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監國,各處衙門的工作模式和流程也配合著有了些微變化?,但因?天元帝尚在,除傅芝入閣之?外,其餘變化?並不明顯,更像是冰麵?下的暗流,緩慢又不易察覺。


    伴隨著天元帝的隱退,秦放鶴開始展現出他強勢的一麵?。


    他開始更多的向?翰林院傾斜,如太子一黨一點點掌控朝堂一般,一點點向?翰林院分權。


    新近入閣的傅芝第一時間覺察到了這種變化?。


    但他的孫子即將參加會試,如無意外,自然?會進入翰林院,這種變化?……或許不算壞。


    整個天元五十七年,都在這種微妙的平衡和平和中流走,秦放鶴堅決地?推行著修路的主張,並在京畿一帶率先?完成修整。


    京城內外開始大量出現黑乎乎的車輪,那?不是什麽油漆或流行彩繪,而是一種名為橡膠輪胎的東西。


    此物配合新式地?麵?,車子跑起來又快又穩,出入販賣雞蛋都鮮少磕破。


    夏日的炎熱似乎帶走了天元帝體?內的陰寒,夏末秋初時,他的身子已?經好多了,還力排眾議,親自出城體?驗了橡膠車輪。


    但隨著秋日過去,他的病情再度惡化?。


    秦放鶴反複問過太醫,這並非某種突發性惡疾,而是……油盡燈枯。


    “閣老,下官實在……”


    孟太醫也老了,歎氣時,滿頭白發跟著打顫。


    所有人都已?竭盡全?力,但若油燒光,又當?如何?


    秦放鶴出奇平靜,“無論如何,竭盡所能,至少要過了這個年。”


    大約天元帝本人也不舍得眼前的一切,他非但熬過了新年,甚至還最後一次總領了會試,並親自出了最後一道策論:“問何以過往之?渺渺,曆當?下之?泱泱,望來日之?昭昭。”


    夫渺渺者,滄海一粟,曆史萬物;夫泱泱者,浩蕩無垠,唯我中華。


    意為縱觀漫漫曆史長?河,過往那?些所謂的明君、盛世?,如今看來,也不過滄海一粟,不足為道。可現在朕執掌過的中華啊,卻呈現出亙古未有的蓬勃生機,猶如大江長?河,浩浩湯湯,奔流不息。


    更有未來,如日之?初升,光明燦爛。


    天元帝的驕傲,不能親眼看到未來盛況的遺憾,均在這一題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迫切地?希望繼任者能夠以史為鑒,以當?下為基礎,開創盛世?!


    因?親眷下場,秦放鶴、傅芝皆回避。


    禮部尚書侯元珍主持會試,更親自點了其中一篇文章,讚不絕口,“這篇文章中正厚重,言之?有物,細節處又暗藏機鋒,可為一等?。”


    眾人相互傳閱,紛紛點頭。


    隻偶有幾人私下交換眼神,諱莫如深。


    會試覆試後,傅芝看著送來的報喜帖,貌似平靜地?問了句,“秦閣老家可曾賀過?”


    來人笑容一僵,賀喜的話噎在喉嚨裏,支吾起來,“這個……”


    傅芝笑道:“罷了,去吧。”


    如此踟躕,他已?知道答案了。


    來人如蒙大赦,忙不迭走了,連喜錢都沒顧得上要,還是傅家人追出去硬塞的。


    報喜人一走,傅芝臉上的笑容就淡了些。


    第二名亞元?


    嗬。


    在這個知識和受教育權幾乎完全?被權貴壟斷的時代?,一個人的出身基本就決定?了他的終點。


    那?個叫秦燦的小子也好,自家孫兒也罷,有那?樣的出身和資質,通過會試是情理之?中的事。


    隻是這個排名……


    其實私心而論,此番參與會試的考生之?中,出類拔萃者並不算特別多,打頭那?幾個,誰排第一都不為過。


    但誰不想要第一呢?


    傅芝幾個兒子最高的才到探花,如今好不容易有個更出色的孫子,整個傅家上下都跟著重燃對狀元的渴望。


    那?是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桂冠。


    侯元珍,看來還真是鐵了心要投靠秦放鶴,如今陛下剛剛鬆口,便如此巴結。


    因?會試排名,秦放鶴和傅芝周圍的氣氛忽然?微妙起來。


    恰逢天元帝病重,殿試隻略露了個臉,稍後由太子代?為監考,似乎連這春日裏都沾染了幾多僵硬。


    “父皇……”


    天元帝睜開眼睛,“殿試結束了?”


