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的姚氏,她這是想要拖他們所有人下水啊!還有周三,誰家說話這麽不管不顧啊!你但凡迂回一些,別把台麵掀了,這時候她們就能找借口告辭了!
“諸位夫人見笑了。”等到領命的人全都離開之後,大長公主才開口招呼在場的賓客。
“不敢,不敢。”
“殿下為維護皇室尊嚴深明大義,是我輩楷模,豈有見笑之說?”
“是是是,殿下大義,就當如是。”
“是啊,是啊,女兒家立身於世本就艱難,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族女眷考慮,殿下此舉對皇室忠誠,對先祖也是大孝……”
在場女眷沒有一個是傻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大長公主也給自己重新披上了錦繡外衣,那還不使勁的誇,立誌於讓大長公主忘記之前的尷尬和恥辱,這樣大長公主也不會嫉恨見證她不堪的她們了。
“殿下為人坦蕩無私,但我等畢竟是外人,留在這裏是否不妥?”終於有人小小聲表示要走人。
而有了第一個開口的人,後麵就有不少人應和。
大長公主看著周圍的人,轉頭看向下首淡定嗑瓜子的周明妍:“呦呦覺得是否要避嫌?”
“不用。”周明妍回答的斬釘截鐵,“公開透明的審訊能最大程度將謠言掐死在搖籃。人皆有好奇之心,今日的事情這麽多圍觀的人,事後必定滿城風雨,比起讓天下人猜測,自然是直接給予鐵證和明確的最終結果最好。”
“三姑娘此言差矣,我等都是知情明理之人,怎麽妄言殿下私事。”周明妍話一落就立刻有人反駁。
雖然大家都知這麽大的事,在場的這麽多人,肯定是紙包不住火的,但是她們人還在這裏呢,怎麽就往他們頭上扣鍋呢?
“就是,我們都是嘴嚴之人。”
“我們其實那市井閑雜嘴碎的長舌之婦?三姑娘這話好生沒有道理。”
在場女眷紛紛朝大長公主表態自己和帶來的人一定不會亂說,順道明裏暗裏怨怪周明妍。
周明妍連一個眼神都沒有分給她們,大長公主也沒說什麽,隻是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轉頭看向渾身都透著閑適的周明妍。
小姑娘是真的很從容,八風不動。
“哦?你的意思的天下人可能會胡編亂造本宮?”大長公主擰眉,事實上她原本是想順坡讓這些人回去的。
“是一定會。”周明妍麵無表情,她實在不樂意給人做這些說明,看個熱鬧還要親力親為,特別是她並不太感興趣的熱鬧,就覺得挺麻煩的,但是想想若是免了大長公主深陷輿論應該也算功德就忍了,“老百姓最愛達官貴人的謠言,而桃色謠言更是其中之最,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天下占多數的,都是不帶腦子人雲亦雲的蠢貨,不要對普通人的道德抱有期待,隻不過是一個飯後談資罷了,真的假的隻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誰會在乎。”
所以,出了事情別想著掩蓋,而是要盡量公開透明,讓所有人都知道結果,這樣才能避免別人胡說八道肆意猜測,甚至顛倒黑白。
“……”大長公主目光落在跪在不遠處的兩個人,還有坐在四周竊竊私語的人,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露出一個笑容,看向在場的女眷們,“說起來這秋日宴已經有了不少年頭,年年都是一樣的吃茶賞花也確實無趣至極,今日正好碰上了,機會難得,諸位就暫時留下來,本宮請你們看個熱鬧如何?”
在場的女眷:……救命!她們真的想回家!
