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就?是,不管之前蒙古做過?什麽錯事?,都是比爾格那廝幹的,與我們無幹!


    我們現?在?帶跑了?那廝兩萬兵馬,主動後退,絕對不偏幫任何一方,您看能不能冤有頭債有主,一碼歸一碼,打到這兒就?算了??


    至於比爾格等罪人所占據草原,我們一概不要,你們想要,盡管拿去?!


    朱鵬舉:“……”


    歐陽青:“……”


    還有這種?好事?兒?!


    你叫巴圖啊,蒙古語勇士的意思,就?這麽求和了??


    兩部四方人馬意外會師,歐陽青和朱鵬舉湊在?一起商量一番,都有些啼笑皆非,遂八百裏加急往直甘鐵路的甘肅站送了?緊急文書,再送往京城,直接把天元帝和滿朝文武逗笑了?。


    你說不打就?不打,我大軍開拔之資怎麽算?


    什麽“兩不相幫”,我都打到這兒了?,你縱然想幫,幫得上嗎?


    什麽“比爾格的草原你們想要就?拿去?”,用得著你們說!


    老子?一點點打下來的,難不成還給你們?


    內閣眾人笑了?一場,室內充滿快活的空氣。


    太子?也跟著笑,但也不忘說出自己的擔憂,“不過?巴圖求和,言辭懇切,若我軍步步緊逼趕盡殺絕,是否於名聲有礙?且萬一逼得他們走投無路,魚死網破……可若答應,隻?恐蠻子?言而無信,來日又?要覬覦我國……”


    柳文韜就?笑,“殿下思慮周全,宅心仁厚,不過?巴圖此?舉看似聰明,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


    太子?一頓,旋即明白了?,複又?笑起來,“是了?。”


    巴圖明顯是被打怕了?,所以腦子?一熱,自作聰明出了?昏招:他直接就?認下了?行?刺大祿重臣的罪名!


    如果現?在?比爾格和巴圖麵對麵,前者把他腦漿子?打出來的心思都有了?。


    這麽一來,看似巴圖將自己洗幹淨提出來,其實是越抹越黑:


    誰都知道你之前是巴圖最倚重的部落首領之一,既然是他的主意,你會沒?參與?


    打個比方,如果你不是幫凶,怎麽可能知道內情?


    很快,歐陽青和朱鵬舉便接到天元帝親筆書寫的軍令,繼續圍剿比爾格一脈,另派人敷衍巴圖,將其持續向北驅逐。


    連續三年?疲弱,原蒙古大汗比爾格所率數萬騎兵根本得不到有效休養和補給,再也不複昔日鐵騎南下的威風,節節敗退。


    天元四十六年?十月,比爾格及所剩三千殘部被朱鵬舉、歐陽青等人圍困,數次突圍未果,仍拚死血戰。


    然無力回天,十月底,大將兀立吉等人戰死,大汗比爾格自盡,昔日蒙古從?地圖上消失一半。


    同年?,十一月初,巴圖等人所建立的外蒙古政權被迫北上,期間曾惱羞成怒試圖反抗,被大祿軍隊一路追殺,凍死餓死人馬無數,又?逢大雪,滴水成冰,人口銳減。


    待到天元四十七年?春,外蒙古名存實亡,實際人口僅剩不足三萬。這個時候,外蒙古剩下的大半都是老弱婦孺,所剩不多的騎兵也已無心再戰,人人膽戰心驚,老遠看到大祿軍旗便倉皇逃竄。


    此?情此?景,正應了?昔日比爾格軍師團的擔憂:


    人心散了?,將士怯戰,縱有一戰之力,也不過?一盤散沙。


    大祿軍隊再次揮師北上,持續追趕,成功將其驅逐到後世的貝加爾湖,如今的小?海以北,廣袤的凍土戈壁灘上。


    截至天元四十七年?夏,巴圖創立的外蒙古人口不足兩萬,成年?男子?幾乎消失殆盡,徹底實現?人口斷層。


    至此?,東察合台汗國天山以東,陝甘以北,貝加爾湖以南,遼寧以西的原蒙古領土,皆並入大祿版圖。


    之所以就?此?叫停,不是朝廷不能打,而是人口不足。


    換言之,就?算打了?,也守不住!


