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使團進京(二)


    十一月中旬開始,京城內外陸續湧現出大批外國人?,他們大多三五成群,用混雜著好?奇、震驚和向往的眼神?,看著目光所及的一切。


    這無疑給大祿百姓帶來許多額外的樂趣,每每茶餘飯後,都拿來磨牙。


    “前兒我還看見幾個黃卷毛,長那麽老高,鼻子也大,眼珠子活像琉璃球子……”


    “聽說他們吃生肉來的,那不是野獸嗎?嘖嘖。”


    “嗨,倒也不是都那麽高,倭國那幾?個?你們見著沒?半截兒似的!大冷天的還穿呱嗒板兒,五個?腳丫子分兩邊……有幾?個?還會說咱們大祿話咧!”賣胡餅的漢子說著笑著,一抬頭,眼睛一亮,朝眾人?使眼色,“喲喲喲,瞧瞧那邊那不是?又出來逛了!”


    使團是官方來訪,私下裏還承擔著采購的任務,朝廷的,自家的,用朝廷的銀子買自家的……故而哪怕現在使團不能麵聖,卻也沒閑著,整日要麽交際,要麽逛街。


    倭國和高麗人?膚色與?大祿百姓一般無二,奈何各有特色:高麗人?多是大餅臉,細長眼,倭國人?就更好?認了,特別矮。


    所以哪怕他們入鄉隨俗,換上大祿衣裳,也仍掩蓋不了身份。


    幾?名使團成員已經?被看習慣了,倒不覺得有什?麽。


    為首的是源氏,他近乎貪婪地看著眼前的繁華,低聲呢喃,“這樣豐饒廣闊的土地,為何不降臨在我日出之國……”


    相較高麗,倭國的物產相對豐饒一些?,且無鄰國騷擾,外部環境安定,於是國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內鬥之中。如今掌權的是平氏一族,其下源氏和藤原氏對立,然後這兩個?大族內部又不斷分化、內鬥,可謂亂成一鍋粥。


    現任倭國天皇頗有政治頭腦,對內製衡,明?裏暗裏挑起幾?大氏族的鬥爭,自己做穩坐釣魚台,對外不斷掠奪,政權日益鞏固。


    此番派出的使團也是雙頭結構,分別由源氏和藤原氏帶隊,相互競爭。


    “大人?!”有成員小?碎步跑過來,向源氏語速飛快說了高麗使團的作為,麵露擔憂道,“高麗不可信,此番被他們搶占先機,焉知不會將過往種種都算到我國頭上?”


    他們雖然也給?那位傅大人?送禮了,但是對方的態度不鹹不淡,也沒說陛下會何時召見,總覺得心中不安。


    如今又打聽到高麗進?展順利,越發緊張。


    他們剛剛甩開了翻譯員,這會兒用倭國話交談,也不怕被旁人?聽去。那源氏冷笑道:“高麗自然不可信,那麽你打聽到的消息也未必是真。”


    中原人?自來高傲,吃穿講究,什?麽好?東西沒見過?又豈是小?小?高麗一份見麵禮就能收買的。或許正是王芝老兒故布疑雲,有意叫他們先亂起來。


    況且他們有熟人?,難不成倭國就沒有了嗎?


    “昔年我曾隨兄長出使,也結識了若幹大碌官員,其中有一位的老師更是如今首輔,有了這條線,還怕比不過高麗嗎?”源氏信心十足道。


    那位首輔大人?的兒子也回京了,聽說那位小?閣老對海珠情有獨鍾,而他們帶的禮品中恰恰就有幾?匣上等的海珠。


    各色貢品明?麵上是給?天朝皇帝陛下的,但實?際上,為了打通關?節,各國往往會多準備一兩成。


    現在聽說小?閣老返京,就特意勻出來一匣。


    況且那傅芝雖然成名更早,但是老師卻尚未入內閣,想來本事?平平。


    他以一種過來人?的姿態教育同行人?員,“朝中臣子,便如皇帝後宮的妃嬪,優秀美麗者層出不窮,卻難保百日鮮豔,傅芝畢竟年長,現在有了更年輕更有活力的美麗少年,陛下還會像以前那樣中意他嗎?”


    他轉過身去,對著隨行的兩個?人?說:“你二人?是源氏一族中最精通漢學的,我會想方設法讓你們跟那位皇帝新寵,六元君見一麵,你們務必要讓他看到誠意。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你們能從皇帝手中謀得一官半職。”


    凡事?仰賴別人?,終究受製於人?,若果然能派自己的人?在朝中為官,即便是天皇陛下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吧?