但是大長公主擺明了不放人,擺明了要她們留下來當證人,她們自然是不能走了。
“臣妾和女兒們就打擾殿下了。”被大長公主看到的女眷紛紛站起身行禮。
“如此甚好。”大長公主的笑容大了一些,“隻是這熱鬧看過了之後,若是之後有什麽不實的謠言傳出來,還請諸位幫著本宮照看著些。”
在場女眷麵麵相覷,還能說什麽,隻能站起來拱手應是。
而就在這時,花園門口傳來喧嘩聲,原來竟是馬援和馬馳兄弟倆來了,隻不過因為花園中都是女眷,所以被守門的嬤嬤攔在外頭。
有小丫頭腳步飛快的過來報信,下頭女眷們紛紛朝入口處張望,大長公主聽了消息,抬了抬手:“是我讓人通知的,讓他們進來吧。”
原來大長公主吩咐去請京兆尹和大理寺卿以及宗正的時候,還另外吩咐人去給這兄弟倆傳信,隻不過隻說薑氏和姚氏在宴會上起了衝突,卻沒有說具體何事,隻是沒想到這兄弟倆來得挺快的。
以前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大長公主覺得他們兄弟倆都顧家,知道緊張媳婦兒,現在再看真是破綻百出。
因為薑氏和姚氏是馬馳的妻妾,兩人起衝突,馬馳二話不說趕過來正常,馬援作為駙馬也沒有問一聲她這個妻子有沒有事,同樣直接趕過來,就太可疑了。
人在焦急之下做的回應往往就是內心最深處的真是想法。
腦子不用會鏽,心思不動會僵。
她舒適太久了,已經失了對身邊的人事物該有的戒心。
第22章 守寡第二十二天
馬援, 長樂侯府嫡長子,年輕時也是風流倜儻的一個人物,愛好詩詞歌賦, 潔身自好, 心性平和,淡泊名利, 二十年一直是長樂侯的世子,隻在國子監掛了個教諭的職位,教一教學生琴棋書畫陶冶陶冶情操。
後來被大長公主姬和看中招為駙馬, 言與兄弟情深, 自己能得公主青睞已是福澤深厚,從此後就一心侍奉公主,想要將長樂侯府交給弟弟馬馳繼承。
當時在位的太宗正頭疼於長子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僵硬, 看到馬援馬馳兄弟倆如此感情深厚龍心大悅,不但順利讓長樂侯府轉而冊封馬馳為世子, 還賞賜了馬援一堆的宮中珍品。
不過一般世人都隻稱呼他為駙馬, 誰叫他姓馬又正好是駙馬, 不少人調侃他是大周名駒。
他也不惱, 隻是自歎陛下是伯樂,但自己卻不是千裏馬辜負了朝廷的栽培, 一生惟願和公主恩愛不離。
此話被傳入宮中,太宗大手一揮, 馬援除了常規封為駙馬都尉之外另得了一個爵位:永嘉侯。
盡管這隻是一個不能傳承的爵位, 但是一門雙侯還有公主下嫁的馬家立刻煊赫起來, 迅速從一眾境況低迷的開國勳貴中脫穎而出, 不但如此還完美避開了幾代帝王對藩王貴族的清理。
在今日姚氏跑出來告狀之前,馬氏兄弟倆人在京都的口碑都是還可以的。
特別是駙馬馬援, 那可真是大周完美丈夫top1的存在,無數貴女對於未來夫婿期望的參照對象。
哥哥的光環已然將弟弟也籠罩在內,盡管馬馳早前也有過一段及其荒唐的風流史,但那畢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人不風流枉少年,俗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
雖然和兄長隻守著公主不同,他有一妻一妾,但是對比大周的其他貴族男子,馬馳已經是難得的清白人了。
由此可見大周貴族男子在女色方麵有多放肆了。
當然被大家這麽讚頌的兄弟倆那定然是一表人才的,畢竟大眾還是看臉的,若是一對容貌身材堪憂的兄弟,大家不會覺得他們潔身自好,隻會覺得他們沒有亂來隻是因為他們根本沒對象。
比起現代,古時候更是顏狗遍地。
這馬氏兄弟倆便是如今都接近五十歲了,既沒有發福也沒有禿頂。
兄弟倆都是耐看的清俊長相,五官並不驚豔,但很有氣質,加之身材高大挺拔,蓄上了胡須也不會顯老,反而有一股子矜持的文人風骨。
拿到周明妍第一世的娛樂圈,也是會讓人震撼驚歎的寶藏老boy,說不定還能營銷個不老神顏,幾代人的男神什麽的。
兄弟倆走進來的時候,在場的女眷紛紛起身行禮。
別管這兄弟倆最後是個什麽下場,這個時候還都有爵位官職在身,所以為了避免落人口舌,這個禮不可避免。
兄弟倆進來先是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兩人,之後朝著一眾女眷回禮,然後就注意到場上坐得穩穩當當的兩人。
一個是最上麵的大長公主,嘴角還帶著微笑,但是馬援能看得出來她心情似乎不好,想來也是,在她的秋日宴上鬧事公主能高興才怪。
另外一個就是坐在公主左手邊的年輕女孩子,正在麵無表情的嗑瓜子,一副遊離所有人之外的狀態。
馬援沒有心思追究一個小姑娘的禮儀,不著痕跡地又看了一眼臉色蒼白,已然嚇到恍惚就差昏死過去的薑氏,還有神情鎮定的姚氏微微隆起眉頭。
表妹一向柔弱善良,這個姚氏因著娘家和誥命,還生了世子便一慣跋扈,在侯府裏頭折騰不算,如今直接鬧到公主府來了,簡直不知所謂。
這一次定要說服馳弟廢了那庶子,否則他們活著的時候表妹母子都能受欺負,等他們閉了眼,還不知道怎麽作踐他們母子呢!
