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鶴和阿芙躺在床上,細細說著今日朝中事。


    阿芙聽罷,長歎一聲,“叫人?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秦放鶴拍拍她?的手。


    就是這個?感覺。


    縱觀整件事,因果循環,何?曾誰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為什?麽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又為什?麽在某些情況下,分明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卻偏偏惺惺惜惺惺?


    就是因為很多時?候,勢均力?敵的雙方其實處境是非常相似的,也更容易引發?共鳴。


    就好比現在,雖然秦放鶴和盧芳枝一脈水火不容,但從感性角度來?說,他並不非常恨對方。


    甚至在福建船廠這件事上,秦放鶴還極其微妙地理解盧實的想法?,能在某種程度上從他的心理出發?,進而推斷前因後果。


    因為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件事天元帝確實做得不大地道。


    打個?比方,好比現代社畜被委任去做一個?非常難的大項目,各種畫餅,然後你帶領一幹下屬兢兢業業曆時?幾年,終於做出了一點成績。


    眼看著要論功行?賞了,然後公?司卻覺得你功勞太大了,那些人?太服你了,毫無征兆來?了個?空降,就差明著說來?,你把功勞送給?這人?,你回來?吧。


    這誰受得了?


    不光盧實本?人?受不了,很有可能他手下那一幹官員、皇商也接受不了新上司。


    他們的心思也很好懂:“你算什?麽東西?無尺寸之功,卻突然壓到我們頭?上,還想指手畫腳,我不服!”


    所以給?新任監船禦史使絆子這件事,固然有盧實本?人?的授意在,但下頭?的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或者說沒有幾分真心,誰敢冒著這殺頭?的大罪摻和進去呢?


    所以很有可能是一場“雙向奔赴”,要命的雙向奔赴。


    再進一步說,為什?麽封疆大吏和邊疆駐軍的統領元帥往往幹不長,幾年就要輪換一次?


    就是怕這種口服心服的觀念太過根深蒂固,導致朝廷的軍隊成了個?人?的。


    曆史上這種案例不在少數。


    為什?麽戰場上總說“擒賊先擒王”?這裏的王,並不是狹義的王朝之王,更多的還是一軍之主帥。


    又為什?麽兩軍智鬥,往往傾向於先說服主帥,而許多高?級將領一旦投誠,下麵那些人?紛紛倒戈,兵不血刃?


    誠然有貪生怕死的因素在,但更深的根源就在於忠誠,這些地方上的人?心裏就認準了這位主帥。


    他去哪兒了,自己就甘心去哪兒。


    這就是傳說中的號召力?,人?格魅力?。


    而盧實,無疑就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當然,秦放鶴會這樣想,並不意味著他同情盧實,相反,盧實授意爪牙阻撓造船進程一事,不光戳了天元帝的逆鱗,也恰恰阻礙了秦放鶴對外掠奪的進程,雙方從根本?上就對立。


    政鬥,你死我活,沒毛病,但你不惜以家國?大事為籌碼,這就越界了。


    所以前麵天元帝忍了,因為他確實對盧實有所虧欠,但此事一出,忍不了了。


    但要扳倒盧芳枝父子,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歸根究底,這件事的矛盾根源在於皇權和私心之間的分歧。


    作為當權者,天元帝對臣子的要求很簡單,大公?無私,忠誠。


    但是首先這個?前提,在秦放鶴看來?就非常荒謬且不靠譜,至少在封建王朝時?期就永遠不可能實現。


    因為這是人?治大於法?治的王朝,天下大權全?部掌握於皇帝一人?之手,是個?人?,而非一個?公?開的相對透明的組織機構。


    但是人?就會有私心,試問皇帝本?人?都不可能永遠做到大公?無私,上行?而下效,又憑什?麽要求下麵的官員呢?


    至於忠誠,究竟忠於朝廷,忠於國?家,還是忠於皇帝個?人??


    因為很多時?候,皇帝的個?人?私心會和王朝的發?展產生衝突,比如說他想享樂,但朝廷想要撥款,但朝廷具體運作掌握在皇帝手中,那麽必然就會有臣子為了往上爬,背棄朝廷,討好皇帝。


    所以“奸臣”應運而生。


    派係的分歧,也就產生了。


    作為外來?者,秦放鶴可以大逆不道地說,絕大部分奸臣權臣,其實都是皇帝個?人?意誌和私欲的衍生品。


    隻要“皇帝”存在一天,黨派之爭、權臣之患,就永遠不可能斷絕。


    所以福建船廠之事一發?,天元帝惱火,卻不好輕舉妄動,因為盧芳枝父子有功,有大功。


    一旦操之過急,眾朝臣看了,難免感同身受,生出唇亡齒寒之感:今日陛下可能對有功之臣如此翻臉無情,焉知來?日不會將刀鋒朝向你我?


