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開一本就是死?要錢的,天元帝看得頭疼,索性全交給翰林們讀。


    讀完不說,還要算。


    天元帝聽了,就有些煩悶,指著其中一份道:“去歲堤壩不是修過了?怎麽?還要撥款?”


    孔姿清便略一沉吟,迅速從腦海中翻出上個月的折子內容,“月前曾報過一回,說是檢修時發現許多白蟻窩,不少地方都被蛀空了,需得拆了重新?填補。”


    天元帝道:“可派人徹查了?”


    孔姿清搖頭,“未曾有報。”


    “那就叫他?們去查,總不能?說什麽?就信什麽?,當國?庫的銀子會自己生出來不成?”天元帝一擺手,站起身來,在屋子裏兜了兩圈,點了兩個人名,“擬旨……為巡堤禦史,即刻出發,順帶著南直隸一帶都走一走,訪一訪,查明蟻患是否為真,受災多重多廣,若為真時,該如?何修補,讓工部也出幾個人跟著,胡立宗不是任著工部郎中?讓他?去,現場看過後立刻把?核算報上來……”


    如?今秦放鶴已經練出來,便跟黃修撰輪流寫聖旨,聽到師兄胡立宗的名字,手下也是絲毫不頓。


    說話間?,天元帝已經來到跟前,“江南雨水來得早,正月之前,務必有個結果。”


    秦放鶴迅速寫完,吹幹墨跡,呈上來給天元帝看。


    天元帝略掃了一眼,讓胡霖取印蓋了,立刻打發內侍去傳旨。


    秦放鶴下意識往內侍離去的方向看了眼。


    巡堤禦史啊,欽差的名頭。


    堤壩,鹽稅,自古以來就是門道多的領域,這趟差事風險不小?,但若辦好了,回報也高,加官進爵隻在頃刻。


    接下來的折子,都脫不開一個“錢”字,天元帝越聽越煩躁,基本都沒批,原封不動打回去。


    “張口三十萬,閉口五十萬兩,朕的銀子,國?庫的銀子就要得那麽?痛快?!這麽?些錢,海船都能?再造十艘了!統統發回去,給朕重新?算一遍!”


    難得有個好消息,不是要錢,而是匯報工作進展,細看還是熟人,孔姿清念折子的聲音都輕快了。


    呀,好事呀!


    沒想到他?執行能?力這樣強,這才多久,竟就出成績了?秦放鶴聽了,也替他?高興。


    “遠東知州周幼青?”天元帝略一思索,“朕記得是個頗偏僻的所在,拿地圖來。”


    內侍總管胡霖便帶著幾個小?內侍,將地圖卷軸抬了來打開,又用水晶獅子鎮紙壓住四角。


    水晶透明,縱然壓住了也能?看清底下的,不耽擱事。


    天元帝看了,伸出手指點點地圖,想起什麽?來似的,對?孔姿清和秦放鶴笑?道:“朕記得,你們小?三元時,便是他?在任。”


    秦放鶴起身,跟孔姿清一並行禮,“是,陛下好記性。”


    天元帝笑?了下,沒再說。


    倒不是他?好記性,大祿朝幅員遼闊,小?縣城多如?過江之鯽,根本記不過來,而是當年那個小?小?縣城一連出了兩個小?三元,這才叫他?留了神。


    “折子拿過來。”


    竟是要親自看了。


    天元帝伸手,胡霖就把?玳瑁眼鏡奉上,眾人屏息凝神,等?著天元帝看完。


    周幼青為人樸素務實,折子上沒多少溜須拍馬的話,例行問候後就直奔主題,說過去幾年他?如?何羊群育種,分了肉食和長毛的兩大類,前者殺了吃肉,後者引入外地熟練紡織匠人後試著做了羊毛毯子賣。


    雖然沒有一夜暴富,但銷路還算不錯,冬閑期間?的婦孺也可做一做,又不占用放牧。


    天元帝看了,龍顏大悅,連說幾個好,又叫人單獨取了遠東州的報稅來看,果然較上一任略有上漲,越加歡喜。


    “這才是辦實事的好官,傳旨,周幼青執政有方,上體恤朝廷,下厚待百姓,堪為表率,”到底隻是正式施行的頭一年,略有成效,若就此?升官,名不正言不順,且不利於辦差,故而天元帝想了一回,複又道,“加封其母為四品誥命。”


    秦放鶴刷刷寫完聖旨,捧過來給天元帝用印。


    自古中華講究孝道,加封周幼青之母便是無上榮光。況且女眷俸祿之多一點,並不影響大局,周幼青本人不升官,也不至於叫外人看了嫉妒,生出禍患。


    這樣很?好。


    好事一來,從天元帝往下,眾人俱都喜氣?盈腮,覺得外頭的陰天都好看許多。


    胡霖見縫插針勸天元帝休息片刻,又禦膳房進了膳食。


    天元帝心情好,下頭人也跟著受用,秦放鶴等?人也都跟著蹭了一頓灌湯肉點心和燕窩粥,並休息了約麽?兩刻鍾。


    天元帝沒睡,叫了侍講學士進來念了一段《史記》,又叫眾人挨著說感想。


    輪到秦放鶴時,他?的目光不自覺落在天元帝腿上搭的錦被上。


    唔,不是上回見到的,紫紅玫瑰色,上有浮光,熠熠生輝,實在美麗。


    可巧天元帝伸手捏點心吃,下意識順著秦放鶴的目光低頭,“……”


    然後眾人便見陛下陡然變色,抬手對?著秦修撰砸了一塊點心來,“看什麽?!”


    這是江南才進貢的,你小?子也敢起心思?