“殿下消消氣,都是自家人,便是有什麽錯也給她們一個體麵,都是有子有孫的人了,且讓她們坐著回話吧。”做人做事溫和體貼事馬援的最基本特色,並且這個體貼不單單是對公主,是對身邊的人都是這樣,一視同仁。
以前大長公主覺得馬援是一個心善的人,所以才會明白普通人生存的不易,才會如此體諒身邊的每一個人。
但是現在再看,馬援體諒每一個人,或許隻是為了不讓人察覺他對某一個人特殊,所以才假做姿態。
大長公主知道自己這樣想過於武斷,可能會冤枉了馬援。
但是誰在乎呢?
一旦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人心底的印象徹底墜落穀底了,那麽他無論做什麽就都是別有用心。
“……駙馬說得對。”大長公主勾了勾嘴角,當她收回自己所有感情,斬斷一切的時候,再轉過頭看向對方,她的心裏或許還會殘留一些怨恨和不甘,但這些微小的情緒很容易被平靜所掩埋,最後隻剩下高高在上的冷漠。
看著馬援小心翼翼地讓人扶起薑氏和姚氏,大長公主無聲一笑,以前不注意也就罷了,現在注意之後實在是處處都是破綻,就現下這一個舉動就可以明顯看出,對待薑氏的時候,馬援甚至比馬馳更加上心。
這事兒不但大長公主看出來了,在場的其他女眷也都看出來了。
大家都是後宅裏生活的,在場的又都是有權有勢的大戶門第,真的後宅清淨的人家沒有幾個,對於男女之間的那種氛圍誰還不是直覺敏銳。
也正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所以再看依舊麵帶微笑的大長公主,才覺得心裏毛毛的背後發涼。
這事兒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用懷疑,必定是不可能像大長公主如今這般從容淡定的,說不得這時候已經遣了人回娘家,將兄弟侄兒全都喊過來,直接打上門了。
不過也是,大長公主和她們不一樣,身份尊貴,地位尊崇,皇權在上不管什麽人都是臣民,大長公主即使不用找娘家人,這大周也有的是人原以為她出頭。
這麽一說,這馬駙馬可真是膽大包天,居然能幹出這種事情。
這會兒想得多的已經在陰謀論,大長公主沒有生育是不是也是馬援暗中偷偷做了手腳?
