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和農研所眾人就看秦放鶴:這是他們求我們的!
七月,農研所進大型蒸汽翻地機。
因體積龐大且沉重,尋常手段無法?運輸,故而還是從?北直隸出發,沿直甘鐵路運往北方,由距離最近的定北省率先試用?,成效驚人。
原本以當今人畜合力,一日最多翻地七、八分?,而以蒸汽耕地機,在北方遼闊無阻礙的大地上,一日就可翻地三十餘畝!且又深又好!一切積年的草根、雜物、蟲卵俱都翻個底朝天,竟有十二分?徹底。
據同行的農研所成員表示,“這也?不算什麽?,若時間足夠,稍加改進,後麵安置木匣,內置種子?,以螺旋把控數目,便可邊翻邊種,隻要人跟在後麵埋土即可,豈不美哉?”
第241章 節點(一)
阿嫖好奇,六月初便董娘一起前往定北省,七月順利抵達,親眼見證了大祿朝,或者說人?類曆史上第?一台蒸汽翻地機的初運作。
兩個姑娘被深深震撼,董娘現場作畫,將這一刻永久保存。
而在此之前,她親筆所做《遊曆見聞錄》五卷已經刊刻售賣了幾次,銷路極佳,為世人?所追捧。
僅此一項,倘或她餘生精打細算,便已不愁生計。
事後,二人?再次奔赴遼寧,見到了一別數年的北星等人?。
彼時辰州知?州已不再是王增,但經過他們的努力,當地人?已經不像三年前那樣排斥北星等人?。
女人?們在林中建起更適合居住的木屋,她們用野獸皮肉與當地百姓交換了布匹、鐵器,也在部?落內種植作物?,還收養了幾名被遺棄的女嬰,飼養母羊哺乳。
“以前日子艱難,許多百姓都會溺死、丟棄女嬰,”北星的漢話已經說得很流暢,臉上也長了點肉,眼神更堅定,“不過現在,好像有點不同了,我?們已經有將近半年沒撿到女嬰了。”
國?家鼓勵繁育人?口,男人?們想?成?親,就?必須有對應的女人?,聽說如今朝廷還弄了什麽蒸汽機的,農活兒幹起來更輕鬆,女人?也能應付。
“挺好的。”她說,眼底泛起淺淡卻?真實的歡喜。
如今的北星,儼然已經是成?熟的部?落首領了。
這個?部?落的所有女人?都蒙受過來自男人?的傷害,終其一生都不會成?親、生育,這麽下?去,人?口得不到補充,終將滅亡。
收養女嬰,確實是個?保存火種的好法子。
七月末,年滿十二歲的阿姚南下?,返回祖籍所在的清河府章縣預備縣試。
彼時十七歲的孔植已是秀才,正在跟鄉試較勁,奈何一戰不利。
其實按照父輩官職,他二人?日後完全可以憑借祖上蔭庇而謀取官職,但秦放鶴和孔姿清的想?法非常一致:
別人?給的和自己掙的,終究不同。
真正下?場考試之後才會明白,莫說連中六元,就?是小三元,也萬分?艱難。
科舉本為官場,一旦身處其中,需要較量的就?不僅僅是學問,天賦、出身、家世、見聞,政局動蕩、黨派之爭,甚至是天氣、運氣,缺一不可。
為官者,從來就?不是誰書讀得好,就?一定能做得好的。
小樹苗不去外麵摔摔打打,永遠也經不起風雨。
兩個?小夥子碰頭後,一並前往養育了秦放鶴的白雲村,在那裏,他們見到了大祿很少見的女村長。
那是一位非常強壯能幹的長輩,聽說因兒時跟秦放鶴念過書,遠比尋常百姓眼界開闊、有膽識,前些年第?一個?響應號召帶領村民種玉米、修水渠,如今的白雲村儼然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富裕之地。
八月,孔老爺子去世,臨終前留有遺言,希望兒孫以國?事為重,效仿昔年盧閣老雲雲。
孔姿清之父聞訊後悲痛不已,堅持丁憂,返鄉守孝。
一來父親去世,當兒子的無故不守孝,於禮不合;二來,他的職位遠不如兒子來得要緊,他等一等無妨,可孔姿清卻?不行。
如今他先把姿態擺起來,能做的都做了,孔姿清那邊就?能有個?緩衝。
奈何孔姿清自小與祖父一起長大,感情?頗深,雖遠在定字五省,又身負重任,仍決定回鄉奔喪。
但畢竟正值用人?之際,朝廷各處缺口甚大,天元帝對他與盧實一視同仁,也隻給了六個?月假期。
孔植乃三代?之後,按例隻需守孝一年即可,倒是不耽擱科舉。
接到消息後,秦放鶴也是一聲長歎。
終究敵不過歲月,這些長輩也要陸續離去了。
天元四十八年秋末冬初,八十歲的董春病了一場,愈後大感精力不濟,遂於十一月初八上書,求乞骸骨,滿朝皆驚,天元帝不允。
臘月,董春再乞,天元帝親自來見,不覺淚下?,“如今北方五省百廢待舉,倭國?、交趾仍在,東南諸島國?蠢蠢欲動,蘊生徒留朕一人?乎?”
