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土壤最肥沃的地區當屬南方長江中下遊,那裏有著豐富的衝積扇肥田,再加上早年引入的占城稻,相當高?產,差不?多就是畝產二百多斤。


    但是地域局限非常之大,在打下遼寧之前,北方沒法兒種稻子啊!


    如果?周幼青沒有誇張,那麽這個?玉米就會立刻填補北方高?產作物的空白。


    還順帶著給家畜家禽掙了口糧。


    有肉吃了!


    “好啊!”天元帝用力吐了口氣,久違的笑意在臉上層層綻放。


    此刻秦放鶴差不?多能猜到天元帝的心理變化,也再次回顧了占城稻這個?外來高?產物種。


    對占城稻的產量,後?世一直眾說紛紜,所謂史料記載中也不?乏歌功頌德的離譜誇張,比如扯到畝產五石,而?那個?時候一石一百二十斤,也就是畝產六百斤。這不?用多想?就知道是扯淡,因為完全對不?上其他史料。


    就算發展到明清、民國,糧食品種和科技、工具改良了幾百年了,也到不?了那麽高?產!


    倒是另一種說法,結合大祿朝當下的實際情況,秦放鶴比較讚同?,那就是北宋晚期占城稻開始引入,南宋發展開來之後?達到了畝產260斤左右,明代就激增到350斤左右,比較科學可信。


    其實占城稻最大的特點是不?好吃,但生長周期短,引入我國後?又不?斷改良,硬生生將五個?月左右的生長期縮短為八十到一百二十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


    天元帝原地冷靜了許久,破天荒拍了拍周幼青的肩膀,“愛卿辛苦了,此功,可傳萬世!”


    為什麽人口總上不?去??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糧食不?夠,不?夠吃的,總有那麽些?人活生生餓死!


    但現在,有救了!


    曾經?的小縣令刷一下紅了眼眶,潸然欲泣,“陛下厚恩,唯死以報!然此功非微臣獨有,實乃秦侍郎領頭,農研所上下一心……”


    天元帝越發欣慰,“不?貪功,不?冒進,你很好。”


    又看秦放鶴,眼神溫和慈愛,“很好。”


    第212章 吞金獸(三)


    展望未來後,農研所先?放了兩串鞭,由天元帝親手掰下一根玉米,太子?掰下第二根,最後一根由周幼青和秦放鶴聯手?掰下。


    稍後周幼青又親自捧上綁著紅綢子的鐮刀,天元帝接了,動作稍顯生疏地砍倒第一株玉米,然後是太子?,儀式感拉滿。


    秦放鶴讓周幼青拿出一隻玉米皮編織的小筐,“玉米葉片狹長,多且柔韌,清洗後可以像這樣編筐子?、籃子?,攢得多了,還可以編造蒲團、草墊、草席等?物,想來許多年都不會壞,非常實?用。”


    上輩子?種玉米的農戶家裏,誰還沒有幾個玉米皮編的墩子、蒲團呢?極其皮實耐用,珍惜點簡直可以傳三代。


    天元帝和太子?見那?小筐實?在?可愛,還拿在?手?中把玩一番,不住點頭。


    砍了的玉米秸稈馬上喂牛,牛粗糙的大舌頭一卷,吭哧吭哧吃得還挺香,證明此物確實?全身?是寶。


    一共三根瘦瘦小小的玉米棒子?,被鄭重地擺放到鋪著紅絨布的托盤上,毛茸茸的光暈下,有種近乎荒誕的振奮人心。


    “照這個天氣,大約兩日?就能完全曬幹。”秦放鶴笑道,“屆時像磨麥子?那?樣磨成粉,可以做成糊糊粥,也可以蒸成餑餑。”


    太子?讚道:“若果然如此,秦侍郎和周大人實?在?居功至偉。”


    方才那?一整套流程讓天元帝期望值頗高,說到時必要親口嚐一嚐。


    回去的路上,見天元帝興致不減,太子?揣度他方才對秦放鶴的態度,大著膽子?開口,“秦侍郎憂民?憂國,父皇該重賞才好。”


    天元帝微露笑意,“嗯,朕正有此意。”


    今日?天氣不錯,城外人也不多,正好換氣賞景,故而兩側車簾都是卷起的。天元帝便看向在?外騎馬隨行的秦放鶴,語似調侃,“你自己說,朕該賞你點什麽才好?”