也不是不可能的,對吧。
在場的女眷們交換著隻有彼此才看的懂的眼神,最後目光落在毫無所覺的馬氏兄弟身上,心裏清晰地知道,京都要出大事了,煊赫了三四十年的長樂侯府馬上就要完了,馬家要完了。
這時候居然大部分人都在慶幸馬家子嗣不豐,兄弟倆娶進門的女人又少,直接可能受到牽連的姻親就更加少了。
這也算是馬氏兄弟唯一做的好事了。
花園裏非常安靜,馬氏兄弟不知內情隻以為女眷礙於大長公主的威勢,雖有奇怪,但他們現在全部心神都在薑氏身上,即便感到奇怪也分不出心思。
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有人告知他們具體情況,在場女眷們圍觀就罷了,開口提醒是絕對不可能的,而能開口的,薑氏已經嚇到神誌不清了,姚氏是告狀的自然不會去提醒這兄弟倆。
這時候能還能無所顧忌開口的,隻有坐在大長公主身邊的周明妍,但周明妍隻顧嗑瓜子,連熱鬧都隻是偶爾瞥一眼,更別說開口說什麽了。
誰知還真有人在這個時候準備開口提醒這兄弟倆。
“父親,二叔……”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這會兒才勉強回過神來的郡王妃姬晨。
她很清楚,若是馬氏兄弟完了,那麽她的丈夫也會跟著被打落深淵,那麽不管是郡王妃,還是娘家對於長樂侯府和公主府的想法都將付諸東流。
姬晨的心思,大長公主隻能猜到前頭一層,但周明妍知道靖王府有不臣之心,還是她的殺夫仇人。
看她跌下深淵不推一把隻是沒有必要,怎麽還允許她節外生枝。
“郡王妃,我好心奉勸你一句,開口之前想想清楚。”周明妍放下瓜子,身體放鬆往後靠在椅背上,一隻手肘平放在扶手上,另外一隻手橫在腰腹前搭在另一隻手上,接過喜鵲遞來的茶杯抿了一口才抬眼看向姬晨。
盡管周明妍背脊依然挺直,並沒有因為斜坐著而塌在椅子上,但這毫無儀態的坐姿也實在和時女子的端莊姿態靠不上邊,但因為周明妍太過大方的神情和流暢的身體動作,大夥兒生生從中品出了一股子無關男女的優雅來。
周明妍要是知道她們想什麽,定然要說,這才哪到哪兒。
不過斜坐而已,真正有規矩注重禮儀的人家,根本不會做那些刻板僵硬的表麵文章,一味地摳細節隻會落了下乘。
規矩和禮儀合該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合適自己的,觀感順眼的,一舉一動融入骨血的賞心悅目,甚至連吐字語調都是自帶韻律的悅耳享受。
這才是該有的儀態風姿。
要不是涉及到姬長恒的死後清譽,周明妍時刻牢記不能太過分,二郎腿她都能給翹出一股子矜貴優雅來。
“郡王妃,你且安靜坐著。”大長公主皺眉看向姬晨,對於周明妍可以稱得上冒犯的話一點表示都沒有。
姬晨咬了咬唇也知道自己是衝動了,但是想想要是馬家真的完了那自己的未來豈不是毫無希望?
“諸位夫人見笑了。”等到領命的人全都離開之後,大長公主才開口招呼在場的賓客。
“不敢,不敢。”
“殿下為維護皇室尊嚴深明大義,是我輩楷模,豈有見笑之說?”
“是是是,殿下大義,就當如是。”
“是啊,是啊,女兒家立身於世本就艱難,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族女眷考慮,殿下此舉對皇室忠誠,對先祖也是大孝……”
在場女眷沒有一個是傻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大長公主也給自己重新披上了錦繡外衣,那還不使勁的誇,立誌於讓大長公主忘記之前的尷尬和恥辱,這樣大長公主也不會嫉恨見證她不堪的她們了。
“殿下為人坦蕩無私,但我等畢竟是外人,留在這裏是否不妥?”終於有人小小聲表示要走人。
而有了第一個開口的人,後麵就有不少人應和。
大長公主看著周圍的人,轉頭看向下首淡定嗑瓜子的周明妍:“呦呦覺得是否要避嫌?”
“不用。”周明妍回答的斬釘截鐵,“公開透明的審訊能最大程度將謠言掐死在搖籃。人皆有好奇之心,今日的事情這麽多圍觀的人,事後必定滿城風雨,比起讓天下人猜測,自然是直接給予鐵證和明確的最終結果最好。”
“三姑娘此言差矣,我等都是知情明理之人,怎麽妄言殿下私事。”周明妍話一落就立刻有人反駁。
雖然大家都知這麽大的事,在場的這麽多人,肯定是紙包不住火的,但是她們人還在這裏呢,怎麽就往他們頭上扣鍋呢?