做出這個?決定,董春何嚐不痛心,“陛下?知?遇之恩,雖萬死難報,然臣畢竟老邁……”
外人
?不知?道,他的手,已經開始抖了,胸口也時時鈍痛。有時與人?議事,倦意便會毫無征兆地襲來。
他仍有進取之心,奈何歲月無情?,這副軀殼,已然要掉隊了。
董春對天元帝含淚歎道:“陛下?,如今老臣一日也隻得兩餐,連半碗飯都吃不下?啦。”
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如此疲累,可胃口卻?日益衰敗,非長久之相也!
天元帝何嚐沒有這種感覺?不覺唏噓。
“蘊生啊,再幫朕兩年吧!”
天元四十八年臘月,天元帝下?了本年最後一道旨意,以杜宇威為吏部?尚書,秦放鶴為工部?尚書,入內閣。
這一年,秦放鶴年僅三十六歲。
自他橫空出世以來,創造了太多第?一、史上最年輕,以至於現在不是第?一、最年輕,眾人?反而會覺得奇怪。
秦放鶴是史上第?一個?六元,地方上立過大功,中央刷夠資曆,工部?侍郎的位子上一坐十年,未有一絲疏漏,若非年紀壓著?,早該升了!
他從不獨斷專行,也不徇私枉法,甚至熱衷於分?功……此番入閣,名正而言順。
若在之前,董春勢力正盛,朝廷絕不會允許董門同期再出第?二位閣老,任憑他天縱奇才也隻好徒歎奈何。
但眼下?,董春隨時可能退位,內閣眾人?卻?俱都年邁,下?一代?可接續者寥寥無幾,頗有青黃不接之相,暗藏隱患。
所以必須趕在隱患浮出水麵之前培養好接班人?,提前消除風險。
幾家歡喜幾家愁,秦放鶴上位,杜宇威輪換,之前那位頂替楊昭出任吏部?尚書的仁兄,卻?在短短數月後被複降為禮部?左侍郎,而原來的吏部?左侍郎升右侍郎,右侍郎則調往工部?,任左侍郎。
天元帝對此人?的評判是:無前瞻、少全局,小事冒進,大事踟躕,可為卒為將,不可為帥。
他得知?後如遭雷擊,暗自懊惱,經此一役,算是徹底打破幻想?,絕了入閣的可能。
一步之遙啊!