    見了天元帝的隨和,太子?越發心驚,又慶幸自己的冒險一試。


    秦放鶴在?馬上行禮,笑道:“在?其?位謀其?職,為人臣者,便該上解君憂,下疏民?困,陛下滿意,百姓吃飽,就是對臣最高的褒揚了,何需再賞?”


    他的語氣中,有種非常自然舒暢的鬆弛感,很有說服力。


    啊,答得真妙!太子?聽了,暗中叫好,又不自覺記下。


    天元帝笑了幾聲,顯然不往心裏去,“朕曆來賞罰分明,這個不算。不過若要天下人心服口服,需得幾年後這玉米推廣了,見效了,眼下朕心裏暢快,等?不得,必要賞你點兒什麽才好,不必顧忌,說吧。”


    尊者賜,不敢辭,不是單純怕,而是這是上位者在?坦然表露對你的欣賞,也滿足他們?本人“啊我真是慧眼識珠”的成就感。如果一味拒絕,會弄巧成拙。


    好的下屬應該懂得在?恰當的時機滿足對方的滿足。


    “謝陛下恩典。”秦放鶴想了想,笑容中就混了點靦腆和狡黠,“其?實?陛下洞若觀火,自然知道臣之所想。”


    天元帝果然大笑,“你啊!”


    笑完了,天元帝才說:“當下既非年頭也非年尾,若單獨給工研所撥款,莫說其?他五部,就是工部其?他屬衙,也必有非議。且朕若在?此事?應了你,來日?你這份功勞,可要大打?折扣,就是沒了也未可知,你想好了?”


    玉米若順利推廣,盛世則無饑饉,其?功在?千秋萬世,當青史留名?、入功臣閣,絕非區區撥款所能比擬。


    秦放鶴答得毫不猶豫,“臣願意。”


    他確實?想好了。


    誠然,這份取舍中有點近乎理想化?的渴望:想讓天下人吃飽飯,不再有餓殍滿地,但同時,從理性角度來說,也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


    獎賞麽,無外乎升官、發財。


    他還不到而立之年便是三品大員,可謂驚世駭俗,哪怕餘生縮起脖子?規規矩矩熬資曆呢,爬也能爬進?內閣了。


    所以近幾年內哪怕功勞再大,也隻算攢資本,不會再升。


    單純的錢財對這個階段的他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既然如此,何不謀求綜合利益最大化??


    工研所、農研所,科技和糧食,手?心手?背都是肉,缺一就是瘸腿。


    如今用農研所的成績換工研所的前途,來日?,也未必沒有工研所扶持農研所的時候。


    天元帝點點頭,沒有說好,也沒說不好。


    兩日?後,玉米棒子?果然曬幹,兩根長得最好的留種,剩下一根吃。


    原本秦放鶴是想磨好玉米麵送入宮中,沒想到天元帝出宮上癮了,又巴巴兒跑來農研所。


    就為了一根小玉米棒子?。


    看著秦放鶴剝玉米粒,他也覺得手?癢,非要試一試,奈何玉米風幹後堅硬無比,他不得其?法,才剝了幾粒就磨得皮疼。


    他又好麵子?,也不肯認輸,咬牙剝完幾排,這才故作鎮定地將又紅又腫的右手?背到身?後,雲淡風輕地對太子?說:“太子?也來試一試,為人君者,不可不通社稷。”


    太子?:“……是。”


    不是,父皇,兒臣看見您手?上起泡了。


    周幼青和秦放鶴對視一眼,都想笑卻不敢笑。


    剝玉米粒看著簡單,其?實?是個技術活兒,尤其?長期養尊處優的人皮肉嬌嫩,根本做不得!


