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是活的,縱然你準備完萬全,也無法保證對手完全按照你的布局走。


    當初秦放鶴一出招,胡靖就知道自己無法阻止,隻能被迫招架。


    但招架也有招架的章法。


    此番看似兩人歇斯底裏,圖窮匕見,其實都?各自保留了餘地。


    胡靖固然不讚同他們的做法,但如果真的想要阻止,完全可?以憑借首輔的身份,以未接到聖旨為?由,命令眾人不許動。秦放鶴方麵欲要抗衡,隻能將事情過到明麵上?,正式入宮請天元帝的聖旨。但正值春節,按例不辦差,如此一來?,事情就?鬧大了……


    但是胡靖沒有,就?是因為?猜到秦放鶴背後有天元帝撐腰。一旦鬧大,誰臉上?都?不好看。


    他私下訓斥,軟言勸誡,暗中?觀察,尤崢等人或置若罔聞,或主動、被動跟從?的行為?,也徹底暴露了各自的立場。


    而秦放鶴雖有辱罵官場同僚、前輩之嫌,但卻是私下內閣例會?時?罵的,未曾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正式上?折子彈劾。


    你可?以說他年輕氣盛,可?以說他氣急敗壞,卻唯獨無法上?綱上?線……


    雙方仍在試探。


    天元帝明白這種試探,所以縱然兩位閣老公然對罵,斯文掃地,也還願意接見。


    不然,一早攆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此時?一聽天元帝這話,胡靖當即跪下,言辭懇切道:“陛下,臣愚鈍,未能及時?體?察聖意,其罪大,願受責罰。然,臣自問問心無愧,實不能蒙受不白之冤!還望陛下明鑒!


    連日來?幾位閣員皆以秦放鶴為?首,口稱猜測陛下心意如何,擅自行動,老臣惶恐,因未見明旨,不敢做真,卻又念及諸位同僚皆是明事理、分黑白之人傑,豈能亂傳旨意,任意胡為??又恐驚擾陛下龍體?……故而隻好屢屢勸誡,未能及時?上?奏,此為?臣之過。


    二則身為?人臣,盡忠職守實為?本分,豈敢妄測聖意?內閣為?群臣之首,若諸位閣員皆率先明知故犯,必上?行而下效,倘或來?日人人皆揣度陛下心意先行而後奏,勢必朝綱不振、法度傾頹,如此視君臣上?下為?無物,卻將陛下置於?何地?將太子殿下又置於?何地……”


    說到最後,胡靖雙目泛紅,一雙老眼淚光閃爍,抬頭看了天元帝一眼,再次深深拜下,額頭觸地,“老臣有罪,當罰!然是是非非,還望陛下明察啊!”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很容易博得憐憫,尤其一位之前尚可?算勤勉的老大人如此哽咽自陳,則更令人動容。


    秦放鶴也不例外。


    動容之餘,他也終於?意識到一個一直以來?被自己忽視,或者說被整個師門忽視的問題:


    他們輕敵了。


    胡靖固然不如曾經的方閣老、盧芳枝、董春,但他能爬到內閣首輔之位,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縱然此番己方搶占先機,他也未必沒有翻身之法。


    便如此時?:


    你罵我貪圖權力、不舍分割,我卻可?以當著陛下的麵痛陳你結黨營私、揣度聖意、濫用職權。


    胡靖方才?所說的每一句,七分真,三分假,他沒有完全把自己摘出去:我確實發現了,也懷疑了,也勸阻過,但所有人都?聯合起來?說是陛下的意思?,我愚鈍,我無用,不能當機立斷,所以一直拖延到現在……


    身為?內閣首輔,被下麵的閣員聯合欺瞞、試圖架空,我無用,我認了,但你們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是更可?怕嗎?


    我有罪,但罪隻占一,認罰。


    但你們有罪,卻可?占七分,更該罰。


    事實如此,太可?信了。


    那麽?剩下的兩分罪呢?


    秦放鶴極其緩慢地眨了眨眼睛,也跟著跪了下去,心服口服,“臣有罪。”


    我有罪,有錯,錯在這些?年順風順水,太過大意、輕敵。


    錯在以為?封建王朝的壓抑之下,可?以持續講信任。


    錯在……我太著急了。


    剩下的兩分罪,是陛下。


    幕後推手,也是陛下。


    當初自己提建議時?,天元帝沒有猜到有私心嗎?


    猜到了。


    他身為?帝王,龐大王朝的實際操縱者,不知道權力交接幹係重大,需要盡快落實到紙麵昭告天下嗎?


    他知道。


    那麽?他為?什?麽?不做?為?什?麽?隻口頭默許,不讚同,也不反對?


    他故意的。


    天元帝最大限度地為?自己留了餘地,然後用這份遊刃有餘,挨個狠狠敲了每個開始翹尾巴的大臣的天靈蓋。


    秦放鶴,你資曆不淺,難道不知道任何變動都?要過明路麽??


    朕沒有反對,但也沒說好不是麽??


    既然如此,你為?什?麽?就?直接去做了?


    內閣其他人最初並不知道,可?為?什?麽?,現在他們都?半點不懷疑,便跟著你做?


    你們是要做朕的主麽??


    胡靖,你資曆更深,也在一開始就?知道不合規矩,既然如此,為?何不立刻上?報?