接到入閣的旨意時,秦放鶴心頭一片寧靜。
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列沿著?既定軌道行駛已久的車,終於徐徐進站,按原計劃停在了既定的泊位。
本該如此。
正該如此。
若非要說圓滿,倒也未必。
新?官袍入手的瞬間,秦放鶴便窺見了心底一絲缺憾。
“備車。”
大雪未止,碎瓊滿地,汪淙親自在二門口迎接,看他過來,笑道:“父親算準了你要來。”
進屋時,汪扶風正提筆作畫,所畫正是院中一株枝幹遒勁的老梅。
聽見他進門,汪扶風頭也不抬,“世人?常說君子六藝,又有琴棋書畫,餘者倒也罷了,唯獨作畫一道,我?總不得其法。過去多年,不乏急於求成?,反倒不美,如今看來,原是火候不夠。”
現在時機到了,火候夠了,他的畫作,竟也很能看了。
秦放鶴走到他身邊一步處,垂眸細看,果?然大開大合,頗有疏狂之意,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
隻是一幅畫,秦放鶴就?明白了汪扶風的意思:
他早就?看開了,並不在意。
但……
桌角的一支清香燃盡,汪扶風順勢收筆,退後兩步左看右看,十分?得意,“甚好。”
扭頭見秦放鶴欲言又止,十分?拘束,絲毫不見平日灑脫,模樣兒倒有幾分?可憐,汪扶風卻?又笑了。
他抓過一旁的手巾擦了擦,對愛徒抬抬下?巴,語氣溫和,“讓你師兄點茶。”
師徒父子三人?去內間榻上坐了,兩側都開著?冰裂紋小窗,抬頭可見皚皚白雪襯紅梅,分?外鮮亮。
汪淙點得一手好茶,頃刻間便得了一副鵲登枝,秦放鶴見了,隻是苦笑。
內部?消耗,何喜之有?
汪扶風向後斜倚在靠墊上,一條腿屈起,端著?茶的手搭在膝蓋上,“問心有愧?”
秦放鶴一怔,搖頭。
問心有愧麽?
倒也不是。
於公,他自認無愧百姓,無愧天地良心;於私……
“隻是覺得搶了我?的東西?”多年師徒,汪扶風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思。
見秦放鶴不說話,汪扶風便知?自己說中了。
“錯了,那不是誰的東西……”
塵埃落定之前,花落誰家尚未可知?,那個?空缺也非誰的囊中之物?,不是敵對派的,也不是他汪扶風的,更不是他秦放鶴的。
是朝廷的,是陛下?的。
既是未得之物?,自然算不得搶。
可汪扶風又突然話鋒一轉,“人?心肉長,若說我?半點不介懷,倒也枉稱君子。”
雖說肉爛了還在鍋裏,可這鍋子又分?大鍋和小鍋,莫說師徒,縱然是親生父子,麵對權力,也不可能半點波瀾也無。
自己掌權和別人?掌權,差別太大了。
秦放鶴的眼神就?有些黯然。
七月,農研所進大型蒸汽翻地機。
因體積龐大且沉重,尋常手段無法?運輸,故而還是從?北直隸出發,沿直甘鐵路運往北方,由距離最近的定北省率先試用?,成效驚人。
原本以當今人畜合力,一日最多翻地七、八分?,而以蒸汽耕地機,在北方遼闊無阻礙的大地上,一日就可翻地三十餘畝!且又深又好!一切積年的草根、雜物、蟲卵俱都翻個底朝天,竟有十二分?徹底。
據同行的農研所成員表示,“這也?不算什麽?,若時間足夠,稍加改進,後麵安置木匣,內置種子?,以螺旋把控數目,便可邊翻邊種,隻要人跟在後麵埋土即可,豈不美哉?”
第241章 節點(一)
阿嫖好奇,六月初便董娘一起前往定北省,七月順利抵達,親眼見證了大祿朝,或者說人?類曆史上第?一台蒸汽翻地機的初運作。
兩個姑娘被深深震撼,董娘現場作畫,將這一刻永久保存。
而在此之前,她親筆所做《遊曆見聞錄》五卷已經刊刻售賣了幾次,銷路極佳,為世人?所追捧。
僅此一項,倘或她餘生精打細算,便已不愁生計。
事後,二人?再次奔赴遼寧,見到了一別數年的北星等人?。
彼時辰州知?州已不再是王增,但經過他們的努力,當地人?已經不像三年前那樣排斥北星等人?。
女人?們在林中建起更適合居住的木屋,她們用野獸皮肉與當地百姓交換了布匹、鐵器,也在部?落內種植作物?,還收養了幾名被遺棄的女嬰,飼養母羊哺乳。