    於是稍後太子?也磨出來兩顆晶瑩的水泡,天元帝見了,身?心舒暢,還趁機訓誡,“農為社稷根本,日?後太子?不可一日?不關心,需得常沾地氣才好。”


    太子?:“……是。”


    到了後麵的磨粉,皇帝爺兒倆就誰也不開口要“玩”了,都倒背著手?藏水泡。


    火辣辣的疼。


    扣掉兩根留種的,一共就一個小玉米棒子?,統共磨出來一小撮黃澄澄的玉米麵,掃在?碗底尖尖一堆,還挺細。乍一看,跟勻麵的香粉似的。


    誰都不敢大喘氣,生怕把這點“香粉”吹跑了。


    真的,不是秦放鶴故意不請內閣六位老爺子?蒞臨,實?在?是就這麽點兒玩意兒,他們?四個都不夠分。


    天元帝和太子?都是第一次親自參與收割、整理,又親眼看著從粒到粉,邊嘖嘖稱奇邊自豪。


    下廚這種事?,自然還是秦放鶴的。


    他挖了一勺玉米麵熬稀粥,又將剩下的和麵發酵,蒸了玉米餅子?。


    小小的,很可愛,跟小孩兒過家家似的。


    玉米麵膨脹力不如小麥,縱然發酵,幹了也堅硬無比,需得趁熱吃,就很香。


    蒸熟了,秦放鶴親自上手?分,一人一小塊,放在?盤子?裏宛如下午茶。


    “嗯,味兒不錯。”天元帝帶頭咬了一口,又喝粥,頓覺身?心舒暢。


    微微有點粗,口感自然不如精白麵,但自有一股奇異的香醇,很紮實?。


    那?邊周幼青一口下去,嘴唇和胡須一並顫抖,雙目眼淚齊發,邊擦邊謝罪,“老臣,老臣失儀嗚嗚嗚……”


    任何一個親身?經曆過饑饉的人都無法不動容。


    秦放鶴也是苦過來的,自然明白他的心情,抬手?拍了拍老爺子?的後背,“會好的。”


    不安慰還好,一安慰,周幼青哭得更凶了。


    他娘一共生了七個孩子?,可足足餓死了四個,四個啊!


    要是大祿早有此物……


    天元帝和太子?見了,也是唏噓,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隻默默將粥水喝光,玉米麵餑餑掉到桌上的殘渣,也都一一撿起來吃幹淨。


    回宮後次日?,天元帝就在?內閣議事?時提出要給工研所撥款。


    六位閣老都有些意外,聯想到前幾日?天元帝和太子?頻頻出宮,就猜到必然是秦放鶴私下做了什麽。


    董春就問,“敢問陛下,是個什麽緣由?”


    “世人都道隔輩親,”天元帝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工研所那?邊是你徒孫管著,你不幫他攏錢,反倒跟著唱反調?”


    兵部尚書胡靖就帶頭笑,滿屋花白胡子?亂顫。


    這自然是玩笑話,莫說董春,就算他們?幾個,倘或真的一味幫親不幫理,屁股下的位子?早涼了。


    董春正色道:“正因如此,才更要避嫌,弄得清清楚楚,方不愧對陛下的信任。”


    天元帝又看向其?他五人,“你們?怎麽想?”


    柳文韜熟練裝死。


    反正我是禮部嘛,眼下最不要緊的一個衙門,問誰也問不到我頭上。


    短暫的沉默後,次輔胡靖說於理不合,確實?該有個正經由頭,然後眾人都說是,柳文韜就跟著含糊了一聲。


    天元帝突然嗤笑出聲,用一種貌似敷衍卻不容拒絕的語氣說:“朕看過他們?的賬本,每一文錢都花在?刀刃上,不曾靡費,確實?不夠,朕決意力排眾議,額外撥款,這個由頭夠不夠?”


    要麽不搞,要麽搞到底,斷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既然不夠,再給就是,多麽簡單。


    聽到這裏,胡靖哪裏還不明白天元帝的心思?當下笑著對董春說:“陛下說的是正理,莫要耽誤大事?才好。閣老若要避嫌,不如我來做票擬,讓工部趕緊寫?個批款折子?上來,現事?現辦,立刻讓陛下行朱批,閣老再交代戶部放款,當日?就可了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