“就是,我們都是嘴嚴之人。”
“我們其實那市井閑雜嘴碎的長舌之婦?三姑娘這話好生沒有道理。”
在場女眷紛紛朝大長公主表態自己和帶來的人一定不會亂說,順道明裏暗裏怨怪周明妍。
周明妍連一個眼神都沒有分給她們,大長公主也沒說什麽,隻是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轉頭看向渾身都透著閑適的周明妍。
小姑娘是真的很從容,八風不動。
“哦?你的意思的天下人可能會胡編亂造本宮?”大長公主擰眉,事實上她原本是想順坡讓這些人回去的。
“是一定會。”周明妍麵無表情,她實在不樂意給人做這些說明,看個熱鬧還要親力親為,特別是她並不太感興趣的熱鬧,就覺得挺麻煩的,但是想想若是免了大長公主深陷輿論應該也算功德就忍了,“老百姓最愛達官貴人的謠言,而桃色謠言更是其中之最,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天下占多數的,都是不帶腦子人雲亦雲的蠢貨,不要對普通人的道德抱有期待,隻不過是一個飯後談資罷了,真的假的隻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誰會在乎。”
所以,出了事情別想著掩蓋,而是要盡量公開透明,讓所有人都知道結果,這樣才能避免別人胡說八道肆意猜測,甚至顛倒黑白。
“……”大長公主目光落在跪在不遠處的兩個人,還有坐在四周竊竊私語的人,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露出一個笑容,看向在場的女眷們,“說起來這秋日宴已經有了不少年頭,年年都是一樣的吃茶賞花也確實無趣至極,今日正好碰上了,機會難得,諸位就暫時留下來,本宮請你們看個熱鬧如何?”
在場的女眷:……救命!她們真的想回家!
但是大長公主擺明了不放人,擺明了要她們留下來當證人,她們自然是不能走了。
“臣妾和女兒們就打擾殿下了。”被大長公主看到的女眷紛紛站起身行禮。
“如此甚好。”大長公主的笑容大了一些,“隻是這熱鬧看過了之後,若是之後有什麽不實的謠言傳出來,還請諸位幫著本宮照看著些。”
在場女眷麵麵相覷,還能說什麽,隻能站起來拱手應是。
而就在這時,花園門口傳來喧嘩聲,原來竟是馬援和馬馳兄弟倆來了,隻不過因為花園中都是女眷,所以被守門的嬤嬤攔在外頭。
有小丫頭腳步飛快的過來報信,下頭女眷們紛紛朝入口處張望,大長公主聽了消息,抬了抬手:“是我讓人通知的,讓他們進來吧。”
原來大長公主吩咐去請京兆尹和大理寺卿以及宗正的時候,還另外吩咐人去給這兄弟倆傳信,隻不過隻說薑氏和姚氏在宴會上起了衝突,卻沒有說具體何事,隻是沒想到這兄弟倆來得挺快的。
以前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大長公主覺得他們兄弟倆都顧家,知道緊張媳婦兒,現在再看真是破綻百出。
因為薑氏和姚氏是馬馳的妻妾,兩人起衝突,馬馳二話不說趕過來正常,馬援作為駙馬也沒有問一聲她這個妻子有沒有事,同樣直接趕過來,就太可疑了。
人在焦急之下做的回應往往就是內心最深處的真是想法。
腦子不用會鏽,心思不動會僵。
她舒適太久了,已經失了對身邊的人事物該有的戒心。
第22章 守寡第二十二天
馬援, 長樂侯府嫡長子,年輕時也是風流倜儻的一個人物,愛好詩詞歌賦, 潔身自好, 心性平和,淡泊名利, 二十年一直是長樂侯的世子,隻在國子監掛了個教諭的職位,教一教學生琴棋書畫陶冶陶冶情操。
後來被大長公主姬和看中招為駙馬, 言與兄弟情深, 自己能得公主青睞已是福澤深厚,從此後就一心侍奉公主,想要將長樂侯府交給弟弟馬馳繼承。