    如今源氏一族和藤原氏鬥爭日益白熱化,天皇陛下又作壁上觀,或者說,那天皇的平氏一族才是挑起爭端的始作俑者……


    源氏必須爭取到大祿朝的支援,如此方能久立於不敗之地!


    那二人?聽罷,神?色凝重地應下來。


    家族的培養從他們尚在娘胎時就開始了,他們學習漢話甚至比本土語言還要早,乃是源氏一族最為出色的。


    他們非常有信心,莫說高麗,恐怕就是來到中原,也能在他們的科舉中占據一席之地吧!


    源氏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使團中一幹容貌姣好?者,“爾等也不許懈怠,無論用何方法,若果然能獲得大祿貴女青睞,我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的家人?。誰若能順利令貴女為我日出之國誕下子嗣,你的家族將世代為貴族。”


    大祿素來看重血脈,且女子心軟,倘或真能讓大祿貴女為倭國人?生下兒女,那麽他們就有理由留在這裏,生根發芽。


    即便來日回國,帶回去的孩童身上流著一半的高貴的大祿血脈,天皇陛下也必要重視。


    眾人?一聽雙眼發光,渾身上下爆發出無窮鬥誌。


    “是!”


    使團來朝後,天元帝關?注重點轉移,翰林院的工作量銳減,秦放鶴已經?連著好?幾?天沒加班了,感覺非常幸福。


    今天是發薪日,四品及以上官員有專人?送上門,其餘的則需要自己去戶部登記造冊領取。


    用過早飯後,秦放鶴邊披鬥篷邊對阿芙說:“我們也快放假了,如今城裏越發熱鬧起來,待你胎相穩固,咱們就出去逛逛。”


    前兒齊振業那邊來人?了,不光提前捎了年禮過來,額外還有幾?千銀票。


    倒不是給?他的,而是齊振業也聽說諸國來朝,想必有許多舶來品可賣,就想托秦放鶴幫忙采買些?,一部分留給?妞妞日後做嫁妝,另一部分來日送人?也稀罕體麵。


    阿芙十分心動,卻習慣性不想給?人?添麻煩,“亂哄哄的,左右都是人?,難不成還有兩個?腦袋六條腿?想來也沒什?麽好?玩的。”


    眼下她身子重,若出去,子歸必然要分神?護著,玩不痛快。


    秦放鶴就笑,“怎麽不好?玩?那些?人?有黑的,有白的,有高的有矮的,有紅毛的,有藍眼的……”


    眾人?都跟著哄笑起來,白露捂著嘴兒道:“老爺說的那樣,什?麽黑的白的,紅的藍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開染坊呢。”


    阿芙捂著肚子笑了一場,“這丫頭,越發滑頭。”


    “罷了,看你笑過,我也能放心出門,這便去了。”


    外頭正下雪,秦放鶴出了門,沒一會兒就消失在紛紛揚揚的雪幕中。


    到了翰林院,先點卯,然後按照官職高低,分批去戶部領銀子。


    因當日大朝會上慷慨發言,如今秦放鶴與?隋青竹的關?係倒是緩和不少,雖不至於像孔姿清那般百無禁忌,但平時見了,也很能說上幾?句。


    秦放鶴人?緣好?,記性上佳,一路上遇見許多別的衙門的同僚,都會主動寒暄幾?句。


    上到人?家老父母病情好?轉了沒,下到準備了什?麽年貨,甭管老的少的新的舊的,他都能找到合適的話題聊幾?句。


    “前兒我還在街上瞧見令郎,像是又長高了,如今出落得越發好?了。不怕說句您不愛聽的,來日雛鳳清於老鳳聲……”秦放鶴笑道。


    說到自家兒子,那官員不免得意起來,口?中雖一個?勁兒謙虛,可嘴角卻始終翹得高高的。


    隋青竹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他的社交,倍感震驚。


    這官員是誰啊?瞧著怎麽也得四十多了吧,你們到底怎麽熟絡起來的?!


    哪怕沒有刻意去聽,隋青竹耳中也灌滿了各色談話,其中頗多對過年的安排。


    稍後輪到他領俸祿,按了手印、簽了名字,隋青竹竟有些?出神?。


    “怎麽了?”秦放鶴竟沒走,站在隊伍開外兩三步處等著他。


    隋青竹回神?。


    他素來人?緣極差,像這種集體活動,一直獨來獨往,還是第一次有人?特意等著,愣了下,才快步走過去。


    秦放鶴看了他的神?情,心中隱約有了猜測,卻不好?直說,隻玩笑道:“想必是想著置辦什?麽年貨吧?”


