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至於?,他雖可惡,卻還沒有那般下作。”秦放鶴搖搖頭。


    程璧生於?富貴鄉,長?於?溫柔塚,憐香惜玉要得,歌功頌德也要得,但唯獨向死而?生,他是真不行。


    他沒吃過苦,所以對自己不夠狠。


    而?偏偏尋死是一件極其需要勇氣和決心的事?,注定了他不行。


    對世家子而?言,榮譽臉麵大於?一切,求死的心,應該是從得知他被家族除名那一刻就?堅定了吧,隻是一直不敢。


    而?自己的拒絕見麵,可能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意識到?自己真正被所有人拋棄之後,程璧徹底絕望,自殺了。


    可惜沒成。


    晚間正陪女兒玩七巧板的阿芙聽了,也是搖頭,“他早就?被嚇破膽了。”


    若真要尋死,多少法子沒有?


    遠的不說,如玉那等?撞牆的,最是幹脆利落,瞬息之間,誰也攔不住。


    但程璧曾親眼目睹撞牆尋死的慘烈,所以他不敢,也不敢咬舌自盡,最後才決定解下外袍,懸在牢門上吊死。


    奈何求生的本能使?他掙紮,本就?注意著這邊動?向的獄卒們及時趕到?,把人救了。


    秦放鶴難得聽她說這些,也來了興致,“那你說該怎麽辦呢?”


    阿芙才要開口,瞥見女兒好奇的小肉臉,下意識伸手捂住她的耳朵,平靜道:“若是我,我會打碎飯碗,藏起一塊碎片,然後夜深人靜時剖開自己的胸膛,用淋漓鮮血在牆上寫一個大大的冤字。”


    事?情到?了這一步,程璧的前途盡毀,名聲也沒了。


    他活著一天,子孫後代?也要被人戳脊梁骨。


    還真不如死了。


    既然如玉可以用她的死來把程璧坑死,那麽程璧又為什?麽不可以用自己的死,挽救搖搖欲墜的程家聲譽於?萬一呢?


    死者為大,如果他真的那麽做了,必然全天下都為之動?容,天元帝也會回想起他在世時的種種好處,並不斷美化?、放大。


    如此一來,局勢扭轉,生者勢必會同情孤兒寡母,不會再?繼續追究。哪怕為了名聲,程氏一族大概也會照看程璧的妻兒,叫他們不至於?孤苦無依。


    甚至或許有極其微小的概率,激發金汝為等?人所剩不多的良心,日後拉那兩個孩子一把。


    而?民間那些富有想象力的百姓們,也會轉變對他的看法,覺得是不是之前冤枉了這位程探花……


    阿嫖以為母親在跟自己玩鬧,仰起臉兒咯咯笑起來,兩隻酷似秦放鶴的眼睛彎成月牙。


    秦放鶴聽了,以一種全新而?奇異的眼神打量著阿芙,忽然湊過去,在她麵頰上飛快地?親了下,“知我者,阿芙也。”


    同樣是死,多一個步驟,就?能改變許多事?。


    說到?底,他這個人,還是不夠狠。


    對敵人不夠狠,對自己也不夠。


    這麽一折騰,程璧非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會招致嘲笑,大家都會覺得他在做戲。


    但自殺……是多麽需要勇氣的一件事?啊。


    阿芙麵上飛紅,顧不得女兒,抬手推了他一把,“要死了,當著孩子的麵……”


    秦放鶴大笑,“你我夫妻一體,這有什?麽!”


    阿嫖見了,也跟著笑,撅著屁股爬起來追著秦放鶴跑,“爹,講故事?!”


    爹爹可會講故事?了!


    秦放鶴一把把她抄起來,用力舉高,笑道:“好,今天講什?麽呢?就?講個尊重?別人得善報的故事?吧……”


    阿芙跟著站起來,看著兩人笑鬧,也跟著笑了。


    她抬手摸摸麵頰,那裏似乎還殘存著燙人的溫度。


    怪羞人的……


    果然,程璧自殺未遂的鬧劇一出,天元帝徹底沒了耐心,不幾日便降下旨意,廢其為庶人,即日離京,永世不得返。


    也就?是說,迄今為止程璧的驕傲,他的家世、他的地?位、他的榮耀,一切曾經他所珍視的東西,都成了虛幻泡影。


    此事?看似沒有牽連他的兒子,網開一麵,但有這樣的父親,日後會有人願意為他的兒子做保人嗎?


    即便後代?有了功名,有其父必有其子,朝廷願意選這樣的人為官嗎?


    程璧離京當日,據說無人相送,秦放鶴也沒去。


    都這樣了,再?去多少顯得虛偽。


    天元三?十?一年的探花程璧便如一顆流星,光芒璀璨地?劃過這片天空,卻又如此短暫且迅速地?隕落了。


    此事?便算告一段落,接下來的幾個月竟難得太平,不覺時光飛逝。


    七月底開始,各省鄉試在即,天元帝根據各處考場距離遠近,先後點了主考官,胡立宗赫然在列。


    先有南下巡堤,後又巡考,這是天元帝要重?用他的意思。


    九月,各省鄉試結果陸續報到?朝廷,秦放鶴也接到?了久違的好消息:汪淙自不必說,肖清芳和齊振業都中了。


    其中齊振業險而?又險,僥幸得中本省倒數第三?,但無論如何,終究邁過了這道門檻。


    一次性考出兩名舉人,這在章縣本朝的縣誌中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少不得一通慶賀。