當時在位的太宗正頭疼於長子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僵硬, 看到馬援馬馳兄弟倆如此感情深厚龍心大悅,不但順利讓長樂侯府轉而冊封馬馳為世子, 還賞賜了馬援一堆的宮中珍品。
不過一般世人都隻稱呼他為駙馬, 誰叫他姓馬又正好是駙馬, 不少人調侃他是大周名駒。
他也不惱, 隻是自歎陛下是伯樂,但自己卻不是千裏馬辜負了朝廷的栽培, 一生惟願和公主恩愛不離。
此話被傳入宮中,太宗大手一揮, 馬援除了常規封為駙馬都尉之外另得了一個爵位:永嘉侯。
盡管這隻是一個不能傳承的爵位, 但是一門雙侯還有公主下嫁的馬家立刻煊赫起來, 迅速從一眾境況低迷的開國勳貴中脫穎而出, 不但如此還完美避開了幾代帝王對藩王貴族的清理。
在今日姚氏跑出來告狀之前,馬氏兄弟倆人在京都的口碑都是還可以的。
特別是駙馬馬援, 那可真是大周完美丈夫top1的存在,無數貴女對於未來夫婿期望的參照對象。
哥哥的光環已然將弟弟也籠罩在內,盡管馬馳早前也有過一段及其荒唐的風流史,但那畢竟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人不風流枉少年,俗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
雖然和兄長隻守著公主不同,他有一妻一妾,但是對比大周的其他貴族男子,馬馳已經是難得的清白人了。
由此可見大周貴族男子在女色方麵有多放肆了。
當然被大家這麽讚頌的兄弟倆那定然是一表人才的,畢竟大眾還是看臉的,若是一對容貌身材堪憂的兄弟,大家不會覺得他們潔身自好,隻會覺得他們沒有亂來隻是因為他們根本沒對象。
比起現代,古時候更是顏狗遍地。
這馬氏兄弟倆便是如今都接近五十歲了,既沒有發福也沒有禿頂。
兄弟倆都是耐看的清俊長相,五官並不驚豔,但很有氣質,加之身材高大挺拔,蓄上了胡須也不會顯老,反而有一股子矜持的文人風骨。
拿到周明妍第一世的娛樂圈,也是會讓人震撼驚歎的寶藏老boy,說不定還能營銷個不老神顏,幾代人的男神什麽的。
兄弟倆走進來的時候,在場的女眷紛紛起身行禮。
別管這兄弟倆最後是個什麽下場,這個時候還都有爵位官職在身,所以為了避免落人口舌,這個禮不可避免。
兄弟倆進來先是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兩人,之後朝著一眾女眷回禮,然後就注意到場上坐得穩穩當當的兩人。
一個是最上麵的大長公主,嘴角還帶著微笑,但是馬援能看得出來她心情似乎不好,想來也是,在她的秋日宴上鬧事公主能高興才怪。
另外一個就是坐在公主左手邊的年輕女孩子,正在麵無表情的嗑瓜子,一副遊離所有人之外的狀態。
馬援沒有心思追究一個小姑娘的禮儀,不著痕跡地又看了一眼臉色蒼白,已然嚇到恍惚就差昏死過去的薑氏,還有神情鎮定的姚氏微微隆起眉頭。
表妹一向柔弱善良,這個姚氏因著娘家和誥命,還生了世子便一慣跋扈,在侯府裏頭折騰不算,如今直接鬧到公主府來了,簡直不知所謂。
這一次定要說服馳弟廢了那庶子,否則他們活著的時候表妹母子都能受欺負,等他們閉了眼,還不知道怎麽作踐他們母子呢!
“殿下消消氣,都是自家人,便是有什麽錯也給她們一個體麵,都是有子有孫的人了,且讓她們坐著回話吧。”做人做事溫和體貼事馬援的最基本特色,並且這個體貼不單單是對公主,是對身邊的人都是這樣,一視同仁。
以前大長公主覺得馬援是一個心善的人,所以才會明白普通人生存的不易,才會如此體諒身邊的每一個人。
但是現在再看,馬援體諒每一個人,或許隻是為了不讓人察覺他對某一個人特殊,所以才假做姿態。
大長公主知道自己這樣想過於武斷,可能會冤枉了馬援。
但是誰在乎呢?
