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麗華心眼針尖大,但凡有點不如意就會把門鎖上,自己躲出去。堅決不允許陶秀蘭和沈雪青用他家的廁所。
當然了,如果當天沈誌誠也在老宅,她是萬萬不敢的。
沈誌誠眉頭擰成了川字。如果是這樣,事情可就變味了。
他平日裏不著家,大部分時候事情不跳到麵前,他也不在乎。但他沈誌誠也不是泥做的菩薩,他的女兒,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欺負的!
沈誌誠思索了一陣,拍板定性:“以後不想去老家,咱們就不去了。明天我下鄉一趟,去和你大伯說清楚。”
這可真是,太好了!
沈雪青心裏瞬間放開了煙花,但是麵上還是一副受盡委屈的樣子。
沈誌誠摸出錢包,數了一遝鈔票遞給女兒:“不是說東西碎了嗎?這點錢你拿去,給自己添點吃的玩的。最近缺什麽和爸爸說,爸爸都給你報銷!”
告狀還有意外之財,沈雪青的嘴角繃不住地上揚了。
她接過錢,響亮地回了一句:“謝謝爸爸!”
氣氛緩和,一家人開始吃飯了。
飯桌上,沈誌誠對著女兒又誇又哄,但是又明顯有點不走心。
沈雪青全然假裝自己看不到,就當自己是個漏風棉襖吧。
陶秀蘭則是完全沒注意到。
她歡天喜地地找了一個小布包出來,把那一遝鈔票都細心地卷好放進去,給沈雪青當做臨時的錢包用。
這一卷零碎鈔票,數數也有個一百多呢。這年頭,當老師一個月才七八百,這些錢,給小孩子當零花稱得上闊綽。
丈夫平時隻給很固定的生活費,或者直接拿東西回來。陶秀蘭囊中羞澀,對女兒是遠遠沒有這麽大方的。
現在女兒得了這些錢,這個月生活費就寬鬆點了。陶秀蘭是打心眼裏在高興。
桌子上五六個好菜,沈雪青吃的津津有味的。
快吃完的時候,沈誌誠的筷子在菜裏點了點,像是不經意間隨口說了一句:“你堂哥今天我也見到了,很有出息,大人之間的事不用影響到你們小輩的感情的。”
堂哥?沈勝利?
沈雪青腦海裏模糊地浮現起一個瘦瘦高高,西裝革履的身影。
關於這個堂哥沈勝利,沈雪青的印象不是很深,隻記得明麵上沈勝利上輩子沒有得罪過她。
這個年代,沈誌誠看重這個侄子無可厚非。隻要不是和她有利益衝突,沈雪青懶得管這麽多。
於是,沈雪青把裝滿錢的小布包妥帖放到衣服內袋裏,乖巧地表示:“好的,爸。”
第5章 勸人了
哄好了女兒,又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沈誌誠春風得意地走人了。
陶秀蘭追出來站在走廊上,糾結要不要跟丈夫要點錢。她想多買兩隻土雞給女兒補補。但是看著丈夫腰間別著bp機,哼著小曲兒的樣,她又不敢上去敗興了。
她轉頭回來,又閑不住,拿起抹布去擦女兒的房間了。
沈雪青愛幹淨也愛美,從小衣服沾了泥點子就立刻要換,頭發梳地不好看也要鬧。
剛開始的時候,陶秀蘭也想過是不是把女兒養的太嬌氣了。以前在農村,沒見過誰家女孩能睡到日上三竿不起來的。
但沈雪青實在是爭氣,到哪上學都被老師連軸誇。連帶著她每次去開家長會也都臉上有光。
丈夫也因為女兒越來越有出息,每個月給的生活費都多了。
現在女兒馬上要上大學了,陶秀蘭心裏又是驕傲又是空蕩蕩的。隻能靠著時不時的打掃舒緩一下心裏的不舍。
擦完了一遍書架,陶秀蘭一低頭看到垃圾桶裏一整打的信件,“唉喲”了一聲。
她記得女兒一直寫信和人交流來著,現在怎麽掉到垃圾桶裏了?
