抿嘴兒笑,“老爺這是想您啦。”
瞧瞧,一草一木一點?小玩意都記掛著,“這個有趣,帶回去給阿芙瞧瞧”“那個也好玩,阿芙肯定沒見過”……
阿芙聽了?,粉麵飛紅,笑罵道:“這也是好混說的?”
“她倒也沒混說,”換好衣裳的秦放鶴從裏頭出來,隨手綁了?的發間還帶著水汽,“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想著你不大出來玩,與你瞧瞧。”
阿芙歪頭看他,辯駁道:“怎麽不值錢?這……”
都是你的心意,便重?若千鈞。
她性格內斂,能說出前半截,已然不易,又哼了?聲,也不叫人,親自?捧了?,小心翼翼地歸置到?自?己?的床頭小櫃子裏。
放進去,又不舍得,再一樣?樣?翻出來擺弄,然後又放回去,再拿出來。
秦放鶴見了?,不覺失笑,含笑看著她玩。
等阿芙玩得差不多了?,他才問:“方才在門口,我見你眉宇間隱有鬱色……”
不待他說完,阿芙就笑著打斷,“偏你心思重?,哪裏有什麽。”
“你素來報喜不報憂,我可不聽,”秦放鶴搖搖頭,看向白露,“我隻問她。”
果然白露便道:“倒也沒什麽,您不在家這幾個月,夫人時常去向薑夫人請安,也結伴玩耍,又有二姑娘常來作伴,隻是前兒孔翰林的兒子滿月,夫人去賀了?一回,”說到?這裏,白露突然捂嘴笑了?下,“難免豔羨。”
“呸!”阿芙臉上瞬間就紅了?,攆了?白露出去,又向秦放鶴急急道,“快別聽她胡說!”
秦放鶴哈哈大笑,過去拉著她坐下,“我當是什麽大事。”
阿芙都快羞死了?,扭頭不理他,隻用紅彤彤的耳垂對著。
哎呀,羞死人了?!
“你我俱都年輕,身體也好,來日方長,有什麽可擔心的。”秦放鶴知道這個時代對子嗣的狂熱,笑完之後,又聞聲軟語安慰了?一回。
也不怪阿芙有心事。
實?在是秦放鶴太年輕了?,一幹友人們就沒有比他更小的,自?然成婚生子都在前頭。
算來,孔姿清的未婚妻因家中長輩過世,成婚就算晚的了?,可如今兒子也滿月了?。
趙沛自?不必說,乃是他們一幹人等之中最年長者,幾年前孩子就會跑了?。
齊振業膝下一女一子,康宏有兩個女兒,杜文彬也有一個兒子……
男人們要好,女人們自?然也時常聚會,湊在一處,少不得提及自?家孩童,唯獨阿芙一個沒有,難免不自?在。
夫妻倆笑鬧一回,便有人來傳開飯。
高程也被請了?過來,向阿芙再三?相謝,又說自?己?不會久住。
阿芙預要挽留,秦放鶴便笑道:“他是真要出去。”
幾年磋磨,高程如今也懂得些人情世故,想著畢竟人家少年夫妻,又新婚燕爾,自?己?雖說住在客院,可日常出入到?底不便。
他先?把想法說了?,秦放鶴倒也沒攔著,“我有個朋友叫杜文彬的,也是同一科的二甲進士,他有個族弟,今年也進京了?。人我見過,才學自?不必說,人也靦腆內向,如今在城裏賃著一個院子。杜文彬有些擔心他自?己?應付不來,也悶壞了?人,正想找個可靠的過去分擔,不如我就薦了?你去。一來交個朋友,二來相互切磋,也能彼此?進益,你以為如何?”
高程家境不錯,但也隻是相對於章縣平民而言,到?了?這寸土寸金的京城,就什麽都算不得了?。
清河府又不比人家有會館,若單靠他個人財力,也隻好與陌生人分攤同一院落的一間屋子罷了?。彼此?不熟悉,性情也不了?解,終究是隱患。
故而聽了?秦放鶴這話,豈有不歡喜的?當場謝了?又謝。
秦放鶴笑道:“順水人情,倒也犯不著謝,隻一點?,京城多人才,多奇葩,你可不許見獵心喜,拐帶人家沉迷術數。”
說得高程也笑了?,“如今我也改好了?,偏你揪著不放。”
當天下午,秦放鶴又去向師父師娘報平安,去翰林院銷假。
白雲村距離京城不算特別近,所以他回來的也不算最早的。同科榜眼隋青竹祖籍北直隸,就在京城外圍,據說半個月前就正式開工了?。
銷假後,秦放鶴也沒急著回家,而是蹲在翰林院外逮人。
天色漸暗,孔姿清等人陸續從裏麵出來,見了?他,也是歡喜。
一行人鬧哄哄去酒樓開席,說起?這幾個月的大小事宜,秦放鶴這才知道,京城幾個月風雲變幻,又剛好趕上翰林院三?年一考,眾人的職位都有了?些變動?。
新科進士入職翰林院後,並未高枕無憂了?,期間還有大小考試若幹,而最要緊的,便是三?年一次的統考。
這次過後,似康宏等未能直接入翰林院核心的二甲進士,也有可能再次獲得進入內部深造的機會,在翰林院擔任低級官職。
而趙沛等三?鼎甲,則會根據個人表現和意願進一步分流。
秦放鶴的老丈人,原翰林院學士宋倫調入國子監任司業,而宋琦宋老爺子為了?給兒子騰地方,主?動?辭去國子監祭酒一職。
天元帝很?喜歡他的謙和,加封太子少師,入宮給諸位皇子講學,也算變相升官了?。
秦放鶴點?點?頭,一一記下,又看向趙沛和孔姿清,“那你們呢?”