    隋青竹搖頭苦笑,“子歸兄何等聰明?人?,又何必取笑我?”


    之前秦放鶴在朝會上的舉動便給?予他極大震撼,如今又聽了眾同僚為家人?采買年貨的話,心裏不免疙疙瘩瘩的。


    這麽多年了,他隻一味接濟外人?,卻未曾為家人?謀劃過什?麽。


    秦放鶴早就對隋青竹的做法頗有微詞,隻是雙方素來不和,他也不好?說什?麽。


    眼下關?係和緩了,他又因阿芙有孕,越加感慨,便借機勸道:“論理兒,我也實?在沒資格指點旁人?,隻是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上報效朝廷,下照看妻兒,此乃本分。俗話說的好?,先成家,後立業,可見聖人?也是這樣想的……”


    隋青竹倒是有些?聽進?去了。


    可多年習慣,一朝難改,他猶豫再三,終於試探道:“唉,是我想當然了。既如此,這個?月我就,我就少貼補些?……”


    再怎麽說,他月月都有銀子可拿,家裏人?雖過得緊巴一些?,總不至於挨餓受凍。


    但外頭有些?百姓,是真的吃不上飯,他不接濟,未必能熬過殘冬。


    秦放鶴也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隋青竹肯做出改變,已是難得,便不再說什?麽。


    兩人?正往回走,又見隊伍中突然鑽出一個?人?來,“秦修撰,秦修撰,且留步!”


    第119章 使團進京(三)


    秦放鶴腳步一頓,循著?聲音望去,便見來人滿麵堆笑,“多?日?不見,秦修撰風采依舊啊!”


    隋青竹見對方身著孔雀補子,便知是三品大員,又是自己不認識的,便朝秦放鶴拱了拱手,示意自己先走,不打擾他們說話。


    秦放鶴忽靈機一動?,對隋青竹說:“對了,來之前我同無疑約好了稍後要一並麵聖,你叫他等等我。”


    隋青竹不疑有他,點頭?去了。


    “金侍郎。”秦放鶴近前行禮,心?裏卻在盤算對方找自己什麽事。


    來人正是兵部侍郎金汝為,同?時他還有另一層身份,首輔盧芳枝的弟子。


    大家分屬不同?衙門,年齡差距又大,平時見麵的次數不多?,不過點頭?之交而已,現在他的熱情就顯得很可疑。


    金汝為親切地拍了拍他的手,“子歸何必見外?”


    秦放鶴心?道不是見外,是咱倆確實不熟。


    況且隨著?高閣老倒台,盧芳枝和董春一脈的關係也隨之微妙起來。


    但表麵上兩人還是十二分的談笑風生,不遠處的官員們見了,暗自點頭?。


    不鹹不淡的扯著?閑篇,金汝為拉著?秦放鶴往一旁人少之處走去。


    見秦放鶴仍是不大放得開的樣子,金汝為便笑道:“你我雖非同?齡,然我卻十分欽佩你的才華,如今有幸同?朝為官,也算緣分,便可作?忘年之交,不知子歸肯不肯認我這個朋友啊?”


    秦放鶴心?中越發?警惕,口中卻道:“大人抬舉,小子豈有推脫之理?”


    人家比你年長有資曆,官階也比你高,如今親自跑來說要同?你做朋友,你能不答應嗎?


    金汝為早知他不會拒絕,當?下展顏一笑,“往日?便想同?你論論學?問,奈何一直不得閑,難得這幾日?有空,不如下衙之後出?去喝一杯?我可是知道哪裏有好?酒啊,尋常人還不告訴他呢。”


    我是欣賞你秦子歸,這才同?你說秘密,你可別不識好?歹。


    喝酒?


    這擺明了就不是什麽正經朋友聚會,論理兒,自然是推掉為妙,可是對方都這麽正兒八經提出?來了,無論秦放鶴稍後有沒?有安排,現在都必須沒?有。


    因為當?上位者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你的任何理由,無論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在他們看來都隻是借口。


    國人的酒桌上能做的可太多?了,秦放鶴不敢輕易應允,半開玩笑半認真道:“大人相邀,下官不勝榮幸。不過下官年歲小,說話也沒?個輕重,素來不會什麽眼色行事的,前幾日?大朝會上還得罪了人呢,晚間?值夜,陛下挑空就給我罵了個狗血淋頭?,按著?不許回家,更別提灌幾口黃湯,越發?該口不擇言了。若隻大人您一人倒也罷了,多?少憐惜下官,想必有失禮之處,必然不會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