“以前日子艱難,許多百姓都會溺死、丟棄女嬰,”北星的漢話已經說得很流暢,臉上也長了點肉,眼神更堅定,“不過現在,好像有點不同了,我?們已經有將近半年沒撿到女嬰了。”
國?家鼓勵繁育人?口,男人?們想?成?親,就?必須有對應的女人?,聽說如今朝廷還弄了什麽蒸汽機的,農活兒幹起來更輕鬆,女人?也能應付。
“挺好的。”她說,眼底泛起淺淡卻?真實的歡喜。
如今的北星,儼然已經是成?熟的部?落首領了。
這個?部?落的所有女人?都蒙受過來自男人?的傷害,終其一生都不會成?親、生育,這麽下?去,人?口得不到補充,終將滅亡。
收養女嬰,確實是個?保存火種的好法子。
七月末,年滿十二歲的阿姚南下?,返回祖籍所在的清河府章縣預備縣試。
彼時十七歲的孔植已是秀才,正在跟鄉試較勁,奈何一戰不利。
其實按照父輩官職,他二人?日後完全可以憑借祖上蔭庇而謀取官職,但秦放鶴和孔姿清的想?法非常一致:
別人?給的和自己掙的,終究不同。
真正下?場考試之後才會明白,莫說連中六元,就?是小三元,也萬分?艱難。
科舉本為官場,一旦身處其中,需要較量的就?不僅僅是學問,天賦、出身、家世、見聞,政局動蕩、黨派之爭,甚至是天氣、運氣,缺一不可。
為官者,從來就?不是誰書讀得好,就?一定能做得好的。
小樹苗不去外麵摔摔打打,永遠也經不起風雨。
兩個?小夥子碰頭後,一並前往養育了秦放鶴的白雲村,在那裏,他們見到了大祿很少見的女村長。
那是一位非常強壯能幹的長輩,聽說因兒時跟秦放鶴念過書,遠比尋常百姓眼界開闊、有膽識,前些年第?一個?響應號召帶領村民種玉米、修水渠,如今的白雲村儼然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富裕之地。
八月,孔老爺子去世,臨終前留有遺言,希望兒孫以國?事為重,效仿昔年盧閣老雲雲。
孔姿清之父聞訊後悲痛不已,堅持丁憂,返鄉守孝。
一來父親去世,當兒子的無故不守孝,於禮不合;二來,他的職位遠不如兒子來得要緊,他等一等無妨,可孔姿清卻?不行。
如今他先把姿態擺起來,能做的都做了,孔姿清那邊就?能有個?緩衝。
奈何孔姿清自小與祖父一起長大,感情?頗深,雖遠在定字五省,又身負重任,仍決定回鄉奔喪。
但畢竟正值用人?之際,朝廷各處缺口甚大,天元帝對他與盧實一視同仁,也隻給了六個?月假期。
孔植乃三代?之後,按例隻需守孝一年即可,倒是不耽擱科舉。
接到消息後,秦放鶴也是一聲長歎。
終究敵不過歲月,這些長輩也要陸續離去了。
天元四十八年秋末冬初,八十歲的董春病了一場,愈後大感精力不濟,遂於十一月初八上書,求乞骸骨,滿朝皆驚,天元帝不允。
臘月,董春再乞,天元帝親自來見,不覺淚下?,“如今北方五省百廢待舉,倭國?、交趾仍在,東南諸島國?蠢蠢欲動,蘊生徒留朕一人?乎?”
做出這個?決定,董春何嚐不痛心,“陛下?知?遇之恩,雖萬死難報,然臣畢竟老邁……”
外人
?不知?道,他的手,已經開始抖了,胸口也時時鈍痛。有時與人?議事,倦意便會毫無征兆地襲來。
他仍有進取之心,奈何歲月無情?,這副軀殼,已然要掉隊了。
董春對天元帝含淚歎道:“陛下?,如今老臣一日也隻得兩餐,連半碗飯都吃不下?啦。”
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如此疲累,可胃口卻?日益衰敗,非長久之相也!
天元帝何嚐沒有這種感覺?不覺唏噓。
“蘊生啊,再幫朕兩年吧!”
天元四十八年臘月,天元帝下?了本年最後一道旨意,以杜宇威為吏部?尚書,秦放鶴為工部?尚書,入內閣。
這一年,秦放鶴年僅三十六歲。
自他橫空出世以來,創造了太多第?一、史上最年輕,以至於現在不是第?一、最年輕,眾人?反而會覺得奇怪。
秦放鶴是史上第?一個?六元,地方上立過大功,中央刷夠資曆,工部?侍郎的位子上一坐十年,未有一絲疏漏,若非年紀壓著?,早該升了!