沈雪青進屋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她媽很珍惜地拍著鄭長平寄來的信,還幫著一點一點地擦掉上頭的髒東西。
沈雪青一言難盡。
“媽,別擦了,扔掉吧。”
陶秀蘭停下了,抓著信有點不知所措:“你不是之前很愛惜這些的嗎,我以為是一不小心掉進去的,所以……”
沈雪青不知道怎麽解釋,含糊地說:“我才知道這個筆友是個男的,所以不想繼續聊了。”
“唉喲,這的確是不好!”陶秀蘭老思想,嚇了一跳,拎起信封看了看。“這麽一打紙呢,倒是有點浪費。那我拿去賣廢品吧。”
“也行。”廢物利用也挺環保的,算鄭長平能做的最後一點貢獻了。
陶秀蘭拎起信紙,放到了外麵客廳櫃子下麵,那裏還夾雜著一些沈雪青以前的草稿紙之類的,預備著等收廢品工人上門呢。
陶秀蘭看到廢紙堆,想起來丈夫之前交代的事情。女兒考上大學是一件大喜事,不光光是鄉下要請客,城裏最好也擺一桌,散散糖。
於是陶秀蘭轉頭問:“乖乖啊,到時候我們請客吃飯,你有沒有想請的同學啊?還有你的各科老師和班主任,你寫個單子,媽媽去請人家一起來吃飯。”
沈雪青頭皮發麻。她現在哪裏還記得自己的高中老師每一個具體叫什麽?
害怕陶秀蘭繼續追問,自己露餡。沈雪青幹脆抓起鑰匙往褲兜裏一塞,準備避避風頭。
“媽,我出門去逛逛!”
“哎你等等!”
陶秀蘭追出來往女兒手裏塞了水壺和包,囑咐她晚上早點回來。
沈雪青點頭,一溜煙就下了樓。
重生回來,她還沒有好好逛過街呢。
1999年,街上多數還是以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主要出行工具。路兩邊都是高大的梧桐樹,綠化帶也很簡陋。
五金店的師傅坐在門口做活,火花滋滋往外冒。熟菜店的老板娘撐著頭要睡不睡的,看到有人來了才打起精神。修自行車的老伯一般呆在拐角,沒客人的時候會和報刊亭的老板吹牛閑聊。
這一切在沈雪青眼裏,都熟悉又新鮮,看的她眼花繚亂的。
走了一路,沈雪青熱的直冒汗,拿出水壺喝了一口,才佩服起陶秀蘭的先見之明。
1999年的街上沒有隨處可見的奶茶店和便利店,沒帶水的路人在大夏天是很難熬的。
運氣好的話,路邊會有賣甘蔗的小攤子,還會有從冷庫批發了冰棒沿途叫賣的自行車。一些路邊小吃店裏也有酸梅湯賣,但是這些都不如白水來的解渴。
最重要的一點是,沈雪青總覺得這些都不太衛生。
咕咚咕咚灌了個爽,擦擦頭上的汗,沈雪青轉角看到了鮮紅的四個大字招牌“新華書店”,眼前一亮。
現成的合適蹭空調的地方啊!
沈雪青去書店,除了想蹭空調涼快一點,還有點別的想法,隻是她資料沒找到多少,卻碰到了一個熟人,高中的好朋友,崔曉麗。
崔曉麗率先看到的沈雪青,熱情地過來拍拍她肩膀打招呼。
“紅梅你在這啊,那正好,省得我找到你家去了。班長他們商量著搞一個同學聚會,就定在下個月中,你來不來啊?”
同學聚會?那來的正好。沈雪青點點頭:“可以啊,大家最後一次聚聚,也不錯。”
崔曉麗從口袋裏拿出班級名冊,在沈雪青名字後麵畫了一個勾,高興地說:“那可太好了。你來的話,咱們班肯定大部分都人來了!”
“我有這麽大號召力?”沈雪青被逗笑了。
崔曉麗拉著她的手晃晃:“哎,這是當然了!這裏不是個說話的地兒,咱們去商場裏,邊逛邊說。”
“行,你稍等一下。”沈雪青也不矯情,拿了資料書去交錢就走了。
崔曉麗有點好奇:“這都考完了,你買的什麽書?”
“就是一些英語的書嘛,後麵還有磁帶。”沈雪青翻給崔曉麗看了看。
90年代,英語還是個很重要的技能。上輩子沈雪青是畢業後才知道英語考級的重要性,最後靠的是自己過硬的口語才找的工作。
這輩子既然有機會站在時代前沿,她當然要提前準備溫習一下。
崔曉麗看著那些單詞腦子都疼,心有餘悸:“你也太好學了,高考完還這麽用功。我就不一樣了,我考完到現在,都沒碰過書本,在家看電視看了半個月。”
說起電視,崔曉麗來了精神:“你看沒看還珠格格第二部 啊!去年暑假我沒看全,但是今年我要一集不落!”
去年的時候,還珠格格大火,創造了電視劇的收視神話。
學習之餘,大家都在討論這紫薇和小燕子。崔曉麗還買了很多文具店的明信片,貼紙,還有本子,可以說是很合格的還珠迷了。
“第二部 好嚇人,開頭紫薇和小燕子就要被砍頭!”崔曉麗想不明白。“皇阿瑪那麽疼愛女兒的一個人,怎麽會這麽狠心呢!”