    一旦人?心散了,事情就都難辦了。


    而秦放鶴,就是其中之一。


    甚至汪扶風、苗瑞,乃至董春,都各有心思。


    所以董門需要扳倒盧芳枝,弄掉盧實,但同時?也要確保天元帝的進度不能太快,手段不能太過尖銳,以防日後他用?類似的手法?對付自家。


    必要的時?候,甚至可能出手攔一攔,力?保盧芳枝。


    所以你看,這就是人?心,所謂派係之爭,也不是絕對的非黑即白。


    大家都各懷心思,審時?度勢,隨時?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將來?轉變立場。


    一切都像極了成人?之間賭上性命的遊戲,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個?度,遵守著各項或明或暗的規則。


    天元帝是這場遊戲的發?起者,同時?也是參與者,他雖製定了規則,但因身處其中,自然也要受到規則的約束。


    第140章 新人(五)


    八月初五,高程從章縣回來,還順帶給秦放鶴帶了點土儀。


    到時秦放鶴正同女兒玩,見他來,便叫人上了茶果點心,問些路上的情況。


    看見來人,阿嫖張口就喊伯伯。


    因秦放鶴在同輩人之中最小,每每年紀墊底,所以她擁有一群伯伯,卻至今未有一個叔叔,導致現在完全形成條件反射,看到家中來了男性客人,就覺得是個伯伯。


    高程對常人孤傲,對小孩子?倒還好,蹲下去捏了捏她的小辮子?。


    阿嫖嘻嘻一笑,非常驕傲地炫耀,“爹爹編的。”


    是兩根細細的三股麻花辮,在腦袋兩邊彎成雙丫的模樣,末端緞帶上墜著?紫色的海珠,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非常可愛。


    高程聽了倒是真有幾分驚訝。


    他一直都知道?秦放鶴疼愛女兒,卻不想?竟至這般田地,還親手編小辮子?……


    等二人交流完,秦放鶴才請高程去裏間?坐,阿嫖則在旁邊安靜地玩新得的玩具。


    乖小孩不可以打擾大人說話,不然?會被帶走的,她懂。


    “剛到?翰林院,或許有些不適應,也不用急,那邊有幾個人與我相熟……”


    高程是二甲,入外院,日後見麵的機會就更多了。


    最初高程還能認真聽,可無意中往阿嫖那邊瞥了眼之後,就迅速被玩具吸走了心神。


    那是一組非常奇異的組合,中間?像是一隻燭台,然?後燭台上麵又?有一層小水壺。


    那水壺受熱不斷沸騰,頂得蓋子?啪嗒啪嗒開合,蓋子?頂端連接一根細細的長杆,長杆末端是一隻豎著?的小木輪,木輪握在一隻竹片小人的手中,隨著?蒸汽帶動,那木輪便一前?一後滾動起來,看上去好像是小人吱呀吱呀不停碾藥,十分有趣。


    秦放鶴的聲音不知什?麽時候淡了下去,含笑看著?高程。


    良久,高程驟然?回神,眼中放光,似乎想?到?什?麽。一扭頭見秦放鶴正看自己,便有些窘迫。


    人家?辛辛苦苦為我籌謀,我卻公然?開小差……


    秦放鶴趕在他開口道?歉之前?擺擺手,笑了笑,意有所指道?:“做完之後我就在想?,若將此物無限放大,火力加倍,用在車馬船舶之上,又?會如何?”


    高程本能地順著?一想?,然?後呼吸都加重?了。


    又?會如何?


    會……


    他終於回過神來,“你是特意做了給?我看的?”


    秦放鶴沒有否認,開誠布公道?:“在京城幾年,你應該也隱約聽到?了風聲,陛下心意已決……我有心鑽研,奈何諸事繁雜,實在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做這些……”


    相交幾年他也算看出來了,高程此人確實不善交際,哪怕最終殿試成績優異,可照他的性子?,官場上很容易得罪人,想?要依靠傳統的方式加官進爵,怕是不行的。


    而且中了進士之後,他好像終於擺脫了多年的枷鎖,迅速投入到?對算學的研究之中,多少?有些放飛自我了。


    到?了這個階段,作?為同鄉兼前?輩的秦放鶴實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再勸了,因為實在沒辦法?再繼續往上考了。


    處事不夠成熟,但足夠專注,這就是高程的特質。


    如果想?讓他最大限度發揮才能,必須有人替他規劃一條路,給?予保護,然?後他隻需要按著?走就行了。


    說白了,是個全身?心搞科研的好苗子?。


    秦放鶴就想?著?,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由他開始,率先掀起第一次工業革命呢?


    之前?他為什?麽想?讓朝廷對外用兵,卻不先對付北方陸上強敵,而是先考慮海外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依靠現有的科技發展水平,陸上作?戰非常依賴於馬匹奔襲、運輸,但大祿境內的優質牧場不多,良種馬進口和培育從根源上被人卡了脖子?。


    且北方廣袤且嚴寒,氣候惡劣,長期生活在中原腹地的大祿軍隊去了,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軍需供應也是一個大問題。


    雙方一旦開戰,敵國甚至都不用做什?麽,隻要一個拖字訣,拖到?冬半年滴水成冰,大祿軍隊就不得不無功而返。


    而北方匈奴等國也深知這個現實,所以有恃無恐。


    然?大祿造船航海技術領先世界,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優勢在海上,真要就近打起來勝算極大,甚至可以說贏定了。


    但這還不夠。


    現有的原始航海動力幾乎完全依靠於風力和潮汐,中短距離作?戰也就罷了,若想?走得遠一些,就必須從根源上改進動力。


    而一旦蒸汽機成熟應用,就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跨世紀的難題。


    試想?一下,當?其他國家?還在依賴於畜力和自然?之力維持基本需求時,大祿祭出吞吐著?蒸汽的遠洋鋼鐵巨輪和火車……那會是一種何等震驚世界的碾壓!


    但高程聽了,卻沒能在第一時間?順利接收這份激動。


    “好是好,可我沒親手試過,不確定究竟能負重?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