    做出這個決定時,內閣那群如今加起來四百多歲的老爺子?們深以為憾,人口,還是人口啊!


    新打下來的這塊地皮幾乎能劃出來五個省,光是上下需要的官員、用來填充的百姓就?是個天文數字。


    之前大家總擔心田地不夠分,可現?在?新的問題卻是:


    這麽大的地方,種?得過?來嗎?


    第240章 忙


    忙不過來,根本忙不過來!


    天元四十七年六月,大祿對蒙古作戰結束,然一切才剛剛開始。


    朱鵬舉、歐陽青等人率眾清理戰場、絞殺小股餘孽的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中央已經如一台龐大而精密的機器,轟隆隆瘋狂運轉起來,日夜不休。


    打下來多少?疆域?


    可劃歸為多少省府州縣?


    何處該建城池,何處該鑄圍牆,期間需要多少?磚石、泥漿,要多少?木匠、石匠、泥瓦工等等……


    這些地區又需要多少?官員前去管理?,多少?禁軍、廂軍輪換駐紮?


    所需官員從?何而來,別處調動??抑或臨時選拔?


    荒蕪的大片土地,何處劃為牧場、草場,何處開荒種田,所需牧民、農夫、良種甚至是肥料、耕牛又從?何而來?


    千頭萬緒。


    天元帝破天荒下旨,滿朝文?武連著上了五個大朝會,但?凡能喘氣的,都抓來幹活。


    先定名,還是一如既往的簡單粗暴,將原蒙古劃為“定中”“定南”“定北”“定西”“定東”五省,政治意義和地理?分?布一目了然,其下再根據地形地勢等特質劃分?出府州縣。


    光這一項,一群官員就忙得焦頭爛額。


    凡六部連同內閣、翰林院、司農寺、良牧署六品以上官員,半個月內沒撈著回家,一律在各衙門吃住。


    天元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工部、吏部眾人頂著濃重的黑眼圈給出初步數據,“……如今五省大致可分?為二十七府、一百一十三州、三百八十七縣,則需總督至少?三人,知府二十七人,知州一百一十三人……其下同知、通判、推官、判官、縣丞、主簿、典史、巡檢等若幹,另有開礦、收糧、巡查、放鹽、放牧、獸醫等官員若幹,合計五品及以上官員缺口一百六十七人,五品以下急需一千一百二十六人。”


    這麽?多!


    各部官員知道多,但?沒想到?會這麽?多!


    一屆殿試也?才取三百上下進士,如果沒有剩餘,就意味著至少?要一口氣開三科才能滿足需求。


    天元帝沉吟片刻,問?吏部尚書楊昭,“這幾年下頭候選的三甲進士還有多少??”


    楊昭早就算出來了,“因前年加開恩科,倒也?有些,如今少?說還有八百上下。”


    多少?年的庫存呀,一朝全?部清空!


    讀書人的春天來了!


    不夠。


    天元帝的手指在膝蓋上點了幾下,“現任官員之中,三年來想告老還鄉的有多少?,七十歲以下的有多少??”


    還沒死呢,再堅持幾年!


    太子?明白他的意思,隻是許多老大人本就體弱,再緊急從?全?國各地調派,說不得有些就能累死在路上,終究有些不忍心。


    他便出言建議道:“其實除了這些,還有不少?在地方上盤桓多年的,想必他們的副官、下屬也?曆練出來,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不妨先從?各地緊急調任一批過去。如有不足,另行添補,想也?有限。再者民間亦不乏滄海遺珠,也?可叫官員和地方鄉紳舉薦在冊舉人,叫他們先把實處的底層官吏空缺填充起來……”


    不少?舉人或許讀書不成,但?說不得就有些偏才,或工或農,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天元帝看了他一眼,對楊昭擺擺手,“就依太子?之言,即刻去辦。”


    又看董春。


    董春便道:“六月起,戶部已緊急詔告全?國,鼓勵各地百姓前往北方【定】字五省定居,因遼寧四省有了先例,如今百姓們便很容易接受,報名也?相當踴躍。各地已經?在連夜趕製新?的戶籍名冊,完成後分?批出發,隻是北麵也?要準備好接應才是。”


    老百姓嘛,一輩子?無非衣食住行四字,別的不說,百姓千裏迢迢去了,住在哪裏?