一旦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人心底的印象徹底墜落穀底了,那麽他無論做什麽就都是別有用心。
“……駙馬說得對。”大長公主勾了勾嘴角,當她收回自己所有感情,斬斷一切的時候,再轉過頭看向對方,她的心裏或許還會殘留一些怨恨和不甘,但這些微小的情緒很容易被平靜所掩埋,最後隻剩下高高在上的冷漠。
看著馬援小心翼翼地讓人扶起薑氏和姚氏,大長公主無聲一笑,以前不注意也就罷了,現在注意之後實在是處處都是破綻,就現下這一個舉動就可以明顯看出,對待薑氏的時候,馬援甚至比馬馳更加上心。
這事兒不但大長公主看出來了,在場的其他女眷也都看出來了。
大家都是後宅裏生活的,在場的又都是有權有勢的大戶門第,真的後宅清淨的人家沒有幾個,對於男女之間的那種氛圍誰還不是直覺敏銳。
也正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所以再看依舊麵帶微笑的大長公主,才覺得心裏毛毛的背後發涼。
這事兒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用懷疑,必定是不可能像大長公主如今這般從容淡定的,說不得這時候已經遣了人回娘家,將兄弟侄兒全都喊過來,直接打上門了。
不過也是,大長公主和她們不一樣,身份尊貴,地位尊崇,皇權在上不管什麽人都是臣民,大長公主即使不用找娘家人,這大周也有的是人原以為她出頭。
這麽一說,這馬駙馬可真是膽大包天,居然能幹出這種事情。
這會兒想得多的已經在陰謀論,大長公主沒有生育是不是也是馬援暗中偷偷做了手腳?
也不是不可能的,對吧。
在場的女眷們交換著隻有彼此才看的懂的眼神,最後目光落在毫無所覺的馬氏兄弟身上,心裏清晰地知道,京都要出大事了,煊赫了三四十年的長樂侯府馬上就要完了,馬家要完了。
這時候居然大部分人都在慶幸馬家子嗣不豐,兄弟倆娶進門的女人又少,直接可能受到牽連的姻親就更加少了。
這也算是馬氏兄弟唯一做的好事了。
花園裏非常安靜,馬氏兄弟不知內情隻以為女眷礙於大長公主的威勢,雖有奇怪,但他們現在全部心神都在薑氏身上,即便感到奇怪也分不出心思。
這個時候自然也不會有人告知他們具體情況,在場女眷們圍觀就罷了,開口提醒是絕對不可能的,而能開口的,薑氏已經嚇到神誌不清了,姚氏是告狀的自然不會去提醒這兄弟倆。
這時候能還能無所顧忌開口的,隻有坐在大長公主身邊的周明妍,但周明妍隻顧嗑瓜子,連熱鬧都隻是偶爾瞥一眼,更別說開口說什麽了。
誰知還真有人在這個時候準備開口提醒這兄弟倆。
“父親,二叔……”開口的不是別人,正是這會兒才勉強回過神來的郡王妃姬晨。
她很清楚,若是馬氏兄弟完了,那麽她的丈夫也會跟著被打落深淵,那麽不管是郡王妃,還是娘家對於長樂侯府和公主府的想法都將付諸東流。
姬晨的心思,大長公主隻能猜到前頭一層,但周明妍知道靖王府有不臣之心,還是她的殺夫仇人。
看她跌下深淵不推一把隻是沒有必要,怎麽還允許她節外生枝。
“郡王妃,我好心奉勸你一句,開口之前想想清楚。”周明妍放下瓜子,身體放鬆往後靠在椅背上,一隻手肘平放在扶手上,另外一隻手橫在腰腹前搭在另一隻手上,接過喜鵲遞來的茶杯抿了一口才抬眼看向姬晨。
盡管周明妍背脊依然挺直,並沒有因為斜坐著而塌在椅子上,但這毫無儀態的坐姿也實在和時女子的端莊姿態靠不上邊,但因為周明妍太過大方的神情和流暢的身體動作,大夥兒生生從中品出了一股子無關男女的優雅來。
周明妍要是知道她們想什麽,定然要說,這才哪到哪兒。
不過斜坐而已,真正有規矩注重禮儀的人家,根本不會做那些刻板僵硬的表麵文章,一味地摳細節隻會落了下乘。
規矩和禮儀合該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合適自己的,觀感順眼的,一舉一動融入骨血的賞心悅目,甚至連吐字語調都是自帶韻律的悅耳享受。
這才是該有的儀態風姿。
要不是涉及到姬長恒的死後清譽,周明妍時刻牢記不能太過分,二郎腿她都能給翹出一股子矜貴優雅來。
“郡王妃,你且安靜坐著。”大長公主皺眉看向姬晨,對於周明妍可以稱得上冒犯的話一點表示都沒有。
姬晨咬了咬唇也知道自己是衝動了,但是想想要是馬家真的完了那自己的未來豈不是毫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