這一路上,崔曉麗都在碎碎念還珠格格的劇情。
沈雪青眼觀鼻鼻觀心。她不僅知道為什麽兩個格格差點人頭落地,還知道後續香妃變成蝴蝶飛走了呢。
但是為了避免自己一不小心劇透,她就含糊地表示:“我家沒有電視,所以我還沒看呢!”
崔曉麗惋惜:“那太可惜了。你考的這麽好跟你爸媽要一台電視不過分。又不像我,分懸乎的很。我爸媽還在糾結呢,要不要讓我複讀一年試試看。”
沈雪青停住了腳步。
她想起來了,關於崔曉麗的事情。
今年的高考填報,也是教育部第一年啟動的大學擴招計劃。
分數線出來之後,崔曉麗的分剛好夠得上誌願大學的擴招線,但是擴招就要交錢。這一筆錢對於縣城家庭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
以前從沒聽說過上大學還要交錢的,因此,崔曉麗的父母決定讓她複讀一年試試看。
可是他們那時候不懂,也不知道,2000年的江蘇高考,開始改革了。
1999年的高考,采用的是3+2的模式,除了語數英之外,文科生還要考政治曆史。而到了2000年,教育局嚐試改革,變成了小綜合考試,考試內容變成了政治曆史地理的綜合卷。
這個改革隻實行了一年就叫停,卻苦了像崔曉麗這樣消息不靈通的複讀生。
更糟糕的是,這一年之後改革還在繼續,又變成了考核大綜合。
崔曉麗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重來了。她還有個哥哥,家裏的錢給她複讀一年已經是仁至義盡。最後潦草地上了個大專,一輩子耿耿於懷。
沈雪青一把拉住崔曉麗胳膊,神情嚴肅:“你絕對不能複讀知道嗎!”
崔曉麗停下腳步啊了一聲。
同學三年,崔曉麗很少看到沈雪青這樣嚴肅的樣子,心裏直打鼓:“……你這是什麽意思呀?我今年分不是很好,再考一年不是把握更大嗎?”
“聽我說。”沈雪青知道自己表現得太明顯了,於是柔和了一點語氣。“我記得你的地理,不太好吧。”
當然了,如果當天沈誌誠也在老宅,她是萬萬不敢的。
沈誌誠眉頭擰成了川字。如果是這樣,事情可就變味了。
他平日裏不著家,大部分時候事情不跳到麵前,他也不在乎。但他沈誌誠也不是泥做的菩薩,他的女兒,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欺負的!
沈誌誠思索了一陣,拍板定性:“以後不想去老家,咱們就不去了。明天我下鄉一趟,去和你大伯說清楚。”
這可真是,太好了!
沈雪青心裏瞬間放開了煙花,但是麵上還是一副受盡委屈的樣子。
沈誌誠摸出錢包,數了一遝鈔票遞給女兒:“不是說東西碎了嗎?這點錢你拿去,給自己添點吃的玩的。最近缺什麽和爸爸說,爸爸都給你報銷!”
告狀還有意外之財,沈雪青的嘴角繃不住地上揚了。
她接過錢,響亮地回了一句:“謝謝爸爸!”
氣氛緩和,一家人開始吃飯了。
飯桌上,沈誌誠對著女兒又誇又哄,但是又明顯有點不走心。
沈雪青全然假裝自己看不到,就當自己是個漏風棉襖吧。
陶秀蘭則是完全沒注意到。
她歡天喜地地找了一個小布包出來,把那一遝鈔票都細心地卷好放進去,給沈雪青當做臨時的錢包用。
這一卷零碎鈔票,數數也有個一百多呢。這年頭,當老師一個月才七八百,這些錢,給小孩子當零花稱得上闊綽。
丈夫平時隻給很固定的生活費,或者直接拿東西回來。陶秀蘭囊中羞澀,對女兒是遠遠沒有這麽大方的。
現在女兒得了這些錢,這個月生活費就寬鬆點了。陶秀蘭是打心眼裏在高興。
桌子上五六個好菜,沈雪青吃的津津有味的。
快吃完的時候,沈誌誠的筷子在菜裏點了點,像是不經意間隨口說了一句:“你堂哥今天我也見到了,很有出息,大人之間的事不用影響到你們小輩的感情的。”
堂哥?沈勝利?