    那白雲村、林縣令和孔老爺子也各有書信帶給秦放鶴和孔姿清,等?到?齊振業收拾了家當抵達京城,已是十?一月初。


    雖說接下來他考中進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不管怎麽說機會難得,還是下場試一試的好,萬一就?是踩門檻中了呢。


    舉人還是進士出身,那差距可太大了。


    如果中了,說不得要留京,如果不中,那麽就?照原計劃去周幼青那邊做個幕僚小官。


    無論哪一種都不會再?回章縣,所以齊振業這次直接就?是搬家,將清河府轄下除了祖宅之外的所有產業都處理了。


    肖清芳的家境跟高程差不多,都是在縣城中算富裕,但還沒富到?能在京城有產業的地?步,他這次是自己先過來投靠一個在京城定居的遠親,預備會試。


    若不得中,馬上返回縣城備考,減少開銷。


    因為不是自家,總歸不大方便,來的第一日他未曾登門拜訪,隻先在親戚家熟悉,就?托齊振業代?為問好。


    阿芙、孔姿清之妻吳夫人,還有齊振業之妻翠苗,都聚在一處說話?,十?分快活。


    三?年不見,妞妞已經是個半大姑娘了,那後有的弟弟也三?歲了。


    孔姿清之子兩歲多,再?加上一個一歲半的阿嫖,真是滿屋的小蘿卜頭亂跑,熱鬧得厲害。


    孔姿清的兒子像極了他,少年老成模樣,分明是個弟弟,偏要去照顧哥哥,又因孩童天性,想跟妞妞和阿嫖她們玩,隻不好意思開口,粉嘟嘟的小臉兒都憋紅了。


    孔姿清是親爹,看出兒子心思,偏不幫忙,隻含笑瞧著,想看這小子能憋到?什?麽時候。


    齊振業看了,不免指著妞妞感慨,“想當初我頭回見你的時候,也不比她大多少。”


    男孩發育本來就?晚,況且當時九歲的秦放鶴生活窮困潦倒,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可謂麵黃肌瘦,論身高體型還真就?跟這會兒的妞妞差不多。


    聽到?自己的名字,妞妞蹬蹬跑過來,“小秦叔,妹妹漂亮!”


    阿嫖就?在後麵傻樂,“漂亮!”


    秦放鶴招招手,妞妞就?跑到?跟前,仰起紅撲撲的小臉看他,“叫我幹啥?”


    阿嫖也跑過來,抱住秦放鶴的大腿,手腳並用往上爬,有樣學樣,“叫我幹啥?”


    秦放鶴失笑,幫她順了順亂糟糟的小辮子,故意逗她,“沒叫你。”


    阿嫖跟著笑,笑嘻嘻往他懷裏鑽。


    秦放鶴托著她的小屁股,又拍拍妞妞,讚許道:“如今這官話?說得越發好了。”


    齊振業這一家子一來秦放鶴就?發現了,如今當爹的嘴裏幾乎已經沒有了關中腔,連帶著兩個小的,張口也是半生不熟的官話?了。


    妞妞撅撅嘴,“爹說女孩子大了,也要正經學著說點好聽的,不然來到?外頭叫人笑話?……”


    孔姿清就?戲謔地?看齊振業,後者撓撓頭,“嗨,就?是這個事?兒……”


    自打他單獨回到?章縣,再?對外時,愕然發現學裏竟沒有能跟他說關中話?的人了。直到?那會兒他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好像自己確實是被秦方鶴慣壞了。


    過去幾年中,哪怕和秦放鶴一起外出遊學,齊振業也時常忍不住說關中話?,旁人不是沒意見,但大多看在秦放鶴的麵子上,忍了。


    如今……也是時候改過來了。


    不過偶爾他也會覺得奇怪,秦子歸那小子分明從沒去過關中,當初二人相識時年紀也小,怎麽就?能聽懂自己說的話?,偶爾還能接幾句,聽著味兒也挺正……


    第136章 【捉蟲】新人(一)


    舊友久別重逢,各有際遇,自然是說不完的話,晚間孔姿清和齊振業兩家就都沒回去,留在秦放鶴家裏過了一宿。


    齊振業舍不得睡,倒背著手滿院子溜達,邊溜達邊稀罕,“瞧瞧,這就是陛下禦賜的宅院!如今我也算開了眼了!”


    所以說,當自己不中用的時候,記得督促朋友,苟富貴,勿相忘!


    妞妞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後看,就覺得挺美,“爹,啥是禦賜麽?”


    “禦賜,就是陛下給的。”


    “白給啊?”


    “那?可不!”


    “那?以後陛下給你不?”


    “……這個麽,夠嗆。”


    “咋就夠嗆了麽!”


    “……小孩子家?家?的,知道個甚!去去去!”


    妞妞一撇嘴,轉身找阿嫖玩去了,中?間還抽空跟翠苗告狀,“娘,爹咋不知道上進麽,你看小秦叔都有禦賜的宅子了,你叫他也?弄一個麽,多好看!”


    翠苗:“……”


    你還挺敢想。


    白日秦放鶴和孔姿清要去衙門,齊振業就去找肖清芳,然後二人再一並去尋高程。


    其實高程為人孤傲,除了秦放鶴之?外,跟章縣縣學內誰的交情都不深。但此?刻遠離家?鄉,昔日同窗再次聚首,倒是比從前?多了幾分親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