第100章 翰林院(二)
翰林院隻是直屬皇帝的中央部門的統稱,內部?人員機構和職能非常龐雜,包括並不僅限於為皇帝皇子講史,起草擬定?各種詔書?、祭文,審核並保管各處衙門送來的卷宗文檔,編撰修訂史書?,協助曆屆科舉,擔任監考官,協助整合鴻臚寺對外接待的卷宗等等。
簡單來說?,大祿朝翰林院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部?隻有曆屆殿試三鼎甲和後期反複考核後升上來的少數二甲進士,也就是世人尊稱的“某翰林”。
這些人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直接接觸權力核心,隻要?不犯大錯,基本不用到?基層曆練。
尤其三鼎甲,後期各部?、國子監等各處中央機構輪一遍,大概率有機會入內閣。
而?隸屬翰林院的外部?則由大量二甲、三甲進士構成,日常工作就是世人更熟悉的修書?和整理卷宗典籍,上升空間不大。
三年考核過後,如不能躋身翰林院內部?核心,則出路有二:尖兒?去六部?,從主事做起,慢慢往上爬;剩下的數量最?多的,等候外派。
而?外派名額有限,便是小小七品知縣,也未必搶得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派不到?的,一輩子窩囊,可能還不如地方舉人混得好;
派出去了,多數也是窮鄉僻壤,天高皇帝遠,大概率一輩子無法返京。
昔日章縣縣令周幼青,也是正經?進士出身,可就因為沒能進翰林院,花了足足十多年才勉強弄了個七品縣令……
若非遇到?秦放鶴,時來運轉,保不齊這輩子就要?老死地方了。
康宏順利通過考試,進入翰林院內部?,授予七品編修一職,算是趕上了三鼎甲的最?低起點?。
孔姿清對自己的發?展並不意外,言簡意賅道:“我升侍讀學士。”
翰林院內部?高層有正四品掌院一人,負責統籌管理,其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三人,再下麵便是修撰、編修、檢討等。
這兩類學士雖都是正五品,然侍讀學士側重?為皇帝皇子伴讀,同時答疑解惑、協助整理奏章,可為顧問、幕僚。
但侍講學士則更側重?講經?講史做學問方麵,論及朝堂前程,遠不如前者,早年宋琦就是走這條路,最?後紮根國子監。
孔姿清升侍讀學士,而?非侍講,可見天元帝對他?的政治素養頗為滿意。
之前董門莊隱弟子,也就是秦放鶴那位看似憨厚的師兄胡立宗,也在今年從翰林院“畢業”,平遷入工部?,出任正五品郎中,仍兼任原本的侍講學士。
如一切順利,孔姿清以後也會像胡立宗和宋倫那樣,出任翰林院學士之後,去六部?輪一遍,中間或許會再往國子監走一遭,鄉試監考,邊走邊升,哪怕不特意立功,起碼都能穩穩當?當?到?正五品了。
之後若想入內閣,朝廷會派給最?起碼地方知府起,乃至巡撫的高等官職鍍金,增加履曆,到?期就回。
抑或出任某重?大任務的欽差、監察使,富貴險中求,一二十年過去,就具備了入主內閣的資格,升任六部?尚書?兼大學士,隨時準備達到?巔峰。
三鼎甲,含金量就是這麽高,說?是通天大道也不為過。
所以當?趙沛大大方方說?出自己想去大理寺時,秦放鶴頗有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覺。
此事多年前就有征兆,倒也不算意外,隻不知皇帝怎麽想。
趙沛笑道:“陛下的表情,也如你這般。”
震驚,啼笑皆非,有點?想抓起玉鎮紙來打人。
但是又不舍得。
翰林院出身的人,哪怕在中央輪流刷履曆,也鮮有第一輪就往三法司去的,趙沛此舉,著?實劍走偏鋒。
三法司,即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主管彈劾查案並審理,也就是皇帝常說?的“著?三法司會審”中的“三法司”,是頗令人聞風喪膽的地方。
尤其都察院,由前朝禦史台變革而?來,有監察百官乃至天子言行之權,更可反向監督刑部?和大理寺,權力很大。
所以不是說?三法司不好,君不見汪扶風,如今不也在都察院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