沈雪青腦海裏模糊地浮現起一個瘦瘦高高,西裝革履的身影。
關於這個堂哥沈勝利,沈雪青的印象不是很深,隻記得明麵上沈勝利上輩子沒有得罪過她。
這個年代,沈誌誠看重這個侄子無可厚非。隻要不是和她有利益衝突,沈雪青懶得管這麽多。
於是,沈雪青把裝滿錢的小布包妥帖放到衣服內袋裏,乖巧地表示:“好的,爸。”
第5章 勸人了
哄好了女兒,又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沈誌誠春風得意地走人了。
陶秀蘭追出來站在走廊上,糾結要不要跟丈夫要點錢。她想多買兩隻土雞給女兒補補。但是看著丈夫腰間別著bp機,哼著小曲兒的樣,她又不敢上去敗興了。
她轉頭回來,又閑不住,拿起抹布去擦女兒的房間了。
沈雪青愛幹淨也愛美,從小衣服沾了泥點子就立刻要換,頭發梳地不好看也要鬧。
剛開始的時候,陶秀蘭也想過是不是把女兒養的太嬌氣了。以前在農村,沒見過誰家女孩能睡到日上三竿不起來的。
但沈雪青實在是爭氣,到哪上學都被老師連軸誇。連帶著她每次去開家長會也都臉上有光。
丈夫也因為女兒越來越有出息,每個月給的生活費都多了。
現在女兒馬上要上大學了,陶秀蘭心裏又是驕傲又是空蕩蕩的。隻能靠著時不時的打掃舒緩一下心裏的不舍。
擦完了一遍書架,陶秀蘭一低頭看到垃圾桶裏一整打的信件,“唉喲”了一聲。
她記得女兒一直寫信和人交流來著,現在怎麽掉到垃圾桶裏了?
沈雪青進屋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她媽很珍惜地拍著鄭長平寄來的信,還幫著一點一點地擦掉上頭的髒東西。
沈雪青一言難盡。
“媽,別擦了,扔掉吧。”
陶秀蘭停下了,抓著信有點不知所措:“你不是之前很愛惜這些的嗎,我以為是一不小心掉進去的,所以……”
沈雪青不知道怎麽解釋,含糊地說:“我才知道這個筆友是個男的,所以不想繼續聊了。”
“唉喲,這的確是不好!”陶秀蘭老思想,嚇了一跳,拎起信封看了看。“這麽一打紙呢,倒是有點浪費。那我拿去賣廢品吧。”
“也行。”廢物利用也挺環保的,算鄭長平能做的最後一點貢獻了。
陶秀蘭拎起信紙,放到了外麵客廳櫃子下麵,那裏還夾雜著一些沈雪青以前的草稿紙之類的,預備著等收廢品工人上門呢。
陶秀蘭看到廢紙堆,想起來丈夫之前交代的事情。女兒考上大學是一件大喜事,不光光是鄉下要請客,城裏最好也擺一桌,散散糖。
於是陶秀蘭轉頭問:“乖乖啊,到時候我們請客吃飯,你有沒有想請的同學啊?還有你的各科老師和班主任,你寫個單子,媽媽去請人家一起來吃飯。”
沈雪青頭皮發麻。她現在哪裏還記得自己的高中老師每一個具體叫什麽?
害怕陶秀蘭繼續追問,自己露餡。沈雪青幹脆抓起鑰匙往褲兜裏一塞,準備避避風頭。
“媽,我出門去逛逛!”
“哎你等等!”
陶秀蘭追出來往女兒手裏塞了水壺和包,囑咐她晚上早點回來。
沈雪青點頭,一溜煙就下了樓。
重生回來,她還沒有好好逛過街呢。
1999年,街上多數還是以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主要出行工具。路兩邊都是高大的梧桐樹,綠化帶也很簡陋。
五金店的師傅坐在門口做活,火花滋滋往外冒。熟菜店的老板娘撐著頭要睡不睡的,看到有人來了才打起精神。修自行車的老伯一般呆在拐角,沒客人的時候會和報刊亭的老板吹牛閑聊。
這一切在沈雪青眼裏,都熟悉又新鮮,看的她眼花繚亂的。
走了一路,沈雪青熱的直冒汗,拿出水壺喝了一口,才佩服起陶秀蘭的先見之明。
1999年的街上沒有隨處可見的奶茶店和便利店,沒帶水的路人在大夏天是很難熬的。
運氣好的話,路邊會有賣甘蔗的小攤子,還會有從冷庫批發了冰棒沿途叫賣的自行車。一些路邊小吃店裏也有酸梅湯賣,但是這些都不如白水來的解渴。
最重要的一點是,沈雪青總覺得這些都不太衛生。
咕咚咕咚灌了個爽,擦擦頭上的汗,沈雪青轉角看到了鮮紅的四個大字招牌“新華書店”,眼前一亮。
現成的合適蹭空調的地方啊!