    你沒有上?報,無非是想使苦肉計,待到今日鬧大,做出一副“老臣已盡全力,但他們勾結成片,無計可?施”的假象,想讓朕發怒。


    你知道朕最忌諱結黨營私,所以非但沒有阻止,反而狠狠在背後推了一把……


    漫長的沉默後,天元帝四兩撥千斤,隨意安撫了胡靖,肯定了他的忠誠,卻也終於?正式發下明文,允許翰林院分擔原本屬於?內閣的部分職責。


    “即日起,各地各部各衙門上?折子、奏本依據顏色分輕重緩急,無事請安的,綠色本;例行陳情述職的,黃色本……此皆交由翰林院處置、匯總,內閣不定時?抽閱;餘者凡各地緊急軍情、案情,天災人禍等等,依舊還交內閣……”


    自此之後,翰林院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內閣。


    這一場內鬥,胡靖也好,秦放鶴也罷,貌似誰都?沒輸,但最大的贏家,卻是自始至終作?壁上?觀的天元帝。


    退出去時?,兩人都?出奇安靜。


    轉身的瞬間,秦放鶴看著暖閣窗紙上?影影綽綽照出來?的兩代帝王的影子,百感交集。


    當權力完全集中?在一個或幾個人手中?,那麽?餘下的所有人都?可?能是傀儡、木偶……


    因為?你的一切努力和心血,都?可?能隨著上?位者的一句話中?途夭折,付之東流。


    但無論如何,分權,終於?是走出了第一步。


    “你還是太嫩了,”往內閣走的路上?,胡靖忽幽幽道,“真以為?陛下會?被你的一點小花招蒙蔽麽??”


    盧黨一手遮天的前車之鑒猶在,陛下絕不會?輕易重蹈覆轍,至少有生之年,不會?允許一家獨大。


    經此一役,秦放鶴與侯元珍等人尚未穩定的聯盟,將瞬間土崩瓦解。


    秦放鶴沒有反駁。


    這一次,確實是他急躁了,以至於?忽略了“帝王”這個詞本身的內核:權力、疑心、均衡。


    毋庸置疑,天元帝確實給予了他空前的信任和施展空間,但這種信任是有限度的……


    但是秦放鶴沒有選擇。


    歲月不饒人,天元帝老了,皇位更迭隨時?可?能發生,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


    所以秦放鶴忽然又笑起來?,“但我還是賭贏了不是麽??”


    天元帝當然不會?被輕易蒙蔽,但同樣?的,他也不會?完全信任胡靖。


    所以你看,最後的最後,事情還是按照預定計劃進行。


    雖然繞了幾個彎,雖然付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代價,但一切都?值得。


    況且侯元珍……也未必值得信任。


    胡靖沒有說話。


    因此這次的交手,他也算自傷八百。


    天元帝敲打了秦放鶴,也等於?敲山震虎、殺雞儆猴,那麽?他與尤崢的聯盟,也要順勢低調起來?……


    正月的風異常冷硬,轉過一段連廊拐角時?,胡靖和秦放鶴都?被迎麵撲來?的裹挾著雪沫的冷風吹得齊齊眯起眼睛。


    “對了,”秦放鶴忽然湊近,在胡靖耳邊低語,“晚輩確實有些?糊塗了,總覺得閣老龍馬精神不輸當年……您高壽?”


    你多大,我多大?


    或許我眼下確實仍顯稚嫩,但我熬得起,您呢?


    胡靖呼吸一滯,眼前一黑,才?要發作?,卻見秦放鶴低低笑了幾聲,徑直從?他身邊掠過,伴著風雪,大步而去。


    “很意外,是不是?”


    胡靖和秦放鶴離開後許久,天元帝才?冷不丁來?了這麽?一句。


    太子一怔,默然無語。


    分明是文人,老也好,弱也罷,言談間卻依舊刀光劍影,殺人於?無形,絲毫不遜色於?戰場血肉橫飛。


    天元帝本也不想聽太子的回答,隻慢悠悠撚起一枚羊脂白玉的棋子,隨手丟到棋盤上?,聲音清脆,“太子,你要記住,治理國家未必非要一板一眼,任用臣子就?像放風箏,而你是放風箏的人。隻要風箏線夠長夠結實,”他抬頭看了太子一眼,擺擺手,“可?以由著他們自己去,隨便飛。但若是心大了,心野了,記得及時?收線。”


    太子若有所思?,“那若風是太大,兒臣收不動呢?”


    便如當年的方閣老、盧芳枝……


    天元帝輕笑一聲,輕描淡寫,“好風箏難得,卻未必尋不來?第二個,收不動,剪斷換新的就?是。”


    內閣裏的是人,但卻不是一般人,個個都?是從?人精窩裏鬥出來?的,哪怕看上?去最憨厚的,也有一萬個心眼兒。


    為?人君者,最要緊的是知道如何拿捏。


    要信任,卻不能完全信任。


    “當你完全信任一個臣子,就?意味著他已經踩到你的頭上?。”天元帝站起身來?,輕輕拍了拍太子的肩膀,順勢往他頭頂瞄了眼,仿佛上?麵真的坐著一隻驕傲的動物。


    “他們就?像貓,可?愛又可?惡,會?一點點試探,你若太過縱容,他們就?會?恃寵而驕、張牙舞爪……越漂亮的貓越聰明,一點即透,但你要記得點……”


    說這話的時?候,天元帝一時?笑,一時?搖頭,顯然十分有心得。


    用臣子和馴獸的道理是一樣?的。


    太過親密,他們也會?狗仗人勢,無法無天。


    可?若太過疏遠,毫無情分,何談托付?


    太子自覺受益匪淺,“兒臣明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