    秦放鶴:“……”


    我就看看!


    這麽?一打岔,休息時間?原地結束,眾人繼續辦公。


    孔姿清讀折子很?有一手,語速適中,也會在重要信息處適當放慢速度,天元帝很?喜歡。


    休息過後,大家精力都好了不少,效率攀升,沒一會兒,桌上折子就見底了。


    拿到最後一本時,孔姿清罕見地停頓了下。


    他?一頓,天元帝就望過來,似笑?非笑?,“又是哪裏討債來的?”


    孔姿清掃了一遍內容,迅速總結道:“高麗新?王登基,改年號,說上下仰慕上國?文化?,想求書籍、糧食、種子等?若幹。”


    在書桌邊對?坐的秦放鶴和黃修撰迅速對?視一眼,好麽?,這都直接沒有名頭,乞討來了!


    天元帝聽了,怒極反笑?,“好好好,朕不找他?們算賬也就罷了,如?今竟還敢開口要錢要物?”


    真打量大祿會為了什麽?名聲,再如?前朝那般慷慨解囊不成?


    朕心情好了,可以給,但你不能?主動要!


    朕的東西自然是朕的,但你們的東西,也可以是朕的!


    第106章 財政(二)


    “怎麽,陛下沒行朱批?”鴻臚寺卿看著被原封不動?打回來的預算折子,詫異道,“內閣怎麽說?”


    轉眼就要進十月了,他們還等著拿到批紅,跟禮部、光祿寺、城郊外國驛館一起協商接待使者的規格細節呢。


    這沒有批紅,可如何是好?


    下頭的官員便道:“內閣說,確實?依照舊例列了詳文,票擬和折子一並遞進去的,不會有錯漏。”


    “沒別的了?”


    那人苦笑,“大人,您也?知道,如今陛下心?思越發難猜,諸位閣老也?不輕易開口了。”


    這倒也?是。


    鴻臚寺卿略一沉吟,“你去禮部、光祿寺那邊打聽打聽,看他們得沒得批紅。再?去捎聽下戶部……罷了,戶部先不用去了。”


    陛下不點頭,戶部也?是有心?無力,戶部尚書還是閣員呢。


    若禮部和光祿寺都沒得,那大家一般的難兄難弟,就不是自己這邊的禍事,也?好安心?。


    那官員領命而去。


    陛下看了,但沒批?


    鴻臚寺卿重新抓過?折子,招呼同僚一並來看,算盤珠子撥得劈啪響。


    最後算出來結果,“沒錯啊!”


    有人試探著說:“莫非,太少了?”


    畢竟高麗今年剛改朝換代,法蘭西那邊也?來了新公爵……


    鴻臚寺卿搖頭,“不對,不可能。”


    說句大不敬的話,當今的作風是對內舍得花,對外麽,相較先帝,確實?有點摳。


    再?說,如果覺得少了有失國體,想要多給的話,直接讓戶部多批就是了,用得著打回來嗎?


    正說著,孔父從外麵取了卷宗回來,鴻臚寺卿心?頭一動?,笑著招呼道:“雅之,來來來。”


    雅之便是孔父的字。


    他聽了,順勢過?去,見桌上那本折子幹幹淨淨,立刻明白了什麽事,“陛下沒批?”


    鴻臚寺卿歎了口氣?,“正是,眼見十月將至,照往年來看,十月中就會有使?者陸續到了,聽說今年還可能有北邊的小可汗,若再?不趕緊拿到銀子,恐怕就倉促了。”


    說完,又看著孔雅之,語氣?越發親近,“說起來,令郎不是就在翰林院當值?聽說頗受重用,一應奏折皆自他口中出,不如雅之你去問問,陛下可是另有交代?發還回來的時?候有什麽事絆住了,或是神色如何?咱們也?好有個章程。”


    孔雅之一聽,先謙虛一回,然後點頭,“也?好。”


    大約是之前高閣老的事刺激到天元帝,近幾年他越發重用翰林院那群後生,年輕、根基淺、官位低,衝動?熱血,敢說敢做,好掌控。


    內閣眾人也?越發謹小慎微,將許多原本內閣該做的事情,分了一些過?去,或許還真能問出點什麽來。


    轉眼日中,孔雅之並未隨鴻臚寺諸位同僚去用飯,而是來到翰林院,隨便拉了一人,“勞駕,幫我叫一下孔侍讀,說家中有點事。”


    翰林院不同別處,可能隨時?有皇帝傳召,故而同內閣一樣,都是膳房將夥食送來的。


    那翰林看了孔雅之官服,又揣度話中意思,就猜出他的身份,忙行禮道:“見過?孔少卿,我這就去。”


    孔雅之點頭,“有勞。”


    不多時?,孔姿清出來。


    因此處人來人往,隻?論國禮,父子倆先相互見禮,然後才往人少僻靜處而去。


    孔父說明來意,孔姿清便道:“禮部和光祿寺的請求也?被駁了,陛下雖未明言,然看過?高麗上書後頗為?不快……”


    一聽不光自家衙門,孔父先就鬆了口氣?,再?聽到高麗,下意識皺眉,顯然十分不喜,馬上又問:“他們做什麽了?”


    孔姿清停下腳步,略想了下,幹脆利落道:“乞討。”


    孔父冷笑連連,“好厚的麵皮!曆年夥同倭國犯我海岸者,他們沒份麽!打完了,沒銀子了,來找咱們!”


    大祿朝海岸線狹長蜿蜒,東臨高麗、倭國,南可遙望麻逸、暹羅、三?佛齊等諸多島國,因大多地勢狹小,物產有限,都不是什麽安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