他從不獨斷專行,也不徇私枉法,甚至熱衷於分?功……此番入閣,名正而言順。
若在之前,董春勢力正盛,朝廷絕不會允許董門同期再出第?二位閣老,任憑他天縱奇才也隻好徒歎奈何。
但眼下?,董春隨時可能退位,內閣眾人?卻?俱都年邁,下?一代?可接續者寥寥無幾,頗有青黃不接之相,暗藏隱患。
所以必須趕在隱患浮出水麵之前培養好接班人?,提前消除風險。
幾家歡喜幾家愁,秦放鶴上位,杜宇威輪換,之前那位頂替楊昭出任吏部?尚書的仁兄,卻?在短短數月後被複降為禮部?左侍郎,而原來的吏部?左侍郎升右侍郎,右侍郎則調往工部?,任左侍郎。
天元帝對此人?的評判是:無前瞻、少全局,小事冒進,大事踟躕,可為卒為將,不可為帥。
他得知?後如遭雷擊,暗自懊惱,經此一役,算是徹底打破幻想?,絕了入閣的可能。
一步之遙啊!
接到入閣的旨意時,秦放鶴心頭一片寧靜。
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列沿著?既定軌道行駛已久的車,終於徐徐進站,按原計劃停在了既定的泊位。
本該如此。
正該如此。
若非要說圓滿,倒也未必。
新?官袍入手的瞬間,秦放鶴便窺見了心底一絲缺憾。
“備車。”
大雪未止,碎瓊滿地,汪淙親自在二門口迎接,看他過來,笑道:“父親算準了你要來。”
進屋時,汪扶風正提筆作畫,所畫正是院中一株枝幹遒勁的老梅。
聽見他進門,汪扶風頭也不抬,“世人?常說君子六藝,又有琴棋書畫,餘者倒也罷了,唯獨作畫一道,我?總不得其法。過去多年,不乏急於求成?,反倒不美,如今看來,原是火候不夠。”
現在時機到了,火候夠了,他的畫作,竟也很能看了。
秦放鶴走到他身邊一步處,垂眸細看,果?然大開大合,頗有疏狂之意,竟是前所未有的暢快。
隻是一幅畫,秦放鶴就?明白了汪扶風的意思:
他早就?看開了,並不在意。
但……
桌角的一支清香燃盡,汪扶風順勢收筆,退後兩步左看右看,十分?得意,“甚好。”
扭頭見秦放鶴欲言又止,十分?拘束,絲毫不見平日灑脫,模樣兒倒有幾分?可憐,汪扶風卻?又笑了。
他抓過一旁的手巾擦了擦,對愛徒抬抬下?巴,語氣溫和,“讓你師兄點茶。”
師徒父子三人?去內間榻上坐了,兩側都開著?冰裂紋小窗,抬頭可見皚皚白雪襯紅梅,分?外鮮亮。
汪淙點得一手好茶,頃刻間便得了一副鵲登枝,秦放鶴見了,隻是苦笑。
內部?消耗,何喜之有?
汪扶風向後斜倚在靠墊上,一條腿屈起,端著?茶的手搭在膝蓋上,“問心有愧?”
秦放鶴一怔,搖頭。
問心有愧麽?
倒也不是。
於公,他自認無愧百姓,無愧天地良心;於私……
“隻是覺得搶了我?的東西?”多年師徒,汪扶風如何看不出他的心思。
見秦放鶴不說話,汪扶風便知?自己說中了。
“錯了,那不是誰的東西……”
塵埃落定之前,花落誰家尚未可知?,那個?空缺也非誰的囊中之物?,不是敵對派的,也不是他汪扶風的,更不是他秦放鶴的。
是朝廷的,是陛下?的。
既是未得之物?,自然算不得搶。
可汪扶風又突然話鋒一轉,“人?心肉長,若說我?半點不介懷,倒也枉稱君子。”
雖說肉爛了還在鍋裏,可這鍋子又分?大鍋和小鍋,莫說師徒,縱然是親生父子,麵對權力,也不可能半點波瀾也無。
自己掌權和別人?掌權,差別太大了。
秦放鶴的眼神就?有些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