沈雪青去書店,除了想蹭空調涼快一點,還有點別的想法,隻是她資料沒找到多少,卻碰到了一個熟人,高中的好朋友,崔曉麗。
崔曉麗率先看到的沈雪青,熱情地過來拍拍她肩膀打招呼。
“紅梅你在這啊,那正好,省得我找到你家去了。班長他們商量著搞一個同學聚會,就定在下個月中,你來不來啊?”
同學聚會?那來的正好。沈雪青點點頭:“可以啊,大家最後一次聚聚,也不錯。”
崔曉麗從口袋裏拿出班級名冊,在沈雪青名字後麵畫了一個勾,高興地說:“那可太好了。你來的話,咱們班肯定大部分都人來了!”
“我有這麽大號召力?”沈雪青被逗笑了。
崔曉麗拉著她的手晃晃:“哎,這是當然了!這裏不是個說話的地兒,咱們去商場裏,邊逛邊說。”
“行,你稍等一下。”沈雪青也不矯情,拿了資料書去交錢就走了。
崔曉麗有點好奇:“這都考完了,你買的什麽書?”
“就是一些英語的書嘛,後麵還有磁帶。”沈雪青翻給崔曉麗看了看。
90年代,英語還是個很重要的技能。上輩子沈雪青是畢業後才知道英語考級的重要性,最後靠的是自己過硬的口語才找的工作。
這輩子既然有機會站在時代前沿,她當然要提前準備溫習一下。
崔曉麗看著那些單詞腦子都疼,心有餘悸:“你也太好學了,高考完還這麽用功。我就不一樣了,我考完到現在,都沒碰過書本,在家看電視看了半個月。”
說起電視,崔曉麗來了精神:“你看沒看還珠格格第二部 啊!去年暑假我沒看全,但是今年我要一集不落!”
去年的時候,還珠格格大火,創造了電視劇的收視神話。
學習之餘,大家都在討論這紫薇和小燕子。崔曉麗還買了很多文具店的明信片,貼紙,還有本子,可以說是很合格的還珠迷了。
“第二部 好嚇人,開頭紫薇和小燕子就要被砍頭!”崔曉麗想不明白。“皇阿瑪那麽疼愛女兒的一個人,怎麽會這麽狠心呢!”
這一路上,崔曉麗都在碎碎念還珠格格的劇情。
沈雪青眼觀鼻鼻觀心。她不僅知道為什麽兩個格格差點人頭落地,還知道後續香妃變成蝴蝶飛走了呢。
但是為了避免自己一不小心劇透,她就含糊地表示:“我家沒有電視,所以我還沒看呢!”
崔曉麗惋惜:“那太可惜了。你考的這麽好跟你爸媽要一台電視不過分。又不像我,分懸乎的很。我爸媽還在糾結呢,要不要讓我複讀一年試試看。”
沈雪青停住了腳步。
她想起來了,關於崔曉麗的事情。
今年的高考填報,也是教育部第一年啟動的大學擴招計劃。
分數線出來之後,崔曉麗的分剛好夠得上誌願大學的擴招線,但是擴招就要交錢。這一筆錢對於縣城家庭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
以前從沒聽說過上大學還要交錢的,因此,崔曉麗的父母決定讓她複讀一年試試看。
可是他們那時候不懂,也不知道,2000年的江蘇高考,開始改革了。
1999年的高考,采用的是3+2的模式,除了語數英之外,文科生還要考政治曆史。而到了2000年,教育局嚐試改革,變成了小綜合考試,考試內容變成了政治曆史地理的綜合卷。
這個改革隻實行了一年就叫停,卻苦了像崔曉麗這樣消息不靈通的複讀生。
更糟糕的是,這一年之後改革還在繼續,又變成了考核大綜合。
崔曉麗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重來了。她還有個哥哥,家裏的錢給她複讀一年已經是仁至義盡。最後潦草地上了個大專,一輩子耿耿於懷。
沈雪青一把拉住崔曉麗胳膊,神情嚴肅:“你絕對不能複讀知道嗎!”
崔曉麗停下腳步啊了一聲。
同學三年,崔曉麗很少看到沈雪青這樣嚴肅的樣子,心裏直打鼓:“……你這是什麽意思呀?我今年分不是很好,再考一年不是把握更大嗎?”
“聽我說。”沈雪青知道自己表現得太明顯了,於是柔和了一點語氣。“我記得你的地理,不太好吧。”