    “是,”太子恭敬道,又親自上前為他調整靠枕,“隻是這三鼎甲和二甲若幹排名,兒臣有些拿不定?主意。”


    一年監國經曆已?然?在太子身上留下掌權者的烙印,但他非但沒有囂張,反而在麵?對天元帝時,越加恭順。


    因?為越是親自掌控過一個國家,才越能理解這份責任之?重、之?艱,才會進一步滋生出新的敬服。


    這正是他最大的好處,不驕不躁,沉得下,穩得住。


    拿不定?主意?


    天元帝沒有戳破太子的心思,慢慢看了五六份卷子,已?是疲憊不堪,擺擺手?,不再管剩下的。


    “你想點傅秋為狀元?”


    天元帝的直白驚了太子一跳,他幾乎是本能地?要跪下去,“兒臣……”


    天元帝讓他起來,長?久地?注視著他,歎了口氣,“你重情,這點像我,是好事,也是壞事。”


    太子以前確實崇敬秦放鶴,連帶著那?兩個早慧的皇孫,也將秦放鶴的言論、策略奉為圭臬。


    但傅芝畢竟是太子名正言順的師父,多年來傾囊相授,悉心教導,所以在太子心中的地?位漸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未來的帝王想為恩師謀取一點榮耀,過分嗎?


    並不過分。


    “這還是這麽多年來,”天元帝歎道,“你第一次向?朕開口求什麽。”


    所以作為父親,於情於理,,他都不便回絕。


    但是,秦放鶴是首輔啊!


    傅芝是未來帝王的心腹,秦放鶴就不是當?今天子的心腹了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


    “兒臣不孝,”太子為自己的私心感到羞恥,“讓父皇為難了。”


    天元帝並不怪他,“為人父者,本就如此。”


    來自子孫的請求,既是負擔,也是長?輩們生存的動力和支柱,所有人都甘之?如飴。


    當?年他為了保全?恩師盧芳枝的身後名,不也讓許多人為難了嗎?


    天元帝思索片刻,“秦燦絕不可跌出前三甲。”


    以秦放鶴多年來的名聲和經營,若真的對秦燦打壓太過,民間暫且不提,他那?老丈人都能帶著翰林院上下死諫!


    太子開口,原在天元帝意料之?中,但傅芝和秦放鶴之?間,天元帝自然?是更偏向?後者的。


    傅芝……


    有這種心思不算過分,但偏偏碰上秦放鶴,非要分個高下,不禁令天元帝略感不快。


    太子開口……


    秦放鶴……


    “陛下,”胡霖忽從外麵?進來,手?裏捧著一個罐子,低聲道,“秦閣老方才打發人送來的,說是可平心火。”


    一隻非常平平無奇的粗陶罐,隱約透出一點酸甜的味道,聞了便覺清爽。


    由他人往宮中轉交吃食,風險極大,因?為中間很容易出岔子,這麽多年來,便是秦放鶴也甚少做。


    但現在,他非做不可。


    太子見了,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


    先?生的念想,怕是要落空了。


    如今天元帝胃口不佳,一應飲食都由太醫看過才能入口,尤其是這種外頭來的東西,幾乎不可能碰。


    但秦放鶴的本意也並非真讓天元帝吃,而是借著送東西,主動退讓:


    陛下龍體?抱恙,還需平心靜氣,若有兩難之?處,盡可舍棄臣。


    天元帝見了,沉默片刻,擺擺手?就讓太子退下了。


    太子自知大局已?定?,並未多言,安靜地?退了出去。


    次日,殿試結果出來,原本的會試第三名冉壹被點為狀元,傅秋為榜眼,秦燦為探花。


    天元帝確實沒有讓傅芝如願,但太子初次明著請求,若仍以秦燦為狀元,便是打了他的臉,天元帝也於心不忍。


    既如此,索性兩人都不要做了!


    左右除了狀元,榜眼也好,探花也罷,都不差什麽。


    這個結果頗出人意料,但卻奇妙地?均衡,滿朝文武也罷,民間文人也罷,皆無異議。


    殿試過後,天元帝的病情進一步加重,接待新科進士的恩榮宴也由太子代?勞。


    隨著新科進士們先?後返鄉誇耀,天元帝提著的那?口氣到底是散了。


    六月初二,天元帝單獨召見秦放鶴,給了他一道秘旨。


    “殿試……朕知道,委屈你們爺倆了……”


    秦放鶴心中五味雜陳,“陛下言重了。”


    不,是臣,臣算計了您,欺瞞了您。


    天元帝笑了下,眼中滿是遺憾,“可惜啊,你描繪的來日,朕看不到了。”


    這幾乎是在交代?遺言了,秦放鶴哽咽,“陛下……”


    到了這個時候,說什麽都顯得蒼白無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