    這就是工部的活兒了。


    工部尚書杜宇威才吞了一顆響聲丸,再開口還是有些嘶啞,“工部各屬衙已在籌備建造房舍所需磚石、木料,隻是同步還要修建城池,缺口甚大,故而老臣以為,可將遷徙時間定在來年春夏,按照路程遠近分?批啟程、接收。


    這麽?一來,牧民們可以暫時從?陝甘、二遼多省調用?帳篷、毛氈等物支援。空出來的秋冬,也?可慢慢生產,不至於抓空。”


    天元帝點頭,“準。”


    一旁的翰林院眾人趕緊擬旨意、入文?庫留檔,再快步交給外頭候著的小黃門們,之後再由他們交給宮外一溜兒排開等著的驛吏,無間隙地傳往各處。


    稍後,又有司農寺、良牧署說了各處家畜、農具、馬場草場的缺口。


    戶部眾人現在一看見他們張嘴就頭疼,低頭抱著金銀花茶水猛灌。


    都是錢啊!


    最近最忙的莫過於工部,杜宇威眼下已經?開不了嗓了,就給了秦放鶴一個眼神,後者接上去說:“家畜、農具,皆為民之根本,各地百姓多十分?重視,縱然遷徙,勢必會帶著自家的去,這一部分?可以暫時打個折扣。”


    他看向蘇伯陵,“隻是各地風土人文?不同,適合種植的作物也?不一樣,似定字五省的氣候,恐將多以大麥、小麥、玉米、黃豆、油菜等物為主,極有可能部分?百姓沒有相關的種植經?驗,也?可能遇到?不同的天災和病蟲害,需得司農寺分?撥官員前往各處指導。”


    甚至可能現在的司農寺官員們也?不了解蒙古氣候特點,一切都如摸著石頭過河,得一步步試探著來。


    到?了這會兒,誰也?顧不上什麽?前仇舊恨,必須擰成一股繩解決主要矛盾,辦得好了,大家一起升官發財;辦砸了,一起尋繩子?吊死,黃泉路上不孤單!


    所以蘇伯陵也?沒含糊,當下派人統計人數和需要的種子?數量。


    尤其是需要外派的官員,恐怕五年八年回不來,優先選擇非獨子?、已有後的。


    工部已經?倒下一位上司,秦放鶴尤其注重保護嗓子?,說話間隙喝了口潤喉茶,也?跟杜宇威混了一枚響聲丸,這才繼續看著兵部的人說:“至於缺少?的,如今鐵路興旺,早年用?於運輸的畜力、人力閑置不少?,不如暫時撥過去協助開荒。另外打蒙古也?有不少?戰俘,閑著也?是閑著,可施以黥刑,徹底打散後分?去各處,或開荒,或挖礦……”


    運輸輜重糧草的牲口要求很高,但?種地卻不是,甭管牛馬騾子?還是奴隸,能下田翻地的就是好牲口!


    說著,秦放鶴又看向天元帝,“人口仍是重中之重,這些奴隸倒也?不好一竿子?打死,可先看他們的表現,設立籍貫等級製,若幹年後確有悔改之意的……”


    總有些髒活兒累活兒需要人做,外來的奴隸用?起來不心疼,白放著可惜了!


    胡靖沒什麽?意見,捋著花白的胡須點頭,“如此甚好,隻是戰馬萬萬動?不得!”


    老頭兒如今日夜都盼望著那些搶來的戰馬,自己還沒稀罕稀罕呢,肯定不舍得給人家拿去浪費。


    秦放鶴笑道:“閣老放心,不動?。”


    天元帝和太子?也?被逗樂了,“便是他敢,朕也?不許!”


    頓了頓,又道:“不過也?不要吝嗇嘛,若非戰時,叫將士們下地活動?活動?也?無妨……”


    所謂屯田駐軍,說白了,就是大部隊在邊關長期住下了,種地種菜、養雞養鴨,自然也?要開荒。


    閑來無事時,那些軍馬白放著可惜,讓將士們帶去耕一耕地也?無妨。


    眾人便都發出善意的哄笑,弄得胡靖老臉上很有點過不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